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习题计算题
混凝土习题计算题

f c.混凝土工计算题1、某混凝土经试拌调整后,得配合比为1:2.20:4.40,W/C=0.6,已知ρc=3.10g/,ρ′s=2.60g/,ρ′g=2.65g/1m3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解:通过绝对体积法计算出m c【绝对体积法:该法认为混凝土材料的1m3体积等于水泥、砂、石和水四种材料的绝对体积和含空气体积之和C/ρc+S/ρs+G/ρg+W/ρw+0.01α=1】由W/C=0.6C:S:G=1:2.20:4.40得出m w=0.6m c、m s=2.2m c、m g=4.4m c再由C/ρc+S/ρs+G/ρg+W/ρw+0.01α=1;α=0.01;得出m c=292㎏-295*0.01=295-2.95=292.05kg m w=175㎏m s=642㎏m g=1285㎏即1m3混凝土各材料用量为mc292.05kg m w=175㎏m s=642㎏m g=1285㎏答:1m3混凝土各材料用量是2、混凝土计算配合比为1:2.13:4.31,W/C=0.58,在试拌调整时,增加10%的水泥浆用量。
求(1)该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2)若已知以基准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水泥用量为320kg,求1方没混凝土中其它材料用量已知:混凝土计算配合比C o:S o:G o=1:2.13:4.31W/C=0.58解:由W/C=0.58增加10%的水泥用量得出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C j :Sj:Gj=1×(1+10%):2.13:4.31=1:1.94:3.92由C j=320㎏得出S j=1.94×320㎏=621㎏Gj=1254㎏即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为1:1.94:3.921m3混凝土中其它材料用量为水泥320㎏、砂621㎏、石1254㎏水…3、已知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为1:2.40:4.10,W/C=0.6,1混凝土的用水量W=180。
施工现场砂子含水率3%,石子含水率1%。
求:(1)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计算题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某单层单跨厂房排架结构及风载体型系数如图所示,基本风压,排架间距B=6m,柱顶标高+11.400m,室外地坪标高-0.300m,求作用于排架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及。
(提示:风压高度系数按内插法取值,离地面10m时,=1.0;离地面15m时,=1.14)37.两跨等高排架的尺寸及荷载如图所示,A、B、C三根柱的截面抗弯刚度相等,弯矩设计值作用在A柱的上柱底端,试计算A柱的柱脚截面的弯矩设计值。
(提示:柱顶不动铰支座反力)38.如图所示钢筋混凝土框架,采用C25混凝土,其弹性模量为E=28×,各梁的惯性矩均为=24.3×,各柱的惯性矩均为=2.1×,求该结构的顶点位移。
39.已知某框架梁分别在恒荷标准值、活荷标准值和风荷标准值以及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作用下的弯矩图,见图示。
要求先按有地震作用对梁A端正、负弯矩进行组合,然后再按无地震作用对梁A端负弯矩进行组合,并给出梁A端正、负弯矩设计值。
(提示:恒荷载分项系数=1.2;活荷载分项系数=1.4;地震作用分项系数=1.3;对于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采用=1.2,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力有利时,可采用=1.0;计算地震作用时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为0.5;按有地震作用进行组合时不考虑风荷的影响;按无地震作用进行组合时,风荷载组合值系数=1.0。
)40.某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底层层高4.0m,二、三层层高均为3.0m,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2000kN,=1500kN,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近震,Ⅰ类场地,结构基本自振周期=0.40s。
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各层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并画出其沿高度分布的示意图。
(提示:烈度为8度近震,Ⅰ类场地,=0.2s;多遇地震作用水平地震影响系数:=0.16;当T=(0.0~0.1)s时,=(0.45~1.0)当T=(0.1~)s时,=;当T=(~3.0)s时,=()0.9当时,;当时,;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柱顶以下按水平均布风载考虑,风压高度系数可按柱顶标高取值。
混凝土设计原理---计算题50道

第一部分:梁的正截面受弯计算题1、已知某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为200×400mm,采用C25砼,HRB335级纵向受力钢筋,已知f c =11.9 N/mm 2 , f y =300N/mm 2, ρmin =0.2%, a’s =a s =35mm,配有受拉钢筋为3ф25,As=1473 mm 2,受压钢筋为2ф16,A s’=402 mm 2,ξb =0.550,要求承受弯距设计值M =200kN ·m 作用,试复核截面安全否。
2、某柱截面为490*370mm ,砖强度等级为Mu10,砂浆强度等级为M5,柱计算高度为4.5m,柱顶轴向力设计值N=120KN (不包括柱自重),试验算柱底强度。
(砖砌体每立方米19KN ,γG =1.4)3、某房屋砖柱柱顶标高为4.2m ,基础大开脚顶标高-0.38m ,柱截面为490⨯370mm ,砂浆强度等级为M 2.5,房屋为刚性构造方案,是验算该柱的高厚比。
4、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安全等级为Ⅱ级,截面尺寸b ×h=200mm ×500mm ,计算跨度0l =6m , 线恒载标准值k g =2.5KN/m ,线活荷载标准值k q =18 KN/m ,G γ=1.2,Q γ=1.4,混凝土为C20, 钢筋为HRB335,构件处于一类环境,求纵筋截面面积,选筋并画出断面图。
5、已知梁截面弯矩设计值M=205KN •m ,截面尺寸b ×h=200mm ×450mm ,s a =60mm ,'s a =35mm ,混凝土为C25,纵筋采用HRB335,求该梁's A 、s A ,并选筋画出截面图。
6、 矩形截面梁,2400200mm h b ⨯=⨯,承受弯矩设计值m KN M .75=,采用C20混凝土,HRB335钢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0.10=γ。
试计算纵向受拉钢筋的面积s A 并选筋7 、 矩形截面梁,2600200mm h b ⨯=⨯,承受弯矩的设计值为203.7KN.m ,C20混凝土,HRB335钢筋,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0.10=γ。
混凝土水泥强度计算题

29 29 28 26 27 Fc 3 27.8kN 5
该水泥试样3d抗压强度为:
Fc 27.8 1000 Rc 3 17.4 MPa A 1600
该水泥试样28d抗压强度破坏荷载的平均 值为
2.90 3.05 2.75 F f28 2.90kN 3
该水泥试样的28d抗折强度为: 1.5 F f L 1.5 2900 100 R f 28 6 . 8 MPa 3 3 b 40
(2)抗压强度计算: 该水泥试样3d抗压强度破坏荷载的平均值
23 29 29 28 26 27 Fc3 27.kN 6
例1.配制混凝土时,制作10cm×10cm×10cm立方体试 件 3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7d后,测得破坏荷载分别 为140kN、135kN、 140kN试估算该混凝土28d的标准立 方体抗压强度。 解: 7d龄期时: 10cm混凝土立方体的平均强度为:
( 140 135 140 ) *1000N f 13.8MPa 2 100100 3mm
1.45 1.25 13.8 (>10%) 1.45 1.60 1.50 Ff 3 1.55kN 2
该水泥试样的3d3
1.5F f L b3
1.5 1550 100 3.6MPa 3 40
该水泥试样28d抗折强度破坏荷载的平均值为:
:
Fc 28
75 71 70 68 69 70 70.5kN 6
该水泥试样的28d抗压强度为:
Rc 28
Fc 70.5 1000 44.1MPa A 1600
混凝土基础计算题

1、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混凝土保护层厚为25mm(二a类环境),b=250mm,h=500mm,承受弯矩设计值M=160KN.m,采用C20级混凝土,HRB400级钢筋,箍筋直径为8mm,截面配筋如图所示(As为1256mm2)。
复核该截面是否安全。
已知:fc=9.6N/mm2,ft=1.1N/mm2,fy=360N/mm2,α1=1.0,ξb=0.518 ,h0=455mm2、已知矩形截面简支梁,跨中弯矩设计值M=140KN.m。
该梁的截面尺寸b×h=200mm×4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HRB400级。
试确定该梁跨中纵筋配筋面积A s。
附:f c=14.3N/mm2,f t=1.43N/mm2,f y=360N/mm2,α1=1.0,ξb=0.518,h0=450-45=405 mm3、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截面尺寸b×h=400mm×600mm,轴向力设计值N=1400KN,柱两端弯矩设计值分别为M1=280KN·m,M2=340KN·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 c =14.3N /mm2,α1=1.0),纵筋采用HRB400(f y=f’y=360N/mm2)。
其中,a s=a’s=40mm。
按对称配筋计算受压钢筋和受拉钢筋面积。
已知:取e a=20mm, ns=1.17;ξb=0.518。
2、某简支梁b×h=250mm×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 t =1.43N/mm2 , f c =14.3N/mm2),箍筋采用双肢Φ10HPB300级钢筋(A sv1=78.5mm2,f yv=270Mpa), 承受均布荷载,剪力设计值为382kN。
a s=a’s=40mm。
请按照仅配置箍筋对构件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
已知:。
混凝土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题数10,共10.0分)1.风对结构的作用属于直接作用。
对2.单向板肋梁楼盖采用的弯矩调幅法,没有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
错3.按弹性方法计算时,只要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大于2,这种板就称为两向受力的双向板。
错4.单层厂房排架柱的总高度是由柱顶标高减去基础底面标高求得的。
错5.单层厂房预制柱吊装验算时,柱身自重应乘以1.5的动力系数。
对6.排架计算时,屋面均布活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组合。
对7.柱上的短牛腿的计算简图可简化为一个以纵筋为拉杆,以混凝土斜撑为压杆的三角形桁架。
对8.框架内力组合时,采用满布荷载法,所得到的梁跨中弯矩最不利。
错9.框架结构梁端弯矩调幅降低后,应对梁跨中弯矩作相应的提高。
错10.一般而言,对于超高层建筑,框架是一个合适的结构选型。
错11.单向板为仅仅在一个方向弯曲的板。
错12.梁的计算跨度,理论上就是支座转动点之间的距离。
对13.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梁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值有所提高。
对14.荷载按刚度分配原理是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贯穿结构设计的一条主线。
对15.单层厂房中的柱间支撑应设置在伸缩缝区段两端。
对16.塑性铰只能单向转动,并能承受一定的极限弯矩。
对17.现浇楼盖中的连续梁,在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而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
对18.单层厂房排架计算的主要内容是:确定计算简图,确定计算荷载,内力分析和组合,必要时还应验算排架的水平位移值。
对19.吊车的竖向荷载不可能脱离横向水平荷载而单独存在。
错二、单选题(题数10,共20.0分)1.计算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时,对板和次梁可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这是考虑到。
()A、在板的长跨方向也能传递一部分荷载B、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影响C、支座的弹性转动约束D、出现活载最不利布置的可能性较小2.五等跨连续梁,为使边支座出现最大剪力,活荷载应布置在()。
A、1、2、5跨B、1、2、4跨C、1、3、5跨D、2、4跨3.即使塑性铰具有足够的转动能力,弯矩调幅值也必须加以限制,主要是考虑到()。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计算题

例题4-1 已知一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计算跨度l=6.0m,承受均布活荷载标准值14kN/m(不包括梁自重),试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
【解】:1.选择材料本例受拉钢筋选用Ⅱ级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C20。
查附表1和附表3得f cm=11N/mm2,f y=310N/mm2。
2.假定截面尺寸按构件的高跨比估计h=(1/10~1/16)l=(1/10~1/16)×6000=600~375mm取h=500mmb=(1/2~1/3)h=(1/2~1/3)×500=250~166.7mm取b=200mm3.力计算取自重和活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为1.2和1.4,混凝土标准容重为25kN/m3,则作用在梁上的总均布荷载为q=1.4×14+1.2×0.2×0.5×25=22.6kN/m梁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M=ql2/8=1/8×22.6×6.0×6.0=101.7kN·m4.配筋计算初步估计为单排钢筋h0=h-a S=500-35=465mm由基本公式,可得f cm bx=f y A s11×200×x=310×A s M=f cm bx(h0-x/2)101.7×106=11×200×x( 465-x/2)解出x=113.2mm A s=803.3mm2选用4Φ16(A s=804mm2)钢筋净间距=[200-2×25-4×16]/3=28.7mm>25mm5.验算适用条件a)x=113.2mm<ξbh0=0.544×465=253mmb)ρ=804/(200×465)=0.86%>ρmin=0.15%满足适用条件。
例题4-2 已知一钢筋混凝土简支截面梁的截面尺寸b=250mm,h=5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钢筋为Ⅱ级钢,截面配有4Φ16(As=804mm2)钢筋,求此梁所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
混凝土设计原理_计算题50道

第一部分:梁的正截面受弯计算题1、已知某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为200×400mm,采用C25砼,HRB335级纵向受力钢筋,已知f c =11.9 N/mm 2 , f y =300N/mm 2, ρmin =0.2%, a’s =a s =35mm,配有受拉钢筋为3ф25,As=1473 mm 2,受压钢筋为2ф16,A s’=402 mm 2,ξb =0.550,要求承受弯距设计值M =200kN ·m 作用,试复核截面安全否。
2、某柱截面为490*370mm ,砖强度等级为Mu10,砂浆强度等级为M5,柱计算高度为4.5m,柱顶轴向力设计值N=120KN (不包括柱自重),试验算柱底强度。
(砖砌体每立方米19KN ,γG =1.4)3、某房屋砖柱柱顶标高为4.2m ,基础大开脚顶标高-0.38m ,柱截面为490⨯370mm ,砂浆强度等级为M 2.5,房屋为刚性构造方案,是验算该柱的高厚比。
4、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安全等级为Ⅱ级,截面尺寸b ×h=200mm ×500mm ,计算跨度0l =6m , 线恒载标准值k g =2.5KN/m ,线活荷载标准值k q =18 KN/m ,G γ=1.2,Q γ=1.4,混凝土为C20, 钢筋为HRB335,构件处于一类环境,求纵筋截面面积,选筋并画出断面图。
5、已知梁截面弯矩设计值M=205KN •m ,截面尺寸b ×h=200mm ×450mm ,s a =60mm ,'s a =35mm ,混凝土为C25,纵筋采用HRB335,求该梁's A 、s A ,并选筋画出截面图。
6、 矩形截面梁,2400200mm h b ⨯=⨯,承受弯矩设计值m KN M .75=,采用C20混凝土,HRB335钢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0.10=γ。
试计算纵向受拉钢筋的面积s A 并选筋7 、 矩形截面梁,2600200mm h b ⨯=⨯,承受弯矩的设计值为203.7KN.m ,C20混凝土,HRB335钢筋,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0.10=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工计算题1、某混凝土经试拌调整后,得配合比为1:2.20:4.40,W/C=0.6,已知ρc=3.10g/,ρ′s=2.60g/,ρ′g=2.65g/。
求1m3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解:通过绝对体积法计算出m c【绝对体积法:该法认为混凝土材料的1m3体积等于水泥、砂、石和水四种材料的绝对体积和含空气体积之和C/ρc+S/ρs +G/ρg+W/ρw+0.01α=1】由W/C=0.6C:S:G=1:2.20:4.40得出m w=0.6m c、m s=2.2 m c、m g=4.4 m c再由C/ρc+S/ρs +G/ρg+W/ρw+0.01α=1;α=0.01;得出m c=292㎏-295*0.01=295-2.95=292.05kg m w=175㎏m s=642㎏m g=1285㎏即1m3混凝土各材料用量为m c292.05kg m w=175㎏m s=642㎏m g=1285㎏答:1m3混凝土各材料用量是2、混凝土计算配合比为1:2.13:4.31,W/C=0.58,在试拌调整时,增加10%的水泥浆用量。
求(1)该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2)若已知以基准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水泥用量为320kg,求1方没混凝土中其它材料用量已知:混凝土计算配合比C o:S o:G o=1:2.13:4.31 W/C=0.58解:由W/C=0.58 增加10%的水泥用量得出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C j:S j:G j=1×(1+10%):2.13:4.31=1:1.94:3.92由C j=320㎏得出S j=1.94×320㎏=621㎏G j=1254㎏即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为1:1.94:3.921m3混凝土中其它材料用量为水泥320㎏、砂 621㎏、石1254㎏水…3、已知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为1:2.40:4.10,W/C=0.6,1混凝土的用水量 W=180。
施工现场砂子含水率3%,石子含水率1%。
求:(1)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2)每拌100kg水泥时,各材料的用量。
已知:W/C=0.6 W=180㎏C:S:G=1:2.4::4.1解:由W/C=0.6 W=180㎏得出C=300㎏即C′=C=300㎏S′=2.4C(1+a%)=2.4×300×(1+3%)=742㎏、G′=4.1C(1+b%)=4.1×300×(1+1%)=1242㎏W′= W-S′a%-G′b%=146㎏4、水泥标号为425号,其富余系数为1.13。
石子采用碎石,其材料系数A=0.46,B=0.07。
试计算配制C25混凝土的水灰比。
(σ=5.0Mpa解:fce =fce·k·rc=42.5×1.13=48 MPa f c u·o=f cu·k+1.645σ=25×1.645×5=33.2MPaw/c=A f ce/(f c u·o+AB f ce)=0.46×48/(33.2+0.46×0.07×48)=0.64即水灰比0.645、己确定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取15升进行试配。
水泥为4.6Kg,砂为9.9Kg,石子为19Kg,水为2.7Kg,经测定和易性合格。
此时实测的混凝土体积密度为2450Kg/m3,试计算该混凝土的配合比(即基准配合比)解:K j=ρoh/m cb=2450/(4.6+9.9+19+2.7)=67.68C j= K j·m c=311㎏、 W j=183㎏、 S j=670㎏、 G j=1286㎏混凝土的配合比…….6、某单位采用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及碎石配制混凝土,其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336Kg、水165Kg、砂660Kg、石子1248Kg。
问该混凝土能否满足C30的需求?(标准差σ=5.0MPa,强度系数A=0.46,B=0.07)解:C30情况下的试配强度f cu·o =fcu·k+1.645σ=30+1.645×5 =38.2MPa配制的强度为 fcu =Afce·c·(C/W-B)=0.46×52.5×(336/165-B)=47.49MPa因 47.49MPa >38.2MPa所以可以满足 C30的需求7、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已知单位用水量为180kg水灰比0.7,砂率35%,按重量法计算水泥、砂、石子用量及、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已知单位用水量为180kg,水灰比0.7,砂率35%,按重量法计算水泥、砂、石子用量及配合比。
解:1、已知单位用水量为180kg,水灰比0.72、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用水量水灰=180/0.7=257kg/m3核验水泥用量是否符合耐久性允许最小水泥用量260kg/m3,计算得水泥用量257kg/m3小于不符合规定,水泥用应取260kg/m3 3、选用砂率=35 %8、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砂、石用量,按重量法计算;已知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180kg/m3,水泥用量=260kg/m3,砂率=35 %,假定混凝土拌合物2400kg/m3260+G+S+180=2400 S/(G+S)=0.35G+S=2400-260-180=1960kg/m3S=(G+S)*0.35=1960*0.35=686kg/m3G=(G+S)-S=1960-686=1274kg/m3按重量法计算得到的理论配合比如下;水泥260kg砂686kg碎石1274kg水180kg配合比;1:2.64:4.9:0.699、根据已知条件计算配合比:P.O42.5水泥(水泥富余系数Yc=1.1;砂率SP为37%;用水量为190Kg/m3;标准差σ取4.5MPa,细骨料含水率为3.1%;粗骨料含水率为0.6%)工地需要配置强度等级为C35的混凝土,求工地每方混凝土的水:水泥:细骨料:粗骨料用量理论配合比及施工配合比。
解:据题意已知条件计算C35混凝土理论配合比;(1)、水灰比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35+1.645*标准差4.5=42.4回归系数;a b根据石子品种查表得碎石a =0.46 ,b=0.07水泥实际强度=42.5*1.1=46.75W/C=0.46*46.75/(42.4+0.46*0.07*46.75)=0.49(2)、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用水量=190/0.49=388kg/m/水灰比3核验水泥用量是否符合耐久性允许最小水泥用量260kg/m3,计算得水泥用量388kg/m3大于规定符合(3)、选用砂率=37 %4、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砂、石用量,按重量法计算;已知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190kg/m3,水泥用量=388kg/m3,砂率=37 %,假定混凝土拌合物2400kg/m3388+G+S+190=2400S/(G+S)=0.37G+S=2400-388-190=1822kg/m3S=(G+S)*0.37=1822*0.37=674kg/m3G=(G+S)-S=1822-674=1148kg/m3(4)按重量法计算得到的理论配合比如下;水泥388kg 水190kg 砂674kg 碎石1148kg10、理论配合比=1:1.74:2.96:0.49 5、根据细骨料含水率为3.1%;粗骨料含水率为0.6%调整施工配合比;水泥388kg 砂674+(674*3.1%)=695kg 碎石1148+(1148*0.6%)=1155kg 190-(674*3.1%+1148*0.6%)=162kg 施工配合比=1:1.79:2.98:0.41811、、已知水泥强度等级的富余系数为1.13,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准差为3MPa,用碎石、中砂、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C35混凝土,查规程拟定单位用水量为180kg,又知回归系数为aa=0.46、ab=0.07,则单位水泥用量为()。
A.371.13kg B.365.18kg C.338.35kg D.328.16kg列连立式再算了一下:f(cu,o)=35+1.645*3=39.935(MPa)# O& P w4 E# t/ |C=180(39.935+0.46*0.07*42.5*1.13)/ (0.46*42.5*1.13) =337.99kg计算没有错,答案果断地选C。
理由:其一,单选题有一个原则就是选最接近的答案,尤其是计算题,很可能因小数点位的取舍产生细微偏差,判断公式没用错,计算也没错(考试中最多个别题验算一遍),便可大胆选择;其二,实际中,计算值与参考值稍有差别的情况下也是将用灰量略选大一点。
配合比。
解:已知单位用水量为180kg,水灰比0.7 2、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用水量水灰=180/0.7=257kg/m3核验水泥用量是否符合耐久性允许最小水泥用量260kg/m3,计算得水泥用量257kg/m3小于不符合规定,水泥用应取260kg/m3 、选用砂率=35 %4、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砂、石用量,按重量法计算;已知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180kg/m3,水泥用量=260kg/m3,砂率=35 %,假定混凝土拌合物2400kg/m3260+G+S+180=2400 S/(G+S)=0.35G+S=2400-260-180=1960kg/m3S=(G+S)*0.35=1960*0.35=686kg/m3G=(G+S)-S=1960-686=1274kg/m3按重量法计算得到的理论配合比如下;水泥260kg 砂686kg 碎石1274kg 水180kg配合比;1:2.64:4.9:0.6912、根据已知条件计算配合比:P.O42.5水泥(水泥富余系数Yc=1.1;砂率SP为37%;用水量为190Kg/m3;标准差σ取4.5MPa,细骨料含水率为3.1%;粗骨料含水率为0.6%)工地需要配置强度等级为C35的混凝土,求工地每方混凝土的水:水泥:细骨料:粗骨料用量理论配合比及施工配合比。
解:据题意已知条件计算C35混凝土理论配合比;(1)、水灰比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35+1.645*标准差4.5=42.4回归系数;a b根据石子品种查表得碎石a =0.46 ,b=0.07水泥实际强度=42.5*1.1=46.75W/C=0.46*46.75/(42.4+0.46*0.07*46.75)=0.49(2)、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用水量/水灰比=190/0.49=388kg/m3核验水泥用量是否符合耐久性允许最小水泥用量260kg/m3,计算得水泥用量388kg/m3大于规定符合(3)、选用砂率=37 %(4)、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砂、石用量,按重量法计算;13已知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190kg/m3,水泥用量=388kg/m3,砂率=37 %,假定混凝土拌合物2400kg/m3 、细骨料含水率为3.1%;粗骨料含水率为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