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西滑坡灾害的防治对策
山区二级公路滑坡处理浅谈

山区二级公路滑坡处理浅谈通过某滑坡工程实际案例,判断各滑坡现象产生的原理,分析各种措施的利弊,总结滑坡防治的经验,为有效治理山区二级公路滑坡创造条件。
标签:公路;滑坡;水;防护引言在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常会遇见滑坡、剥落、崩塌等地质灾害,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
在建设时需从勘察、设计、施工等方面做完善的处理,使其在保证安全、经济的前提下,达到满足各方要求的结果。
1、滑坡段介绍项目位于广西西北部山区,滑坡段共长1.54公里,为半山腰改扩建二级公路,土体为粘性土及泥质粉砂岩。
其位于一个镇的进出口,山上人为活动较多,建有田地、房屋、大型蓄水池、变电站和电塔。
项目未动工之前,此路段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改扩建后,多处出现较大滑动,并伴有大量地下水涌现。
滑动体都为山谷位置处,山脊位置基本无滑动现象。
2、问题分析根据对滑坡段的勘察,认为改扩建二级公路作业时使土体重量增加,切坡不当造成应力施放,导致山体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产生蠕动变形。
由于山体地下水丰富,大量存于松散软弱的滑坡体重力堆积层中,增大土体重量;且土层透水性差,抗剪强度低,渗流对岩土的水压力侵蚀了土体间的颗粒,降低其抗剪强度;又由于施工导致水的下渗增大,加大了动水压力和下滑力。
地表水顺山势排泄对山坡进行冲刷和侵蚀,磨平岩石表面,使岩石内部联结变弱,也降低了岩土的抗滑力,并使坡脚形成临空面,降低边坡稳定性。
在上述综合影响下,最后造成了滑坡现象。
3、采取的措施由于公路与城镇进出口相连,无法进行改线,只能加固处理。
通过对滑坡体的测量得到滑坡壁的确切位置,并以此确定滑舌,之后根据滑动面对其进行处理。
3.1优化线路对原设计进行横、纵坡调整,充分利用旧路,减少土石方的填、挖工程;删除一些不必的附属、安防工程,减少对原地貌的扰动。
3.2设置观测点按横、纵向每隔10米设置观测点,形成控制网对整个滑坡段进行沉降和位移监控,每3天采集一次数据,以分析滑坡走势及程度。
广西龙胜县某滑石矿滑坡成因分析与治理措施

广西龙胜县某滑石矿滑坡成因分析与治理措施摘要:详细分析了广西龙胜县某滑石矿滑坡产生的原因,通过对滑坡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采用预应力锚索的加固治理措施。
关键词:龙胜滑坡滑坡成因滑坡治理滑坡是我国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在山区地区尤为常见。
因其发生突然,危害性大,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较严重的损失。
近年来,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对滑坡进行预警、治理和监测。
本文通过对广西龙胜县某滑石矿滑坡治理工程的成因分析,制定出具体的治理措施,以期在同类工程中起到借鉴和推广。
1 滑坡概况广西龙胜县某滑石矿滑坡位于广西龙胜县城西南方向约100km 处,地处构造剥蚀中山地貌区的山坡中下部,坡度较陡,沟谷发育。
该滑坡周界明显、变形强烈,稳定性差。
受其影响其周边房屋变形明显,多有倾斜、开裂现象。
对此,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拟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并列为2008年实施的重点治理工程。
作者单位先后承担了该项目的勘查、设计及施工任务。
整个工程于2008年11月开工,至2009年11月完工。
2 滑坡体基本特征2.1 滑坡体的地层特征根据地面测绘调查及现场勘探,滑坡体发育地段主要地层由第四系填土层、坡残积土和上板溪群合桐组、拱洞组组成。
不同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填土层较松散,其含水量较高,透水性差;而下伏岩层主要为千枚岩、变质砂岩、大理岩等互层,其风化裂隙发育,岩石结构大部分被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部分风化后成粘土状,遇水崩解软化,强度低。
在各种条件作用下极易引发滑坡。
2.2 滑坡特征改滑坡体基本呈椭圆形,为一中偏小型的中浅层滑坡。
前缘标高535m,后缘标高630m,高差95m。
平均坡度在25°左右,局部达35°~40°。
纵长260m,横宽90~150m,面积约12000m2,滑体厚2.5~16m,滑坡方量约12万m3。
根据勘探及地面测绘结果,滑坡体滑带主要分布在可塑状含碎石粘土层的底部,位于可塑状含碎石粘土与岩面交界处,埋深7.00~16.70m不等。
广西膨胀岩滑坡防治措施研究

广西膨胀岩滑坡防治措施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各类工程建设的数目日益增多。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由于由于受到场地、恶劣气候以及复杂的地势等影响,我国的土体常常出现失稳问题,如滑坡和泥石流等汇总大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广西地区,该地区膨胀岩分布较大,很容易出现滑坡问题。
因此,对于该地区的膨胀岩滑坡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治理的关键技术入手,就膨胀岩滑坡防治措施进行了详细地探究。
【关键词】膨胀岩土;滑坡防治;措施广西地区是我国膨胀岩土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在宁明、百色以及南宁等盆地地区,且主要以粉砂岩、泥岩和其对应的风化产物为主。
在广西桂中平原地区由于碳酸盐分化所形成的胀缩性红粘土同样属于膨胀土类型。
膨胀岩土实际上就是指那些具有高吸水性,且在吸水后会出现收缩、软化、崩解和开裂等症状。
基于上述膨胀土的特性,其很容易出现泥石流、崩塌或者边坡滑等地质问题,并且具有很大的治理难度,这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经济建设也会受到制约。
我国关于膨胀岩土滑坡防治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完善,虽然提出过“以挡为主,排、截、支、护相结合”等治理原则和方案,但是由于各种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不同,实际的防治效果不甚理想。
1膨胀岩土滑坡治理关键技术1.1滑动面的确定合理确定滑动面是确定治理膨胀岩滑坡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滑动面的确定,有助于我们确定边坡出现滑坡的薄弱部分,进而有助于我们采取针对性的加固措施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另外,如果膨胀岩边坡属于多层软弱层类型,则需要对其滑动面进行仔细地分析和研究,以查清已有滑动面的原因或者确定潜在可能出现滑动面的部位。
在对膨胀岩土滑坡进行勘察的过程中,我们要合理运用当下一些先进的探测技术和手段,如探井、探槽和干钻等。
1.2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合理确定膨胀岩土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是分析和确定土体稳定性的重要条件之一。
自然灾害知识:滑坡不靠谱?看看防控和应对方法

自然灾害知识:滑坡不靠谱?看看防控和应对方法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对人类、动植物以及环境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破坏。
滑坡的发生和演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加强防控和应对。
本文将介绍滑坡的基本知识,分析目前防控和应对滑坡的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我们应对滑坡灾害的能力。
1.滑坡的基本知识滑坡是指地表或山坡在重力作用下,由于岩体或土壤内部发生破坏、失稳而发生的一种地表形变,也称为坡面滑移。
其特点是速度较慢,运动过程多为持续性,可发生在各种地形和地质条件下,造成的损失极其巨大。
滑坡发生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震、暴雨、地下水位变化、火山喷发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工程和开发建设活动、森林采伐、掏挖等。
另外,滑坡的样式也较多,常见的有岩体滑坡、泥石流、板块滑动、崩塌等。
2.防控和应对方法滑坡的防控和应对方法多样,其核心是通过对滑坡危险性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预警。
目前,在防控和应对滑坡的方法上,主要有以下几种:2.1.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是目前防控滑坡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其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填充加固。
可以采用填土、石块、水泥等材料进行填充和加固,增强土壤的稳定性;二是排水措施。
在滑坡体内部进行排水,可以降低地下水位,从而减轻滑坡体受力;三是护坡措施。
可以采用加筋混凝土、钢筋网、植被等进行护坡,增强土壤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四是引导措施。
可以通过设置护坡、隔离带等,使滑坡体向安全区域滑移,并减轻对人类和财产的影响。
2.2.监测技术滑坡的监测是滑坡防控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及时掌握滑坡的运动状态和发展趋势,提供预警和预防的依据。
目前,滑坡的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地面测量技术、遥感技术、嵌入式传感器技术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对滑坡的位移、形变、速度、重心位置等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为防控滑坡提供科学依据。
2.3.灾后处置在滑坡发生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对减轻灾害的影响和人员伤亡十分重要。
滑坡的治理措施

滑坡的治理措施滑坡是一种地质灾害,指的是斜坡上的土壤和岩石沿着一定的滑动面向下运动的现象。
滑坡不仅会导致土地的破坏和财产的损失,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为了有效地防止和治理滑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1. 滑坡危险区的评估和监测在治理滑坡之前,首先需要对滑坡危险区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
这包括对地质条件、水文水源、地形地貌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地质勘探和遥感技术,可以获取相应的数据,对滑坡的危险程度和潜在风险进行评估。
同时,还需要建立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滑坡体的变化和活动性,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
2. 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是预防滑坡发生和治理滑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采取措施,减少土壤和岩石的侵蚀和流失,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这包括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建立植被覆盖的绿色带防止水土流失。
此外,还可以采取人工措施,如建设隔离堤、垮脚防护墙等,以减缓水流的冲击和侵蚀。
3. 排水措施水是滑坡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通过合理的排水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滑坡的风险。
其中,主要包括表层排水和深层排水两种方式。
表层排水可以通过建设沟渠、排水沟等来引导和排除地表的积水,减少水的渗透和压力。
深层排水则是通过钻孔、排水井等方式,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土壤的饱和度。
4. 加固措施加固措施是治理滑坡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加固滑坡体的稳定性,减少滑动体的运动和破坏。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地下连续墙的建设、钢筋混凝土桩的打入等。
这些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滑坡体的强度和抗侧向位移能力。
5. 滑坡治理与恢复工程在滑坡发生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理与恢复工程,及时恢复受损区域的功能和使用。
首先,需要进行滑坡体的清理,将松散的土壤和岩石清除,防止次生滑坡的发生。
随后,进行相应的地质加固工程,恢复土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进行植被的恢复和土地的复耕,恢复土地的功能。
6. 管理和规划滑坡治理工程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划,以确保措施的实施和效果的持久。
广西某边坡不稳定性分析及处理方案

广西某边坡不稳定性分析及处理方案发布时间:2021-03-09T03:48:21.558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31期作者: 1吕菲 2吕超[导读] 广西山区及丘陵区分布广泛,不少山坡下分布有村庄与乡镇,不少边坡时常存在稳定性问题,一旦边坡失稳会给居民生命与财产建设造成极大的危害。
1广西南宁水利电力设计院2广西桂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530023摘要:广西山区及丘陵区分布广泛,不少山坡下分布有村庄与乡镇,不少边坡时常存在稳定性问题,一旦边坡失稳会给居民生命与财产建设造成极大的危害。
人为不规范的开挖、连续的暴雨、不良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边坡失稳。
针对不稳定的边坡,要具体分析其不同工况下的稳定系数,预测其破坏形式,并设计相应的防护方案。
关键词:边坡;影响因素;稳定计算;防护方案1、工程区地质条件广西宁明县某边坡地貌为低山丘陵,山体峰顶高程为550m,坡脚高程480~455m,相对高程在70~110m,山体坡度约35~55°。
居民房至坡脚基本为杂草与居民菜地、田地,坡度较缓,约为15~30°。
工程区地层由上至下为:①第四系残坡积含碎石粘性土(Q4el+dl),主要由粘土、碎石组成,黄色,稍湿~湿,厚度1~6m不等;②强风化泥质粉砂岩(J2ntb),红褐色、棕褐色,节理裂隙较发育,厚度3~5m不等;③中风化泥质粉砂岩(J2ntb),原岩结构基本完整,节理裂隙发育少。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基本裂度为VI度。
工程区无区域性断裂通过,总体上单斜构造,岩层产状N58°E,NW∠14°,岩层走向与边坡斜交,交角约42°~56°。
工程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每年4月~9月为雨季,雨水充沛,雨量大。
场地地下水分为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土层孔隙中,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向河谷排泄。
小型滑坡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治理措施

小型滑坡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治理措施摘要:滑坡是广西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其具有点多、规模小、土质为主,以及多为降雨引发等特征。
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地质、地质构造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对桂北和桂西近年来发生小型滑坡地质灾害特征进行分析,及其对应治理措施,为今后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经验。
关键词:小型滑坡、地质灾害、特征、治理措施引言广西北部和西部为中-低山峡谷地形地貌,平原较少,随着社会发展,城市乡村需要扩建,需要大量建房、修路。
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可供利用的平地较少,为了发展需要,切坡建房和修路成为必然趋势。
切坡建房和修路改变了坡体的自然平衡状态,形成高陡人工边坡。
在强降雨或持续降雨作用下,可能形成滑坡。
该类型滑坡具有规模小、分散的特点,但时刻威胁着坡底的居民和行人。
1 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重要性分析依我院多年来承担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设计工作经验,滑坡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学校周边的滑坡,山区可利用的土地有限,学校扩建,切坡建教学楼引发的边坡不稳定,威胁人数较多,潜在经济损失大,发生较集中。
二是房屋前后的滑坡,很多民房都是依山而建,村民切坡建房较普遍,切坡建房引发的边坡不稳定,威胁对象主要为住户和房屋,威胁人数10人左右,潜在经济损失小于50万元,具有数量多、分散,治理不经济,治理难度大等特点。
三是切坡修路形成的滑坡,我国已经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村道硬化扩建形成路基边坡,引发的边坡不稳定,主要破坏道路,威胁过往行人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正常出行。
据统计大部分滑坡滑体厚度在10m以内,滑体体积V<10×104m3,滑坡多为浅层牵引式小型滑坡。
一旦发生滑坡地质灾害将直接危及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威胁人数<100人,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
很多边坡未做任何治理措施,因前缘临空面大,稳定性差,坡面出现崩滑、裂缝,斜坡土体松散,遭遇持续降雨或强降雨时,因雨水的冲刷及渗透,斜坡土体含水量增加,自重增加,孔隙水压力升高,抗剪强度降低,斜坡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所以斜坡在降雨等因素的影响下,可能进一步发生变形破坏,严重威胁坡下过往行人、车辆和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一旦成灾后果不堪设想。
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及治理方案研究

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及治理方案研究摘要:在广西的地质灾害类型中,滑坡属于比较常见,主要是地表水冲刷入渗、人工切坡或地震造成的不稳定斜坡。
如果人们长期生活在此类边坡下,滑坡可能会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研究滑坡风险、选择合理的及可持续的治理方案尤为重要。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可持续;治理方案引言滑坡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具有突发、分散和破坏性大的特点。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加,山体滑坡现象更加频发,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
因此,与滑坡有关的地质灾害的预防和管理已成为重要的研究重点,多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就滑坡相关灾害的机制、破坏模式、稳定性和安全评估以及预防和处理措施开展了大量研究。
1滑坡简介经野外勘查,发现滑坡有两个滑动面,分为主要滑面,另一个是次要滑面。
滑坡地表的变形和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斜坡上的裂缝、前缘上的切口和鼓丘以及前缘附近的建筑物。
滑坡有几处裂缝,主要是牵引裂缝,发现于边坡底部的建筑物。
根据滑坡现场勘查结果,滑坡的发展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发展缓慢,此时滑坡特征尚不清楚,仅在建筑物出现裂缝,边坡附近的建筑物略微倾斜;第二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在此期间,滑坡所处地区连续强降雨,边坡和周围建筑物变形和破坏程度加重,但各不相同;随后,位于边坡脚下的建筑物倒塌,地面隆起,墙体损坏。
第三阶段是暂时稳定阶段。
在滑坡发生之后,采取了紧急措施,清理滑坡体,降低坡度,使坡度逐渐减缓,滑坡暂时稳定。
2滑坡影响因素(1)地层因素。
由于表面为第四系坡积、洪积土,下层为中泥盆系信都组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经取样实验分析,两者工程力学性质较差,坡面冲刷严重,地形切割较强烈,道路斜坡前缘临空,坡脚边缘处为平坦的平台。
(2)物质因素。
通过地下水入渗、浸泡使滑带土体软化,抗剪强度降低,为滑坡变形失稳创造了条件。
(3)地震影响。
在以前的地震作用影响下,斜坡的软弱面(滑带)土体在饱水状态下孔隙水压力增加,滑体内的原有结构面已经遭到破坏,最终在内外力作用下破坏岩体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述 了广 西 近期 滑坡 灾 害的 特 点 与 防 治 对 策 , 基 本措 施 : 表 排 水 ; 下 排 水 ; 其 地 地 防止 水 对 坡 脚 的 冲刷 ; 重 与反 压 。 减 关键词 : 西地质灾害; 坡 ; 广 滑 治理 ; 策 对
d i 036 /i n10 — 5 42 1 . .3 o 1.9 9 .s. 6 8 5 . 00 04 : js 0 0 7
滑坡是 指斜坡上 的岩体 由于某 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 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 向下滑动的现象 。 滑坡发生 的前 兆: ①泉水 复活 ; ②土体上 隆 ; ③岩石 开裂或 被剪切挤 压的音
响 ; 坍塌和松弛 ; 变形发生突变 ; ④ ⑤ ⑥裂缝急剧扩张 ; ⑦动物
异常惊恐 , 植物正常生长发生变化 。
压 力很 大 。
的威胁情况摸不清楚 ,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仍处在较为被 动的
局面 , 而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人不足 , 又使许多灾害隐患没有得 到及时勘查和治理 , 以致勘查治理任务仍然艰巨。
( 广大农村群众防治地质灾害 , 5 ) 保护地质环境意识不强 ,
技 论 坛 , 0 8, 1 . 2 0 ( 0)
() 1滑坡 灾害隐患点多 。 ( 灾害性暴雨天气多 , 2 ) 汛期 突发性 山体滑坡频繁 , 广西每 年汛期都不 同程度 的发生突发性山体 滑坡 , 造成 了人员伤亡和
财 产损 失 。
() 3 滑坡 隐患点广泛分布在山区 , 合防治难度很大。 综
f 滑 坡 等 地 质 灾 害 防 治 经 费 投 入 不 足 , 许 多 地 质 灾 害 4 ) 使 隐 患 没 有得 到 及 时 勘 查 和 治理 , 查 治理 任 务 十 分 艰 巨 , 灾 勘 防
十 分 严 峻 。 主要 表 现 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效的遏制和治理 。 但由于对地质灾害认识不够 , 广大干部群众对 地质灾害的防治观念不强 , 重建设 、 轻保护 , 重治理 、 轻预防的现 象在许多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 加上广西是经济欠发达地 区,
投入地质灾害治理和预防的经费欠缺 , 执行不力 , 从而导致地质 灾害进一步加剧 。近年来 ,虽然各级 国土资源部 门做了大量工 作, 但由于地质灾害 的基础调查工作薄弱 , 对潜在地质灾害造成
11 广 西 山 体 滑 坡 的 特 点 .
广西地质条 件复杂 , 质环 境脆 弱 , 地 地质环境保护程度不 高, 灾害性暴雨天气 , 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 滑坡 等地质灾害种
类多 , 突发 性 地 质 灾 害频 繁 发 生 。 质 灾 害 主要 类 型 为 崩 塌 、 地 滑
坡, 以下 主 要 论 述 滑 坡 的 预 防措 施 。
研 究 ,0 9,9) 20 ( .
【 刘 莉 琼.基 于A S 模 型提 升 中 国 购 物 网站 的顾 客 满 意度 2 】 CI [ . 场现 代 化 ,0 9 ( 1 . J商 ] 2 0 ,2 ) f 耿 波 . 全 与商 品 质 量 的 感 知 风 险 对 网上 购 物行 为 的 影 响 3 ] 安
工程活动加剧而诱发 , 如过度采 矿造成地面塌陷 , 公路建设 引
发 山 体 滑坡 等 等 。
自人类有史 以来 ,滑坡等地质灾害就一直严重 困扰和威胁
着人们 的生存环境 , 同地质灾害进行了不屈不挠 的斗争。 人们 随 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地质灾 害正逐步得到有
灾害分布广 , 综合防治难度大 , 防灾减灾工作 面临的形势
0 前 言
令 人 担 忧 的 是 ,对 一 些 滑 坡 等 地 质 灾 害 隐患 ,有 的 地 方党
5 1 月3 日以来 , 广西连续遭受强 降雨袭击 , 导致地质灾害多 发频发群发 ,共发生地质灾 害2 0 0 多起。广西今年地质灾害总
的趋 势 是 : 汛 期 出 现 在 4 6 份 , 宁 、 林 、 林 、 州 、 前 ~月 南 桂 玉 梧 贺
技术与市场
第 l卷 第 7 2 1 年 7 期 00
毒 蹶 瑷 宠
浅 谈 广 西滑 坡 灾 害 的 防治 对 策
陈志泉
( 西 北 海 水 文 工 程 矿 产 地 质 勘 察 研 究 院 广 西 北 海 广
摘
560) 300
要 :今 年 广 西连 续遭 受强 降雨 袭 击 , 致 地 质 灾 害 多发频 发 群 发 , 导 地质 灾 害主 要 是 崩 塌 、 坡 和 泥 石 流 。该 文 主要 论 滑
委、 政府仍然未 能给予高度重视 , 事前不预防 , 一旦出现灾 害再 去善后处理 的现象仍然存在 , 这样不仅花钱多 , 还造成不必要 的生命财产损失。此外 , 有的建设项 目和城镇规划没有按规定 实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也增加 了地质灾害发生 的可能性。
州、 钦州等市 出现强 降雨 引发崩塌 、 滑坡和泥石流灾 害的可能 性较 大 ; 后汛期将会 出现在7 9 — 月份 , 区崩 塌 、 全 滑坡 和泥石流
因此 ,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治滑坡等地质灾害 。
1 滑 坡 的 防 治 对 策
等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可能比常年 略多 。
从近几年发生的地质灾害来看 , 广西地质灾害呈上升的趋 势, 主要 与人类工程活动对 地质环境 的干扰和破坏作用越来越 强烈有关 。可以说 , 近几年来 , 在全区已发生的地质灾 害中, 由 人为 因素诱发的占一半 以上 。究其原因 , 一是 由于广西用地紧 张, 许多农 民不得不向山要 地 , 削山建房 , 导致滑坡的发生。如 去年宾阳县太守乡的几起地质灾害 ,都是削山建房 引起 的; 防 城港市公车镇 白沙村 的地质灾害也是 同样 的原 因。二是人类
【 李 思 曼 , 宇航 , 亚 平 . 于顾 客 满意 的 消 费者 网上 购 物 6 ] 王 李 基
影 响 因素 分析 【. 业研 究 ,0 9 ( ) J商 ] 2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