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位置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介绍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解决分数乘法应用题。
3.研究倒数的概念。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1.介绍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解决分数除法应用题。
3.研究比和比的应用。
3.1研究比的意义。
3.2研究比的基本性质。
3.3研究比的应用。
第四单元:圆
1.介绍圆的概念。
2.研究圆的周长和面积。
3.研究扇形和轴对称图形。
第五单元:百分数
1.介绍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研究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2.1研究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2研究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3.1研究折扣。
3.2研究纳税。
3.3研究利率。
第六单元:统计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第八单元:总复
1.复分数乘、除法。
2.复百分数。
3.研究空间与图形。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应用,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2.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如何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乘法。
2.教学案例: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超市促销活动中的折扣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乘法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利用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实际应用。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分数乘法》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分数乘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法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理解还比较模糊,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黑板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演示和讲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引出分数乘法的学习。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3.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4.教师讲解: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进行总结和讲解,明确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5.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乘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查漏补缺。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3、小区里栽水杉400棵,栽的梧桐比水杉多 ,栽了梧桐多少棵?
★★4、小明倒了杯牛奶,先喝了 ,接着加满咖啡,又喝了这杯的 ,再加满,最后把这杯牛奶全部喝完,那么小明喝的牛奶多还是咖啡多?
④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1。…………………………………………( )
2、 与( )互为倒数。 9的倒数是( )。 ( )与 互为倒数。
( )是 的倒数。 1的倒数是( )。 ( )没有倒数。
3、 ×( )=( )× =( )×( )=( )+ =( )- =1
4、列式计算。
①15的倒数与 的和是多少?
②一个数的倒数是 ,这个数的 是多少?
练习三
【知识要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和解题方法。
【课内检测】
1、用“~~~”画出各句中单位“1”的量。在把数量关系填完整。
①科技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 ,电脑组的人数是科技组的 。
( )× =( ) ( )× =( )
②小李比小王重 ,小张比小王轻 。
( )× =( ) ( )× =( )
★6、一堆货物,第一次运走了总数的一半,第二次运走的是第一次的一半,这堆货物还剩几分之几没有运完?
★★7、小明看一本62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31页,两天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3、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练习一
【知识要点】分数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方法
【课内检测】
【课外训练】
1、小明第一天看了一本书的 ,第二天看的相当于第一天的 ,小明两天有没有看完这本书?为什么?
苏州某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苏州某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一. 教材分析分数乘法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重点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分数乘法方面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2.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3.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主探究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卡片、小物品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呈现(10分钟)利用教学课件,展示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操练(10分钟)利用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主探究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一. 教材分析分数乘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计算方法和应用。
在教材中,通过大量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和解决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由于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较为复杂,学生可能在理解和运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实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分数乘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运用分数乘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题,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乘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分数乘法,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知识点整理(重点归纳)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比如3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表示求3注: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分数乘法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计算。
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过程中能约分的要约分。
注意: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因而分数乘整数与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本质是一样的。
分数连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过程中能约分的要约分。
注意:约分时要一组一组约,一组约分后,再约下一组。
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例:红花有100,黄花有多少朵?分析:把红花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5份,黄花有这样的2份。
画图:黄花的朵数(朵)或100÷5×2=40(朵)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用乘法计算)例:男生有30,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分析:把男生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5份,女生比男生多的占男生的。
画图: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解答:(1(人)(2(人)拓展:因为男生有5份,女生比男生多1份,女生有6份。
女生人数例:足球有42个,,求(1)排球比足球少多少个?(2)排球有多少个?分析:把足球的个数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7份,排球比足球少3份。
画图:排球比足球少的个数解答:(1(个)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2)42-(个)拓展:因为足球有7份,排球比足球少3份,排球有这样的4份。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 times;7表示: 求7个的和是多少? 或表示:的7倍是多少?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
(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例如: times; 表示: 求的是多少?9 times; 表示: 求9的是多少?A times; 表示: 求a的是多少?(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
(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
(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atimes;b=c,当b gt;1时,cgt;a.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atimes;b=c,当b lt;1时,c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
atimes;b=c,当b =1时,c=a .注: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附:形如的分数可折成( )times;(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庙沟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分数乘法练习2混合运算
课时: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
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
学法指导:
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引导探Hale Waihona Puke 法学法指导: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填一填
×□=×□
(×)×=□×(□×□)
(+)×9=□×9+□×9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24 2、××21
3、××6 4、39×
以上这些算式都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二、思考探究
计算(+)×4
(1)观察算式,说一说你认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庙沟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分数乘法练习1
课时: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理解分数乘法的含义和运算法则。
3、熟练的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解决分数乘法。
教学重点:
熟练的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解决分数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法的含义和运算法则。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
(3)学生汇报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
=+
=
3、尝试练习
1-×-×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三第3题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选出两题,请学生进行板演,学生评价。
四、课后作业设计:
一、计算:
-×+×(+)×2
(-)×75-25×-×
二、列式计算
1、与的差的是多少?
2、减去的,差是多少?
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分别说一说×、×、×各表示什么?结果是多少?
(2)将结果写在书上。
2、第6题
(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2)分别说明三个问题各属于什么类型的问题。
(3)列式计算。
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4、第8题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5、第9题
(1)学生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2)改正算式。
6、第10题
(1)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三、课后作业设计:
一、计算。
×××14×
×120××24×18
二、列式计算
1、米的是多少米?
2、千克的是多少千克?
3、吨的是多少吨?
三、解答下列问题。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一个长方体长米,宽米,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请两位上台板演。
(3)集体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板书:(+)×4
2 1
=×4+×4
51
=+1
=1
(4)试一试
(+)×27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完成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计算过程。
3、计算:87×
(1)观察算式,说一说算式有什么特征?
(2)你认为应该怎样算比较简便?
3、的比少多少?
教学反思:
庙沟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分数乘法练习3-简便运算
课时: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乘法,并使一些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定律。
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
14×15×××5
2、计算
××4 27×
过程要求:
(1)请三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集体反馈,学生评价计算过程。
(3)着重强调约分的操作步骤。
二、专项练习:
完成练习二第5~10题
1、第5题
(1)提问各算式的意义。
课件,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计算下面各题
5×6+7×3 15×(34-29)-+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2、说一说运算顺序。
二、讲授新知
1、教师明确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2、举例说明
计算:+×
(1)观察算式说一说运算顺序。
(2)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3)反馈交流结果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三的1、2、4、5题
四、小结
教学反思:
庙沟中心小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