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素质培养

合集下载

辅导员的职责与角色定位

辅导员的职责与角色定位

辅导员的职责与角色定位辅导员是高校中非常重要的一份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未来的辅导员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本文将探讨未来辅导员的职责和角色定位。

一、引言2023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也会面临着许多改变。

辅导员作为高校中协助学生全面发展的职业,也将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文将围绕未来辅导员的职责和角色定位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未来辅导员的职责1. 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未来辅导员要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帮助学生合理设置职业目标,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咨询和指导。

这不仅有益于学生个人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2. 心理辅导和疏导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学生们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

未来的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和疏导,帮助学生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3. 教育引导和素质教育除了学术方面的辅导外,未来辅导员还需要进行相关教育引导和素质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 管理和协调工作未来的辅导员需要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协调工作,主动与教师、家长等群体保持沟通和互动,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团队凝聚力。

三、未来辅导员的角色定位1. 教育家未来的辅导员不仅仅是学生的辅导者,更应该充当一名教育家,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的教育方式,并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其他教育工作者。

2. 学生发展型导师未来的辅导员应该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型导师,重视学生的成长潜力,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方案和资源。

3. 学科管理者未来的辅导员还应充当一名学科管理者,安排和管理学科和教学资源,监督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增强课程竞争力。

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职业认同性。

辅导员工作是一个大熔炉,即熔炼了学生,又锤炼了自己;既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既要做好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还要做好就业指导等工作;既要学会人前学为人师、行为示范,还要善于人后宣泄放松,张弛有序。

总之,辅导员岗位是锻炼人、培养人的岗位;是提高素质,积累宝贵经历与人生财富的一个途径;是在服务学生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推动自我发展的过程。

因此,广大辅导员要树立岗位成才的意识,要增强职业的归属感和事业的成就感。

二是要强化服务的角色。

辅导员有三个角色定位:一是管理角色、二是教育角色、三是服务角色。

我们的服务与服务员的服务不同,我们的服务角色是以学生的知心朋友的形态出现的。

作为学生的朋友,我们要及时掌握学生的第一手信息、想学生之所想,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情绪、释学生之所惑,要真实了解学生的要求、办学生之所求,要紧密贴近学生的情感、解学生之所忧。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与学生沟通、与他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只有与学生一起经历成长的过程,才能正确辅导学生,才能教学相长,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才能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不要畏惧困难,你们解决不了的事就找我,我始终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并通过你们成为学生的有利依靠。

正是因为这一点,我特别要求学生处设立了辅导员邮箱,我会通过这个邮箱与你们沟通,同时也让你们了解我为学生释惑的过程。

三是要成为创新的践行者。

人类文明在不断演进,人类社会也在不断革新,我们服务对象的思维方式与思想状态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你们就要始终踏在社会变革的浪尖上,要不断地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载体,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特别要善于以重大和突发事件为契机,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互动;要善于打造多样化工作平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细化和品牌化;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与大学生互动的空间和渠道;要准确掌握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工作形式,注意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和说服力,激发大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辅导员是大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角色,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等工作。

辅导员在大学的教育环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的角色定位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辅导员的角色应该是指导者。

在大学里,辅导员负责的不仅是学生的思想教育,还会在学生面临问题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成为他们的导师。

通过指导和引导,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

因此,辅导员的角色应该是一个行为指导者和学业导师。

其次,辅导员的角色应该是管理者。

辅导员不仅要参与学生的思想教育,还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成长情况,进行管理和指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

辅导员应该为学生提供学业咨询和课程规划的服务,制定学生的个人发展计划,建立良好的学生档案,以便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估和跟踪。

然后,辅导员的角色应该是教育者。

辅导员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负责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除此之外,辅导员的工作还包括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护理与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心理素质,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能。

最后,辅导员的角色应该是倾听者。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有人为他们倾听,辅导员就是这个角色。

辅导员应该耐心静听学生的抱怨和困扰,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

通过倾听,辅导员可以更好的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帮助学生改进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完成学业并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综上所述,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多方面的,既是行为指导者又是学业导师,同时也是管理者、教育者和倾听者。

辅导员的职责不仅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更是帮助学生获取人生经验和成长,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责任心,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目前,在我国高校里,辅导员的教育、管理等职责日益重要,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大学教育体系和成熟的师生关系。

“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研究

“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研究

“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研究“三全育人”是指全面发展、全面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高校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体系下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

一、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1. 学生发展导师高校辅导员应当成为学生发展的导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发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和挑战,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促使其扬长避短,全面发展。

在“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更加突出,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还需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状态,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2. 课外活动组织者高校辅导员还应该成为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者,指导学生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

3. 学业顾问高校辅导员还应当成为学业顾问,指导学生进行专业规划和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业目标和价值观,解决学业中的问题和困境,提供专业的学业辅导和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发展建议。

二、高校辅导员的作用发挥1. 关爱学生,提供心理辅导高校辅导员应当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爱和辅导工作,关心学生的情感变化,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解决情感困扰,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情感支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2. 带领团队,培养学生领导力高校辅导员要带领团队,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在学生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引导学生学会组织和管理,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领导才能和沟通能力。

4. 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高校辅导员还应当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组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文化交流,开展学习体验和社交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力,促进学生的学术交流和全面发展。

教师辅导员角色定位

教师辅导员角色定位

教师辅导员角色定位教师辅导员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之一,他们不仅履行着传授知识的职责,更应承担着辅导与关心学生的任务。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着学生成长与发展。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教师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一、了解学生的个性与兴趣教师辅导员应主动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兴趣爱好。

通过与学生近距离接触、开展各类活动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把握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个性特点,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培养和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辅导员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通过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提供学习资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辅导员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通过定期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了解他们的情绪、压力和困惑,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引导。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四、加强家校合作教师辅导员应与学生的家庭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家校合作。

通过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方案,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引导。

五、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教师辅导员在学生身边起到模范的作用,应该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鼓励学生互相尊重、合作共进,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空间。

六、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教师辅导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者,应通过各类主题活动和课程设置,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竞赛项目等,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

七、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教师辅导员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通过班会、个别谈话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和人际关系的困扰,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浅谈教辅人员的角色定位及其素养

浅谈教辅人员的角色定位及其素养

浅谈教辅人员的角色定位及其素养
教辅人员是指在教育部门工作为学生提供教育支持的人员,包括教育顾问、课程设计师、教育咨询师、辅导员等。

他们的角色定位不仅仅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帮助,更
要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指导。

1. 学习指导:教辅人员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3. 课程指导:教辅人员应该为学生提供课程方面的帮助,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
学科,并指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

1. 专业素养:教辅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深入了解学科知识和现代教育理论,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学生指导中。

2. 沟通能力素养:教辅人员需要能够与学生、教师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主
动倾听学生需求和意见,并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3. 敏锐的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辅人员需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
并能够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4. 爱心和同情心素养:教辅人员需要具备爱心和同情心,对学生的问题和困难感同
身受,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总之,教辅人员的角色定位及其素养是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只有具备专业素养、良好的沟通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爱心和同情心,才能更好地为学生
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论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和知识结构的培养

论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和知识结构的培养

论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和知识结构的培养高校辅导员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角色,他们承担着指导学生学业发展、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工作。

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知识结构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角色定位和知识结构的角度探讨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知识结构的培养。

一、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主要包括学术指导者、生涯规划者、心理健康顾问等多个方面。

作为学术指导者,高校辅导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提升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作为生涯规划者,高校辅导员需要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制定个性化的职业规划。

作为心理健康顾问,高校辅导员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多方面的,需要他们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来胜任这些工作。

下面将重点探讨高校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和培养方法。

二、高校辅导员的知识结构高校辅导员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职业规划、心理健康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教育学是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之一,他们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掌握教育学的核心概念和原则,熟悉教育学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具备教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

心理学是高校辅导员必须掌握的知识领域,他们需要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熟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具备心理健康评估和咨询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

职业规划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知识领域之一,他们需要了解职业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掌握职业规划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为了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知识结构,需要采取多种有效的培养方法。

高校可以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和培养,通过开设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提供系统的知识培训和实践经验,使他们能够全面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这是新中国教育事业最高主管部门首次对高校辅导员进行法定角色定位,澄清了之前许多关于高校辅导员的模糊认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在我国高校辅导员建设史上意义重大而深远。

从管理学的角度而言,辅导员这一角色定位是指每一辅导员个体都应适应辅导员群体的角色要求,接受群体行为规范,符合群体发展需要,从而胜任辅导员工作。

定位一,辅导员应是思想教育者。

思想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开悟,是支撑一切事业永远向前的灵魂。

教育是开发生命的事业,也是思想者的事业。

人们之所以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意义在于教育随生命开始,教育随思想发展。

因此,辅导员如果不是有思想的教育者,单靠行政命令、空洞德育、教条智育、形式主义,其工作就会丧失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违背学生的成长规律,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决定了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侧重对学生思想上的引导和行为上的指导。

作为辅导员,应该以正确的、先进的、科学的思想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从思想上给学生以影响甚至震撼,使学生从主观上产生追求进步的强烈欲望,帮助学生在成才的关键时刻树立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目前,辅导员承担的教育任务非常多,主要有:信仰教育、专业教育、诚信教育、健康教育、党团教育、安全教育等,这些专项教育的效果都取决于辅导员的正确的思想。

因此,辅导员应是一名思想教育者。

辅导员只有有思想,工作才会有光彩,才会有魅力,才会有价值。

“有思想的教师才会教出有思想的学生,有思想的教师才能真正使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快乐”(摘自教育箴言)。

定位二,辅导员应是事务管理者。

管理很复杂,既是科学,又是艺术,非常人所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学习与思考是一对孪生兄弟,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讲的就是学与思之间的辩证 关系。思考是提高水平的阶梯,可以起到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的效用。辅导员要养成认真思考、善于总 结的习惯,毛泽东同志说:“人类总得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8 经常对自己所学习的内容、所从事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所遭受的失败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才能达 到提高认识、加强修养、增长才干的目的。 (三)投身实践,勇于创新 高校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修养,必须投身到实践中去锻炼。才干是在不断实践中获得的,能 力也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提高,刘少奇讲过:“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须参加革命的实践,绝不能 离开革命的实践;同时也离不开自己在实践中的主观努力,离不开在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学习。如果没有 这后一方面,革命者要求得自己的进步,仍然是不可能的。”9辅导员要自觉地投身到“以科学的理论武 装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投身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事业中 去,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从实践和创新中汲取营养,充实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建立一种正常、文明、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已经越来越显得十分突出和非常必要,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辅导员在对学生实施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自己就 应当做出表率,在协调关系、处理事情、对待荣辱、权衡利害等方面展示高尚的人格力量。 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要求 对于高校来说,面对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知识经济的成型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不断深化,面对 青年大学生渴望成才愿望的增强和所受不良思潮不良生活方式影响的加剧,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履行职责 所需要的职业素质。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核心就是要搞好理想信念教育”,2邓小平同志也曾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 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呢?就是因为我 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3辅导员要切实肩负起历史重任,不辱使命,首先 要做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坚定理想信念。只有以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坚信不疑和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才能给大学生正面引导,增强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同, 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信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信心。 (二)崇高的敬业精神 所谓敬业精神,就是人们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着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并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 作中的热忱。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敬业精神历来都被强调为社会职业生活中最为基本的伦理道德内容。 市场经济的社会化是以职业分工的专门化发展为条件的,提倡敬业精神是市场运行机制的内在要求。4 辅 导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崇高而又伟大的事业,视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强烈的 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育甘于平凡、乐于奉献的精神。在新的形势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辅导员 的工作具有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难度较高的特点,辅导员要想做好本职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牺牲 大量业余时间,而辅导员的待遇地位与工作职责和实际付出不相称,更需要提高辅导员对新形势下思想政 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培养敬业奉献意识和职业荣誉感。 (三)高尚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它是由一个人的理论水平、 思想素质、 工作作风、 业务水平、 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因素构成的。人格好,形象就好,就会形成一种无声的力量,就会产生巨大的凝聚 力、向心力、感染力。辅导员高尚的人格魅力,可以把抽象的道德理论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使学生看 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具有模仿性和操作性,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朝着加强自身修养、 锤炼品格性情、培育道德情操的方面努力。 (四)广博的知识架构 在信息网络时代,作为知识群体的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快。 他们风华正茂,视野开阔,想象丰富,信息灵通,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 交、文学、艺术、体育、学习、娱乐、个人情感等广泛领域,关注当代世界敏感事件和热点话题,思考国 家政治和个人生活的大事小情。高校辅导员要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构架,在专业知识方面与学生有共同语言,在管理技能方面掌握一定的技巧方法和艺术,在文化修养方面 要提高自己的情趣和感染力,在教育心理方面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调适等等。只有不断更新和优化 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和学生息息相通,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五)良好的心理素质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在许多情况下,辅导员的心理健康 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辅导员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学生,就必须注意培养自己良 好的心理素质,这些素质主要包括: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等。辅导员要时 刻清楚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把握言行的分寸,正确对待矛盾冲突,适时调 节心理状况,公正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既要做到乐观进取,积极热情,又要做到宠辱不惊,豁达大度, 襟怀坦荡,光明正大,时常保持平衡的心态。 (六)较强的工作能力 工作能力是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心理素质等的综合反映,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实际 工作能力,才能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在丰富多彩、纷繁多样的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 中伸得上手,帮得上忙,增加工作指导的力度,使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同时,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 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用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维进行研究和解决,需 要创建新的活动载体和总结新的工作经验来推动学生工作上水平、上台阶。辅导员要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 运用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和富于感染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学生实际和需要开展有 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发挥学生党支部、共青团、学生会、班委会的作用,把学生广泛地组织起来, 发动起来,活跃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真正抓出实效。 三、高校辅导员如何加强自身素质修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5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存在着如何充分利用面临的有利条件,沉着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的新考验,存在着如何发挥传统优势,克 服薄弱环节,创新教育管理方法和机制的新课题。高校辅导员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既是自我完善的需要,也 是有效实施对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基本要求。 (一)认真读书,勤于学习 加强素质修养,读书学习是前提,是基础。列宁曾要求布尔什维克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武装 自己的头脑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感觉只能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能解决 本质问题。”6江泽民同志说:“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7这些论述 都充分说明学习尤其是理论学习的重要,高校辅导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导科学以及市场经济形势下的 一切新知识、新技能。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要讲究学习方法,立足现实需要,根据自身条件,结合本职 工作,找准努力方向。只有如饥似渴,持之以恒,不断学习,补充新知,提高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 遇事不惊,沉着应对,适应需要,与时俱进。 (二)慎思明辨,善于总结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素质培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加 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按照党委的部署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 1 这些论述对于高等学校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同志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进行角色定位,进一步加强自身 素质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既是学生的德育老师,又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日常 行为的管理者,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联系最广泛、关系最密切,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 用。 (一)思想教育的实施者 当代大学生都是经过系统的中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他们在中学阶段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 思想观点、科学论断等有了理性的认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在初步确立的阶段。进入大学后,由 于眼界的开阔,接触社会现实机会的增多,经常会受到各种思想、思潮的影响和冲击。高校要坚持社会主 义办学方向,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辅导员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担负着重要而又光荣的职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应 当按照党委部署,把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采取适当方式传授、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在各 种思潮相互激荡中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在价值取向多元复杂的选择中,追求崇高,摒弃狭隘。 (二)健康成长的引导者 在校大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平均年龄在 20 岁左右,一方面他们渴望成才,为此他们中的大部分能够 付出艰辛努力,从各方面充实自己,发展自己,面对未来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就业压力,有强烈的进取意识; 另一方面,他们又极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袭,也会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而无法排 解。辅导员可以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充分履行职责,在班级中树立典型,弘扬正气,释疑解惑, 引导广大学生把思想和精力凝聚在加强思想修养、专业学习上,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关心爱护的服务者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出生在 80 年代中期,无论生活在农村或是城市,都受 到家长教师的呵护,依赖性较强,吃苦精神较差,与社会现实接触较少,生活的自理能力较弱,生活的经 验就是从学校走入学校,需要辅导员主动地关心爱护。辅导员既是学生的管理者,也是学生的服务者,从 实际需要出发,想办法尽力量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为学生成才服务。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关注,学习 上帮助,生活上爱护,帮助分析、切实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加大感情投入,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勤 奋学习。 (四)做人处事的表率者 人际关系环境是能否走向成功、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如何做人处事,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先 决条件,既映衬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追求,也折射出人生智慧和生活态度。由于市场经济等的冲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