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毕业设计129普通货车制动器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制动器设计-计算说明书

制动器设计-计算说明书

制动器设计-计算说明书三、课程设计过程(一)设计制动器的要求:1、具有良好的制动效能—其评价指标有: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制动力和制动时间。

2、操纵轻便—即操纵制动系统所需的力不应过大。

对于人力液压制动系最大踏板力不大于(500N )(轿车)和700N (货车),踏板行程货车不大于150mm ,轿车不大于120mm 。

3、制动稳定性好—即制动时,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合理,左右车轮上的制动力矩基本相等,汽车不跑偏、不甩尾;磨损后间隙应能调整!4、制动平顺性好—制动力矩能迅速而平稳的增加,也能迅速而彻底的解除。

5、散热性好—即连续制动好,摩擦片的抗“热衰退”能力要高(指摩擦片抵抗因高温分解变质引起的摩擦系数降低);水湿后恢复能力快。

6、对挂车的制动系,还要求挂车的制动作用略早于主车;挂车自行脱钩时能自动进行应急制动。

(二)制动器设计的计算过程:设计条件:车重2t ,重量分配60%、40%,轮胎型175/75R14,时速70km/h ,最大刹车距离11m 。

1. 汽车所需制动力矩的计算根据已知条件,汽车所需制动力矩:M=G/g ·j ·r k (N ·m ) 206.321j )(v S ?=(m/s 2)式中:r k —轮胎最大半径 (m);S —实际制动距离 (m);v 0 —制动初速度 (km/h)。

217018211 3.6j ??=?=(m/s 2) m=G/g=2000kg查表可知,r k 取0.300m 。

M=G/g ·j ·r k =2000·18·0.300=10800(N ·m )前轮子上的制动器所需提供的制动力矩:M ’=M/2?60%=3240(N ·m )为确保安全起见,取安全系数为 1.20,则M ’’=1.20M ’=3888(N ·m )2. 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1)制动盘的直径D制动盘直径D 希望尽量大些,这时制动盘的有效半径得以增大,就可以降低制动钳的夹紧力,降低摩擦衬块的单位压力和工作温度。

货车制动器的课程设计

货车制动器的课程设计

货车制动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货车制动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货车制动器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了解其与制动性能的关系。

3. 学生了解货车制动器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能分析制动系统故障的一般步骤。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货车制动器主要参数的计算,并解释计算结果。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正确拆装和检查货车制动器,识别并排除常见故障。

3. 学生能够运用制动系统知识,设计简单的制动器改进方案,提高制动性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制动器技术研究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对机械工程领域的认识。

2. 学生通过学习制动器知识,认识到安全驾驶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合作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以货车制动器为核心,结合实际应用,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机械原理有一定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货车制动器的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货车制动器概述- 制动器的作用与分类- 货车制动器的发展历程2. 货车制动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制动系统的基本构成- 制动器各部件的功能与作用- 制动器工作原理及制动过程3. 货车制动器主要参数计算- 制动效能评价指标- 制动力计算方法- 制动距离计算方法4. 货车制动器故障与维修- 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 故障诊断方法与步骤- 制动器维修与保养方法5. 制动器改进方案设计- 制动性能优化方法- 改进方案设计步骤与要求- 改进方案的评价与选择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货车制动器概述,了解制动器的作用、分类及发展历程第二课时:货车制动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学习制动器的基本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第三课时:货车制动器主要参数计算,掌握制动效能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第四课时:货车制动器故障与维修,学习故障诊断方法、维修与保养技巧第五课时:制动器改进方案设计,探讨制动性能优化方法,进行改进方案设计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货车制动器相关知识,为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规范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规范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规范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规范一、设计说明书(论文)的结构及要求设计说明书(论文)包括: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及附录八部分。

1、封面按统一格式完成或由学校统一印制,按要求填写。

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二行书写。

2、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在前,“摘要”字样位置居中,字数应在400字左右;关键词一般3至5个,以显著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正文部分左下方。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一致。

3、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要层次标题、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4、正文正文包括绪论(或前言、概述等)、主体、结论。

工科论文要求符合科技论文格式,正文要标明章节,图表和公式要按章编号,公式应另起一行书写,并按章编号。

(1)绪论:简要说明工作的目的、意义、范围、研究设想、方法、选题依据等,应当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

(2)主体:主体是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核心部份,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在6000字以上,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字数应在10000-12000字,包括:设计(实验)方案的论证,设计(实验)方法手段与结果,仪器设备,原始材料,计算方法,编程原理,数据处理,设计(论文)说明与依据,加工整理和图表,形成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3)结论:设计(论文)的结论应当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但也可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和尚待解决问题等。

5、致谢该部分要简单地表述作者在结束设计(论文)后的一些收获和感想,并向在设计(论文)工作过程中给予自己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及同学表示感谢。

6、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的图书或者科技论文,内容要与设计(论文)工作直接相关。

参考文献要按照引用的顺序列出。

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内容所在页码;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月,论文在刊物中页码。

货车前后轮制动器设计

货车前后轮制动器设计

货车的前后轮制动器设计是为了确保货车能够安全、高效地制动,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方案:
1. 前轮制动器:
-使用液压制动系统,通过踏板传递力量给主制动缸。

-主制动缸将压力传递给前轮制动器。

-前轮制动器通常采用盘式制动器,其中包括刹车片、刹车盘和刹车卡钳等部件。

-刹车盘固定在车轮上,当刹车踏板踩下时,刹车卡钳夹紧刹车盘,使刹车片与刹车盘摩擦产生制动力。

2. 后轮制动器:
-后轮制动器通常采用鼓式制动器,其中包括制动鼓、制动鞋和制动缸等部件。

-制动鼓固定在车轮上,当刹车踏板踩下时,制动缸通过连杆或其他机构将力量传递给制动鞋。

-制动鞋与制动鼓接触,产生摩擦力来制动车轮旋转。

此外,货车的制动系统还包括制动液、制动管路和制动助力装置等。

制动液通过制动管路将踏板的压力传递给前后轮制动器,而制动助力装置(如真空助力器或液压助力器)可以增加制动系统的效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方案,具体的货车前后轮制动器设计应根据车辆类型、负载重量、行驶条件等因素进行调整和优化。

建议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并咨询专业的汽车工程师进行指导。

毕业设计——运输车辆盘式制动器设计

毕业设计——运输车辆盘式制动器设计

XXXX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学院:专业:题目:运输车辆盘式制动器的设计指导教师:职称:职称:20**年12月5日摘要制动器,是汽车上最重要的系统之一,也是汽车驾驶者最应重视的一个方面。

汽车的制动可分为盘式制动和鼓式制动。

本文通过对盘式制动器制动原理的分析,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制动器制动时的受力分析,确定了制动力矩、摩擦盘尺寸、踏板操纵力及踏板操纵行程等制动器基本参数;通过对制动器结构的分析,设计了摩擦盘的结构、压盘的结构、制动器弹簧的结构和操纵机构等;并根据要求设计制动器的渐开线花键,选取花键类型为矩形花键,并校核了花键的强度,结果为花键强度够用。

本次设计的盘式制动器符合制动器设计的理论要求,能保证汽车在行驶中的制动及紧急制动,并能保证在坡道上安全制动。

因此,达到了制动器能保证驾驶员的行车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车辆,盘式制动器,操纵机构谢谢朋友对我文章的赏识,充值后就可以下载此设计说明书(不包含CAD图纸)。

我这里还有一个压缩包,里面有相应的word说明书(附带:外文翻译)和CAD图纸(共计8张图纸)。

需要压缩包的朋友联系QQ客服1:1459919609或QQ客服2:1969043202。

需要其他设计题目直接联系!!!ABSTRACTBraking disc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ystems in a car,it also should be paiedmore attention by the automobile drivers.Vehicles break can be divided into disc brakeand drum brake.From the principle of disc brake analysis and raw data,based on the brake force analys is to determine the braking torque,friction disc size,pedal power and manipulation.From analysis the brake structure,design the structure of the friction disc system,pressure plate structur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spring brake system and manipulation systems.And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of the brake requirements of the involute spline,select the type of rectangular spline and school nuclear strength of the spline,the spline result is enough intensity.The design of the brake disc in line with the theoretical requirements,to ensure a moving car in the braking and emergency braking,and can ensure safe braking ramp.Therefore, reach the purpose of ensure the driver′s traffic safety.KEY WORDS vehicles,brakes disc,manipulation systems目录前言 (1)第一章盘式制动器概述 (2)1.1盘式制动器原理及特点 (2)1.2盘式制动器的主要元件 (3)1.2.1制动盘 (3)1.2.2制动摩擦衬块 (4)1.3盘式制动器操纵机构 (4)第二章盘式制动器设计 (6)2.1制动器设计中的分析 (6)2.2制动器的基本参数 (6)2.2.1确定制动力矩Mr (6)2.2.2确定摩擦盘尺寸 (7)2.2.3制动器的磨损验算 (8)2.2.4踏板操纵力 (9)2.2.5踏板操纵行程Sc的计算 (13)2.3制动器操纵机构设计 (14)第三章盘式制动器摩擦盘的设计 (16)3.1摩擦盘结构 (16)3.2摩擦材料类型 (16)第四章盘式制动器压盘的设计 (19)4.1压盘的结构 (19)4.2压盘的球槽 (19)第五章盘式制动器弹簧的设计 (22)5.1圆柱螺旋弹簧的结构形式 (22)5.2圆柱螺旋弹簧的制造 (22)5.3圆柱螺旋弹簧参数 (23)第六章盘式制动器花键的设计 (25)6.1花键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25)6.2花键参数的确定与强度校核 (25)结论 (28)参考文献 (29)致谢 (31)前言汽车的设计与生产涉及到许多领域,其独有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等众多指标,也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1绪论1.1制动器介绍制动器是汽车制动系的主要部件,其功用是使汽车以适当的减速度行驶至直停车;在下坡时,使汽车保持稳定车速;使汽车可靠地停在原地或坡道上。

汽车制动系至少应有两套独立的制动装置,即行车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

前者用来保证前两项功能,后者用来保证第三项功能。

汽车制动性能主要由三方面面来评价: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器主要有摩擦式、液力式和电磁式等几种形式。

电磁式制动器虽有作用滞后性好,易于连接而且接头可靠等优点,但因成本高,只在一部分总质量较大的商用车上用作车轮制动器或缓速器;液力式制动器一般只用做缓速器。

目前广泛应用的仍为摩擦式制动器。

摩擦式制动器按摩擦副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

前者的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为制动鼓,其工作面为圆柱面;后者的旋转元件则为圆盘状制动盘以端面为工作面。

鼓式制动器有内张型和外束型两种。

根据促动蹄促动装置的不同可分为轮缸式制动器、楔式制动器和凸轮制动器。

轮缸式制动器因采用液压式促动装置使其结构复杂,密封性能要求提高,增加了造成本。

凸轮式制动器结构简单,易加工,刚性好,并且质量轻,操纵力低,有良好的防污染和防潮能力,成本相对低廉,比较经济。

加上我国现有的基本国情,鼓式制动器仍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尤其是在大中型、需要较大制动力的车辆,使用鼓式制动器较能满足其要求。

1.2汽车制动系概论汽车制动系是用于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的车速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原地驻留不动的机构。

汽车制动系直接影响着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停车的可靠性。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车速的提高以及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停车可靠,汽车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显得日益重要。

也只有制动性能良好,制动系工作可靠的汽车,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性能。

汽车制动系至少应有两套独立的制动装置,即行车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重型汽车或经常在山区行驶的汽车要增设应急制动装置;牵引汽车还应有自动制动装置。

车辆工程制动器课程设计

车辆工程制动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制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其在车辆工程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制动器系统,并了解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3. 学生能够解释制动器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如制动力、热容量和磨损率。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制动器设计原理,参与小组讨论,设计简单的制动器系统。

2. 学生能够分析制动器在实际车辆中的应用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学生能够利用计算工具对制动器性能进行初步的计算和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制动器系统对于车辆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尊重他人意见。

3. 学生在制动器设计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车辆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对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理论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制动器原理概述:介绍制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摩擦制动、液压制动和气压制动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车辆制动系统概述”。

2. 制动器类型及特点:讲解不同类型的制动器系统,如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电子制动器等,分析各自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制动器类型及结构”。

3. 制动器设计参数:阐述制动器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包括制动力、热容量、磨损率等,并进行实例分析。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制动器设计参数及计算”。

4. 制动器设计方法:介绍制动器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参数计算、结构设计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制动器设计方法及实例”。

5. 制动器性能评估:讲解制动器性能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如制动距离、制动效能等,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货车前后轮制动器设计

货车前后轮制动器设计一、制动器类型选择货车常用的制动器类型包括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具有较高的制动效能和较低的制造成本,但在制动过程中摩擦片的磨损较大,需要定期更换。

盘式制动器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和较长的摩擦片寿命,但制造成本较高。

根据货车的具体使用情况和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制动器类型。

二、制动器尺寸设计制动器的尺寸设计需根据车辆情况和需求进行确定,包括直径、宽度和厚度等参数。

直径过大会增加制动器的重量和成本,过小则会影响制动效能。

宽度过大会增加车辆的横向稳定性,过小则会影响制动效果。

厚度过大则会增加制动器的重量和成本,过小则会影响制动的持久性。

因此,在满足制动效能和车辆稳定性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制动器的尺寸。

三、制动器材料选择制动器的材料选择对制动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铸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但热传导性能较差,因此适用于低速和轻载车辆的制动器制造。

铸铝则具有较好的轻量化和散热性能,但成本较高,因此适用于高速和重载车辆的制动器制造。

其他材料如复合材料等也可以根据特定需求进行选择。

四、制动器间隙调整制动器间隙调整是保证制动器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调整机构的设计应简单易行,方便操作。

调整过程应遵循先调整后蹄鼓间隙再调整前蹄鼓间隙的顺序进行。

在调整过程中,还需注意观察间隙是否合适,以确保制动器的正常工作。

五、制动器散热设计制动器的散热设计是保证制动器稳定工作的重要因素。

通风口的设计应考虑气流的方向和速度,以便于将制动器产生的热量迅速排出。

散热器的选择应与制动器的功率和尺寸相匹配,以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

此外,合理安排制动器与散热器的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散热效果。

六、制动器摩擦片更换周期制动器摩擦片的更换周期应根据使用情况和摩擦原理进行设计。

在理想情况下,摩擦片应能在达到最大磨损之前更换一次。

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摩擦片的实际磨损情况和使用里程等因素来确定更换周期。

需要注意的是,在更换摩擦片时,还需对制动器进行调整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129普通货车制动器设计说明书

前言轻型载货车主要用于中、短途载货运输,一般能满足城区附近的货运要求,个别还用于客运。

第一章制动系设计§1.1 概述汽车制动系是用以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使下坡形式的汽车的车速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使的汽车在原地(包括在斜坡上)驻留不动的机构。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车速的提高及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汽车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显得日益重要,也只有制动性能良好,制动系工作可靠的汽车,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性能。

汽车制动系至少应有两套独立的制动装置,即行车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

行车制动装置用作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并使汽车在下短坡时保持适当的稳定车速。

其驱动机构常采用单回路、双回路或多回路结构,以保持其工作可靠。

行车制动装置由制动器和制动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

制动器有鼓式与盘式之分。

行车制动是用脚踩下制动踏板操纵车轮制动器来制动全部车轮。

驱动机构分液压和气压两种型式。

用液压传递操纵力时还应有操纵主缸和制动轮缸以及管路;用气压操纵是还应有空气压缩机、气路管道、贮气筒、控制阀和制动气室等。

行车制动应满足如下要求:一、适应有关要求和法规的规定。

各项性能指标除应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法规制定的有关要求外,也应考虑销售对象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用户要求。

二、具有足够的制动效能。

行车制动效能是用在一定的制动初速度下或最大踏板力下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两项指标来评定。

三、工作可靠。

行车制动装置的制动驱动机构至少应有两套独立的管路,当其中一套失效时,另一套应保证汽车制动效能不低于正常值的30%。

四、制动效能的热稳定性好。

五、制动时的操纵稳定性好。

即以任何速度制动,汽车都不应当失去操纵性和方向稳定性。

为此,汽车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应有适当的比例,最好能随各轴间载荷转移情况而变化;同一轴上左、右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应相同。

六、制动踏板的位置和行程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即操作方便性好,操纵轻便,舒适,能减少疲劳。

(毕业设计)轻型货车制动系统设计说明书

摘要制动系统是汽车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

因为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汽车的车速将越来越高,对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要求日益提高,制动系工作可靠的汽车能保证行驶的安全性。

由此可见,本次制动系统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本次设计主要是对轻型货车制动系统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轻型货车制动系统的要求,设计出合理的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动系统。

首先制动系统设计是根据整车主要参数和相关车型,制定出制动系统的结构方案,其次设计计算确定前、后鼓式制动器、制动主缸的主要尺寸和结构形式等。

最后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出了前、后制动器装配图、制动主缸装配图、制动管路布置图。

最终对设计出的制动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

另外在设计的同时考虑了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等因素。

结果表明设计出的制动系统是合理的、符合国家标准的。

关键词:轻型货车;制动;鼓式制动器;制动主缸;液压系统.AbstractBraking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ystem in the automotive . because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with the highway. The car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high-speed, braking system on the work of the increasing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Brake work of a reliable car,guarantee the safety of travelling,This shows that, The braking system design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e braking system is one of important system of active safety.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intermediate car’s braking system, a braking system design is performed in this thesi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First through analyzing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entire vehicle, the braking system design starts from determination of the structure scheme. SecondlyCalculating and determining the main dimension and structural type of the front、rear drum brake,brake master cylinder ans so on,Finally use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drawing draw the engineering drawings of the front and rear brakes, the master brake cylinder, the diagram of the brake pipelines. Furthermore, each target of the designed system is analyzed for checking whether i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some factors are considered in this thesis, such as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accurate, comparing with the related national standards.Key words:light truck;brake;drum brake;master cylinder;hydraulic pressure system目录第1章绪论 (1)1.1 本次制动系统设计的意义 (2)1.2 本次制动系统应达到的目标 (2)1.3 本次制动系统设计内容 (2)1.4 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 (3)1.5制动系统类型 (3)1.6 制动系工作原理 (4)第2章汽车制动系统方案确定 (5)2.1 汽车制动器形式的选择 (5)2.2 鼓式制动器的优点及其分类 (6)2.3 盘式制动器的缺点 (7)2.4 制动驱动机构的结构形式 (8)2.4.1简单制动系 (8)2.4.2动力制动系 (9)2.4.3伺服制动系 (9)2.5 制动管路的形式选择 (10)2.6 液压制动主缸方案的设计 (11)第3章制动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 (13)3.1 轻型货车主要技术参数 (13)ϕ的确定 (13)3.2 同步附着系数的3.3 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系数β的确定 (14)3.4 鼓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14)3.5 制动器制动力矩的确定 (16)3.6 制动器制动因数计算 (17)3.7 鼓式制动器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18)第4章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22)4.1制动轮缸直径d的确定 (22)的计算 (22)4.2 制动主缸直径dF (22)4.3 制动踏板力P4.4 制动踏板工作行程Sp (23)第5章制动性能分析 (24)5.1 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24)5.2 制动效能 (24)5.3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24)5.4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5)5.5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25)5.5.1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25)5.5.2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26)5.5.3 实际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26)5.6 制动减速度j (27)5.7 制动距离S (27)5.8 摩擦衬片(衬块)的磨损特性计算 (28)5.9 汽车能够停留在极限上下坡角度计算 (29)第6章总结 (30)参考文献 (31)致谢 (32)附录1 (33)附录2 (40)第1章绪论汽车工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汽车工业的生产水平,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整个工业水平,汽车工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工业生产的总体水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轻型载货车主要用于中、短途载货运输,一般能满足城区附近的货运要求,个别还用于客运。

第一章制动系设计§1.1 概述汽车制动系是用以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使下坡形式的汽车的车速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使的汽车在原地(包括在斜坡上)驻留不动的机构。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车速的提高及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汽车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显得日益重要,也只有制动性能良好,制动系工作可靠的汽车,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性能。

汽车制动系至少应有两套独立的制动装置,即行车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

行车制动装置用作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并使汽车在下短坡时保持适当的稳定车速。

其驱动机构常采用单回路、双回路或多回路结构,以保持其工作可靠。

行车制动装置由制动器和制动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

制动器有鼓式与盘式之分。

行车制动是用脚踩下制动踏板操纵车轮制动器来制动全部车轮。

驱动机构分液压和气压两种型式。

用液压传递操纵力时还应有操纵主缸和制动轮缸以及管路;用气压操纵是还应有空气压缩机、气路管道、贮气筒、控制阀和制动气室等。

行车制动应满足如下要求:一、适应有关要求和法规的规定。

各项性能指标除应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法规制定的有关要求外,也应考虑销售对象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用户要求。

二、具有足够的制动效能。

行车制动效能是用在一定的制动初速度下或最大踏板力下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两项指标来评定。

三、工作可靠。

行车制动装置的制动驱动机构至少应有两套独立的管路,当其中一套失效时,另一套应保证汽车制动效能不低于正常值的30%。

四、制动效能的热稳定性好。

五、制动时的操纵稳定性好。

即以任何速度制动,汽车都不应当失去操纵性和方向稳定性。

为此,汽车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应有适当的比例,最好能随各轴间载荷转移情况而变化;同一轴上左、右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应相同。

六、制动踏板的位置和行程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即操作方便性好,操纵轻便,舒适,能减少疲劳。

踏板行程不大于170mm,其中考虑了摩擦衬片或衬块的容许磨损量。

各国法规规定,制动的最大踏板力一般为700N。

设计时,紧急制动(约占制动总次数的5%~10%)踏板力的选取范围为350~550N采用伺服制动或动力制动应取小值。

七、作用滞后的时间要尽可能的短,包括从制动踏板开始动作至达到给定制动效能水平的时间(制动滞后时间)和从开放踏板至完全解除制动的时间(解除制动滞后时间)。

八、制动时不应产生振动和噪声。

九、与悬架、转向装置不产生运动干涉,在车轮跳动或汽车转向时不会引起自行制动。

十、制动系中应有音响或光信号等报警装置以便能及时发现制动驱动机件的故障和功能失效;制动系中也应有必要的安全装置;例如一旦主,挂之间的连接制动管路损坏,应有防止压缩空气继续漏失的装置;在行驶过程中挂车一旦脱挂,亦应有安全装置驱使驻车制动将其停驻。

十一、能全天侯使用,气温高时液压制动管路不应有气阻现象;气温低时制动管路不应出现结冰。

十二、制动系的机件应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对摩擦材料的选择也应考虑到环保要求,应力求减小制动时飞散到大气中的有害于人体的石棉纤维。

§1.2 制动器的结构形式及选择除了辅助制动装置是利用发动机排气或其它缓速措施对下长坡的汽车进行减缓或稳定车速外,汽车制动器几乎都是机械摩擦式的,既是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间的摩擦而产生制动力矩使汽车减速或停车的。

汽车制动器按其在汽车上的位置分车轮制动器和中央制动器,前者是安装在车轮处,后者则安装在传动系某轴上,例如变速器第二轴的后端或传动轴的前端。

摩擦式制动器按其旋转元件的形状有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

鼓式制动器又分为内张式鼓式制动器和外束型鼓式制动器。

内张型鼓式制动器的固定摩擦元件是一对带有摩擦蹄片的制动蹄,后者又安装在制动底板上,而制动底板则又紧固于前梁或后桥壳的突缘上或变速器壳或与其相固定的支架上;其旋转摩擦元件为固定在轮毂上或变速器第二轴后端的制动鼓,并利用制动鼓的圆柱内表面与制动蹄摩擦片的外表面作为一对摩擦表面在制动鼓上产生摩擦力矩,故又称为蹄式制动器。

外束型鼓式制动器的固定摩擦元件是带有摩擦片且刚度较小的制动带;其旋转摩擦元件为制动鼓,并利用制动鼓的外圆柱表面和制动带摩擦片的内圆弧面作为一对摩擦表面,产生摩擦力矩作用于制动鼓,故又称带式制动器。

在汽车制动器中带式制动器曾仅用于某些汽车的中央制动器,现在汽车已很少使用。

由于外束型鼓式制动器通常简称为带式制动器,而且在汽车上已很少使用,所以内张型鼓式制动器通常称为鼓式制动器,而通常所说的鼓式制动器即是这种内张型鼓式结构。

盘式制动器的旋转元件是一个垂向安放且以两侧面为工作面的制动盘,其固定摩擦元件一般是位于制动盘两侧并带有摩擦片的制动块。

当制动盘被两侧的制动块夹紧时,摩擦表面便产生作用于制动盘上的摩擦力矩。

盘式制动器常用作轿车的车轮制动器,也可用于各种汽车的中央制动器。

综上所述,故选鼓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的结构型式及选择:鼓式制动器可按其制动蹄的受力情况分类(见图1-1)他们的制动效能、制动鼓的受力平衡状况以及车轮旋转方向对制动效能的影响均不同。

制动蹄按其张开时的转动方向和制动鼓的旋转方向是一致的,有领蹄和从蹄之分。

制动蹄张开时的旋转方向和制动鼓旋转方向是一致的制动蹄,称为领蹄;反之,则称为从蹄。

图1-1 鼓式制动器示意图一、领从蹄式领从蹄式制动器的每块蹄片都有自己的固定点,而且两固定支点位于两蹄的同一端(图1-1a)。

张开装置有两种形式,第一种用凸轮或楔块式张开装置。

其中,平衡凸块和楔块式张开装置中的制动凸轮和制动楔块是浮动的,故能保证作用在两蹄上的张开力相等。

第二种用两个活塞直径相等的轮缸(液压传动),可保证作用在两蹄上的张开力相等。

领丛蹄式制动器的效能和效能稳定性,在各式制动器中居中游:前进、倒退行驶的制动效果不变;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附装驻车制动驱动机构;调整蹄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工作容易。

但领丛蹄式制动器也有两蹄片上的单位压力不等(在两蹄上摩擦衬片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故两蹄片磨损不均匀,寿命不同的特点。

此外,因只有一个轮缸,两蹄必须在同一驱动回路作用下工作。

领丛蹄式制动器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轿车和轻型货车、客车的后轮制动器用得较多。

二、双领蹄式双领蹄式制动器的两块蹄片各有自己的固定支点,而且两固定支点位于两蹄的不同端,如图1-1b所示,领蹄的固定端在下方,从蹄的固定端在上方。

每块蹄片有各自独立的张开装置,而且位于与固定支点相对应的一方。

汽车前进制动时,这种制动器的制动效能相当高。

由于有两个轮缸,故可以用两个各自独立的回路分别驱动两蹄片。

除此之外,这种制动器还有调整蹄片和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工作容易进行和两蹄片上的单位压力相等,使之磨损均匀,寿命相同等优点。

双领蹄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稳定性,仅强于增力式制动器。

当倒车制动时,由于两蹄片皆为双从蹄,使制动效能明显下降。

与领从蹄制动器比较,由于多了一个轮缸,使结构略显复杂。

这种制动器适用于前进制动时前轴的轴荷及附着力大于后轴,而倒车制动时则相反的汽车上。

它之所以不用于后轮,还因为两个互相成中心对称的轮缸,难以附加驻车制动驱动机构。

三、双向双领蹄式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的结构特点是两蹄片浮动,用各有两个活塞的轮缸张开蹄片(图1-1c).无论是前进或者是后退制动时,这种制动器的两块蹄片始终为领蹄,所以制动效能相当高,而且不变。

由于制动器内设有两个轮缸,所以适用于双回路驱动机构。

当一条管路失效后,制动器转变为领从蹄式制动器。

除此之外,双向双领蹄制动器的两蹄片上单位压力相等,因而磨损均匀,寿命相同。

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因有两个轮缸,故结构上复杂,且调整蹄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工作困难是它的缺点。

这种制动器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如用于后轮,则需要另设中央制动器。

四、双从蹄式双从蹄式制动器的两蹄片各有一个固定支点,而且两固定支点位于两蹄片的不同端,并用各有一个活塞的两轮缸张开蹄片(图1-1d)。

双从蹄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稳定性最好,但因制动器效能最低,所以很少采用。

五、单向增力式单向增力式制动器的两蹄片只有一个固定支点,两蹄下端经推杆相互连接成一体,制动器仅有一个轮缸用来产生推力张开蹄片(图1-1e)。

汽车前进制动时,两蹄片皆为领蹄,次领蹄上不存在轮缸张开力,而且由于领蹄上的摩擦力经推杆作用到次领蹄,使制动器效能很高,居各式制动器之首。

与双向增力式制动器比较,这种制动器的结构比较简单。

因两块蹄片都是领蹄,所以制动器效能稳定性相当差。

倒车制动时,两领蹄又皆为从蹄,结果制动效能很低。

因两蹄片上单位压力不等,造成蹄片磨损不均匀,寿命不一样。

这种制动器只有一个轮缸,故不适合用于双回路驱动机构;另外由于两蹄片下部联动,使调整蹄片间隙工作变得困难。

少数轻、中型货车用来作前制动器。

六、双向增力式双向增力式制动器的两蹄片端部各有一个制动时不同时使用的共同支点,支点下方有一个轮缸,内装两个活塞用来同时驱动张开两蹄片,两蹄片下方经推杆连接成一体(图1-1f)。

与单向增力式不同的是次蹄片上也作用有来自轮缸活塞推压的张开力,尽管这个张开力的制动力矩能大到主领蹄制动力矩的2——3倍。

因此,采用这种制动器后,即使制动驱动机构中不用伺服装置,也可以借助很小的踏板力得到很大的制动力矩。

这种制动器前进与倒车的制动效果不变。

双向增力式制动器因两蹄片均为领蹄,所以制动器效能稳定性比较差。

除此之外,两蹄片上的单位压力不等,故磨损不均匀 ,寿命不同。

调整间隙工作与单向增力式一样比较困难。

因只有一个轮缸,故制动器不适合用于有的双回路驱动机构。

上述制动器的特点是用制动器效能、效能的稳定性和摩擦衬片磨损均匀程度来评价。

增力式制动器效能最高,双领蹄次之,领从蹄式更次之,还有一种双领蹄式制动器的效能最低,故极少采用。

而就工作稳定性来考虑,名次排列正好与效能排列相反,双从蹄式最好,增力式最差。

摩擦系数的变化是影响制动器工作效能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还应指出,制动器的效能不仅与制动器的结构型式、结构参数和摩擦系数有关,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制动器摩擦衬片与制动鼓仅在衬片的中部接触时,输出的制动力矩最小;而在衬片的两端接触时,输出的制动力矩最大。

制动器的效能常以制动效能因数或简称制动因数BF (brake factor )来衡量,制动因数BF 可用下式表达:P fN fN BF /)21(+=式中:21,fN fN ——制动器摩擦副间的摩擦力;21,N N ——制动器摩擦副间的法向力,对平衡式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21N N =f ——制动器摩擦副间的摩擦系数;p ——鼓式制动器的蹄端作用力。

基本尺寸比例相同的各种内张式制动器的制动因数BF 与摩擦系数f 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