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高考试题

合集下载

湖南历年高考旅游地理试题汇编.docx

湖南历年高考旅游地理试题汇编.docx

湖南历年高考地理部分旅游地理试题汇编答: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屮海的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有海 滨浴场、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 以及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

交通 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好 42. (10分)旅游地理(2011年)读图10,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至杭州约130 km至宁波约110 km120°、至温州约150 km图10答: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路程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3分)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3分)旅游资源类 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

(4分)六渭山国际♦双龙洞/j炀*南山湖15 km长乐村民居横店彩视城寧九峰山-大佛寺®地级行政中心 G 县级行政中心 十机场纟风景名胜区 4自然保护区♦森林、地质公园•其他景点—铁路 —-高逢公路41. (10分)旅游地理(2010分析图7所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42. (10分)旅游地理(2012年)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口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近年來,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时令河<£• 世界女归!广(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4分)答:壁画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此地处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比较干旱,降水少, 此处又有风沙的掩埋更有利壁画的保存。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6分)答:限制游客的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度;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

42. (10分)旅游地理(2013年)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21 口,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建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甜、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備及其海域。

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图11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

三年高考(2017-2019)地理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7 旅游地理(解析版)

三年高考(2017-2019)地理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7 旅游地理(解析版)

专题17 旅游地理〖2019年高考真题〗(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43.【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旅游规划】[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39千米,距大邑县城8.5千米。

古镇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公馆27座、现代博物馆30余座,在全国同类小镇中首屈一指,素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

近年来,安仁古镇开展了以博物馆为特色的观光旅游,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存在游客很少留宿古镇的现象。

简述游客在安仁古镇很少留宿的主要原因,并为当地吸引游客留宿古镇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主要原因:安仁古镇离成都市区(和大邑县城)近,大部分游客在观光旅游结束容易返回市区(县城)。

古镇旅游主要以参观博物馆和公馆为主,旅游项目相对单一,游客选择余地较少。

合理建议:挖掘古镇现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建立各类文创基地,)开展深度体验游。

充分利用古镇周边自然环境,拓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体验游。

改善古镇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等。

【解析】由材料“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39千米,距大邑县城8.5千米”可知,安仁古镇距离城市和县城较近,所以大部分游客很少在安仁古镇留宿。

“古镇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公馆27座、现代博物馆30余座”游览项目单一,需要耗费时间短,所以很少游客留宿。

要想提高游客留宿数量要从当地拓展旅游项目角度分析,挖掘古镇现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开展深度体验游。

充分利用古镇周边自然环境,拓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体验游。

改善古镇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等,以延长游览时间,促进游客留宿。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43.【旅游资源开发评价】[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英国康沃尔郡在一个废弃的矿山上开发了伊甸园项目。

该项目主体是温宣,由8个充满未来主义艺术风格的巨大蜂巢式穹顶建筑构成。

穹顶建筑内仿造地球上不同的生态环境,汇集了不同种类的植物。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地理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地理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地理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某旅游团从成都出发,沿川藏公路进入西藏,沿途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感受到了独特的藏族文化。

该旅游团沿途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A. 森林、草原、荒漠B. 荒漠、草原、森林C. 草原、荒漠、森林D. 森林、荒漠、草原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川藏公路沿线自然景观的理解。

选项A,川藏公路沿线,从成都出发,首先会经过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降水较多,适合森林的生长,因此首先看到的是森林景观;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降水减少,植被由森林逐渐变为草原;当到达高原地区时,气候更加干旱,植被稀疏,逐渐变为荒漠景观。

因此,A选项正确。

选项B,川藏公路沿线并非先经过荒漠再经过草原,这与实际情况不符,故B错误。

选项C,川藏公路沿线并非先经过草原再经过荒漠,而是先森林后草原再荒漠,故C错误。

选项D,川藏公路沿线并非先经过森林再经过荒漠,荒漠景观应出现在草原景观之后,故D错误。

2、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

地震发生时,成都市民感到房屋摇晃,但持续时间很短。

关于这次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成都市民感到的摇晃是由纵波造成的B. 芦山县地震释放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核裂变C. 芦山县地震发生时,P波和S波传播方向相反D. 芦山县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中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地震波的特点、地震能量的来源以及地震的震源位置。

选项A,成都市民感到的摇晃主要是由横波(S波)造成的,因为横波传播速度较慢,但振幅较大,能引起地面的上下和左右晃动,故A错误。

选项B,芦山县地震释放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而非核裂变,故B错误。

选项C,在地震发生时,无论是P波(纵波)还是S波(横波),它们的传播方向都是相同的,都是从震源向四周传播,故C错误。

选项D,芦山县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中,因为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千米,因此地震的震源大多位于地壳中,故D正确。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真题备选题库 旅游地理(选修3)-人教版高三选修3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真题备选题库 旅游地理(选修3)-人教版高三选修3地理试题

选修3 旅游地理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

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

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下图中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 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解析: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风大;空气稀薄,紫外线辐射强且氧气含量低,所以要携带能够保暖、防辐射等的物品。

答案:海拔较高(3 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2.(2014.某某高考)下图是中国部分重点旅游城市欧美入境旅游联系图,箭头指向表示境外游客在某城市旅游后的流向。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某某外,旅游联系最强的城市是________,该城市吸引境外游客的主要旅游资源类型是________。

(2)某某与某某、某某、某某等城市旅游联系的特点是________,某某与其他城市旅游联系相对较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一位美国旧金山游客计划来华旅游后前往新加坡,在华期间将游览某某兵马俑、长城、某某山水和某某等。

下列旅游线路设计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理由是________。

①-某某-某某-某某②某某-某某-某某-(4)形成某某山水景观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

为保护某某山水旅游环境,请提出你的建议。

________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箭头含义可知,箭头线越多,旅游联系越强。

某某是古都,有众多人文旅游景观,是除、某某外,旅游联系最强的城市。

第(2)题,由图可知,某某与某某、某某、某某等城市旅游联系的特点为单向流动,主要原因是某某的位置相对偏远,对国外游客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旅游地理高考地理试题2

旅游地理高考地理试题2

2009年高考题1.(09年江苏地理第30题)小王参加了“重走霞客路”的旅行考察活动。

他们从湖北武当山出发,到云南丽江结束。

图18是考察路线示意图及相关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考察路线所经过的名山中,有两个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一个是黄山,另一个是,其重要价值是、。

(2)小王在桂林看到漓江两岸有大量的峰林、峰丛景观。

这些景观属于典型的地貌。

经过调查与走访得知,桂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很大,具体表现是、、。

(3)小王在丽江感受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如纳西古乐、东巴文字等。

丽江古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你认为丽江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需注意哪些问题?答案 (1)武夷山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2)喀斯特(岩溶)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促进就业;促进文化交流 (3)保护文化遗产;旅游设施建设要与景观相协调;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2.(09年山东文综第30题)图12为台湾中部山区某乡村旅游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列问题。

(1)分析该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

(2)根据图中所示乡村观光点,你认为旅游区内可以开展哪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答案 (1)亚热带山地农业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位于阿里山和日月潭两大著名景区之间,客源较稳定;交通方便,通达性好。

(2)茶、果蔬等采摘;插花;垂钓;酿酒;动物饲喂等。

3.(09年广东地理第36 题)张家界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其武陵源风景区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见下表资料二20世纪90年代后期,张家界修建了号称“世界上最高的全暴露户外观光电梯”等人工设施,旅游接待区遍布宾馆酒店,对景区的美学价值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黄牌警告”,当地政府启动拆迁工程,拟恢复核心景区原始风貌并控制游客数量。

(1)游客的旅游花费用于食、宿、行、娱、、等方面。

旅游地理高考地理试题3

旅游地理高考地理试题3

第二部分两年模拟题汇编2010年联考题6月最新更新(天津五中2010届高三二模)下面四幅景观图分别是我国已经列为世界遗产的地点,读图回答1.如果按照纬度从南到北排列,正确的顺序是A.平遥古城皖南村落开平碉楼避暑山庄B.避暑山庄平遥古城开平碉楼皖南村落C.开平碉楼平遥古城避暑山庄皖南村落D.开平碉楼皖南村落平遥古城避暑山庄答案 D2.(山东省济宁市2010届高三二模)(10分)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数量统计表。

材料二三亚市拥有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被称为“东方夏威夷”。

在约两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又称“天下第一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海山奇观、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

下面为三亚市旅游景区分布图。

(1)简析海南省接待游客数量的季节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亚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做简要评价。

答案(1)冬季接待游客较多(2分)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而海南温度适宜,是避寒度假的理想目的地(2分)(2)旅游资源丰富,尤其热带滨海旅游资源丰富、等级高,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较好,游览价值高;处在海南岛最南端,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有高速公路、飞机场,交通便捷;靠近珠三角、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市场距离近;经济较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景区空间大,旅游容量大。

(答出3点即可得6分)3.(海南省海口市2010年高考调研测试)(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丽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闽两省的结合处,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是浙江省面积最大而人口最稀少的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人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畲族的传统文化和多彩的服饰、饮食、婚嫁、宗教等习俗风情。

清纯山水、风雅古朴的丽水,集“奇、峻、清、幽”于一地,汇“峰、林、洞、瀑”于一域。

丽水森林覆盖率79.1%,被誉为“浙南林海”。

旅游地理高考地理试题6

旅游地理高考地理试题6

题组一(福建省漳州一中2010届高三文综部分练习)某旅行社组织了“重走霞客路”大型旅行考察活动。

下为考察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旅行团在黄山、衡山、泰山、华山考察中都能见到的自然带是 ( )A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 .山地针叶林带C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D .山地冰雪带2.旅行社在本次考察中设计了下列主题活动,其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A .a —c :喀斯特地貌之旅B .c —d :江南奇山异水之旅C .d —f :南北景观之旅D .g —f :农牧文化之旅3.旅行考察队员们队沿线四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其中合理的是( )A .甲地——立足气候优势,发展彩色农业B .乙地——利用土地优势,发展粮食生产C .丙地——瞄准国际市场,发展出口农业D .丁地——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答案 1.C 2.D 3.A(安徽省201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检测卷)歌曲《我想去桂林》中唱到:“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据此回答4~6题:4.一般来说,旅游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①地位 ②交通 ③时间 ④金钱 ⑤ 食宿A .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③④5.去桂林旅游的基本条件是A .交通B .食宿C .游览D .娱乐6.退休老爷爷旅游为了满足的需求是A .补偿性B .娱乐性C .发展性D .游览性答案 4. C 5. B 6. B(广东省汕头英华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科图1教文组织宣布,我国的广东丹霞山、河南云台山、云南石林、黄山、庐山、嵩山、张家界、五大连池等八处为“世界地质公园”。

回答7-8题。

7.其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五大连池B.石林C.嵩山D.庐山8.其中离我国主要的旅游消费市场较近且接待能力较强的是()A.五大连池 B.黄山C.石林D.庐山答案 7.B 8.D9、(广东省汕头英华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分析桂林1987年和1999年国内游客主要客源地,回答问题。

旅游地理高考地理试题

旅游地理高考地理试题

题组二(北京市海淀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图9为某游客在黄山拍摄的“猴子观云海”景观照片,回答1—3题。

1.游客所选择的拍摄时机和位置可能是()A.连日阴雨、近观B.日落黄昏、身临其境C.雨过天晴、特定角度D.雪后初霁、远眺2.图中的山地景观属于()A.花岗岩地貌景观B.黄土地貌景观C.火山地貌景观D.喀斯特地貌景观3.该景观在美学特征上最为突出的表现是()A.幽B.秀C.险D.奇答案 1.C 2.A 3.D(天津市梅厂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中国古典园林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称,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

下图是无锡畅园的一景。

据图完成4~5题。

4.该处的主要构景手法是A.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障景法丰富景观层次B.以门框为取景的画框,把塔和山限制在框中所看到的范围内,是框景手法C.用隔景法将园景与塔围城不同的景区D.借园外的山河塔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这属于主配手法5.该园林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这体现了A.主人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B.取自然景观的形象美与色彩美C.当地的民族风情D.与北方风光、气候协调答案 4.B 5.A6.(北京市海淀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读图14和资料回答问题。

海南省利用优越的旅游资源,向游客推出了丰富的旅游产品;如热带海滨度假游、黎苗族风情观光游、南中国海潜水游、生态田园乡村游、热带动植物观赏游、万泉河漂流、碧海深情海洋世界等,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海南岛旅游观光,促进了海南省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写出海南省依托水文景观开发的旅游产品。

(2)若利用暑期到海南岛进行以科学考察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从海口市出发,利用图14设计一条旅游路线,要求包括至少四项不同内容的活动。

(3)评价海南岛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热带海洋景观万泉河景观(2)设计要求包含旅游景点和路线。

符合题目要求、设计合理、线路设计不走重复路线、选择的内容为不同类型科考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地理高考试题第一章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P9(2006年天津)1.读我国两区域图(图1),回答问题。

图1a、b两城市旅游业均很发达。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5年b城市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的数量比a城市多70余万人。

(1)分别说明两城市辖区内,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属于什么类型?(4分)(2)说明b城市旅游资源突出的特性和价值。

(6分)答案:(1)a城市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为自然旅游资源;b城市的旅游资源主要为人文旅游资源。

(2)b城市有很多文化旅游资源是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非凡性突出。

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性突出;b城市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很高。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P22(2007年山东)30.(10分)[地理——旅游地理]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青藏高原已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新热区。

读图21,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主要的特色游资源是什么(2分)(2)旅游者进入青藏地区有多条线路,试比较青藏铁路和川藏公路沿途自然景观和旅游观赏视角的主要差异,完成表5。

(4分)(3)你认为青藏地区发展旅游业对本区地方文化有处促进作用?(4分)答案:(1)原始的高原雪域风光;独特的藏族文化(藏传佛教、民族风情)。

(2)①高山深谷②湖泊、河源风光③以原始森林景观为主(森林、草原) ④以平视为主。

(3)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P25(2008年北京)读图,回答9、10题。

9.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A. 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侵蚀作用B. 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侵蚀作用C. 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侵蚀作用D. 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侵蚀作用10.图示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 )A. 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B. 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C. 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D. 水陆交通的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P30(2018年浙江自选模块)黄山、皖南古村落是我国重点旅游景区,图2.7是2006~2007年“五一”和“十一”假期两地客流量变化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2.7(1)下列选项中,二者都属于世界遗产的是()①黄山②华山③皖南古村落④长城⑤丽江古城⑥衡山A.②⑥B.①②C.③④D.⑤⑥(2)与皖南古村落景区相比,请说明黄山景区客流量的特点与原因。

答案:(1)C(2)特点:黄山客流量峰值比皖南古村落提前1~2天;客流量大。

原因:黄山景区知名度高,对游客更具吸引力。

P31(2008年海南)5.图2.8为黄山市主要旅游景区的分布,图2.9是黄山各月形成云海的平均日数与云项平均高度,表1是某年黄山市外省市游客构成的调查结果。

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云海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云层,云顶高度低于山顶高度,当人们在高山之巅俯视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

黄山海拔在1800M以上,云海成为“四绝”之一。

客源地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北京江西湖南福建其他游客比例19.03% 13.81% 10.82% 8.96% 8.21% 6.72% 5.22% 4.10% 2.99% 20.14%图2.8图2.9 黄山各月形成云海的平均日数(实线)与云顶平均高度(虚线)(1)读图2.9,指出黄山出现云海景观可能性最大的季节,并简析成因。

(2)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

(3)与黄山区相比,屯溪区离黄山景区较远,为什么大多数来黄山游览的游客选择屯溪区作为住宿地?答案:(1)冬季。

黄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仍有一定水汽,且冬季气温低,云底凝结高度也低,故冬季云海更多。

(2)主要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其次是邻近(周围)地区。

(3)进出交通便捷(黄山市的机场、火车站和长途客运汽车站都位于屯溪区)(或交通通达性强);与市内其他景区距离较均衡;服务设施较为齐全。

第三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P37(2018年天津)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

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景观红树林旅游景区的浮桥(1)有红树林分布的沿海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分)(2)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红树林景区为游客提供望远镜,或修建浮桥(见图)。

请从旅游景区三要素来简要评价这种做法。

(9分)答案:(1)减小风浪,保护堤岸。

(2)景区的吸引物(红树林或旅游资源):能较好的保护红树林及生态环境(红树林及生态环境仍会遭到破坏);旅游者(游客):提高了游客的观赏质量(游客不能接近红树林,影响观赏效果);景区的服务业(保护区管理部门):合理利用了红树林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读皖南某古村落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0分)某古村落是黄山脚下一个著名的旅游点。

目前,旅行社设计的古村落游览线路主要涵盖了村落的一部分,线路上分布有饭店、旅馆,以及手工艺雕刻,茶叶、古董等商铺。

其实,村落另一部分还有更具特色的名人名居、田园风光,由于这些景点没有纳入游览线路,这里的街巷年久失修,居民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仍然是劳务输出和种植业。

(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该古村落原游览线路存在的问题。

(2)针对原游览线路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重新设计了一条新游览线路(见图)。

根据游览资源开发需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阐述新游览线路的意义。

(3)根据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结构合理”的原则中“配套设施齐全”的要求,分析新游览线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措施。

问题:措施:答案:(1)问题:未能串联起古村落东、西部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村内游览线路出现了回头路。

(2)意义:促进了该古村落东部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全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扩大了村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任答三点即可)(3)问题:出入口相距较远;出口没有停车场;东部旅游商业点少;东部部分街巷失修;这些给游客带来不便。

(任答两点即可)措施:在出入口之间设置内部摆渡车;在出口附近新建停车场;整修街巷;增加商业点,鼓励村民从商。

(任答两点即可)2.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

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靠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订行程。

图3.7为该岛旅游景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图3.7(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

运用旅游地理知识。

分折线路一的优势。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

答案:2.(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景点组合好,旅游价值较高。

旅游路线较短(交通用时少,游览时间相对较多)。

(2)海岛旅游环境容量有限;对外交通方式单一。

P45(2008年山东)4.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

图3.9是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3.9(1)指出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优势及不利条件。

(2)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该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答案:(1)优势: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独特性强)、科考价值高。

不利条件: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通达性差、远离客源市场。

(2)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

防迷路。

第四章旅游与区域发展P57(2018年全国新课程)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中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

(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媒体展示等。

P62(2018年江苏)2.2018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20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40°N 94°96°城市省界时令河世界文化遗产风景名胜(1)如果游览杭州西湖,出游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等途径收集相关旅游信息,初步了解其景观内涵。

(2)说明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

(3)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

(2分)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b.适当距离仰视c.在较高位置俯视d.把握观赏时机(4)杭州西湖为免费开放的世界文化遗产。

谈谈免费开放举措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答案:(1)网络、旅行社(或导游手册、亲朋好友等)(2)数量多;种类多;品质高(或价值高、知名度高);组合好(3)d (4)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延长游客在杭州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改善民生,还湖于民P63(2009年上海)3.桂林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

图4.5、图4.6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4.5 图4.6原定位现定位代表景点三山两洞一条江两江四湖、印象刘三姐、漓江、乐满地主题公园浏览形式观光观光、休闲、度假、探险、体验、修学、科考等宣传口号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文化体验之都(1)读图4.5、图4.6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读图4.5、图4.6可以看出桂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3)面对成绩与问题,桂林旅游业重新定位(见表中资料)。

从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任选两方面,对桂林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变化予以评价。

答案:(1)游客人数持续上升。

旅游经济效益平稳上升。

开发的高品质旅游景点越来越多。

(2)近十几年来游客数量增速、美誉度呈下降趋势。

(3)审美价值:“两江四湖”等景点丰富审美内容、增加审美情趣;科学价值:“漓江山水”等喀斯特地貌景点的保留以及科考等活动内容体现了科普价值;文化价值:“印象刘三姐”等旅游工程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弘扬地域文化; 经济价值:旅游工程、形式增多,旅游滞留时间延长,经济收入增多。

P64(2018年山东)4. 图7为我国某5A 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图7(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答案:(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

沙生植汉朝古瓷青少年活明长城民双狮古老水阎王古墓遗艺术黄河瀑泪骆驼跑马治沙果度假沙漠草沙漠长城滑沙沙 漠 旅沙漠湖治 沙 成 果 区 治 沙 成 果 区 丝绸之黄 羊皮筏天 索道景湖沙长铁图P65(2009年广东)5.张家界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其武陵源风景区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