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初中全册文学常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一、古代常见的敬辞和谦辞敬辞类令:令尊令堂令郎令爱惠:惠顾惠存惠赠垂:垂问垂询垂念垂爱赐:赐教赐复高: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高邻贤:贤弟贤侄奉:奉送奉还奉劝奉陪其他: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谦辞类家: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舍:舍弟舎妹小:小弟小儿小女小店愚:愚兄愚见敝:敝人敝姓敝校鄙:鄙人鄙见其他:寒舍见教见谅斧正二、文学常识1.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人,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2.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
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
4.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5.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
6.《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7.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
8.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9.林海音,台湾苗栗人,代表作《城南旧事》。
10.《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年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11.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12.蒲松龄,字留仙,清代小说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13.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14.《伊索寓言》,古希腊神话15.《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精品】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出自()A. 叶圣陶B. 文天祥C. 郭沫若D. 鲁迅【答案】 D【解析】【分析】出自近代鲁迅的《自嘲》。
全文: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故答案为:D【点评】这首诗,“横眉”两句成为传诵的名言,“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其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曹氏三父子。
B. 《狼》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志异》中的“志”意思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功名,而在于诸多“奇异的事”。
C. 新闻特写,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断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D. 律诗有“五律”和“七律”,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首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须是对偶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
【答案】 C【解析】【分析】A.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苏氏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
B.““志”意思是动词,记述,《聊斋志异》就是在他的书斋里记述奇异的事。
C.说法正确。
D.律诗并不是要求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而是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律诗的文学常识。
学习律诗,要识记有关的文学常识。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可以分为“风”“雅”“颂”,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初中语文 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理解段落作用。答题模板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理解段落作用。
答题模板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从各种角度描写环境,烘托人物情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第×XXX可否删去?为什么?不能。
因为该段落在结构和内容上与前后段落有照应或承接作用,删去会破坏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影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表达主题的效果。
3.第×段与第×段是否可以调换顺序?为什么?根据段落的作用和逻辑关系,可以考虑调换顺序。
但需要注意调换后是否符合文章的逻辑顺序和结构,是否能够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如果调换后不符合逻辑顺序或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则不建议调换。
1.在XXX的山坡上,报春花正次第开放。
XXX正在采摘报春花,身子一起一伏。
阳光照在她长长的睫毛上,闪闪发光。
我远远地望着她,喜欢她却不敢接近。
那头牛犊却形影不离地跟着她,她用心呵护着它。
2.我暗暗地想,我一定要想尽方法博得查玛的欢心。
XXX 喜欢花。
那次她赶牛犊时,我捧着一大束报XXX出现在她眼前。
我把花束递给她,她眼中含笑,与我握手。
她邀请我跟她一起赶牛犊,我们从山坡的一边开始赶。
3.在赶牛犊的过程中,公牛犊轻轻顶了我一下,我先是一惊,之后又想如果能化险为夷,这头牛犊定会成为我和XXX 聊不完的话题。
我从怀里掏出烙饼,撕了一些喂它。
XXX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我想她并不反对我这样做。
4.在河边,我用书本粗糙的纸张做了一条船,提议和查玛赛船。
当我的船要超过XXX的船时,公牛犊跑过来顶了我一下,我险些掉进河里。
XXX嘲笑我,我们常常见面,我相信她会成为我的恋人。
5.夏天来了,我背着家人弄了一块旱獭肉去找XXX。
初中语文 中考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赏析句子

排比增强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可有力渲染艺术形象,使句子气势磅礴,使情感的抒发酣畅淋漓。
反问使观点鲜明有力,感情更强烈。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激发读者的兴趣,能使论点突出,文章的说服力增强。
对比能鲜明地显示出事物间的差别,能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一特点。
对偶使表达得内容相互补充,相互映衬,和谐整齐。
反复对于说理文中,起强调作用;用于抒情诗或散文中,起加强感情的作用。
引用可使所表达得内容生动活泼,感染力增强;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提供有力的依据,增强说服力。
例一: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新,美,力的三个特点,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
答题格式:修辞手法+内容+情感例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小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萌发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角度二:描写手法】例三: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
(《我的老师》)答:运用动作描写,“落”和“轻轻地敲”表明蔡老师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表现了蔡老师性格温柔,关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亲密。
答题格式:描写手法+内容+情感(性格特点)例四:“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
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
(《王几何》)答:语言描写,突出王老师的语言幽默风趣,表现了王老师思想的民主与开放。
例五: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鲁迅《社戏》)答:这句话运用了环境描写;交代了“我”和小伙伴们月夜行船的情形,渲染了夜景优美宁静的氛围,烘托出“我”想看社戏的急切之情。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文章的记叙顺序(有答案)

课题:文章的记叙顺序文章的记叙顺序【含义】文章的记叙顺序:文章按照怎样的顺序描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及其结尾,一般用在记事类的记叙文里。
【叙述顺序的重要性】生活中是离不开顺序的,一篇文章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也是有一定顺序的。
了解了叙述的顺序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分类】顺叙。
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写法通常叫做顺序。
顺序的段落层次跟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
顺叙的使用最为广泛。
采用顺叙,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
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
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插叙是叙述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作者在叙述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内容上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使内容更充实。
结构上形成与上文形成照应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
插叙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插叙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了补充情节,使得故事的发展更具有逻辑性,或者为后文提供某种铺垫作用;二、为了丰富、强化人物的某一个特点、形象。
九年级语文中考总复习资料(完整版)--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专题一: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知识点储备】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扬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二、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三、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四、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十五、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六、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七、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八、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答题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作铺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6、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古诗词鉴赏(七年级)》课件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岐王府邸里时常相见,崔九堂前您的音乐多次听闻。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 在落花时节又重逢李君。
【主题】前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着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之情; 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2.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 望。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不知何处吹起凄 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初中古诗词复习 ——七年级
七年级上册
观沧海 [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主题】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 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诗在写法 上有何突出的特色?试分析。
这两句写的是虚景,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 寥寥十六字将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沧海之景描绘得蔚为壮观。 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夸张,展现了一个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不仅表现了大 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远大的政治抱负。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初中中考语文知识要点复习归纳(8篇)

初中中考语文知识要点复习归纳(8篇)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而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中中考语文知识要点复习归纳,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中考语文知识要点复习归纳篇1【知识考点归纳】1、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荫庇”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品味文中优美语言,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领会运用象征手法,用“春水”、“小树”等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的思想的写法。
4、理解作者对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人生感悟及豁达乐观的人生观。
5、有条理、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典型考题分析】例题: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不是每条一条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探究思路:这道题考查的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析句子的含义。
解答这一类题时,一般应首先明白所给句子的字面意义来,然后紧紧围绕该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句子,结合课文主题,对所给句子含义作具体的推敲分析。
这个句子的原义应是“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根据这样的解题思路,我们就不难得出这个句子的具体含义是: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
专升本语文课文知识点复习1.作家作品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散曲作家,人称“曲状元”。
《天净沙》,曲牌名。
元代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之分,小令只有一支曲子。
套数由同一曲调中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
这首《天净沙》是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
2.鼎足对鼎足对就是指三个互为对偶的句子组成的对联。
第一句可对第二句,第二句可对第三句,第三句也可直接与第一句相对。
这首小令语言凝练自然,明白如话,而又内涵丰富,意境深远。
特别是开头三句的“鼎足对”,由三组名词九种景物构成,既没用动词,也没有关联词连接,而意境自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字词正确书写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5 年浙江省国改区内容学业考试说明》有关内容: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 个左右会写。
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能正确辨识常用字。
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正确书写汉字。
二、考点举要1.考正确识记字形,主要考“别字”,也就是考一个汉字在语境中的应用。
其中有的放在词中,有的放在成语中,有的放在句子里。
相关的题型,如: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1)目不(xi )______ 接(2)鳞次(zh)_________ 比(3)如愿以(ch d n g)_____ (2005,嘉兴中考题)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 4 分)本想(Z(ng)送你一座山、一片海,可我只有一滴水、一枝叶、一(I Q ___ 阳光、一弯素月和在心中积聚了多年的一句殷殷的话语、一份浓浓的企盼一--朋友,揣着一(k e_—自信的心上路,目标就不再(ydo)_______________ 远。
(2005浙江省国改区学业考试)2.对字形的辨析涉及到易混字的方方面面。
如:字形相近而误;字音相近而误;字义相近而误;音、形、义全相近而误。
重点是常用汉字和易混淆误写的字。
多放在成语中,要求找出并正确改正错误。
相关的题型,如: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宇,找出并加以改正。
(3 分)欲擒固纵通霄达旦川流不息志高气扬(2005,嘉兴中考题)三、方法指导:了解规则,把握重点:1、准确把握试题所提供的信息,揣摩命题者设计的意图。
2、弄清别字产生的原因。
造成别字的几种类型:(1)同音相混。
汉字是表意字,而不是表音字,因此同一个音能写出许多不同的字,而这些字在意义上又是不能互相代替的。
所以书写时要避免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反映一一反应,融化一一熔化一一溶化。
秘而不宣,一筹莫展,仗义执言等。
( 2 )形似相混。
第一种,音同形似而误记。
如:惩前毖后,完璧归赵,恻隐之心。
第二种,单纯形似而误记。
如:锭、绽、淀,蒿、篙,等。
第三种,偏旁相似而误记。
如:冽、咧、洌、趔。
神、袖。
等。
第四种,增减笔画而误记。
如:心、必。
(3)语义不明而混。
如:举一反三,莫名其妙。
(4)自造简化字。
3、善于将字形、字音乃至字意结合起来辨识。
辨析易混字。
(1)追源法。
汉字是表意字,书写离不开字义。
“束”是会意字,表示树枝被捆紧,“木”表示树枝、柴草,“口”表示绳圈。
“刺”就是用刀把捆好的柴草割开来:“棘”表示木周围有芒刺,“刺”表示木周围的芒刺像刀,能扎人、刺人。
这样“刺”和“剌”就不会混淆了。
由此派生出去的“啦”和“辣”也不会出错了,由“束”派生出去的“枣”和“棘”也不会出错了。
再如;“炙”和“灸”;“盲”(指人的心脏与隔膜之间的位置)和“肓”(眼睛失明)。
(2)追意法。
即追究这个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如:礼尚往来、金碧辉煌、言简意赅、仗义执言。
等(3)利用对应关系掌握。
汉语是对称的学问,有许多成语相应位置上的语素意义相同、相关、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去掌握。
如:名门望族、貌合神离、惹是生非、沽名钓誉、奴颜婢膝、山清水秀。
(4)、通过组词辨别。
如:带——戴、沾——玷、籍——藉、贷——货,等。
4、理解具体的语境。
总揽内容,在对具体语境的理解中作出正确辨别与书写。
还要调动所学,全面思考。
只要平时积累多了,胸中自有丘壑。
四、巩固练习1. 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出汉字。
(4分)(1)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参天耸立,不折不n④(),对抗着西北风。
(2)这里有电脑的眼睛,能迅速神气地为你寻找到你所喜欢的书j 1();这里有曲径庭院,红花绿草,可以让你疲劳之后稍事憩()息。
(2005 年浙江省金华市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任选三个)( 3 分)(1)翩翩起舞的海鸥,好像天qi ng ________ 白色的精灵,自由地飞翔在碧水蓝天之之间,时而I IE _________ 过海面,里面飞向天际。
(2)大自然偏偏要我行我s —,她总是把这种珍贵的金属小心翼翼地分藏在地底下细缝狭X —之中,使谁都无法知道。
(浙江省舟山市2005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3.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 3 分)(浙江舟山200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欲擒固纵通霄达旦美轮美奂朴朔迷离4.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
(3 分)打开心灵的窗口,睁开敏锐的眼睛,莫让一切都随风。
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r a _ 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f n ________ 恼之泉。
一个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悲惨的结局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南辕北zh ________ 。
(浙江省绍兴200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5.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的方格内:岳麓山的钟灵毓秀,不在于其秀丽的自然景观,而在于其山川灵气所(y初)育的文化内蕴,可以说,岳麓山是(b 0大精深的湘文化的发(xi ng)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异军突起的湖湘学派的摇(I间。
(2004年长沙市中考语文试题)6.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熟语,取谐音换新义,朗朗上口,但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陷阱,并将其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2004年长沙市中考语文试题)例:空调机——完美无夏(瑕)A淋浴器一一随心所浴() B.咳嗽药一一咳不容缓()C.洗衣机——爱不湿手()D.蚊香——默默无蚊()7.阿宁发现下面两家店铺橱窗上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2 分)(2005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公用电话长途直播新款手机震憾上市(某公用电话亭)(某手机专卖店)应改为应改为8.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然后将改正后没有错别字的词语全部工整的抄写在下面的方格中. (2004 年海南中考试题)绿荫场上纵横驰逞参考答案略.附:新课标生字词总汇(全六册)七年级上册痴想凝成喧腾诱惑瞬间小心翼翼头晕目眩擎天撼地训诫啜泣纳罕庸碌茁壮肃然起敬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辜负伫立迸溅伶仃笼罩蜂围蝶阵盘虬卧龙可望不可即洗濯蝉蜕倔强玷污诅咒绝处逢生玲珑剔透繁弦急管寂寥点缀贪婪堕落雏形具体而微多姿多彩险象迭生冉冉嬉戏慷慨闲适撤销阴晴圆缺心痛如割突如其来禀告厄运丰韵鞭策盛名猝然长逝多愁善感心旷神怡奢望蹂蹒呵责懊恼报酬问心无愧繁花嫩叶呼朋引伴酝酿卖弄瞭亮黄晕贮蓄花枝招展德咼望重返老还童澄清唱和幽径湛蓝玄奥波光明灭津津乐道变化无常肥硕乌柏枯涸梦寐清洌一霎间千姿万态更胜一筹栖息归泊寥阔峰峦轻盈, 惊慌失措津津有味开膛破肚弥漫喑哑静谧萬苣狩猎毫不犹豫遥遥在望一叶孤舟沉寂劫掠喧嚣篡夺憔悴苦心孤诣恍然大悟骇人听闻瑟缩诀别嫌恶虐杀宽恕各得其所随声附和钦差大臣肃杀沐浴祷告倘若妄弃神通广大莽莽榛榛踉踉跄跄无端炫耀称职呈报陛下日转星移哞哞绵延裹藏妥当滑稽爵士赏赐缥缈女娲孪生潜行葱茏七年级下册确凿菜畦桑葚人迹罕至人声鼎沸来势汹汹蝉蜕盔甲秕谷荒草萋萋九曲连环回环曲折收敛脑髓臃肿马革裹尸燕然勒功可歌可泣攢蟋蟀轻捷鲜为人知当之无愧锋芒毕露骊歌木屐讪笑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死而后已嫉妒绵延山巅鞠躬尽瘁锲而不舍迥乎不同狂澜屏障祈祷兀兀穷年警报迭起一反既往崎岖炽痛嗥鸣慷慨淋漓沥尽心血潜心贯注澜语亘古污秽心会神凝气冲斗牛杂乱无章彷徨筹划宰割惹人注意不见天日博学多识懊悔斑斓磐石义愤填膺一拍即合叹为观止怪诞默契踌躇戛然而止大彻大悟参差不齐归省潺潺撺掇本色当行叱咤风云尽态极妍蕴藻凫水亢奋悲欢离合浑身解数低回婉转晦暗冗杂蓦然息息相通变幻多姿毛骨悚然羁绊惬意颦蹙怏怏不乐语无伦次坚持不懈粲然嗔视毋宁风餐露宿闷闷不乐姗姗来迟吞噬羸弱告罄疲惫不堪畏缩不前鲁莽大胆癫狂凛冽销蚀精打细算忧心忡忡精疲力竭步履遗孀斫痕冻饿之虞不毛之地孤立无援沮丧泅渡砭骨不可思议知足安命聊以自慰搁浅崔巍窒息斩钉截铁养精蓄锐齐心协力轮廓阴霾余暇迫不及待刚毅不屈孜孜不倦疆域眸子眼睑梦寐以求生意葱茏进退维谷苍穹悲怆娴熟略胜一筹秩序井然眼花缭乱逞能恍惚抽搐一尘不染石破天惊相得益彰沟壑劝诱遒劲畸形剽悍犷野面面相觑驯良窥伺疮痍妍丽枉然有过之无不及八年级上册溃退泄气绥靖锐不可当月明风清张皇失措阻遏悠闲仄歪转弯抹角箭之地不可名状寒噤飒飒瓦砾罪魁祸首臭名昭著荡然无存拂晓地窖瞥见深不可测祸不单行触目伤怀赃物制裁箱箧情郁于中不能自已大庭广众健忘荒谬憧憬微不足道号啕大哭猝然昏厥八筋\| 1/烦琐惧惮穷困潦倒长途跋涉文绉绉丨曰心震悚粗拙疏懒人头济济低眉顺眼生死祸福诘问渴慕差使连声诺诺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狼藉簌簌蹒跚因地制宜重峦叠嶂鸣鉀击罄颓唐琐屑尴尬中轴线雕金蟠龙雅俗之别烦躁塌败取缔销声匿迹风雪载途草长莺飞滞笨荒僻骷髅周而复始衰草连天天衣无缝愧柞接济噩耗啸聚山林物竞天择五彩斑斓伎俩颠沛吊唁无动于衷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洨河匀称推崇嘈杂面颊聆听驻足轩榭败笔藩篱归咎扼制镂空蔷薇额枋两栖农谚濒临藻井妃嫔奏早潮汐追溯1连翘帷幕伧俗纳凉翩然孕育萌发八年级下册发髻驿站标致不逊油光可鉴抑扬顿挫深恶痛绝诘责落第责罚管束正人君子文绉绉鹤立鸡群佃户禁锢犀利侏儒器宇轩昂颔首低眉粗制滥造酒肆锂亮甲胄戳穿藏污纳垢黯然失色广袤无垠搓捻企盼繁衍迁徙诚惶诚恐正襟危坐无可置疑褪尽凛冽博识眷念油然而生不可名状繁花似锦睥睨虐待忏悔鞭挞期期艾艾冥思苦想美不胜收污秽祈祷罪孽迸射落英缤纷脂粉奁拖泥带水稽首肠谷胆怯翡翠长吁短叹海誓山盟盛气凌人蜿蜒执拗憔悴真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高深莫测馈赠璀璨酷肖咫尺自不量力沧海桑田鼠目寸光深邃呐喊狼藉混淆相铺相成目空一切莫衷疋和煦裸露吞噬干涸众目睽睽不容置疑任劳任怨媲美挑衅笃信rrrk r R. 一视同仁胸有成竹慷慨大方缄默窥探狩猎顾忌当行出色引经据典囊萤映雪凋零雾谒牟取哂笑肃然起敬油嘴滑舌随机应变贪婪蹲踞酬和譬喻即物起兴悠悠自在龙吟凤啰门楣籍贯苋菜招探合辙押韵一马当先顾名思义囿于贩卖炮制家酷橄榄挑剔怵蔫大名鼎鼎九年级上册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喑哑喧嚷洗礼襁褓温声细语润如油膏敬业乐群静谧佝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