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教育成为学生成长的活教材

合集下载

传承红色基因教育课题的界定

传承红色基因教育课题的界定

传承红色基因教育课题的界定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红色基因”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创造并孕育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红色基因是要验证的。

可见红色基因的教育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因此,如何利用好身边的红色文化资源,使其变成弘扬“红色基因”的活教材和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能量。

从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世界绝大多数课程编制计划实际上没有在实践中得以实施。

也没有足够丰富的资料支撑,红色资源在学校教育中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我校提出了构建以红色基因为内涵的校本课程,建立红色基因传承的新模式,以课程的实施策略、方法和路径研究为主要内容,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径,来培养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智慧力量。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红色基因课程是指以红色基因的传承为核心,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在革命传统、优秀文化、政治素养等方面对小学生施加影响,让小学生受到体系化、条理化、序列化的共产主义教育,从而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从小就成为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共产主义信仰的人的课程体系。

红色基因课程的性质为校本课程。

2.小学红色基因课程的实施研究是指创新开拓德育教育新渠道,构建以红色基因为内涵的校本课程,建立红色基因传承的新模式的一种研究。

这是将红色基因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实现预期目标的一条基本途径。

红色基因课程的实施涉及的问题是广泛而复杂的,涉及到目标,内容,课程纲要的编制,校本课程的编写,实施方法以及课程的实施建议、评价要求等一系列的系统化研究过程。

本研究旨在重点探索小学红色基因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方法和路径研究,建立与小学教学相匹配的红色基因课程资源库,建立可以借鉴、推广的红色基因教育新模式。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1.国外研究现状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课程学界开始探讨课程实施的一些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涉及面十分广泛,如辛德、古德莱德等人讨论包括目标,教学材料,课堂策略和评价等,而从根本上讲,研究课程的实施的意义在于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实质,提高课程改革的成效。

传承红色印记,孕育生命底色

传承红色印记,孕育生命底色

传承红色印记,孕育生命底色发布时间:2022-11-29T01:16:02.224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79期作者:李红祥王志兵[导读] 南通如皋红军小学位于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诞生地,有着“苏中小延安”之称的如皋市江安镇,是一所诞生在硝烟中,成长在红旗下,腾飞在新时代的乡村小学。

——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成果江苏省南通如皋红军小学226500南通如皋红军小学位于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诞生地,有着“苏中小延安”之称的如皋市江安镇,是一所诞生在硝烟中,成长在红旗下,腾飞在新时代的乡村小学。

百年历程成绩斐然,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特殊的渊源使她与众不同,红色的印记在这里越发鲜亮,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传扬。

2020年12月学校自主申报,经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批准,学校正式将“如皋市江安镇东燕小学”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南通如皋红军小学”,并于2021年6月举行了隆重的授旗授牌仪式,正式加入全国红军小学大家庭,并以此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

学校自获得更名批文后,“双带头人”工作室全体成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红军小学办学的指示精神,找准红军小学与传统学校的契合点,确立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方针,依托自身“红色”优势,用足用好红色资源“活教材”,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伟大号召,讲好红十四军故事,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让红十四军精神代代相传,工作室还着力把学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党建工作和教学业务相促进、相融合的中坚力量。

一、因地制宜,打造育人场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南通如皋红军小学党支部抓住红军小学创建契机顺势而为,以红色教育为主题进行校园改造,着力将与红十四军渊源和承载育人功能融合,凸显“育人”的作用。

在“立德树人”这个大的框架之下,创建办学特色。

红色育人心得体会

红色育人心得体会

红色育人心得体会红色育人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理念,我在工作中深刻感受到它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学生既是责任,更是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理解、感悟、总结,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与改进中,让自己的红色育人观和实践逐渐成熟。

一、体现自己的真实感受红色育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涉及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的全局、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我的红色育人之路,其实也始于我的成长和我的家庭。

我的父母都是老党员,我的祖父辈、曾祖父辈也都是共产主义战士,他们的身上都闪耀着红色的光芒,使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同时,也深悟到要居安思危、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表达中心思想红色育人,顾名思义即以红色文化为主导,育人为中心。

那么,红色文化是什么呢?它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红色育人中,红色文化是启示、震撼和引导学生的基础,可以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感知祖国的辉煌历史和美好未来,感受党的关怀和爱护,从而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三、突出重点红色育人的重点是:把红色精神渗透到校园教育和学生生活中,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在思想上牢记爱国、勇毅、创新、共享的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注意思辨红色育人的本质是什么?它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实践创新,完全符合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和建设我们的国家的愿景。

同时,它也是一种向我们传承革命文化的方式,借以传承红色精神,帮助我们在今天的时代不忘历史,砥砺前行。

五、遣词造句准确,简练红色育人,让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充分体会到了理念转变的重要性和实质性内容,充分认识了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红色育人就是在教育思想上要求实现变革,让每一位学生都受益、受育。

幼儿园红色教育主题美篇

幼儿园红色教育主题美篇

幼儿园红色教育主题美篇引言幼儿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站,承载着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重要责任。

红色教育主题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红色教育,我们能够向孩子们传达爱国、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本篇将介绍幼儿园红色教育的意义、目的和方法,并分享一些红色教育主题实践的经验。

一、幼儿园红色教育的意义红色教育是对孩子们进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教育的一种形式。

通过让孩子们了解共产党的历史、伟人事迹、英雄人物等,旨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对祖国、人民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

幼儿园红色教育的主要意义包括:1. 塑造正确的价值观红色教育通过向孩子们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红色教育中,孩子们将学习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友爱互助等重要的社会价值观,这将对他们的人格塑造和未来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2. 培养爱国情怀红色教育能够激发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共产党的崇敬之情。

通过讲述英雄事迹、观看红色影视作品等,可以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英雄的无私奉献和为国家、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3. 锻炼团队合作能力红色教育主题中往往涉及到集体的力量和英雄的事迹。

通过组织孩子们参与红色教育活动,如演出、手工制作等,可以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在团队中,孩子们能够相互帮助、理解和合作,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幼儿园红色教育的目的幼儿园红色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相关的学习和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培养爱国情怀红色教育目的之一是要让孩子们对祖国产生深厚的感情。

通过学习党的历史、民族英雄事迹等,让孩子们了解祖国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从而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培养社会责任感红色教育能够唤起孩子们对社会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大学生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10篇_优秀范文

大学生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10篇_优秀范文

大学生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10篇_优秀范文五千年春夏秋冬,季节轮回,五千年文明铸造了一个伟大的灵魂,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是雄鹰就要翱翔,是巨龙就要腾飞。

一起来看看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最新5篇,欢迎查阅!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1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通过教育在学子们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就能收获对国家和民族的浓浓之情拳拳之心,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民,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身份。

“祖国”二字,让多少人心中涌动激情,让多少人眼里泛起泪花,让多少人血管奔腾热血。

司马迁说,“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孙中山说,做人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倡导爱国主义表达爱国热情是一门必修课。

可以说,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中国成其为中国,正在于有千千万万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情感系于斯认同归于斯。

深沉的爱国主义浓厚的家国情怀,早已融入民族心,铸就民族魂。

犹记1935年,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了3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其言谆谆,其意切切,正在于要振奋起师生的爱国斗志。

这3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

走出流血牺牲生死考验的语境,走出神州陆沉存亡绝续的背景,仍然需要我们一代一代这样问下去答下去,才能为“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提供最深厚的底气最有力的支撑。

新一代的青年,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岁月,亲历了中国强起来的伟大跨越,对时代进步有着深切的体会,对国家发展有着强烈的认同。

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追求个性,不喜欢板起脸的说教,也不接受单向度的灌输,但他们从未拒绝崇高绝非排斥意义。

2017年,有100多万名大学生应征报名入伍,1994年出生的北大女生宋玺参与亚丁湾护航的事迹,更是赢得无数点赞。

红色主题教育教案小学三年级

红色主题教育教案小学三年级

红色主题教育教案小学三年级引言:红色主题教育,是指以中国共产党历史、革命精神和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为核心内容,在学校进行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活动。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适当深入浅出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也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个人品质。

本文将围绕着“红色主题教育在小学三年级中的重要性”展开论述。

一、红色主题教育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影响红色主题教育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生动讲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以及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可以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之情。

其次,这种活动还能够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且理解并宣传社会正气和道德标准;再次,通过了解中国革命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各类英雄人物在艰苦环境下的英勇事迹,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二、红色主题教育在小学三年级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小学三年级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应当注重方法和手段。

首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革命时期的拼搏精神和无私奉献,引发孩子们的共鸣,并且为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另外,可以利用电影、漫画等多媒体形式来呈现英雄人物的事迹,以此激发学生深入了解其中蕴含的振奋与力量。

此外,在社会实践方面,可以组织参观革命遗址或者进行模拟红军长征等活动,给予孩子们更加直接而真实的感受。

三、红色主题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红色主题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并能够互相促进。

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操,而红色主题教育就正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为目标。

通过了解中国革命时期英雄人物的事迹,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品质和价值观念,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

因此,在小学三年级开展红色主题教育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能够对孩子们的品德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红色主题教育在小学三年级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在进行红色主题教育时,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由于小学三年级还比较小,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相对较低,在呈现方式上需要更多思考;其次,家长对于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反感或者不支持态度;再次,部分学校可能缺乏专业化指导和配套资源支持等问题都是需要解决和克服。

爱国,教育当何为

爱国,教育当何为

162019·10A ·10月1日,新中国迎来70华诞。

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日子。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当何为?怎样让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行与思。

大声说出你的爱“中国,你的名字,是我听过的最美的情诗”“汉字那么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最爱的那几个”“我守护你,不论何时何地。

我不是一人之力,我是十四亿分之一”……近日,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纷纷以自己的方式表白,为新中国70华诞庆生。

“爱国,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沉而忠诚的情感,是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道德准则和精神追求。

”在长沙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教师吴武夫看来,近日,香港发生极端暴力事件。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麻烦制造者”是那些缺乏爱国主义教育的年轻人。

香港乱象的发生,从侧面反映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行之必然。

审视当下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依然存在一些亟待反思的问题。

有时,一提起爱国,学生的脑海里常常浮现出“董存瑞炸碉堡”“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等画面,可这些场景大多是识记性的内容,这些内容课堂上讲了,试卷上考了,却难以“走心”;有时,看似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却成了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灌输,同样的道理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形式内容枯燥乏味,多少有些老调重弹的意味,学生不免心生抵触;有时,“高大上”的爱国主义教育话题,虽然可敬,但于学生而言却不可亲,更不可学,似乎爱国是件遥不可及、与己无关的事;有时,一些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业成绩的比拼上,让爱国主义教育成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事……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但不管经历怎样的变迁,它始终是一门贯穿整个人生的“必修课”。

对于学校而言,让爱爱国,教育当何为本刊记者 吴秀娟主持人:吴秀娟新 闻E-mail:1755182605@聚 焦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爱国主义教案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感悟革命精神

爱国主义教案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感悟革命精神

爱国主义教案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感悟革命精神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红色教育基地作为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的关注。

红色教育基地既是一个历史见证者,也是一个革命先辈们智慧结晶的展示窗口。

在这里,教育工作者们能够有效地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教育相结合,为学生们传递革命精神的教诲。

本文将通过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深入感悟革命精神的内涵与意义。

首先,红色教育基地作为革命历史的活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而红色教育基地则是教师们可以借鉴的最佳资源之一。

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革命的艰苦岁月,更直观地了解革命的理念和先辈们的奋斗历程。

例如,走进中共一大会址,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背景,以及当时革命者们的初心和使命;走进陕北革命根据地,学生们可以亲眼目睹革命先辈们的英勇豪情,深刻领会到他们为了中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所作出的艰辛努力。

这些亲身体验将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对革命先辈们的崇敬之情。

其次,红色教育基地也是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奋斗精神的重要平台。

革命精神所倡导的责任感和奋斗精神,无疑是培养学生们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的重要途径。

在红色教育基地,学生们可以通过参观一些著名的纪念馆、陵园和红色遗址,接触到无数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付出牺牲的英雄人物。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给学生们以启示,激发起他们爱国的热情和奋斗的动力。

在红军长征纪念馆,学生们可以看到红军长征的艰辛,明白英勇战士们顽强拼搏的革命意志;在抗日战争纪念馆,学生们可以感受到抗日战争的艰苦与胜利,认识到中国人民应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些教育资源将有力地激励学生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再次,通过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与学习,学生们还可以从中汲取到真理、信念和正气。

革命精神的核心是为真理而奋斗、为信念而坚守,这些都是学生们成长过程中需要具备的重要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红色教育成为学生成长的活教材
作者:任随平王静
来源:《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2017年第05期
走进静宁县西城区,除了高楼林立的住宅小区外,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一所县办新建学校——静宁县实验小学。

走进校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宽阔的操场,操场正面是崭新的教学楼,“立德修身,求知明理”的校训赫然在目,教学楼右侧是综合实验楼,整个校园环境优雅,绿植繁茂。

师生谈吐有礼有节,学生见面行礼问好,这一切,正好印证了学校“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特色立校”的德育宗旨。

近年来,学校将红色革命圣地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有力突破口,多次举办“重走长征路”活动,组织广大师生深入陕甘宁红色革命圣地,了解革命先烈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活动,激励广大师生铭记长征精神,增强主人翁意识。

2016年10月13日,学校结合少先队第67个建队日活动,组织188名少先队干部赴著名红色教育基地——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学习。

“出发前,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红军长征抵达六盘山高峰的历史短片,引领我们朗诵了毛主席在六盘山创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让我们既对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又从毛主席的诗词中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以及他们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情壮志。

”一位六年级少先队中队长眉飞色舞地说。

“六盘山是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并写下了名扬海内外的《清平乐·六盘山》;六盘山下的将台堡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一、二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场面;单家集是红军成立第一个回族红色政权‘单家集回民自治政府’的地方。

这些红色革命圣地蕴含着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孩子们了解革命先辈艰苦斗争的历史,进行革命励志教育的活教材”。

实验小学校长任兴琪一边向我们展示《重走长征路》校本教材,一边不无兴奋地谈红色圣地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教育作用。

是的,六盘山终年树木浓郁,物种丰富,自然地貌奇特,不仅是广大师生接受红色教育的圣地,更是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采撷物种,将教材内容付诸实践的实践基地,也是学生假期旅行研学活动的绝佳去处。

静宁县实验小学的这一做法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的肯定,先后获得甘肃省第三批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平凉市优秀红旗大队等荣誉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