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近日,广东省制造业协会与广州探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2024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报告》。
②报告显示,近10年来,中国制造业企业新增注册量呈稳步上升趋势,2023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为166.1万家,相比2014年的95.2万家,增长1.7倍。
③近年来,火爆全球的“新三样”取代“服装、家具、家电”外贸老三样,成为中国出口的支柱产品和制造业的一大亮点,无论从产能、出口量还是企业注册量来看,都节节攀升。
报告显示,近5年来,“新三样”企业注册量增长迅速。
④报告指出,近10年来中国制造业平稳发展,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日益增多。
⑤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较大的转型升级挑战,企业越来越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
报告显示,2017—2023年,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的岗位需求不断增长。
其中,2023年发布数字化转型相关岗位的企业数量比2017年增长了1倍。
⑥会上,广东省制造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艺彬表示:“中国制造业必须加快转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全球竞争中确立新优势。
这不仅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一种行动的号召。
”材料二①颇具年代感的高大红砖厂房里,火红滚烫的铁水奔流、钢花飞溅,大型装备轰隆隆作响;自动化生产车间里,灵巧的机械手臂“上下翻飞”,AGV搬运机器人匀速穿行,现代化生产气息扑面而来……②新老交织、动能焕新。
春寒料峭时节,记者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一路采访了解到,一批关乎产业安全和国计民生的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围绕产业提档升级、激发科技创新原动力,不断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基础。
③在一重集团(黑龙江)重工有限公司轧电数字化车间,依托5G专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30多台数控机床实现了机床联网、数据采集、能耗监测和车间透明化管理,在严控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能对一些故障预警。
④“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已成为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基础和支撑。
四川省峨眉山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峨眉山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阅卷人一、语文积累(14分)得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南明河从我的窗前流过。
这段河道有三(a)、四十米宽,岸边两排高树。
白鹭族群有十几只,是这里的常客。
河水澄澈,白鹭在河滩上觅.食;树木仓翠,白鹭在枝叶间翻飞。
春夏之时,绿叶之间、碧水之上,白鹭起落,高贵而典雅;①____,绿叶泛黄、河水茫茫,白鹭掠寒,大方而沉稳。
水、木、鸟,景致谐美,仿佛似精美绝伦的一幅风景画。
“良禽择木而栖。
(b)”河边树多,松树、银杏、梧桐、红枫(c)……数不甚数。
松树、银杏,高挑而叶疏(d);梧桐、红枫,柔弱而枝蔓。
白鹭却喜欢槐树,槐树巨冠粗干、刚柔相济,更适合栖.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觅.食栖.息;(2)上面的文段有两处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将字改为字将字改为字(3)文中(a)(b)(c)(d)四处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的是()A.(a)B.(b)C.(c)D.(d)(4)请在文中第①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文意连贯,内容贴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不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卷人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得分文言文阅读。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宋濂之徒;而又有梅公①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
【中考压轴】2024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

A.在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指引下,中国人民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奋勇前进。
B.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爱心互助精神。
C.李明告诉张亮,长期追剧、打游戏,整夜不睡,都会严重影响他学习。
D.我们不得不承认,俄乌冲突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不断拱火造成的。
C.栅栏(zhà)亘古(héng)刨根问底(páo)毛骨悚然(sù)
D.脸颊(xiá)澄清(chéng)谆谆教诲(zhūn)强词夺理(qi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馈赠慧星世外桃源轻歌漫舞
B.烦锁贿赂遮天敝日顿开茅塞
C.揉躏羁绊有灵犀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⑥古玩捡漏,要时不时去古玩市场转转,逛逛琉璃厂、潘家园,到那些旧日的大户世家寻寻觅觅,翻箱倒柜。人才捡漏,也要经常深入民间,深入基层,认真倾听民意民声,眼晴向下,礼贤下士,不耻下问,才能发现有用人才。
⑦当然,人才捡到后,最重要的是还要人尽其才,以诚相待,委以重任,给其提供施展才能的条件,让其大显身手,一飞冲天。是吴起,就让他号令四方,开疆掠土:是卫青,就请他挂帅出征,勒石燕然:是韩信,就给他筑坛拜将,将兵多多益善:是孔明,就让他大权在握,运筹帷幄:是关羽,就让他灭此朝食,温酒斩华雄。
④捡漏,得有过人眼光,丰富经验,善于慧眼识珠,看出人才的潜质。否则,即使是价值连城的宝贝放到你面前,你也会视同寻常物件,弃之如敝履,就像昔日和氏壁的献宝人,本是一片至诚,却被两任不识货的楚王先后砍断两条腿。现在不少电视台都有鉴宝节目,通过专家的鉴定与判断,发现了不少流落民间的宝贝。大才也是一样,居庙堂之高的固然很多,处江湖之远的也不在少数,伯乐们就应该以敏锐的眼光,爱才的意识,不断挖掘发现那些埋在土里的奇珍异宝,努力把那些优秀人才选拔出来,让他们发光发热,各显其能。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6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阅卷人一、基础知识(共12分)得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霎.时(shà)恫吓.(hè)拘泥.(nì)戛.然而止(jiá)B.忏.悔(chàn)惆怅.(chàng)盘桓.(huán)不屑.置辩(xiè)C.炽.热(chì)纤.维(qiān)洗涤.(dí)诲.人不倦(huì)D.镌.刻(juān)寂寥.(liáo)龟.裂(jūn)不省.人事(xǐng)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况就是忠实。
B.它振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C.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寸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地逃窜着。
D.这个出身于名门旺髓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乡野村夫的脸孔。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近期,多地的文旅局局长们,争先恐后....:....地为家乡代言。
网友对于文旅局长到镜头前的代言参差不齐认为接地气的有之,认为有创意的有之,当然,质疑质量不高、身份不妥的也有之。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经由“网红局长”们介绍的地方,知名度大增、引人瞩目....,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困境。
A.争先恐后B.参差不齐C.毋庸置疑D.引人瞩目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导致我们语文学习困难的.原因,往往是不能自主、合作和探究造成的。
B.当前,科普工作不仅要提升科学知识,还要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
C.冬奥会标志性建筑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屋面。
D.三星堆的最新考古发现,正是对中国现代田野考古百年历程的最好献礼。
阅卷人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得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答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待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四川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四川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晌.午(shǎng) 谬.论(miào) 租赁.(lìn) 悲天悯.人(mǐn)B.赡.养(shàn) 山涧.(jiàn) 踱.步(duó) 风雨如晦.(huì)C.憎.恶(zēng) 斟.酌(zhēn) 簇.拥(cù) 自惭形秽.(suì)D.倔.强(juè) 澎湃.(pài) 体恤.(xuè) 骇.人听闻(hà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冥想烦燥待价而沽难辞其咎B.取缔诓骗闻名遐迩余音绕粱C.糟塌畅销焚膏继晷趾高气扬D.蛰伏虔诚顶礼膜拜光彩熠熠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承办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不仅成都展示了美育成果,还扩大了城市影响力。
B.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安全到达火星表面,执行一系列巡视探测。
C.经过精心设计的大运会吉祥物“蓉宝”,外形憨态可掬,寓意丰富深刻,深受大家喜爱。
D.据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户外运动时间偏少,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
4.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唐代:崔颢白居易龚自珍孟浩然B.寓言:《杞人忧天》《女娲造人》《皇帝的新装》《蚊子和狮子》C.小说:《儒林外史》《简•爱》《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D.绝句:《泊秦淮》《夜雨寄北》《次北固山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②我们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③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④读书这件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⑤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A.③⑤①④②B.①②④③⑤C.⑤③①④②D.②①⑤④③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各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一、基础知识(A卷)(共4题;共8分)1.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阻遏(è)胚芽(pēi)孜孜不倦(zī)B. 汲取(jí)稚嫩(nèn)养精蓄锐(xù)C. 蓬蒿(gāo)羁绊(bàn)装模作样(mú)D. 震悚(sǒng)归省(xǐng)眼花缭乱(liáo)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它把岩石融化成沙砾,把峻岭劈成深渊。
B. 四乡立即传升他的丑闻,老信客声辨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刀直扎自己的手。
C.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历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D. 垂柳全乱了线条,抛举在空中,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3.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
B. 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C. 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D. 《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川航机组突遇险情,成功备降,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纷纷为他们的专业素养点赞。
B. 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C. 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D. 本期“文翁大讲堂”的听众,除成都教师外,还有资阳、攀枝花等外地教师也参与其中。
二、默写(A卷)(共1题;共8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①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2024年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024年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如果说书卷是故人,那么其中的诗歌则胜过故人,它________多情,________知心,是最易引起ɡònɡ mínɡ的人生伴侣。
旅途中如果没有诗歌,脚步便会凝涩.;生活中如果没有诗歌,岁月便会褪色;成长中如果没有诗歌,青春便会萎缩;生命中如果没有诗歌,心灵便会________。
诗歌,一代一代________地影响着华夏儿女,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和心灵yī tuō。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词语书卷.凝涩.ɡònɡmínɡ yī tuō2.依次填入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而且干旱耳濡目染B.因为所以干涸潜移默化C.不仅而且干涸潜移默化D.因为所以干旱耳濡目染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特种兵式”旅游、淄博“赶烤”、“一起去看音乐节”……眼下,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消费。
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成为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但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却令年轻人心驰神往,给了年轻人一个“说走就走”的理由。
乡土气息的“村晚”、乡村特色的“村BA”,可以提供更多与旅游者互动的手段□传统非遗的手艺、古老节庆的活动,可以提供更多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让素昧平生的年轻人,在旅游中迅速熟络起来,成为志趣相投的朋友。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歌会个性鲜明、庙会与时俱进,可以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B.歌会个性鲜明、庙会与时俱进,可以提供更多走向外面世界的平台C.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俱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走向外面世界的平台D.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俱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4.依次填入文中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B.;……C.;。
四川省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及答案汇总二

四川省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及答案汇总二一、基础知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抖擞.(sǒu)推搡.(sǎng)五脏六腑.(fǔ)B.诡谲.(jú)侮.辱(wǔ)畏罪潜.逃(qián)C.倔.强(jué)怯懦.(nuò)摩肩接踵.(zhǒng)D.忏.悔(chàn)鲜腴.(yú)伤痕累.累(lěi)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胜利的寓言家在叫喊。
B.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就不能说他有教养。
C.那座雕梁画栋的大楼金碧辉煌,门前一块黑底金字的成年老匾泛着辉光。
D.掌柜对他说:“你又偷了东西了!”他这回却不分辨,单说:“不要取笑!”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阳春三月,锦城公园的樱花如期开放,不少喜出望外....来此踏青。
进入园中,明丽....的成都市民呼朋引伴的花草配上潺潺的小溪,相得益彰.......。
一抬头,遥见蓝天、白云映衬着远山黛青的影子,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
A.喜出望外B.呼朋引伴C.相得益彰D.心旷神怡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心灵手巧的盆景师,把植物、山石、工艺品等加工整合,创作出构思精巧的微型景观。
B.校园艺术节成功举办的原因,是学校有序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及家长支持配合的结果。
C.走进图书馆,当我们触目那些或发黄或崭新的书籍时,会将眼睛和心灵都映照得明亮。
D.融合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一经播出就激起全球热议与赞扬。
二、文言文阅读5.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下面各小题符合要求的选项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殷.红(y īn ) 哂.笑(sh ěn ) 哺.育(p ǔ) 所向披靡.(m ǐ) B .污秽.(hu ì) 嗔.视(zh ēn ) 慰藉.(ji è) 锲.而不舍(q ì) C .憔.悴(qi áo ) 铁锹.(qi ū) 炽.热(zh ì) 忧心忡忡..(ch ōng ) D .佝.偻(g ōu ) 藩.篱(f ān ) 和煦.(x ù) 鲜.为人知(xi ǎn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真谛 苍桑 姗姗来迟 周道如底B .取缔 沉湎 恪尽职守 言简意赅C .箫瑟 班师 怨天由人 重峦叠障D .娴熟 震憾 不屑置辨 狂妄自大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门大吉》节目开播了,我们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
B .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C .村里出现了一个大洞,有人说,咱们把它填起来;有人说,在上面盖一座庙;有人说,卖给填洞公司。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 .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B .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
C .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D .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防止孩子不玩手机。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石子入浅水,水花四溅,虚张声势;石子入深潭,悄无声息,不动声色。
B .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C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6.下列文学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中“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里的“六十”和“七十”分别被称为“花甲”和“古稀”。
B. 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他认为当时的欧洲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为此他写作了《名人传》。
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其他法国作家的作品,如都德的《最后一课》、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等。
C. 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作为读书人,虽然他们最终的命运不同,但这两个人物形象都能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D.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④③①⑤② B.③②⑤①④ C.③①⑤②④ D.④⑤①③②阅读下面短文,完成8-10题。
加碘盐有必要吃吗(阮光锋)①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
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②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
③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
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
④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
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
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
为什么呢?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
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
而且海盐本身其实也不含碘的。
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所以,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
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这.是过于担心了。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
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
⑤很多人认为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
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20-40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20-30毫克/千克。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8.下面对“沿海地区的居民仍有必要吃碘盐”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盐本身其实并不含碘。
B.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
C.碘盐仍是沿海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普通人每日碘摄入量应在1000微克以上。
9.对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列数字、作比较 B.作比较、分类别C.列数字、打比方 D.分类别、打比方10.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自然段针对某些人的错误认识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④自然段加点词“主要”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④自然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前面提到的“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这篇说明文以短小的篇幅、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二、非选择题(21分)11.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7分)(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虽有至道,弗学,。
(《虽有佳肴》)(4),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5)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6)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笔力千钧,描绘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12.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问题。
(4分)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1)本诗语言有何特点?(2分)(2)“应知故乡事”中的“应知”一词用得好,为什么?(2分)13.名著阅读 (3分)他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他的另外一个故事:。
14.综合性学习。
(7分)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
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提信息】以下是学生收集到的三则相关材料,请从中提取主要信息,每则材料限12字以内。
(3分)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 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材料三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品对联】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
请结合材料三分析这副对联的妙处。
(答出两点即可)(2分)【言心声】听了孟剑锋的演讲后,李想同学产生了学一门技艺的想法,但他的父母极力反对。
假如你支持李想,你会如何劝说他的父母?请写出你要说的话。
(2分)三、阅读与理解(39分)(一)记叙文阅读。
(14分)和父亲说话朱非①父亲,您离开我们已经11个年头了。
清明时节,您的孩子们来到您和妈妈的墓前看望你们。
②墓墙围篱的报春花枝条吐出了朵朵鹅黄色的小花,墓园内,绿丛中的鸢尾花绽放出片片淡蓝色的花瓣,犹如只只起舞的小蝶,引人浮想遐思……③亲爱的父亲,我看到您了,您身穿灰色人字呢长大衣,戴着米黄色浅边便帽,红色的羊毛围巾垂于胸前,清瘦而又精神矍铄的您在冬日的暖阳下闲庭信步……④岁月如烟,您的音容笑貌连同往事,一幕幕呈现在我眼前。
⑤那是在困顿的上世纪60年代初,在教育局教研室工作的您常要加班到晚上九点多才回来。
跨进家门,您就把一个装满了杂粮饭的铝制饭盒推到我们面前:“快吃!趁热!你们看,我已经吃得饱饱的了!”您拍着自己的腹部说。
看着孩子们很快将盒饭风卷残云,您和妈妈的目光里盈溢着拳拳之爱,也有些许的无奈。
很久以后,我们才从您同事处得知,那是你们的加班晚餐,有严重胃病的您进家门前可是一粒饭都舍不得动呀!尽管回来得晚,您还常挤出时间给我们讲诗词歌赋小说名著。
您的讲述绘声绘色、精彩纷呈,以至于紧紧依偎在您身边的孩子们好似置身于故事发生的场景中,屏住呼吸,大气不出。
⑥星期天,您常一展歌喉,有时您还带着我们一块儿唱,歌声让简陋的居室充满了家庭的温暖,充满了生气,充满了阳光。
⑦在我们的记忆中,学养深厚、温文儒雅的您从未动手打过我们。
通常做了错事是听您讲道理,您举例说理精辟透彻、深入浅出,让我们心悦诚服,以后不会再犯此类错误。
⑧您对我们的教育指导是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以人格的魅力影响人熏陶人,潜移默化,如细雨润无声。
您常说:“阅读使人聪慧,知识给人力量。
”记得一天清晨,我从睡梦中醒来,即见床头一本《逻辑入门》。
刚开始还读不太懂,但慢慢的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