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论文

合集下载

国际服务贸易论文

国际服务贸易论文

国际服务贸易论文篇一:国际服务贸易结课论文国际服务贸易结课论文姓名:李龙威学号:201201110115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老师:田中景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关键词:服务贸易自由化中国影响对策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逐渐提升,影响日益增大,服务贸易已成为国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的全球化、自由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国际服务贸易往往涉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的特殊性,在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越来越成为阻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障碍。

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试图通过谈判等方式解决服务贸易发展的闲境,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的重要内容,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会为发展中国家一些具有优势的服务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但是在服务业越来越依靠技术知识进行国际竞争的今天,发展中国家仅仅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上已难以进一步实现服务贸易量的扩大和结构的改善。

发展中国家遇到的是更严峻的挑战。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定义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并具有其独特之处:了解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概念之必然性和必要性,认识其在当今国际贸易格局中的特点,对我们全面系统了解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对于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目前还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陶凯元认为“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就是指一国政府在对外服务贸易中,通过立法和国际协议,对服务和服务有关的人、资木、货物、信息等在国家间的流动,逐步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放松对外贸易管制的过程”;苗秀杰认为“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就是使各国取消服务贸易的壁牵,最大限度的实现服务的国际间自由交换”;蔡春林认为“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是指不断修改和调整管理服务商品流动、服务要素的市场准入的法律及规章制度,降低进行服务贸易的壁垒,从而创造出开放和竞争程度更高的服务贸易的交易制度和环境的过程”。

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通用11篇)

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通用11篇)

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通用11篇)【篇一】国际贸易的论文摘要: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完善中国-东盟贸易发展模式,有助于推动实现贸易自由化和资源有效配置,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2010年正式成立以来历经10年发展成为继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个自由贸易区。

中国与东盟双方经济联系,在不断的贸易合作中双方机制不断完善,经济实力与区域整体的效率和竞争力也不断提升,促进成员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本文以中国-东盟贸易发展为背景,首先介绍构建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从经济和政治两个立场探析中国-东盟贸易合作的必要性,通过当前中国-东盟贸易数据分析指出其特点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快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提出对策,以促进实现双方贸易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贸易数据分析;贸易利益;研究在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通过利用双方经济的互补性和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区域整体活力,加快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

在日益频繁的贸易合作中,双方发展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各自经济实力、区域整体竞争力也不断提升。

通过双方贸易、投资及其他领域的密切合作,有助于推动中国和东盟的经济贸易发展。

不过,在存在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需我们解决。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理论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不同国家就经济发展、某一经济领域、经济地区进行联合发展。

在达成经济联盟的过程中,经济生产要素在国家区域范围中实现自由化流动,促使生产资源配置的优化发展,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

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理论基础我们主要从关税同盟理论和一国模型与两国模型两个方面探讨。

1.关税同盟理论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其理论基础就是关税同盟理论。

在1950年,《关税同盟问题》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关税同盟理论的形成。

2021年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六篇

2021年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六篇

【论文写作】国际贸易又称贸易,是指货物和服务的跨境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组成,故又称进出口贸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国际贸易的论文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第一篇: 关于国际贸易的论文摘要现如今的国际贸易格局正处于不断分化的过程中,且开始不断趋于多极化发展,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

国际贸易分化致使多边贸易规则不断趋于弱化,使得不同规模、层级的贸易得以共存,推动了双边贸易协定的制定。

本文主要围绕国际贸易格局分化及国际贸易秩序演变展开了探讨,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有关研究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国际贸易;格局分划;秩序;演变;有效策略随着国际贸易交流合作的进行,国际贸易秩序逐渐变成了国家贸易的标准原则之一。

发展中国家进步速度不断加快,国家贸易格局逐渐由以美国为核心的一极化转变成多极化。

同时,世界贸易组织内部成员数量有所提升,协议内容也基于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而改变。

所以,理应注重有效明晰和理解国际贸易的格局分化及秩序演变,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全新的国际贸易格局,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国际贸易格局分化分析国际服务发展国际贸易的格局分化,使得服务贸易也变为了其中关键的构成部分之一,发展速度极快。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服务贸易总额已达至四千亿美元,发展至今,已高达五千亿美元,涨幅极高。

这使得服务贸易的整体地位产生了较大变化,各国对如何有效发展服务贸易提起的重视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发达国家。

具体表现为,欧盟服务贸易出口的总额度占据比例已接近货物贸易,美国服务贸易照比其他货物出口贸易明显较高。

我国近年来对服务贸易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逐渐开始注重提高其在整体对外贸易中占据的比例,但照比发达国家而言依旧具有一定差距,这代表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相对缓慢。

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具有较大差距,是国际贸易发展格局分化的结果。

发展中国迅速崛起,发达国家整体地位下降国际贸易格局分化的又一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实力的对比产生显著变化。

国际服务贸易毕业论文

国际服务贸易毕业论文

国际服务贸易毕业论文作为一种市场交易,国际服务贸易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交易费用的影响。

交易费用,即市场交易过程中的资源损耗,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度量、界定和保证产权的费用;(2)发现交易对象、交易价格及各种市场信息的费用;(3)谈判、起草和订立交易合约的费用;(4)执行交易的费用;(5)设立与运行规制结构的费用;(6)交易偏离一致性时产生的费用。

这些交易费用的大小将影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速度与范围。

一、交易费用与国际服务贸易的负相关关系国际服务贸易是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产物。

分工和专业化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服务的效率,增加了国际服务产品,另一方面,又使得人们为了消费多样性的需要,通过市场与他人进行服务与产品或服务与服务的交换,并产生相应的交易费用。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就取决于服务产品在分工与专业化之后所带来的好处与其因为交换而产生的交易费用之间的力量对比。

通过有关模型分析,我们知道交易费用越小(即交易效率越高),服务消费者从分工中得到的净好处就越多,其购买服务的愿望就越强烈,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就越快;反之,当交易费用很大时,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就会受到约束。

交易费用的大小与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成负相关关系。

二、国际服务贸易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市场交易受交易费用的影响,而交易费用产生的基本原因是经济个体之间信息不对称、不完备及其利益冲突。

国际服务贸易亦是如此。

但是,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交易费用要受到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例如:贸易的标的物服务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一国政府总是倾向于保护本国服务业、限制国外服务提供等等。

(一)服务的特征对国际服务贸易交易费用的影响服务与货物相比,具有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不可储存性及异质性。

这使对服务的质量评价与对货物的质量评价很不相同。

在国际货物贸易中,货物的质量评价通常有一定的指标,在交易前进口方以掌握货物的形状、重量、规格、性能等较为完整的质量信息,对货物的效用预期一般比较准确。

国际贸易的论文

国际贸易的论文

国际贸易的论⽂当代,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种⼿段,⼜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学术交流的⼀种⼯具。

它包括学年论⽂、毕业论⽂、学位论⽂、科技论⽂、成果论⽂等,论⽂⼀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参考⽂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可有可⽆。

国际贸易的论⽂1 【摘要】⾃从我国加⼊WTO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已经连续⼏年成为最⼤的贸易顺差国。

因此,我国也随着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成为了全球经济⼀体化中不可缺少的⼀份⼦。

但是,⽬前的全球经济市场正在经历着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体化程度逐渐加⼤以及以服务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逐渐占主导地位的的发展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该思考如何制定准确的对外贸易战略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稳步发展和实施以战略性贸易政策为主的对外贸易模式。

本⽂着重讨论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性选择等主要内容并希望以此来使得⾃⾝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有更好的理解。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对外贸易战略;战略选择 ⼀、引⾔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信息技术的强势发展使得在社会⽣活的⽅⽅⾯⾯都涉及到它的影⼦。

这⼀点在⽇常的经济⽣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从有了互联⽹信息技术,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国家都可以进⾏经济往来和资⾦往来,这就是⽬前为什么形成了全球经济⼀体化的原因。

全球经济⼀体化带来的成果是各个国家在相关的规定下实⾏相对⾃由的贸易往来,跨国之间的资⾦投资和资⾦融通等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往来活动。

从互联⽹信息技术开始应⽤到经济领域以来,世界上⼏乎所有国家都卷⼊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当中,贸易⾃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形式。

世界各国如果想要参与到国际贸易活动来并实现资源的更加优化的配置的话就必须实现国际贸易⾃由化。

这是全球经济⼀体化为世界各国带来的发展的福⾳。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论文范文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论文范文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论文范文随着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加强,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国际服务贸易论文,供大家参考。

国际服务贸易论文篇一:《国际服务贸易》摘要:作为货物贸易的派生需求,服务贸易随着世界货物贸易量的增长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同时GATS的生效实施也给国际服务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化提供了机遇。

从有关文献看,目前国内外关于服务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国际服务贸易的原理;(2)服务贸易惯例与不同国家对服务贸易的政策(3)服务贸易涉及的产业与具体分析。

本文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决定因素进行分析,试着解释服务贸易是如何随着经济发展和商品贸易扩张而发展的。

关键词:宏观因素、服务出口、服务增加值、开放市场、对策随着经济服务化程度的深化,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1980-2000年,世界货物贸易平均年增长率为5.9%,而商业服务贸易的平均年增长率为7.1%。

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动:1980年,国际商业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5.2%,2000年,这一比重提高到18.6%。

国际贸易格局之所以发生如此变化,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服务贸易,它们竞相抢滩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包括对发展中国家施以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后者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

目前,在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上,领先国家几乎全部是发达国家,如2000年,服务出口总额处于前10位的国家或地区依次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中国香港地区和比利时-卢森堡,这10个国家或地区的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59.3%。

显而易见,能否在服务贸易领域占领制高点已经成为决定各国在国际竞争中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还相当落后,如果说过去封闭的国内服务市场把我们与国际竞争隔离开来,使我们不能深切地感受到这种落后,那么加入WTO之后,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如果我们的服务业不能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必将感受到市场拱手让人的切肤之痛。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论文(通用12篇)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论文(通用12篇)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论文(通用12篇)摘要我国进行对外开放之后,与各国间的贸易、货品及人员流动也日益频繁。

而只有通过有效实现国际物流工作的利益最大化,加强出口市场的管理规范,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等措施,才能够加快我国国际贸易前进的脚步。

从而增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工作高效稳定的开展。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其发展路径,并提供了几点应对策略。

关键词国贸;发展模式;路径分析正文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使得对外贸易的环境也愈加复杂。

在此背景下,与各国之间的一些贸易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我国要解决当前的国贸问题,并就必须选择有效的发展路径完善和改进国贸现状。

一、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问题肆意消耗资源。

众所周知,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属于能源大国。

但受到我国当前的国情限制,我国在当前国际贸易中,主要的出口产品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两类。

而为了保证国际市场的需求,扩大贸易出口额,许多企业开始肆意开采消耗我国的自然资源,导致当前矿产资源十分稀缺,而国内森林耕地面积也在不断减少,我国自然资源在不断地被消耗,但仍然无法满足持续增长的国际市场的需求。

国际竞争力较弱。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我国在当前国际贸易中,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我国在最近几年已经逐渐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转型,也越来越看重科学技术的运用,并增加了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出比,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地位仍然无法撼动,而且从短期国贸市场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占主导地位。

除此之外,虽然我国目前出口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但真正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是比较稀少的,而我国的科技水平与各发达国家相比也明显处于落后水平。

由此可见,我国国贸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在世界经济市场中的地位也令人堪忧。

贸易冲突严重。

我国属于人口大国,相对来说劳动力资源就比较丰富,且劳动力价格也比较低廉,劳动力成本不高也导致了我国商品在出口市场中的价格低廉,也对同类的进口国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国际服务贸易论文

国际服务贸易论文

国际服务贸易论文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国际服务贸易论文班级:1103082学号:姓名:王玉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分析摘要:国际间旅游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反应,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尺度。

在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的情况下,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高速增长。

了解中国旅游服务行业贸易现状,对中国国际旅游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是制定出境旅游政策的基础。

掌握中国国际旅游行业现状,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我国旅游与国际服务贸易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更可以促进中国国际旅游的发展。

关键字:国际旅游国际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总协定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国际旅游行业已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响应,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化的重要尺度。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服务提供者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跨境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旅游服务消费者跨境接受旅游服务并支付报酬的活动。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既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旅游,也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的分析和解读,更进一步地加深人们对这一行业的认识和了解,也对大家出国旅游和从事旅游服务行业有一定帮助。

一、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与GATS的关系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及义务必然适用于中国。

《服务贸易总协定》给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带来了公平、无歧视的竞争机会和更广阔的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对中国的服务贸易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期许。

2001年11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143位成员。

中国旅游业的入市谈判属于GATS中的第九类—“旅游及相关服务”,包括以下四项:饭店、餐馆及送餐;旅行社;导旅服务;其他。

因为谈判初期中国提供的开放现状表中,已将“送餐”和“导旅服务”纳入到“没有限制”范围,所以多年中的谈判都没有涉及此类服务,也就未在承诺表中列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服务贸易——期刊论文班级姓名学号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因素摘要:作为货物贸易的派生需求,服务贸易随着世界货物贸易量的增长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同时GATS的生效实施也给国际服务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化提供了机遇。

从有关文献看,目前国内外关于服务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国际服务贸易的原理;(2)服务贸易惯例与不同国家对服务贸易的政策(3)服务贸易涉及的产业与具体分析。

本文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决定因素进行分析,试着解释服务贸易是如何随着经济发展和商品贸易扩张而发展的。

关键词:宏观因素、服务出口、服务增加值、开放市场、对策【正文】随着经济服务化程度的深化,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1980-2000年,世界货物贸易平均年增长率为5.9%,而商业服务贸易的平均年增长率为7.1%。

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动:1980年,国际商业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5.2%,2000年,这一比重提高到18.6%。

国际贸易格局之所以发生如此变化,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服务贸易,它们竞相抢滩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包括对发展中国家施以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后者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

目前,在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上,领先国家几乎全部是发达国家,如2000年,服务出口总额处于前10位的国家或地区依次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中国香港地区和比利时-卢森堡,这10个国家或地区的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59.3%。

显而易见,能否在服务贸易领域占领制高点已经成为决定各国在国际竞争中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还相当落后,如果说过去封闭的国内服务市场把我们与国际竞争隔离开来,使我们不能深切地感受到这种落后,那么加入WTO之后,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如果我们的服务业不能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必将感受到市场拱手让人的切肤之痛。

本文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决定因素进行分析,试图解释服务贸易是如何随着经济发展和商品贸易扩张而发展的。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分析框架对国际服务贸易有不同的理解。

按照传统的观点,国际服务贸易被视为服务的进出口,这是一种跨境贸易的概念。

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观点,国际服务贸易还应包括由商业存在——简单地说,就是属于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企业——所完成的贸易。

由于目前除美国外各国尚未公布关于服务贸易定义的数据,因此本文所采用的仍是传统的跨境贸易的概念。

出口方是服务的供给者,进口方是服务的需求者。

因此,服务贸易的发展是由对服务的供给和需求而决定的,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分析框架就是识别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供给和需求的宏观变量。

(一)影响国际服务贸易供给的宏观变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直接受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影响。

服务区别于货物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生产者与消费者有很大程度的互动,换言之,服务生产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对服务的最终结果的评价。

因此,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生产经验,能够高效率地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较强。

根据波特的“国家钻石”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还受国内服务需求的影响。

国内服务需求较高,越能推动国内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也越强。

但是,国内服务需求大也可能导致另一个结果,即服务对象主要在国内,出口动机受到抑制,尤其是国内经济规模大的国家更可能以内需为主。

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还受其自身货物贸易能力的影响。

一方面,许多服务贸易是伴随着货物贸易而发生的,如国际货运服务、保险服务、进出口信贷服务和维修服务等;另一方面,根据波特的理论,跨国商务活动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货物出口市场上领先的国家或地区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商务经验,有助于顺利开展国际服务贸易。

(二)影响国际服务贸易需求的宏观变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国外服务的需求直接受国内服务需求的影响。

服务需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生产的需求,即生产者需求;二是来自消费的需求,即消费者需求。

生产者服务需求受国内经济规模的影响,国内经济规模越大,对生产者服务的需求越大;后者受收入水平的影响,收入越高,对服务的消费需求越高。

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国外服务的需求还受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影响。

如果国内服务生产足以满足国内需求,则对国外服务的需求就低。

同样,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国外服务的需求还受它对国外货物的需求的影响,原因在于许多货物进口会引致相应的服务进口。

二、服务贸易宏观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选取如下宏观变量对服务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用国内生产总值(GDP,10亿美元)反映国内经济规模;用人均国民收入(GNIPC,美元)反映收入水平;用服务业增加值(VAS,亿美元)及其年增长率(AGS,%)反映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此外,还包括两个货物贸易指标,即商品出口(EXG,亿美元)和商品进口(IMG,亿美元)。

分析所用的样本数据是1982-1998年17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这17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服务贸易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国家的选取上尽可能多样化,即样本国家既包含发达国家,又包含发展中国家。

其中,尽管美国的服务贸易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但由于美国的情况比较特殊,故样本中不包括美国。

这17个国家或地区为:奥地利、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韩国、荷兰、加拿大、马来西亚、墨西哥、日本、瑞典、泰国、中国香港、意大利、印度、英国和中国。

数据取自中经网。

在分析方法上,鉴于数据为时间序列与截面数据的混合数据,采用Panel Data回归分析方法。

考虑到时间序列可能存在自相关,且样本国家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故采用有同代相关的一阶自回归模型。

利用SAS软件的TSCSREG 程序得到如下回归结果,见表1、表2。

表1 因变量:服务出口单位:亿美元自变量系数标准误差 t Pr>│t│截距 3.173 1.660 8 1.91 0.057 1GDP -0.013 0.001 53 -8.81 <.000 1GNIPC 0.004 0.000 050 82.29 <.000 1VAS 0.002 0.000 296 6.71 <.000 1AGS 0.251 0.014 9 16.83 <.000 1EXG 0.180 0.000 987 182.20 <.000 1R[2]=0.996 8表2 因变量:服务进口单位:亿美元自变量系数标准误差 t Pr>│t│截距-21.177 0.708 9 -29.87 <.000 1GDP 0.100 0.002 55 39.08 <.000 1GNIPC 0.003 0.000 064 49.82 <.000 1VAS 0.003 0.000 420 8.20 <.000 1AGS -1.148 0.036 4 -31.56 <.000 1IMG 0.159 0.001 49 106.96 <.000 1R[2]=0.995 6由表1可以看到,5个变量与服务出口的关系都很显著,可以解释服务出口变动的99.68%。

具体来看:(1)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国内经济规模对服务出口的净影响为负,GDP每增加10亿美元,服务出口就会减少130万美元。

这意味着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或地区的服务生产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需求,而一些服务业发达但国内市场有限的国家或地区则注重开拓国际市场,这也正是中国香港和比利时-卢森堡出现在服务出口前10名的原因。

(2)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收入水平对服务出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GNIPC每提高1美元,服务出口就会增加40万美元,其t值仅次于商品出口。

这个关系解释了服务出口领先国家几乎全部是发达国家的现象。

(3)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出口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服务业增加值每提高1亿美元,服务出口就增加20万美元,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服务出口就增加2510万美元。

相对而言,服务业增长率对服务出口的影响更为显著,这意味着服务业发展迅速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比服务业成熟的国家或地区更倾向于拓展国际市场。

(4)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商品出口对服务出口有显著的拉动效应,商品出口每增加1亿美元,就会导致服务出口增加1 800万美元。

商品出口的t值最大,表明它是5个变量中对服务出口影响最为显著的变量。

由此启示我们,尽管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是两种相对独立的贸易形式,但在货物贸易的发展过程中蕴含着服务贸易的巨大机会,发展中国家应当善于主动把握这些机会,实现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共同发展。

由表2可以看到,5个变量与服务进口的关系都很显著,可以解释服务进口变动的99.56%。

具体来看:(1)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国内服务需求对服务进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GDP每增加10亿美元,服务进口就会增加1000万美元;GNIPC每提高1美元,服务进口就会增加30万美元。

GNIPC的t值大于GDP的t值,表明服务的消费需求比生产需求对服务进口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消费结构服务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对国际服务需求也较大。

(2)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进口的影响是双向的,服务业增加值每提高1亿美元,服务进口就增加30万美元,而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服务进口就减少1.148亿美元。

这种现象表明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进口的净影响有阶段性。

一般地,服务业增加值与服务业增长速度为负相关,利用样本数据计算这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22,p-value为0.000 1。

当服务业增加值处于某一临界值以下时,服务业增长较快,快速扩张的国内服务业能够满足国内服务需求的增加,因此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进口的净影响为负;当服务业增加值超过临界值时,服务业增长放缓,国内服务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国内服务需求的膨胀,因此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进口的净影响为正。

(3)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商品进口对服务进口有显著的拉动效应,商品进口每增加1亿美元,就会导致服务进口增加1590万美元。

商品进口的t值最大,表明它是5个变量中对服务进口影响最大的变量,再一次揭示出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2000年,中国商业性服务出口总额为301亿美元,占世界商业性服务出口总额的2.1%,排在第12位;商业性服务进口总额为359亿美元,占世界商业性服务出口总额的2.5%,排在第10位。

可以说,中国的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尽管如此,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并不协调,有明显的滞后。

中国服务贸易的实际值远低于按上述回归模型计算的拟合值,尤其是服务出口与拟合值的差距逐步扩大,表明中国的服务贸易远未达到理想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