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闸室稳定计算2

合集下载

水闸设计及闸室稳定计算

水闸设计及闸室稳定计算

[附录一:泄洪冲砂闸及溢流堰的水力计算1.1设计资料:根据设计任务书中提供的资料和该枢纽布置段的基本地形资料本工程中的河流属于山溪性河流天然来水量多集中在洪水季节,平时来水量仅占全年来水量的10%;河水中泥沙含量较大尤其是伴随洪水中的泥沙较多;再根据其地形资料来看本工程布置段的地形坡度比较合适,因此在选择泄洪冲砂闸地板高程1852.40m。

根据上述本工程中的泄洪冲砂闸为宽顶堰,堰顶高程1852.40m,过闸水流流态为堰流。

汛期通过闸室的设计洪水流量Q设=1088m3/s,校核洪水流Q校=1368m3/s。

因为泄洪冲砂闸为宽顶堰所以尺寸拟定用堰流公式:δ- 为淹没系数,取为1.0;m---为流量系数,因为是前面无坎的宽顶堰所以m=0.385;ε--为侧收缩系数,先假定为1.0;H--- 位总水头,初设阶段不考虑行进流速,即假设的堰上水头;b—闸门净宽;来洪水时洪水将由溢流堰和泄洪冲砂闸两部分共同承担,这样可减去一部分闸孔的净宽并设置溢流侧堰初步拟定溢流堰为折线形实用堰。

初步拟定溢流堰堰顶高程=进水闸设计流量的堰顶水头对应的水位+(0.2—0.3m)=进水闸闸底高程1853.60m +闸前水位1.40m +超高0.2m =1856.4m 采用共同水位法和堰流公式计算两种工作情况下的特征洪水位:先假设一个水位,用堰流公式分别计算过堰流量和过闸流量,二者相加等于实际流接近计算工作情况下的洪水流量时,该水位就为所求。

因为泄洪冲砂闸为宽顶堰所以尺寸拟定用堰流公式:δ- 为淹没系数,取为1.0m---为流量系数,因为是前面无坎的宽顶堰所以m=0.385;计算溢流堰时因为溢流堰为折线形实用堰m=0.3.ε--为侧收缩系数,先假定为1.0;H--- 位总水头,初设阶段不考虑行进流速,即假设的堰上水头。

b—闸门净宽计算结果如附表1-1,1-2(a)设计洪水情况下:洪水流量Q=1018 m3/s。

(b)校核洪水情况下:洪水流量Q=1368 m3/s经过计算泄洪冲砂闸净宽96m,溢流堰长度95m,设计洪水位1855.8m校核洪水位1856.30m。

水闸稳定计算知识分享

水闸稳定计算知识分享

允许值
2 1.1 1.25
备注 偏外河侧
<[η] >[Kf] >[Kc]
外河为上游,内河为下游)
0.6
排架长1
0.6
0.3
排架宽1
0.3
2
排架高1
3.9
2
排架长2
1.3
0.3
排架宽2
0.3
0.39
排架高2
0.4
3.69
排架长3
0.3
2
排架宽3
4
0.3
排架高3
0.4
5.4
排架数
2
4
6
10.7
力臂(m) 6.85 6.85 6.10 12.95 6.10 12.95 0.85 3.95 12.95 6.40 7.75 7.75 6.80 10.36 11.20 9.20 7.95 9.20 7.75 7.95 3.95 3.95 0.53 ΣM=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源自上游交通桥高0.4
电机层楼板长1
边墩数
2
上游交通桥墩面积
0.1
电机层楼板长2
边墩高1
5
下游工作桥长
1.5
电机层楼板宽
边墩高2
4
下游工作桥宽
6
闸室房屋楼板厚
边敦厚
0.5
下游工作桥高
0.2
闸室房屋楼板长
边墩顺水流长度1
12.2
后墙高
5
闸室房屋楼板宽
边墩顺水流长度2
1.5
后墙厚
0.4
房屋长
中墩高1
5
后墙宽
体积(m3) 57.60 14.60 143.10 23.00

闸室稳定计算

闸室稳定计算
附表(二)
垂直力(t) 荷载名称 闸室结构自重 455.48 36.75 12.72 上游水压力
正常蓄水工况
水平力(t) 力矩(t.m) 力臂(m) 顺时针 1195.03587 1.97 0.40 5.07 0.43 3.25 2.17 2.00 6.00 0.00 0.00 503.48 418.7475 84.7275 0.00 0.00 49.47 44.4 5.07 4.30 0.00 2.95 96 0 0 0 0 1368.39887 246.19 1122.20812 72.275 5.088 0 2.20 0.00 55.77 28.9575 48.00 0.00 181.25 62.74 反时针
设计 风速 吹程(km) 浪高增强系数k 涌高hB 波长2LB 18 1.0 1.97802 0.82191 8.21915
剩余浪压力强度a 0.73147 超高h0 1.152 水重力 浪压力 土压力 地震力 合计
基底应力 b= e= 6.50 0.57 a= Pmax= Pmin= η = 荷载 结构总重G= 上游正常蓄水位= 下游正常水位= 上游正常蓄水位= 上游正常蓄水位= 下游正常水位= 下游正常水位= 下游正常水位= 上游正常蓄水位= 735.47 上闸底板高程= 732.47 下闸底板高程= 735.47 上游止水高程= 735.47 上游止水高程= 732.47 闸齿槽高程= 732.47 闸齿槽高程= 732.47 闸齿槽高程= 735.47 下游正常水位= 732.47 B1= 732.47 B2= 731.97 731.97 顺河向铺盖Bp= 731.17 顺河向闸底板B= 731.17 731.17 顺河向闸底板B= 732.47 顺河向闸底板B= 折减系数α = 是否记入地震力= 6.50 单孔宽L= 6.50 单孔宽L= 6.50 单孔宽L= 0.45 0.00 浪压力Pl= 土压力Pt= 地震力Pt= 稳定计算 全部竖向荷载 G Kc= 418.75 水平向荷载 H 3.77 44.40 摩擦系数f= 0.40 20.8 0.00 基底面积 a= 39.00 4.00 单孔净宽L1= 4.00 单孔净宽L1= 单孔宽L= 0.00 单孔宽L= 4.00 水重W1= 4.00 水重W2= 6.00 上游水压力P1= 6.00 上游水压力P2= 6.00 下游水压力P3= 6.00 浮托力Pf= 6.00 渗透压力Ps= 12.72 5.07 55.77 28.96 0.00 0.00 0.00 0.00 455.48 48.00 0.00 36.75 39 16.3873226 5.086908166 3.221470109

水闸过流能力及稳定计算

水闸过流能力及稳定计算

水闸过流能力及结构计算计算说明书审查校核计算***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2011 年 08 月 29日1、水闸过流能力复核计算水闸的过流能力计算对于平底闸,当为堰流时,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附录A.0.1规定的水力计算公式:2302H g b m Q s εσ=22'02ϕg bh Q h H c c ⎪⎪⎭⎫ ⎝⎛+=4001171.01ss b b b b ⎪⎪⎭⎫ ⎝⎛--=ε 式中:B 0—— 闸孔总净宽,(m );Q ——过闸流量,(m 3/s );H 0——计入行进流速水头的堰上水深,(m ); h s ——由堰顶算起的下游水深,(m ); g ——重力加速度,采用9.81,(m/s 2); m ——堰流流量系数,采用0.385; ε——堰流侧收缩系数; b 0——闸孔净宽,(m );b s ——上游河道一半水深处的深度,(m ); b ——箱涵过水断面的宽度,m ; hc 进口断面处的水深,m ;sσ——淹没系数,按自由出流考虑,采用1.0;ϕ——流速系数,采用0.95;已知过闸流量Q=5.2(m 3/s )先假设箱涵过流断面净宽确定箱涵过流断面高度,经试算得:综上,过流断面尺寸为2.5m ×2.0m (宽×高),设计下泄流量Q 为5.2m 3/s ,过流能力满足要求。

2、结构计算**堤防洪闸均为钢筋砼箱涵结构,对防洪闸进行抗滑稳定、抗倾覆稳定和墙基应力计算。

(1)抗滑稳定计1)计算工况及荷载组合工况一:施工完建期,荷载组合为自重+土压力工况二:外河设计洪水位,荷载组合为自重+土压力+扬压力+相应的闸前闸后静水压力+风浪压力2)荷载计算计算中砼强度等级为C20,钢筋采用Ⅰ、Ⅱ级,保护层厚度梁25mm、板20mm,符号规定:力向下为正,向上为负,力矩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

闸门重 2.352×9.81=23.07 KN;闸底板重25×4.0×0.7×4.1=287 KN;闸墩重25×0.8×4×2*2=320 KN;平台板,梁25×(0.25×0.45×2+1.05×0.15)×2.5=23.91 KN;柱25×2.82×0.4×0.4×4=45.12 KN;启闭力-100 KN;启闭机重0.56×9.81=5.49 KN;启闭梁25×(0.3×0.5+0.25×0.4+1.35×0.12)×2×3.5=72.1 KN;工作桥25×(5.9×0.12+0.2×0.25×3)×2.0=42.9 KN;25×(6.28×0.13×2×0.13+1.2×0.15×5×0.15)×2=34.73 KN;启闭房砖墙22×0.864×4.1×4=311.73 KN;∑自重=23.07+287+320+23.91+45.12-100+5.49+72.1+38.815+340=1016.98KN;水重10×2.0×2.0×2.5=100 KN;由表可知浪压力为2.35 KN ;有表可知土压力为38.49 KN ;闸前静水压力 (27.7+47.7)×2/2×2.5=188.5 KN ; 离截面形心距离 e=()()377.477.277.477.222⨯++⨯⨯=0.91 扬压力 0.5×2×10×2×2.5=-50KN ;计算工况荷载汇总(对闸室基底面形心求矩)3)抗滑稳定计算公式 []cc K HGf K ≥⋅=∑∑式中:Kc ——为抗滑稳定安全系数;[]c K ——规范要求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最小值;∑G ——作用在防洪闸上的全部垂直力总和 ;∑H ——作用在防洪闸上的全部水平力总和;f ——闸室基底面与地基之间的摩擦系数,取0.4 4)计算结果工况一:∑G =951.5 KN ;∑H =33.33 KN ; K c =33.335.9514.0⨯=11.41>1.2 满足要求;工况二:∑G =1001.5 KN ;∑H =224.18 KNK c =18.2245.10014.0⨯=1.78>1.2 满足要求。

闸室稳定计算

闸室稳定计算

体积容重总重力臂力矩形心边墩28.825720 2.41728中墩27.3825684.5 2.41642.8齿墙28.4325710.75 2.962103.82闸底板68.37251709.25 2.965059.38闸门槽-2.4725-61.75 4.6-284.05水重32.479.81318.5307 5.551767.845合计4081.28112017.8上游力臂上游力矩4.2 2.7 2.35-2948.31下游力臂下游力矩1254.601518.483 1.35699.9521合计736.1179-2248.364.22.2力臂力矩渗透压力-853.473.31-2824.99力臂力矩浮托力-974.38 2.46-2396.97合计-1827.85-5221.961.224494f取0.4合计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水平力736.12垂直力4081.28#######力矩#####################形心轴力矩-952.60-142.87836.40闸室基地面面积A87.00-0.1149722.9236528.879351.259806扬压力渗透压力闸前水深下游水深自重荷载静水压力上游水深下游水深上游静水压力下游静水压力上游形心轴-0.18下游形心轴0.16形心轴力臂偏心距e地基应力δmin地基应力δmin 不均匀系数0.98抗滑稳定系数KcP =1/2rHU =1/2γ"(H-" ℎ_形心轴力臂形心轴力矩0.21440.2136.90000-1.1872.8651.88598.8377-952.603形心轴力臂上游形心轴力矩-0.18-225.828162下游形心轴力矩形心轴力臂-836.40060-836.40060.1682.957284-142.870878形心轴力矩。

船闸计算书——内闸首稳定计算

船闸计算书——内闸首稳定计算
(1/6*B*H*H)= Pmin(外河侧)=(Σ
W+U1+U2) / (B*H)-Σ Mo /
(1/6*B*H*H)=
Kc=fΣG/ΣH =0.30*(Σ
(W1:W9)*095 /
1.05+W10+W10
'+U1+U2) / 抗滑稳定: (U3+U4) =
Kc= M a 逆时针 / M a 顺时针= - (Σ
闸室水位: 2.00 垂直
力 (KN)
向 下为正
0.00 0.00 0.00 0.00 615.00 401.45 463.10 981.31 3716.00
水平 力 (KN) 向右(外河 水压力)为 正
#DIV/0!
力矩 M
a 力臂 o o (KN-m)
逆时 (m) 针为正
-4.950
-2.223
(W1*Ao:W9*Ao) / (1/6*B*H*H)=
0.00 0.00 787.50 116.03 52.50
941.6
3460
-1400
3.210 -1.650
3.210 -2.650 -1.650
-4.325
2.675
0.000
2527.88
9255.50 0.00
0.00 0.00
-307.47 -86.63
0.00
0.00 -48970.32
-9800.00 -8881.65
-3600.00 0.00
-22281.65
0 0.00
H= 14
底板标
高:
-0.50
水平
力 (KN)
向右(外河
水压力)为 正

闸室稳定计算

闸室稳定计算

闸室稳定计算(1)闸室基底应力计算依据“水闸规范”当结构布置及受力情况对称时按第29页(7.3.4-1)计算。

e=B/2-∑M/∑GP max =∑G/A*(1+6*e/B)P min =∑G/A*(1-6*e/B)式中:P max --闸室基底应力的最大值;P min --闸室基底应力的最小值;∑G--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竖向荷载(t );∑M--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竖向和水平向荷载对于基础底面垂直水流方向的形心轴的力矩(t ·m);A--闸室基底面的面积(m 2);B --底板沿水流方向的长度(m)。

e --偏心距设计水位273.58底板高程264.24基本资料:闸室的稳定计算钢筋砼容重为2.5t/m3,进口段底板座于强风化白垩系砂砾岩上,中等透水,承载征值300kPa,f'=1.1,C'=1.1MPa。

五级建筑物水闸稳定基本组合抗滑稳定系数不小于1.05,特殊组合不小于1.0;最大基底应力与最小基底应力之比基本组合不大于2.0,特殊组合不大于2.5。

22程264.24上游9.34备注体积计算12.5644.3*3.6*0.7+(0.4+0.8)*0.4*0.5*2*3.696.723*4*8.062.25927.06*0.4*0.80.5255*0.35*0.31.444*3*0.123.95520.4*0.4*12.36*21.97760.4*0.4*12.360.546*0.3*0.366.87.62121.8*0.27*7+0.3*0.3*0.3*8+1.98*0.12*12+0.18*0.8*83.66*5*0.1275.8160.5*18*3.6*3.6*0.65427.454441/2*9.8*9.34*9.343.1361/2*9.8*0.8*0.833.7129.8*0.8*4.3196.79380.5*9.8*9.34*4.3,承载力特滑稳定系数不小于组合不大于2.0,特47.86329.34*4.3*3.6-96.720.8*8。

(完整版)闸室稳定计算

(完整版)闸室稳定计算

1.50
3.29
3.30
10.87
1.50
73.50
3.30
242.55
1.50
-2.63
3.30
-8.66
1.45
6.09
3.05
18.57
1.00
64.68
0.40
25.87
1.00
8.66
-0.25
-2.17
150.40
-1.700
-255.68
2.82
22.40
-1.700
-38.08
2.82
121.18 18.05 86.74 141.24 122.70 29.11 14.25
启闭机 机房
交通桥 底梁 端梁
桥面板 汽车荷载 防撞护栏
合计
5.50
3.0
16.50
-1.700
-28.05
4.00
2.31
430.00
1.0
430.00
-1.700
-731.00
4.00
60.20
1.42
25.00
1.22
(偏向下游正号)
kN/m2 kN/m2 <2.0

100.00
kN/m2
满足要求,《水闸设计规范》P30,SL265-2001
11.50 11.50
26.57 692.30
6.00
28.67
6.10
7.48
6.35
75.06
6.40
35.84
6.80
45.73
2030.82
25.00
46.97
2.0
93.94
1.500
140.9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给定相关资二、1《水闸设计规范》2《水工建筑物抗震3《水闸》水利水电三、

、1水闸等级为4级,
2345678系数:基9该地基土质属岩基五、
1结构自重G =γV 式中:
G ——结构
自重γ——砼容
重,25kN/m 3;V ——结构体积
汤南干渠渠首进水闸闸室稳定计算
2水重
式中:
W ——水重
标准γ'——水的容10
kN/m 3
B 0——闸室总净
3
m
h ——水深
(m),l ——闸门中线
3水压力
式中:
P ——
水压
力标B ——水压
力计
6
m;
其它符号意义同
4浮托力
式中:
U 1——浮托
力标
V ——底板
体积h ——上游
或下
其它符号意义同
5渗透压力
式中:
U 2——渗透
压力
'W Bhl
γ=2
1
'2P Bh γ=10'()U V hB γ=+21
'2U hLB
γ=∆
Δh ——闸室
上下L ——闸室

7m;
其它符号意义同上
6地震惯性力
式中:F i ——作用在
质点i 的水平a h ——
水平向设计地震加速0.25
G Ei ——集中在质点i 的重力αi ——质点i 的动态分布系g ——重力加速度。

9.81m/s 2
7地震动水
压力
式中:
F——单位宽度动水压力标ρw ——水体
质量密度标准1
kN/m 3
h——计算水深, 1.8
m;
其它符号意义同上

、1 基地压力计算
ξ——
地震作用的效应折减系数,取值为F=0.65a h ξρw h 2
= 1.03kN/m
ξ
W
M
A
G ∑∑±=
max min σi h Ei F =a G i
g α
ξ
A=BL
式中:——闸室基底
∑G——作用在闸
∑M——作用
在闸矩之
和(kN
A——底板面积
W——闸室基底
B——闸底板垂
L——闸底板顺
2
闸室抗
滑稳定
式中:K c——
沿闸
室底
f——
闸室
基底
∑H——
作用
在闸
∑G——
作用
在闸
2
闸室抗
浮稳定
式中:K f——
闸室
抗浮
∑V——
作用
在闸
∑U——
作用
在闸
max
min
σ


=
H
G
f
K
C


=
U
V
K
f
W
M
A
G∑

±
=
max
min
σ
2
1
6
W B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