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先进事迹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5篇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5篇抗洪救灾先进事迹【篇1】“我们要争分夺秒地努力,请人民群众放心,我们一直在。
”连日来,河南接连遭遇强降雨侵袭,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河南广大公安民警、辅警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战斗。
7月22日,当叶县公安局组建防汛救灾突击队驰援郑州时,50岁的民警屈振民主动报名,叶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负责人黄威说:“老屈,你这岁数不符合青年突击队员的选人标准啊。
”屈振民却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啊!”就这样,屈振民跟在黄威身后,口中不断絮叨着:“我身体倍棒,危难时刻咱一定往前冲,绝不给大队拖后腿……”黄威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赶到郑州后,看着洪水肆虐过的郑州街头一片狼藉,屈振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用汗水代替泪水,迅速投身社会面巡逻防控、服务群众、维护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中。
屈振民执勤的地点是郑州市金水路附近,金水路的道路正在抢修中,他们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为施工工人和过路群众提供帮助。
同时,由于修路,路口的交通情况比较复杂,疏导交通也是屈振民的一项重要工作。
“老屈非常敬业,求助群众、过往车辆太多,他站那里执勤一天一夜没有合眼,该他休息时仍坚持要来,嗓子干哑,嘴唇都已经干裂了。
”连续的劳累导致他的嗓子干疼得将近无法出声,血压一度蹿到180mmHg。
带队领导程可晓劝他休息一下,他却坚持边用药边工作。
屈振民说:“加大交通疏导力度、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要争分夺秒地努力,请人民群众放心,我们一直在。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篇2】“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现在的人民警察,救民于水火,我义不容辞。
”7月22日,刚刚结束抓捕任务回到单位的遂平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谭鹏飞,接到紧急驰援郑州的通知。
驻马店市公安局迅速抽调精干警力166人、防汛救灾车辆47台,成立援郑支队,紧急驰援郑州。
谭鹏飞顾不上旧伤发作的膝盖,来不及回家,就主动请缨加入援郑支队,“我志愿申请到防汛救灾的最前线,请组织派我第一个出征”!当天下午赶到郑州驻地后,谭鹏飞和队员们顾不上休息,立即与当地公安机关对接,全力配合郑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航海西路派出所开展巡逻防控、交通指挥、排查隐患、疏散群众等工作,维护当地灾后重建和社会秩序稳定。
2023抗洪抢险先进事迹材料_2023抗洪抢险救援先进事迹材料(8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材料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材料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事迹材料吗?以下内容是贴心为您带来的8篇2023抗洪抢险救援先进事迹材料,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抗洪抢险先进事迹材料篇一7 月12日至13日深夜,我区遭受强降雨,吴家山地区主排水管一时排泄不及,东吴大道、田园大道、xx路等到多条干道部分路段和开屏巷等巷道,以及富丽雅、xx园、园艺小区等小区大面积受渍,需要采取措施,确保在主排水管水位下降时,积水能够迅速排掉。
特别是10多处窨井盖被高处主排水管来水倒灌冲走,情况危及,必须及时处理,排除险情,避免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雨情就是命令。
局排水疏捞队全体队员闻警而动,全力以赴投入战斗。
每名队员按照分工,迅速赶到各自的责任区,查看积水情况,巡查井盖是否脱位,耐心回答居民群众诉求,及时排除各种险情。
从12日上午到14日凌晨,大家在雨中连续奋战了近40个小时,辖区内的全部渍水及时排净,所有被水冲脱位的井盖都在第一时间找到并复位,没有发生一起因井盖丢失导致的意外伤害事故。
xx路xx园北出口至检察院路段积水最深处达70多厘米,在巡查中发现,这里有两处窨井盖被冲走。
包片队员立即找来木棒和树枝做好警示标志,紧接着在水中搜寻被冲走的井盖,并及时复位。
梨花园二小东村有一井盖被冲走,副队长杨红青发现后,在水中仔细搜寻,很快找到井盖,复位时,由于井下来水冲击力很大,井盖盖上又被掀开。
情急之下,她把井盖盖上后,自己站在井盖上压住井盖,等有行人路过时,求助行人帮忙,找来一块石头压在井盖上,并拿来木棍做上标志,才放心到各个责任区查看排渍除险情况。
面对突如其来大面积积水,队员们一个个心急如焚,感到压力很大,一心巴不得快点把全部积水一下子排净,连饭都顾不上吃,就更不用说休息,虽然大家都很疲惫。
抗洪救灾人物先进事迹大全

抗洪救灾人物先进事迹大全每每有洪水冲击时,抗洪救灾人员总是冲在一线,我们要学习他们在危急时刻和生死关头,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学今天小编整理了抗洪救灾人物先进事迹总结,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抗洪救灾人物先进事迹1暴雨袭来,浊浪滔天,安庆市怀宁县平山镇境内连日暴雨,河道水位上升,多地被淹严重,灾情危急。
天灾无情人有情,面对骤雨险情,怀宁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等不靠,众志成城抗击洪灾,涌现了无数抗洪代表人物,谱写一段段真挚感人的抗洪故事。
穿了4天的篮球服在这样闷热难当、静坐尚且一身汗的盛夏时节,一套衣服连穿4天是什么感觉?“没啥感觉,就是‘男人味’重了点。
”怀宁县平山镇副镇长张受星笑着打趣说。
7月5日,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张受星,连家都顾不上回就急忙赶回了镇里,匆匆在宿舍洗了个澡套了件篮球服就赶赴自己的防汛段石牛村长滩圩。
紧张的抗洪工作占据了他的全部时间与精力,这套蓝色的篮球服一穿就是近4个日夜,直到8日下午因为回镇处理紧急事务才洗换下来。
受强降雨和皖水上游泄洪影响,从7月5日开始,张受星所在的长滩圩外河水位迅速上涨,一度上升至警戒水位直逼保证水位,情况十分危急。
尤其是6日晚间,因为遭受不断上涨的河水带来的巨大压力,堤防内侧几乎同时出现多处管涌。
“发现紧急情况,抢险突击队马上集合。
”正在巡堤的张受星闻讯后第一时间打电话调配人员,带头冒着大雨冲向最大的一处管涌点,一声令下,40多名正在附近巡查的民兵队员迅速集合完毕。
“邦兴带几个人去装砂石,程书记跟结胜带人去其他几个点看看,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堵住渗漏点!”张受星一边指挥调度一边参与抢险,装袋、传送、围填抢险现场一派忙碌,经过2个多小时的奋战,他这处险情终于得到控制,但随着水位越来越高,各巡查段的报警电话纷纷打来,张受星顾不上休息,又急忙赶赴下一个险情隐患点排查处置她是“防汛后勤部长”防汛期间,平山镇大洼社区的责任区共划分了四个防汛点,每个点都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各党小组组长带队,带领、安排党员同志们实行24小时轮班制,保证巡查、排险等工作实现全天候、无盲点,确保了防汛具体工作、责任的落实。
关于抗洪救灾先进事迹

关于抗洪救灾先进事迹在人民群众遭遇自然灾害的时刻,总会有不少的英雄和先进人物挺身而出,奋力抗洪救灾,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关于抗洪救灾先进事迹。
一、“抗洪楷模”邱少华邱少华是来自湖北省黄冈市关镇的一名村民,他有一双生来就能轻松游泳的“铁肺”,因此他在洪水来袭时总是冲在最前面,成为了当地的抗洪楷模。
2013年夏季,湖北黄冈地区连续遭受暴雨袭击,当地多个村庄被淹,幸存的村民们都被困在危险的境地。
邱少华第一时间投入到了救援之中,每天穿梭于洪水激流之中,将受困的村民一一护送到安全地带。
在那个严峻的时刻,邱少华的铁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一直在水里,像一只具有生命力的鲨鱼一样,为救灾工作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在邱少华的努力之下,许多失联的村民都被找到了,并得到及时的救助。
他的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抗洪救灾英雄”。
二、“抢险救灾标兵”张英张英是江苏南通市港闸区金圩镇瓦窑村人,是一名50多岁的普通农民。
2019年6月,江苏南通地区连续遭受暴雨袭击,在这场强降雨中,瓦窑村深受洪灾之苦。
在这个时刻,张英主动请缨,参加了当地的抗洪救灾工作。
张英在自己会搭筏子的基础上,立即向周边村庄借来艇子、皮筏,带领着一支救援队伍踏上了抗洪救灾之路。
在他的带领下,抗洪队伍连续奋战了十天十夜,他们在洪灾中转移了数百名困难群众,供应了大量的救灾物资,并成功打通了多个地段险段。
在抗洪救灾的工作中,张英始终保持着饥饿状态,他将每一餐的热粥分给了"兄弟"们,这样的火中取栗,不仅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认可,还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誉和祝福。
三、“最美志愿者”罗为贤罗为贤是湖南肇庆人,今年以来,他一直活跃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捐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成为了当地的一名志愿者。
今年夏季,湖南省遭遇强降雨袭击,洪水淹没了大片土地,肇庆市一些镇村也被淹没。
在这个时候,49岁的罗为贤毅然投身于抗洪救灾的事业中。
在他的努力之下,众多受灾村民都得到了及时的援助和支持。
关于抗洪英雄的事迹

抗洪英雄是指在抗洪救灾中表现出色、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以下是一些抗洪英雄的事迹:
1. 李向群:1998 年抗洪抢险战斗中,李向群带病坚持抢险,先后4 次晕倒在大堤上,终因劳累过度,抢救无效,于1998 年8 月22 日壮烈牺牲,年仅20 岁。
2. 高建成:在公安县南平镇堤段的抗洪保卫战中,他带病坚持抢险,先后4 次晕倒在大堤上,终因劳累过度,抢救无效,于1998 年8 月22 日壮烈牺牲,年仅37 岁。
3. 杨德钰:在抗洪保卫战中,他带病坚持抢险,终因劳累过度,抢救无效,于1998 年9 月2 日壮烈牺牲,年仅40 岁。
这些抗洪英雄在抗洪救灾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他们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将激励着我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断奋斗。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5篇精选大全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5篇精选大全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有哪些?组织各乡镇、村参照洪水,开展人员转移、抗洪救灾预案演练,进一步提高群众防灾避灾、应急自救能力。
一起来看看抗洪救灾先进事迹5篇精选大全,欢迎查阅!抗洪救灾先进事迹1在特大自然灾害面前,李霞不惧危险,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风采。
她单薄瘦弱,却不知疲倦,她满身疲惫,却坚毅果敢。
如今,洪水已经过去,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回忆起“7·21”特大自然灾害中的经历,她说得最多的是两个字——责任。
7月21日晚,夜黑如墨,大雨如注。
宋庄镇人民政府会议室灯火通明,在接到特大暴雨可能带来强降雨的预警信号后,李霞第一时间召集全镇47个行政村的支部书记以及村委会主任,在镇政府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抗洪抢险工作紧急部署会,迅速成立抗洪抢险指挥部,立即启动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并要求有关部门密切留意暴雨动态,及早掌握灾害信息。
面对61年未遇的特大暴雨,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此时的宋庄镇严阵以待。
深夜,宋庄镇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达180毫米,204间房屋损毁严重,濒临倒塌,3300多亩粮田被淹。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李霞科学调度,沉着应对,指挥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抗击特大暴雨带来的重大灾害,安全转移群众207人,创造了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无一人员伤亡的奇迹,确保了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为打赢抢险救灾这场硬仗,李霞彻夜未眠,在视频会议室的她表情凝重,在她面前的会议桌上摆放着几样东西:退烧药、咽炎片以及一叠厚厚的应急抢险预案。
其实,早在暴雨来临的前几天,她就因为冒雨实地踏勘防汛设施安置情况而感冒发烧了。
此时的她,手中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既有救灾前线源源不断的灾情汇报,也有受灾群众心急如焚的求助电话。
面对复杂的局面,李霞沉着冷静,一方面安抚受灾群众,另一方面多方整合资源,除动员本镇机关单位、镇村干部支援重灾区外,积极争取区直单位安排人力、物力加入抢险救灾行动,并协调人民解放军及武警部队、公安系统派出200多人次深入到汛情最严重的地方,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防汛抗洪先进感人事迹汇总5篇

防汛抗洪先进感人事迹汇总5篇以全局为重、以使命为重、以灾区人民为重,为把洪灾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夺取抗洪抢险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那么你知道防汛抗洪个人先进事迹该怎么写吗??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2防汛抗洪先进感人事迹汇总,欢迎阅读!防汛抗洪先进感人事迹1自6月下旬以来,麻城市进入主汛期。
特别是6月30日至7月2日,该市24小时最大降雨量达428mm,乡镇降雨量超300mm的有19个,创该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值。
面对连日来的强降雨,麻城市教育系统干部教师在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下,积极投身抗洪抢险,用实际行动在滚滚洪流中谱写了感人的篇章,再次诠释了“忠勇孝善,创新奋进”的麻城精神。
爱心在危急之时彰显面对特大洪灾,市教育局高度重视,7月1日上午一上班,该局就召开紧急会议,积极部署,果断决策,科学应对,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
向全市各学校下发了防汛抗洪的紧急通知,按照预案要求实行领导带班,进乡镇进学校驻点,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
针对全市汛情危急,多条通往乡镇的道路损毁的实际情况,果断命令正处于期末调考阶段各高中学校推迟放假,确保学生安全。
灾情就是命令。
市教育局在做好教育系统防灾救灾的同时,积极投入到全市抗洪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战斗中。
该局动员组织全市教育系统400多名党员干部奋战在防汛救灾第一线,累计组织600多名党员教职工参与紧急抢险、灾民安置工作。
7月1日,该局负责人带领部分科室站长赶赴木子店镇抢险第一线,重点巡查校园校舍情况,并冒雨清理该镇梅花园小学排水受阻的屋沟,清理了60多米的排水道,殊不知大雨早已将他们浑身湿透。
晚上,中雨转成了大雨、暴雨。
他们又发现教学楼楼顶排水不畅,三楼漏雨更是严重,新配置的41台计算机面临进水的危险。
雨情就是命令!他们兵分两路,一组立刻出校买来雨布盖好室内的计算机,另一组打着手电爬上楼顶盖好被雨冲散的瓦。
7月4日,市教育局积极响应号召,迅速动员教育系统党员和干部教师积极捐款。
抗洪抢险先进事迹材料四篇

抗洪抢险先进事迹材料四篇在连续几日的“5·10”霍城县清水河光明路抗洪救灾现场,随处可见一群身穿迷彩服、头戴小红帽的人,他们扛着党旗,手拿盆子,挥动铁锹来回不停的忙碌在受灾群众的房屋、院落和巷道上,从早晨8、9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凌晨11、12点钟,连续三天都是如此,没有半句怨言,问起他们累不累时,他们都说“老百姓的事最重要!”他们—就是来自霍城县清水河开发区(镇)的领导和党员干部们!看着100多户群众房屋和院落内1米多深的积水、20多公分厚的淤泥;还有被洪水泡坏的洗衣机、冰箱、电视和潮湿凌乱的被褥.....“小红帽”们心急如焚,不敢停留片刻便趟进洪水中开始了战斗,他们深入居民家中,一方面配合武警官兵抢救被困人员,同时指导有劳动力的居民开展抢险自救;另一方面全力帮助五保户、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居民,排除家中积水和污泥,转移生活物资、家禽。
有的领导干部出差一回来顾不得回家就奔赴救灾现场,挥动铁锹清除泥浆、手持编织袋装泥沙筑防洪墙……他们用实际行动带领着“小红帽”们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救灾中。
印记在群众心中的好“城管”接到汛情通知后,霍城县清水河城建监察大队立即安排队员在小西沟流域下游的干河子沿岸巡查险情,并分别安排队员留守在北京东路、新华路、上海南路和朝阳路的四座桥处,时刻关注桥下洪水流量,同时紧急调来挖掘机,对河道的树枝等杂物进行清理、疏通。
待洪峰过后,又立刻组织所有环卫工人,和他们一起,清理路面淤泥。
他们胳膊困了、手上磨起血泡,都不敢停下来休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多耽误一分钟,群众就晚一分钟走上干净的道路!由于人员不足,城建监察大队的工作人员们只好“身兼数职”,他们凌晨5点多便开工,到晚上11点多才收工,每人每天的工作时间达到18小时,刚从垃圾清运车上下来,又跳上铲车,铲车停下来,又开动洒水车对路面进行喷洒清洗,中午也不休息,饿了就啃点馕……路边的商家和群众看到顶着烈日一直在路上忙碌的环卫工人和“城管”,纷纷送来茶水给他们解渴,甚至有的群众也拿起了铁锹加入了清淤泥的队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范文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
在特大自然灾害面前,李霞不惧危险,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风采。
她单薄瘦弱,却不知疲倦,她满身疲惫,却坚毅果敢。
如今,洪水已经过去,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回忆起“7·21”特大自然灾害中的经历,她说得最多的是两个字——责任。
7月21日晚,夜黑如墨,大雨如注。
宋庄镇人民政府会议室灯火通明,在接到特大暴雨可能带来强降雨的预警信号后,李霞第一时间召集全镇47个行政村的支部书记以及村委会主任,在镇政府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抗洪抢险工作紧急部署会,迅速成立抗洪抢险指挥部,立即启动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并要求有关部门密切留意暴雨动态,及早掌握灾害信息。
面对61年未遇的特大暴雨,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此时的宋庄镇严阵以待。
深夜,宋庄镇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达180毫米,204间房屋损毁严重,濒临倒塌,3300多亩粮田被淹。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李霞科学调度,沉着应对,指挥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抗击特大暴雨带来的重大灾害,安全转移群众207人,创造了在“7·21”特大自然
灾害中无一人员伤亡的奇迹,确保了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为打赢抢险救灾这场硬仗,李霞彻夜未眠,在视频会议室的她表情凝重,在她面前的会议桌上摆放着几样东西:退烧药、咽炎片以及一叠厚厚的应急抢险预案。
其实,早在暴雨来临的前几天,她就因为冒雨实地踏勘防汛设施安置情况而感冒发烧了。
此时的她,手中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既有救灾前线源源不断的灾情汇报,也有受灾群众心急如焚的求助电话。
面对复杂的局面,李霞沉着冷静,一方面安抚受灾群众,另一方面多方整合资源,除动员本镇机关单位、镇村干部支援重灾区外,积极争取区直单位安排人力、物力加入抢险救灾行动,并协调人民解放军及武警部队、公安系统派出200多人次深入到汛情最严重的地方,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在做好前线救灾的同时,李霞还不忘争取各方支持,以确保救灾工作平衡推进。
她会同公安部门组织警力维持好全镇的社会秩序;协调电信、供电部门组织人力保障灾区通讯畅通和电力供应;协助交通公路部门组织人力、物力抢修公路,确保应急抢险物资安全运抵灾区群众手中。
在她的带领下,宋庄镇抢险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灾民得到妥善安置,所需生活物资发放到位,各受灾村电力、通讯、交通全面恢复,生活用水正常,全镇社会
治安稳定,灾后复产、重建家园工作有序推进。
灾难可以将人打倒,也可以激发出人的昂扬斗志和无穷的战斗力。
在抗洪抢险的斗争中,李霞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只是把所做的事情都看成是自己分内的责任,从履行责任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传递到了每一个和她并肩作战的人身上。
购买相关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