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25氨和铵盐 Word版含解析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检测练习卷:氨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检测练习卷:氨氨一、选择题1.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O2不能将NH3氧化B.氨水显碱性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雾D.在反应NH3+H+===NH 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4【答案】B2.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 D.氨水中共有五种粒子【答案】C3.(双选)关于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是晶体B.都易溶于水C.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D.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答案】CD4.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根据气味判断可能是氨气,但不能确定一定是氨气。
下列C.在氨水中,氨主要以NH3·H2O的形式存在,故25%的氨水是指100 g氨水中含NH3·H2O 25 gD.实验室中加热氨水可以制得氨气,说明NH3·H2O受热易分解【答案】D7.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图是化学教材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而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
下列气体和液体的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A.HCl和H2O B.O2和H2OC.NH3和H2O D.CO2和NaOH溶液【答案】B8.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B.③是氨气发生装置C.②是氨气吸收装置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答案】B9.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A.NaOH溶液B.AgNO3溶液C.Ba(OH)2溶液D.BaCl2溶液【答案】C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Fe 2Cl −−−→点燃FeCl 2NaOH(aq)−−−−−→Fe(OH)2 B .S 2O −−−→点燃SO 3H O2−−−→H 2SO 4 C .CaCO 3−−−→高温CaO 2SiO −−−→高温CaSiO 3 D .NH 32O −−−−−→催化剂,△NO 2H O−−−→HNO 3[来源:Z&xx&]【答案】C 二、非选择题11.已知A 是一种金属,B 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且焰色反应呈黄色;D 、F 相遇会产生白烟。
4.4.2氨的铵盐课时练习(人教版必修1)

必修1 第四章第四节第2课时氨和铵盐课时练习1. 氨溶于水,所得溶液中,除了水分子外,数目最多的粒子是()A. NH3B. NH3·H2OC. NH4+D. OH-[答案] B[解析]溶于水的氨大部分与水结合生成NH3·H2O,NH3·H2O中一小部分电离为NH4+和OH-。
所以除水外,NH3·H2O最多。
2. 下列方法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A. N2和H2催化加热制取氨气B. 加热NH4Cl制取氨气C. 将浓氨水向碱石灰固体中滴加D. 将NH4Cl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答案] C[解析]A项适合工业制取氨气,不适合实验室制取,错误;加热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遇冷又化合为NH4Cl,B项错误;NH3极易溶于水,D项错误;浓氨水易挥发,滴到碱石灰上放热,可用于快速制取氨气。
3. 实验室里可按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R 是()A. HClB. Cl2C. COD. NH3[答案] D[解析]R应是一种比空气轻,易溶于水的气体。
4. 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A. SO2、O2、N2B. HCI、Cl2、CO2C. CH4、H2、COD. SO2、Cl2、O2[答案] C[解析]A项中SO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B项均不能用碱石灰干燥;D项均可用浓H2SO4作干燥剂,但其中SO2、Cl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
5. 用加热法可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A. 氯化铵和消石灰B. 碳酸氢铵和过氧化钠C. 氯化铵和氯化钠D. 碘和氯化铵[答案] C[解析]A项NH4Cl和消石灰加热时发生反应;B项NH4HCO3分解生成的CO2和H2O与Na 2O 2反应。
C 项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HCl 和NH 3,二者相遇又生成NH 4Cl ,能达到分离的目的;D 项碘受热易升华与氯化铵无法分离。
6. 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 4+,你认为下列试纸和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 )①蒸馏水 ②NaOH 溶液 ③红色石蕊试纸 ④蓝色石蕊试纸 ⑤稀硫酸A. ①⑤B. ④⑤C. ①③D. ①④⑤[答案] B[解析] 利用NH 4++OH -=====△NH 3↑+H 2O ,NH 3溶于水后生成NH 3·H 2O ,为一元弱碱,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高中化学 课时作业25 氨 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作业25 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针对实验室制取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装置与用KClO3制取O2的装置相同B.可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C.氨气的验满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于试管口附近D.所用的铵盐不是NH4NO3,是因为NH4NO3受热易爆炸解析:实验室制取NH3属于固体与固体混合加热制气体,与KClO3分解制O2装置一样;由于NH3的溶解度太大,NH4Cl无法抑制氨气的溶解;氨气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遇浓盐酸产生白烟;NH4NO3受热易爆炸,一般使用NH4Cl或其他非氧化性酸的铵盐。
答案:B2.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不褪色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可能出现浑浊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澄清石灰水,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溶解D.上述实验中仪器D可以用长玻璃导管代替解析:A中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可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而氯气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故不正确;B中醋酸可与贝壳中的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C中浓氨水加入到生石灰中可用于制备氨气,而将氨气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不会产生沉淀,故不正确;D中仪器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故不可以用长玻璃导管来代替。
答案:B3.有关下列实验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吸收实验中多余的Cl2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等C.装置③中X为苯,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D.装置④中可用于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解析:C项中苯的密度比水小,不能用苯,应改为四氯化碳,故选C。
A项利用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吸收,正确;B项装置可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时短进长出,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时长进短出,故正确;D项中氨气易溶于水,吸收时应有防倒吸装置,D项正确。
【名师伴你行】高中化学必修一:练案25 氨 (含解析)

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与氯化钡溶液完全反应消耗c mol BaCl2,
则原溶液中c(NO3-)为
B
(
)
解析:n(NH4+)=b mol,n(SO42-)=c mol,则一份溶液中
n(NO3-)= (b-2c) mol,则原溶液c(NO3-) =
mol·L-1。
3.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入试管中,然后 ( D ) A.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 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
NH3时,参加反应的NO2比NH3少2 mol。余下6 mol气体讨论。
第Ⅱ卷(非选择题,26分)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8.(8分)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
间的转换关系如图25-3所示:
图25-3 (1)D的化学式(分子式)是NH3,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NH。4C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学生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某种试剂,挂在铁架台上
。 另取一只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25-2)。
过一会儿,发现白色纸蝴蝶上的喷洒液转变为红色,喷洒在纸蝴蝶上的
试剂与小 烧杯中的溶液是
( B)
图252 解析:纸蝴蝶由白色变红色,排除A、D项;烧杯中液体挥发,
因此B项正确。
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c呈喷泉状喷
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B
)
图25解析:A项,由于生成NO不溶于水无法充满烧瓶;C项1 ,Cl2在食
盐水中溶解度很小;D项,NH3不易溶解在浓氨水中。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 4.4.1 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氨一、选择题1.德国人弗里茨·哈伯由于发明了合成氨的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也提高了硝酸、炸药的产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氨气遇到浓盐酸会发生反应产生白烟B.氨水显酸性C.N2和H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氨D.由氨制取硝酸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解析:A项产生的白烟是氯化铵,正确;氨水显碱性,B错误;N2和H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合成氨,C错误;由氨制取硝酸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D错误。
答案: A2.为了更简便地制取干燥的NH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A.NH4Cl与浓H2SO4混合共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进行干燥B.N2+3H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用烧碱进行干燥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D.加热NH4HCO3,气体用P2O5干燥解析:NH4Cl与浓H2SO4共热不能生成NH3,A错误;B项为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不能简便地制取NH3;加热NH4HCO3固体制取氨气,必须除去反应生成的H2O(g)和CO2,而P2O5不能除去CO2气体,也不能用来干燥氨气,D错误。
答案: C3.用加热法可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 )A.氯化铵和消石灰B.碳酸氢铵和过氧化钠C.氯化铵和氯化钠D.碘和氯化铵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除考虑铵盐受热分解外,还要考虑物质之间或生成物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以及碘的升华。
答案: C4.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4,下列试纸和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 ( )①蒸馏水②NaOH溶液③红色石蕊试纸④蓝色石蕊试纸⑤稀硫酸A.①⑤ B.④⑤C.①③ D.①④⑤解析:NH+4的检验:在含有NH+4的溶液中加入强碱(OH-)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NH+4,所以一定不会用到的是④蓝色石蕊试纸和⑤稀硫酸。
答案: B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NH +4+OH -=====△NH 3↑+H 2OB .NaOH 溶液与NH 4Cl 溶液混合加热:NH +4+OH -=====△NH 3·H 2OC .氨水中加盐酸:NH 3·H 2O +H +===NH +4+H 2OD .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Fe 2++2NH 3·H 2O===2NH +4+Fe(OH)2↓解析: A 项,该反应属于固体间的加热反应,不能书写相应的离子方程式;B 项,加热条件下NH 3·H 2O 应分解为NH 3和H 2O ,离子方程式应为NH +4+OH -=====△NH 3↑+H 2O ;C 项,符合反应原理及离子方程式书写要求;D 项,向氨水中滴加FeCl 3溶液应生成Fe(OH)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 3++3NH 3·H 2O===Fe(OH)3↓+3NH +4。
高中化学必修一 氨与氨盐 专题练习解析

氨和铵盐【学习目标】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理解氨的化学性质。
2、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了解氨气的工业制法。
3、了解铵盐的性质,掌握氨气和铵离子的检验方法。
【要点梳理】要点一、氨气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体积比为1∶700),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
氨在加压下容易液化,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急剧降低,工业上可使用液氨作制冷剂。
2、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要点诠释:NH3·H2O是弱碱,氨水显弱碱性,具有碱的通性。
氨水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常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的存在。
氨水是混合物,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NH3·H2O、NH3、H2O;三种离子:NH4+、OH-及少量的H+。
(2)与酸反应: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NH4Cl(白烟)NH3+HNO3=NH4NO3(白烟)2NH3+H2SO4=(NH4)2SO4(3)与某些盐反应:一般生成难溶的碱,如氯化铁溶液与氨水反应:Fe3++3NH3·H2O==Fe(OH)3↓+3NH4+(4)还原性氨分子中的氮元素呈-3价,因此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某些强氧化剂氧化。
8NH3+3Cl2==N2+6NH4Cl【高清课堂:氨和铵盐ID:39552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利用复分解反应强碱制弱碱2 NH4Cl +Ca(OH)2CaCl2+2NH3↑+2H2O要点诠释:药品的选择②碱:一般用熟石灰,不用NaOH或KOH,因为NaOH或KOH易吸水结块,而且对玻璃仪器腐蚀性较强。
(2)装置:固-固反应加热装置(同制O2)干燥:碱石灰(或固体NaOH、固体CaO)(不能用浓H2SO4、CaCl2干燥,CaCl2与NH3反应:CaCl2+8NH3= CaCl2·8 NH3)要点诠释:①发生装置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②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并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逐渐加热。
2018年秋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25氨和铵盐 含解析

课时训练25 氨和铵盐一、氨气的性质1.下列关于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氨水的密度比水的小,且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大B.氨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D.氨溶于水所得溶液呈弱碱性,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小,A项错误;氨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项错误;氨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项错误。
2.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NH3·H2O不稳定,实验室可用NH4Cl和石灰水制取氨气D.NH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3与HCl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因NH3易溶于水,实验室用加热NH4Cl固体和熟石灰的方法来制取NH3,C项错误;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可用液氨作制冷剂,D项错误。
3.检验氨气可选用(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B.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氨气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所以可以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来进行检验。
二、氨水的成分和性质4.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氨水中的溶质是NH 3·H 2O B.氨水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氨水中含三种分子和三种离子D.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NH 3;氨水中存在以下反应NH 3+H 2ONH 3·H 2ON+OH -,故氨水溶液显碱性,可知B 、C 项正确;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
5.1 L 0.1 mol ·L -1的氨水中所含溶质及对应的物质的量为( ) A.0.1 mol NH 3分子 B.0.1 mol NH 3·H 2O 分子C.NH 3分子和NH 3·H 2O 分子共0.1 molD.NH 3分子和NH 3·H 2O 分子及N 共0.1 mol:n(NH 3)+n(NH 3·H 2O)+n(N)=0.1 mol 。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训练:4.4.1氨Word版含解析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氨一、选择题1.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2.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进行下列实验的试管口,试纸不变蓝色的有()A.加热浓氨水B.加热NH4HCO3固体C.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D.加热饱和NH4Cl溶液3.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①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②硝酸工厂用NH3氧化制NO③雷雨时空气中的N2转化为NO④由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是()A.浓硫酸B.碱石灰C.氯化钙D.五氧化二磷5.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入试管中,然后()A.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6.相同状况下,在体积相同的三个烧瓶中分别盛NH3、HCl和NO2气体,并分别倒立在水槽里,充分溶解后烧瓶内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设烧瓶内液体未扩散到水槽里)() A.1∶1∶1 B.2∶2∶3C.3∶3∶2 D.2∶2∶17.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图是化学教材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而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气体和液体的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A .HCl 和H 2OB .O 2和H 2OC .NH 3和H 2OD .CO 2和NaOH 溶液8.在下面的反应中,氨作为氧化剂参加反应的是( ) A .NH 3+H 3PO 4===NH 4H 2PO 4 B .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C .2NH 3+3Cl 2===6HCl +N 2 D .NH 3+NaH===NaNH 2+H 2↑ 二、综合题9.回忆实验室制取O 2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加热NH 4Cl 和Ca(OH)2制取NH 3的反应方程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训练25氨和铵盐一、氨气的性质1.下列关于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氨水的密度比水的小,且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大B.氨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小,A项错误;氨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项错误;氨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项错误。
2.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NH3·H2O不稳定,实验室可用NH4Cl和石灰水制取氨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与HCl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因NH3易溶于水,实验室用加热NH4Cl 3固体和熟石灰的方法来制取NH3,C项错误;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可用液氨作制冷剂,D项错误。
3.检验氨气可选用()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B.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氨气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所以可以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来进行检验。
二、氨水的成分和性质4.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水中的溶质是NH3·H2OB.氨水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C.氨水中含三种分子和三种离子,溶液密度越小NH3;氨水中存在以下反应NH3+H2O NH3·H2O N+OH-,故氨水溶液显碱性,可知B、C项正确;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
5.1 L 0.1 mol·L-1的氨水中所含溶质及对应的物质的量为()A.0.1 mol NH3分子B.0.1 mol NH3·H2O分子C.NH3分子和NH3·H2O分子共0.1 molD.NH3分子和NH3·H2O分子及N共0.1 mol:n(NH3)+n(NH3·H2O)+n(N)=0.1 mol。
6.在标准状况下,1 L水中溶解700 L NH3,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 g·cm-3,则氨水的浓度为()A.18.4 mol·L-1B.20.4 mol·L-1C.37.7%%,求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需要知道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注意溶液体积的计算是用溶液的总质量和溶液的密度来算,而不是气体和水的体积相加。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要算出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氨水中的溶质质量就是氨气的质量。
三、喷泉实验原理7.能用如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A.HCl和CO2B.NH3和COC.O2和CO2和NO,所选气体必须易溶于NaOH溶液或易与NaOH溶液反应,B 项中的CO,C项中的O2,D项中的N2和NO都不溶于NaOH溶液,也不与NaOH溶液反应。
8.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B.进入圆底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C.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圆底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利用此装置也可进行喷泉实验项,NH3极易溶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B项,氨水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C 项,NH3极易溶于水,使圆底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迅速向上流动,从而形成喷泉;D项,Cl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不能用于做喷泉实验。
四、铵盐的性质9.有关铵盐的性质正确的是()A.都是晶体,都能溶于水B.受热时分解,都有NH3产生C.与碱共热时不一定产生氨气;铵盐受热时都易于分解但不一定产生氨气;铵盐与碱共热一定产生氨气;铵盐不一定都能与酸反应。
10.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对实验室两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Na2SO4和NH4Cl进行鉴别,经过讨论得出了多种可行的实验方案。
请你设计四种实验方案加以鉴别。
简要写出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
+可以用焰色反应鉴定,N与碱加热生成NH,NH4Cl受热易分解。
S与BaCl2溶液反应,3生成BaSO4沉淀,Cl-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通过以上特征性质或反应来达到鉴别和NH(建议用时:30分钟)1.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因为有刺激性气味,因此不用来作制冷剂B.氨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为NOC.氨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因此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2.在四片玻璃片上分别滴有下列溶液,当氨气靠近各玻璃片时,有白烟产生的是()①浓硫酸②浓磷酸③浓硝酸④浓盐酸A.①②B.①③D.③④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B.氨水显碱性,溶液中只有OH-,没有H+C.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色烟雾NH3+H+N中,NH3失去电子被氧化项,液氨由NH3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而氨水是NH3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B项,氨水呈碱性,溶液中既有OH-又有H+,但c(OH-)>c(H+);C项,NH3与HCl气体相遇产生白烟,没有雾生成;D项,NH3+H+N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实验室可以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干燥、贮存气体M,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M是()A.氨气B.一氧化碳D.氯化氢M用干燥管干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有防倒吸装置,可知气体M密度比空气小,且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大,符合此条件的气体只有氨气。
5.下列不是铵盐所共有的性质是()A.都易溶于水B.都是无色晶体C.受热都易分解,生成氨和相应的酸NaOH溶液共热时,放出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6.用一充满氨气的圆底烧瓶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整个圆底烧瓶后,圆底烧瓶内氨水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按标准状况下计算)()A.0.045 mol·L-1B.1 mol·L-1mol·L-1 D.不能确定假设圆底烧瓶的容积为1 L,则氨气的物质的量为mol,溶液的体积为1 L,氨水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即0.045 -1。
7.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②所有铵盐都溶于水③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④铵盐中都有铵离子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A.①③④B.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NH4NO3中的氮元素化合价为-3、+5价;⑤中NH4HCO3能与酸反应生成CO2。
8.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干燥圆底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中含酚酞溶液)/红色喷泉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AgNO3溶液)/白色喷泉在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不能形成喷泉;NH3极易溶于水生成2NH3·H2O,NH3·H2O发生电离生成OH-,使酚酞溶液显红色;H2S和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S黑色沉淀;HCl极易溶于水,且和AgNO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9.密度为0.91 g·cm-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设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等于12.5%B.大于12.5%12.5% D.无法确定1体积氨水用1体积水稀释,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5%<12.5%。
10.标准状况下,在体积相同的三个圆底烧瓶中分别盛满NH3、HCl和NO2气体,并分别倒立在水槽里,充分溶解后圆底烧瓶内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设圆底烧瓶内液体未扩散到水槽里) () A.1∶1∶1 B.2∶2∶3∶2 D.2∶2∶11 L,则NH3、HCl溶于水形成1 L溶液,其浓度为mol·L-1。
NO2溶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形成L HNO3溶液,生成HNO3的物质的量为mol,HNO3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所以得到的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
11.如下图所示:图中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1)物质X可以是,C是, F是。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NH4)2CO3或NH4HCO3NH3NO2(2)2Na2O2+2CO22Na2CO3+O24NH3+5O24NO+6H2O12.A、B、C、D、E各物质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无色液体A是,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由X转化为N2的化学方程式为。
C的化学式为。
由D转化为E的离子方程式为。
X气体可以与CuO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N2,说明X是含氮化合物,并且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X一定是NH3。
由C能与CO2生成白色沉淀D,CO2过量时又转化为无色溶液E,说明C可能是Ca(OH)2,D是CaCO3,E是Ca(HCO3)2。
由X和C反推出无色液体A 一定是浓氨水,白色固体B一定是CaO。
浓氨水NH3·H2O+CaO Ca(OH)2+NH3↑(2)2NH3+3CuO3Cu+N2+3H2O(3)Ca(OH)2CaCO3+CO2+H2O Ca2++2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