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对我国生技制药产业经济之影响」
H7N9禽流感疫情对养禽业的影响情况

H7N9禽流感疫情对养禽业的影响情况第一篇:H7N9禽流感疫情对养禽业的影响情况H7N9禽流感疫情对家禽养殖业的影响情况今年以来,我国多地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尽管并不是疫区,但消息的传播仍然对我县家禽养殖业形成了较大冲击。
一、H7N9禽流感威胁下家禽养殖的基本情况由于地处偏远,家禽养殖相对比较分散,规模户少,大型养殖企业少,小规模的家庭养殖比较多,对市场波动的适应力普遍较弱。
自H7N9禽流感报道以来,各养殖场为减轻压力,降低损失,都不同程度减少了存栏,市场预期明显减弱。
H7N9禽流感疫情本身并未蔓延至我县,但消息的传播间接影响了禽蛋产品的销量和价格,使得不少养殖户出现亏损经营的情况。
在调查中,一些家庭养殖户已经开始转养其他抗风险能力较强的畜产品,如养羊等。
二、H7N9禽流感对禽、蛋市场和养殖户的影响1、对禽类市场的影响。
的禽类市场主要包括肉鸡和淘汰鸡,其中淘汰鸡比重较大。
主要销售市场是广东、广西等地,受H7N9疫情影响,南方市场十分疲软,禽类销售出现量价齐跌的现象。
通过调查,肉鸡销量在疫情后减少近30%,价格由去年同期的10.5元/公斤降至目前的5.25元/公斤,降幅高达50%。
淘汰鸡情况还要严重一点,销量减少近35%,近期还出现了无人收购的局面,价格也由去年同期的10.2元/公斤降至目前的4.0元/公斤,降幅高达60%。
2、对蛋类市场的影响。
受疫情消息的影响,消费者购买蛋类产品意愿降低。
根据调查,各养殖场蛋类销量较往年明显减少,相比去年同期减少近33%,蛋类批发价格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保持在6.4元/公斤。
3、对养殖户的影响。
H7N9禽流感消息报道以来,家禽养殖户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部分养殖户甚至亏损经营。
以建亮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该户是最大的养鸡场,管理较为规范,设备较为齐全,现有存栏25000只,其中15000只产蛋鸡。
据调查,2014年2月以来,该场饲料供应商将价格由去年的2600元/吨上调至2900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11.5%,该场为此每天多负担了400多元的饲料支出,由去年同期的5000元/日增至5400元/日,增幅达8%。
对禽流感产生经济社会影响的调查思考

[内容提要]: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这次禽流感对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同时对我国禽流感预防控制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禽流感经济影响动物防疫体系禽流感是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对动物的危害是相当大的甚至到人形成了威胁。
2004年初,我国有好几个省零星地暴发了禽流感,政府及时按照《中华人民动物防疫法》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终于控制了疫情,现在很多疫区已经解禁。
为了了解这次禽流感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及我国对动物疫病的防治情况,笔者对安徽的几个疫区和疫区的周边县进行了调研。
一、禽流感对经济的影响虽然这次禽流感只是在我国零星暴发,但对经济还是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对经济基础、抗灾能力较为薄弱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影响较大,尤其是以家禽养殖为主的县乡养殖大户,损失惨重,有的是多年积累毁于一旦,甚至影响到下一步的生产恢复和扩大。
1、对经济的直接影响不大。
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作为一类传染病来进行防治。
在禽流感发生时,政府像去年防非典一样,及时依法采取措施,对疫点以内家禽全部扑杀,疫区内及周围家禽及时实行强制免疫,封锁疫区的禽类产品流动,关闭疫区的家禽交易市场,很快使禽流感得到控制。
由于我国禽流感的发生只是零星的发生,疫情又很快得到控制,没有扩散和传播,又由于中国农户是分散饲养,小规模饲养,因此每个疫点家禽数量本身就少,疫点扑杀的家禽数量不多。
因而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并不大。
2、对经济的间接影响大。
禽流感在在我国发生后,各地政府不同程度的采取了防疫措施,关闭家禽交易市场,停止活禽贩运。
刚经历了SARS后的市民,有些人对疫病非常害怕,防范意识明显提高,在禽流感到来时的第一反应是拒绝消费家禽及禽类产品,导致家禽产品的价格一落千丈,对经济的间接影响非常大,远远超过禽流感的直接经济损失。
(1)在生产方面,分散饲养的农户损失较小,以家禽为主的养殖大户损失惨重。
中国农户小规模饲养家禽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消费,少量拿到市场换取点零花钱,养殖业是附带的产业,家禽的饲养周期较长。
禽流感现状对养禽产业的影响

禽流感现状对养禽产业的影响禽流感简介禽流感是一种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引起的急性高致命性病害,对家禽养殖业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禽流感病毒具有大量变异性,易于传播,致死率极高。
禽流感主要感染禽类,对禽类的危害十分严重,目前还没有一种治疗禽流感的有效药物。
因此,预防和控制成为关键。
禽流感现状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禽流感首次出现,不断爆发的禽流感疫情已经给全球畜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球,目前主要疫情发生在亚洲和欧洲。
2020年以来,禽流感多次暴发,日本、韩国、印度等地都出现了禽流感病例。
2021年1月,禽流感疫情又一次出现在中国,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等地。
禽流感对养禽产业的影响禽流感的暴发对养禽产业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畜禽市场禽流感的疫情爆发会导致禽类大量死亡,养禽农民的养殖业损失严重。
疫情导致畜禽市场供求关系失调,使得禽类价格剧烈波动,市场需求下降,最终影响了畜禽市场的发展。
养殖管理禽流感的暴发对养殖管理也产生了影响。
为了控制禽流感疫情的扩散,养殖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如强化疫情监测、加强消毒、隔离病禽等等,这些措施都会增加养殖场的运营成本,进一步压缩了养殖利润。
研发创新疫情暴发对养禽产业的研发创新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畜禽的抵抗能力,养殖业需要不断地研发新的防疫技术和生产工艺,才能更好地应对禽流感等疫情的威胁。
防控禽流感的策略禽流感的疫情爆发对养禽业造成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减少疫情对养禽业的危害。
加强监测及时掌握禽流感的发病情况对防控疫情至关重要。
因此,要实施及时、全面的监测,对疫情出现的地区采取及时的隔离和封锁措施,以控制疫情的扩散。
提高免疫能力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降低疫情发生的概率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疫苗接种等手段提高养禽的免疫能力,提高禽类的抵抗力,这样就能减少养殖场的疫情发生率。
禽流感疫情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禽流感疫情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一、禽流感疫情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二、禽流感疫情影响下地方养殖业的发展与应对措施三、禽流感疫情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及应对四、禽流感疫情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五、加强防疫措施促进地方禽业经济发展禽流感疫情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近年来,禽流感疫情频发,不仅危害生物安全,还给地方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就禽流感疫情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以及对策分析做出详细阐述。
禽流感疫情是一种由家禽致死的传染性疾病,不仅影响家禽养殖业的发展,也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禽流感疫情对地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禽类饲料价格上涨禽流感疫情的流行导致养殖户减少养殖规模,从而减少饲料采购量。
饲料供需失衡,会导致禽类饲养成本上涨,特别是部分地区的饲料供应80%以上是依赖进口的,在疫情发生时有可能受到重创。
二、养殖业萎缩禽流感疫情的流行,给地方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灾害。
疫情爆发后,养殖户及时进行封锁,扑杀感染禽鸟,从而使得禽肉供应量大幅下降。
部分地区为应对这个情况,还不得不从其他城市或省份进口禽肉,导致生产成本上涨,难以承受。
三、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禽流感疫情在家禽市场流行时,常常会导致家禽供给的减少,短期内会使禽肉价格上涨,中长期也可能影响到地方农产品价格的长期稳定性。
特别是在疫情高发期,家禽市场供给根本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导致禽肉市场价格不断上涨。
四、农产品出口受阻禽流感疫情削弱了农产品的流动性。
多个国家的农业部已经禁止进口受感染的禽类肉产品,尤以家禽肉、蛋类产品为甚。
规模庞大的家禽出口商通常将国际市场作为其稳定的收入来源。
如果不能出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经济发展。
五、农村经济发展难度增加禽流感疫情造成的禽鸟批量扑杀以及销毁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给当地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许多养殖户失去了他们在家禽肉市场上的主要收入来源,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显露病征的禽鸟的扑杀更是好的禽鸟资源的破坏。
禽流感对养禽业和农民收入的影响_黄德林

禽流感对养禽业和农民收入的影响热点与难点 禽流感对养禽业和农民收入的影响黄德林 董 蕾 王济民内容提要 2003年 SARS 影响了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增长幅度和农民畜牧业生产收入。
2004年伊始,在亚洲禽流感严重爆发的情况下,我国先后有16个省市自治区发生禽流感。
禽流感不同于 SARS ,它主要危害禽类生产,波及畜产品整体生产形势。
本文通过建立农户畜产品生产收入模型,系统预测和分析了禽流感对我国2004年畜产品生产增长幅度、农民畜牧业收入以及畜产品相关产业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控制疫病、发展生产的措施。
关键词 禽流感 养禽业 畜产品 农民收入2003年12月,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先后发生禽流感,其中较为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是泰国、印尼、越南。
越南、泰国均出现禽流感感染人类并造成人员死亡的疫情。
2004年元月以来,禽流感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在亚洲地区大规模蔓延,日本、韩国、柬埔寨、巴基斯坦、老挝等相继出现疫情。
2004年2月份,禽流感疫情出现在北美。
新年伊始,禽流感重创世界养禽业,尤其是亚洲养禽业,为扑灭疫病,各国政府不惜损失,大规模、大范围扑杀疫区5公里以内的所有家禽。
自从周边国家禽流感确诊开始,中国就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但仍然未能幸免于难。
2004年1月26日,我国公布湖北武穴、湖南武冈出现第一起疑似禽流感疫情,随后,疫情不断扩散,截至2004年2月19日,我国先后有16个省市自治区发生禽流感。
鉴于我国对禽流感严防死守,且措施得当,又有成功控制 SARS 的经验,因此,我国禽流感虽然发病区域较广,但总体来讲发病范围小,且集中在农村地区,呈散发,未见强致病性毒株,没有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病毒。
因此,禽流感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畜牧业生产及其相关产业特别是家禽饲养及相关产业冲击以及农民畜牧业收入上。
一、禽流感对我国畜牧业生产危害的估计与测算以2002年为基期,选用猪、肉牛、肉羊、奶牛、蛋禽、肉禽各种不同规模生产者成本与产值数据,农民饲养比重,农村人口,畜产品生产量,畜产品价格数据建立农民畜牧业收入计量模型。
H7N9禽流感对家禽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H7N9禽流感对家禽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摘要通过对我国2013年发生的H7N9禽流感对家禽养殖产业的影响的初步分析,就如何防范和加强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及应对措施,以期对行业有所启示。
关键词H7N9禽流感;家禽养殖业;影响;应对措施家禽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城乡市场供给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2013年3月底以来,国内部分省份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并在活禽市场抽检出禽流感病毒,并呈现出散状发生态势,导致多个省市宣布停止活禽交易。
受其影响,家禽消费大幅下降,禽类产品市场销售受阻,必须采取企业和农户生产自救与政府适当扶持相结合的原则,保护养殖生产者利益,维护家禽业持续健康发展。
1 H7N9禽流感的发生对家禽业的影响2013年发生H7N9期间,全国家禽业平均每天损失10亿元。
在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蛋鸡行业发展大会上,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站长李希荣表示,近期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严重冲击了整个家禽业的发展,自3月底曝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以来,全国家禽产业已经损失超过400亿元,平均每天损失10亿元,禽产品价格持续下跌,销量急剧下滑;家禽企业损失惨重,从业人员流失严重。
企业代表、专家等号召“科学应对疫情,无需闻鸡色变”。
1.1 禽流感对养殖业的影响与前期预测相同,随着天气转暖,病毒存活能力减弱,禽流感疫情终于呈现淡化的趋势,而禽蛋价格也在逐渐向上涨空间转移。
禽流感发生的2个多月的时间里,养殖户与经销商都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而在考验过程中淘汰现象频频出现,部分成本低、抗风险能力偏弱的养殖户只能被淘汰出局。
因此,在禽流感疫情过后,国内供应矛盾渐渐突出,目前鸡苗价格已经呈现10倍左右的“翻身”上涨。
随着H7N9禽流感疫情造成的影响逐步减弱,一度跌入低谷的家禽交易逐渐恢复,禽肉蛋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
然而整个家禽业受疫情的影响仍未完全消散,不少养殖户的亏损局面仍未扭转。
H7N9新型禽流感对未来畜禽养殖业影响分析

H7N9新型禽流感对未来畜禽养殖业影响分析芝华数据作者:更新时间:2013-04-10 09:36:32一.H7N9禽流感在我国爆发2013年3月3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卫计委”)发布通报,上海和安徽发现三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两例上海患者死亡。
一种新型的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7N9——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此次在我国发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人感染流感病毒,目前尚未在其他国家发现此病例。
农业部也表示,此前全球共检出25株H7N9亚型流感病毒,均来自野鸟,从未在家禽中发现。
4月3日卫计委公布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控预案及诊疗方案等,并要求自4月4日起,在已报告确诊病例的省份启动疫情信息日报告制度。
并提示现阶段高危人群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此外,由于一名上海27岁的死亡患者生前为猪肉商贩,因此世卫组织官员表示,不排除病源来自于猪等其他动物。
截至4月7日,全国已确诊18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东部省区,其中6人死亡。
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同时对其传播途径等方面尚未完全弄清。
上海、南京等多地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各地严密监控活禽流动。
二.历史上几次较大疫情冲击此次H7N9禽流感来势汹汹,首先对禽蛋价格形成了较大冲击,作为与禽蛋产品相关性很强的替代品,猪价也会受到各种直接间接的影响。
借鉴历史经验,并结合本次事件的特征,可以对未来猪价短期和中长期走势进行一定分析判断。
今年是“非典”爆发10周年,在过去10年里发生过几次影响较大,且与此次H7N9禽流感疫情相似的人或畜禽感染传染性疾病,包括2003年的“非典”、2004与2005年两次爆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2009年的“猪流感”。
图1. 疫情对生猪及鸡肉价格的冲击数据来源:农业部图疫情对鸡蛋价格冲击数据来源:农业部2003年2月“非典”在国内大规模爆发,至6月份才结束。
禽流感对养殖场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禽流感对养殖场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与应对策略引言:- 禽流感是一种可在禽类中传播的病毒疾病。
- 养殖场是禽流感传播的主要场所之一。
- 禽流感对养殖场经济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影响一:经济影响- 杀准备销售的禽类创收减少。
- 养殖场必须承担治疗和防控费用。
- 养殖场相关产业链受到波及。
影响二:环境影响- 禽流感病原体进入环境,可能对野生鸟类和其他动物造成威胁。
- 防控措施可能对环境产生短期污染。
- 污染水体和土壤可能导致长期环境问题。
应对策略一:强化预防措施- 定期对养殖场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 限制人员和物资进出养殖场,减少病原体传播。
- 密切监测禽类健康状况,发现病例及时隔离。
应对策略二:提高养殖环境质量- 加强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提高饲养密度和饲料卫生。
- 改善禽舍通风系统,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
- 采用适当的废弃物处理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应对策略三:加强监测和报告机制- 建立全面的监测网络,发现病例并及时报告。
- 提供养殖场应对禽流感的培训和指导。
-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防控禽流感。
应对策略四:推广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禽流感的传播风险。
- 推广禽流感疫苗接种,提高养殖场禽类的免疫能力。
- 定期检查养殖场接种情况,确保接种效果。
结论:- 禽流感对养殖场经济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 强化预防措施、提高养殖环境质量以及加强监测和报告机制是有效应对禽流感的策略。
- 推广疫苗接种可以降低禽流感传播风险、提高养殖场禽类的免疫能力。
该范文在1500字以内,详细列出禽流感对养殖场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文章中没有涉及政治内容,且不包含任何网址链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IT技術進步促使公司程 序簡化,知識工作者創新能力將成為企業主要競爭優勢來源。
台灣經濟研究院
本研究整理自:Foresight 2020 Economic, industry and corporate trends;EIU 6
世界經濟
資料來源:Foresight 2020 Economic, industry and corporate trends;EIU 台灣經濟研究院
9
.tw
能源需求
2030年化石能源仍是主要初級能源 石油需求成長主要來自開發中國家
2004 m b/d* OECD Transition economies Developing world Total World *百萬桶/天 47.6 4.4 27.0 82.1 % 58.0 5.4 32.9 100.0 2020 m b/d* 53.2 5.6 42.9 % 50.7 5.3 40.9
.tw
以農業轉型的前瞻規劃探討 生物科技的未來發展
台灣經濟研究院 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 農業科技前瞻研究小組 主講人: 李宜映 博士暨組長
台灣經濟研究院
.tw
生物科技的未來
農業轉型 前瞻規劃 農業生技產業的發展契機
台灣經濟研究院
.tw
(Annual average rates of growth in real GDP,%)
.tw
未來15年內,亞洲為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區域,成長動力來自 中國與印度,但美國仍維持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資料來源:Foresight 2020 Economic, industry and corporate trends;EIU 台灣經濟研究院
台灣經濟研究院
5
.tw
國外社經發展重要趨勢
全球化(Globalization):亞洲與非OECD會員國在經濟發展上扮 演角色將逐漸加重。 人口結構(Demographics) :成熟市場(美國與歐洲)勞動力將逐 漸老化且女性勞動參與率增加。 跨界合作(Atomization):各國間資源、人才、技術等交流日益 頻繁,產業間與組織內各部門合作程度升高,過去存在國際間、 產業間、部門間界線逐漸消失。 個人化(Personalization) :成本和品質仍然重要,但對產品或服 務而言,個人化(差異化)的重要性逐漸提升。
104.9 100.0
資料來源:IEA,World Energy Outlook 2008
資料來源:Foresight 2020 Economic, industry and corporate trends;EIU
台灣經濟研究院
10
健康產業
.tw
全球市場:健康產業快速成長,預期成為美國就業人口成長最快部門, 中國與印度將成為生命科學研發與製造重心。 產品與服務:生命科學、生物技術研究將較傳統研發活動產出更多產品。 產業展望:已開發國家面臨成本上升,開發中國家需修改法規,私部門 角色日益重要。 關係的改變:合作成為關鍵成功要素。生物技術與大型藥廠合作,產品 研發、測試分析皆可全球化合作。 共同策略:IT技術被普遍應用,將有助於治療效果追蹤與遠距照護;部 分流程自動化,能讓醫師專注於高價值工作。
9.5 2.6 1.8
﹏﹏﹏﹏﹏﹏﹏﹏﹏﹏﹏﹏﹏﹏﹏﹏﹏﹏﹏﹏﹏﹏﹏﹏﹏﹏﹏
小計
台灣經濟研究院 資料來源:Foresight 2020 Economic, industry and corporate trends;EIU
471.3
100.0
8
.tw 全球市場消費型態
7
.tw
勞動市場
就業人口成長趨緩,全球勞動版圖改變,亞洲勞動市場成長 佔全球67%
全球新增就業機會—2005-2020
百萬人
開發中亞洲區
中國
佔全球淨成長(%)淨 增加
315.5
65.0
67.0
13.8
印度
142.4
30.2
拉丁美洲 美國 歐盟(EU25)
45.0 12.5 8.4
全球市場:新興市場會有顯著成長,2020年中國將與美國並列世界 最大消費品市場。 產品與服務:新興市場的市場區隔明顯,產品線逐漸擴張;成熟市場 產品創新會受到人口結構與環境意識影響。 產業展望:為達成本控制與品質控管策略,企業外包活動擴大,成熟 市場中受到經濟規模縮減與法規放寬影響市場鞏固性不再。 關係的改變:與顧客、供應商間合作關係將更緊密,對消費者個人化 服務將整合至產品研發中。 共同策略:執行成本控制所獲得的收益將減少,發展客戶關係以獲得 持續性競爭優勢為未來重點。
資料來源:Foresight 2020 Economic, industry and corporate trends;EIU 台灣經濟研究院
11
全球市場:產業重心由已開發國家移往新興國家,主要優勢將來自高 價值與資本密集活動,良好顧客關係亦為關鍵要素。 產業展望:大量生產的產品將朝全球化生產;市場需求出現往高價值 移動趨勢,鼓勵自有品牌製造(OBM)發展。 關係的改變:與顧客、供應商合作更為密切,彼此參與產品研發程度 增加。 共同策略:一般性與自動化製造移往低成本地區;產品需因地制宜, 因應市場客製化需求。
生技醫學 保健食品 生技農業 生技製藥 環保生技
人類的生命現象
動植物的生命現象
微生物的生命現象
操作基因而改變生命現象
生命現象的基礎知識
基因的操作技術
功能性基因體
台灣經濟研究院
基 因 體 分子生物學 生 物 學
4
.tw
生技產業發展歷程
1st Wave: 以醫藥研發產業為主 (紅色生技) 2nd Wave:以農業與環保生技為重點 (綠色生技) 3rd Wave:整合生物科技與其他高科 技產業,並應用於化工、材料、能源等 科技研發(白色生技)
生物科技
在分子層面探索及操作生命現象的技術
台灣經濟研究院
2
.tw
生物科技的主要內容
組織培養 基因列序及檢測 因複製及比對 基因功能性檢定
基因轉殖 基因表達 生物資訊 生物系統
台灣經濟研究院
3
.tw
生物科技研發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