优秀水浒传读后感1200字
水浒传读后感水浒传1200字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水浒传1200字读后感《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一直备受读者喜爱。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200字《水浒传》读后感,更多内容请进入读后感栏目查看。
篇一:读《水浒传》有感当我将《水浒传》全看完时:却并不是百感交集的情绪,而是迷迷茫茫地了无头绪。
也许是对最后结局的恍惚,仿佛这不是原本应该有的。
我再看看那些醒目的字眼,悲壮的场面又再脑海上演。
恍然才知道这原就是结局,心不知怎么地随泪水伤心——题记《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它主要讲述了一百零八个好汉因为各种原因陆续上了梁山泊并且不断壮大,渐渐成为当时朝廷的一大心病,在朝廷几次攻打未果后,接受了招安,并帮助朝廷征辽、平王庆、灭田虎、除方腊,最后仅剩二十余人。
但由于朝廷的四大奸臣嫉妒其功劳,部分剩下受封赏的好汉被害得丢官或被害死,最后只得剩下寥寥无几。
《水浒传》描绘的人物形象极为鲜明:大义凛然的及时雨宋江、耐不住性子的急先锋索超、性烈如火的黑旋风李逵、贪图女色的矮脚虎王英、深明仗义的小旋风柴进、热情豪爽的花和尚鲁智深……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虽性格各异,却也为乱世之中的“知己”。
志同道合的他们终究汇聚于梁山泊上开始了他们的对抗当时腐败黑暗的朝廷的起义。
屡战屡败的朝廷被迫向梁山好汉们抛出“橄榄枝”———招安。
其实这正是梁上好汉们的众望所归。
尤其是宋江,这更是他最为希望看到的结果,毕竟为官比为贼要好名声啊!然而!这却让他们走向了“不归路”。
他们帮朝廷扫除了障碍,让王朝得以巩固,得到的回报却是战死沙场、颠沛流离、惨遭谋害。
原本在梁山春风得意的好汉们如今的晚景凄凉。
不由得让人心中唏嘘不已———身处乱世的他们,原本可成为乱世中的英雄,可惜最后一步走错了。
其实是“造化弄人”啊!他们原本为落草为寇,身为“义盗”的他们最令当时朝廷“黑暗的昏庸者”所恐惧。
当他们的实力渐渐减弱、分散时,在原本是“敌营”的朝廷中里必然有诸多“仇家”虎视眈眈,这般情况下怎能有好的结果呢?这便是他们的可悲之处———“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水浒传读后感咋写1200字(精选5篇)

水浒传读后感咋写1200字(精选5篇)水浒传读后感咋写1200字(精选5篇)剧中以各个回合讲述了一百零八好汉被逼反正水泊梁山,却最终以宋江为首接受朝廷招安在大战方腊的过程中伤亡殆尽,《水浒传》这部电视剧篇幅浩大,画面及其壮观,是一部让人喜爱的片子。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水浒传读后感咋写12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水浒传读后感咋写1200字精选篇1迤逦近一年,终于结束了水浒的历程。
上部的大致内容几已模糊,只留股豪情纠着心田。
开局的星罗棋布,一百单八条好汉从涓涓细流汇为大江,奔腾向前。
这种不断的壮大感,对众而言,具有深深的吸引力。
前期的历历事迹,不乏酣畅淋漓之举,大快人心之作。
然更多的是打打杀杀,冲动妄为,草菅人命。
读来着实厌恶,具是绿林之举,不足为奇。
自一百单八齐聚之后,梁山实力达到顶峰。
如果作为部众,那是可以潇洒快活,自由自在。
可作为头领,宋江必须要为梁山将来之路做出选择。
很多人都认为宋江假仁假义,一心想着招安。
在招募部众上山的过程中,确实感到宋江的假仁义,如招募黄信,秦明,呼延灼之人等,可以说是逼上梁山。
在拉拢他们的时候,宋江甚至杀其家人,以绝其念,手段残忍,面不改色,甚至无羞愧之词。
在梁山前途的选择上,宋江笃定要招安,矢志不移。
我个人认为,一是宋江本人的忠君为国的思想,或是当时社会的历史政治文化氛围所感染,尊崇管家所谓的“忠”,所谓的“义”。
难免偏颇,难免狭隘。
第二,可能宋江自己认为,带同众弟兄一同招安,也是为他们谋一个“高大上”的正道归宿。
将自己的思想推己及人。
可是,人各有志,一百单八条好汉,岂是人人都愿意加官进爵?有所觉悟的人,都认为当时的官场氛围,实在是乌烟瘴气,是非纠缠。
即使想要明哲保身,亦非常困难。
故有公孙胜,李俊,燕青,鲁达,武松等辈,自奔去处,远离是非。
就个人而言,的确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远离尔虞我诈,自在快活而去,有个相对的善终。
但反过来想,如果人人都不愿为国报效,为官治国,国家和社火又怎么能转换?谁来鸣不平,谁来扫除奸邪,匡扶社稷,保家卫国?当然,当时社会封建体制积重难返,对能人志士而言,确实也是刀山火海。
水浒传读后感1200字

水浒传读后感1200字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水浒传读后感1200字(一)读了《水浒传》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英雄们的豪情壮义,仗义疏财。
先说智取生辰纲的七条好汉。
智取生辰纲,是梁山好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发端。
这一段好汉壮举,轰动了水浒世界里的江湖。
但是晁盖一伙,做下这桩弥天大案,背后的真实动机又是什么?是为了劫富济贫?还是说为了准备"农民革命"?显然都不是。
黄泥冈上,这一伙好汉劫得了十万贯金珠,而后大概经过坐地分赃,晁盖、吴用等回了晁家庄园,三阮则"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
"随后并没听说他们有济贫的打算,也没见他们准备扯旗造反(或曰起义),如果不是东窗事发,保不准他们真的就此安心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
因此,这桩大案,打劫的固然是不义之财,但其实质,说穿了,就是一次黑道行动。
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
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
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
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
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
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
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
读《水浒传》有感1200字,水浒传读后感1200字

读《水浒传》有感1200字,水浒传读后感(1200字)读水浒传有感1200字(一)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你是不是很奇怪?我怎么就文绉绉的了?可不是吗,这几天看了施耐庵的水浒传,我深受古典名著的熏陶,步入了古典文学的殿堂。
全书的姓名有八百多,包括了全社会的各种人。
作者有超常的塑造典型的艺术能力,把鲁智深的正义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不由得佩服起来施耐庵。
他的祖籍是在苏州,后来迁居苏北兴化白驹镇。
是一名元末明初的杰出文学家。
元至顺年间,他考中进士,在浙江杭州做了两年官,又因为看不惯官场的黑暗政治,不愿对当道权贵逢迎拍马,因此弃官回乡,从事著述。
他不愧是文学家,我看了《水浒传》,感觉都能从人物的话语中体会到人物的性格。
鲁迅曾经也说过,《水浒》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有说话看出人的。
《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这本书大致讲述了:一百零八个好汉因为各种原因上了梁山泊,成为当时朝廷的一大心病,在朝廷几次攻打未果后,接受了招安,并帮助朝廷征辽、平王庆、平田虎、平方腊,最后仅剩二十余人。
由于朝廷的四大奸臣嫉妒其功劳,部分剩下受封赏的好汉被害得丢官或被害死。
那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着我,我甚至被感动得涕泪横流,为什么呢?现在我就带着你去品一品水浒传。
不必说林冲的忍辱负重,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和吴用的足智多谋,就光光讨论花和尚就能说上三天三夜。
花和尚姓鲁名达,出家后法名为智深,又因其天性不喜被拘束且好抱打不平,且又被人称作花和尚。
鲁智深在上梁山之前是经略府提辖,因救民女金氏而打死当地恶霸镇关西,为避祸在五台山文殊院出家为僧;在寺院因酒后闹事,在智真长老的推荐下携书信往投汴京大相国寺,在东京相国寺守留菜园期间偶遇林冲并与之结下深厚的友谊,后来在林冲蒙冤受难之际救下林冲,直到后来遇到杨志,与曹正等人夺得二龙山并做头领,在三山聚义大战呼延灼后,同其他人一起上了梁山。
学生水浒传读后感-1200字

学生水浒传读后感-1200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生水浒传读后感1200字,欢迎大家浏览参考。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学生水浒传读后感1200字【一】《水浒传》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写出复杂的性格内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环境的依据,同时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人物形象带有理想色彩,同时又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
《水浒传》不单以情节的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
小说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通俗、简练、生动、富于表现力的文学语言。
与内容相适应,前70回连环套式的艺术结构也独具特色。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对于这些英雄人物,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歌颂了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
一些出身下层的英雄人物,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对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感受最深,因此当他们一旦造反后,他们的反抗性也最强,什么统治阶级的法度条例,对他们毫无约束,象李逵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
他们为了起义的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作者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赞扬,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热爱。
作品歌颂这样一批被统治阶级视为所谓“杀人放火”的强盗、朝廷的叛逆,一些所谓“不赦”的罪人,把他们写得如此光辉动人,可敬可爱,这显示了作者的胆识和正义感情。
与此相反,作者对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则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而启发人们去爱什么人,恨什么人。
金圣叹评论《水浒传》“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
”不管金圣叹主观动机如何,这句话却确实说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倾向和《水浒传》的深刻社会意义。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中国的农民富有武装斗争的传统和经验,但用文学形式来歌颂农民战争,并且真实生动地作全面的艺术再现的,只有《水浒传》。
《水浒传》在记叙歌颂起义军的武装斗争时,还比较重视战争经验的总结,起义军战胜敌人,不仅凭勇敢,还靠智慧。
读《水浒传》有感(精选38篇)

读《水浒传》有感读《水浒传》有感(精选38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水浒传》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水浒传》有感篇1“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死生可同,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
”《水浒传》里每位英雄的话都让我铭记于心。
四大名著传扬至今,使一代代人受益。
今天就让我们聊聊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吧!《水浒传》中主要讲述的是水泊梁山起义反抗昏庸无能、欺压百姓的朝廷。
里面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流传至今的景阳冈打虎,武松生龙活虎,厉害无比。
老虎跳出来时,武松的酒劲都被吓出了冷汗,足以证明老虎的凶猛。
只见武松跳起身来跟老虎打斗,最终把老虎打死了。
这个景阳冈打虎中的武松,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他的英雄气概,让我难以忘怀!这让我想起我大舅在山上工作时“与蛇争锋”的故事。
当时天气正热,我大舅上山工作。
突然从他的侧边窜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接着又飞来了一条“巨蟒”,正巧被大舅看见。
他条件反射地一把抓住蛇的尾巴往前一扔,一下子蛇从他的手里滑了出去,张大嘴巴想咬大舅的手。
千钧一发之际,大舅把手一绕,又抓住了蛇的尾巴,没有丝毫停顿,再用力一扔。
此时,仔细一看那个黑乎乎的东西,原来是一只年幼的松鼠。
听过了大舅的经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力气保护比自己更弱的人!读《水浒传》有感篇2第一次读《水浒传》是在三年级暑假,当时第一感觉就是不想再看了,直到今年寒假再读了著名才子金圣叹的批判本,这次读起来却是另有一番感悟……《水浒传》这本书讲述的是108位好汉因官场腐败而迫上梁山结盟反抗朝廷、最后被招安各自离散的故事,简单来说就是一部古代英雄大联盟,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名好汉就是林冲,绰号“豹子头”,他本是80万禁军教头,安分守己,还有一位如花似玉的妻子,就这样过着幸福生活;但有一天他的妻子?被高俅养子高衙内调戏,林冲抓到高衙内本想打下去,但因为高俅权倾朝野,最后还是忍了下来,此后,衙内一病不起,高俅疼爱衙内,收买林冲朋友陆谦去祸害他,最后,林冲家破人亡、流放沧州;事情到此还没结束,高俅仍想赶尽杀绝,与陆谦等人继续在沧州想设计烧死林冲,幸好林冲遇到好人提醒逃过一劫,但因为看守的草料场被烧,也是死罪难逃,此时,林冲已被逼到绝境,再也忍不住了,于是就有了书中大快人心的“风雪山神庙”一幕,从此,流落江湖、浪迹天涯。
水浒传1200字读后感_水浒传1500字读后感

水浒传1200字读后感_水浒传1500字读后感水浒传1200字读后感(一)今天读完了水浒传,掩卷沉思,不禁感慨万千。
为里面的的命运叹息。
水浒一百零八个好汉,个个都被逼上梁山,深感宋江义重,皆留下来效忠宋江,后来受招安后,破大辽,收田虎、王庆、方腊等贼人。
从破大辽一百零八个人个个生还到最后收方腊只剩三十六个,最后面见皇上的也只有二十七个。
可是他们为国家换来太平后,朝廷却奸臣当道,最后个个都死了,神聚蓼儿洼。
宋江等人的命运是悲惨的,可这一百零八人中也有不少到最后得以安享天年的。
比如公孙胜、李俊、武松、柴进等。
他们大都是在完成大业后,急流勇退,没有做官,不受奸臣迫害,以致他们都快乐的、舒心地生活着。
相比起宋江、卢俊义他们都被药酒害死,他们的命运不就好很多了。
其实人生需要的也是这种能够急流勇退的精神。
水浒传读后感:急流勇退,需要的是对功名利禄的舍弃,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还要有自知之明,知道当前局势,知道该退时就退,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
而有的人在最高点却不退下来以致于丧失生命。
韩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刘邦的天下大部分都是韩信打下的,但是韩信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功高震主,最后被吕后杀害,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边就不一一指出了。
在汉初消灭异姓王侯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
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
功成身退,是张良的选择,尽管身后投来的是惊异的目光,但事实证实,他的选择是对的,狡兔死,猎狗烹”,不久,韩信被斩,彭越被杀,而张良得以保全。
他放弃了暂时的功名,安享晚年,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流传百世,千古流芳。
读后感:可见急流勇退是多么有聪明的一个选择啊,物极必反,当人们在最高处的时候适时地退下来,不仅不会对个人的利益有影响还会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水浒传1200字读后感(二)《水浒传》是中华文学的瑰宝,是四大名著之一。
从文学上说,施耐庵用词恰当,想象丰富,如对好汉的着装描写,对风景名胜的描写,对打斗场景的描写,着实让人佩服。
一年级读后感作文:《水浒传》读后感悟_1200字

《水浒传》读后感悟_1200字《水浒传》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便是及时雨宋江了。
篇一:水浒传读后感悟《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借助这个假期读完了这本描写人物的性情鲜明的名著给读完了,读后感叹到: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啊!果然引人入胜,令我兴奋不已!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话:读不完水浒传的不是中国人!感慨万分。
水浒传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雪中送炭的宋江,胆大如虎的武松,机智聪明的吴用等等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官逼民反,只手遮天的社会状况。
我被里面的情节给深深地吸引住了,武松醉酒打死猛虎等,但大家对宋江的看法便不全相同,现在我来品一品他吧。
宋江自幼读儒家书,受传统教育,走入社会在县衙中做押司(小吏),刀笔精通。
他的出身经历和性格,使他了解和体验百姓的痛苦,有正义感,养成一种办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喜欢玩权术。
因为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遵守法度的习惯。
宋江到梁山泊以后,他处理问题比较周全,有人说他虚伪、玩权术,这是他处理问题的一种手段。
如俘获霹雳火秦明,让位卢俊义等。
他犯罪后衙门给他戴上枷,别人把枷打开时,他说不能,这是国家的法度。
宋江上梁山前是一位仗义英雄,义放晁盖,当法与义发生矛盾时,宋江就不顾法度了。
他对梁山的事业有一定的贡献,他为了梁山好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阎婆惜。
宋江上梁山后,成为义军的首领。
他自己说在文武方面并无过人之处,为什么还能当梁山泊的首领呢?这是由于宋江有以下优势:仗义疏财,在江湖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关怀兄弟,兄弟遇难设法相救;有一定的组织和军事指挥才能,如三打祝家庄战役,他注意总结经验,从调查虚实入手,又拆散祝家庄与其他二家联盟等。
受招安以后,宋江成为了一个朝廷的忠臣。
他的思想是为国家出力,保人民平安。
晁盖死后,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对起义军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水浒传》中宋江的一大关键。
受招安以后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为顺天护国,他也由起义军首领走到服从朝廷的顺臣。
这时,宋江的思想是:我是热爱国家的,皇帝代表国家,朝廷不负我,我不负朝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水浒传读后感1200字
优秀水浒传读后感1200字【一】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着,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着。
看到这本书我就想起了刘欢的好汉歌。
梁山好汉他们个个侠肝义胆,敢报天下之不平,其豪爽的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
这本书中以大量的笔墨塑造了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一大群梁山英雄的形象。
小说中智取生晨纲、大闹清风寨、倒拔垂杨柳等一系列故事情节都描写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读完全书,给我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
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
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
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
个人的生命去写。
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
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
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
生取义。
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
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
一个没有
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
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
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
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
至搞出人命案。
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
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
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
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
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
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
我
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
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
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
刘胡兰的义举,黄继光用
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
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
当前,我们作为祖国的教育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
的祖国的后代培养成为新一代人才,以把我们祖国建设
成为更富强昌盛的国家。
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
根本所在。
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
护这一份神圣。
优秀水浒传读后感1200字【二】
晚风习习,我倚窗而望却发现浅水之中潮湿地,婀
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
真
美啊!此情此景,使我不禁打开同样也有一丛丛婀娜芦苇的《水浒传》。
《水浒传》讲述的是,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昏庸无道,奸臣当政,民不聊生的社会背景下,以宋江为首的一百
零八员草莽英雄的人生经历,并最终聚义到梁山泊。
聚
义之后,梁山好汉锄强扶弱,为民除害,替天行道,等
待朝廷招安,为国效力。
在徽宗皇帝三番下诏招安后,
宋江等归顺朝廷,为朝廷破大辽,平草寇,打方腊的故事。
死生相托,吉凶相救,患难相扶
一读《水浒传》,梁山好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兄弟之情深深撼动我的心灵。
最令我难忘是方腊时,每有
兄弟阵亡,好汉都是眉头不展,面带愁容,止不住地痛哭。
这是多么难得!在那个提倡男儿流血不流泪的封建社会,更何况好汉们并不都有亲缘关系
但是反观民主社会的今天,且不提没有亲缘关系的兄弟。
就连血浓于水的亲兄弟,总是因为父母的爱,因为名利,因为家产等争吵。
即使头破血流,你死我活也在所不惜,一丝兄弟之情都没有。
如此鲜明的对比,真让人倍感悲哀!
好人有难皆怜惜
二读《水浒传》,我深深的领悟到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对于我们的人生是多么重要!真的!《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便是一个活鲜鲜的例子。
宋江出身微贱,只是郓城小吏。
可说是没后台,没钱财。
但他却凭着平日里仗义疏财,周人之急,扶人之困的好。
即使怒杀了阎婆惜,犯下滔天大罪,也有知县、同僚为他遮掩,助他逃命。
由此可见,做一个好人是多么重要!我自己心里也暗下决心:要以宋江为榜样,助人为乐。
即使无法仗义疏财,也要周人之急,扶人之困。
快心事过必为秧
三读《水浒传》,我发现不少梁山好汉都是因为一时之气杀死了人,犯下滔天大罪,才被迫逃到梁山泊落草
的。
宋江,武松,鲁智深,杨雄等比比皆是。
虽然可能是故事发展需要。
但我觉得这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告诫我们不要逞一时之气,而祸害终生,要凡是三思而后行。
夕阳西下,晚风徐徐。
我轻轻合上《水浒传》,倚窗而望世界真美,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