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旅游地理-2016年高考+联考模拟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6年高考模拟题地理(答案)

2016年高考模拟题地理(答案)

2016年高考模拟题地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旅游爱好者于9月下旬拍摄到的沙漠日出景观。

读图,完成1~2题。

1.该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 )A.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B.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C.沙特阿拉伯鲁卜哈利大沙漠D.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沙漠2.图示区域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有 ( )①地热能 ②太阳能 ③风能 ④水能 ⑤石油A. ①②B. ②③C.③④D. ④⑤年平均气温 0℃以下地区有常年积雪分布,常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雪线高度与气温和降水相关。

下图是北半球某山地南坡和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3~4题。

3.甲坡的雪线高度约为( )A.3100 mB.3300 mC.3700 mD.3900 m4.关于同一山地自然带在甲坡和乙坡的分布,正确的是( )A.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高于乙坡,雪线高于乙坡B.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低于乙坡,雪线高于乙坡C.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低于乙坡,雪线低于乙坡D.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高于乙坡,雪线低于乙坡下图示意某沿海区域,近年来该区域气温不断上升。

读图,完成5~6题。

5.A.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2003年17℃等温线 19° 2013年17℃等温线C.南半球低纬度D.南半球中纬度6.有关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可能为山岭B.位于板块生长边界C.沿海有暖流流经D.年将水量自西向东递减下图为某植物的含水量、气温及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日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有关图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植物含水量日变化线B.新疆瓜果甜与②相关C.③为气温日变化线D.植物含水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呈正相关8.如果该植物分布在北半球,则此时()A.亚洲高压势力强盛B.澳大利亚小麦正值收获季节C.塔里木河出现断流现象D.地中海沿岸的葡萄进入成熟期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山东2016高考模拟预测卷--地理(解析版)

山东2016高考模拟预测卷--地理(解析版)

山东图 1 我国某地区风能资源散布图,2016 届高三高考地理模拟展望卷回答 1-2 题8(分析版)1.乙处数值最有可能是A. 150B. 160C. 130D. 1002.甲处风能资源少的主要影响要素是B.太阳辐射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如图 5 为某地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达成3~5 题.3.图示地域有一段长城旧址,其地点最有可能位于A .A—B 段 B.C—D段 C.E—F 段 D.G—H段4.人们在甲乙丙丁地最有可能看不到古长城旧址的是A .甲B .乙 C.丙 D.丁5.图中悬崖的最大高差A .450B .449 C.200 D.1996.对于图 3 中甲、乙两地等压面散布表示图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地为大海,乙地为陆地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C.乙地气压比②处低D.甲地气温比乙地高太阳辐射中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产质量量。

读“太湖地域太阳总辐射(Q) 与 PAR的多年代均匀值变化曲线图”(图5),回答7~8题。

7.太湖地域太阳总辐射(Q) 与 PAR的季节变化特色是A. Q值夏秋天节大,冬春天节小C. Q值比 PAR值季节变化更大BD. PAR值冬春天节大,夏秋天节小. Q值与 PAR值在同一个月达到最大值8.造成太湖地域太阳总辐射(Q)6 月和 8 月差别的主要要素是A.太阳高度B.日间长度C.天气状况D.地面反射率以下图是近些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构造图。

读图回答第9 题。

9.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四省能源生产构造有益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B.限制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可能是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C.②省能源矿产丰富,土地贫乏,湿地损坏严重D.③省能源生产构造合理,工业发达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了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使工业技术进步、推动家产升级和提升生产效率而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专题07城市2016年高考+联考模拟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专题07城市2016年高考+联考模拟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2016年高考题】(2016•海南卷)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

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

图2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

据此完成10—12题。

10. 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A. 二环与三环之间B. 三环与四环之间C. 四环与五环之间D. 五环与六环之间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 平均出勤距离增加C. 平均经济收入增加D. 平均通信费用增加12. 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10.C 11.B 12.A移,但产业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

故选B。

12.分析得出,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比如交通拥挤等问题。

所以采取应对措施有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或者把产业迁移到郊区,减少就业人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等。

故选A。

考点:城市化与城市问题。

【名师点睛】城市化不同阶段特点、出现问题及发展趋势和地区差异: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功能区混杂分布,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此阶段。

中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化进程较快,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郊区和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部分产业和人口迁往郊区,出现郊区城市化。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此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处于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城市中心问题突出,人口不断外迁至更远的郊区和乡村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016年高考总复习地理模拟考试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2016年高考总复习地理模拟考试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2016年高考总复习地理模拟考试测试卷(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2014·山东青岛统一质检)下图为某年我国各省区老年人口比例图(不含港、澳、台数据)。

读图,回答1~2题。

1.该年我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京津地区B.长三角地区C.川渝地区D.珠三角地区解析:据图可知,川渝地区老年人口比例最大,老龄化最严重。

答案:C2.西藏老年人口比例小的原因是()A.自然增长率高B.出生率低C.医疗水平高D.迁入人口多解析:西藏经济落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导致老年人口比例相对较小。

答案:A(2014·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下图为我国2005~2034年分年龄段(0~15岁、16~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结构趋势图(含预测),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不同年龄段。

读图,回答3~4题。

3.到2034年,我国0~15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分别达到()A.58%24%B.19%24%C.24%19%D.19%58%解析:根据我国各年龄段的变化趋势可判断,①曲线为16~59岁人口的比重,②曲线为0~15岁人口比重,③曲线为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由此可直接读出2034年各年龄段人口的比重。

答案:B4.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B.劳动力不足C.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D.人口老龄化解析:从图中各年龄段人口变化规律可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在下降,劳动人口绝对数量大,而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老龄化现象严重。

答案:D(2014·湖南十三校联考)下面为“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5~6题。

5.甲城市人口开始呈现正增长的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当甲城市的人口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和开始为正值时,人口呈现正增长。

图中①②两时期的二者之和为负值,而③时期的二者之和开始为正值,所以是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

2016年高考地理测试题答案(有答案)

2016年高考地理测试题答案(有答案)

2016年高考地理模拟测试题“互联网+商业”即电商,作为一种新业态,对传统的第三产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

1、若干年前,某国际著名出版社利用互联网开办网上书店,消费者订购图书后,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即可。

在网上书店购书不但方便,而且更加便宜。

但网上书店也对某些企业产生不良影响,这些企业包括()①实体书店②实体银行③电信公司④航空公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网上购书之所以便宜,部分原因是某些传统的商业区位要素对网上书店影响变得很小。

影响变小的要素主要是()①交通② 人口③集聚④地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上海某商厦屋顶上铺满了一个个种植箱,这里被称为“屋顶农庄”。

商家专门从长白山运来优质土壤,吸引附近居民租借种植箱种植蔬果。

屋顶农庄运作以来,整栋商厦夏季空调用电量下降......3、商家在经营屋顶农庄时,重点关注的是()A、土壤B、地形C、劳动力D、市场4、除了经济效益外,开设屋顶农庄还可获得环境效益。

因为它有助于()A、减少灰霾污染B、缓和热岛效应C、削弱紫外辐射D、增强雨岛效应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

图2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T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A.2月18日12时 B.2月18日20时C.2月19日4时 D.2月19日12时6.春节假期期间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南京昼夜长短变仳幅度增大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 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图2示意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

读图完成7—8题。

7.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①气温上升②降水量增多③风力增大④云量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图4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读图完成9—10题。

A.背斜谷B.背斜山10.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

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联考试卷(一)(含解析)

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联考试卷(一)(含解析)

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联考试卷试题(一)(含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纸上、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1。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依据图甲所示大气环流状况判断,此时A、恒河水量大增,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开普敦天气晴朗,好望角附近海域风平浪静C、图中C地草类葱绿,动物大规模向南迁移D、秘鲁沿岸海水异常升温,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2. 大气环流所示季节,半年后图乙上的小岛F西海岸的气候特征正确的是A.1月平均气温小于0°C,降水量较小B.1月平均气温大于0°C,降水量较大C.1月平均气温小于0°C,降水量较大D.1月平均气温大于0°C,降水量较小3. 当黄赤交角为0°,图乙中气候类型不再存在的是A.甲B.乙C. 丁D.戊4. 在图甲大气环流所示环节,图丙中地球绕日公转处在轨道上的位置大约是A aB bC cD d【答案】1、A2、B3、A4、B【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甲,根据图中纬度和海陆分布,及大陆剖面图,判断该大陆为非洲。

北部非洲地势较低,南部非洲地势较高。

根据图中气流垂直运动方向判断,赤道低气压带移到赤道以北,所以北半球是夏季,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A对。

C地位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区,为冬半年,动物大规模向北迁移,C错。

2016年地理高考试题解析

2016年地理高考试题解析

2016年地理高考试题解析(一)自然地理在2016年的地理高考试题中,涉及了自然地理的多个方面,包括地球与地球运动、地形与地貌、气候与水文、生态环境等。

下面将对其中几个考点进行解析。

1. 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球与地球运动的考点通常涉及地球的形状、自转与公转、地球的内部结构等内容。

在2016年的试题中出现了一个与地球形状相关的问题,该问题要求考生判断南北半球的温差差异。

解答该问题需要考生了解地球形状的非球形特征,即地球赤道处稍饱满,两极稍扁平,而这种非球形特征使得南北半球在接受太阳辐射量上存在差异,导致温差差异。

2. 地形与地貌地形与地貌的考点通常涉及山地、高原、平原、河流、湖泊等地貌类型的形成与演化。

在2016年的试题中出现了一个河流地貌演变的问题,该问题要求考生解释为什么长江三角洲河道主导地位变化。

解答该问题需要考生了解多年来长江三角洲地貌的变化,包括长江河道的改变以及河口位置的移动。

通过解析河流的泥沙运移规律以及海平面变化等因素,可以得出长江三角洲河道主导地位变化的原因。

3. 气候与水文气候与水文的考点通常涉及气候要素、气候类型、云雾和降水等内容。

在2016年的试题中出现了一个与台风相关的问题,该问题要求考生解释台风形成的影响因素。

解答该问题需要考生了解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热带海洋上的高温、湿润和海洋上层气流的形成等因素。

通过解析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可以得出台风形成的影响因素。

4.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考点通常涉及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内容。

在2016年的试题中出现了一个与环境问题相关的问题,该问题要求考生解释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解答该问题需要考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包括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通过解析水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可以得出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解决途径。

(二)人文地理在2016年的地理高考试题中,人文地理方面的考题涉及了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交通与通讯等内容。

高考地理-旅游地理-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旅游地理-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旅游地理一、非选择题1.(2016·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摸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高德地图显示201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国内十大自驾拥堵景区拥堵程度排序。

2.(2016·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质量检测)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的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无景点旅游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一种旅游方式。

所谓无景点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放松休闲、愉悦身心,不以游览景区景点为目的,而是以享受旅途本身为目的,以随性而游、兴尽而返方式进行的一种自助旅游。

无景点旅游的出现,是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游客需求层次的提高。

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无景点旅游的目的不是特定的景区、景点,甚至排斥传统的以卖门票为特征的景区、景点观光方式。

(1)分析无景点旅游兴起的主要原因。

(2)简述发展无景点旅游的意义。

3.(2016·课标区高考信息卷)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报道,近年来,中国赴马尔代夫游客日益增多,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游览价值角度分析近年赴马中国游客日益增多原因。

(2)我国沿海岛屿众多,为加快海岛旅游业发展,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4.(2016·河北省三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谷地,海拔2 261米,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

近年来,该市旅游业发展迅速。

下图为西宁地区略图。

分析西宁市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5.(2016·湖南省高三四校联考)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人们出游率的增高,“华山天下险”逐渐被“华山天下堵”所替代,如何认识与解决华山旅游拥堵问题引人关注。

下图为华山东、西进山线路示意图。

(1)依据相关材料,说明华山游客拥堵点多出现于东线进山山路的原因。

(2)结合相关材料,请为解决华山旅游拥堵问题提供三条合理化的建议。

创新导向题命题角度一: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与欣赏1.(对接2014·新课标Ⅰ,42)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考题】(2016•江苏卷)C. [旅游地理]图20 是我国厦-漳-泉(厦门、漳州、泉州)区域旅游景区与重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现有旅游线路L1(厦门-马洋漂流-温泉度假村-野山谷生态乐园-厦门)和旅游线路L2(厦门-鼓浪屿-清源山-大地土楼群-厦门)。

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1)该区域生态旅游景区总体空间分布特点是、。

(2 分)(2)旅游线路L1 的主题是 ,线路L2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是、。

(3 分)(3)厦-漳-泉西部土楼群发展旅游的意义是、、 ,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是。

(5 分)【答案】(1)远离城市比较分散(分布于河流中上游地区)(2)生态旅游人文景点为主景区知名度高感受闽南文化(3)改善这一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3)厦-漳-泉西部土楼群发展旅游,对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是历史方面。

要重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考点: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名师点睛】我们在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时,要按评价客体的不同进行评价。

①资源本身的评价。

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特征(如其美感度、奇特度、医疗价值、体育价值等),丰度和集聚程度,环境容量,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分析;②开发利用可行性分析。

包括气候条件对旅游业的影响(表现为旅游旺季和淡季的节律性变化),环境质量现状,铁路、公路及航空交通现状及交通建设的难易程度,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现状,旅游资源所在的区位距中心城市的距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对发展旅游业的扶持能力;③客源市场分析。

包括旅游资源对各层次游客的吸引力,确定目标市场、潜在市场及市场的地理区域。

回答旅游资源的特征时,我们要多读题中的材料,图中给出的旅游资源,然后进行详细分析。

图例是我们分析的关键,是切入点。

(2016•北京卷)40.(18分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刘贺墓都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目前学术界基本上一致认为海昏侯墓的墓主就是刘贺,但在西高穴墓的墓主是否为曹操这一问题上海存在争议。

(2)列举该遗址公园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10分)【答案】(2)增加旅游资源数量,丰富旅游资源种类,扩展旅游线路,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扩大客源市场,增加旅游收入;促进旅游设施建设和交通条件改善。

(2016•天津卷)14. (2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省内80%人口的祖藉是福建。

两岸“三通”的启动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加深了两岸的经贸往来。

目前福州、厦门等地已建成多个台商投资区。

(2)当地政府应如何利用“妈祖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发展旅游业?(6分)浙江省沿海的洞头岛受台风及其次生灾害的影响较大。

当地政府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规划确定了“防灾避险地”。

【答案】(2)开发与“妈祖文化”相关的旅游资源(开展主题文化旅游活动);以“妈祖文化”为纽带,加强海内外联系,吸引海内外游客。

(2016•新课标Ⅰ卷)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

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

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

”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图7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名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6•新课标Ⅱ卷)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篁岭(图7)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

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

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答案】旅游价值:篁岭晒秋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产品价值高;(2分)篁岭晒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开发价值等。

(2分)有利条件:(篁岭晒秋)旅游产品独特,与附近旅游景点的旅游产品差异明显,可以实现产品互补;(3分)接近著名旅游景点(婺源、景德镇等),客源有保障。

(3分)考点: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分析。

【名师点睛】该题目通过“晒秋”背景描述,考查学生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解答该题应该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出“篁岭晒秋”属于民俗文化现象,具有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开发价值等;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的评价,要根据所学到的知识,并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从游览价值社会经济条件交通通达性距客源市场的远近地区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分析即可。

(2016•新课标Ⅲ卷)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香榧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区和主产区在浙江诸暨东北部的枫桥地区(位置见图10),又称枫桥香榧。

这里打造香榧森林公园,每年夏季以举办“香榧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

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主要原因。

【答案】原因:附近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区域交通便利;(4分)与周边城市相比,该地附近多低山丘陵,夏季气温相对较低,自然环境较优越,适宜避暑;(3分)品牌影响不大,难以吸引省外游客。

(3分)考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名师点睛】香榧是第四纪冰川遗留的古老珍稀物种,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坚果,有“坚果之王”的美誉,在宋代就是朝廷贡品,历朝历代都是珍稀物产。

2015年11月7日9时,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文化活动中心,2015诸暨市香榧文化节启幕。

基于这一背景,出题人在简单介绍诸暨香榧文化的基础上,采用图片形式展示了诸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的信息,设置了“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是高中地理选修“旅游地理”模块的重要知识点,考生可从旅游资源的价值、独特性和非凡性、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以及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客源市场、基础设施和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作出分析。

(2016•海南卷)25.【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

简述大规模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生态环境脆弱,破坏易,恢复难。

)植被破坏;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分涵养能力下降;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加剧;鼠害等生物灾害易发。

(答出其中1项可得2分。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0分)考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名师点睛】掌握生态环境保护包括保护植被、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

解答此题关键是充分利用材料信息,根据材料提示,逐一分析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所包含的几个方面的影响。

(2016•海南卷)23.【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乌斯怀亚是世界上距离南极洲最近的港口城市,人口规模小。

市内店铺多为饭店、餐馆和酒吧,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

图6示意乌斯怀亚的位置。

分析乌斯怀亚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的原因。

【答案】距南极近,旅游资源特殊,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可达性较差,用时长,旅费高,目标客源有限;(5分)当地生产、生活成本高;(2分)冬季寒冷漫长,一年中适宜旅游的时间短,旅店投资回报慢。

(3分)【解析】试题分析:旅店规模大小与市场需求有直接关系,根据材料提示,乌斯怀亚是世界上距离南极洲最近的港口城市,人口规模小,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所以旅店客源少,生活成本高,冬季寒冷漫长,一年中适宜旅游的时间短,所以只有通过高收费才能收回投资。

考点:旅游规划和开发。

【名师点睛】此题关键是理解影响城市旅店规模的主要因素是客源数量,再结合材料分析该市客源数量少的原因。

旅店收费与旅店支出成本有关。

【2016年高考模拟题】42(10分)(福建省龙岩市2016届高三5月综合能力测试题)旅游地理材料一有着740多年历史的南锣鼓巷宽8米,全长787米、巷子两侧分出诸多特色胡同。

胡同里,分布着齐白石、茅盾、蒋介石、僧格林沁等名人的故居、行辕、王府当初这里因靠近中国戏剧学院,而汇聚了很多“文青”,并出现创意小店、咖啡厅和酒吧。

材料二南锣鼓巷日均客流量超过3万人次,周末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

旅游的火爆导致这里房租较起初上涨了百倍,更多店铺转营盈利快的烤串、炸臭豆腐等所谓“北京小吃”。

面对到处乱窜的黑三轮、响声刺耳的导游扩音喇叭,当地居民忍无可忍。

2016年4月北京市东城区主动取消其南锣鼓巷的国家AAA级景区资质。

结合材料,分析北京南锣鼓巷在旅游开发过程巾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案】旅游开发(服务)项目与景区的特点不符,逐渐降低对游客的吸引力;(2分)旅游组织与管理不到位,游客流量超过景区的旅游承载力,降低了游客的浏览质量,加大了周边的交通压力,容易导致安全问题,干扰当地居民的生活秩序,加大了对景区的污染,加大了对旅游资源(文物)等的破坏。

(8分)【考点定位】旅游资源开发【方法总结】解这种类型的试题,首先要读清楚题目中的材料,每一个问题都要搞清楚,然后在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逐个分析。

就如同本题,我们从材料一就要分析旅游资源的各类和它的组合特点;从材料二提炼出旅游资源在开发中的开发方式、交通和环境问题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样在我们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就很容易地得出答案。

42. (江西省2016届高三新课标冲刺卷(二)试题) (10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智慧旅游,就是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相关信息,并及时安排和调整旅游计划的全新旅游形态。

下图为某游客手机APP上显示的“徒步漓江”线路图。

分析桂林市发展“智慧旅游”的主要条件及其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答案】条件:桂林市旅游资源独特(丰富),知名度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政策支持。

(任答2点,4分)作用:为游客的旅游活动提供便利条件;为管理者减轻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安全、旅游环境等管理上的压力;为旅游企业提供更高效的营销平台和广阔的客源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