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号的作用及用法
引号的作用,并举例

引号的作用,并举例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例如: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整赴刑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②表示突出强调。
例如: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③表示讽刺和否定。
例如:“还要让它‘留芳’百世吗?”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④表示特定称谓。
例如:“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⑤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例如:“如浴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啊!使用引号应注意①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例如:(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灌正肥哩。
肉香、油多。
俗话说‘八斤灌肉七斤油’啊。
”②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例如: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例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④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⑤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引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明确指出引号的用法有四种:①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③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④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即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
引号直接引用他人的话,包括格言、诗词、歌词,但不会引用单个的词语。
不过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象声词和音译外来词加引号,也是表示直接引用。
例如:1.“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卢沟桥烽火》)2.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
引号的用法及作用及用法

引号的用法及作用及用法引号的用法及作用引言:引号是我们日常写作中经常使用的标点符号之一。
正确使用引号可以使文章更加准确、规范,避免歧义和误解。
本文将讨论引号的用法及其作用,以帮助读者理解如何正确运用这个标点符号。
一、直接引语的表示和引述1.1 直接引语的标记在文中呈现直接引语时,通常使用双引号或单引号来标记。
具体选择双引号还是单引号主要取决于所处环境或需要与其他标点符号区分开来。
例如:“我爱学习!”他激动地说道。
例如:她回答道:“这是我的手机。
”1.2 引语内部的顺序标点当直接引语内部有顺序性的标点符号时,这些标点符号应该放在最后一个引号之外。
例如:“请大家注意逗點的位置”,老师提醒着。
二、间接引语和强调2.1 间接引语间接引语是在自己的话中转述他人言辞或观点时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不同于直接引语需要使用双/单引号来划定,间接引语没有这种需求。
例如:她告诉我她喜欢这本书。
2.2 引号的强调作用引号还可以用于强调某个词或短语,在表达中起到突出重点和加强语气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非官方文献、口耳相传的内容,应该慎重使用引号来表达。
例如:他在演讲中称这项举措是“历史性的”。
三、引号在标题和书名的使用3.1 标题中引号的运用在标题中,适当地使用引号能够突出主题或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然而,在正式文体中,过度使用或错误使用引号可能会给读者留下不专业和不规范的印象。
例如:“观音山”垃圾分类实践经验分享3.2 书名及文章章节名中引号书名、文章章节名等需要以特殊方式标记同一信息源时,可以通过单/双引号来区别。
例如:《红楼梦》第一回《薛雄黄初定套闲气睦老新识汲阳酒》四、一些常见误区及正确运用示例4.1 误区:标点符号内部无需标注引号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直接引语内部还有其他标点符号的情况。
这时,引号应该包裹整个引语,而其他标点符号不受影响。
错误示例:“你是笨蛋!”她对他大声说。
4.2 误区:直接引语间断问题假如一个人的话在中间被插入了其他内容,在写作中需要用逗号或分号来实现对其的引导。
引号的作用及用法普法顺口溜

引号的作用及用法普法顺口溜引号是我们在日常写作中经常会用到的标点符号,它有着多种作用和用法,可以用来引述他人的话语,表示特殊含义,强调某个词语,或者标明错误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引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一、引述他人的话语在写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引述他人的发言或思想。
这时候,可以使用引号来表示这部分内容是他人所说的或者思考的。
例如:“明天有重要的会议,”他提醒道。
“请大家务必准时参加。
”二、表示特殊含义有时候,我们希望强调某个词语或短语的特殊含义,可以使用引号来表示。
这样可以使读者对该词语或短语有更深入的理解。
比如,“幸福”不仅仅是指物质的富有,更包含着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三、强调某个词语某些情况下,我们希望强调某个词语或短语,使它在句子中更加突出。
这时候,也可以使用引号来达到强调的效果。
例如,这个古镇以“水乡之美”而著名,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的驻足观赏。
四、标明错误引号还可以用来标明错误,表达一种讽刺或讥讽的意味。
比如,他总是把“忙碌”和“效率”混为一谈,完全没有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区别。
综上所述,引号在写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用来引述他人的话语,表示特殊含义,强调某个词语,或者标明错误等。
在使用引号的时候,要注意语法和语义的准确性,避免使用过多或者错误使用引号,以免影响文章的质量。
引号的正确使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精确和表达更加清晰,从而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普法顺口溜:引号在写作中常用,引述他人话不动,含义特殊加引号,强调词语突出来。
标错处要用引号,表达讽刺讥讽意。
使用时要小心,语法准确别乱用。
引号用对文章美,阅读体验更好受。
引号的作用及用法

引号的作用及用法引号是一种标点符号,用于引用某人的话语、引述他人的观点或者强调特定词语。
在书写中,引号起到了标示和区分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引号的用法,并解释不同情况下如何准确使用引号。
一、引号的类型及形式引号分为直引号(“ ”)和间接引号(‘ ’),在中文中通常使用直引号。
直引号一般为半方大写的标点符号,放在引用内容的前后。
而在英文中,直引号又被分为双引号(" ")和单引号(' ')。
二、引号的用途1. 引述他人的话语引号最常见的用途是引述他人的话语、观点或文本。
当我们要引用某人的话或摘录他人的原文时,需要用引号来显著标示出来。
比如,当我们引用某本书的某句话时,可以写成:“XXX”(书名)中有这样一句。
2. 表示特定含义或用词引号还可以被用来表示特定含义或对某个用词的强调。
比如,有时我们用引号来表示某个词语的使用是非正式的、隐晦的或带有讽刺意味的。
例如:“友谊”的定义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于友谊有不同的理解。
这里的“友谊”就是对这个词语的特别强调。
3. 引进新名词或新符号当我们需要引进新的名词、新的术语或新的符号时,可以使用引号来标示它们的首次出现。
这样可以让读者明确知道,这个术语或名词是作者新创造的或者正在解释的。
比如,引号中的“虹吸效应”是指液体在管道中倒流的现象。
3. 引用标题和书名在书写中,引号还经常用来引用文章、书籍等的标题或书名。
这样可以使标题与正文有明显的区分。
比如,《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
4. 引用外语在翻译或引用外文资料时,引号可以起到标示引文或外文内容的作用。
这样不仅可以明确引用的内容是外来的,同时也避免了语言的混淆。
例如,拉丁文的“carpe diem”在英语中的意思是“抓住当下”。
三、引号使用的注意事项1. 引号的内外嵌套问题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在引语中再引用另外的内容,这时就需要使用内外嵌套的引号。
外侧一般使用双引号,内侧则使用单引号或直接嵌套双引号。
引号作用7种及举例说明

引号作用7种及举例说明
引号作用主要有七种:
1、用来标注诗句、文章段落或篇章。
例如:许多社交网站都开始
标注句子“对话”,以及问题和回答,使用双引号“ ”;
2、用来标注短语或词语,特别注意的是某些字在句中的特殊用法,可用引号括起来:例如:“单相思”来指远处的爱人、恋人,而不是
普通的单纯的思念;
3、用来标注时间。
例如:“春节”;
4、用来标注人物称号或身份。
例如:“三国时期的李白”;
5、用来标注书名、电影片名等、节日名等。
例如:“精彩电影
《大话西游》”;
6、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作文中可以使用引号引出自己
的观点:“做一个有理想的少年…”;
7、用来标注外文原句;例如:他认为“Life is not measured
by the number of breaths we take, but by the moments that
take our breath away”。
引号的作用及用法举例

引号的作用及用法举例
引号是书写中一种常用的标点符号,它在表达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下面将对引号的作用及用法进行详细介绍,并给出一些实际的例子。
1. 引号的作用
引号的主要作用是引述他人的言论或文字,用来表示间接引用或强调。
它可以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以及确保引用内容的真实性。
2. 引号的用法
2.1 引述他人的言论或文字
当我们需要引述他人的言论或文字时,可以使用引号来标明。
引号的使用有两种形式:单引号和双引号。
在中文书写中,一般多使用书名号(《》)来标记书籍、期刊等的标题,而将引号留给引述具体的言论或文字。
以下是一个例子:
对于他的观点,《三体》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未来的世界将充满了科技的奇迹。
”
2.2 引用特定词语或短语
引号还可以用于引用特定的词语或短语,以示区别或强调。
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加明确地理解文中的用词。
以下是一个例子: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自然灾害”这一词来指代各种自然原因引起的灾难,如地震、洪水等。
2.3 表示讽刺或引起疑问
有时候,引号也可以用来表示讽刺、怀疑或打括号。
这样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的真实意图。
以下是一个例子:
这个所谓的“英雄”,实际上并没有做出任何贡献。
总结
引号是一种常用的标点符号,它的作用包括引述他人的言论或
文字、引用特定词语或短语以及表示讽刺或引起疑问。
合理使用引
号有助于保持文本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
的意图。
以上是关于引号的作用及用法的简要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有哪些用法

引号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用法
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
那幺,引号的作用是什幺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引号有什幺作用1、表示直接引用,直接引用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举例说明:(1)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2)我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
2、表示特殊含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举例说明:(1)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2)多灾多难的黄河怎幺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3、表示着重强调,着重强调指一句话中需要着重强调的对象。
举例说明:(1)说“认识”,其实我并不理解他。
(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4、表示特定称谓,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一般为名词。
举例说明:(1)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2)大家采集“茅茅针”。
5、表示讽刺和否定,否定和讽刺指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和讽刺。
举例说明:(1)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2)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1使用引号的注意事项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
成语、格言、诗词等,。
引号的作用及用法

引号的作用及用法一、引言引号,这两个小小的符号,虽不起眼,却在我们的语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想象一下,没有引号,我们的文字会多么单调和混乱。
引号就像是文字的保护伞,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界限。
1.1 引用的标志首先,引号常用来标示引用。
比如,我们听到“行动胜于空谈”这句话时,心里一定会产生共鸣。
这句话不止是文字,它承载着无数人的智慧。
通过引号,我们知道这句话并不是说话者的原创,而是从某个地方借来的。
有时候,一句名言能瞬间打动人心。
引号让我们意识到,智慧是需要传承的。
1.2 强调和特殊用法再者,引号也可以用来强调某些词汇或表达特殊的含义。
比如说“成功”这个词,它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事情。
有时候,我们说“成功”只是为了表面上的认可,实际上内心却感到空虚。
引号的使用让这种微妙的区别更加明显,帮助读者捕捉到潜在的意义。
二、引号的种类2.1 单引号和双引号接下来,我们聊聊引号的种类。
单引号和双引号,虽看似简单,实际上它们的使用却各有讲究。
通常情况下,双引号用来标示直接引语,而单引号则常用于引语中的引语。
比如,某人说:“我今天听到了一句‘努力就会有回报’的话。
”这时候,双引号包围整句,而单引号则圈住了那句引言。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意思?2.2 斜体和引号的配合再进一步,斜体和引号的结合也能产生丰富的效果。
当我们在写作中想强调某个词汇或概念时,斜体加引号的组合能让它更为突出。
比如,某部小说里的角色可能会说:“我从未见过‘勇气’如此真实。
”这样的使用方式,让文字更具表现力。
2.3 各种文化中的引号使用不同文化中,引号的使用方式也有所差异。
在英语中,双引号是主流,而在中文中,书名号和引号的搭配使用更为普遍。
比如,书名《红楼梦》可以被引号包围,也可以使用书名号。
这样的差异,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变化。
三、引号的误用与常见错误3.1 误用引号的情况不过,引号的使用并非总是正确的。
常常我们会看到有人将引号滥用,比如为了突出某个词而随意加上引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号的作用
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
引号有双引号与单引号两种。
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
双引号与单引号反复使用。
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
连续引用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
引号的作用主要有:
a.表示引语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d.表示否定与讽刺
引语指行文中引用她人的话。
成语、格言、诗词等, 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
凡就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
如果引用的内容就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
横写“”、‘’,竖写『』、「」
①表示引用的部分。
例:⒈老师对我们说:“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这里“”的话就就是老师说的话,通常说话都要用“”的。
⒉通常在有些文章中都会引用一些名言或者一些诗句的,通常也会用“”的,
②表示特定的称谓或着重指出的部分。
例:一氧化碳中毒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
这里“”引住的就就是对一氧化碳的称谓了。
③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例:您这样的“聪明人”还就是少一些好。
④引号里面还要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她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就是什么意思?”
⑤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例:一切反动派都就是“纸老虎”。
在直行文稿中,双引号用“『』” ,单引号用“「」”
练习:
1、“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
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妈妈上前说道。
2、雷锋的“钉子精神”就是特别可贵的。
3、我们不能只靠老天的“照顾”。
4、“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
来的。
答案:
1、表示引用的部分。
2、表示特定的称谓或着重指出的部分。
3、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4、表示特定的称谓或着重指出的部分
引号的用法
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与单引号“‘’”。
它在标点符号中属于标号。
一般用法有下列几种:
一、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①为了经常提醒自己,鲁迅还在书签上写了一行字:“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三到。
”(明确:这就是在行文中的直接引用。
因此,值得注意的就是所引用的内容结束后,句号应该在双引号的里面)
②“满遭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明确:这也就是直接引用的一种,不过,“‘满遭损,谦受益’”与“这句格言”成为
了同位复指,共同做了“流传”的主语,所以,双引号里的内容结束后,不需要加上其她标点)
③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瞧到。
(明确:这就是一个陈述句,作者只引用《高山青》里的一句歌词作为行文的内容,所以,在所引用的话的引号外面加上逗号,与其她话语组成一个完整的陈述内容)④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明确:这一句与前面所讲的例②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所引用的内容的位置,前者为“主”,后者为“宾”)
二、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例如,散文的重要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所谓“神不散”,主要就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方法怎样灵活多变,无不就是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的。
(明确:这个语段涉及到的引用属于总分关系。
“总”——“形散而神不散”;“分”——“形散”与“神不散”。
所以,这里引号的作用表示着重要论述的对象)
三、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①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就是火把还就是星星。
(明确:这里“之”字引用实际上表示的就是摩形格的修辞手法,即形象化的将山路蜿蜒曲折比喻成为
像“之”字)
②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
(明确:“足不出户”就是一个成语,意思就是脚不出家门。
形容见识浅陋,视野不广。
这里赋予它的特殊含义指我们的祖先,虽然处于远古时代,科学技术还没有今天这样发达,然而,她们已经能够从地球上探索出宇宙的某些奥秘)③云就像就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明确:“招牌”,原来的意思就是指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或经营货物的牌子,作为商店的标志。
这里的含义就是指天上的各种各样的云朵,有经验的人瞧到它就会知道天气的情况,正所谓“瞧云识天气”)④这样的“聪明人”还就是少一点好。
(明确:这里的“聪明人”加上引号,其实就是反话正说,修辞手法称之为反语。
“聪明人”,既“愚笨者”)此外,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朋友,人们不就是说‘沉默胜于雄辩’不?”(明确:“沉默胜于雄辩”就是这句话直接引用之中的引用,为了表明层次,所以,要用单引号)
再瞧双引号里面套用单引号的两个例子。
如:①“先生,‘怪哉’这虫,就是怎么一回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您相信不?那就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那就是我们家的‘北海’。
”(萧乾《枣核》)(明确:例①单引号突出“怪哉”之虫;例②单引号突出“北海”这一地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