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六年级科学期末检测练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生物的________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________没有关系,和________有关。
3、食物链通常从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终止。
4、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_____才可以看清楚。
5、通过实验,一张纸,通过增加________、增加________或改变________等方法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6、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________。
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___________。
7、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________,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9、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搬运杂乱的废钢铁用________就省事多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蔬菜、水果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A.维生素B.脂肪C.蛋白质D.糖(淀粉)2、在自行车上,如果大齿轮有40个,小齿轮有20个,那么小齿轮转动一圈,大齿轮将转动()圈。
A.一B.两C.半3、下面三种用同种材料建造的桥,承受压力的能力最强的是()。
A.B.C.4、做泥塑或面塑时,物质发生的是()。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无法确定5、下列不属于导致世界人均供水量减少的原因的是()。
A.环境污染逐渐严重B.海洋面积增大C.人口迅速增长6、要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用的方法是()。
A.滴稀盐酸B.滴碘酒C.滴水滴7、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大小和()无关。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
2.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细菌,这种细菌就是。
3.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4.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5.科学家们搜集证据的过程往往是一个。
6.细菌、霉以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7.他是英国细菌学家,他首先发现了青霉素,他是。
8.物质的变化有一类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这类变化是。
9.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导致的疾病。
10.反映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的实验是实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方法有()。
A.真空包装B.放干燥剂C.低温保存D.太阳暴晒2.细菌基本形态是()。
A.杆菌B.球菌C.螺旋菌D.霉菌和乳酸菌3.科学家根据()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A.火山B.地热C.地形地貌D.地震4.人类的()活动会改变地表。
A.种植庄稼B.围海造田C.开采矿石D.拦河筑坝5.让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是()。
A.清洁剂B.西红柿C.肥皂水D.桃子6.关于月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有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B.月球的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C.在地球上重400牛顿的物体,在月球上也是400牛顿。
D.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北斗七星是小熊星座的一部分B.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C.北极星是小熊星座的一部分D.北极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8.在显微镜下看,霉菌是一种()的丝状真菌。
A.球状B. 绒毛状C. 棉絮状D.蜘蛛网状9.下面关于地震来临时,保护自己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应尽快跑到空旷处B.从楼上往下跳C.躲在桌子旁边,等第一次地震波过后,迅速撤离D.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期末测试卷一、填空1、月亮绕()公转,每公转一圈要1();地球绕()公转,每公转一圈要1();地球自转一圈要()小时。
2、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
3、()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作出的猜想。
4、()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5、反映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的实验是()实验。
6、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7、沧海变桑田指的是地表发生的变化,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和()等。
8、食物通常在()和()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9、()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皮肤、骨骼、肌肉、血液和脂肪等都是由这种微小结构组成。
10、在地图或地球仪上,蓝色表示(),绿色表示(),黄色表示(),棕色表示()。
11、我们做“火山爆发”实验,用的是()实验法;做“馒头发霉”的实验,用的是()实验法。
12、细菌、霉以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二、判断题1、细菌没有生命。
()2、水的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3、不锈钢不容易生锈。
()4、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
()5、人类已经发射了许多颗行星探测器。
()6、洗涤剂放得越多,越容易去除污渍。
()7、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8、金属锈的颜色都是一样的。
()三、选择1、做酸奶,需要一种细菌,是()A、酵母菌B、青霉菌C、大肠杆菌D、乳酸菌2、世界上第一个以实践来验证地球是球形的人是()A、张衡B、亚里士多德C、哥伦布D、麦哲伦3、我们家乡的地形属于()A、高原B、山地C、海洋与岛屿D、平原4、在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中,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A、番茄酱冒出B、土豆泥纹丝不动C、土豆泥出现裂缝D、土豆泥出现裂缝、冒烟5、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A、拦河筑坝B、围海造田C、开采矿石D、种植庄稼6、下面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A、生鸡蛋变成熟鸡蛋B、面粉做成馒头C、火柴燃烧D、铁水变钢锭7、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A、水星B、金星C、海王星D、天王星8、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对于一棵树叶发黄、逐渐掉落的树,下列提出的不是假设的是()A、可能有虫B、可能被水淹死C、树叶上有很多刺毛虫D、可能是老死的9、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下面属于对比实验的是()A、火山喷发实验B、昼夜形成实验C、食物发霉实验D、雨的形成实验1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生物的()A、变异现象B、遗传现象C、进化现象D、自然选择11、10万棵的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长出四片叶子,这是生物的哪种现象()A、遗传现象B、变异现象C、人工选择D、自然选择12、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千米。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以________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________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________。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化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
3、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距离太阳最远的星是________,________距离地球最近。
4、月球围绕地球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
5、当导线中有________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________ 。
6、天然气、煤、石油是储存了亿万年的________,它们都是________能源。
7、仙人掌的叶子长成刺状,主要是为了适应沙漠________的环境。
8、人体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专门负责运输__________和_________。
9、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________,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________。
10、对垃圾中的一些废弃物进行回收并________加工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________,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同一物种来说,生活在越冷的环境中,它的个体就()。
A.越大B.越小C.不变2、()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细胞B.器官C.组织3、北极狐的耳朵比红狐长得小,个体却长得要大,这是为了()。
A.捕猎食物B.野外奔跑C.适应寒冷4、放大镜又叫凸透镜,是因为放大镜具有()特点。
A.透明,中间厚,边缘薄B.不透明,中间厚,边缘薄C.透明,中间薄,边缘厚D.不透明,中间薄,边缘厚5、下列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的是()。
A.改变电流的方向B.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C.增加线圈的圈数6、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 B.脚骨的数量多 C.脚部肌肉发达7、下列哪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是()。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青春期男女身高和体重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2.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做遗传现象;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变异现象。
3.第一块恐龙化石是1822年被发现的。
4.XXX提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物种起源》。
5.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竞争关系或共生关系。
6.指出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的能“工作”或“运动”的。
跳跃的青蛙肌肉,人跑步肌肉,融化的冰热量,电脑电能。
7.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乱砍滥伐、过度捕捞、污染环境等。
8.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地层比作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特殊的文字。
9.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下来,而不适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二、我会选择(每小题4分,共20分)1.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
A.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B.智力水平迅猛提高C.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D.身体形态发生巨大变化2.由于白色的羊毛好卖,牧民多选择白羊饲养,而少选择黑羊饲养,从而导致白羊数量增多,黑羊数量减少。
这属于(B)。
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3.下列生物中被称为“活化石”的是(C)。
A.恐龙B.长颈鹿C.蟑螂4.我们已跨入青春期,每天需要保证(A)小时的睡眠。
A.8.B。
9.C、10.D。
115.由于狼在夜间捕食时,经常捕捉到显眼的白色绵羊,很快,森林中绵羊都是(A)色的了。
这就是(C)。
A.白色B.黑色C.自然选择D.人工选择三、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14分)1.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得果大色艳,籽少肉厚。
(×)2.我们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将要更加自觉地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2022新版)【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2022新版)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世界是由()构成的,()是变化的,物质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2.我们加热白糖,白糖熔化属于()变化,白糖炭化属于()变化。
3.在米饭和淀粉上滴碘酒,都会呈现()(填颜色),说明它们遇到碘酒都会发生()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
4.咀嚼米饭是一种()(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因为唾液里的淀粉酶使淀粉水解,生成了麦芽糖,所以我们感觉到了()。
5. ()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
6.铁生锈是()变化,证据是()。
7.铁钉在()的情况下最容易生锈,在()的情况下不容易生锈。
8.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证据是。
9.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的特点是(),化学变化的特点是()。
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如()、()、()和()等。
10.火柴燃烧是()变化,小苏打与醋混合是()变化,切开的苹果放置一会儿变黄是()变化。
11.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和()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和()混合。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像易拉罐乐物、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是()。
A.形态发生了改变B.产生新的物质C.没有什么变化D.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2.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D.没有变化3.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更容易生锈,()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A.刷油漆B.抹油C.放入盐水中D.真空4.把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会看到铁钉变()。
A.红色B.蓝色C.没有变化D.绿色5.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A.没有什么变化B.熄灭C.燃烧得更旺D.继续燃烧6.长时间地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因为()。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含答案 共6套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含答案(一)一、判断题:(24分)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淡病。
()3、电浓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月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等的条件。
()4、各种细胞的大小、形状差异很大。
()5、喜马拉雅山在几万年前是河流。
()6、利用网洛面地图是为了尽量标准。
()7、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8、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纸施的生长发育过程。
()9、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10、地震被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桥较慢,在较软的岩有中传播较快。
()11、火山喷发非常源亮,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欣赏,不会有危险。
()12、高山都是出地球板块移动时挤压形成的。
()二、选择:(24分)1、地震和火山燥发主要发生在()A、地壳板块边缘B、地完板块中间C、和地壳板块没有关系2、()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牛物的细胞里。
A、金鱼B、组萄C、昆虫3、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是()A、将食物放在冰箱里B、将食物放在柜子生4、使用显微镜时,首先()A、对光B、安放C、观察5、因为地壳的岩层是坚硬的,所以()A、不会发生变动B、不断发生变动6、造威岩石风化所需的听间是()A、长期的B、短期的7、晚上刷的主要日的是()A、牙齿变白B、容易睡觉C、清理微生物8、鸡蛋的蛋黄()A、就是一个细胞B、是一组组胞C、是一块脂肪9、研究鱼缸里的水为什么发绿需要借助()米观察。
A、显微镜B、放大镜C、平面镜10、显缴镜下观察物体的标本必须切成()A,薄片B、方块C、薄而透明的切片11、()不是探测地震的仪器A.地震仪B.浑天仪C.地动仪12、下列不是危险、可怕的白然灾害的是()A、地震B、火山喷发C、阵雨三、排序:(5分)下面是关于使用显微觉的方法和步骤,请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
A.调节反光慌和遮光器,使视野中的亮度造度。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16分)1、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一相适应。
2、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紧的钢缆像梁一样结实。
3、对垃圾中的一些废弃物进行回收并加工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_______ ,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O4、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的特点是,化学变化的特点是O5、生物体都是由一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6、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J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O7、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的。
物质变化有两类:O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O8、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
二、选择题。
(共20分)1、将三块相同的面包分别放在以下三种环境中,最不容易发霉的是()OA.低温、干燥B.温暖、湿润C.温暖、干燥2、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这时电磁铁()A.南北极改变B.南北极不变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3、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白糖首先会()。
A.变成液态的糖B.变成水C.不变4、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方法是(A.使用一次性用品B.填埋5、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 )。
A.化学能B.生物能6、下列不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
三、判断题。
(共20分)1、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变化。
( )2、我们摸不到看不到声音,所以声音不是物质。
( )3、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4、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 )5、我们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于太阳。
( )6、圆柱形和球形的器具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7、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臭氧层中的臭氧开始减少。
()8、土壤中的微生物吸收了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利于植物生长。
()9、我们在上坡时感觉到斜面越平缓越费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六年级科学期末检测练习题
一、科学知识积累及运用:
1、、我们家乡的地形是()。
2、“火山爆发”实验是()实验,“馒头发霉”是()实验。
3、注射疫苗是预防( )的一种方法。
4、目前人类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千米
5、所有恐龙灭绝的理论都是()。
6、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麿蚀、搬运的过程叫()。
7、像太阳的星体很多,在银河系中有()颗,它们都是炽热的发光气球体,我们把它们称为()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着太阳运行的天体叫()星;像月亮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地球天体叫()星。
8、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当地球的直射照在地球呈斜向太阳的半球上时,该半球处于()季,另一半球则处于()季。
9、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米/秒时,它就能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地球运转。
10、橙子、西红柿是()性物质,小苏打是()性物质。
11、()总是使我们不停的提出问题,并试图找出答案。
12、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和()。
13、北斗七星是()星座的一部分,北极星是()星座中最亮的星。
当北斗七星的斗柄(尾巴)指北时,这时是()季。
14、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由近及远的排列是。
太阳()、()、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5、()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16\食物通常在()和()环境下容易发霉。
二、判断:(正确打“√”号,错误打“×”)
1、小强在地球的体重32千克,在月球上的体重仍是32千克。
()
2、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
3、地震和火山喷发都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
火山喷发释放能量,地震吸收能量。
()
4、沈括的《梦溪笔谈》中阐述了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精辟见解。
()
5、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来清洗。
()
6、在对比实验中,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致。
()
7、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
8、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岩石破碎的过程叫风化。
()
9、月球表面的环形只是由于地壳变迁而形成的。
()
10、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一样都是一年。
()
三、选择:(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里,)
1、做酸奶时,需要一种细菌是()。
A、酵母菌
B、青霉素
C、乳酸菌
D、大肠杆菌
2、世界上第一个用实践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人是()。
A、麦哲伦
B、亚里士多德
C、祖冲之
D、哥伦布
3、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胡克把它命名为()。
A、微生物
B、细胞
C、霉菌
D、病毒
4、细菌的基本特征有()。
A、生产腐殖质
B、生产药品
C、繁殖很快
D、致病
5、地球仪或地图上,用来表示海洋的颜色一般用()。
6、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
A、拦河筑坝
B、围海造田
C、开采矿石
D、种植庄稼
7、紫甘蓝水是()。
A、酸性物质
B、碱性物质
C、酸碱指示剂
D、中性物质
8、在中国民间被称为天河的是()。
A、银河系
B、太阳系
C、太阳
D、火星
9、地球表面是千姿百态的,下列不属于地球表面类型的是()。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岩石
10、物质的()变化会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出现。
A、外部
B、内部
C、形态
D、产生新物质
四、连一连。
(一)难忘的太空人
人类为升空而牺牲的第一人加加林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万户
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杨利伟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阿姆斯特朗
(二)物质的万千变化
蜡烛融化
形态变化蜡烛燃烧
小麦磨成面粉
面粉变成馒头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铁水变成钢锭
铁钉生锈
五、简答。
1、(做一做)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2、(举一举)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哪些?
3、(读一读)你对月亮(月球)的认识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