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用水量
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

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适用范围:本标准用于指导工业企业用水管理和水量计算的工作。
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包括重复利用率、间接冷却水循环率、工艺水回用率、万元产值取水量、单位产品取水量、蒸气冷凝水回收率、职工人均日生活取水量。
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范围对不同层次的工业用水水平,节约用水水平进行较全面的考核,是工业用水进行科学管理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指标。
1考核指标中有关水量计算重复利用水量(C)企业日重复利用水量根据重复利用水量定义见标准CJ19—87《工业用水分类及定义》,计算出企业日重复利用水量(直接利用河流或湖泊进行循环用水,不作重复利用水量汁算)。
企业年重复利用水量由不同季节(或不同用水情况时)的日重复利用水量乘以实际用水天数得到不同季节(或不同用水情况)的重复利用水量,再相加得到全年重复利用水量。
工业部门年重复利用水量由各企业年重复利用水量之和再加上企业间年互相重复利用的水量得到。
工业年重复利用水量由各工业部门年重复利用水量之和再加上城市污水处理厂回用于各工业部门的水量得到。
取水量(Q)企业日取水量由企业水源进口水表或其他计量仪表计算得到。
企业年取水量由企业日取水量相加得到。
工业部门年取水量由各企业年取水量相加得到。
工业年取水量由各工业部门的年取水量相加得到。
用水量(Y)企业日用水量由企业日重复利用水量和企业日取水量相加得到。
企业年用水量由企业年重复利用水量和企业年取水量相加得到,工业部门年用水量由工业部门年重复利用水量和年取水量相加得到。
工业年用水量由各工业部门年重复利用水量和年取水量相加得到。
)间接冷却水循环量(C冷企业日间接冷却水循环量根据间接冷却水循环量定义(见标准CJ19—87),测量和计算出企业日间接冷却水循环量。
企业年间接冷却水循环量由每日间接冷却水循环量累加得到或由不同季节(或不同用水情况)平均日间接冷却水循环量乘以实际用水天数得到不同季节(或不同用水情况)的循环量。
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

1.2.3 工业部门年取水量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适用范围:本标准用于指导工业企业用水管理和水量计算的工作。
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包括重复利用率、间接冷却水循环率、工艺水回用率、万元产值取水量、单位产品取水量、蒸气冷凝水回收率、职工人均日生活取水量。
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范围对不同层次的工业用水水平,节约用水水平进行较全面的考核,是工业用水进行科学管理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指标。
1 考核指标中有关水量计算1.1 重复利用水量(C)1.1.1 企业日重复利用水量根据重复利用水量定义见标准CJ19—87《工业用水分类及定义》,计算出企业日重复利用水量接利用河流或湖泊进行循环用水,不作重复利用水量汁算)。
1.1.2 企业年重复利用水量由不同季节(或不同用水情况时)的日重复利用水量乘以实际用水天数得到不同季节(或不同用水情况)的重复利用水量,再相加得到全年重复利用水量。
1.1.3 工业部门年重复利用水量由各企业年重复利用水量之和再加上企业间年互相重复利用的水量得到。
1.1.4 工业年重复利用水量由各工业部门年重复利用水量之和再加上城市污水处理厂回用于各工业部门的水量得到。
1.2 取水量(Q)1.2.1 企业日取水量由企业水源进口水表或其他计量仪表计算得到。
1.2.2 企业年取水量由企业日取水量相加得到。
由各企业年取水量相加得到。
1.2.4 工业年取水量由各工业部门的年取水量相加得到。
1.3 用水量(Y )1.3.1 企业日用水量由企业日重复利用水量和企业日取水量相加得到。
1.3.2 企业年用水量由企业年重复利用水量和企业年取水量相加得到,1.3.3 工业部门年用水量由工业部门年重复利用水量和年取水量相加得到。
1.3.4 工业年用水量由各工业部门年重复利用水量和年取水量相加得到。
1.4 间接冷却水循环量(C 冷)1.4.1 企业日间接冷却水循环量根据间接冷却水循环量定义(见标准CJ19—87),测量和计算出企业日间接冷却水循环量。
重复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

2 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率是工业用水中能够重复利用的水量的重复利用程度。
它是考核工业用水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2.1定义:工业用水中,重复利用用水量(C)占用水量(Y)的百分比。
2.2公式Q=C÷Y×100%=C÷(Q+C)100%2.3计算2.2公式适用于企业、工业部门、城市、全国不同范围的重复利用率计算。
公式中C、Q、Y均为全年的水量。
计算按照1.1、1.2、l.3。
2.4由于火电业、矿业、盐业的用水特殊,为了便于城市间的比较,计算城市工业重复利用率时不包括这三个工业部门。
(也可以同时计算出包括这三个工业部门的城市工业重复利用率)3 间接冷却水循环率(R冷)间接冷却水循环率是考核工业生产用间接冷却水循环和回用程度的专项性指标。
它是重复利用率的—个主要组成部分。
3.1定义:工业生产用间接冷却水中循环和回用水量(C冷)占间接冷却水用水量(Y冷)的百分比。
3.2公式R=C冷÷Y冷×100%=C冷÷(Q冷+C冷)×100%3.3计算3.2公式适用于企业、工业部门、城市、不同层次的间接冷却水循环率计算,公式中C冷、Q冷、Y冷分别为年冷却水循环量,年冷却水取水量、年冷却水用水量,计算按照l.4,1.5,1.6。
4 工艺水回用率(R工)工艺水回用率是考核工业生产中工艺水回用程度的专项性指标,是重复利用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1定义:工业生产中,工艺用水中回用水量(C工)占工艺用水量(Y工)的百分比。
4.2公式R工=C工÷Y工×100%=C工÷(Q工+C工)×100%4.3计算4.2公式适用于企业、工业部门、城市计算工艺水回用率。
式中C工、Q工、Y工分别为年工艺水回用量、年工艺水取水量、年工艺水用水量,计算按照1.7,1.8,1.9。
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指工业企业循环冷却水的循环利用量与外补新鲜水量和循环水利用量之和比,以百分比计。
(给水)真题案例(含解析)

Qh
Q均 =3800 / 2666.7=1.43
答案选【A】。 解析: ①时变化系数的定义为最高日最高时流量与最高日平均时流量的比值, 计算都是以最高日水 量为基础; 3 ②本题中给水系统扩建后 5~21 时均衡供水,各小时增加的水量都是 1000 m /h,原有的给 水系统最大用水时为 17~18 时, 扩建后的最大用水时依然在 17~18 时, 如果扩建后新增加 的水量不是均衡供水,那就需要计算新建后各时段的用水量,找出最大时用水量,再计算。
给水系统流量关系计算
(A)1.43
(B)1.30
(C)1.27
(D)1.05
解:
(48000 + 16000) / 24 = 2666.7m3 /h (1)新建工厂后平均时流量为: Q平 =
(2)新建工厂后,每天的 5~21 时增加的流量为: = Qh 16000 / (21 = − 5) 1000m 3 /h (3)查本供水曲线,最高时在 17~18 时,其供水量为 2800m³,每小时增加 1000m³水量后, 最高时用水量变为: Qh = 2800 + 16000 / 16 = 3800m 3 /h (4) K h =
Qd Q 1.3 d 。 Q2 K = = ②高日高时用水量的计算为: h T T
1+α)Qd (
T
;
10. 某城市由水厂和水塔联合向城市给水管网供水。 后城市扩建新区, 设调蓄泵站向新区供水。 调蓄泵站进水来自老城区园水厂二级泵房,用水高峰时段调蓄泵站进水流量为 1000m³/h。扩建 新区后,该城市 2013 年最高日供水量为 180000m³/d。该年在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的时候,水 厂二级泵房出水流量为 7500m³/h,水塔、调蓄泵站出水流量各为 2000m³/h。该城市 2013 年供 水的时变化系数是以下哪项?【2016-3-1】 (A)1.27 (B)1.40 (C)1.53 (D)1.67 解: 3 高日均时流量为 Qd/24=180000/24 m /h 3 高日高时流量为(7500-1000)+2000+2000=10500 m /h 则 Kh=10500÷(180000/24)=1.40 答案选【B】。
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

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适用范围:本标准用于指导工业企业用水管理和水量计算的工作。
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包括重复利用率、间接冷却水循环率、工艺水回用率、万元产值取水量、单位产品取水量、蒸气冷凝水回收率、职工人均日生活取水量。
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范围对不同层次的工业用水水平,节约用水水平进行较全面的考核,是工业用水进行科学管理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指标。
1考核指标中有关水量计算1.1 重复利用水量(C)1.1.1 企业日重复利用水量根据重复利用水量定义见标准CJ19—87《工业用水分类及定义》,计算出企业日重复利用水量(直接利用河流或湖泊进行循环用水,不作重复利用水量汁算)。
1.1.2 企业年重复利用水量由不同季节(或不同用水情况时)的日重复利用水量乘以实际用水天数得到不同季节(或不同用水情况)的重复利用水量,再相加得到全年重复利用水量。
1.1.3 工业部门年重复利用水量由各企业年重复利用水量之和再加上企业间年互相重复利用的水量得到。
1.1.4 工业年重复利用水量由各工业部门年重复利用水量之和再加上城市污水处理厂回用于各工业部门的水量得到。
1.2 取水量(Q)1.2.1 企业日取水量由企业水源进口水表或其他计量仪表计算得到。
1.2.2 企业年取水量由企业日取水量相加得到。
1.2.3 工业部门年取水量由各企业年取水量相加得到。
1.2.4 工业年取水量由各工业部门的年取水量相加得到。
1.3 用水量(Y)1.3.1 企业日用水量由企业日重复利用水量和企业日取水量相加得到。
1.3.2 企业年用水量由企业年重复利用水量和企业年取水量相加得到,1.3.3 工业部门年用水量由工业部门年重复利用水量和年取水量相加得到。
1.3.4 工业年用水量由各工业部门年重复利用水量和年取水量相加得到。
1.4 间接冷却水循环量(C冷)1.4.1 企业日间接冷却水循环量根据间接冷却水循环量定义(见标准CJ19—87),测量和计算出企业日间接冷却水循环量。
《重复用水量》

重复用水量重复用水量的实质就是节约用水量。
这可以用重复用水量的计算公式加以说明。
W 3=W1—W2式中: W3——重复用水量(吨):W1——未采取重复用水措施所需的新鲜水量(吨);W2——采用重复用水措施后所需的新鲜水量(吨)。
重复用水有两种主要形式,即,循环用水和循序(串级)用水。
1.循环用水循环用水是指使用过后的水经过适当处理后理新回用,不再排回水体。
在循环过程中损失的水量须从水源取水加以补充。
例如,有一个企业采用循环用水措施后,每天只需补充新鲜水10吨(W2),未采用重复用水措施每天用新鲜水100吨(W1),重复用水量W3为:W 3=W1—W2=100—10=90(吨)说明节约用水90吨。
2.循序给水(串级结水)循环给水是将水源送来的先供甲车间使用,甲本间使用后的水或直接送乙车间使用,或经适当处理(冷却、沉淀等)后加压送乙车间或丙车间使用,然后排放。
其重复用水量等于各重复用水单位的水量之和。
例如,有甲、乙、丙三个车间,原先每天备用水80吨,共计240吨,采用串级用水后,每天只耗水80吨。
重复用水量为:W 3=W1—W2=240—80=160(吨)这说明这个企业每天节约用水量为160吨。
某厂冷却池有一书(泵的抽水能力为每小时200阴吨,先把水送入甲车间使用,然后依次送入乙车间和丙车间使用(如下图),冷却池每小时补充新水10吨,求每小时重复用水量。
解:求W 3。
W 1=200×3=600(吨) W 2=10W 3=W 1—W 2=600-10=590 (吨)重复用水率企业重复用水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重复用水量与总水量之比。
根据以上定义,重复用水率公式为:BX XQ Q Q X +=式中:X ——水的重复利用率(%);Q X ——企业内总重复用水量,包括通过节水水装置自身回用水量,即循环用水量和串级用水量之和,单位为吨/小时,也可以用月、季、年作为单位进行计算;Q B ——自水源取水量或补充新鲜水量,单位为吨/小时,也可以用月、季、年作为单位进行计算;计算举例:某厂用水情况如图所示:补充新水(1000)车间1车间2节水装置车间4排放(600)车间3循环1(600)循环4(270)排放水(400)循环2(570)损失(30)循环3(300)循环5(330)排放(70)新鲜补水(200)工艺用水(100)此图表明,新鲜水1000吨先进入一车间使用后排放400吨,剩600吨到二车间使用,使用后排入节水装置,蒸发了30吨,还剩570吨又到二车间使用,然后300吨输入三车间使用,并补充200吨新鲜水,270吨输入四车间使用。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主要资源产出率1指标

附件2循环经济评价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一、主要资源产出率1、指标解释:国内生产总值与主要资源实物消费量的比值。
主要资源包括: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钢铁资源、有色金属资源(铜、铝、铅、锌、镍)、非金属资源(石灰石、磷、硫)、生物质资源(木材、谷物)。
2、计算方法:主要资源产出率(元/吨)=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不变价)÷主要资源实物消费量(亿吨)主要资源实物消费量=化石能源+钢铁资源+有色金属资源+非金属资源+生物质资源。
具体到每项资源实物消费量的测算,国家层面主要是采用表观消费法测算。
省域层面的资源实物消费量可采用统计或测算的方法获得,具体统计报表和测算方法适时加载。
3、数据来源:统计部门二、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1、指标解释:主要废弃物(农作物秸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再生资源、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相关指标的赋权平均值。
2、计算方法:该指标是一个集成加权指标,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1/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5+主要再生资源回收率(%)×1/5+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率(%)×1/5+ 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率(%)×1/53、数据来源:发展改革部门、统计部门三、能源产出率1、指标解释:国内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量的比值2、计算方法:能源产出率(万元/吨标煤)=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不变价)÷能源消费量(万吨标煤)3、数据来源:统计部门四、水资源产出率1、指标解释:国内生产总值与总用水量之比2、计算方法:水资源产出率(元/吨)=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不变价)÷总用水量(亿吨)3、数据来源:统计部门、水利部门五、建设用地产出率1、指标解释:国内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总面积之比2、计算方法:建设用地产出率(万元/公顷)=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不变价)÷建设用地面积(万公顷)3、数据来源:统计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六、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1、指标解释:秸秆肥料化(含还田)、饲料化、食用菌基料化、燃料化、工业原料化利用总量与秸秆产生量的比值。
(整理)重复用水量

重复用水量重复用水量的实质就是节约用水量。
这可以用重复用水量的计算公式加以说明。
W3=W 1—W2式中:W 3——重复用水量(吨):W1——未采取重复用水措施所需的新鲜水量(吨);W 2——采用重复用水措施后所需的新鲜水量(吨)。
重复用水有两种主要形式,即,循环用水和循序(串级)用水。
1.循环用水循环用水是指使用过后的水经过适当处理后理新回用,不再排回水体。
在循环过程中损失的水量须从水源取水加以补充。
例如,有一个企业采用循环用水措施后,每天只需补充新鲜水10吨(W2),未采用重复用水措施每天用新鲜水100吨(W1),重复用水量W3为:W3=W1—W2=100—10=90(吨)说明节约用水90吨。
2.循序给水(串级结水)循环给水是将水源送来的先供甲车间使用,甲本间使用后的水或直接送乙车间使用,或经适当处理(冷却、沉淀等)后加压送乙车间或丙车间使用,然后排放。
其重复用水量等于各重复用水单位的水量之和。
例如,有甲、乙、丙三个车间,原先每天备用水80吨,共计240吨,采用串级用水后,每天只耗水80吨。
重复用水量为:W3=W1—W2=240—80=160(吨)这说明这个企业每天节约用水量为160吨。
某厂冷却池有一书(泵的抽水能力为每小时200阴吨,先把水送入甲车间使用,然后依次送入乙车间和丙车间使用(如下图),冷却池每小时补充新水10吨,求每小时重复用水量。
解:求W 3。
W 1=200×3=600(吨) W 2=10W 3=W 1—W 2=600-10=590 (吨)重复用水率企业重复用水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重复用水量与总水量之比。
根据以上定义,重复用水率公式为:BX XQ Q Q X +=式中:X ——水的重复利用率(%);Q X ——企业内总重复用水量,包括通过节水水装置自身回用水量,即循环用水量和串级用水量之和,单位为吨/小时,也可以用月、季、年作为单位进行计算;Q B ——自水源取水量或补充新鲜水量,单位为吨/小时,也可以用月、季、年作为单位进行计算;计算举例:某厂用水情况如图所示:此图表明,新鲜水1000吨先进入一车间使用后排放400吨,剩600吨到二车间使用,使用后排入节水装置,蒸发了30吨,还剩570吨又到二车间使用,然后300吨输入三车间使用,并补充200吨新鲜水,270吨输入四车间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复用水量
重复用水量的实质就是节约用水量。
这可以用重复用水量的计算公式加以说明。
W3=W 1—W2
式中:W 3——重复用水量(吨):
W1——未采取重复用水措施所需的新鲜水量(吨);
W 2——采用重复用水措施后所需的新鲜水量(吨)。
重复用水有两种主要形式,即,循环用水和循序(串级)用水。
1.循环用水
循环用水是指使用过后的水经过适当处理后理新回用,不再排回水体。
在循环过程中损失的水量须从水源取水加以补充。
例如,有一个企业采用循环用水措施后,每天只需补充新鲜水10吨(W2),未采用重复用水措施每天用新鲜水100吨(W1),重复用水量W3为:W3=W1—W2=100—10=90(吨)
说明节约用水90吨。
2.循序给水(串级结水)
循环给水是将水源送来的先供甲车间使用,甲本间使用后的水或直接送乙车间使用,或经适当处理(冷却、沉淀等)后加压送乙车间或丙车间使用,然后排放。
其重复用水量等于各重复用水单位的水量之和。
例如,有甲、乙、丙三个车间,原先每天备用水80吨,共计240吨,采用串级用水后,每天只耗水80吨。
重复用水量为:
W3=W1—W2=240—80=160(吨)
这说明这个企业每天节约用水量为160吨。
某厂冷却池有一书(泵的抽水能力为每小时200阴吨,先把水送入甲车间使用,然后依次送入乙车间和丙车间使用(如下图),冷却池每小时补充新水10
吨,求每小时重复用水量。
解:求W 3。
W 1=200×3=600(吨) W 2=10
W 3=W 1—W 2=600-10=590 (吨)
重复用水率
企业重复用水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重复用水量与总水量之比。
根据以上定义,重复用水率公式为:
B
X X
Q Q Q X +=
式中:X ——水的重复利用率(%);
Q X ——企业内总重复用水量,包括通过节水水装置自身回用水量,即
循环用水量和串级用水量之和,单位为吨/小时,也可以用月、季、年作为单位进行计算;
Q B ——自水源取水量或补充新鲜水量,单位为吨/小时,也可以用月、
季、年作为单位进行计算;
计算举例:某厂用水情况如图所示:
此图表明,新鲜水1000吨先进入一车间使用后排放400吨,剩600吨到二车间使用,使用后排入节水装置,蒸发了30吨,还剩570吨又到二车间使用,然后300吨输入三车间使用,并补充200吨新鲜水,270吨输入四车间使用。
三车间用水其中100吨为工艺用水,70吨排放,其余330吨输入四车间使用。
四个车间总共用600吨重复水而后排放。
求重复用水率。
%
3.63%1003270
2070
%100)330270300570600()2001000(330270300570600=⨯=⨯++++++++++=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