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计量基础知识
计量的课件

通过计量认证,可以确保计量机构具备从事计量 检定、校准、检验等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保证计 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计量认证的流程
计量认证的流程包括申请、评审、考核和批准等 环节,通过严格的评审和考核,确保计量机构符 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计量保证体系
01
计量保证体系的定义
计量保证体系是指企业为了确保其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的特性参数
计量器具的特性参数包括灵敏度、鉴别率、动态特性和稳定性等。
02 计量技术
几何量计量
01
02
03
长度计量
包括线纹、角度、量块、 线值等长度计量技术,用 于测量物体的尺寸、角度 等几何量参数。
表面粗糙度计量
用于测量物体表面的粗糙 度,评估表面质量,确保 工件符合工艺要求。
光学仪器计量
法制计量的法规
法制计量的监管
为了规范法制计量活动,国家制定了一系 列相关法规和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计量法》等。
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对法制计量活动进 行监督检查,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规 章的要求。
04 计量管理
计量认证
1 2 3
计量认证的定义
计量认证是政府对计量机构的强制性考核,是政 府对计量机构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
计量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计量在质量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为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支持,确保产品或服务 符合规定的要求。
计量可以用于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防止 不合格品的产生。
计量还可以用于评估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
计量与标准化管理的关系
计量的特点
标准化知识培训课件

上述定义,尽管文字表述不同,但内涵基本一 致,即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和效 益,是一个包括制订标准、实施标准等内容的 活动过程。
在古代标准化中,标准化已呈现出以统一化、简化、 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及互换性为内容的形式,而 且也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标准化理论和方法。
8
古代标准化主要表现为:
1、语言、文字和符号的标准化; 2、度量衡具的标准化,如:秦始皇统一中国 后用政令统一中国的度量衡; 3、石器和青铜器的标准化:兵器的铁器、铜 器制造工艺、材料 4、建筑业标准化:如木制砖模生产砖坯 5、交通运输标准化:各种马车、战车制造工 艺、材料
24
强制性标准的范围:
1、有关国家安全的技术要求; 2、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3、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
环境保护等技术要求; 4、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以及国
家需要控制的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健康的要求; 7、防止欺骗、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要求; 8、维护国家经济秩序的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 分为: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28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国 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计划、统一审定、 统一编号和统一批准发布。
国家标准编号由国家标准代号(GB、 GB/T)、 发布顺序号(7718)、发布年代号(1994) 如:GB7718-1994、GB/T1.1-2000等。
也就是我们说的原始标准化阶段。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规范标准答案D

计量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计量法》立法的宗旨是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2、《计量法》规定,处理计量器具准确定度所引起的纠纷,以国家计量基准器具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检定的数据为准。
3、《计量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
4、《计量法实施细则》规定,计量检定工作应当符合经济合理、就地就近的原则,不受行政区划和部门管辖的限制,5、《计量法实施细则》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者超过周期检定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6、计量器具经检定合格的,由检定单位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出具检定证书、检定合格证或加盖检定合格印。
7、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必须字迹清楚、数据无误,有检定、核验、主管人员签字,并加盖检定单位印章。
8、检定合格印应清晰完整。
残缺、磨损的检定合格印,应即停止使用。
9、计量检定人员出具的检定数据,用于量值传递、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裁决计量纠纷和实施计量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10、计量检定人员有权拒绝任何人员迫使其违反计量检定规程,或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进行检定。
11、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统称为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12、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中,热力学温度的计量单位名称是开尔文,计量单位的符号是K。
13、在选定了基本单位之后,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由基本单位以相乘、相除的形式构成的单位称为单位制。
14、在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中,旋转速度的计量单位名称是转每分,计量单位的符号是r/min。
15、测量值为9998,修正值为3则真值为10001,测量误差为-3。
16、某仪表量程0~10,于示值5处计量检得值为4.995,则示值引用误差为0.05%,示值相对误差为0.1%。
2-1计量基础知识

10
计算基础知识
量纲表达式可以按代数规则进行运 算和简化 如物质B的量浓度cB的量纲: dimcB=dim nB / dim I=N· –3 L
11
4、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 表示同种量量值而约定采用 的特定量。即测量过程中进行相互比较 的一个参考量,用来定量地表示被测量 的大小。 (1)计量单位具有明确的名称、定义和 符号,其数值为l。 如1m、 lkg、1s等。 计量单位的符号是表示计量单位的约 定记号。
17
3、使用方法——P12
1984年6月9日,国家计量行政部门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 单位使用方法》,共37条。
18
如电阻率Ω· m。名称为“欧姆米”而不是 “欧姆· 米”、“欧姆一米”及“[欧姆)[米]”; 如密度单位kg/m3的名称应写为“千克每 立方米”,而不是“千克/立方米”。
37
2.物质的量浓度cB与当量粒子物质的量浓 度c(1/ZB)的关系: 在同一体系中 因此 c(H2SO 4 ) 0.05mol/L
1 c( H 2SO 4 ) 0.05mol/L 2
c(K MnO4 ) 0.02mol/L
1 c( KMnO 4 ) 0.1mol/L 5
38
1 c ( B) Z c ( B) Z
19
不要用已废除的量名称 不要随意改动标准化的量名称 相对原子量 相对分子量 质量百分数 体积百分数 描述混合物组成标度时,不要滥 用 “浓度”
不应将化学元素作为量符号使用
错误的表达 正确的表达
C3CH2OH : H2O=4:1 V(CH3CH2OH) : V (H2O) = 4 : 1
计量基本知识

计量基本知识目录计量及有关概念 (1)一.计量与测量 (1)二.计量的对象和内容 (1)1.计量的对象 (1)2.计量的内容 (1)3.计量的分类 (1)4.计量的特点 (1)5.计量管理的方法 (1)6.计量管理的原则 (1)7.计量管理的特性 (1)8.计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1)9.计量技术的专业分类 (1)三.法制计量第一节计量及有关概念一.计量与测量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它包括科学技术上的、法律法规上的合行政管理上的一系列活动。
测量是一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二.计量的对象和内容1. 计量的对象:当前普遍开展和比较成熟或传统的有几何量、温度、力学、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光学、电离辐射、声学和化学等计量。
2. 计量的内容主要包括为6个方面:1)计量单位与单位制:法定计量单位使用的是SI基本单位定义的计量单位是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尔约定的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为给定量值按给定规则确定的一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称为计量单位制。
法定计量单位是指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要特点: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建立在单位制基础上的计量制度。
国际单位制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所有国际单位制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国际标准ISO 1000不但规定勒国际单位制的构成,也规定勒国家单位制的使用方法。
我国对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方法,包括量级单位的名称、符号及其使用、书写规则,也都与国际标准的规定基本一致,各行各业都应严格遵守、正确使用。
1984年2阅27日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的内容包括: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SI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和辅助单位、国家选用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等。
SI基本单位:米(m):是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德长度。
千克(kg):是质量单位,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计量基础知识

计量基础知识1、问:《计量法》是一部怎样的法律?答:《计量法》是国家管理计量工作的基本法,是计量行为规范的总和。
无论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还是个体经营者,包括每一个公民都必须自觉遵守。
如有违反,就是违法行为,要由政府有关部门实行行政处罚,严重的违法行为还要追究刑事责任,由司法部门处以刑罚。
《计量法》的立法目的是保障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最终还是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问:什么是检定?答:计量检定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计量检定应依据计量检定规程进行。
计量检定工作应当符合就地就近、经济合理的原则。
计量检定可分为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两种。
3、问:什么是校准?答:计量校准是量值溯源的一种方式,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的示值与对应的测量标准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活动。
计量校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计量器具的量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不像检定那样,既有计量技术要求又有法制管理要求。
检定的结果要给出计量器具是否合格的结论,并出具检定证书或检定不合格通知书,而校准的结果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上.4、问:什么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答: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指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设置或者授权建立并经市场监管部门组织考核合格的计量检定机构。
5、问:什么是法定计量单位?答: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法定计量单位。
6、问:企业建立测量管理体系,有什么作用?答: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管理风险。
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应该达到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测量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的目标。
因此管理由于不正确测量结果可能产生的风险是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
风险管理的思想也贯彻于测量管理体系实施的全过程。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的重点是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
管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核心问题是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
计量管理基础知识
计量器具的维护与保养
总结词
为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定期 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检查、校准和 维修等。
详细描述
定期清洁计量器具的外观和内部零件,以防 止灰尘和污垢影响测量精度。检查设备的各 项功能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对设备进行定期校准,以保持其精度和可靠 性。对于损坏的设备应及时维修,必要时可 更换部件。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记录设
备的维护保养情况,以便追踪和管理。
04
计量技术与管理
计量检测技术
直接计量法
通过直接比较或测量来获取计量结果,如使用测量工具或仪器进 行长度、重量、温度等的测量。
间接计量法
通过多个已知量来推算未知量,如通过压力和温度的测量来计算 气体的密度或体积。
组合计量法
将直接和间接计量法结合使用,以获取更精确的计量结果。
计量技术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计量技术标准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 计量器具符合标准要求。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计量器具, 需要进行整改或报废。
计量认证与认可
计量认证与认可概述
计量认证与认可是对计量机构和计量器具的一种评价制度,目的是确保其满足法定要求和 公认的技术标准。
计量认证与认可的程序
计量法规与其他法律法规密切相关,如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等。在实际工作中,需要 协调好这些法律法规的关系,确保计量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计量技术标准
计量技术标准概述
计量技术标准是计量工作的技术依据,它规定了计量器具 的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使用条件等要求。
计量技术标准的制定与修订
计量技术标准由国家计量技术委员会制定和修订,各行业 和地方也可根据需要制定和修订相应的计量技术标准。
计量基础知识
计量基础知识第一节量和计量一、量的定义量的定义:现象、物体和物质的可以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一种属性。
由定义可知:被研究的对象可以是自然现象,也可以是物质本身。
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个概念的两种含义:一方面是量的定量确定,如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指量的大小、轻重和长短等概念即量的具体意义;另一方面是指现象、物体和物质的定性区别,把量区别为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电流和电阻等即量的广义含义。
量总是由数值和计量单位组合表示。
在使用相同计量单位的条件下,较大的数值表示较大的量;较小的数值表示较小的量。
用没有计量单位表示的纯数值表示量的大小是没有意义的。
即量的表示都必须在其数值后面注时计量单位。
量的大小并不随所用计量单位而变,可变的只是单位和数值。
二、量的分类量的分类: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将量按学科划分为十大类:几何量、力学、温度、电磁、电子、时间频率、电离辐射、声学、光学和化学。
1.几何量计量:对物体几何形状所涉及的物理量进行的测量。
主要包括:端度、线纹、角度、表面粗糙度、平面度、直线度、表面几何尺寸的精密测量。
2.力学计量:包括质量、容量、密度、压力、真空、流量、力矩、速度、加速度、硬度、冲击、转速、振动等。
3.温度计量:利用各种物质的热效应,研究测量温度的技术。
按测量范围划分有:超低温、低温、中温、高温、超高温计量。
4.电磁计量:根据电磁学原理,应用各种电磁基、标准器和仪器、仪表,对各种电磁物理现象进行测量,按电、磁特性分为电学计量和磁学计量;直流计量和交流计量;5.电子计量:无线电技术所用全部频率范围内的一切电气特性的测量;6.时间频率计量:时间和频率的计量,时间和频率在数学上互为倒数关系;7.电离辐射计量:计量放射性物质本身有多少的量和计量辐射、被照介质相互作用的量;8.声学计量:专门研究物质中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和影响特性中有关计量的知识领域;9.光学计量:光辐射在传播过程中功率、能量的转换和变化;在传播过程中光线的行踪;10.化学计量:对种物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基本物理常数的分析、测定。
标准化计量质量基础知识
第一节概述一、标准及标准化定义\(一)、什么叫标准国家标准GB3935. 1-83 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对标准作如下定义:”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该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标准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统一规定”。
这种统一规定是作为有关各方”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
(2)标准制定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和概念.这里讲的"重复性”指的是同一事物或概念反复多次出现的性质。
只有当事物或概念具有重复出现的特性并处于相对稳定时才有制定标准的必要(3)标准产生的客观基础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4)制定标准过程要”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就是制定标准要发扬技术民主,与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做到"三稿定标”即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
(5)标准文件有其自己一套特定格式和特定颁布的程序.(二)什么是标准化GB 3935. 1对标准化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
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1)标准化是一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3个关联的环节组成,即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标准化法〉>第三条规定:”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2)标准化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可以体现多方面,如在生产技术管理和各项管理工作中,按照GB/T 19000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和社会公共利益;简化设计,完善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扩大通用化程序,方便使用维修;消除贸易壁垒,扩大国际贸易和交流等.第二节标准的分级,分类和标准体系一、标准的分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级(一)国家标准(1)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和审批.(二)行业标准(1)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审批,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答案[1]
计量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计量法》立法的宗旨是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2、《计量法》规定,处理计量器具准确定度所引起的纠纷,以国家计量基准器具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检定的数据为准。
3、《计量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
4、《计量法实施细则》规定,计量检定工作应当符合经济合理、就地就近的原则,不受行政区划和部门管辖的限制,5、《计量法实施细则》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者超过周期检定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6、计量器具经检定合格的,由检定单位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出具检定证书、检定合格证或加盖检定合格印。
7、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必须字迹清楚、数据无误,有检定、核验、主管人员签字,并加盖检定单位印章。
8、检定合格印应清晰完整。
残缺、磨损的检定合格印,应即停止使用。
9、计量检定人员出具的检定数据,用于量值传递、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裁决计量纠纷和实施计量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10、计量检定人员有权拒绝任何人员迫使其违反计量检定规程,或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进行检定。
11、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统称为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12、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中,热力学温度的计量单位名称是开尔文,计量单位的符号是K。
13、在选定了基本单位之后,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由基本单位以相乘、相除的形式构成的单位称为单位制。
14、在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中,旋转速度的计量单位名称是转每分,计量单位的符号是r/min。
15、测量值为9998,修正值为3则真值为10001,测量误差为-3。
16、某仪表量程0~10,于示值5处计量检得值为4.995,则示值引用误差为0.05%,示值相对误差为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化计量基础知识
Measure Standardization Basal Knowledge
说明
本课件适用于以下部门的关键岗位
序号 1
适用部门 工程部实验室
适用的关键岗位名称 计量员
2
3
4
备注
通过本教材使校准 计量员掌握标准化
计量基础知识
目录
一、标准的定义及分类 二、计量基础知识
⑵按标准的约束性,分为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
二、计量基础知识
(一)、计量的定义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二)、计量学的分类
按专业把计量学划分为几何量、温度、力学、电磁学、电子、
时间频率、电离辐射、光学、声学、化学等10大类。
(三)、计量的特点
1.准确性
2.一致性
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量值溯源。
量值传递方式
(十一).量值传递的基本方式
1.用实物计量标准进行检定或校准;
2.发放标准物质;
3.发布标准(参考)数据;
4.实验室之间比对或验证测试;
5.按双方同意的互认标准溯源。
法定计量单位
一. 国际单位制的构成 国际单位是国际计量大会(CGPM)推荐采用的一种一贯单
一般认为,模拟式指示装置的分辨力为标尺分度值的一半,数
字式指示装置的分辨力为末位数的一
个字码.
准确度等级
6.漂移:是指计量仪器的计量特性随时间的慢变化.
7.稳定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计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
恒定不变的能力.
8.可靠性:是指计量仪器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
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组操作.
共同点:
(1).均属于量值溯源的一种有效合理的方法和手段.
(2).目的都是要实现量值的溯源.
区别:
(1).检定具有强制性 ,而校准规范属于应遵守但非强制执行的推荐 性的指导文件 ;
校准周期的确定
(2).检定须判断计量器具是否合格 ,校准是要确定计量器具的 示值误差 .
量值传递与溯源性
(九)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 :
我国<<计量法>>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
表进行,明确了其法律地位.
制定检定系统表的意义在于,确立本国某类计量的量值传递体系
,指导计量检定.即确保被检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又考虑到量值传递的经
济性、合理性。
(十) .量值传递与溯源性的含义
3.溯源性
4.法制性
(四)、计量器具的定义及其分类
1.计量器具的定义
计量器具是指可单独地或与辅助设备一起,用以直接或间接确定
被测对象量值的器具或装置.
计量器具
2.计量器具的分类
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
[实物]量具:如法码、量块
计量仪器[仪表]:如天平、温度计
计量装置
标准物质.
一、标准的定义及分类
(一)、什么叫标准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它包含以下含义:
(1)标准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统一规定” ;
(2)标准制定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
(二)、标准的分类
⑴按标准发生作用的范围和审批标准级别分为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按其计量学的技术性能和用途以及在检定系统表中的位置分为
计量基准
计量标准
工作计量器具
其中"工作计量器具"是指用于现场测量而不用于检定工作的
计量器具.
主要计量特性
(五) 、计量器具的主要计量特性
1.示值:是指由计量器具所指定的(或提供的)被测量值.
2.测量范围:是指使计量器具的误差处于允许限内的一组被测
位制。简称SI,它是法文国际单位制的缩写 。
SI基本单位
SI基本单位
SI单位
SI导出单位
SI单位的倍数单位
SI基本单位
7个SI基本单位
量的名称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
单位名称 米
千克(公斤) 秒
安[培] 开[尔文]教育 摩[尔] 坎[德拉]
(六) 、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
1.按级使用,即按计量器具的标称值使用.其系统误差为该
级的标称值偏离其实际值的允许误差.
2.按等使用,即按计量器具检定证书上给出的实际值使用.
这时,其系统误差为实际值的总不确定度.
计量检定与校准
3. 计量基准是指在特定领域内,用定义、实现、保持或复现计量 单 位或一个或多个已知量值,并具有当代(或本国)最高计量特性的计量器 具,是统一量值的最高依据.
量的范围 .
量程:标尺范围的上下限之差的绝对值.
3.准确度:是指计量器具给出接近于被测量真值的示值的能力 .
示值误差:是指计量器具的示值与[约定]真值之差 .
4.灵敏度:即计量器具对被测量变化(激励)的反应能力.
5.分辨力:它是指显示装置对紧密相邻量值有效辨别的能力,它
用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差来表示.
量值传递是指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形式,将国家
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等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
量器具,以保证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量值准确一致的
前提条件是测量结果必须具有“溯源性”,即被测量值能够与
国家或国际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这种检定或校准自下而上按
照实际的准确度要求逐渐或越级往上追溯求源,直到国家计量
4. 计量标准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按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规定 的准确度等级,用于检定较低等级计量器具(含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 具
(七). 计量检定与校准的定义与区别:
1. 计量检定的定义 :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主要计量特性,确定
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即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2. 校准的定义 :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示值误差的一
单位符号 m
s A
K mol cd
SI单位的倍数单位
SI单位的倍数单位
(3).检定往往是由政府实施的一种管理和监督行为;校准往往是 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实施管理的一种行为 .
(八). 确定检定(校准)周期的主要依据是: (1)计量器具的性能,特别是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水平; (2)使用条件; (3)使用的频繁程度; (4)使用单位的维护保养能力; (5)历年周期检定合格情况; (6)影响计量准确度和长期稳定度的其它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