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充电器模式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充电方式

新能源汽车充电方式

新能源汽车充电方式电动汽车充电方式主要有常规充电方式、快速充电方式、无线充电方式、移动充电方式、更换电池充电方式几种。

1.常规充电方式这种充电方式是采用恒压、恒流的传统充电方式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即是采用随车配备的便携式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可使用家用电源或专用的充电桩电源。

就是我们现在乘用车使用的方式:车载充电机和家用壁挂式充电桩。

充电电流较小在16~32A,电流可直流或者两相交流电和三相交流电,因此视电池组容量大小充电时间为5~8h。

常规充电模式缺点非常明显,充电时间较长,但其对充电的要求并不高,充电器和安装成本较低;可充分利用电力低谷时段进行充电,降低充电成本;更为重要的优点是可对电池深度充电,提升电池充放电效率,延长电池寿命。

因充电时间较长,可大大满足白天运作,晚上休息的车辆。

2.快速充电方式这顾名思义为能快速充满电的充电方法,通过非车载充电机采用大电流给电池直接充电,使电池在短时间内可充至80%左右的电量,因此也称为应急充电。

快速充电模式的代表为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快速充电模式的电流和电压在150~400A和200~750V,充电功率大于50kW。

此种方式多为直流供电方式,地面的充电机功率大,输出电流和电压变化范围宽。

3.无线充电方式无线充电模式即无须通过电缆来传递能量,采用电磁感应、电场耦合、磁共振和无线电波等方式进行能量的传递,如图5-4所示。

采用无线充电模式,首先需要在车上安装车载感应充电机。

车辆的受电部分与供电部分没有机械链接,但需要受电体与供电体对接较为准确。

受制于技术成熟度和基础设备的限制,无线充电设施设备暂时还无法大批量产应用。

业内主流的无线充电技术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和磁共振方式传递电能,磁共振方式充电效率更加高,而且电磁辐射强度更低,比手机通话时强度要小,更重要一点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无须非常对齐,这一点是电磁感应所不及的。

无线充电模式未来应用的前景无法估量,未来将能边走边充电,电能可能来自路面铺装的供电系统,或者来自汽车上接收的电磁波能量。

快充模块操作方法

快充模块操作方法

快充模块操作方法
快充模块是一种用于快速充电的电子模块,通常使用于移动设备、汽车电池、电动车等领域。

以下是一般快充模块的操作方法:
1.连接模块:将快充模块插入一个能够提供适当电源的电源插口。

2.连接设备:使用USB线或其他连接器将需要充电的设备连接到快充模块。

3.开始充电:在连接设备之后,快充模块应该自动开始提供充电。

一些模块具备判断功能,可自动选择最高的充电速度。

如果需要按照要求设置特定的充电速率或者充电电流,可以查看模块说明书或者在充电器的设置菜单中找寻相关选项。

4.监控充电:充电过程中,可以观察充电状态,检查充电电流、电压和电池温度等方面的数据,确保充电安全。

大多数模块都具备保护功能,会在温度过高或电量充满之后停止充电。

5.充电完成:当设备充满电时,快充模块会通常会自动停止充电。

注意及时断开连接,以充分保障设备电池寿命。

总之,快充模块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充电工具,能够大大提高充电效率。

不过使用时仍需谨慎操作,以保证使用安全和设备寿命。

电动汽车充电机的使用方法

电动汽车充电机的使用方法

电动汽车充电机的使用方法
1.确认车辆充电类型:根据车辆的电池类型和充电接口种类,选择相应的充电机型号。

2. 准备工作:在开始充电前,确保充电机和车辆均处于关闭状态,且车辆的充电接口干净无污物。

3. 连接充电机:将充电机的充电枪插入车辆的充电口,听到“咔嚓”一声后,确认连接已经牢固。

4. 启动充电机:按下充电机上的开关按钮,启动充电机进行充电。

5. 监控充电状态:在充电过程中,注意观察充电机的显示屏上的电量、电压、电流等参数,以及车辆的充电指示灯。

6. 停止充电:当车辆充电完成后,充电机会自动停止充电。

此时按下充电机上的停止按钮,拔出充电枪。

7. 断开电源:将充电机从电源插座上拔出。

注意事项:
1. 在使用充电机前,应仔细阅读充电机的使用说明书。

2. 在使用充电机时,必须保证充电机和车辆处于安全状态,避免触电等危险。

3. 在充电过程中,不宜移动充电机或车辆,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4. 在选择充电机型号时,应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充电机,不宜随意更换不同型号的充电机。

5. 在充电过程中,应及时监控充电状态,以避免充电过程中出
现异常情况。

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充电操作,检查是否存在故障。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及充电检测教学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及充电检测教学

■ 非车载充电装置,即地面充电装置,主要 包括专用充电机、专用充电站、通用充电 机、公共场所用充电站等。它可以满足各 种电池的各种充电方式。通常非车载充电 器的功率、体积和重量均比较大,以便能 够适应各种充电方式。
■ 另外,根据对电动车蓄电池充电时的能量 装换的方式不同,充电装置可以分为接触 式和感应式。
■ 几乎所有有关的标准文件都采用类似上述 的总则,说明对充电机的最基本要求是充 电和安全。
二、充电站检测内容
■ 充电机一般情况下都是设置在充电站内的, 所以对充电机周围的环境,如充电站,也有 一定的要求,对充电机所在充电站的检测是 充电机检测的内容之一。
■ 首先,充电站的基本构成必须包括供电系统、 充电系统、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设施、停车 场地等硬件配套。
■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 (1)常规充电方式
■ 该充电方式采用恒压、恒流的传统充电方 式对电动车进行充电。以相当低的充电电 流为蓄电池充电,电流大小约为15A,若 以120 Ah(例如360 V,即串联12 V 100 Ah 30只)的蓄电池为例,充电时间 要持续8个多小时。相应的充电器的工作 和安装成本相对比较低。电动汽车家用充 电设施(车载充电机)和小型充电站多采 用这种充电方式。
常规充电方式
(2)快速充电方式
■ 快速充电也可称为迅速充电或应急充电, 其目的是在短时间内给电动汽车充满电, 充电时间应该与燃油车的加油时间接近。 大型充电站(机)多采用这种充电方式。 大型充电站(机)—快速充电方式主要针 对长距离旅行或需要进行快速补充电能的 情况进行充电,充电机功率很大,一般都 大于30kW,采用三相四线制380V供电。 其典型的充电时间是:10~30min。
电动汽车充电技 术及充电检测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
电动汽车可以使用以下几种充电方法:
1. 家用插座充电:通过在家中安装充电器,可以使用普通的家用插座来给电动汽车充电。

这种方法充电速度比较慢,需要较长的充电时间。

2. 公共充电桩:许多城市都建设有公共充电桩,电动汽车可以在这些充电桩上进行充电。

充电速度相对较快,可以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

3. 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特斯拉汽车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设了超级充电站,这些充电站可以为特斯拉电动汽车提供高速充电。

使用超级充电站可以在短时间内充满电池。

4. 交流快充桩:交流快充桩使用更高的电压和电流来快速充电,充电速度比普通充电桩更快,但比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略慢。

5. 直流快充桩:直流快充桩采用最高电压和电流,能够以非常快的速度为电动汽车充电。

这种充电方法通常用于长途旅行或急需充电的情况。

在选择充电方法时,需要考虑充电设备的可用性、充电速度和充电成本等因素。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动汽车充电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动汽车充电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动汽车充电器的设计
简介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动汽车充电器的设计方案。

智能电动汽车充电器可以根据电动汽车的电池状态和充电需求,进
行智能化控制,提高充电效率并减少能源浪费。

设计方案
本方案采用了单片机、功率电子器件、传感器等技术,实现了
电动汽车的智能化充电控制。

具体实现方案如下:
- 采用单片机控制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实现精准控制电
动汽车的充电过程。

- 采用功率电子器件,实现电能的转换和调节,提高充电效率
和可靠性。

- 采用传感器,获取电动汽车电池的电量和温度等参数,并实
现智能控制。

功能特点
本设计方案具有以下功能特点:
- 支持智能充电,根据电动汽车的电量和充电需求进行精准控制,提高充电效率。

- 支持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模式,根据电池状态自动切换充电
模式,保护电池。

- 支持多种安全保护功能,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温保护等,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稳定。

- 支持数据记录和查询功能,记录充电过程的数据,提供查询
和分析。

结论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动汽车充电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具有智能化控制、高效可靠、安全稳定等功能特点,适合用
于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

远程充电原理

远程充电原理

远程充电原理远程充电是指通过无线技术将电能传输到电动汽车或移动设备的充电过程。

它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充电方式,正在逐渐成为电动汽车和移动设备的主流充电方式。

远程充电原理是通过电磁感应或电磁辐射将电能从充电设备传输到电动汽车或移动设备,实现无线充电的过程。

远程充电的原理基于电磁感应,通过发射端产生交变电流,形成交变磁场,再由接收端的线圈感应到交变磁场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电能的传输。

这种原理类似于变压器的工作原理,通过电磁感应来实现电能的传输。

另一种远程充电原理是基于电磁辐射,通过发射端产生射频电磁波,接收端的天线接收电磁波并将其转换为电能,实现无线充电的过程。

远程充电原理的关键技术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设计,发射端需要产生高频交变电流或射频电磁波,而接收端需要设计合理的线圈或天线来接收电能并转换为直流电,以供电动汽车或移动设备使用。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能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避免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和泄露。

远程充电的原理使得电动汽车和移动设备的充电更加便捷,用户无需将设备连接到充电桩或充电器上,只需停放在充电区域或在特定范围内,即可实现自动充电。

这种无线充电方式不仅方便了用户的日常使用,同时也减少了充电设备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提高了充电效率和用户体验。

远程充电技术的发展将会对电动汽车和移动设备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将改变人们对充电的传统认知,使得充电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远程充电将成为未来充电领域的重要趋势,为电动汽车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发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充电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远程充电原理基于电磁感应或电磁辐射,通过发射端产生电能并将其传输到接收端,实现无线充电的过程。

这种充电方式不仅方便了用户的日常使用,同时也提高了充电效率和用户体验,将对电动汽车和移动设备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未来充电领域的重要趋势。

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

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

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电动汽车作为新一代交通工具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比传统的燃油汽车,电动汽车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使用电能作为动力源。

然而,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进行探讨。

一、家庭充电模式对于绝大多数电动汽车用户来说,家庭充电是最为便捷且常用的充电模式。

在家中安装专用充电器后,只需将电动汽车插入充电口,并通过电源供电即可实现充电。

这种充电模式一般采用交流充电,充电时间相对较长,但充电成本相对较低,能够满足一般日常使用的需求。

二、公共充电模式除了家庭充电模式外,公共充电设备也是电动汽车用户常用的充电方式。

公共充电桩一般设置在停车场、商场、加油站等公共场所,用户只需将电动汽车连接到充电桩上即可进行充电。

公共充电模式相比家庭充电模式具有充电速度快、充电效率高等优势,但使用成本相对较高。

三、快速充电模式除了家庭充电和公共充电之外,快速充电模式也是电动汽车用户常用的充电方式之一。

快速充电一般采用直流充电,具有充电速度快、充电效率高的特点。

尤其适用于长途出行时充电需求急迫的情况。

然而,快速充电的成本相对较高,对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日常使用中应尽量选择其他充电模式。

四、无线充电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充电模式也开始被应用到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中。

无线充电能够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传递给电动汽车,充电过程更加便捷和自动化。

用户只需要将电动汽车停放在无线充电设备的范围内,即可实现自动充电。

无线充电模式的实现还存在一些技术和成本上的挑战,但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模式将会逐渐普及。

总结起来,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包括家庭充电、公共充电、快速充电和无线充电。

每种充电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日常使用中,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充电条件进行选择。

同时,为了提高充电效率和充电设备的普及,政府和企业也应加大对充电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基于移动充电器模式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
3.1. 充电方法说明
基于移动充电器模式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是应用于由 N 台移动充电器构成的充电服务站, 并为 M 辆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工作任务中;将所述充电服务站的充电过程准备时间记为 prepare。 充电服务站基于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参数和移动充电器工作状态参数,计算用户充电需求是否满足。 若充电需求满足,按用户需求充电量为其充电;否则,按用户预期离开充电服务站时刻前所能提供的最 大充电量为其充电。在给出电动汽车充电方案和充电服务站运营参数的同时,更新各移动充电器的工作 状态参数并完成相应地排序,等待为下一辆电动汽车计算充电方案。
Open Access
1. 引言
随着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应用,电动汽车与充电桩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固定充电桩模式下,充电 桩和充电位是一一对应的,充电桩的建设受到所在区域电力基础设施、土地面积和停车位数量等限制。 同时,现有固定式充电设施又存在充电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在停车位十分紧张的区域,许多充电位被 当作普通停车位而占用,严重限制了已有充电资源的使用率。在电动汽车发展较快的一二线城市的老城 区,电动汽车与充电桩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1]。需要针对一二线城市老城区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寻求一 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文献[2]指出“用电”和“用地”是建设充电站点的两道槛,一方面物业公司对充电设施建设的积极 性不高,另一方面建设充电站点普遍需要电力增容,尤其是在老旧小区和用电量较大的商业区,而运营 商申请电力增容十分困难,导致充电设施建设远远滞后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文献[3]指出电动汽车的大 规模使用将会对配电网产生直接影响。文献[4]说明了电动汽车能源供给设施建设是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 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分析了国内交流充电桩、充电站及电池更换站等主要能源供给设施的类型及特点。 文献[5]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移动充电控制方法和一种电动汽车移动充电控制系统,提高了充电过程的方便 性。文献[6]提出了一款专属电动汽车的“移动充电宝”,可根据停车位置进行移动,不需要固定车位, 打破了固定充电桩的局限。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充电器模式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在不适合建设大规模固定式充电设施的 区域,规划已有中大型停车场建设充电服务站,配置移动充电器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7]。充电服务 站基于用户的充电需求参数和移动充电器的工作状态参数,以最大限度满足用户充电需求为原则,为用 户计算具体的充电方案,并为充电服务站提供对应的运营参数以有效管理各移动充电器[8]。具体充电操 作由充电服务站按照充电方案参数完成,增强了用户的充电体验感。由于采用移动充电器为电动汽车充 电,无需对充电服务站所在区域的电力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将不叠加至配电网,不会 对电网峰时段产生影响。同时,移动充电器利用率将达到 100%,有效克服了固定充电桩模式下充电位被
Pingping Han1, Haitian Zhang1, Xiangmin Zhang1, Xiaoan Zhang2, Binbin Li3
Anhui Provincial Laboratory of New Energy Utiliza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Anhui 2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stitut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Anhui 3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mpan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Hefei Anhui Received: Apr. 15 , 2017; accepted: Apr. 27 , 2017; published: Apr. 30 , 2017
Smart Grid 智能电网, 2017, 7(2), 105-115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7 in Hans. /journal/sg https:///10.12677/sg.2017.72012
A Charging Method of Electric Vehicles Based on Mobile Charger Mode
1 2
安徽新能源利用与节能省级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安徽 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安徽 合肥 3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安徽 合肥
收稿日期:2017年4月15日;录用日期:2017年4月27日;发布日期:2017年4月30日
文章引用: 韩平平, 张海天, 张祥民, 张晓安, 李宾宾. 一种基于移动充电器模式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J]. 智能电网, 2017, 7(2): 105-115. http2012
107
韩平平 等
3.2. 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数据和移动充电器工作状态参数说明
(1) 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数据 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数据由如下参数构成: 电动汽车 EV 的编号 m;EVm 的提出充电需求时刻 TA(min)、预期离开充电服务站时刻 TB(min)、动 力电池起始荷电状态 SOCA、动力电池目标荷电状态 SOCB、动力电池容量 V(kwh)和充电功率 P(kw)。 (2) 移动充电器工作状态参数 移动充电器工作状态参数由如下参数表征: 移动充电器的编号 NUM、空闲时刻 T(min)和空闲容量 C(kwh)。
th th th 1
Abstract
With the large-scale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electric vehicle and charging pil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this paper, a charging method of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mobile charger is adopted. In the region which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new centralized fixed charging facilities, we can use existing parking lot to build charging service station, and then configure mobile charger to charge for electric vehicles, which does not need to increase the capac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the new parking spaces. Based on the charging demand parameters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the working state parameters of mobile charger, we calculate the feasible charging scheme for the user, and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operational parameters for the charging service station to effectively manage the mobile charger, which effectively makes up for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fixed charging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by many restrictions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low utilization ratio of charging resources caused by the unreasonable occupancy of the charging bits.
106
韩平平 等
不合理占用而导致的充电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2. 移动充电器模式
2.1. 移动充电器说明
移动充电器利用二手电池作为储能单元,在电网谷时段进行电能储备,在电网峰时段通过自身放电 给电动汽车补充电能,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9]。同时,移动充电器提供交流和直流等多种 充电方式,能够满足用户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等不同的充电需求。
2.2. 固定充电桩模式与移动充电器模式对比
固定充电桩模式下,充电设施的建设受电力基础设施、土地面积和停车位数量等限制,存在一定的 局限性。同时,已有充电设施又存在充电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移动充电器模式与固定充电桩模式不同。利用已有中大型停车场建设充电服务站,充电站内任一停 车位均为充电位[10]。 用户将车停至停车位后, 充电服务站将基于用户所提充电需求参数和当前时刻各移 动充电器的工作状态参数为用户计算充电方案。与固定充电桩模式下用户需等待上一辆电动汽车驶离充 电位才可进行充电不同,在移动充电器模式下,用户确认充电服务站提供的充电方案后即可离开,后续 充电操作由工作人员按照充电方案完成。因每位用户的充电方案均基于该用户所提充电需求参数和当前 时刻各移动充电器的工作状态参数给出,若用户对充电方案不满意,可参照已给出的充电方案对自身的 充电需求参数进行适当修改,并由充电服务站为其计算新的充电方案。 在移动充电器模式下, 充电服务站建设不受所在区域电力基础设施、 土地面积和停车位数量等限制, 不存在已有充电位被不合理占用而导致的充电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克服了固定式充电设施的局限性[11]。 移动充电器模式与固定充电桩模式对比如表 1 所示。
关键词
电动汽车,配电网容量,停车位数量,固定充电桩模式,移动充电器模式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