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在个性化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合集下载

辅导员的职责与角色定位

辅导员的职责与角色定位

辅导员的职责与角色定位辅导员是高校中非常重要的一份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未来的辅导员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本文将探讨未来辅导员的职责和角色定位。

一、引言2023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也会面临着许多改变。

辅导员作为高校中协助学生全面发展的职业,也将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文将围绕未来辅导员的职责和角色定位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未来辅导员的职责1. 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未来辅导员要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帮助学生合理设置职业目标,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咨询和指导。

这不仅有益于学生个人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2. 心理辅导和疏导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学生们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

未来的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和疏导,帮助学生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3. 教育引导和素质教育除了学术方面的辅导外,未来辅导员还需要进行相关教育引导和素质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 管理和协调工作未来的辅导员需要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协调工作,主动与教师、家长等群体保持沟通和互动,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团队凝聚力。

三、未来辅导员的角色定位1. 教育家未来的辅导员不仅仅是学生的辅导者,更应该充当一名教育家,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的教育方式,并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其他教育工作者。

2. 学生发展型导师未来的辅导员应该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型导师,重视学生的成长潜力,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方案和资源。

3. 学科管理者未来的辅导员还应充当一名学科管理者,安排和管理学科和教学资源,监督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增强课程竞争力。

解析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及角色转换

解析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及角色转换

解析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及角色转换辅导员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职业角色,他们既是学生的学术指导者,也是生活中的心理支持者和导师。

然而,新时代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变化,这也影响了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和角色转换。

首先,新时代背景下,学生面临着更为严峻和多样化的挑战。

从社会经济环境到心理健康问题,学生们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越来越多。

因此,辅导员不仅需要在学术上提供指导,也需要在生活上和心理上给予支持和帮助。

这也意味着,辅导员必须具备多元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应对学生的需求和挑战。

其次,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也发生了变化。

过去,学生更加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以实现就业和成功的目标。

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更加追求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育体验,他们也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因此,辅导员必须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支持和指导,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最后,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角色和使命也发生了变化。

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还要注重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同时,高等教育也要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相匹配,以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和协同发展。

因此,辅导员需要将自己的职业定位与高等教育的角色和使命相匹配,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辅导员需要转变职业定位和角色。

首先,辅导员需要具备多元化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应对学生的需求和挑战。

例如,辅导员需要具备生活管理、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辅导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例如,辅导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最后,辅导员需要将自己的职业定位与高等教育的角色和使命相匹配,以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例如,辅导员需要注重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将学生的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化。

他们需要转变职业定位和角色,以更好地应对学生的需求和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

高校辅导员岗位职责(三篇)

高校辅导员岗位职责(三篇)

高校辅导员岗位职责高校辅导员是指在高等学校担任学生辅导工作的专职或兼职人员。

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一部分,辅导员在学生的学业、心理、职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指导。

以下是高校辅导员的基本岗位职责。

一、学业指导1. 提供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2. 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习自律和时间管理能力。

3. 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学科知识辅导。

二、心理辅导1. 倾听学生的困惑、烦恼和焦虑,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2. 引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帮助其调整心态和情绪。

3. 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积极应对挫折和困难。

三、生涯规划1. 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生涯规划指导。

2. 提供就业市场的信息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目标。

3. 协助学生分析自身优势和不足,提供职业规划建议和职业发展规划。

四、校园安全教育1. 组织校园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暴力等不良行为,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3. 提供学生法律知识教育,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和防范能力。

五、班级管理1. 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组织班级活动并推动班级建设。

2. 监督学生的纪律和作风,维护班级的正常秩序和良好氛围。

3. 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班级的和谐共处。

六、协助学生工作1. 参与招生工作,为新生提供入学指导和适应训练。

2. 协助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工作,为学生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3. 协助组织学生社团和俱乐部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七、信息收集和反馈1.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需求,为学校提供决策和改进建议。

2. 提供学生群体的情况分析和统计资料,为学校领导提供参考依据。

3. 定期向学生和学校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和成效。

需要强调的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多方面综合性的,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辅导技巧。

辅导员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时俱进地适应高校教育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辅导员工作职责(三篇)

辅导员工作职责(三篇)

辅导员工作职责辅导员是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岗位,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业指导、生活帮助等工作。

下面是辅导员工作职责的详细介绍,以供参考:1. 学生思想教育:辅导员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他们通过个别或集体辅导、心理咨询、主题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2. 班级管理:辅导员负责对所带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他们与班级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进行矛盾纠纷的化解和协调。

辅导员还负责班级会议的组织、班长的培养和管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班集体氛围。

3. 学业指导: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辅导员与学生建立个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

4. 生涯规划:辅导员在大学期间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需求,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就业指导和信息。

辅导员可以组织职业咨询、实习经验分享、职业能力培养等活动,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

5. 心理辅导: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他们可以提供个别或集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辅导员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困境,预防和化解学生心理问题。

6. 文体活动组织:辅导员承担学生文体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辅导员可以组织各类比赛、展览、演讲和文艺演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7. 校外实践指导: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校外实践,帮助学生积累社会经验,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辅导员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

8. 教育研究和培训:辅导员需要持续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辅导员角色定位

教师辅导员角色定位

教师辅导员角色定位教师辅导员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之一,他们不仅履行着传授知识的职责,更应承担着辅导与关心学生的任务。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着学生成长与发展。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教师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一、了解学生的个性与兴趣教师辅导员应主动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兴趣爱好。

通过与学生近距离接触、开展各类活动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把握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个性特点,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培养和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辅导员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通过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提供学习资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辅导员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通过定期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了解他们的情绪、压力和困惑,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引导。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四、加强家校合作教师辅导员应与学生的家庭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家校合作。

通过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方案,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引导。

五、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教师辅导员在学生身边起到模范的作用,应该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鼓励学生互相尊重、合作共进,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空间。

六、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教师辅导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者,应通过各类主题活动和课程设置,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竞赛项目等,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

七、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教师辅导员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通过班会、个别谈话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和人际关系的困扰,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对辅导员工作认识

对辅导员工作认识

辅导员工作认识一、导言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肩负着培养和引导学生成长的重要使命。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辅导员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将对辅导员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分析辅导员工作的特点、挑战以及发展前景。

二、辅导员工作的特点1.全面性:辅导员工作涉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就业规划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

2.针对性: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兴趣和需求,辅导员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引导方案。

3.时效性:辅导员工作要及时响应学生的问题和需求,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4.示范性:辅导员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自身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

三、辅导员工作的挑战1.角色定位: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需要在不同角色间找到平衡。

2.专业素养:辅导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等。

3.资源分配:辅导员工作涉及多个领域,但资源分配未必充足,需要善于利用有限资源。

4.工作压力:辅导员工作繁重,压力较大,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辅导员工作的发展前景1.政策支持:国家越来越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辅导员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职业发展: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逐渐清晰,职业晋升通道不断完善。

3.专业素养提升: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得到不断提高。

4.社会认可度:辅导员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认可度逐渐提高,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

五、如何管理班级1.明确班级目标:辅导员要与学生共同制定明确的班级目标,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推动班级团结向前。

2.建立健全班级制度:辅导员要制定一套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确保班级秩序井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发挥班委作用:辅导员要指导班委开展工作,培养班委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班级自我管理更加高效。

4.开展班级活动:辅导员要组织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班级凝聚力。

高校辅导员自我定位

高校辅导员自我定位

高校辅导员自我定位
我定位自己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学术方面,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竞赛和科研项目,开拓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在心理方面,我会关心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调节情绪,解决心理问题,保持积极的心态。

我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他们值得信赖的朋友和良师。

我定位自己为学生的发展导师。

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他们需要全方位的发展,包括学术、心理和个人发展。

我会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会通过各种途径提供发展资源,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学术成就和个人发展提供指引和支持。

我定位自己为学校教育教学的辅助者。

我会密切配合学校教职员工,与课程主任、辅导员团队、心理健康中心等部门合作,为学生提供综合服务。

我会及时反馈和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情况,与相关部门共同落实学生成长成才的各项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我会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不断探索有效的辅导方式和方法,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

我会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和研修,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我管理和沟通能力。

我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支持者、良师益友和发展导师,在学生身边为他们提供关心和帮助,引导他们走上成长之路。

我愿以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为学生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研究

“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研究

“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也在不断优化和调整。

在“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本文将从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两个方面展开讨论,探索在“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辅导员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1. 民主指导者在“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辅导员被赋予了更多的指导和引导学生的责任。

他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成长。

高校辅导员更像是一位民主指导者,需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

他们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讨论、交流和指导,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学习与生活的导师高校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体系下还要承担学习与生活的导师角色。

他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在学习方面,高校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辅导。

在生活方面,他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适应能力,提供心理咨询和生活辅导服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职业规划师在“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辅导员还要承担职业规划师的角色。

他们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和职业发展的规律,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

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辅导和职业素养培养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顺利就业或升学。

4. 文化传承者在“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辅导员还应该是文化传承者。

他们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文化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讲座和读书分享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珍爱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导员在个性化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个性化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古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近十年来,部分高校和教育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又作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一定成绩。

那么,辅导员在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自我发展,还是大包大揽、引导辅助?
标签:辅导员;个性化;独立学院;角色
一、个性化教育在中国发端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是个性化教育的鼻祖和奠基者。

纵观其教育方法,一是因人而异,二是以身示教。

有一次,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62-163。

针对不同的问题,孔子根据提问者自身的性格而给出不同的答案,因人而异是施教的前提,辅导员开展育人工作亦然。

对于个性突出的学生要多诊断,找准位,给学生及时纠偏、找出不足。

同时,育人者还要为人师表、以身示教,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189。

孔子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育人三千,七十二贤。

个性化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大众化教育、通识教育有待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独立学院推行个性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独立学院作为“穷国办大教育”的特殊产物,它的教育对象具有个性突出,社会活动能力较强、思维活跃,但基础知识薄弱,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学习习惯欠佳,目标性不够明确的特点。

因此,以每个个体为教育对象,进行独立的、跟踪性的、专门化的辅导和教育,将日常的正规化教育和平时的个性化辅导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专业与特长,优势与不足,将个性与其学习生涯和职业规划有效结合起来,制定较为合理的教育规程,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完成个性化成长目标,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诉求,是独立学院的特殊要求[2]。

2005年7月,文华学院针对160多名多门学科考试不及格、“不想学、不爱学”的学生,成立了研究小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了解学生实际,对症下药,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还有三名同学考取了国内研究生。

2009年学院召开了以个性化教育为主题的暑期教育工作研讨会,《高等教育研究》主编刘献君教授作了重要报告。

2012年5月16日刘献君亲自主持召开“慷慨激昂谈立志集思广益为教育”的个性化教育座谈会。

会上,各单位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个性化教育的开展、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个性化教育的深入与延伸再次探讨,将个性化教育作为文华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教育方针。

近年来,作为战斗在思政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应当在学生的日常教育中积极思考、摸索、激励、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并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做有用之人,做栋梁之才。

三、辅导员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分析
2005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辅导员、班主任的配套文件指出: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3]。

这就要求辅导员
对学生个体有全局的把握,了解学生的秉性,掌握学生的长足、知晓个体的差异,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指导工作,使学生树立合理的长短期目标,在此基础上努力进取,持之以恒,最终成人成才。

那么,辅导员在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又扮演什么角色呢?
(一)“梦”的唤醒者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沉睡的梦,只分觉与不觉[4]。

早觉者有望成为达官贵人或行业精英;不觉者,则碌碌无为。

“60分万岁”、“人约黄昏后”、“骨灰级网游”在大学生中不乏其人,他们课上萎靡,课下精神。

作为辅导员则要唤醒不觉者的“梦”,启迪他们有所思,有所想,知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例如,给大一新生算本经济账,使他们知晓大学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开支平均高达100元/天,高出农民工的工资,启发他们感受父母的辛苦,诱发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此外通过职场讲座,告诉他们毕业时可以选择的道路,每条路的需求标准,启迪他们对自己的前途有所思考。

(二)“美”的发现者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独特的发光之处,这发光之处就是学生的优点,学生个体美之所在。

因此,在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要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切忌整齐划一,泛泛而谈。

当我们发现学生之美时,就要大胆地,毫不吝啬地进行夸奖、赞美,适当的时候可以树立榜样、模范、标兵,使他们的美在学校中进行传播;当发现学生身上不足时也要委婉地指出来。

鼓励他们正确客观地审识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劣势。

2004级学生李宇迪在校期间就喜欢小发明并获得多项专利,毕业后自主创业,连续三年获得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先进个人,该生在校期间,学校老师就充分肯定他的动手能力,并为他的发明团队提供单独的宿舍及财力支持。

2008级应用英语专业石磊同学,家庭非常贫困,但勤奋好学,非常能吃苦,在我担任她辅导员期间,持续不断地进行激励与帮助,特意帮她安排了勤工俭学岗位,获得国家助学金,该生专科毕业后升入本科,今年又顺利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诚然,发现美,就需要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心理品质、意志毅力,情绪等基本情况,引导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职业理想、和学习目标。

(三)“职”的规划师
志分为大志、小志。

前者属于人生观的范畴,后者属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范围。

前者在中小学阶段奠定,后者则需要大学階段规划。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5]。

作为大学的辅导员除做好人生观教育外,则要重点引导、辅助学生作好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对刚入校的新生要作好专业介绍,重点要讲清楚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就业领域。

其次,大二时要进一步给学生明确毕业时的选择,如升学、出国、创业、就业、三支一扶、考公务员等不同的选择,并要详细说明不同选择所要做的努力,可以请上一届各方面的优秀学生对不同人员进行现场说法,将学生分门别类,加强小团体和单独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

再次,对大三的学生做好各方面的职业指导,比如对就业的学生则要开展就业礼仪、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模拟招聘等方面的培训。

对升学的学生则要作好学校、专业的选择、备考资料的筛选,时间段的划分等。

最后,千方百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升学指导,辅导员在学生毕业阶段就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搜集就业信息,带领学生参加现场招聘会并积极向企业推荐人才。

为升学的学生提供面试指导,为落榜生提供调剂信息,同时要特别做好“三困生”(学习困难、家庭困难、就业困难)的帮助,——解决一个贫困生的就业有可能拯救一个家庭。

(四)“志”
的激励者
许多学生在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迁、社会的诱惑、经历的变化,有的会慢慢放弃,特别是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甚至是失败时,甚至是优秀的学生也开始自甘平庸,开始堕落,视平庸为成熟,视无所求为精神超脱,因此,这就要求辅导员的个性化教育要持之以恒,不断鞭策、激励。

在我所带的学生中,有一个学生会副主席,经历与女朋友的分手后,一蹶不振,工作丢三落四,以前要考研的豪言壮语也抛到脑后,被我发现后及时进行开导并激励学生奋发图强,经一个星期的谈心,学生又基本恢复了原来的斗志。

因此,一旦学生立下志向,它就像一匹开始奔跑的马,有懈怠、疲倦的时刻,这时辅导员要及时上去充当加油者、精神的鼓舞者、激励者。

(五)“标”的示范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说十次不如做一次”,说的是这个道理,彰显的是榜样的力量。

所以辅导员在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要以身示范、“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这些体现辅导员日常教育中的一言一行。

一次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我告诉大家在食堂进餐后要主动把餐具送到回收处,一位学生在下面嘀咕:一些老师还不是吃完饭拍拍屁股走人!可见负能量的影响巨大。

2008年,一名考研的同学因为怕失败经常失眠,掌握情况后,我说咱们一起报考,如果我失败了,你也不丢人,大不了重来一次,有时我让他到办公室复习,结果我们两个都如愿以偿。

正能量给人以鼓舞,负能量使人消极甚至是颓废,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和个性指导中要起到带头模范作用。

结语
有的人从小就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对自己优势看得比较清楚,但大部分人都缺少对自己清醒的认识,常言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学生个性化的过程中,辅导员不可能放任自流,更不可能大包大揽,制定出详细的规划,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去执行,辅导员所要做的更多的是启发、引导、说明、激励、带头。

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辅导员更多的是指路人、引导者,是船长,而不是舵手。

参考文献:
[1]论语[M].张燕婴,译.北京:中华书局,2012.
[2]刘獻君.高等学校个性化教育初探[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206-207.
[3]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实言出版社,2006:2.
[4]徐文兵.透过梦境看健康[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2-5.
[5]刘继武.个性化之我见[J].中国人才,2002,(6):70-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