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磁共振的临床应用
1.5T超导磁共振的主要性能和用途

5、盆腔脏器:子宫肌瘤、子宫其它肿瘤、卵巢肿瘤,盆腔内包块的定性定位,直肠、前列腺和膀胱的的肿物等。
6、骨与关节:骨内感染、肿瘤、外伤的诊断与病变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尤其对一些细微的改变如骨挫伤等有较大价值,关节内软骨,韧带、半月板、滑膜、滑液囊等病变及骨髓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
7、全身软组织病变:无论来源于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结缔组织的肿瘤、感染、变性病变等,皆可做出较为准确的定位,定性的诊断。
附(1.5T超导磁共振的主要性能和用途)
1、神经系统病变:脑梗塞、脑肿瘤、炎症、变性病、先天畸形、外伤等。为应用最早的人体系统,目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病变的定位、定位诊断较为准确、及时,可发现早期病变。
2、心血管系统:可用于心脏病、心肌瘤、心包肿瘤、心包积液以及附壁血栓、内膜片的剥离等的诊断。
3、胸部病变:纵隔内的肿物,淋巴结以及胸膜病变等,可以显示肿内团块与较大气管和血管的关系等。
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鉴别诊断良恶性肝脏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鉴别诊断良恶性肝脏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肝脏肿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结合技术原理和病例分析方法,详细阐述了良恶性肝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的应用。
通过临床效果分析,发现该技术在良恶性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高度准确性和敏感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对良恶性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展望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和及时的诊断信息,从而提高肝脏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关键词】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肝脏肿瘤、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临床效果分析、影像学表现、技术原理、病例分析方法、价值、展望和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肝脏肿瘤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根据肿瘤的恶性程度不同,治疗方案也有所区别。
在临床实践中,准确地鉴别良恶性肝脏肿瘤是十分关键的,而影像学检查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技术,通过对水分子的扩散运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肝脏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影像学设备的不断更新,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
本研究旨在探讨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在良恶性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为患者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肝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肝脏肿瘤中的临床效果,并评估其价值和应用前景。
通过系统的病例分析和临床经验总结,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快速和非创伤性的辅助诊断方法,提高对肝脏肿瘤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准确性。
评价1.5T超导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在胰腺良恶性肿块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影像研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6月 第3卷第11期变不足以使病灶与正常骨组织的密度出现差异,因此X线平片或CT检查均会表现为阴性[3]。
由于骨髓主要由脂肪和富含水分的造血细胞构成,在MRI检查中,这些组织成分所具有的不同质子密度和组织驰豫时间能够形成不同强度的信号;骨髓水肿是由于细胞外间隙较多液体聚集造成,因此MRI对骨髓水肿的检测最为敏感。
另外MRI所具有的不同扫描序列,使得它不仅能较好地反映出骨髓的解剖细节,还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各组织和成分之间的信号差异,有助于发现早期的、细微的骨髓水肿[4]。
1.5T磁共振扫描各序列对椎体骨挫伤的表现及敏感性有所不同。
骨挫伤在T1WI序列中呈斑片状非线性的低信号,其敏感性可达91%,在T2WI序列中呈斑片状等或高信号,其敏感性仅为51%[5]。
STIR序列扫描是基于脂肪组织的短T1特性,应用脂肪抑制技术所得的扫描序列,可用IR或是FIR序列来完成,能够明显抑制骨髓内的脂肪组织信号,使得骨水肿与周围组织背景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椎体骨挫伤区域在STIR扫描后低信号影的背景下呈现出明显的高信号[5],其敏感性高达100%。
1.5T磁共振STIR序列对椎体隐性骨折的检出率也较高。
由于椎体隐性骨折的主要病理学改变是骨小梁发生断裂,而骨皮质无中断,因此其他影像学检查也不易发现,而应用1.5T磁共振STIR序列进行扫描,隐形骨折会呈清晰、锐利的细线状、条带状高信号影,极易作出诊断,准确率可达100%。
1.5T磁共振STIR序列还能够用于骨质疏松所致压缩性骨折中对陈旧亦或是新鲜骨折鉴别中。
当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为新鲜骨折时,所致的水肿表现为T2像和STIR序列信号增强。
综上所述,1.5T磁共振STIR序列对椎体骨质损伤,尤其是椎体骨挫伤具有较高敏感性及准确性,不仅能够明确骨挫伤的部位及范围,还能够发现微小的骨髓水肿、充血及骨小梁的微骨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5T磁共振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应用分析

2.2辐射剂量相较常规剂量CT扫描,低剂量CT扫描的DLP.CTDlvol剂量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O 表22种扫描方式辐射剂量对比G土s)组别例数DLP(mGy Tm)CTDlvol(mGy)低剂量CT扫描70130.87±9.25 3.39±0.12常规剂量CT扫描70196.14±9」9 4.93±0.84 t41.88115.185P<0.001<0.001 3讨论目前,临床上可用于泌尿系结石诊断的手段包括X线片检查、螺旋CT检查、超声检查等叫其中X线片检查泌尿系结石的漏诊率偏高,同时特异度与敏感度不高;而超声诊断操作方便,同时对人体不存在放射损害,特异度、敏感度及结石检出率均较高,但该手段对于输尿管下段的小结石则难以检测冋。
本研究中,两种扫描方式的CT图像优良率与诊断准确率比较无明显差异(Q0.05),表明CT扫描使用低剂量并不影响图像质量与诊断准确率。
但相较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DLP.CTDlvol剂量均较低(b0.05),提示使用低剂量CT扫描能够减少辐射剂量。
多层螺旋CT扫描时间与空间分辨率较高,且易于操作,能够将器官组织的生理解剖结构清晰呈现,并且使用CT扫描前不需要肠道准备工作,诊断效率较高问。
以往研究指出,多层螺旋CT扫描在辐射剂量方面存在一定缺陷,需在保障扫描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辐射叫CT 低剂量扫描能够在满足影像要求的同时,通过降低管电流,提升螺距,达到降低辐射剂量的目的,通常情况下能够依据患者实际体质量调整管电流。
管电流值和辐射量呈正相关,管电流降低,会使低对比分辨率下降,但对高对比分辨率不产生影响,通过减少管电流能够有效控制辐射量。
综上所述,对泌尿系结石患者使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诊断准确率和常规剂量CT相当,但其所获图像质量较佳,同时能够减少对人体的辐射损害。
1.5T磁共振在下肢静脉血管增强中的应用

李军锋,蒋 维,朱 楠(目的 探讨磁共振对下肢静脉血管成像的应用,评价磁共振静脉系血管直 接增强成像技术(CE-MRV)对 静脉系血管成像方法的应用价值。 方法 使用 SIEMENS 公司 Avanto 1.5T 18 通道磁共振成 像系统, 采用自动移床多 节 段拼接法对 20 例临床或超声多普勒检查疑有下肢静脉系疾病的患者进行低场强磁共振脑静脉窦血管成像(MRV)检查, 并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观察下肢静脉病变在 MRV 中的显示。 结果 20 例患 者均获得信号强、边 界清楚、伪影少,且 观 察 直 观 的 下 肢 深 、浅 静 脉 图 像 。 结 论 静 脉 血 管 直 接 增 强 成 像 MRV 技 术 是 下 肢静脉系造影的一种好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怀疑有下肢静脉疾病的患者 20 例,其 中 男 14 例,女 6 例;年龄 36~65 岁。正常下肢深 、浅静脉 10 例,下肢深 静脉血栓形成 5 例,下肢静脉血管曲张 3 例,下肢浅静脉炎 2 例。
1.2 方法 1.2.1 增 强 检 查 前 准 备 预 先 在 患 者 足 背 浅 静 脉 建 立 静 脉 注 射 通道(如果患者双侧下肢静脉造影则分别在双下肢建立两条静脉 注射通道),固定好留置 针 。钆 喷 酸 葡 胺 (Gd-DTPA)造 影 剂 15~20 mL,生 理 盐 水 200 mL,首 先 按 10 ∶ 1~15 ∶ 1 用 生 理 盐 水 稀 释 15~ 20 mL 的造影剂至 200~400 mL 备用[2]。 1.2.2 扫 描 成 像 技 术 使 用 SIEMENS 公 司 Avanto 1.5T18 通 道 磁共振成像系统,两个体线圈、头线圈和颈部线圈,患者取足先进 入仰卧位,对于呼吸不规律者应采用呼吸门控。应同时在患者足 踝部、小腿及膝关节处垫上沙袋,从而使下肢能够保持在同一扫 描平面位置内(为减少扫描范围从而减少扫描时间),扫描中心线 应定于踝关节上方 5 cm 处 (可 以根 据 患 者 身高 调 节 中心 线 ),再 于患者踝关节处扎止血带,叮嘱患者闭眼,放松,勿动。将床进至
1.5T磁共振颅脑MRA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32170投稿邮箱:sjzxyx88@ ·医学影像·1.5T 磁共振颅脑MRA 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赵惠丽(新沂市人民医院,江苏 新沂 221400)0 引言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方面,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较于传统的CTA 以及X 线数字减影检查方法,其拥有着更多的优点,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没有辐射,并且相对较为简便,MRA 也得到诸多医生的认可。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SIEMENS 1.5T 磁共振机进行MRA 检查。
其中包含女109例,男111例,平均59.7岁,年龄范围在17-83岁。
16例烟雾病,87例脑动脉硬化,21例脑动脉栓塞,4例脑动脉瘤,92例为血管正常。
1.2 方法设备。
对患者进行检查,采用的是SIEMENS 西门子Magnetom Avanto 1.5T 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
使用的参数是:0.7 mm 层厚,512×512矩阵,TR 为3 3 ms ,TE 为7 ms 。
首先对于所获得的MRA 原始扫描图需要将其进行重建,并从多方面观察进行血管的重建,其次颅内动脉较多,需要有2个不同影像诊断的医生进行仔细的量测并最后算得颅内动脉管直径的均值。
最后3D-TOF-MRA 图像需要2个专业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够对动脉瘤的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其包括了患者是否存在动脉瘤,出现的位置在哪里,并且还要测量动脉瘤的大小,并求得体积均值。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进行t 检验。
P<0.05具有明显统计差异。
2 结果选取本院2016年2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220例患者采用SIEMENS 1.5 T 磁共振机进行MRA 检查,不对患者注入造影剂。
1.5 T MRI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1052021年第5卷第1期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诊疗技术/Diagnostic Technique2.6~5.1与> 5.1时血流信号分级为0级的占比均降低,提示肌骨超声可以更敏感、更可靠的评价血清阴性RA 患者治疗过程中炎症程度的变化,其作为血清阴性RA 的诊断依据。
综上,在肌骨超声对血清阴性RA 与OA 鉴别诊断中,血清阴性RA 患者病理变化敏感性较高,肌骨超声能够对血流信号等级、滑膜厚度进行定量测定,诊断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1] 胡兆洋, 冉学军, 覃勇志, 等.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比较[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 33(12): 1295-1296.[2] 姜萍, 马洪美, 蒋雪梅, 等.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肌骨超声改变的关系[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38(6): 658- 661.[3] 刘喜德, 万力生.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141-142.[4]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J]. 中国临床医生, 2008, 27(1): 28-30.[5]陈庆平, 史雅峰, 沈斯瑶, 等. 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诊断指标与DAS28评分相关性的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 2012, 41(11): 1469-1470.[6] 石亚妹, 武丽君, 王雯婧. 肌肉骨骼超声在评估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中的价值[J].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99(13): 1008- 1011.[7] 赵学刚, 刘晓敏, 李丽, 等. 肌骨超声检查在临床缓解的类风湿关节炎复发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内科杂志, 2018, 35(8): 565-566.[8] 梁键锋, 冯明初, 罗平平,等. 肌肉骨骼超声诊断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的价值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18, 39(2): 99-101.1.5 T MRI 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梁浩辉,黄阳辉,任沃豪,林焕西,陈伟坚(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放射科,广东 东莞 523000)摘要:目的 分析1.5 T 核磁共振成像(MRI )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5T磁共振的临床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
• 2·外伤 脑外伤。脑挫裂伤明显优于CT,尤其是
颅底部小灶性出血。磁共振的弥散成像 (DWI) 和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对弥 漫性轴索损伤的显示有绝对优势,颅骨 骨折和超急性脑出血不如CT。
精品课件
硬膜下血肿
精品课件
• 3.脑肿瘤。 多方向切层有利于定位,无骨及气体伪 影。尤其在颅底后颅窝、脑干病变优势 更明显。多种扫描技术结合对良、恶性 肿瘤的鉴别及肿瘤的分级分期有明显的 优势。
精品课件
子宫肌瘤(浆膜下型)
精品课件
巢癌
精品课件
卵巢囊肿
精品课件
巧克力囊肿
精品课件
男性盆腔
• 观察前列腺癌、膀胱癌向外侵犯情况 • 优于CT。
精品课件
1、平扫能显示、定性绝大多数 肝脏病变。
2、最小可显示1cm病变。 3、增强扫描有重要定性价值,
应常规应用。
精品课件
肝癌
精品课件
血管瘤
T1WI
T2WI
动脉期
精品课件
延迟期
转移瘤
精品课件
T1WI T2WI
动脉期 延迟期
肝囊肿
精品课件
胆系
1、常规扫描对胆系显示能力, 与CT相仿。 2、MRCP对胆系显示,与ERCP
精品课件
小肾癌
精品课件
MRU
精品课件
盆腔
1、对前列腺、膀胱、子宫及附 件病变,MRI≥CT。 2、对尿路结石,CT>MRI。 3、实质性病变,应常规增强扫
描。
精品课件
女性盆腔
• MRI多方位、大视野成像可清晰地显示盆腔 的解剖结构。对女性盆腔疾病具有重要诊断 价值,对盆腔内血管及淋巴结的鉴别较容易, 是盆腔肿瘤、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转移 癌等病变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子宫 肌瘤、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卵巢囊 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优于C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散加权成像(DWI)
DWI可用于判断临床预后,明显的弥散下降预 示缺血发展为不可逆性的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弥散正常而临床缺血症状较重,常由TIA发作 引起。 肿瘤引起的水肿一般为血管源性水肿,在T2 FLAIR上为高信号,难以与梗死相鉴别,而 DWI上呈等信号或仅见瘤体内的混杂信号。
MR 缺 血 的 时 程
MRI检查的禁忌症
4.对妊娠病人,尤其妊娠早期必须慎重对待。 5 .高温潮湿环境下,高热或散热功能障碍者, 也不宜作MRI检查。 6.幽闭恐怖症者
小 结
1.5T核磁共振是新一代高性能的高场强全身磁 共振扫描系统。扫描时间仅为普通磁共振系统 的12%,用于常规核磁共振成像、水成像、血 管成像、功能成像、波谱成像和全身类PET检 查等功能。对人体无伤害、无不适感,并可重 复检查,是新时代高科技影像医学检查的发展 趋势。
正常脑组织
低级别胶质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腹部
(检查前禁食4小时,一般提前预约早上做。)
1.肝囊肿、血管瘤、肝癌 、脂肪肝 2.胆道结石、肿瘤 、MRCP 3.脾、肾、胰腺挫伤、炎症及肿瘤 4.前列腺增生、肿瘤 5.卵巢、子宫先天畸形、子宫肌瘤及肿瘤 6 .泌尿系MRU
囊肿
T2
DWI
ADC
桥脑亚急性期脑梗塞
ADC低信号,7天以 内
急性脑梗塞
多发海绵状血管瘤(swi)
多发转移瘤 M 37 肺Ca
全身弥散成像
WB—DWI(类PET)
即背景信号抑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
(Whole 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body signai suppression )
1.5T磁共振成像优点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1.5T磁共振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无骨伪影。
多参数,多切面成像。各种扫描序列(T1、T2、压水像、脂肪抑 制、弥散、动态增强)相互补充,可以综合判断病灶内的成份和 血液供应状态,从而判别病灶的良恶性。较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 反映更多的信息。
典型边界清晰长T1长T2信号囊肿
肝血管瘤:
(多期扫描:周边到中心的逐渐强化,典型血管瘤强化方式)
肝癌
快进快出强化特点
(典型肝癌快进快出强化,且清楚发现门脉癌栓)
巨块型肝癌
脂肪肝
(in-opp)
In
Opp
肝门区肝管内占位并左、右肝管扩张
MRCP
胆系结石
胆系结石 MRCP
宫颈区小囊肿
F 26 停经4个月
胎儿MR成像—
扫描速度是完成胎儿扫描的技术保证
前列腺
正常
乳腺Ca强化扫描
MRU输尿管下端占位
内外踝骨折
脂肪瘤 F 66岁 大腿肿物
股骨头缺血坏死
半月板撕裂
肩关节冈下肌腱损伤
男18,股部外伤二小时
MRI检查的禁忌症
1.带有心脏起搏器病人禁止检查,心脏术后者、冠 脉介入治疗者限制检查。 2.体内有金属异物,尤其被检部位有磁铁性金属异物 者限制检查。 3.重危病人需要生命监护系统和生命维持系统者。 4.MRI扫描时间较长,因此无法控制的不自主运动及 不能自主合作的病人。
类PET
颅脑强化扫描
上腹部强化扫描
M 84
前列腺Ca 骨转移
类PET
磁共振波谱成像(MRS)
在MRS中,水、NAA(N-乙酰天门冬 氨酸)、Cr(肌酸)、Cho(胆碱)、脂肪的共振 峰位置不同,这种现象就称为化学位移 (Chemical Shift)
高级别胶质瘤及转移瘤瘤体在成像 层面内最大灌注区的波谱相似,多表现 为Cho峰明显增高,NAA峰减低,部分 病例出现LL峰。
对弥散受限且≥2.0cm的病灶具有诊断意义。 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灶引起局部细胞水肿,在弥 散像上表现为高信号。
男,63岁, 前列腺癌 术前MR类PET成 像发现颈、胸、 腰椎,双上肢、 双髂骨、双股骨 多发转移。这会 直接影响进一步 治疗方案。 本例中偏中心的 双上肢肱骨转移 可以清晰显示。
男 63岁 肺癌 胸椎M 治疗后
1.5T磁共振成像优点
无放射线,对人体无害,可以重复检查。
增强扫描造影剂,无须过敏试验。
ga钆喷酸葡铵(GD-DTPA)拼音gp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
M R I图像观察要点
1、T1WI:脑脊液为低信
气体
号,T2WI:脑脊液为 高信号。 2、脂肪 :均为高信号。
脂肪
液体
3、水肿:T1WI为低信号, T2WI为高信号。 4、气体:均为低信号。
血管
M R I图像观察要点
5、钙化:大多数情况下为 低信号。
6、骨皮质、脑膜、韧带均 为低信号,血管为流空 信号,血流缓慢时为高 信号。
脑、颈部MRA
弥散加权成像(DWI)
DWI 区分水肿类型: 细胞毒性 血管源性 DWI与T2 FLAIR成像方式相结合,可更好的区分急性、 亚急性及慢性水肿。DWI(B=1000)可显示急性期细胞 毒性水肿,不能显示血管源性水肿和间质性水肿,T2 FLAIR成像方式正好与之相反。 急性期,DWI图像上病灶为高信号,而T2 FLAIR为等信 号;慢性期,DWI图像上病灶为等信号, T2 FLAIR上 病灶为高信号;在亚急性期,因为同时存在细胞毒性 水肿和其他类型的水肿,在DWI及T2 FLAIR上均呈高信 号,但DWI上的信号强度较急性期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