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晶态聚合物的拉伸

7.9 晶态聚合物的拉伸 晶态聚合物在单向拉伸时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如下图:
Y
s
e
未经拉伸的晶态聚合物中,其微晶排列是杂乱的,拉伸使 得晶轴与外力方向不同的微晶熔化,分子链沿外力方向取向再 重排结晶,使得取向在熔点以下不能复原,因之产生的形变也 不能复原,但加热到熔点附近形变能复原,因此晶态聚合物的 大形变本质上也属高弹性。
第七章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玻璃态和晶态聚合物的拉伸过程本质上都属高弹形变,但 其产生高弹形变的温度范围不同,而且在玻璃态聚合物中拉伸 只使分子链发生取向,而在晶态聚合物中拉伸伴随着聚集态的 变化,包含结晶熔化、取向、再结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结构与性能(聚合物部分)整理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一、高聚物的分子结构概念:1大分子(macromolecule);是由大量原子组成的,具有相对高的分子质量或分子重量2聚合物分子(polymer molecule);也叫高聚物分子,通常简称为高分子,它意味着:(1) 这些部分是由相对低分子质量的分子衍生的单元(所谓的单体单元或链节);(2) 并且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链节;(3) 这些需要的链节多重重复重现3星形大分子(star macromolecule);从一个公共的核伸出三个或多个臂(支链)的分子若从一个公共的核伸出三个或多个臂(支链)则称为星型高分子则称为星型高分子4共聚物(copolymer);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的聚合物5共聚物分子(copolymer molecule);6构型(configuration);是指分子中通过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的空间排列7构象(conformation);构象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放置所产生的空间排布(由于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称为~)8链段(macromolecular segments);高分子链上对应于伸直长度和柔性与该高分子链相同的自由连结链内一个统计单元的一段分子链9高分子链的柔性(flexibility of polymer chain), 高分子链在绕单键内旋转自由度,内旋转可导致高分子链构象的变化,因为伴随着状态熵增大,自发地趋向于蜷曲状态,这种特性就称为高分子链柔性10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指聚合物大分子中重复结构单元的数目11侧基(side group);连接在有机物碳链上的取代基12端基(end group);聚合物分子链端的基团13无规共聚物(random copolymer);具有Bernoullian序列统计的统计聚合物(聚合物中组成聚合物的结构单元呈无规排列)14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由通过末端连接的均匀序列的嵌段组成的共聚物(聚合物由较长的一种结构单元链段和其它结构单元链段构成)15统计共聚物(statistic copolymer);通过聚合反应的统计处理给出单体单元在共聚物分子中的序列16交替共聚物(alternating copolymer)单体单元A和单体单元B在共聚物分子中交替分布二、高聚物的晶态结构概念:1晶胞;与晶格向对应的晶体结构叫晶胞。
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聚合物的力学状态及其转变

侧基的极性越强,数目越多,Tg越高,如:
CH2 CH
CH2CH
CH2CH
CH2CH
CH3
Cl
OH
CN
聚丙烯) -18
81
85
90
刚性侧基的体积越大,分子链的柔顺性越差,Tg越高,
如:
CH2 CH
CH2 CH
CH2CH
CH2CH
CH3
H3C C CH3
N
CH3
聚丙烯 Tg (oC) -18
率突变区,这两个突变区把热-机械曲线分为三个区域,分
别对应于三种不同的力学状态,三种状态的性能与分子运
动特征各有不同。
III
形 变I
II 温度
第七章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玻
璃
态
形 变
I
III II
温度
在区域I,温度低,链段运动被冻结,只有侧基、链节、 链长、键角等的局部运动,因此聚合物在外力作用下的形 变小,具有虎克弹性行为:形变在瞬间完成,当外力除去 后,形变又立即恢复,表现为质硬而脆,这种力学状态与 无机玻璃相似,称为玻璃态。
Tm<Tf
Tm>Tf
形
变
高结晶度(>40%)
聚合物
Tg
温度
Tm
第七章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7.5.3 力学状态的分子运动特点
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具有以下特点: (1)运动单元的多重性:
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可分小尺寸单元运动(即侧基、支链、 链节、链段等的运动)和大尺寸单元运动(即 整个分子运 动)。 (2)聚合物分子的运动是一个松弛过程:
CH2 CH
CH2-CH=CH-CH 2
CH3
CH3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

1、分析HIPS结构组成、加工原理、结构特点与性能高抗冲聚苯乙烯,是将少量聚丁二烯接技到聚苯乙烯基体上。
具有“海岛结构”,基体是塑料,分散相是橡胶 .具有诸多的特性 :①耐冲击聚苯乙烯为热塑性树脂;②无臭、无味、硬质材料、成形后尺寸安定性良好;③有优秀的高介电性绝缘性;④为非晶质低吸水性材料;⑤其光泽性良好易于涂装。
2、分析ABS结构组成、结构特点、性能ABS树脂是丙烯酸、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
共聚的方式是无规共聚与接枝共聚相结合:它可以是以丁苯橡胶为主链,将苯乙烯、丙烯腈接在支链上;也可以是丁腈橡胶为主链,将苯乙烯接在支链上;也可以以苯乙烯-丙烯腈的共聚物为主链,将丁二烯和丙烯腈接在支链上等等。
ABS三元接枝共聚物兼有三种组分的特性。
其中丙烯腈有氰基,能使聚合物耐化学腐蚀,提高制品的抗张强度和硬度;丁二烯能使聚合物呈现橡胶状的韧性,这是材料抗张强度增强的主要因素;苯乙烯的高温流动性能好,便于加工成型,且可改善制品的表面光洁度,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塑料。
3、聚合物的增韧增强增韧:①橡胶增韧,如通过橡胶增韧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树脂,制备性能优良的ABS工程塑料。
②刚性无机填料增韧,如纳米碳酸钙粒子增韧高密度聚乙烯。
③热塑性塑料增韧,如热塑性塑料增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④液晶聚合物增韧,如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增韧环氧树脂。
增强:添加无机纳米粒子如TiO2、SiO2、Al2O3、CaCO3 等和橡胶纳米粒子以及蒙脱土等片状硅酸盐等形成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添加纤维状填料如碳纤维、石墨纤维、硼纤维和单晶纤维-晶须或短玻璃纤维等。
4、PE结构、材料的加工原理聚乙烯的分子是长链线型结构或支结构,为典型的结晶聚合物。
在固体状态下,结晶部分与无定型共存。
结晶度视加工条件和原处理条件而异,一般情况下,密度高结晶度就越大。
LDPE结晶度通常为55 %-- 65%,HDPE结晶度为80%-90%。
高密度聚乙烯通常使用Ziegler-Natta聚合法制造,其特点是分子链上没有支链,因此分子链排布规整,具有较高的密度。
高分子聚合物及其结构与性能关系的三个层次

高分子聚合物及其结构与性能关系的三个层次姓名:刘灵芝学号:2011020214 高分子聚合物指由许多相同的、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高分子量(通常可达104~106)化合物。
例如聚氯乙烯分子是由许多氯乙烯分子结构单元—CH2CHCl—重复连接而成,因此—CH2CHCl—又称为结构单元或链节。
由能够形成结构单元的小分子所组成的化合物称为单体,是合成聚合物的原料。
n代表重复单元数,又称聚合度,聚合度是衡量高分子聚合物的重要指标。
聚合度很低的(1~100)的聚合物称为低聚物,只有当分子量高达104~106(如塑料、橡胶、纤维等)才称为高分子聚合物。
由一种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称为均聚物,如上述的聚氯乙烯、聚乙烯等。
由两种以上单体共聚而成的聚合物则称为共聚物,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
1. 聚合物的分类聚合物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聚合物进行分类,如从单体来源、合成方法、最终用途、加热行为、聚合物结构等。
(1)按分子主链的元素结构,可将聚合物分为碳链、杂链和元素有机三类。
碳链聚合物指大分子主链完全由碳原子组成。
杂链聚合物指大分子主链中除碳原子外,还有氧、氮、硫等杂原子。
元素有机聚合物指大分子主链中没有碳原子,主要由硅、硼、铝和氧、氮、硫、磷等原子组成,但侧基却由有机基团组成,如甲基、乙基、乙烯基等。
有机硅橡胶就是典型的例子。
元素有机又称杂链的半有机高分子,如果主链和侧基均无碳原子,则成为无机高分子。
(2)按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分类,可将高聚物分为塑料、橡胶和纤维。
橡胶通常是一类线型柔顺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间次价力小,具有典型的高弹性,在很小的作用力下,能产生很大的形变,外力除去后,能恢复原状。
纤维通常是线性结晶聚合物,平均分子量较橡胶和塑料低,纤维不易形变,伸长率小,弹性模量和抗张强度都很高。
塑料通常是以合成或天然聚合物为主要成分,辅以填充剂、增塑剂和其他助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加工成型的材料或制品。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聚合物是由许多单体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塑料到纤维,从药物到涂料,无处不在。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深入研究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对于开发新材料和改进现有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聚合物的结构对其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聚合物的结构可以分为线性、支化、交联等不同形式。
线性聚合物由一串单体分子线性连接而成,具有较高的延展性和柔韧性。
支化聚合物在主链上引入支链,增加了分子间的交联点,使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
交联聚合物通过交联剂将线性聚合物连接成网状结构,提高了其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不同结构的聚合物在性能上存在差异,因此深入研究聚合物的结构对于调控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聚合物的结构可以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来控制。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等。
自由基聚合是最常见的聚合方法,通过引入自由基引发剂,使单体分子发生聚合反应。
阴离子聚合和阳离子聚合则是通过阴离子或阳离子引发剂引发的聚合反应。
不同的合成方法可以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以及结构形态,从而调控其性能。
例如,通过控制聚合反应的条件和反应物比例,可以合成具有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从而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此外,聚合物的性能还与其组成单体的选择有关。
聚合物的单体可以是天然物质,也可以是合成物质。
不同的单体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从而影响聚合物的性能。
例如,聚乙烯是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聚丙烯是由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刚性。
选择不同的单体可以调控聚合物的性能,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此外,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还存在着其他复杂的关系。
例如,聚合物的结晶性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结晶性聚合物具有有序排列的分子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非结晶性聚合物则具有无序排列的分子结构,具有较高的延展性和柔韧性。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对应用做材料的高分子来说,关心的不是具体构型(左旋 或右旋),而是构型在分子链中的异同,即全同(等规)、间 同或无规。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Isotactic 全同立构
Syndiotactic 间同立构
Atactic 无规立构
结构规整 较规整 不规整
等规度(tacticity): 全同或间同立构单元所占的百分数
非反应性:-CH3、-OCH3, 如聚甲醛受热降解从端羟基开始,必须进行酯化或醚化以封端。
HO-CH2-O-CH2-O-CH2 CH3O-CH2-O-CH2-O-CH2
-O-CH2-O-CH2-OH 酯化
-O-CH2-O-CH2-OCH3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反应性:-OH、-COOH、-NH2, 可进一步反应合成复杂结构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一、(单根)高分子链的结构
高分子链结构的特点
●既简单又复杂; ●长而柔; ●分子量大而不均匀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1.一级结构
1).化学组成
结构术语
主链
支链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端基
侧基
➢ 主链
(A) 碳链高分子
主链全部由碳原子组成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聚乙烯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有机氟高分子的化学特性:
最好的化学稳定性: 高抗紫外线性、高耐候性、高耐化学性、高耐老化性 特异的表面性能—表面能最低: 拒水性好、拒油性好、耐沾污性好 理想的生物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优异的光学性能: 可有低折射率、高透明性 优异的电学性能:
低介电常数、高绝缘性 有机氟高分子材料被誉为“有机材料之王”。
高分子化学第七章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二、 化学因素
• 1. 几率因素
大分子链上相邻基团作无规成对反应时,往往有一 些孤立的基团残留下来,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CH-CH2-CH-CH2-CH-CH2-CH-CH2-CH-CH2~~
O -CH2- O
OH
O -CH2- O
按反应的几率,羟基的最高转化率86.5%,实验
测得为85~87%。
二、 聚合物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
影响聚合物功能基反应能力的因素:
(1)物理因素 (2)化学因素
一、 物理因素
• 1. 结晶的影响(聚合物的聚集态)
对于部分结晶的聚合物,晶区分子的取向 度高,分子间作用力大,低分子试剂不易扩散 进去,反应往往只限于无定形区。无定形物处 于玻璃态时,链段被冻结,不利于低分子扩散 ,反应最好在Tg以上或使其适当溶胀后。
• CPE可用于电缆护套,耐热输送带,胶 辊,工业用胶管等。
2.聚氯乙烯的氯化(CPVC)
~CH2–CH~ + HCl Cl
~CH–CH~ + HCl Cl Cl
• 氯化聚氯乙烯的特点是耐热、耐老化 、耐化学腐蚀性好,基本性能于PVC 接近,但耐热性比PVC高。
三、聚乙烯醇的合成及其缩醛化
• 1.聚合
n CH2=CH BPO OCOCH3
-[ CH2-CH-] n
OCOCH3
控制合适条件,制备聚合度适当的产物
• 2.醇解
-[ CH2-CH-] n
CH3OH,OH–CH3COOCH3
OCOCH3
~~CH2-CH~~ OH
制备维尼纶纤维,醇解度要大于99% 悬浮聚合分散剂,醇解度大约为80%
• 3.缩醛化
化学分析。 (5)研究材料的老化和防老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7.1 高分子的链结构 7.2 高分子的凝集态结构 7.3 高分子的分子运动 7.4 高分子的力学性能
7.2 高分子的凝集态结构
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也称三级结构,或超分子结构,它 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也称三级结构,或超分子结构, 分子链的排列与堆砌结构。 是指聚合物内分子链的排列与堆砌结构 是指聚合物内分子链的排列与堆砌结构。 虽然高分子的链结构对高分子材料性能有显著影响, 虽然高分子的链结构对高分子材料性能有显著影响,但由 于聚合物是有许多高分子链聚集而成, 于聚合物是有许多高分子链聚集而成,有时即使相同链结构的 同一种聚合物,在不同加工成型条件下, 同一种聚合物,在不同加工成型条件下,也会产生不同的聚集 所得制品的性能也会截然不同,因此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 态,所得制品的性能也会截然不同,因此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 对聚合物材料性能的影响比高分子链结构更直接、更重要。 对聚合物材料性能的影响比高分子链结构更直接、更重要。 研究掌握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研究掌握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对选择合适 的加工成型条件、改进材料的性能, 的加工成型条件、改进材料的性能,制备具有预期性能的聚合 物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物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主要包括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 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主要包括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液 晶态结构 晶态结构和取向态结构。 晶态结构和取向态结构。
O C O C 聚酯 O H C N C 聚酰胺 H O N C O 聚氨酯 CH3 CH3 Si O Si CH3 CH3 聚二甲基硅氧烷
高分子链的柔性
b)当主链中含非共轭双键时,虽然双键本身不会内旋转, 当主链中含非共轭双键时 虽然双键本身不会内旋转, 当主链中含非共轭双键 但却使相邻单键的非键合原子( 原子) 但却使相邻单键的非键合原子(带*原子)间距增大使内旋转 原子 较容易,柔顺性好。 较容易,柔顺性好。 如:
3.聚合物的结晶形态及晶胞 聚合物的结晶形态及晶胞
聚酰胺晶体;平面锯齿状 聚酰胺晶体 平面锯齿状
螺旋构象 全同立构乙 烯类聚合物 (a)H31,聚丙烯 聚丙烯 (b)H72,聚异己烯 聚异己烯 (c)H41,聚异戊烯 聚异戊烯 (d)H41 聚邻甲苯乙 烯
聚丙烯的晶体结构
一些聚合物的晶体结构数据
~ ~
某些氢键的键能
内聚能密度
内聚能密度的大小决定了聚合物的凝聚态形态: 内聚能密度的大小决定了聚合物的凝聚态形态:内聚能 密度越大,聚合物呈晶态结构;内聚能密度小, 密度越大,聚合物呈晶态结构;内聚能密度小,呈非晶 态结构。但聚乙烯例外,高密度时,呈晶态结构。 态结构。但聚乙烯例外,高密度时,呈晶态结构。
3.聚合物的结晶形态及晶胞 聚合物的结晶形态及晶胞
(2)结晶聚合物的形态 ) 根据结晶条件不同,又可形成多种形态的晶体:单晶、 根据结晶条件不同,又可形成多种形态的晶体:单晶、 球晶、伸直链晶片、纤维状晶片和串晶等。 球晶、伸直链晶片、纤维状晶片和串晶等。 A. 聚合物单晶 聚乙烯单晶 聚甲醛单晶
7.2 高分子的凝集态结构 1.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2.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模型 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模型 3.聚合物的结晶形态及晶胞 聚合物的结晶形态及晶胞
1.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范德华力: 范德华力: 静电力—永久偶极间(12-20kJ/mol) 静电力 永久偶极间( 永久偶极间 诱导力—永久与诱导偶极间( 诱导力 永久与诱导偶极间(6-13kJ/mol) 永久与诱导偶极间 色散力—瞬时偶极间( 色散力 瞬时偶极间(0.8-8kJ/mol) 瞬时偶极间 氢键(13-40kJ/mol) 氢键( X-H•••Y(X、Y是电负性较大的原子) 、 是电负性较大的原子 是电负性较大的原子) 内聚能密度 ∆E=∆Hv-RT (∆E内聚能,∆Hv摩尔蒸发热) 内聚能, 摩尔蒸发热) 内聚能 CED=∆E/V(V为摩尔体积,CED为内聚能密度) ( 为摩尔体积 为摩尔体积, 为内聚能密度) 为内聚能密度
* * CH2 CH2 CH2 柔 顺性 : 聚 乙烯 < * * CH2 CH CH CH2 聚 丁二 烯
高分子链的柔性
C)当主链中由共轭双键组成时,由于共轭双键因π电子 当主链中由共轭双键组成时,由于共轭双键因π 当主链中由共轭双键组成时 云重叠不能内旋转,因而柔顺性差,是刚性链。如聚乙炔、 云重叠不能内旋转,因而柔顺性差,是刚性链。如聚乙炔、 聚苯: 聚苯:
CH=CH-CH=CH-CH=CH 聚 乙炔 聚苯
因此,在主链中引入不能内旋转的芳环、 因此,在主链中引入不能内旋转的芳环、芳杂环等环状 结构,可提高分子链的刚性。 结构,可提高分子链的刚性。
高分子链的柔性
2. 取代基 1) 高分子的非极性取代基体积越大使主链单键内旋转的位垒增 高分子的非极性取代基体积越大使主链单键内旋转的位垒增 非极性取代基体积越大 柔性降低。 大,柔性降低。(-C6H5>-CH3>-H)
CH2 CH CH3 柔 顺性 : 聚丙烯 < CH3 CH2C CH3 聚异丁烯
4)主链上排布密度有关 )
CH2CH2 柔 顺性 :聚 乙烯 > CH2CH2CH2CHCH2 Cl 氯化聚乙烯 > CH2CH Cl 聚 氯乙 烯
高分子链柔性影响因素
3. 分子量大小 如果分子链较短,内旋转产生的构象数小,刚性大。 如果分子链较短,内旋转产生的构象数小,刚性大。如 果分子链较长,主链所含的单键数目多, 果分子链较长,主链所含的单键数目多,因内旋转而产生 的构象数目多,柔顺性好。 的构象数目多,柔顺性好。 但链长超过一定值后,分子链的构象服从统计规律, 但链长超过一定值后,分子链的构象服从统计规律,链 长对柔顺性的影响不大。 长对柔顺性的影响不大。 4.交联 交联 轻度交联, 轻度交联,柔性影响不大 交联度增加,柔性会失去。 交联度增加,柔性会失去。 5.氢键:如果高分子链的分子内或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氢 氢键:如果高分子链的分子内或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氢键 键的影响比极性更显著,可大大增加分子链的刚性。 键的影响比极性更显著,可大大增加分子链的刚性。
2.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模型 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模型
1)聚合物的晶态结构模型 ) 缨状微束模型 折叠链模型 插线板模型 2)聚合物的非晶态模型 ) 无规线团模型 两相球粒模型
XRD表征 表征
聚合物单晶的电子衍射
聚乙烯单晶
聚甲醛单晶
聚合物单晶电镜照片 聚乙烯单晶显微 镜照片
聚甲醛单晶显微镜 照片
N g /N t = 2exp(−∆U/kT)
Ng和Nt分别代表高分子链中旁式和反式状态的几率。 ∆U越小,柔性 分别代表高分子链中旁式和反式状态的几率。 越小, 越小 越好。 越好。 动态柔性是在外界条件影响下, 动态柔性是在外界条件影响下,从一种平衡态构象转变为另一种平衡 是在外界条件影响下 态构象的难易程度。 态构象的难易程度。
CH2CH H 柔顺性:聚乙烯 > CH2 CH CH3 聚丙烯 > CH2CH Ph 聚苯乙烯
2) 极性越大,相互作用就越强,高分子内旋转愈困难,柔性愈 极性越大,相互作用就越强,高分子内旋转愈困难, 。(-CN>-Cl>-CH3>-H) 小。(
高分子链的柔性
3)对称性侧基,各种构型间变换容易;分子链间的距离增 )对称性侧基,各种构型间变换容易; 相互作用减弱;侧基对称性越高,分子链柔顺性越好。 大,相互作用减弱;侧基对称性越高,分子链柔顺性越好。 如:
高分子链的柔性
高分子链通过单键内旋转而改变其构象的性质, 高分子链通过单键内旋转而改变其构象的性质,称为 单键内旋转而改变其构象的性质 柔性。高分子链能形成的构象数越多,柔顺性越大。 柔性。高分子链能形成的构象数越多,柔顺性越大。
平衡态柔性:与高分子链的反式与左右式的位垒高度 有关 平衡态柔性:与高分子链的反式与左右式的位垒高度∆U有关
缨状区
微束
B)折叠链模型 )
近邻折叠
松散近邻折叠链模型
多层片晶的折叠链模型
B)折叠链模型 )
C)插线板模型 插线板模型
不规则非近邻进入
插线板模型
2)聚合物的非晶态结构模型 )
无规线团模型
两相球粒模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聚合物的结晶形态及晶胞 聚合物的结晶形态及晶胞 (1)聚合物的晶胞 )
聚乙烯晶体: 聚乙烯晶体:斜 方。 每两个碳原子占 据一个格点 分子链平行排列, 分子链平行排列, 呈锯齿(或者螺 呈锯齿( 旋链状) 旋链状) 分子链排列方式 与取代基有关
球晶在偏光显微镜下呈黑十字消光
1)聚合物的晶态结构模型 )
A)缨状微束模型 )
认为结晶聚合物中 晶区与非晶区互相穿插, 晶区与非晶区互相穿插, 同时存在。在晶区分子 同时存在。 链相互平行排列成规整 的结构, 的结构,而在非晶区分 子链的堆砌完全无序。 子链的堆砌完全无序。 该模型也称两相结构模 型。
第七章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7.1 高分子的链结构 7.2 高分子的凝集态结构 7.3 高分子的分子运动 7.4 高分子的力学性能
聚合物的结构
聚合物的 聚 结构 的结构
多 结构 相 结 构
液 晶 结 构
非 取 结构 晶 向 晶 态 结 态 结 结 构 构 构
分 结构 高 子 分 链 子 形 链 态 大小 ( ( 构 分 象 子 、 量 柔 、 软 均 性 方 ) 距
)
支 化 与 交 联
结 构 结构 化 构 学 单 组 元 型 链 成 接 方 式
7.1 高分子的链结构
1.高分子链的近程结构 高分子链的近程结构 化学组成 键接方式 构型 支化与交联 2.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 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 分子量及其分布 高分子链的构象 高分子链的柔性
高分子链的构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