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第9章解析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九章

图9-8 细胞中原癌基因转变为癌基因的主要途径
1.点突变
研究发现,ras基因编码了一个分子量为 2.1×104癌蛋白(p21),从人类膀胱癌细胞 系T24 DNA中克隆的Ha-ras基因能够诱发 NlH/3T3细胞转化,而从正常细胞DNA中克 隆的该原癌基因没有这种功能。
人类肺癌细胞系Hs242的转化基因与Ha-ras高 度相似,在这个基因中导致转化活性的遗传损 伤是第二个外显子中引起p21蛋白第61位谷氨 酰胺被亮氨酸所替代的一个点突变,进而引起 蛋白质构象的改变,使细胞获得转化活性。
p53基因,Guardian of the genome
1990年,科学家首次发现p53是一个肿瘤抑 制 基 因 。 缺 失 该 基 因 时 , 患 Li-Fraumeni Syndrome 。 此 外 , 病 人 极 易 患 乳 腺 癌 , 脑 癌和白血病。
p53基因在星形细胞癌、乳癌、肺癌、肠癌及 骨肉瘤中都有高频率缺失现象。从癌细胞中得 到的p53基因,其保守序列区有单一位点的突 变,推测可能由于这一突变导致p53基因产物 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失去抑癌活性。
使细胞受阻于G1阶段直到DNA被修复或 启动细胞凋亡程序; c.如果细胞中p53基因的两个拷贝同时被破 坏,细胞可能死于有丝分裂过程中,也 可能带着损伤继续分裂,导致恶性肿瘤.
细胞在DNA修 复后继续分裂
DNA损伤
P53含量升高, G1停滞
(a)
(b)
或者发生
细胞凋亡
DNA损伤
带有DNA损伤的细 胞分裂,细胞的倍 性发生变化
因结构与表达模式的改变。
癌基因(oncogene):促进细胞增生,这类 基因往往常发生功能 突变。
抑癌细胞(tumor suppressor gene, TSGs): 抑制细胞生长。抑癌 基因的活性下降(功 能缺失突变)是引起 癌变的另一个原因。
分子生物学课件 第9章 原核生物基因调控

结合araI时,araI作为正控制的元件,促进araBAD 基 因的表达 。
34
9.7 翻译水平的调控
9.7.1反义RNA的调控
聂理
35
反义RNA
反义RNA有多种符号 = antisense RNA = -RNA = stRNA(small temporal RNA) = micRNA( mRNA-interfering complementary RNA) 即 干扰和抑制mRNA翻译的互补RNA片段
为诱导物开启lac操纵子结构基因……。
17
9.4.2乳糖操纵子正控制机理
CRP:cyclic 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受体蛋白”, =“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CAP)” ①当环境中有葡糖时: 抑制cAMP 产生,纯CAP是失活态蛋白。 ②当环境中无葡糖时: 有利于 cAMP 产生和cAMP-CAP形成。
22
9.5.2 衰减子
衰减子也叫弱化子
attenuator
聂理
23
9.5.2.1衰减子组成
trp操纵子前导区L,转录出RNA前导序列161nt。
1~26nt翻译的 SD序列区
27~71nt含14个氨基酸 密码的前导肽区
115~159nt衰减子区
具有终止子 结构特征
24
9.5.2.2衰减子调控机制
41
9.7.3 核开关 riboswitch
核开关也叫核糖开关。 是mRNA所形成的调节基因表达的结构。 在mRNA的非翻译区(5’-UTR,3’-UTR), 与小分子效应物可逆结合而改变其结构, 根据构象特征信号来影响mRNA的表达, (如影响转录、翻译等) 从而达到调控基因开关的目的。
医学分子生物学各章节名词解释复习重点

绪论基因(gene):是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或RNA所必需的全部DNA,包括编码蛋白质或RNA 的核酸序列及为保证转录所必需的调控序列。
断裂基因(splite gene)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基因组(genome):是指一个物种的单倍体的染色体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C值(C value):一种生物体单倍体基因组的DNA含量总是恒定的,它通常称为该物种DNA 的C值。
C值矛盾:生物体的进化程度与基因组大小之间不完全成比例的现象(又称:C值悖论,C value paradox )必需基因:指关系到生物体存活的基因,可通过基因突变的方法确定致死位点的数量,以得知基因组必需基因的数量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
类核(nucleoid):是指原核生物基因组通常由一条环状的双链DNA分子组成,在细胞中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的形式,在细胞内形成一个致密的区域。
转座子:能在基因组中从一个位点移至另一位点的DNA序列称为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又称为可转座元件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IS) :2 000bp以内,两端正向重复序列(direct repeats,DR)、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s,IR),中间1kb左右的编码序列,仅编码和转座有关的转座酶。
复合型转座子( composite transposon) :2 000~20 000bp之间,两端由一对IS元件组成,带有与转座作用有关的基因和其他基因。
质粒(plasmid):是指一类染色体外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环状双链DNA分子,属染色体外基因组。
质粒的不相容性:两种不同的质粒因利用同一复制和维持机制,在复制和随后向子代细胞分配的过程中会发生竞争,从而不能在同一宿主细胞内稳定存在,其中一种质粒将被丢失的现象。
分子生物学复习7-9

第七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上)——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一)基本概念1.基因表达:细胞在生命过程中,把蕴藏在DNA中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和翻译,转变成为蛋白质或功能RNA分子的过程称为基因表达。
2.基因表达调控:围绕基因表达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调节方式都统称为基因表达调控。
rRNA或tRNA的基因经转录和转录后加工产生成熟的rRNA或tRNA,也是rRNA或tRNA 的基因表达,因为rRNA或tRNA就具有在蛋白质翻译方面的功能。
3.组成型表达:指不大受环境变动而变化的一类基因表达。
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代谢过程中十分必需的酶或蛋白质的表达。
管家基因:某些基因在一个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通常被称为管家基因。
管家基因无论表达水平高低,较少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基因表达研究中,常作为对照基因适应型表达:指环境的变化容易使其表达水平变动的一类基因表达。
应环境条件变化基因表达水平增高或从无到有的现象称为诱导,这类基因被称为可诱导的基因;相反,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或变为不表达的现象称为阻遏,相应的基因被称为可阻遏的基因。
4.结构基因:编码蛋白质或功能性RNA的任何基因。
所编码的蛋白质主要是组成细胞和组织基本成分的结构蛋白、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和调节蛋白等。
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一般成簇排列,真核生物独立存在。
结构基因簇由单一启动子共同调控。
调节基因:参与其他基因表达调控的RNA或蛋白质的编码基因。
①调节基因编码的调节物质通过与DNA上的特定位点结合控制转录是调控的关键。
②调节物与DNA特定位点的相互作用能以正调控的方式(启动或增强基因表达活性调节靶基因,也能以负调控的方式(关闭或降低基因表达活性)调节靶基因。
操纵子:由操纵基因以及相邻的若干结构基因所组成的功能单位,其中结构基因的转录受操纵基因的控制。
(二)原核基因调控的分类和主要特点一、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特点:(1)基因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上,形式主要是操纵子调控.(2)有时也从DNA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实质是基因重排。
医学分子生物学第九章印迹杂交技术

cDNA。 将标记后的cDNA与点好的芯片进行杂交。 激光扫描芯片杂交结果,计算机处理。 分析杂交数据。
基因芯片
芯片杂交操作流程:
基因芯片
经大规模PCR扩增获得独立cDNA插入片段
人工制作芯片
商业化芯片
分别用cy3(绿色)和cy5红色两种荧光燃料标记两 种cDNA
23 ICK
4 IL-3
22 MIP-3 alpha
25 MMP-8
原始值
model
normal
30386
12625 14732 14606 11547.5 9262.5 20601 16912 16590.5 22787 28232.5
12482.5
7836.5 8059.5 8564.5 6742.5
辣根过氧化物酶源自底物产物, 并发出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O 底片曝光
③ Blotting过程
1)牛血清白蛋白封闭硝酸纤维素膜 2)先用一抗(待测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与
膜上的蛋白结合。 3)洗去未结合的一抗。 4)用二抗与一抗结合(二抗上带有HRPO)。 5)清洗掉未结合的二抗。 6)显影,检测
④结果 单抗blotting 结果
在蛋白质凝胶电泳以后,用转膜和免疫的方法检测 胶上的蛋白质泳带。
(1)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
是蛋白质的变性剂,使煮沸变性的蛋白质维持线 性状态,并与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带上负电荷。
②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一)核酸的变性与复性
复性
RNA
DNA
第9章 杂种优势利用

(1)在亲本杂交亲和的范围内,杂种优势与双亲的 亲缘关系、生态类型、性状差异程度等密切相关;
(2)杂种优势与亲本间性状的互补密切相关; (3)杂种优势与双亲基因型的纯合度密切相关;
(4)杂种优势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杂种优势 多数表现为数量性状,因此,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
因此,对于异花授粉作物和常异 花授粉作物,为了利用杂种优势,必 须首先选育优良的IBL或纯系品种,在 亲本繁殖和杂交制种时,必须采取严 格的隔离保纯防杂措施。
Stephens(1954)报道了高粱雄性 不育系的应用,到1950’s 后期,美国已普 及了高粱杂交种,开创了常异花授粉作物利 用杂种优势的范例。1949年与1958年分别 在小麦、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系,突破了 自花授粉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禁区。
我国对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 年代,在杂交水稻方面的研究和利用处于世 界领先地位。1980’s年代育成了秦油2号油 菜杂交种,在生产上推广种植近千万公顷,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利用杂种优势可大幅度地增加农作 物的产量,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增加农 作物的抗逆性,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 益,可以说,杂种优势利用是20世纪作 物育种工作的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及 研究的不断深入,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 与应用研究将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第二节 杂种优势的表现特性
F1群体基因型的高度同质的杂合性以及由此 产生高度的整齐一致性是F1群体具有很强的杂种 优势的基本条件,F2群体由于基因型的分离,群 体的遗传型和表现型呈现多种多样,使整齐度下
降,因而F2杂种优势与F1相比明显下降,所以, 在生产上一般只利用F1而不利用F2。
第三节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一、杂种优势表现的遗传机理假说
《分子生物学》4 chapter9 共43页PPT资料

The causes of mutation
Error in replication
Ensuring the accuracy Replication errors cause
types Point mutation Insertions or deletions
Mutagens chemical
Mismatch repair
Increase the accuracy of DNA synthesis for 2-3 orders of magnitudes.
Prokaryote Eukaryote
Mismatch repair removes errors that escape proofreading
to MutS (MSH) and MutL (MLH).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are
not the same and not well understood.
DNA damage and their repair
•damage spontaneousl
Causes
MutS scans the DNA, recognizing the mismatch from the distortion they cause in the DNA backbone
MutS embraces the mismatch-containing DNA, inducing a pronounced kink in the DNA and a conformational change in MutS itself
MutS is a dimer. One monomer interacts with the mismatch specifically, and the other nonspecifically.
第9章.植物的成花生理

SDP SDP LDP LDP
北种南引 南种北引 北种南引 南种北引
提早成熟 延迟开花 延迟开花 提早成熟
选择晚熟品种 选择早熟品种 选择早熟品种 选择晚熟品种
3.控制开花
菊花一般在秋季开放,而通过人工调控 光周期,可以使菊花在任何季节开放。
4.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南麻北种,可推迟开花,使麻秆生长 较长,提高纤维的产量和品质。
经春化的小麦,可提早成熟,避开干热风。 许多一年生植物,对低温的要求是质的(或绝对的); 低温→LD→开花(图)
4. 解除春化作用(去春化作用)
在春化过程结束之前,把植物放到较高温度下 , 低温的效果被消除。这种作用即解除春化作用。 解除春化作用的温度: 25-40℃; 缺O2 也可解除春化作用. 再春化作用:解除春化后,再进行的春化作用 称为再春化作用。
二 、春化作用的特性
1. 需要春化的植物
有冬性一年生植物,冬小麦、冬黑麦等;
北方小麦品种要求春化的温度比南方低, 小麦分为冬小麦、半冬性小麦、春性小麦* 大多数二年生植物:甜菜、芹菜等; *
有些多年生植物:牧草、菊花只需春化一次, 几年可以连续开花。
春化作用是温带植物发育过程表现出来的特征。
A.成花诱导
C.花发育
B.成花启动
各种植物表现不同。★
第二节 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
一 、发现及定义
1918 年 , Gassner 将小麦和黑麦分为:秋播“冬性”、春播“春 性”。 “冬性小麦”改在春季播种,只生长不开花结实,只有1-20℃ 处理的冬黑麦可以在春播时,开花结实。 1928年,李森科采用春播前将吸涨萌动的种子用低温处理的 方法,在苏联寒冬地区,播种冬小麦成功(当年抽穗开花) 并把这一措施叫做“春化”。 我国古代春化处理方法如: 闷麦法:把萌动的冬小麦闷在罐中,放在0-5℃低温处40-50天. 七九小麦:即从冬至那天起将种子浸在进水中,次晨取出阴干, 春化作用:植物需要经过低温阶段才能成花的现象称为春化现象。 每九天处理一次,共七次。 这种低温对植物成花的促进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聚合酶链反应第一节PCR基本原理适温延伸•高温变性:94°C左右,目的基因解链为单链,以作为扩增的模板;•低温复性:55~60°C,—对特异性引物分另U与模板3'端互补结合;•适温延伸: 72°C,延伸反应;•每一循环使DNA分子扩增一倍,n次循环后, 理论上DNA分子可扩增为2"。
聚合酶链反应的原理高轟性低論火适蟲申彳曰(°C)95-72 -50DNA变性形成2条程链\ /字链延伸\ ______ / DNA加倍DNA单链与引物复性_________ >重复1 3步25~30轮目的DNA片段扩增100万倍以上DNA双螺旋1 2 3 4 5时间(min)惑吞葩傩氏血wanted gener =4 copies些===========Exponential amplification► J5tlicycle36 .. .2 billinn copies第二节PCR特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皮克(pg=io-12)量级扩增到微克(ug=10-6)水平能从100万个细胞中检出一个靶细胞病毒检测的灵敏度可达3个RFU,细菌为3个细菌•简便.快速一次性加好反应液,1~4小时完成扩增扩增产物一般用电泳分析•对标本的纯度要求低血液.体腔液.洗嗽液.毛发.细胞.活组织等组织的粗提DNA第三节PCR体系组成和反应条件优化一、体系组成・DNA聚合酶•引物(Primer)・dNTP (原料)•目的DNA模板•缓冲液(Buffer )(一)DNA聚合酶表9-1 PCR常用DNA聚合酶DNA聚合酶来源校对活性加接3'dAMP Taq DNA聚合酶Thermus aquaticus■+Tth DNA聚合酶Thermus thermophilus-+KOD DNA聚合酶■Thermococcus kodakaraensis+—Tli/Vent DNA 聚合酶Thermococcus litoralis+-Pfu DNA聚合酶Pyrococcus furiosus+—Pwo DNA聚合酶Pyrococcus woesii+—AmpliTaq DNA 聚合酶Taq DNA聚合酶修饰-+ KlenTaq DNA 聚合酶Taq DNA聚合酶修饰—+(二)引物引物设计原则:1•引物长度15-30nt2 •引物组成G/C含量以40%-60%为宜3•引物结构•碱基随机分布.二级结构.引物二聚体,于端不应有三个连续的G/C,5,端可以修饰4•引物特异性与其他序列的同源性一般<70%5•引物浓度非特异性扩增,引物二聚体6•引物质量纯化启动子序列 定点突变 探针标记引物设计3y55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1!引物设计常用软件主要有: •Primer Premier 5.0•Oligo 6•primer 3•The Primer Generator •Net Primer(三)dNTP• 1 •应当根据目的DNA的长度和组成确定dNTP的浓度2-四种dNTP要等摩尔浓度配• 3-dNTP的履量也与扩增效率有密切关系㈣模板• DNA或RNA (先逆转录合成cDNA)•来源:根据科学研究或临床检验的需要,可以是临床标本(血液.尿液.羊水、分泌物等).药物标本(动植物细胞.组织等八法医标本(犯罪现场的血渍.精斑.毛发等八病原体标本(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八考古标本(骨骸.毛发等)•无论何种来源的标本,都应该进行预鱼理(五)缓冲溶液•维持DNA 聚合酶的活性和稳定性 苍D H=7・250mmol/L 型可以促进引物退火,但浓度过高会抑制酶• 25mmol/L _0也[虑2,SO4对金属离子有一定的结合力。
3.小牛血清白蛋白或明胶可以维持酶活性,能保证PCR 的稳定性 4>甲酰胺或二甲基亚枫有利于松解发夹结构等二级结构,促进引物退火吐L 影响酶活性及变性解链.引物退火.扩增效率.扩增特异性等I 、 5、:、条件优化(一)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2•迟火温度和时间 退火温度应当低于引物Tm 值3-5 °C ,通常为50- 65 °C , 20-40秒钟 TaqDNA 聚合酶的最适温度为75-80 °C , 72 °C,lmin(二)循环次数•循环次数决定PCR 扩增效率 • 一般控制在30-40次•酶活性下降.dNTP 浓度下降等,会使反应进入平台期• 1 •变性温度和时间95°C30秒或97 °C15秒■ 3 •延伸温度和时间:、产物分析(一)电泳分析(二)酶切分析•既能对PCR产物进行鉴定,又能对靶基因进行分型(三)杂交分析•检测PCR产物特异性,是否存在变异(四)序列分析•检测PCR产物特异性最可靠的方法第四节常用PCR技术・、逆转录PCR (RT-PCR)・二±法:逆转录和PCR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进行两步法:逆转录和PCR在两个反应体系中分开进行・引物很关键。
①oligo(dT)引物②特异性引③随机引物•逆转录PCR可以与DNA印迹法联合,分析扩增产物,从而分析样品中的RNA含量,研究基因表达•逆转录PCR灵敏度较低,属于半定量分析二、实时定量PCR (Q-PCR)•对荧光信号的实时检测来跟踪PCR进程,标准曲线定量分析起始模板水平1•实时定量PCR探针•特异性荧光探针:荧光报告/淬灭基团• EB或SG作为荧光探针2•实时定量PCR应用・与逆转录联合可以定量分析mRNA以研究基因表达・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断3•实时定量PCR特点• PCR高效性.核酸分子杂交特异性.荧来技术高灵敏度和可计量性.TaqDNA聚合酶的外切酶活性•封闭条件,没有污染,自动化程度高,多重反应5min inn iiii mu mi i ii in UH i ii in ii iiiiiiiiiTn- 33,端的荧光Q分子吸收亍端荧光R分子的荧光信号5 nil HI i in II II iii i II IIII ii ii i in IIII mull ion i! in mi 3探针亍端连接的荧光R分子被TaqW切割下来■・llll II5’3”荧光R分子发岀荧光,切割的荧光分子数与PCR数量成比例图5J1 T aqMan技术原理示意图不掺入双链中的S YBR染料分子不会发出任何荧光信号SYBR荧光染料特异性地掺入DN A双链,发岀荧光信号图5-10 SYBR-Green I荧光染料原理示意图定量原理确定初始模板的浓度•初始DNA量越多,荧光达到某一值(域值)时所需要的循环数越少(Ct值)・Log浓度与循环数呈线性关系,根据样品扩增达到域值的循环数就可计算岀样品中所含白如*莫板量controlContro e-susu-auuapsa」noizCycle NumberLog Concentration图9 -3引物2 5f --------- 3f 3f ------------------------------------------ ②I延仲35*了5f51了51JI*35f5f5f5’31图9 -3实时定量PCR荧光定量实时PCR与普通PCR的比较•灵敏度高灵敏的荧光检测较电泳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高使用引物和荧光探针同时与模板特异性结合,提高了PCR反应的特异性•定量准确全程监控,准确的算法进行定量•无需跑胶,自动化程度高荧光定量PCR仪荧光定量PCR仪是一种带有激发光源和荧光信号检测系统的PCR仪,通常配有电脑系统及相应的分析软件。
_____二修饰引物PCR・对特定DNA序列进行定向克隆、定点诱变、体外转录等研究时,需要其末端带有限制位点、突变序列、启动子等DNA元件,为业可以在PCR引物的5,端加接这些元件进行扩增,这就是修饰引物PCR・例如:在引物5,端加接限制位点,就可以用限制酶切割扩增产物,形成黏端,从而与有互补黏端的载体DNA重组,这就是克隆PCR・克隆PCR克隆效率较高,并且如果给两个引物加接不同的限制位点,可以进行定向克隆5f GGGGAA FTC:9 一4克隆PCR四、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AS-PCR)用于检测点突变•原理:同时设计一个正常引物对和一个突变引物对■下游引物完全一样,上游引物歹末端的碱基不同•两个PCR体系,各加入一个引物对•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用于鉴定单核昔酸多态性(SNP)C 3・A 3’------------------- T --------------------------------- ---------------------------------- T ---------------------------------图9 -5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厭变基因AS-PCR黠分析正常引物对突变引物对①严格祀对扩W ②銷配不扩増五、PCR-RFLP■聚合酶错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 睡)是PCR技术与RF分析的联合,即先用PCR将包含待测多态性位点的DNA片段扩增出来,然后用识别该位点的限制酶切割,电泳分析其RFLP,判断是否存在突变・PCR-RFLP可以极大地提高RFLP分析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检测突变的较为简便的方法六、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 七、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 RAPD)八、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九、长距离PCR (LD-PCR)思考题•1、PCR基本原理•2、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