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2016年新课标Ⅱ理综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2016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Word版)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Ⅰ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Al 27P 32S 32Ca 40Fe 56 Ni 59Cu 64Zn 6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形状的一串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2.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值有抑制作用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算出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6.果蝇的某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 、g 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 对g 完全显性。
2016高考理综全国卷II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Fe 56 Zn 65 Br 80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选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7.食品千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精校版)2016年新课标Ⅱ理综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1) 试验中涉及到下列操作步骤: ① 把纸带向左拉直 ② 松手释放物块 ③ 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④ 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
③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 ④ 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
的示数为 2.00V,记下电阻箱的阻值。 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_______(填“ R1 ”或“ R2 ”)。
(2) 根据图(a)所示电路将图(b)中实物图连线。
(3)实验步骤④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 630.0Ω,若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算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 Fe(OH)3 胶体
将 NaOH 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 FeCl3 溶液中
B
由 MgCl2 溶液制备无水 MgCl2 将 MgCl2 溶液加热蒸干
C
除去 Cu 粉中混有的 CuO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D
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二 、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 (2)图(b)中 M 和 L 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
交流电的频率为 50Hz。由 M 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 ______m/s。比较两纸带可知,________(填“M”或“L”)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
2016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P 32 S 32 Ca 40 Fe 56
Ni 59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形状的一串有贡献 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2.某种物质可插入 DNA 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 DNA 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 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后细胞中的 DNA 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 RNA 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值有抑制作用 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将 MgCl2 溶液加热蒸干
C.
除去 Cu 粉中混有的 CuO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
干燥
D.
比较水及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
和乙醇的烧杯中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且电流稳定时,C
所带的电荷量为 Q1
2 3
:闭合开关
S,电流再次稳定时,C
所带的电荷量为 Q2 ,
2016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XX、XX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P31S32Ca40Fe56Ni59Cu64Zn65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答案】B【考点定位】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名师点睛】本题以细胞的生命历程为依托,综合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知识跨度较大,但难度不大。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解答该题时的易错点在于:误认为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2.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答案】C【解析】某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打开,说明该物质会阻碍DNA分子的解旋,因此会阻碍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A、B、D三项均正确;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项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细胞增殖【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这一解题的信息和切入点,从中挖掘出隐含的信息:该物质具有阻碍DNA 分子解旋的作用,凡是涉及到DNA分子解旋的生理过程都会受到该物质的影响,进而结合各选项的问题情境逐一分析作答。
2016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 .燃料燃烧产物CO2 是温室气体之一B •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 .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 •乙烯和乙醇B •苯和氯乙烯C .乙酸和溴乙烷D •丙烯和丙烷9. 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一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d 与b 同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10. 分子式为C 4H 8CI 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 . 7 种B . 8 种C . 9 种D . 10 种11. Mg — AgCI 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负极反应式为 Mg — 2e 「=MghB .正极反应式为 Ag*+e =AgC .电池放电时 Cl 一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 .负极会发生副反应 Mg+2H 2 O =Mg (OH )2+H 2f12. 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 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 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 . NaHCO 3、 A1(OH )3C . Na 2SO 4、BaCO 313. 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 . AgCl 、 NaHCO 3 D . Na 2CO 3、CuSO 4第口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新课标Ⅱ)解析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AL 27 P 31 S 32Ca 40 Fe 56 Ni 59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椰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2.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 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3.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 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 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 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4. 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 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 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5.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 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 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6.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2016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Ⅰ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Al 27P 32S 32Ca 40Fe 56 Ni 59Cu 64Zn 6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形状的一串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2.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值有抑制作用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算出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6.果蝇的某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 、g 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 对g 完全显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液、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2.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学.科.网A. 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 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3.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 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 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 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 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 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5.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 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 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6.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
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
据此可推测:雌蝇中A.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B.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7.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9.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一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10.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7种B.8种C.9种D.10种11.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一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〇=Mg(OH)2+H2↑12.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NaHCO3、A1(OH)3B.AgCl、NaHCO3C.Na2SO4、BaCO3D.Na2CO3、CuSO413.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
用T 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15.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
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
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
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A. a a>a b>a c,v a>v c>v bB.a a>a b>a c,v b>v c> v aC. a b>a c>a a,v b>v c> v aD.a b>a c>a a,v a>v c>v b16.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
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
将两球由静止释放。
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17.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
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
Q1与Q2的比值为A. B. C. D.18.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
图中直径MN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绕其中心轴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
在该截面内,一带电粒子从小孔M射入筒内,射入时的运动方向与MN成30°角。
当筒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小孔N飞出圆筒。
不计重力。
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则带电粒子的比荷为学科&网A.B.C.D.19.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
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
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学科&网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20.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铜圆盘安装在竖直的铜轴上,两铜片P、Q分别于圆盘的边缘和铜轴接触,圆盘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中,圆盘旋转时,关于流过电阻R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恒定,则电流大小恒定B.若从上向下看,圆盘顺时针转动,则电流沿a到b的方向流动C若圆盘转动方向不变,角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则电流方向可能发生变化D.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电流在R上的热功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21.如图,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
现将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N点。
已知M、N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OMN<。
在小球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学科&网A.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C.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D.小球到达N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N两点的重力势能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
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1)试验中涉及到下列操作步骤:①把纸带向左拉直②松手释放物块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
(2)图(b)中M和L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
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由M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______m/s。
比较两纸带可知,________(填“M”或“L”)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
23.(9分)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2.5V的电压表的内阻(内阻为数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9.9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kΩ),直流电源E(电动势3V)。
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如下①按电路原理图(a)连接线路;学.科网②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a)中最左端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S;③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④ 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0V ,记下电阻箱的阻值。
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_______(填“1R ”或“2R ”)。
(2) 根据图(a )所示电路将图(b )中实物图连线。
(3)实验步骤④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630.0Ω,若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算可得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_Ω(结果保留到个位)。
(4)如果此电压表是由一个表头和电阻串联构成的,可推断该表头的满刻度电流为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