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测温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测温..
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介绍

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介绍红外测温仪是一种基于红外辐射原理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应用广泛于工业、农业、医疗、环保等领域。
在许多行业中,红外测温仪成为必备的工具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限制。
工作原理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基于物体的红外辐射。
一般情况下,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辐射出的红外辐射能量就越强。
红外测温仪利用这一特性,测量物体表面辐射出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推算得到物体表面的温度。
红外测温仪主要由光学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组成。
它的光学系统包括物镜、红外过滤器和检测器。
通过物镜将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反射聚焦在检测器上,检测器将这些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并送入信号处理系统。
信号处理系统负责计算并显示物体表面的温度值。
红外测温仪可以通过调节量程来适应不同温度范围内的测量。
优点与传统的温度检测方法相比,红外测温仪具有以下优点:1.非接触式测量。
红外测温仪可以在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测量其温度,避免了传统的测温方法可能造成的损伤或污染。
2.快速高效。
红外测温仪可以快速地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取代传统的温度测量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3.范围广。
红外测温仪适用于各种材料和环境,能够测量超过1000℃的高温物体,也适用于测量较低温度的物体,如-50℃左右的冷冻食品。
4.精度高。
红外测温仪可以消除传统温度检测方法中的温度偏差,精度高,可靠性强。
限制红外测温仪的应用受到一些限制:1.环境影响。
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红外测温仪的准确度都受到环境温度、湿度、特定颜色、遮挡和反射等因素的影响。
2.技术限制。
红外测温仪的准确度和范围受到机器本身的技术限制,例如检测器的灵敏度、量程、距离和视场等。
3.物体特性。
红外测温仪不能测量表面长时间不能达到平衡温度的物体,例如表面太光滑、镜面反射或呈现局部高光物体。
结论红外测温仪通过光学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及显示系统检测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推算得到物体表面的温度。
说明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

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1. 引言红外测温仪,也被称为红外测温枪或红外温度计,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和家庭等场景中。
具备非接触测温的优势,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目标物体的表面温度。
本文将深入探讨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
2. 红外辐射和温度测量原理红外测温仪利用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来测量其温度。
所有物体在温度大于绝对零度时都会发射电磁辐射,其中包括可见光和红外辐射。
红外辐射处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的电磁波谱范围内,其波长通常为0.7微米到1000微米。
物体的温度越高,发射的红外辐射能量越大,且峰值波长越短。
根据发射率、峰值波长和温度之间的关系,红外测温仪可以通过测量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来确定其表面温度。
3. 红外测温仪的组成红外测温仪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3.1 光学系统光学系统是红外测温仪的核心部分,用于收集目标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光学系统通常包括透镜、滤波器和红外探测器等组件。
透镜用于聚焦红外辐射能量,将其聚集到红外探测器上。
滤波器用于选择特定波长范围的红外辐射,以避免其他光源的干扰。
红外探测器负责将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换为电信号。
3.2 电子系统电子系统主要负责处理从光学系统传输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温度值。
电子系统一般由微处理器、ADC转换器和显示器等组件构成。
微处理器负责接收来自红外探测器的电信号并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包括放大、滤波和校准等。
ADC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微处理器进行处理。
最后,显示器用于显示测得的温度值。
3.3 功能模块红外测温仪通常还具备一些额外的功能模块,以增强其应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这些功能模块包括温度单位选择、测量范围调节、红外辐射率设置和数据记录等。
通过温度单位选择功能,用户可以选择以摄氏度、华氏度或开尔文等单位来显示测量结果。
测量范围调节功能可以让用户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测量范围。
红外辐射率设置功能允许用户根据目标物体的特性调整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红外成像测温方法介绍

红外成像测温方法介绍随着科技的进步,红外成像测温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技术通过检测物体所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测量其表面温度,具有非接触、快速、准确的优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红外成像测温方法。
一、红外测温原理红外成像测温的基本原理是物体受热后会发出热辐射,其中包括了红外辐射。
红外相机能够将红外辐射转化为热图像,通过分析热图像的颜色和亮度来确定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
二、热像仪法热像仪法是最常见的红外成像测温方法之一。
它利用红外相机捕捉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将其转化为热图像。
热图像以不同的颜色来表示物体的温度,通常采用热色谱图来显示。
热像仪可以快速扫描大面积,适用于工业生产线上的温度检测以及建筑结构的热损失分析等。
三、红外测温仪法红外测温仪是一种手持式温度测量设备,可以单点或多点测温。
它通常包括一个红外探测器和一个显示屏。
其原理是通过接收物体表面所发出的红外辐射,转化为温度数值并显示出来。
红外测温仪可以实时测温,非常适用于工业领域中的温度监测,如电力设备、管道、锅炉等的故障诊断。
四、红外测温系统红外测温系统是一种集成了红外成像和温度测量功能的设备。
它通常由红外相机、控制器和显示屏组成。
红外相机负责捕捉物体的红外辐射,并转化为热图像。
控制器负责对热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出物体表面的温度。
显示屏则显示热图像和温度数值。
红外测温系统可以用于大范围的温度监测,如火灾报警系统、医疗诊断等。
五、红外测温的应用领域红外成像测温技术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它可以用于故障诊断、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等;在医疗领域,它可以用于体温检测、疾病诊断等;在建筑领域,它可以用于检测建筑结构的热损失情况等。
此外,红外测温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夜视、安防等领域。
总结:红外成像测温技术以其非接触、快速、准确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热像仪法、红外测温仪法以及红外测温系统等几种常见的测温方法,能够满足不同领域对温度测量的需求。
红外线测温仪的原理

红外线测温仪的原理
红外线测温仪基于物体的热辐射原理,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来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物体发出热辐射:根据物体的温度,它会发出一定的热辐射,其中包括热量最多的红外线辐射。
2. 接收红外线辐射:红外线传感器会接收到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辐射,红外线的功率与物体温度成正比。
3. 过滤其他辐射:红外线测温仪会通过滤光板或窗口来阻挡其他不相关的辐射,如可见光和紫外线辐射。
4. 透镜聚光:红外线测温仪通过透镜来聚焦红外线辐射,使其能够准确地照射到测量目标的表面上。
5. 电信号转换:红外线传感器会将接收到的红外线辐射转换为电信号。
6. 温度计算:通过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和计算,红外线测温仪可以确定测量目标表面的温度。
总的来说,红外线测温仪利用物体表面发出的红外线辐射来测量温度,通过透镜
聚光和电信号转换,最终计算出温度值。
红外辐射测量方法与测温技巧

红外辐射测量方法与测温技巧一、引言红外辐射测量是一种非接触式测温技术,具有测量范围广、测量速度快以及不受表面状态影响等优势。
本文将介绍红外辐射测量的基本原理、常用的测量方法以及准确使用红外测温仪的技巧。
二、基本原理1. 红外辐射特性物体在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会发射红外辐射能量,这种辐射能量与物体的温度密切相关。
根据物体折射率差异,可以通过红外辐射测量来间接测量物体的温度。
2. 测温仪工作原理现代红外测温仪一般采用红外探测器来接收物体辐射出的红外辐射能量。
探测器转换这些红外信号为电信号后,再经过处理、放大和转换等步骤,最终通过显示器或记录仪器显示为温度值。
三、常用的红外辐射测量方法1. 点测法点测法是最简单、常用的测量方法。
测温仪将激光瞄准到待测物体的中心,通过记录激光瞄准点的温度值来得到物体的表面温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面积的目标测量。
2. 面测法面测法适用于面积较大的物体测量。
通过将红外测温仪对准物体表面的一个区域,计算该区域内的平均温度来代表整个物体表面的温度。
此方法要确保测量区域没有明显的温度梯度或变化。
3. 瞄准测温法瞄准测温法是指红外测温仪通过对目标进行连续瞄准,记录每个位置的温度值,并据此绘制出目标表面温度的热图。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获取物体温度分布信息的场景。
四、红外测温技巧1. 确保测量距离合适测量距离过大或过近都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一般来说,测量距离应在目标表面的2-15倍之间。
2. 避免测量干扰避免测量间接热辐射源、遮挡物或其他反射物体的影响,以保证目标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3. 调整红外测温仪的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红外测温仪的参数,如反射率、红外辐射率等,以确保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4. 考虑环境因素红外测温仪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敏感,应尽可能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量。
五、结论红外辐射测量方法与测温技巧在工业、医疗、安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红外辐射测量的基本原理、常用的测量方法以及技巧,能够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红外测温工作原理

红外测温工作原理
红外测温是一种无接触式温度测量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物体在不同温度下会辐射出不同强度的红外辐射。
热辐射是物体由于其分子和原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能量释放。
根据普朗克辐射定律,物体的红外辐射强度与其表面温度成正比。
换句话说,温度越高,物体辐射的红外辐射能量越强。
红外测温利用红外传感器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并通过计算红外辐射的强度来确定物体的温度。
红外传感器中的探测器能够感知不同波长范围内的红外辐射。
通常,红外测温仪器会设定一个特定波长范围的探测器,并将该范围内的红外辐射转换为对应的电压信号。
红外测温仪还会通过一组滤光片或光学过滤器来防止其他波长的光线干扰。
这些滤光片只允许特定波长范围的红外辐射通过,从而提高测温的准确性和精度。
当红外辐射通过滤光片后,会射入探测器,探测器会将红外辐射转换为电压信号。
这时,内部的电子元件会测量电压信号的强度,并将其转化为物体的温度值。
红外测温的工作原理基于物体辐射红外辐射与其表面温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量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强度,我们可以非接触地获得物体的温度信息。
这种测温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红外测温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测温(自己总结的)..

红外测温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测温(自己总结的)..-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红外测温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测温仪在自然界中,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由于它内部热运动的存在,就会不断地向四周辐射电磁波,其中就包含了波段位于0. 75~100μm 的红外线.红外测温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温度是度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是工业生产中很普遍、很重要的一个热工参数,许多生产工艺过程均要求对温度进行监视和控制,特别是在化工、食品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传统的接触式测温仪表如热电偶、热电阻等,因要与被测物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需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达到热平衡,存在着测温的延迟现象,故在连续生产质量检验中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
目前,红外温度仪因具有使用方便,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测温范围广,可实现在线非接触连续测量等众多优点,正在逐步地得以推广应用。
表1列出了常用的测温方法和特点,其中红外测温作为一种常用的测温技术显示出较明显的优势。
表1常用测温方法对比1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及特点1.1黑体辐射与红外测温原理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
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客观基础。
黑体辐射定律:黑体是一种理想化的辐射体,它吸收所有波长的辐射能量,没有能量的反射和透过,其表面的发射率为1,其它的物质反射系数小于1,称为灰体。
应该指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真正的黑体,但是为了弄清和获得红外辐射分布规律,在理论研究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模型,这就是普朗克提出的体腔辐射的量子化振子模型,从而导出了普朗克黑体辐射的定律,即以波长表示的黑体光谱辐射度,这是一切红外辐射理论的出发点,故称黑体辐射定律。
红外测温仪的原理 测温仪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红外测温仪的原理测温仪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构成。
光学系统汇聚其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视场的大小由测温仪的光学零件及其位置确定。
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器上并变化为相应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构成。
光学系统汇聚其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视场的大小由测温仪的光学零件及其位置确定。
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器上并变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该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并依照仪器内疗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变化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
在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确定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四周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
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特别紧密的关系。
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精准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客观基础.红外测温仪原理:黑体是一种理想化的辐射体,它吸取全部波长的辐射能量,没有能量的反射和透过,其表面的发射率为 1 。
但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实际物体,几乎都不是黑体,为了弄清和获得红外辐射分布规律,在理论讨论中必需选择合适的模型,这就是普朗克提出的体腔辐射的量子化振子模型,从而导出了普朗克黑体辐射的定律,即以波长表示的黑体光谱辐射度,这是一切红外辐射理论的启程点,故称黑体辐射定律。
全部实际物体的辐射量除倚靠于辐射波长及物体的温度之外,还与构成物体的材料种类、制备方法、热过程以及表面状态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因此,为使黑体辐射定律适用于全部实际物体,必需引入一个与材料性质及表面状态有关的比例系数,即发射率。
该系数表示实际物体的热辐射与黑体辐射的接近程度,其值在零和小于 1 的数值之间。
依据辐射定律,只要知道了材料的发射率,就知道了任何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
影响发射率的紧要因素在:材料种类、表面粗糙度、理化结构和材料厚度等。
当用红外辐射测温仪测量目标的温度时首先要测量出目标在其波段范围内的红外辐射量,然后由测温仪计算出被测目标的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测温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测温仪(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摘要:本文从黑体辐射原理出发分析了红外测温的工作原理,从发射率、距离系数、环境等几个方面,探讨和分析了测温误差的原因,以及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测温仪的简单的概述,并对红外测温仪的分类、性能、选择及应用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黑体辐射、红外测温仪、温度测量Infrared Thermometer 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Infrared Temperaturemeasurement(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of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lackbody radiation. We discussed the main factors for measurement accuracy, such as reflectance, distance co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Based on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we make a simple overview of infrared thermometer, and a brief description of its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Blackbody radiation; infrared thermomete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0引言在自然界中,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由于它内部热运动的存在,就会不断地向四周辐射电磁波,其中就包含了波段位于0. 75~100μm的红外线.红外测温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温度是度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是工业生产中很普遍、很重要的一个热工参数,许多生产工艺过程均要求对温度进行监视和控制,特别是在化工、食品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传统的接触式测温仪表如热电偶、热电阻等,因要与被测物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需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达到热平衡,存在着测温的延迟现象,故在连续生产质量检验中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
目前,红外温度仪因具有使用方便,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测温范围广,可实现在线非接触连续测量等众多优点,正在逐步地得以推广应用。
表1列出了常用的测温方法和特点,其中红外测温作为一种常用的测温技术显示出较明显的优势。
表1常用测温方法对比1 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及特点1.1 黑体辐射与红外测温原理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
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客观基础。
黑体辐射定律:黑体是一种理想化的辐射体,它吸收所有波长的辐射能量,没有能量的反射和透过,其表面的发射率为1,其它的物质反射系数小于1,称为灰体。
应该指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真正的黑体,但是为了弄清和获得红外辐射分布规律,在理论研究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模型,这就是普朗克提出的体腔辐射的量子化振子模型,从而导出了普朗克黑体辐射的定律,即以波长表示的黑体光谱辐射度,这是一切红外辐射理论的出发点,故称黑体辐射定律。
由于黑体的光谱辐射功率Pb(λΤ)与绝对温度Τ 之间满足普朗克定理:()1ex p 251-=-T c c T P b λλλ (1)其中,Pb(λΤ)—黑体的辐射出射度;λ—波长; T —绝对温度; c 1、c 2—辐射常数。
式(1)说明在绝对温度Τ 下,波长λ处单位面积上黑体的辐射功率为Pb(λΤ)。
根据这个关系可以得到下图1的关系曲线:图1 黑体辐射的光谱分析从图1中可以看出:(1)随着温度的升高,物体的辐射能量越强。
这是红外辐射理论的出发点,也是单波段红外测温仪的设计依据。
(2)随着温度升高,辐射峰值向短波方向移动(向左),并满足维恩位移定理T *λm = 2897.8 μm*K ,峰值处的波长λm 与绝对温度Τ 成反比,虚线为λm 处峰值连线。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为什么高温测温仪多工作在短波处,低温测温仪多工作在长波处。
(3)辐射能量随温度的变化率,短波处比长波处大,即短波处工作的测温仪相对信噪比高(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测温仪应尽量选择工作在峰值波长处,特别是低温小目标的情况下,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斯特藩—玻耳兹曼定理黑体的辐出度 Pb(Τ)与温度Τ 的四次方成正比, 即:()4T T P b σ= (2)式中,Pb(T)—温度为T 时,单位时间从黑体单位面积上辐射出的总辐射能,称为总辐射度;σ—斯特藩—玻耳兹曼常量; T —物体温度。
式(2)中黑体的热辐射定律正是红外测温技术的理论基础。
如果在条件相同情况下,物体在同一波长范围内辐射的功率总是小于黑体的功率,即物体的单色辐出度 Pb(Τ)小于黑体的单色黑度ε(λ),即实际物体接近黑体的程度。
ε(λ)= P(T)/ Pb(T) (3)考虑到物体的单色黑度ε(λ)是不随波长变化的常数,即ε (λ)=ε,称此物体为灰体。
它是随不同物质而值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因其结构不同值也不同,只有黑体ε=1,而一般灰体0<ε<1,由式(2)可得:()()()4;T T P T P T P b εσε==所测物体的温度为:()41⎪⎭⎫ ⎝⎛=εσT P T (4)式(4)正是物体的热辐射测温的数学描述。
1.2 红外测温仪特点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
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发出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出它的表面温度。
红外测温仪能接收多种物体自身发射出的不可见红外辐射能量。
红外辐射是电磁频谱的一部分,红外位于可见光和无线电波之间。
当仪器测温时,被测物体发射出的红外辐射能量,通过测温仪的光学系统在探测器上转为电信号,并通过红外测温仪的显示部分显示出被测物体的表面温度。
红外测温仪特点:非接触式测量,测温范围广,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
但由于受被测对象的发射率影响,几乎不可能测到被测对象的真实温度,测量的是表面温度。
2 红外测温仪的系统组成红外测温采用逐点分析的方式,即把物体一个局部区域的热辐射聚焦在单个探测器上,并通过已知物体的发射率,将辐射功率转化为温度。
由于被检测的对象、测量范围和使用场合不同,红外测温仪的外观设计和内部结构不尽相同,但基本结构大体相似,主要包括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其基本结构如图2 所示。
辐射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进入光学系统,经调制器把红外辐射调制成交变辐射,由探测器转变成为相应的电信号。
该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并按照仪器内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
如图2所示红外测温仪是根据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依靠其内部光学系统将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汇聚到探测器(传感器) ,并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放大电路、补偿电路及线性处理后,在显示终端显示被测物体的温度。
系统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其核心是红外探测器,将入射辐射能转换成可测量的电信号(见3图) 。
3 红外测温误差分析由于红外测温是非接触式的,这样会存在着各种误差,影响误差的因素很多,除了仪器本身的因素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辐射率辐射率是一个物体相对于黑体辐射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它除了与物体的材料形状、表面粗糙度、凹凸度等有关,还与测试的方向有关。
若物体为光洁表面时,其方向性更为敏感。
不同物质的辐射率是不同的,红外测温仪从物体上接收到辐射能量大小正比于它的辐射率。
(1) 辐射率的设定根据基尔霍夫定理:物体表面的半球单色发射率(ε)等于它的半球单色吸收率(α),ε=α。
在热平衡条件下,物体辐射功率等于它的吸收功率,即吸收率(α)、反射率(ρ)、透射率(γ)总和为1,即α+ρ+γ=1,图4解释了上述规律。
对于不透明的(或具有一定厚度)的物体透射率可视γ=0,只有辐射和反射(α+ρ=1),当物体的辐射率越高,反射率就越小,背景和反射的影响就会越小,测试的准确性也就越高;反之,背景温度越高或反射率越高,对测试的影响就越大。
由此可以看出,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物体和测温仪相对应的辐射率,对辐射率的设定要尽量准确,以减小所测温度的误差。
(2)测试角度辐射率与测试方向有关,测试角度越大,测试误差越大,在用红外进行测温时,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
一般来说,测试角最好在30°C之内,一般不宜大于45°C,如果不得不大于45°C 进行测试,可以适当地调低辐射率进行修正。
如果两个相同物体的测温数据要进行判断分析,那么在测试时测试角一定要相同,这样才更具有可比性。
2、距离系数距离系数(K=S:D)是测温仪到目标的距离S与测温目标直径D的比值,它对红外测温的精确度有很大影响,K值越大,分辨率越高。
因此,如果测温仪由于环境条件限制必须安装在远离目标之处,而又要测量小的目标,就应选择高光学分辨率的测温仪,以减小测量误差。
在实际使用中,许多人忽略了测温仪的光学分辨率。
不管被测目标点直径D大小,打开激光束对准测量目标就测试。
实际上他们忽略了该测温仪的S:D 值的要求,这样测出的温度会有一定的误差。
比如,用测量距离与目标直径S:D=8:1 的测温仪,测量距离应满足表2 的要求。
表2 S值应满足的要求被测物体和测温仪视场决定了仪器测量的精度。
使用红外测温仪测温时,一般只能测定被测目标表面上确定面积的平均值。
一般测试时有以下三种情况:(1)当被测目标大于测试视场时,测温仪就不会受到测量区域外面的背景影响,就能显示被测物体位于光学目标内确定面积的真实温度,这时的测试效果最好。
(2)当被测目标等于测试视场时,背景温度已受到影响,但还比较小,测试效果一般。
(3)当被测目标小于测试视场时,背景辐射能量就会进入测温仪的视声符支干扰测温读数,造成误差。
仪器仅显示被测物体和背景温度的加权平均值。
因此建议在实际测温时,被测目标尺寸超过视场大小的50%为好,具体情况如图5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