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语文必记知识点总结
初三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初三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语文是考试的重点考察科目,同时,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解题方法的掌握,都需要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而且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语文作为基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词语积累缯(zēng):古代对丝织品的统称。
绡(xiāo):生丝织的绸子。
醴(lǐ)酪(lào):甜酒和奶酪。
酪,半凝固状的乳制食品。
不了了之:用不去了结的办法去了结。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里没有贬义,是说认真钻研的精神。
绛(jiàng):深红色。
渣滓(zǐ):物品提出精华之后剩下的东西。
龟(jūn)裂:呈现许多裂纹。
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
现多指滥用人力物力。
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花期:植物开花的时期。
完全花:花的四部分—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俱全的花。
花序:花在花轴上排列的方式,分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两大类。
前者如聚伞花序,后者如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形花序。
阙下:即都下,指宋王朝的首都开封。
阙,本来是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用的楼,又泛指帝王的宫殿。
造化:自然,天然。
幅员:领土面积。
幅,宽度;员,周围。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初中三年语文必记知识点总结

一、文言文知识点1.句读文言文句子结构通常是主谓宾的结构,读文言文句子时要注意短语和修饰词的读法。
2.字义文言文字义比现代汉语更加广泛,要注意体会上下文的意境,理解字义的多义性。
3.成语文言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成语和常用词汇,要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4.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反衬、对偶等,要学会辨认和提炼。
二、古诗文知识点1.格律掌握古诗文的格律特点,如五言、七言等。
2.修辞手法古诗文中常用到的修辞手法有对仗、描写、夸张、比喻等,要学会通过修辞手法来体现作品的韵味和艺术效果。
3.意境古诗文常借景抒情,掌握作品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4.人物塑造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体现人物的特点和情感。
三、现代汉语知识点1.词语辨析掌握汉字的词义和用法,了解词语辨析的规则。
2.语法掌握完整的句子结构,如主谓宾、主谓表等,以及常见的语法现象。
3.修辞手法掌握修辞手法的使用,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4.议论文写作掌握论点的提出、论证和结论的表达方式。
四、作文知识点1.段落写作掌握段落的结构和连贯的方法,尽量做到首尾呼应、衔接自然。
2.修辞手法作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排比、描绘、引用等,要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3.结构安排作文的结构安排要合理、有层次,要注意开篇引起读者的兴趣,以及总结部分的归纳和总结。
4.语言运用作文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五、阅读理解知识点1.文章类型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要善于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2.提问方式掌握常见的提问方式,如主旨大意、推理判断、观点态度等。
3.信息阅读时要善于从文章中信息,理清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
4.解题技巧掌握解题技巧,如排除法、归纳法等,提高解题效率。
六、写作知识点1.主题思考写作时要明确主题思考,围绕主题展开,并进行思维的逻辑顺序。
2.逻辑结构写作时要注重逻辑结构的构建,进行层层展开,合理安排段落和句子的顺序。
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第1课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妩媚ráo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留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惟余莽莽惟:只。
(2)须晴日须:等到。
(3)略输文采输:差、失。
(4)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学问清单1、用原文填空。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很多英雄竞折腰。
(5)写出采纳比方、对偶、夸大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以下句子。
(1)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似乎(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似乎(很多)白象在奔驰。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日。
三、段落背记学问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很多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学问清单《沁园春雪》的是-,“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雨说一、重点字词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田圃pǔ禁锢gù留滞zhì喑yīn哑斗笠lì襁褓qiǎngbǎo[点拨:“滞”不要误读为“dài”。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2)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3)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4)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英勇地笑啊二、重点句子背记学问清单1、可是,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初三语文必考知识点笔记

初三语文必考知识点笔记一、基础知识1.字音与字形:这是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常见字的发音和书写掌握情况。
需要特别注意多音字、形近字和方言字的正确读音。
2.词语辨析:要求学生能够辨别近义词、同义词的不同用法,了解词语的词义、色彩和用法。
3.古诗词背诵与默写:初三学生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并能准确默写。
对诗词中的名句、意象、意境等也要有一定的理解。
4.文学常识:对于中外著名作家、作品及其相关文化背景要有基本的了解。
二、阅读理解1.现代文阅读:考察学生对现代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等)的理解能力,要求能够把握文章的主旨、结构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文言文阅读:对文言文篇章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实词、虚词、句式和文意的理解。
学生需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3.名著阅读:根据中考要求,学生需要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并对名著的内容、主题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三、写作— 1 —1.记叙文写作: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写出内容完整、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的记叙文。
特别要注意对人物描写、情节安排和细节刻画等方面的训练。
2.议论文写作:学生需要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证方法,能够清晰地表达观点,并使用合适的论据支持自己的立场。
3.应用文写作:包括通知、信函、演讲稿等应用文的写作,要求格式规范、语言得体、内容准确。
四、古文阅读与赏析1.古文篇章阅读:学生需要具备阅读和理解简单文言文篇章的能力,包括对实词、虚词的理解以及句意的把握。
2.古诗词赏析:对于古诗词的意象、意境和语言特点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能够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表达技巧。
五、综合性学习1.语言运用:考察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如编写短信、撰写贺卡等。
2.文化常识与名著导读:对中外文化常识和名著的导读与探究,要求学生对文化背景和名著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 2 —。
初中三年语文笔记

初中三年语文笔记一、七年级上册。
(一)第一单元。
- 生字词。
- 朗润(lǎng rùn):明朗润泽。
- 酝酿(yùn niàng):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 窠巢(kēcháo):鸟兽昆虫的窝。
- 卖弄(mài nòng):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 写作手法。
- 文章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顺序行文。
绘春部分分别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拟人(“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等,多角度地描写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生字词。
- 髻(jì):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
- 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 贮蓄(zhù xù):储存,积聚。
- 写作手法。
-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济南的冬天与北平、伦敦、热带进行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同时,文中描写景物时采用了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如先总写济南冬天的特点,然后从山和水两个方面具体描写,在描写山时又分别从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等不同角度描写,展现出济南冬天的独特魅力。
(二)第二单元。
- 生字词。
- 瘫痪(tān huàn):身体任何部位运动的或感觉的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
- 暴怒(bào nù):极端愤怒。
- 沉寂(chén jì):十分寂静。
- 主题思想。
- 这篇文章通过回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的几件小事,如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花等,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经历人生苦难后的成长与感悟,从最初的自暴自弃到后来在母亲的影响下逐渐坚强起来。
初三语文必备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三语文必备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在初三的语文学习中,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语文成绩以及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都十分重要。
下面将对初三语文必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诗词鉴赏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一种古典诗体,每首诗由四个五言句组成,句与句之间通过平仄韵律来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是指每首诗由四个七言句组成,比五言绝句更加长,给人以磅礴、宏大的感觉。
3. 唐诗宋词: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瑰宝,读者要学会欣赏和鉴赏其中的艺术之美。
二、文言文阅读1. 古诗文的阅读:需要理解古代文人的文化背景和他们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要熟悉古代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2. 古文阅读:要求读者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和常用的句式结构,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色彩。
三、现代文阅读1. 散文阅读:要求读者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能够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
2. 小说阅读:需要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小说的文体特点和思想内涵。
四、写作技巧1. 记叙文写作:要求学生掌握描写人物、场景和事件的技巧,注重情节的安排和故事的扣人心弦。
2. 说明文写作:要求学生做到言简意赅、条理清楚,注重事实的陈述和观点的说明。
3. 议论文写作:需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论证思路,并运用合理的论证方式进行论述。
五、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比较来形象地描绘事物,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2. 拟人:将非人物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或动作,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 夸张: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以增加表达的效果和感染力。
4. 排比:通过并列表达方式,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和有力。
5.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六、名家名篇1. 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其作品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对民生苍凉的关怀。
2. 鲁迅: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作品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人类的悲剧命运。
初中三年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中三年语文知识点总结一、基础知识。
1. 字音字形。
- 七年级重点在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会巩固常见字的读音和写法。
如“确凿(záo)”“菜畦(qí)”等生字词。
要掌握多音字,像“行(xíng/háng)”,“行”在“行走”中读“xíng”,在“银行”中读“háng”。
- 八年级开始接触更多的文言文,要注意通假字的读音和写法,例如“曾益其所不能”中的“曾”通“增”,读音为“zēng”。
同时,现代文中一些易写错的字,如“亵渎”的“亵”字的写法。
- 九年级在字音字形方面更注重对易错字的复习巩固,以及在语境中的正确运用。
如“狡黠(xiá)”这个词容易读错,在作文中要准确书写“烦躁”等易错字。
2. 词语理解与运用。
- 七年级要掌握基本的词语含义,学会辨析近义词。
例如“安静”和“寂静”,“安静”侧重于没有声响、吵闹,“寂静”更强调没有声音,程度上比“安静”更深。
- 九年级要能够准确运用词语进行表达,提高词语运用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在综合性学习和作文中,能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如“彰显”“弘扬”等词在表达不同语义时的运用。
3. 语法知识。
- 七年级初步了解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如“美丽”是形容词,“跑”是动词。
学会划分简单的句子成分,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等。
例如“我吃饭”,“我”是主语,“吃”是谓语,“饭”是宾语。
- 八年级深入学习句子的结构,包括单句、复句的类型。
复句如并列复句(“不是……而是……”)、递进复句(“不但……而且……”)等,要能判断复句的类型并分析其关系。
- 九年级对语法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能够修改病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应改为“提高”)、语序不当(“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应先“听取”再“讨论”)等。
4. 标点符号。
- 七年级要掌握基本标点符号的用法,如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等。
初三必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初三必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初三学生在准备中考时,语文科目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文学常识等。
以下是一些初三必考的语文知识点归纳:一、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诗歌的格律、韵律、对仗等。
- 古诗词的鉴赏技巧: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意象等。
- 古诗词的背诵:掌握必背的古诗词,能够熟练背诵并理解其含义。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包括句式结构、虚词用法、古今异义词等。
-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理解其含义。
-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够分析文言文的主旨、作者观点和写作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的基本知识:包括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 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能够分析文章的主旨、作者观点、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
- 现代文的鉴赏:能够评价文章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四、作文写作- 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发展、转折、结尾等。
- 作文的写作技巧:包括选材、构思、表达、语言运用等。
- 作文的类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掌握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
五、文学常识-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了解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 文学流派和文学运动: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流派和文学运动的特点。
- 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包括作品的体裁、主题、风格等。
六、语言文字运用- 汉字的基本知识:包括汉字的构造、笔画、笔顺等。
- 成语和谚语的运用:能够正确使用成语和谚语,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 语言的规范性:能够遵循语言的规范,避免语病。
七、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礼仪等。
- 外国文化常识: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特点和习俗。
八、名著阅读- 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包括精读和泛读,能够深入理解名著的内涵。
- 名著的分析和鉴赏:能够分析名著的人物形象、情节构造、主题思想等。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复习这些知识点,初三学生可以更好地准备中考语文科目,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三年语文必记知识点总结初中三年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在这三年的语文学习时间里不知道大家的知识点学习的怎么样?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初中语文知识点(一)诗人别称1、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3、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
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
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11、诗魔--白居易: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
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杜紫薇--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15、温八叉--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16、郑鹧鸪--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7、崔鸳鸯--崔珏: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18、诗神--苏轼: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衡山居士----文征明;清真居士---周邦彦;六一居士---欧阳修;清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东坡居士---苏轼;四明狂客---贺知章人称代词1、第一人称:吾余我2、鄙人、小人(自己的谦称)3、臣( 官员面对皇帝的谦称)4、奴才(清朝人对自己的谦称)5、奴家( 女人对自己的谦称)6、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7、第二人称:汝尔你您你们8、阁下(对别人的尊称) 9、先生(对男性的尊称)10、卿(对别人的尊称) 11、敬称: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ll 称天子:殿下称将军:麾下l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
l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
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
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l 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
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ll 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2、第三人称:之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10、社会亲戚关系九代:玄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l 子女孙子曾孙玄孙公辈:爷爷伯公(叔公)外公l 舅公姑公姨公姻公父辈:爸爸伯叔姑姑公婆继父l 妈妈舅舅姨妈岳丈继母表叔姨叔庚叔义父师太亲家姻伯l 平辈:兄弟姐妹夫妻姑嫂弟媳(妹)姐(妹)夫大伯子小叔子内弟襟兄(老挑) 小姨子大姨姐舅母堂兄族兄表兄姨兄义兄亲家同年老庚邻舍同事同学朋友子辈:子媳女婿侄甥内侄外甥l 表侄姨侄学生徒弟孙辈:孙外孙侄孙孙媳内侄孙l 表侄孙姨侄孙孙女孙女婿初中语文知识点(二)三字成语解释安乐窝:泛称安逸的住处。
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恶作剧:过分地戏耍捉弄人。
耳边风:从耳朵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黄粱梦:唐朝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卢生在梦中享尽富贵荣华,等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饭还没有熟,所以称黄粱梦。
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
九回肠:形容胸间的愁闷、痛苦已到了极点。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写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忘。
”口头禅:原指不懂佛教、禅理,只会袭用禅家套语作为谈话资料。
后泛指经常挂在嘴上而没有实际上意义的词语。
闷葫芦:难以猜破的哑谜,弄不清楚的事情。
门外汉:指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的外行。
迷魂汤:迷信的人指地狱中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
比喻迷惑人的话语或行为。
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马后炮: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
马前卒:旧时指在车马前奔走供役使的人,后多用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
鸟兽散:人群像鸟兽般一哄而散。
破天荒:指从未有过的事。
敲边鼓:意思是从旁帮腔。
杀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也作煞风景。
宋朝苏东坡诗《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云:“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
”忘年交:指忘记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的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无底洞:比喻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
想当然:据推想,应当是这样。
现在大多指凭主观想像认为如此,与事实不相合。
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
一窝蜂: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眼中钉:比喻极其厌恶憎恨的人。
应声虫:随声而应的虫。
比喻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初中语文知识点(三)语文知识集锦1.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2.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3.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龙须沟》4.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5.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6.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7.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8. 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10.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12.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
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14.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15.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16.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17. 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18.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19.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2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21. 岁寒三友:松竹梅22. 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2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24. 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2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26.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2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28.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29.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30.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3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32.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33.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34.《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35.三王:夏禹商汤周公36.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37.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38. 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39.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40. 三代:夏商周41.三原色:红绿蓝42. 三体石经:尚书春秋左传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43. 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44. 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
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
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45. 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46. 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师婆(巫婆) 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47. 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48. 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49. 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50. 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51. 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52. 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
(修行方法之一)53. 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54. 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55. 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56.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57. 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丹阳) 三国:魏蜀吴58. 三秦:雍王(西) 塞王(东) 瞿王(陕西北)59. 三楚:港陵-南楚吴-东楚彭城-西楚60. 三坟五典:三坟:伏羲神农黄帝五典: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61.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我国古代建安文学的代表62. 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63. 三教:儒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