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配合物习题

第十九章配合物习题
第十九章配合物习题

第十七章配合物习题

一.选择题

1.对中心形成体的正确说法是()

A.一般是金属阳离子

B.一般是金属阳离子,中性原子,也可以是非金属阳离子或阴离子

C.只能是金属阳离子

D.以上几种说法都对

2.对配位体的正确说法是()

A.应该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B应该是中性分子

C.可以是中性分子,也可以是阴离子

D.应该是多电子原子(或离子)常见的是VAVIAAHIA等族原子

3.下列不能做为配位体的物质是()

A.C焚H鏈NH鑽

B. CH炽NH鑽

C. NH燎烟

D. NH炽

4.下列可以做为由陆酸配体的物质是()

A.C炽H厦

B.CO

C.

D.C^H燮

5.某配合物中心形成体半径大小适中,其氧化数朋3,若配体为中性分子,问其配位数应该

为()

A. 2

B.3

C.4

D.6

6.当O.Olmol氯化珞(I I I)(CrC炽6H鎧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的硝酸银处理时,有0.02mol氯

化银沉淀析岀,此样品的配离子的表示式为()

A.(Cr(H鑼0)熒)烽

B. (CrCl(H鐺0)鎳)祸

C.(CrCl鐺(H鑼0)燎)烟

D.(CrCl 炽(H 鑼0)炽)

7.对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巫接与中心原子配位的原子数口称为配位数

B.中心原子电荷越高,配位数就越大

C.中性配体比阴离子配体的配位数大

D.配位体的半径越尢配位数越大

&在配位化合物中,一般作为中心形成体的元素是()

A.非金属元素

B.过渡金属元素

C.金属元素

D.IIIBIRVinB族元素

9.配合物,一氯?硝基四氨合钻(III)的化学式为()

A.〔Co(NH炽)燎(NOB)C1)烟

B. (Co(NH炽凍(NO鑛))C1

C. (Co(NH炽)燎(ONO)C1)烟

D. (Co(NH炽)燎(ONO))C1

10.Na 燎)的正确命名是()

A.硝酸合四硼酸(I )钠

B.四硝酸合硼酸(III)

C.四硝皋硼酸钠

D.四硝酸根合硼(III)酸钠

11.cis氓(PtCl鑼妙炽P)鑽)的正确命名是()

A.顺琨氓二(三苯基麟)?二氯合钳(11)

B.反琨琨二(三苯吗隣)?二氯合钳(II)

C.反琨琨二氯二(三苯基麟)合钳(II)

D.顺氓氓二氯?二(三苯基麟)合钳(II)

12.在配位化合物的内界,若有多种无机配体和有机配体,其命名顺序为()

A.阴离子氓氓阳离子氓氓中性分子氓氓有机配体

B.阳离子氓琨中性分子氓琨阴离子氓氓有机配体

C.中性分子氓氓阳离子氓琨阴离子氓氓有机配体

D.阴离子氓氓中性分子氓氓阳离子氓氓有机配体

13.(Co(NH炽)鎳H鑽O) C1炽的正确命名是()

A.一水五氨基氯化钻

B.三氯化一水?五氨合钻(II)

C.三氯化五氨水合钻(III)

D.三氯化水?五氨合钻(III)

14. K燎(Fe(CN)燮)的错误名称是()

A.铁氧化钾

B.六貳合铁酸钾

C.六氧合铁酸(4?)钾

D.六氟合铁(II)酸钾

E.黄血盐

15. (NH燎)炽(CrCl鑽(SCN)燎)的命名是()

A.四硫氤酸根?二氯合珞(III)酸钱

B.二氯四個氧酸根)合做III)酸镀

C.二氯四硫貳酸根合珞(III)酸饮

D.四异硫氟酸根?二氯合锯(III)酸鞍

16.(Cr(H鑽O)(en)(C鎮0燎)OH)的正确命名是( )

A.一疑基一草酸根一水?一乙二胺合铮(III)

B.一疑基?水草酸根乙二胺合珞(I【I)

C.一水一轻基?草酸根?乙二胺合铠(111)

D.乙二胺?一水一疑基一草酸根合珞(III)

17.配合物氯化二(异硫鼠酸根)?四氨合珞(III)的化学式为()

A.(Cr(NH炽)燎(SCN)鐺)C1

B.(Cr(NH炽)燎(NCS)鑼)C1

C.(Cr(NH 炽)燎(SCN)鎬C1)

D.(Cr(NH 炽)燎(NCS)鑼C1)

18.关于螯合物的泌不正确的是( )

A.螯合物的配位体是多齿配体,与中心原子形成环状结构

B.螯合物中环愈多愈稳定

C.螯合剂中有空间位阻时,螯合物稳定性越小

D.螯合剂中配位原子相隔越远形成的环越尢螯合物稳定性越大

19.在下列正方形和八面休的几何构型中,以CO炽涸为螯合剂的是()

A.(Co(NH炽)鎳CO炽)烟

B.(Pt(en)CO 炽)

C.(Pt(en)(NH 炽)CO 炽)

D.(Pt(NH炽)燎(NO鑼)Cl)CO炽

20.关于螯合物的正确叙述是()

A.螯合物是一类很稳定的配合物,很少岀现分级配合的现象

B.螯合剂均为有机物

C.螯合剂的配位原子三面必须相隔2琨3个非配位原子以形成较稳定的

环或六圆环螯合物.

D.形成螯合物时,在配位原子附近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使金属离子进入螯

合剂结构的一定位置

21.H坐能溶于王水,是因为()

A.酸解

B.氧化还原

C.配合作用

D.氧化还原和配合作用

22.有一溶液含有O.lmol的NH炽,0.01mol的NH燎C1和0.15mol的

[Cu(NH炽)燎)祸混和,此溶液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体积变化略)()

A.有Cu(OH)鑼沉淀生成

B.无Cu(OH)鑼沉淀生成

C.溶液形成缓冲体系

D. (Cu(NH炽)燎)衲浓度增大

23.配位酸或配位碱比相应的普通酸或普通碱的酸性或碱性强其原因是()

A.配位酸,碱较稳定

B.配位酸,碱较不稳定

C.H烟或OH;蘋为配位酸或碱的外界

D.配位后极性增强

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属离子形成配离子后,它的标准电极电势值一般要低

B. 配离子越稳定,它的标准电极电势越负

C. 配离子越稳定,相应的金属离子越难得电子

D. 配离子越稳定,它的标准电极电势越正

25. 已知:Ni (NH 炽)燮)祸的逐级稳定常数的对数

值为263,2.10,1.59,1.04,0.60,0.08,其 K 稳应为(

)

A. 1.10x10^

B.8.04

C. 43x10 濂

D.2.74H0 裁

AgI(S)+2CN 瀕怕珍(Ag(CN)^)渝I 瀕

A.K f K 鑽 BK/K 鑽 CK/K 嬉 DK+K 鑽

27.下列配离子中,属于高自旋的是()

(FeF 燮)勝 (Zn (NH 炽)燎)祸

A. (Co(NH 炽)燮)烽

B.

C. (Fe(CN)燮)腸

D. 28. 下列配离子中,属于低自旋的是()

A. (Co(CN)燮)勝

B. (Mii(NCS)燮)勝

C. (Fe(SCN)燮)勝

D.

(CuCl 燎)唠

E. (Ni(H 鑼0)燮)

29. 下列各配合物中,没有反馈邮键的是( )

A. (Pt (C 鎮H 燎)C1炽)瀕

B. (Fe(CN)燮)勝

C. (Ni(CO)燎)

D. (FeF 燮)勝

30. 下列各组配离子中,几何构型相同的是(

)

A. (Cd (CN )燎门岡

(PtCl 燎)、阀

B. (Ni (CN )燎)澗

(Cu (NH 炽)

燎)祸 C. (Zn (CN )燎)涸

(PtCl 燎门岡

D. (PtCl 燮)涸

(FcCl 燎)滿 26. 已知 Agl 的

(Ag(CN)鑼) 瀕的K 稳*鑛,则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31.已知配离子(CuCl燎)涸的磁矩等于零,其空间构型和中心离

子使用的杂化轨道分别是()

A.四面体型和sp鋪杂化

B.平面正方形和dsp腹杂化

C.八面体型和d漫sp蹦杂化

D.八面体型和sp蹦d藩杂化

32.已知Cii为29号元素,试推测Cu( II)在与氨形成配合物时其

配位数,杂化类型和空间构型为()

A.4,sp鋪杂化正四而体

B.4,dsp漫杂化,平面正方形

C.6,sp鋪d裁杂化,八面体型

D.4,sp漫d杂化,平面正方形

33.配位键亦分为酹琨配键和由[(配键,下列配合物中,属于邮配键的有()

A.F&CO)鎮

B. (Ni(CN)燎)澗

C.H鎮(PtCl燮)

D. K (Pt(C鑼H燎)C1 炽)

34.配合离子(CuCl鍾)勝的中心离子Cu祸的杂化形式为()

A.印裁

B.印鋪

C.dsp裁

D. dspB

35.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配位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空间立体构型是

()

A.正四面体

B.正八面体

C.直线型

D.三角形

E.平面正方形

36.用H鑛O和C1作配体,写岀Ni祸的正八面体非电解质配合物()

A.(Ni但鑼0)燎C1鑽)

B.(Ni(H鐺0)炽Cl) C1

C.(Ni(H鐺0)鎳C1)烟

D.(Ni(H鐺0)炽C1)烟

37.在(A1C1燎)瀕中A牌的杂化轨道是()

A. sp杂化

B. sp裁杂化

C. sp銅杂化

D. dsp漫杂化

38.配离子(Ni(CN)燎)澗的磁矩等于O.OBM判断其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为

()

A.四面体和sp鋪杂化

B.平面正方形和dsp藩杂化

C.八面体和sp蹦dj蔓杂化

D.八面体和d裁sp绷杂化

39.已知螯合物(Fe(C鐺O燎)炽)腸的磁矩等于5.75B.M,其空间构型及杂化轨道类型是

()

A.八面体型

B.三角形

C.三角双锥型

D.sp蹦d裁杂化

E. d裁sp蹦杂化

40.比较配合物(Cu(NH炽)鑽)烟与Cu(CN)鑽)滿配离子的稳定性,并说明理由()

A.稳定性(Cu(NH炽廣)烟>(Cu(CN)鑼)'瀬

B.稳定性(Cu(NH炽)鐺)烟v〔Cu(CN)鑼)瀕

C.稳定性无法比较

D. CN瀕的碱性强于NH炽

E.N原子的原子量大于C

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离子的稳定性依赖于螯环的大小,环越大越稳定

B.配离子的稳定性依赖于螯环的大小,环越小越稳定

C.一?般情况下,五圆环最稳定

D.由于配位原子间键张力的存在,四圆环的形成较容易

42.CoCly4NH炽用硫酸溶液处理再结晶,SO/可取代化合物中的CT,但氨的摩尔质量不变.

用过量的AgNO炽溶液处理该溶液,每摩尔钻可得linolAgO沉淀,这种化合物应是()

A. (Co(NH炽)燎)C1 炽

B.Co(NH炽)燎C1 炽

C. (Co(NH炽)燎Cl) Cl

D. (Co(NH炽)燎C1 鎮)C1

43.EDTA能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拼且配合物极难转化成别种离子.这是因为EDTA与

金属离子形成了( )

A.简单配合物

B.沉淀物

C.螯合物

D.聚合物

44.在O.linol-L?的HgCl鑽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1:蘋离子,又加入适量的碘离子.问在以上过

程中Hg祸离子的主要存在形式为( )

A. (HgCl燎门岡Hgl鑽,(Hgl燎门岡

B.HgCl鎮Jigl鎮

C. HgCl鐺HgCl鐺,(Hgl燎)[岡

D.Hg鐺C1 鑽,(Hgl燎)?

45.在O.lmol L漩K (Ag(CN)^f)溶液中,加入固体KC1,使Cl瀕的浓度为O.lmol L酿可发

生下列何种现象( )

(K細AgCM.56xlO漩凜K (Ag(CN)鐺)瀕=1x10漫絢

A.有沉淀生成

B.无沉淀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先有沉淀然后消失

二.填空题

1.选择配位(A)中心原子(B)配位体(C)配位原子

(D)配阴离子(E)外界

请选择适当的答案填入下列各题:

1). (Co(ONO)(NH炽)鎳)SO燎中ONO湧是_______ .

2). (Cr(H鐺O)燎C1鎮)C12H鎮0中C烽是_.

2.配碗择:(A)0 (B)+2 (C)+3 (D)+4 (E)-l

请选择适当的答案填入下列各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H炽)炽(NO鑼)炽)中Co的氧化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Fe(CN)B(CO))勝中Fe 的氧化数.

3.[Fe(CN)燮]膀的中心离子采用的杂化轨道为,

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______________ .

三.计算题

1.当NH燎CNS和少量Fe烽共存于溶液中直到平衡时,加入NHK使F4(CNS)=lmol LM (问

此溶液中FeF燮)腸与(Fe(CNS)炽)的浓度比为多少?

(已知K 稳(FeF燮勝)=1310漪澗K 稳(Fe(CNS)炽)=2.0><10銅)

2.浓度为0.300molL簾的氨水和0.300mol-的NaCN及0.03molL[簾的Z11C1鎖溶液等体积混和,

试求:

(Zn(NH3)4)M+4CN]蘋怕參(Zn(CN)4)2+4NH3的平衡常数及平衡时NH炽与CN湧的浓度比。(已知:K隐(Zn(NH炽)燎)萨1.15x10洌K 15(Zn(CN)燎)疔501X10漪澗3.将O.lmolL^的AgNO炽溶液501111,加到50inl6.0inolL漩的NH丁H?O液中,半衡后Ag烟和

NH炽的浓度各为多少?(K e初列轴虻1.12x10潴)

4.已知(AgNH)』+的K^1.12xl07,在O.lOinol Lif 的(AgNH》?)十和l.Oinol L^的NH炽?H

鑽O混和溶液中(Ag)为多少?

5.50mL2.00mol Lji的en溶液中加入5QmL0.20mol L?的Ni祸溶液当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的Ni祸

离子浓度为多少?(已知:K復N(咖)沪2.14x10}綺霸)

6.在1.0L0.1molL;iFeCl炽溶液中加入O.Olmol的晶体KCNS(忽略体积变化),若此时只生成

(Fe(CNS))片这种配离子.则溶液中(CNS)和(Fe(CNS))卅分别为多少?(K稳FQD 祐2x10谢

7.在含有2.5mol L漩AgNO炽和0.41mol L漩NaCl溶液中,如果

不使AgCl沉淀,溶液中最低的自由CN瀕离子浓度应为多少?(已知:K 稳

Ag(CN)UE=l.OxlO^ 綺K 細]AgCl=1.56xlO 漩凜)

8.lOmlOlmolLJl的CuSO^溶液与10ml6.0mol?L漩氨水混和后

达平衡.计算溶液中(Cu祸),(Cu(NH炽)燎)祸及(NH炽)各是多少?

若向此溶液中加入1.0mL0.2mol L漩NaOH溶液问是否有Cu(OH)鑽沉淀?

(K 览:cu(NHg號:衲=4.68x10備漫,K細cu(o礦=1.6x10漩'厨)

9.Agl在Hg(NO炽)鐺溶液中的主要反应是

Agl+Hg袖舶珍Hgl烟+Ag烟

已知在某温度时Agl的K細为1.0x10?澗Hgl烟的K牡为lxl0?.

试计算该温度下Agl在O.lmol Lii Hg(NO炽)鎮溶液中的溶解度

10.向5.0111L浓度为0.10111O1L漩AgNO炽溶液中加入5.0 niL

浓度为6.0mol L濂的氨丿K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O.Olmol L濂的KBr溶液,问加入多少毫升KB1?溶液时,开始有AgBr沉淀析出7 {K稳[Ag(NH3)2)性1.6x10潴,

Ksp. AgBrM.lxlOM}

11?将O.OOlmolNaCl晶体加到lLO.OlmolL濂Hg(NO炽)鑽溶液中生成配离子HgCl烟,K熄=5.5x10霸,假定K鑽等可以忽略,半衡时C1瀕的浓度是多少?

12.已知:Au烟+e怕珍Au (p狞=1.68V则可推算出下列电对:

Au(CN)10e=Aii+2CN;蘋的(|)狞为多少?(K 稳AU(CN)跖萨2><10蹦霸)13.已知:E狞的(鳩]敝尸1.35VE狞AuCl燎瀕/Ai】C10).82V.

计算反应:

AuCl燎湄+2AU+2C1瀕怕珍3AiiClgf的平衡常数

14.一个铜电极浸在一个含有l.OOmol?□簾氨和l.OOmolL濂(ai(NH3)4)沖己离子的溶液

中,若用标准金电极作正极,经实验测得它和铜电极之间的电势差为0.0300V已知E狞cu桃U=0?337V求铜氨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15.已知:Cu祸+4NH炽怕珍(Cu(NH炽)燎)袒K稳=14x10漪銅

Cu 祸+2 啪殄Cu E 狞=0.34V

贝ij: (Cu(NH炽)燎)衲+2effl珍CU+4NH炽的E狞为多少?

第十七章配合物习题-.选择题

二填空题

1. 1.B

2. A

2.l.(Q 2.(B)

3.d漫sp鋪正八面体

三.问答题

1.解:

(Fc(CNS)炽)+6F溝怕珍〔FcF燮)勝+3CNS]蘋

(FeF燮勝)(CNS瀕)鋪(Fe

烽)

K—(Fe(CNS)炽)(F瀕)澗(Fe烽)

-心[Fe哪_____ 1.0x10^澗斥m咎甘

_K釦F&cwJ 一2310瑚亠10卄

???〔F瀕)=〔CNS瀕)=111101-L?

???(FeF燮勝)/ (Fe(CNS)炽)=K=5xl0漪漫2.答:(Zn(NH炽)燎)祸+4CN蘋怕殄(Zii(CN)燎)涸+4NH炽

(Ag 烟)=5.3x10[簾、凜mol ? L 漩 (NH 炽)=2.^2x^2.911101 L ;f

(Ag (NH 炽)甑)

K 憶(砂时懈)烟_〔趣烟)(皿炽)裁 _ (Ag (NH 炽)甑) 0.10

心烟丿一心NH 炽住一 1.12x10潴xl.O 漫

=8.9x10 瀕洌molL 濂

5. 解:设达平衡时(Ni 祸)=xmol L 漩

3. Zi 】(CN )燎洒)(NH 炽)漱

I 〔Zn (NH 炽)燎祸)(CN ]蘋)漱

=警叭消=4.36x10潴

K 柜Zi (NH 处衲

设平衡时(Zn (NH 炽)燎范|) =X (Zn (CN )燎涸)=Y

则(CN )蘋)=0.1-4Y

?Y (0.14X )漱乜為口潴

?? X (0.14Y )漱 *36x10潴

由于Z1】衲儿乎全部生成配离子,故可近似认为:X+Y=0.01 (NH 炽)=0.1-4X (2 分) 解(1),⑵式得:X=1.8x10瀕滴(molL

濂)

Y=0.01 (mol/1)

〔NH 炽) 0.1-4X 0.1-4Y (CN 葡

006 T67

解:设半衡后(Ag 烟)^anol-L 漩

Ag 烟+2NH 炽怕殄(Ag (NH 炽)鑽)烟 初: 0.05 3.0 平衡: 则

:

得:

x 3?0?2(0.05?x ) 0.05-x K 戸x (黑说)漫=l 」2xl0潴 x=5.3xlO ;^'MmolLjfi| 4. 解:

3en + Ni袒怕殄(Ni(en)炽)袒

初:1.0 0.1 0

平衡:l?3(0.1?x) x 0.1-x

01 *x

??? K 戸x(0.7+3x)鋪=2.14x10漪霽

得x=1.36><10濂漓mol L濂

(血祸)=1.36x10浙洌mol?L|簾

6.解:设(Fe(CNS)祸)=xmol-L;?

F磷十CNS瀕怕珍(Fe(CNS))祸

初:0.1 0.01 0

平衡:0.1-x 0.01-x x

K_(0.01-xX0.1-x) 610蓬

x=9.5xl0海liol L[簾

则(CNS瀕)n).l?x=9.05xl0 濂mol L漩

7.解:若不使AgCl沉淀析出,则CAgffl- CClj?

已知:Cl}蘋的浓度为C(a;D=0.41mol ?乂人瓢

<1.56*10濂凜/041=3.8><10漩凜11101匕簾设溶液中

CN瀰的浓度为x

Ag烟+ 2CN溝怕殄Ag(CN)陌

初:2.5 0 0

平衡38x10濂凜x 2.5?3&10漩凜

(2.5-3.8x10 漩漠)/3&10 瀟稟x?l=1.0xl0 裁谕

x=2.57xl0 濬molL[簾

解:(1)CMS + 4NH炽怕殄(Cu(NH炽)燎)祸

始:0.050 3.0 0 平:x 3.0-4><0.05(H-4x 0.050-x

?稳=

〔Cu(NH炽)燎袖)0.050-X 4“ “、心(Cu祸)(NH炽)漱一x(2.8+4x)漱爾漫

x=1.7><10漩澗mol L

(Cu(NH 炽)燎祸)

=0.050iiiol-

(NH 炽)=2.8iiiol-Lj?

⑵加入NaOH 的浓度:0.20xl.0/(20+1.0)=9.5xl0濮mol L

濂(Qiffl) =1.7x10;!澗x20/(20+l .0)=1.6x10 漩澗mol? L 漩(Cuffl)(OH瀕)裁=1.4x10濂凜<K 細Cu(OH)鑼

???无沉淀生成

解:Agl+H耶因灼珍Hgl烟

K=K绷K ^1.0x10 漩澗xlxio 橋錮=10

激设(Ag烟)为xmol L漩

Agl + Hg祸怕珍Hgl烟+Ag烟

初:0.1

9.

平衡:0.1-X

x=9.5xlO;^nolL 漩

Ax^/0.1-x=10j^

解:设加KBi?溶液前,溶液中(Ag烟)=X

Ag烟+2NH炽怕殄(Ag(NH^)D烟

(Ag(NH炽)鎮烟)(0.05?X) _1匚卄K" (Ag烟)(NH炽)新X(3-2X)一1"10潴

X=3.5xlO 溝通(molL 濂)

???(Br;蘋)壬細/ (Ag烟)=1.17x10濮(mol L';W

???V=1.17xl0^xi0/0.010=1.17(ml)

解:设平衡时(C1瀕)为X

Hgffl + Cl瀰怕珍HgCl烟

0.01 0.001 0

:

平衡:0.01-(0.001-x)

x

0.001-x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 例题】某框架结构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25,施工要求坍落度为50~70mm (混凝土由机械搅拌,机械振捣),根据施工单位历史统计资料,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4.8MPa 。 采用的原材料:325号普通水泥(实测28天强度35.8MPa ), 密度ρc =3100kg/m3;中砂,表观密度ρs=2650 kg/m3;碎石, 表观密度ρg =2700 kg/m3,最大粒径Dmax=31.5mm ;自来水。 要求: 1、试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按干燥材料计算)。 2、施工现场砂含水率1%,碎石含水率0.5%,求施工配合比。 初步计算配合比的计算 ⑴、 确定配制强度(fcu,o ) fcu,o = fcu,k+1.645σ=25+1.645×4.8=32.9 MPa ⑵、 确定水灰比(W/C ) 碎石 A =0.46 B=0.07 W/C=Afce/(fcu,o+ABfce) =0.46×35.8/(32.9+0.46×0.07×35.8)=0.48 由于框架结构梁处于干燥环境,查表 ,(W/C )max=0.65,故可取w/c=0.48 ⑶、 确定单位用水量(Wo ) 查表取Wo =195 kg ⑷、 计算水泥用量(co ) Co =Wo/(W/C)=195/0.48=406(kg) 查表最小水泥用量为260 kg/,故可取Co =406 kg 。 ⑸、 确定合理砂率值( Sp ) 根据骨料及水灰比情况,查表取Sp =33% ⑹、 计算粗、细骨料用量(Go )及(So ) 用质量法计算: B 、 用体积法计算 方程略 解得:Go =1205.3 kg , So =593.7kg % 332400 195406=+=+++o o o o o G S S S G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例题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 一、基本要求 1.普通混凝土要兼顾性能与经济成本,最主要的是要控制每立方米胶凝材料用量及水泥用量,走低水胶比、大掺合料用量、高砂率的设计路线; 2.普通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主要参数参考下表 ; ②普通混凝土掺合料不宜使用多孔、含碳量、含泥量、泥块含量超标的掺合料; ③确保外加剂与水泥及掺合料相容性良好,其中重点关注缓凝剂、膨胀剂等与水泥及掺合料的相容性,相容性不良的外加剂,不得用于配制混凝土; 3 设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用excel编计算公式,计算过程中通过调整参数以符合表1给出的范围。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普通混凝土ordinary concrete 干表观密度为2000~2800kg/m3的水泥混凝土。 2.1.2 干硬性混凝土stiff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时间(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2.1.3塑性混凝土plastic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 2.1.4流动性混凝土pasty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的混凝土。 2.1.5大流动性混凝土flowing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不小于160mm的混凝土。 2.1.6抗渗混凝土impermeable concrete 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 2.1.7抗冻混凝土frost-resistant concrete 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凝土。 2.1.8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 concrete 强度等级不小于C60的混凝土。 2.1.9泵送混凝土pumped concrete 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2.1.10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 体积较大的、可能由胶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导致有害裂缝的结构混凝土。 2.1.11 胶凝材料binder 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12 胶凝材料用量binder content 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2.1.13 水胶比water-binder ratio 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 2.1.14 矿物掺合料掺量percentage of mineral admixture 矿物掺合料用量占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2.1.15 外加剂掺量percentage of chemical admixture 外加剂用量相对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合比没有区分。 2、当掺和掺合料时,釆用内掺法可等量或超量取代,最大取代量应根据掺 合料性能进行强度对比实验结果而定。 3、配制流态性混凝土时,参考配比试验所采用的是减水率在15%以上的高效 减水剂。 4、参考配比试验所有砂石为丨丨区中砂,石子为5-31. 5mm的连续级配的碎 石。 水泥标号 百科名片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的指标。水泥的强度是表示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经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水泥的强度与组成水泥的矿物成分、颗粒细度、硬化时的温度、湿度、以及水泥中加水的比例等因素有关)。水泥的强度是确定水泥标号的指标,也是选用水泥的主要依据。测定水泥强度的方法用前是“软练法”。目录 展开 基本信息 此法是将1: 3的水泥、(福建平潭白石英砂)及规定的水,按照规定的方法与

水泥拌制成软练胶砂,制成7. 07 X 7. 07 X 7. 07厘米的立方体抗压试块与8字形抗拉试块,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分别测定其3天、7天及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分组试块的28天平均抗压强度来确定水泥的标号,但3天、7天的技压强度也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 目前我国生产的水泥一般有225#、325#、425#、525#等儿种标号。生产不同标号的水泥,是为了适应制做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的需要。 水泥的标号 标准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大小的标志,测定水泥标号的抗压强度,系指水泥砂浆硬结28d后的强度。例如检测得到28d后的抗压强度为310 kg∕cm2, 则水泥的标号定为300号。抗压强度为300-400 kg∕cm2者均算为300号。普通水泥有:200、250、300、400、500> 600六种标号。200号-300号的可用于一些房屋建筑。400号以上的可用于建筑较大的桥梁或厂房,以及一些重要路面和制造预制构件。 关于水泥标号的用法,其实并没有非常精细的规定,一般来说,设计图纸中会给出明确的规定。 在民用建筑工程中,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标号一般常用的有,。 有325的和425的325的250元一300元425的360—450元品牌,地区不一样价格就不一样 关于水泥标号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实例JGJ55-201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实例(JGJ/T55-2011) 一、已知: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30,施工要求坍落度为75~90mm, 使用环境为室内正常环境使用。施工单位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取5.0MPa。所用的原材料情况如下: 1.水泥:4 2.5级普通水泥,实测28d抗压强度f ce为46.0MPa,密度ρc=3100kg/m3; 2.砂:级配合格,μf=2.7的中砂,表观密度ρs=2650kg/m3;砂率βs取33%; 3.石子:5~20mm的卵石,表观密度ρg=2720 kg/m3;回归系数αa取0.49、αb取0.13; 4. 拌合及养护用水:饮用水; 试求:(一)该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试验室配合比)。 (二)如果此砼采用泵送施工,施工要求坍落度为120~150mm,砂率βs取36%,外加剂选用UNF-FK高效减水剂,掺量0.8%,实测减水率20%,试确定该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假定砼容重2400 kg/m3)。

解:(一) 1、确定砼配制强度 f cu , 0 =f cuk+1.645σ=30+1.645×5 = 38.2MPa 2.计算水胶比: f b = γf γs f ce =1×1×46=46 MPa W/B = 0.49×46/(38.2+0.49×0.13×46)= 0.55 求出水胶比以后复核耐久性(为了使混凝土耐久性符合要求,按强度要求计的水灰比值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否则混凝土耐久性不合格,此时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作为混凝土的水灰比值。) 0.55小于0.60,此配合比W/B 采用计算值0.55; 3、计算用水量(查表选用) 查表用水量取m w0 =195Kg /m 3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 m c0 = 195 / 0.55 =355Kg 5.选定砂率(查表或给定) 砂率 βs 取33; 6. 计算砂、石用量(据已知采用体积法) 355/3100+ m s0/2650+ m g0/2720+195/1000+0.11×1=1 a b cu,0a b b /f W B f f ααα=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 3 基本规定 3.0.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3.0.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表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 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 0.60 250 280 300 0.55 280 300 300 0.50 320 ≤0.45330 3.0.5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2的规定。 表3.0.5-1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矿物掺合料种类水胶比最大掺量(%)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0.40≤45≤35 >0.40 ≤40≤30 粒化高炉矿渣粉≤0.40≤65≤55 >0.40 ≤55≤45 钢渣粉-≤30≤20 磷渣粉-≤30≤20 硅灰-≤10≤10 复合掺合料≤0.40≤60≤50 >0.40 ≤50≤40 注:①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之外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应不大于按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20%计算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②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 ③复合掺合料中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任一组分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表3.0.5-2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矿物掺合料种类水胶比最大掺量(%)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0.40≤35≤30 >0.40 ≤25≤20

M5、M7.5水泥砂浆。常用混凝土的配合比

M5水泥砂浆的配合比: 条件:施工水平,一般;砂子,中砂;砂子含水率:2.5%;水泥实际强度:32.5 MPa M5配合比(重量比):水泥:中砂=1:5.23。每立方米砖砌体中,需要M5水泥砂浆是0.238m3,其中水泥67.59Kg;中砂354Kg(0.26m3) M7.5水泥砂浆的配合比: 条件:施工水平,一般;砂子,中砂;砂子含水率:2.5%;水泥实际强度:32.5 MPa M7.5配合比(重量比)水泥:中砂=1:4.82。每立方米砖砌体中,需要M7.5水泥砂浆是0.251m3,其中水泥77.31Kg;中砂373Kg(0.27m3) C20混凝土配合比 条件:坍落度35--50mm;砂子种类:粗砂,配制强度:28.2MPa;石子:河石;最大粒径:31.5mm;水泥强度等级32.5,实际强度35.0MPa . C20混凝土配合比(重量比):水泥:砂:碎石:水=1:1.83:4.09:0.50 其中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含量:326Kg;砂的含量:598Kg;碎石:1332Kg C25混凝土配合比 条件:坍落度35--50mm;砂子种类:粗砂,配制强度:28.2MPa;石子:河石(卵石);最大粒径:31.5mm;水泥强度等级32.5,实际强度35.0MPa . C25混凝土配合比(重量比):水泥:砂:碎石:水=1:1.48:3.63:0.44 其中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含量:370Kg;砂的含量:549Kg;碎石:1344Kg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砂浆、混凝土的配合比会因施工条件、材料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调整。因此上述的配合比只是参考值。但变化的幅度不会太大。 C15: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 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80 水泥:310 砂子:645 石子:1225 配合比为:0.58:1:2.081:3.952 砂率34.5% 水灰比:0.58 C20: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404 砂子:542 石子:1264 配合比为:0.47:1:1.342:3.129 砂率30% 水灰比:0.47 C25: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463 砂子:489 石子:1258 配合比为:0.41:1:1.056:1.717砂率28% 水灰比:0.41 C30: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500 砂子:479 石子:1231 配合比为:0.38:1:0.958:2.462 砂率28% 水灰比:0.38 这个数量仅供参考哦~还要根据你的材料调整5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讲义

第七讲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与混凝土有关的基本概念 1.混凝土—用水泥、砂、石、掺合料、水以及外加剂按设计比例配制,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称为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它是一种原料易得、施工便利、具有较好耐久性和强度的建筑材料。 2.混凝土标号—是指混凝土按标准方法成型,标准立方体试件(200mm×200mm×200m)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3℃,相对湿度大于90%)养护28d所得的抗压强度值,单位为kgf/cm2(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三个测值中的最小值与较大值之差超过较大值20%时,舍去最小值,以剩余的两个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3.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按标准方法成型、标准立方体试件(150mm×150mm×150mm)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养护28d所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以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N/mm2)表示。如: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20MPa,其强度等级表示为C2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当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取中间值做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测定值,当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中间值

的15%时,则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测定值无效。)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混凝土标号的换算。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标号÷10-2 5.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换算系数。 6.混凝土强度与齡期的关系 龄期—是指混凝土强度增长所需的时间。强度与龄期的关系,在标准养护时:R3→40%R28; R7→60~70%R28; R28达到设计强度。 7.砂率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在骨料(砂及石子)总量中所占的质量百分率。影响砂率的一般因素为: ⑴砂率随粗骨料的粒径增大而减小;随粒径减小砂率应增大。 ⑵细砂时砂率小,粗砂时砂率应增大。 ⑶卵石时砂率小,碎石时砂率应加大。 ⑷水灰比小时砂率小,水灰比增大时砂率应增大。

混凝土配合比原始记录

共3页第1页 校核: 主检: 配比名称 (设计、施工要求) 抗渗混凝土(泵送) C30及P6,坍落度100~120mm 委托编号 HP0700001 样品编号 HP0701001 试验环境条件 温度20±5℃ 湿度>50% 检验类别 委托检验 施工方法 机械振捣 收样日期 2007.01.06 检测依据 JGJ55-2000 试配日期 2007.01.08 材料情况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山东水泥厂 P.O32.5R 安定性合格 预测强度合格 泰安 中砂 μx=2.7 含泥量0.5% 泥块含量0.3% 济南 碎石 符合5~25mm 含泥量0.5% 泥块含量0.3% 针片状0.7% 省建科院 NC -4泵送剂 液状 掺量2.5% 饮用水 省建科院 PNC 膨胀剂 粉状 掺量8% 黃台电厂 Ⅱ级 配合比 计算式 1、计算配制强度f cu ,o =f cu ,k +1.645σ=30.0+1.645×4.0=36.6 (MPa) 2、确定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ce f =32.5×1.10 ≈36 (MPa) 3、计算水灰比W/C=a α.ce f /(f cu ,o +a α.b αce f )=0.46×36/(36.6+0.07×0.46×36)=0.44 4、确定用水量m wa =180(kg/m 3) 5、计算水泥用量1c m =180/0.44=409( kg/m 3 ) 6、确定粉煤灰用量:取代率f =15%,超量系数K =1.3 mf =409×15%×1.3=80( kg/m 3 ) 7、计算膨胀剂用量p m =409(1-15%)×8.0%=28( kg/m 3 ); 8、计算外加剂用量j m =[409(1-15%)+409×15%×1.3] ×2.5%=11( kg/m 3 ) 9、实际水泥用量1co m =409(1-15%)×(1-8%)=320 ( kg/m 3 ) 10、确定砂率βs=35% 11、假定混凝土的重量2420 kg/m3得:mg=1171 ( kg/m 3 ) ms=631-(409×15%×1.3/2.2-409×15%/3.1)×2.6=588( kg/m 3 ) 试件尺寸 100×100×100 (mm ) 试配体积 25L/35 L 试配方法 机械搅拌、振实 计 算 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每m 3 砼材料用量(kg) 320 588 1171 11 180 28 80 重量配合比 1 1.84 3.66 0.03 0.56 0.09 0.25 试配重量(kg) 8.00 14.70 29.28 0.28 4.50 0.70 2.00 拌合物 性 能 坍落度 105 mm 保水性 良好 粘聚性 良好 表观密度 2410 kg/m 3 / / / / 调整情况 不需调整(若调整,写明如何调整?调整后拌合物性能?) 备 注:此计算配合比可作为强度试验用基准配合比。(若经调整,写明调整后配合比) 主要设备 名称、型号 搅拌机 振动台 / / / 设备编号 SB/H-01 SB/H-02 设备状态 正常 正常

各等级混凝土常用配合比

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 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N/mm2 水泥砂石水7天28天 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 1 2.45 4.12 0.65 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 1 2.40 3.60 0.65 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 1 1.95 3.05 0.56 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 1 1.49 2.54 0.40 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 1 1.19 2.31 0.42 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 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 1 2.28 3.71 0.61 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 1 1.82 3.23 0.51 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 1 1.48 2.76 0.47 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 1 1.33 2.36 0.44 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 1 2.33 3.65 0.60 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 1 2.01 3.15 0.55 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 1 1.49 2.54 0.44 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 1 1.19 2.31 0.42

配合比计算实例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其计算公式和有关参数表格中的数值均系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当以饱和面干骨料为基准进行计算时,则应做相应的修正。(干燥状态骨料系指含水率小于0.5%的细骨料或含水率小于0.2%粗骨料)配合比设计需要的基本参数 1、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强度等级 2、所设计混凝土的稠度要求―――坍落度 3、所使用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及其质量水平,即强 度等级富余系数 4、粗细集料的品种、最大粒级、细度以及级配情况 5、可能掺用的外加剂或掺合料 配合比计算步骤: 1 根据设计强度等级计算混凝土的配制强度: f cu,o≥f cu,k+1.645σ 2 根据水泥强度、掺合料的种类和掺量及石子种类计算 W/B = αa·f b/(f cu,o+αa·βb·f b) 3 根据要求坍落度、不同种类石子粒径和外加剂的减水 理论用水量:查表

或m'w0=0.25(H -90)+坍落度为90mm 时相应石子粒 径的用水量 H ——设计坍落度(mm )。 掺外加剂时的用水量: m w0 = m ’w0(1-β) β——外加剂的减水率。 4 根据掺外加剂时的用水量和经计算并选定的水胶比计 算胶凝材料总量; 5 根据胶凝材料总量和外加剂的掺量计算外加剂用量; 6 根据胶凝材料总量和掺合料掺量计算水泥用量; 7 计算砂、石用量 1) 确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容重: m fo +m co +m go +m so +m wo =m cp 2) 计算砂石总量; 3) βs =(H -60)0.05+相应水灰比和石子粒径对应的砂率 4)根据砂石总量和选定的砂率值计算砂用量、石用量; 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 至少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 1)、基准配合比; 2)、非基准配合比1,基准水灰比+0.05、基准砂率+1%; B W m m wo bo =so go so s m m m +=β

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所依据的试验规程及规范: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二、设计要求: C25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施工要求的工作性、结构要求的力学性能; 体积稳定性能和混凝土结构在所处环境条件下要求的耐久性,设计坍落度120-160mm,能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要求,确保其施工要求的工作性,体积稳定性,耐久性和设计强度等级要求。主要应用桥涵工程墩台基础、台身、台帽、墙身基础、排水工程等。 三、原材料情况: 1.粗集料:采用接山镇前寨子砂石料厂生产的碎石、规格为5-10mm:10-20mm:16-31.5mm,比例为(30%:50%:20%)。 2.细集料:采用接山镇前寨子砂石料厂生产的河砂,规格为Ⅱ级中砂。 3.水泥:山东鲁珠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P.O 42.5水泥。 4. 外加剂:长春北华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0.9%,减水率初 选15%。 5.水:饮用水。 四.初步配合比确定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 已知设计强度等级为25Mpa,无历史统计资料,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表4.0.2查得:标准差σ=5.0 Mpa ?cu,0= ?cu,k+1.645σ= 25+1.645×5.0=33.225MPa 2.计算水泥实际强度(?ce) 已知采用P.O 42.5水泥,28d胶砂强度(?ce)无实测值时,可按下式计算: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当缺乏实际统计资料时,也可按表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例题 设计C20泵送混凝土,材料:水泥P.O42.5,中砂(筛余量25-0%),碎石(5-30mm)连续级配,减水剂YAN(参量0.8%,减水率1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般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或工作度——维勃稠度)指标进行。如果混凝土还有其他技术性能要求,除在计算和试配过程中予以考虑外,尚应增添相应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确认。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设计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水灰比的最大允许值,可参见表1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表1 注:1.当采用活性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时,表中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即为替代前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2.配制C15级及其以下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本表限制。 混凝土拌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和适宜的坍落度。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有较适宜的技术经济性。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出要求的试配强度f cu,0,并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 (2)选取每立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由此计算出每立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3)选取合理的砂率值,计算出粗、细骨料的用量,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 以下依次列出计算公式: 1.计算混凝土试配强度f cu,0,并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W/C) (1)混凝土配制强度 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f cu,0≥f cu,k+1.645σ 式中f cu,0——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MPa); f cu,k——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σ的取值,如施工单位具有近期混凝土强度的统计资料时,可按下式求得: 式中f cu,i——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第i组试件强度值(MPa); μfcu——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N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N——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总组数,N≥250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或C25时,如计算得到的σ<2.5MPa,取σ=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30时,如计算得到的σ<3.0MPa,取σ=3.0MPa。 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为一个月;对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超过三个月。 施工单位如无近期混凝土强度统计资料时,可按表2取值。 σ取值表表2 查表取σ=5N/mm则f cuo≥20 N/mm+1.645×5 N/mm≈28 N/mm (2)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c60 525 178 675 1100 备注1、我公司同时生产不同强度等级的不同品种水泥,除早期强度、施工性能和工性能有所区别外,28天强度指标基本相同,故本参考配合比没有区分。 2、当掺和掺合料时,采用内掺法可等量或超量取代,最大取代量应根据掺合料性能进行强度对比实验结果而定。 3、配制流态性混凝土时,参考配比试验所采用的是减水率在15%以上的高效减水剂。 4、参考配比试验所有砂石为||区中砂,石子为5-31.5mm的连续级配的碎石。 水泥标号 百科名片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的指标。水泥的强度是表示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经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水泥的强度与组成水泥的矿物成分、颗粒细度、硬化时的温度、湿度、以及水泥中加水的比例等因素有关)。水泥的强度是确定水泥标号的指标,也是选用水泥的主要依据。测定水泥强度的方法用前是“软练法”。 目录 展开 基本信息 此法是将1:3的水泥、(福建平潭白石英砂)及规定的水,按照规定的方法与水泥拌制成软练胶砂,制成7.07 X 7.07 X 7.07厘米的立方体抗压试块与8字形抗拉试块,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分别测定其3天、7天及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分组试块的28天平均抗压强度来确定水泥的标号,但3天、7天的技压强度也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 目前我国生产的水泥一般有225#、325#、425#、525#等几种标号。生产不同标号的水泥,是为了适应制做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的需要。

标准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大小的标志,测定水泥标号的抗压强度,系指水泥砂浆硬结28d后的强度。例如检测得到28d后的抗压强度为310 kg/cm2,则水泥的标号定为300号。抗压强度为300-400 kg/cm2者均算为300号。普通水泥有:200、250、300、400、500、600六种标号。200号-300号的可用于一些房屋建筑。400号以上的可用于建筑较大的桥梁或厂房,以及一些重要路面和制造预制构件。 关于水泥标号的用法,其实并没有非常精细的规定,一般来说,设计图纸中会给出明确的规定。 在民用建筑工程中,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标号一般常用的有P.O 32.5/42.5,P.S 32.5/42.5。 有325的和425的 325的250元--300元 425的360--450元品牌,地区不一样价格就不一样 关于水泥标号 通用水泥新标准是: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从2001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与旧标准的区别 (1)六大水泥产品标准均引用GB/T17671-1999方法为该标准的强度检验方法,不再采用GB177-85方法。 (2)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 六大水泥标准实行以MPa表示的强度等级,如32.5、32.5R、42.5、42.5R等,使强度等级的数值与水泥28天抗压强度指标的最低值相同。新标准还统一规划了我国水泥的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分3个强度等级6个类型,即42.5、42.5R、52.5、52.5R、62.5、62.5R。其他五大水泥也分3个等级6个类型,即32.5、32.5R、42.5、42.5R、52.5、52.5R。 (3)强度龄期与各龄期强度指标设置 六大通用水泥标准修订的内容还涉及到强度龄期与各龄期强度指标的设置。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规定的强度龄期均为3天和28天两个龄期,每个龄期均有抗折与抗压强度指标要求。 (4)其他方面的修订 编号与取样中取消了4~10万吨不超过200吨和小于4万吨不超过100吨为一个编号的规定,改为10万吨以下不超过200吨为一个编号。在水泥袋上应清楚标明的字样中,取消了“立窑与旋窑”字样,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将“交货与验收”的第一号修改单并入标准正文。 水泥强度检测方法是衡量水泥力学性能好坏的一种有效手段,新标准用GB/T17671-1999取代GB177-85,将对我国的水泥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应该注意的是,GB/T1767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最新规范)

6.1.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来确定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如某配合比:水泥240kg,水180kg,砂630kg,石子1280kg,矿物掺合料160kg,该混凝土1m3总质量为2490kg; 另一种是以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来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掺合料=1∶2.63∶5.33∶0.67,水胶比=0.45。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基本要求 市政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须满足以下五项基本要求: (1)满足施工规定所需的和易性要求; (2)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 (3)满足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要求; (4)满足业主或施工单位渴望的经济性要求; (5)满足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性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参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胶凝材料、水、砂和石子这四种组成材料用量之间的三个比例关

系: (1)水与胶凝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水胶比表示; (2)砂与石子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砂率表示; (3)胶凝材料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单位用水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来表示。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包括配合比计算、试配和调整、施工配合比的确定等。 (1)初步配合比计算 1)计算配制强度(f cu,o)。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规定,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①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f cu,o≥f cu,k+1.645σ 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②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常用砼配合比

水泥砂浆配合比NO:1 水泥砂浆配合比NO:2 水泥砂浆配合比NO: 3 水泥砂浆配合比NO:4 水泥砂浆配合比NO: 5 水泥砂浆配合比NO: 6 水泥砂浆配合比NO: 7 水泥砂浆配合比NO:8

水泥砂浆配合比 NO :9 水泥砂浆配合比 NO :10 水泥砂浆配合比 NO : 11 水泥砂浆配合比 NO :12 水泥砂浆配合比 NO : 13 水泥砂浆配合比 NO :14 水泥砂浆配合比 NO : 15 水泥砂浆配合比 NO :16

水泥砂浆配合比NO:17 水泥砂浆配合比NO: 18 水泥砂浆配合比NO: 19 水泥砂浆配合比NO:20 水泥砂浆配合比NO:21 水泥砂浆配合比NO: 22 水泥砂浆配合比NO: 23 水泥砂浆配合比 NO:24

混合砂浆配合比 NO :1 混合砂浆配合比 NO :2 混合砂浆配合比 NO :3 混合砂浆配合比 NO :4 混合砂浆配合比 NO :5 混合砂浆配合比 NO :6 混合砂浆配合比 NO :7 混合砂浆配合比 NO :8

混合砂浆配合比 NO :9 混合砂浆配合比 NO :10 混合砂浆配合比 NO :11 混合砂浆配合比 NO : 12 混合砂浆配合比 NO :13 混合砂浆配合比 NO : 14 混合砂浆配合比 NO :15 混合砂浆配合比 NO : 16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NO :00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NO : 00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NO : 00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NO :00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NO :00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NO :006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归纳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规范) 一、术语、符号 1.1 普通混凝土 干表观密度为2000kg/m3~2800kg/m3的混凝土。 (在建工行业,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是指水泥混凝土) 1.2 干硬性混凝土 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稠度(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维勃稠度可以合理表示坍落度很小甚至为零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维勃稠度等级划分为5个。) 1.3 塑性混凝土 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 1.4 流动性混凝土 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的混凝土。 1.5 大流动性混凝土 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60mm的混凝土。

1.6 胶凝材料 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1.7 胶凝材料用量 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1.8 水胶比 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代替水灰比) (胶凝材料和胶凝材料用量的术语和定义在混凝土工程技术领域已被广泛接受) 二、设计方法、步骤及相关规定 2.1 基本参数 (1)水胶比W/B; (2)每立方米砼用水量m w; (3)每立方米砼胶凝材料用量m b; (4)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m C; (5)每立方米砼矿物掺合料用量m f; (6)砂率βS:砂与骨料总量的重量比; (7)每立方米砼砂用量m S; (8)每立方米砼石用量m g。 2.2 理论配合比(计算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 基本步骤:

?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 计算水胶比; ? 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 ? 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 ? 确定混凝土砂率; ? 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 (1)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σ645.1,0,+≥k cu cu f f (1) 式中:0,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 k cu f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 度等级值(MPa );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当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k cu cu f f ,0,15.1≥ (2) ?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有近1~3个月同品种、同等级混凝土强度资料,且试件组数不小于3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确定比例关系的过程叫配合比设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和水,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外加剂和掺和料的应用日益普遍,因此,其掺量也是配合比设计时需选定的。 混凝土配合比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混凝土中的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的实际用量按顺序表达,如水泥300Kg、水182 Kg、砂680 Kg、石子1310 Kg;另一种表示方法是以水泥、水、砂、石之间的相对质量比及水灰比表达,如前例可表示为1:2.26:4.37,W/C=0.61,我国目前采用的量质量比。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配合比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施工条件,确定出能满足工程所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各项组成材料的用量。其基本要求是; (1)达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2)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要求。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和使用条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符合经济原则,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计算、试配、调整的复杂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4个设计阶段。首先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是在初步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试配、检测、进行工作性的调整、修正得到;实验室配合比是通过对水灰比的微量调整,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配合比以确定水泥用量最小的方案;而施工配合绋考虑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配合比的影响,对配合比做最后的修正,是实际应用的配合比,配合比设计的过程是逐一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节约水泥等要求的过程。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与确定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与确定 第1题 已知水胶比为0.40,查表得到单位用水量为190kg,采用减水 率为20%的减水剂,试计算每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 A.425 B.340 C.380 D.450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2题 普通混凝土的容重一般为_____ kg/m3 A.2200~2400 B.2300~2500 C.2400~2500 D.2350~2450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3题 已知水胶比为0.35,单位用水量为175kg,砂率为40%,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质量为2400kg,试计算每方混凝土中砂子用量kg A.438 B.690 C.779 D.1035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4题 某材料试验室有一张混凝土用量配方,数字清晰为 1:0.61:2.50:4.45,而文字模糊,下列哪种经验描述是正确的。 A.水:水泥:砂:石 B.水泥:水:砂:石 C.砂:水泥:水:石 D.水泥:砂:水:石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5题 预设计C30 普通混凝土,其试配强度为()MPa A.38.2 B.43.2 C.30 D.40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6题 关于水灰比对混凝土拌合物特性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灰比越大,粘聚性越差 B.水灰比越小,保水性越好 C.水灰比过大会产生离析现象 D.水灰比越大,坍落度越小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7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