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LED小灯实验

合集下载

点亮小灯泡实验作文

点亮小灯泡实验作文

点亮小灯泡实验作文
点亮小灯泡实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灯泡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为
我们提供了光明和温暖,让我们在黑暗中也能看清周围的一切。

但是,你知道如何点亮一盏电灯泡吗?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个小
实验,来展示如何点亮一盏小灯泡。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一个电池,一根导线,一个小
灯泡和一个电灯泡座。

接下来,我们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用导线连
接起来,然后将另一端的导线连接到电灯泡座上。

最后,将小灯泡
插入电灯泡座中。

当我们打开电池的开关时,小灯泡就会亮起来了。

这个实验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电流来点亮小灯泡。


电池的正负极通过导线连接到电灯泡座时,电流就会流动到小灯泡中,从而点亮它。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闭合电路。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可以学到一些关于电流和电路的知识,还可以感受到科学实验的乐趣。

同时,这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电力资源,明白了电能的宝贵和重要性。

在进行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些变化,比如使用不同大小的电池,或者改变导线的长度,看看对小灯泡的点亮有什么影响。

这样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路的原理,也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总之,点亮小灯泡的实验不仅是一次有趣的科学实践,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电路和电能的知识。

希望大家都能尝试一下这个实验,感受科学的魅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小灯发光实验报告

小灯发光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 掌握电路连接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二、实验原理小灯发光实验是通过闭合电路,使电流通过灯泡,灯泡发热并发光。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U除以电阻R,即I=U/R。

在本实验中,当闭合电路后,电压U为电源电压,电阻R为灯泡的电阻,电流I为通过灯泡的电流。

三、实验器材1. 电源:直流电源,电压为6V。

2. 灯泡:电阻约为10Ω。

3. 开关:一个。

4. 导线:若干。

5. 电表:一个(用于测量电流)。

6. 连接板:一个。

四、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将电源、灯泡、开关和电表依次连接在连接板上。

2. 将电表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在灯泡的两端,用于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

3. 打开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4.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电源电压、灯泡电阻和通过灯泡的电流。

5. 关闭开关,断开电路。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1. 实验数据电源电压:6V灯泡电阻:10Ω通过灯泡的电流:0.6A2. 结果分析根据欧姆定律,计算通过灯泡的电流应为:I = U/R = 6V/10Ω = 0.6A。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6A,与计算结果相符。

实验过程中,当闭合电路后,灯泡发热并发光,说明电路正常工作。

同时,通过测量电流,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六、实验总结本次小灯发光实验,我们成功了解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了电路连接方法,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加深了对电学知识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避免短路或接触不良。

2. 选用合适的实验器材,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本次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让我们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积累经验,为我国电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点亮小灯泡》:小学科学教案实践

《点亮小灯泡》:小学科学教案实践

《点亮小灯泡》:小学科学教案实践点亮小灯泡:小学科学教案实践
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份小学科学教案实践,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点亮小灯泡。

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讲解,学生将能够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并掌握点亮小灯泡的方法。

实验目标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
1. 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2. 掌握使用电池和导线点亮小灯泡的方法;
3. 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观察力。

实验材料
1. 1个小灯泡
2. 1个电池
3. 2根导线
实验步骤
1. 将电池放在桌子上,正面朝上。

2. 将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到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接到小灯泡的底座。

3. 将另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到电池的负极(-),另一端连接到小灯泡的金属头。

4. 当电路连接完成后,小灯泡应该会亮起来。

实验讲解
1. 电路是一条电流可以流动的路径。

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导线进入小灯泡的底座,然后从小灯泡的金属头返回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

2. 当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建立电路后,电流开始流动,小灯泡内的电阻会使电流通过,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从而点亮小灯泡。

总结
通过本实验,学生了解了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了使用电池和导线点亮小灯泡的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培养了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观察力,提高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参考资料。

电子小夜灯的实验报告

电子小夜灯的实验报告

电子小夜灯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设计并制作一个电子小夜灯,通过学习电路连接和元器件的使用,掌握电子小夜灯的工作原理和搭建方法。

实验材料- 电池x 1- 电路板x 1- 发光二极管x 1- 电阻x 1- 连线x 若干实验原理电子小夜灯是一种利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电子设备。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发光功能。

通过电流的通入,LED内部的电子与空穴复合,产生光波,从而实现发光的效果。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来控制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

当电流较小时,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较暗;当电流较大时,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较亮。

实验步骤1. 铺设电路板将电路板放在工作台上,并将其表面平整。

2. 连接电池将一个电池连接到电路板上的电池座上,正极与正极相连,负极与负极相连。

3. 连接发光二极管将发光二极管的长脚与电路板上的一个孔相连,短脚与电路板上的另一个孔相连。

确保连接牢固。

4. 连接电阻将电阻的一端与发光二极管连接处的孔相连,另一端与电路板上的另一个孔相连。

5. 连接导线使用导线将电池、发光二极管和电阻连接起来,确保连接可靠。

6. 调整电阻通过调整电阻的大小,观察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变化。

当电流较小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较暗,而当电流较大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较亮。

实验结果通过调整电阻的大小,我们成功地制作了一个电子小夜灯。

当电流较小时,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较暗;当电流较大时,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较亮。

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我们可以灵活地控制小夜灯的亮度。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电子小夜灯的工作原理和搭建方法。

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发光功能,通过控制电流大小,我们可以实现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调节。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电路连接的重要性。

只有所有元器件连接正确,电路才能正常工作。

我们还学习了使用电阻来调整电流的大小,进而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电子小夜灯的制作方法,还学到了电子电路基础知识。

led灯的点亮实验报告

led灯的点亮实验报告

led灯的点亮实验报告LED灯的点亮实验报告引言: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能够发光的半导体器件,具有高效、低能耗、长寿命等优点,因此在现代照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LED灯的点亮原理以及相关电路的搭建方法。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LED灯的工作原理,掌握LED灯的点亮条件,学习搭建简单的LED灯电路。

二、实验材料1. LED灯:一颗红色LED灯2. 电池:一节9V电池3. 电线:两根导线三、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到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接到LED灯的长脚(阳极);将另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到电池的负极,另一端连接到LED灯的短脚(阴极)。

2. 观察实验现象打开电池开关,观察LED灯是否点亮。

如果LED灯点亮,则实验成功;如果LED灯未点亮,则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或更换电池。

四、实验原理LED灯的点亮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特性。

当电流通过LED灯时,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和空穴结合,产生能量,进而发出光线。

LED灯的点亮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正向电压:LED灯是一种二极管,只有在正向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

正向电压是指将正极连接到LED灯的长脚,负极连接到LED灯的短脚。

2. 适当电流:LED灯的点亮还需要适当的电流通过。

过高或过低的电流都会影响LED灯的亮度和寿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点亮了LED灯。

LED灯的点亮表明电路连接正确,并且电池提供了足够的正向电压和适当的电流。

LED灯的亮度取决于电流的大小,通过调节电池的电压或电阻的阻值,可以改变LED灯的亮度。

六、实验应用与展望LED灯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在照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LED灯不仅可以用于室内照明,还可以应用于汽车照明、显示屏、信号灯等领域。

未来,LED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成熟,LED灯的亮度和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搭建LED灯电路,成功点亮了LED灯。

探索生活中的LED灯 (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劳动浙教版

探索生活中的LED灯 (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劳动浙教版

探索生活中的LED灯
教学目标
1.了解LED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学习LED灯的使用方法;
3.探究LED灯在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
1.LED灯;
2.电池或电源;
3.电线和电工工具;
4.实验器材:灯泡、开关、电容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
1.以导入形式让学生回顾过去学过的内容,如电的产生、电流等相关知识;
2.引入LED灯的概念,让学生思考LED灯有哪些特点。

2. 学习
1.让学生学习LED灯的原理和基本结构;
2.向学生展示LED灯的不同形式,让学生分别观察和比较;
3.操作LED灯,让学生感受LED灯的亮度、光线颜色等特点。

3. 实践
1.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一个简单的LED灯电路;
2.让学生探究LED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LED路灯、LED汽车灯、LED屏幕等;
3.着重引导学生思考使用LED灯对环境、节能等方面的影响。

4. 总结
1.学生总结LED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使用方法;
2.让学生回顾实践环节的经验,分享和交流;
3.总结LED灯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探究其对环境和节能的积极意义。

5. 拓展
1.让学生分组探究不同颜色的LED灯,
2.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升高LED灯亮度的电压大小和LED灯的特点。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从实践中学习了LED灯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探究LED
灯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同时,教师需要注意课程的衔接和情境的营造,注重与生活实践和科学探索的联系,把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起来。

五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索欲望

五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索欲望

五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索欲望在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方面,科学实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际操作,让他们亲自观察、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案,不仅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以下是五个有趣的科学实验,能够帮助小学生培养科学探索的欲望。

实验一:外星人发电机材料:铝箔、细铜线、LED灯方法:将铝箔折成小块,然后用细铜线连接铝箔和LED灯。

将一块铝箔放在地上,小朋友站在上面,另一块铝箔用手触摸。

当两块铝箔相连时,LED灯会亮起来。

实验原理:人体具有电荷,而铝箔是导体,所以通过人体和铝箔的接触,可以形成电路。

这个实验能够让小朋友亲身体验到电流的传导和电路的原理。

实验二:彩虹试验材料:若干杯子、彩色食品染料、透明漏斗、供应水方法:将若干个杯子排成一排,并在每个杯子中倒入一些水。

在每个杯子中加入不同颜色的食品染料,用透明漏斗从最左边的杯子中加入水,在杯子之间形成渐变的颜色。

实验原理:这个实验展示了光的折射原理,当光经过水的折射率不同时,会呈现出七彩的光谱。

实验三:气球火箭材料:一个空的塑料瓶、一只气球、一根饮管、一些小纸屑方法:将塑料瓶直立放置,将饮管插入瓶口,并将气球套在瓶口。

将小纸屑放入瓶子里,让孩子通过吹气球的方式,观察纸屑如何通过饮管喷射出来。

实验原理:当气球被充气时,气体压力会增加,压力差将纸屑推向饮管,从而形成飞出去的效果,这展示了空气的压力和运动的原理。

实验四:浮力魔方材料:一个透明的塑料容器、食盐、水、一个塑料魔方方法:将塑料魔方放入容器中,并逐渐加入食盐搅拌。

观察魔方在水中的浮力变化。

实验原理:当食盐溶解在水中时,会增加水的密度,使得水的浮力增加,这样魔方在水中的浮力也会发生变化。

实验五:火焰随音乐跳舞材料:一只玻璃杯、水、一些实验酒精、蜡烛、点火器方法:将玻璃杯倒置在放有水的盘子上,用火点燃蜡烛,放在杯子的口部。

当音乐响起时,将点火器靠近杯底,产生声波,观察火焰随着音乐振荡的效果。

LED小灯实验报告

LED小灯实验报告

led流水灯的设计报告课程名称: led流水灯设计学院: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姓名:学号:年级:任课教师:一、实验的背景和意义单片机全称叫单片微型计算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输入输出口、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应用。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范畴: 1、在智能仪器仪表上的应用,例如精确的测量设备;2、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例如用单片机可以构成形式多样的控制系统,与计算机互联网构成二级控制系统等;3、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可以从手机、电话机、小型程控交换机、楼宇自动通信呼叫系统、列车无线通信、再到日常工作中随处可见的移动电话、集群移动通信、无线电话对讲机等;4、在医用设备中的应用,例如医用呼叫机、各种分析仪、超声诊断设备及病床呼叫系统等等;5在各种大型电器中的模块化作用,如音乐集成单片机,看是简单的功能,微缩在电子芯片中,就需要复杂的类似于计算机的原理。

本设计着重在于分析计算器软件和开发过程中的环节和步骤,并从实践经验出发计算器设计做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本系统就是充分利用了8051芯片的i/o引脚。

系统已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中心器件来设计led流水灯系统,实现led左循环显示,并实现循环的速度可调。

二、设计目的1.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2.掌握汇编语言程序和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3.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任务及要求1.用个发光二极管作为显示电路2.实现led动态显示3.能连续循环显示四、设计思路led流水灯实际上是一个带有八个放光二极管的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即为由晶振led灯、电阻、电容器、电源等电路和必要的软件组成的单个单片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 LED流水灯实验
实验报告内容及格式
1.实验目的
2.实验设备
3.实验原理及环境
4.实验内容
只做文字叙述,程序部分放在程序清单中。

5.程序清单
本实验使用的完整程序。

如果使用了本实验或前面实验中完全相同的子程序,可不列写,只做注明即可。

6.实验步骤
7.实验总结
主要包括对实验结果、调试过程、错误及产生的原因的分析,以及本次实验的重要收获等。

此项为实验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实验目的:
掌握PROTEUS软件的使用方法
利用PROTEUS软件画出单片机控制跑马灯的电路原理图,然后编程实现发光二极管依次点亮,间隔1s.
学会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的使用方法。

实验设备:
SC5204开发板、安装有KEIL、PROTEUS仿真软件的计算机一台
实验原理及环境:
1. 实验板上有8个LED灯,通过74HC573芯片与单片机的P0口相连接,当输出口为0 时,发光二级管点亮;输出位为1时,发光二极管熄灭。

2. 8D锁存器74HC573芯片特点:
(1)三态总线驱动输出
(2)置数全并行存取
(3)缓冲控制输入
(4)使能输入有改善抗扰度的滞后作用
74HC573引脚图:
3.SC5204实验板原理图
实验内容:
1.用keil软件编写一个8位LED流水灯程序。

该程序的要求如下:
(1)自己设计点亮顺序。

(2)每个灯亮的时间为1秒。

2.生成.Hex工程文件
3.用proteus仿真软件仿真出上述原理图,然后装载.HEX文件进行调试
4.用STC-ISP软件将程序下载在SC5204实验板上,验证实验结果。

预习要求:
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环境。

编写实现本实验要求的程序,并生成*.asm文件,将这个文件放在U盘上备用。

实验步骤:
1.建立一个工程,将在预习中做好的实验内容键入,并生成*.asm文件,加入工程中。

2.用proteus仿真软件画出原理图。

3.将*.asm文件编译后与仿真图连接,运行,调试。

4.如果运行结果不正常,可以用设断点、单步运行的方法查找错误所在,修改后重新编
译。

5.与单片机硬件连接,运行。

重要提示:
1.实验板必须断电后才能进行接线操作。

2.指令中的“,:;”是西文字符,切不可使用中文符号;数字“0”与字符“O”不可混淆。

3.软件延时可以用循环程序实现,单片机的时钟为12MHz,每条指令的执行时间可以从教材的附表中查出。

4.程序的起始地址必须为0000H(以后各实验均同)。

5.对程序修改后必须退出硬件连接,进行编译后再重新进行硬件连接才能生效。

参考仿真图:
图2.1实验仿真图
这个实验实现一个小灯的移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对位进行操作,比如CLR P0.5就能点亮该引脚控制的那个小灯。

不直接对位操作也可以实现对位的操作的,这种方式更好一些因为八个小灯每次都在你控制之中。

可以尝试做出各种移动方式,比如多个一起移动或两头同时相向移动遇到之后又返回去等等很多花样。

多做多想多实践,这是唯一学好单片机或者某种技术的比较可靠的途径。

参考程序: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100H
MAIN: SETB P1.1
MOV P0,#0xFF
CLR P1.1 ;这一段三个语句是关闭数码管
SETB P1.3
MOV P0,#0x00
CLR P1.3 ;关闭点阵
SETB P1.2 ;使能控制LED小灯的锁存器
CLR C
MOV R0,#01H ;用于实现小灯移动的一个变量
ChongZhuang: MOV R3,#14 ;R3用于判断小灯是否已移到最边缘的那一个XUNHUAN:MOV A,R0
CPL A ;小灯是低电平点亮,所以取反后就只点亮一个
MOV P0,A
ACALL YANSHI
MOV A,R3
SUBB A,#8 ;判断是否移到了最边缘的那一个小灯
JNC LEFT ;否,则继续该方向移动。

是,则转移至LEFT进行反方向移动
MOV A,R0
RR A
MOV R0,A ;对R0进行不带进位循环右移,即实现小灯的移动
AJMP AGAIN
LEFT: MOV A,R0
RL A
MOV R0,A
AGAIN: DEC R3
MOV A,R3
CLR C
JZ ChongZhuang ;判断R3是否为零,是,则重新装数
AJMP XUNHUAN ;反复循环
YANSHI: ;非精确延时子程序
MOV R4,#5
YS0: MOV R2,#0FFH
YS1: MOV R1,#0FFH
YS2: DJNZ R1,YS2
DJNZ R2,YS1
DJNZ R4,YS0
RET
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