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法:第五周 - 台湾大学计算机及资讯网路中心C&INC, …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
1、计算思维的概念
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素养而言总共有四点,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最难的一点就是“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教授在2006年3月最早提出了计算思维的概念,他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的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可以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描述:
(1)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简历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
(2)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3)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
2、计算思维的价值
在生活和学习中,当我们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尝试运用计算思维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首先要能够准确地描述问题,并将问题逻辑地分解为若干求解步骤;
其次是从这些步骤中抽象出本质性的操作模型,并寻找能通过计算机等工具自动化执行实现的方案;
最后选择一种最有效的自动化方案让计算机执行,实现问题解决。
通过计算思维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如何分析新信息和处理新问题。
这种思维方式,会带来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计算思维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持续学习、尝试多角度解决复杂问题、甚至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编程教育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让孩子当“码农”,而是把代码背后蕴含的“计算思维”教给孩子——这才是孩子适应21世纪人工智能时代的必备技能。
计算思维的概念、特征、应用的内容

计算思维的概念、特征、应用的内容
计算思维是指一种通过分析、归纳和抽象等思维方式,将问题划归为可被计算机和算法解决的形式,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计算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1. 抽象化: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形式,通过建立模型和概念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2. 自动化:借助计算机和算法等工具,能够将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计算步骤,并自动执行,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
3. 算法化:更注重使用算法来解决问题,即将问题划分为一系列具体的计算步骤,以得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4. 规范化:强调使用规范的语言和符号来描述问题,以确保问题描述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计算思维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1. 计算机科学与编程:计算思维是计算机科学与编程的基础,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各种复杂的计算问题。
2. 信息科学与数据分析:计算思维有助于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可以发现其中的模式、趋势和规律,从而做出有意义的推断和决策。
3. 工程与设计:计算思维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快速而准确地解决各种工程设计和优化问题,提高产品和系统的性能。
4.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计算思维可以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帮助科学家们理解和模拟各种现象和系统,以及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设计。
总之,计算思维在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它能够提供一种系统而高效的思维方式,使问题的解决更加科学和智能化。
系统思考(无密码)

组织学习的7项智障
大部分组织学习能力不佳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组织的设计和管理方式、定义工作的方 式、员工被教育与互动的方式等等,然而此时,越是努力尝试解决问题,确因努力的 方向不对,长期的效果反而更糟
局限思考 管理团队的迷思
避免“熟练的无能” 本位主义
归罪于外
自我中心
从经验学习的错觉
走出经验学习的时空误区
零售商
批发商
制造商
每周4箱 库存12箱 订单每周1次,但1个 月后才能到货
每周4货车 库存12货车 订单每周1次,但1周 后才能到货
每周4批 库存12批 酿酒时间需要2周 信息流 物流 Page 6
©2007 南极光
从“啤酒游戏”看系统思考-续1
零售商:在某月的一周(第二周),突然你的“情人”啤酒销量增加了1倍,然而等 到第四周你才知道原因:附近有个歌手的流行音乐中,提到了情人啤酒,所以在后续 的几周,你一方面考虑补足库存,另一方面考虑到音乐促销活动,所以提高了订货量
组织学习的 7项智障
缺乏整体思考的主动性
积极思考≠积极行动
对缓慢致命危险不敏感
煮青蛙的故事
专注于个别事件
单个短期事件充斥着一切
©2007 南极光
Page 5
从“啤酒游戏”看系统思考
在啤酒游戏中,我们暂时臵身在一种很少受到注意、但普遍存在的组织。 它是一个在所有工业国家都有的、负责商品生产与运销的产销系统。 这个实验是一个生产和配销单一品牌啤酒的系统。 参加游戏的人,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且完全可以自由作出任何决定。 他们惟一的目标,是尽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使利润最大。 这三个主要角色是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的行销主管。 现在就让我们分别由三个不同角色的角度,来看故事的发展。
创新思维的五大步骤

创新思维的五大步骤创新思维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解决问题、推动进步和改变世界的关键。
然而,创新思维并非一蹴可及的能力,而是需要通过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培养和发展的。
本文将介绍创新思维的五大步骤,以帮助读者培养这一重要的能力。
第一步:观察与发现观察和发现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它需要我们保持警惕和敏锐的感知能力。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应该多关注身边的事物,广泛接触各种信息源,并学会从中发现问题、挑战或机遇。
通过不断观察,可以培养我们的洞察力和观察力,为后续的创新思维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步:提出问题在观察和发现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学会提出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是关于现有事物的改进或优化,也可以是完全全新的想法和方向。
提出问题的关键是要善于挖掘问题背后的本质和需求,以及找到问题解决的关键点。
通过提出问题,我们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并为后续的探索和创新打下基础。
第三步:思考与研究在提出问题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这一步骤需要我们广泛搜集相关的信息,进行系统性调研,并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和推理。
通过深入思考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问题的背景和现状,并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
第四步:创意与创造在经过充分的思考和研究之后,我们需要挖掘自己内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出创意和创造新的解决方案。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脑暴、头脑风暴、侧重思维等方法来进行。
关键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尝试各种可能性,并勇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框架。
第五步:实践与改进创新思维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付诸实践并通过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
这一步骤需要我们将创意付诸行动,进行实验和测试,并及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实践和改进,我们能够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不断迭代和优化。
总结:创新思维是一种重要的能力,通过观察与发现、提出问题、思考与研究、创意与创造以及实践与改进等五大步骤,我们能够培养和发展这一能力。
计算思维的应用领域

计算思维的应用领域计算思维作为一种解决问题和抽象概念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科学领域,而是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中。
本文将探讨计算思维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包括教育、医疗、经济、工程以及决策等方面。
计算思维在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计算思维的培养,学生能够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规律、建立模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数学教育中,计算思维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编程来模拟和解决数学问题。
此外,计算思维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学科,例如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学科的知识。
计算思维在医疗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计算思维可以帮助医生分析大量的医疗数据,找到潜在的疾病模式和规律。
通过使用计算思维,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计算思维还可以应用于药物研发、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第三,计算思维在经济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通过计算思维,经济学家可以分析市场数据、预测经济走势和评估政策的影响。
计算思维可以帮助经济学家构建经济模型,模拟不同的经济情景,并提供决策支持。
此外,计算思维还可以应用于金融风险管理、股票交易算法和市场预测等领域,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和稳定性。
第四,计算思维在工程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工程师可以通过计算思维来设计和优化复杂的系统和结构。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计算思维可以帮助工程师模拟和分析建筑的受力和承载能力,从而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计算思维还可以应用于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计算思维在决策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计算思维,决策者可以分析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评估不同的决策方案,并预测其结果和影响。
计算思维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决策策略,并优化决策过程。
此外,计算思维还可以应用于风险管理、项目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决策能力。
有效锻炼逻辑思维的五大步骤

有效锻炼逻辑思维的五大步骤逻辑思维是指人们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方式来处理问题和形成结论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逻辑思维已成为一种必备的能力,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都离不开逻辑思维的应用。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要提高和锻炼逻辑思维并非易事。
在本文中,将介绍五大有效锻炼逻辑思维的步骤,帮助读者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逻辑思维。
第一步:培养基础知识要有效锻炼逻辑思维,首先需要建立一定的基础知识。
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只有掌握了该领域的基本知识,才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因此,在锻炼逻辑思维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所关注领域的基础概念、原理和规则。
通过广泛的阅读、学习和实践,不断积累相关的知识,为锻炼逻辑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学习逻辑思维的原理与规则逻辑思维有一定的规则和原则,掌握了这些规则,才能更好地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逻辑思维的原理主要包括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
对于概念,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准确定义和界定概念,以避免概念的混淆和错误的使用。
对于判断,我们需要学习如何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正确的判断。
对于推理,我们需要学习如何从已知事实中得出合理的结论,避免无根据的推断。
通过学习逻辑思维的原理与规则,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
第三步:分析问题与归纳信息在进行逻辑思考之前,我们首先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
分析问题包括确定问题的背景、目标和限制条件,并明确问题的核心。
然后,我们需要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归纳。
通过分析问题和归纳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复杂性,为后续的逻辑思考打下基础。
第四步:运用逻辑方法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和归纳信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运用逻辑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采用分类、比较、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方法。
例如,对于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其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对于两个选项或观点,我们可以进行比较和权衡,找到最合理的选择;对于一组事实或观察结果,我们可以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共同点和规律;对于一组已知条件,我们可以进行演绎推理,得出结论等。
(TRIZ理论)创新思维及方法PPT课件

2020/7/24
试一试
如何用4条直线将分布 均匀的9个点连在一起?
●●●
如何用6根火柴组成 4个等边三角形?
●●●
●●●
如何用4根火柴组成一个“田”字?
2020/7/24
突破思维
2020/7/24
思维惯性
• 人们因为局限于既有的信息或认识的现象,形 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人们习惯 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问题。
2020/7/24
类比方案
• 类比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 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 物的正确或谬误。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 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
• 如:盲人买剪刀 • 如:拼五角形地板 • 如:誓师大会反射性重复语言 • -------
2020/7/24
思维惯性的作用
• 思维惯性的正面作用:是人们能够驾轻就熟而迅 速的解决相似的问题。
创新思维归结成一句话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别人想不到你想到了 。
2020/7/24
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020/7/24
常见的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方法的分类
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
归演分类有收
纳绎析比序敛
思 维
思 维
与 综 合
思 维
思 维
思 维
思
维
2020/7/24
想联直灵发 象想觉感散 思思思思思 维维维维维
沃森和克里克
(生物学)(物理学)
DNA双螺旋结构
术语的定式
术语类别: ■ 专业性很强的术语(B-19飞机) ■ 通用性工程术语(传感器、对流器) ■ 功能术语(支撑物、切割器、储存罐) ■ 日常术语、孩童术语(锅、棍子、绳子、孩
学年第二学期通识教育选修课选课通知2.doc

关于做好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通识选修课选课的通知武东院教务函(2019)8号各教学单位:为进一步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丰富网络资源及网上课程,构建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体育类三大类通识教育课程,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引进“智慧树”网络共享课程作为在线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并推出系列线下通识选修课程,现将选课及课程学习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选课须知1.本学期开设100门在线通识选修课,详细课程清单请见附件一.该类课程面向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
选课与学习进程安排如下:2.本学期开设3门线下通识选修课,详细课程清单请见附件二.上课周次为4—14周,具体时间安排请详见学校教务系统。
该类课程面向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3。
每位学生每学期最多选修8门通识选修课。
二、选课与学习1。
教务系统选课请学生登录学校教务系统选课,教务系统选课时间为3月9日至3月17日.2.“智慧树"网站注册与学习(1)“智慧树”网站注册与选课已选定课程的学生于3月9日至3月24日登陆“智慧树"网站,根据“智慧树"通知完成新用户注册并完成选课。
学生根据学校教务系统内选定的课程,登录“智慧树"网站以“学分学习”模式加入课程(学生需严格按学校教务系统选定课程进行学习).具体注册与选课方法请参见附件三。
注册及选课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可咨询“智慧树"网站页面右侧“在线客服"。
(2)学习过程学生开始学习在线课程之后,应时常访问“智慧树”,及时了解所选课程的动态,积极参与学习,自主安排在线课程的学习。
在线课程学习一般包括课程视频观看、在线测验、学习论坛等环节。
三、考试与学分认定所有课程采取线上考试的形式,请学生密切留意所选课程的考试时间,完成线上考试。
顺利完成课程在线学习的所有环节且成绩合格,学校给予相关课程的学分认定。
对于非选定课程、所学课程与教务系统内所选课程不一致、由于个人原因导致“智慧树”注册信息有误等情况,学校均不认定课程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實質語句:有經驗內容、非純形式化的語句。
例如:「台大在台北」、「玉山是東南亞最高的山」。
◎用大寫英文字母 A, B,…S, T代表實質語句的原子語句
• 依此,論證可分為「形式論證 」和「實質論證 」。
二、日常語言的符號化
• 五種語句連接詞:
否定連接詞 (negation) 並言連接詞 (conjunction) 選言連接詞 (disjunction) 條件連接詞 (conditional) 互為條件連接詞 (bi-conditional)
二、日常語言的符號化
2.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 充分條件(sufficient conditions):充分保證某事態成立 的特徵或元素。條件句的前件是後件的充分條件。 • 必要條件(necessary conditions):構成某一事態不可或 缺的特徵或元素。條件句的後件是前件的必要條件。 • 充分條件當作條件句的前件,必要條件當作後件。
例如:「只有台大調漲學費,政大才會調漲學費。」 台大調漲學費=T,政大調漲學費=C 這句話翻成C→T (或 ≡)
• 互為條件連接詞用來表達「若且唯若(當且只當)」(if and only if)、等值、恰好如果、充分必要條件(或簡稱 為「充要條件」)。
• 張三和李四去動物園玩,看到一個籠子裡 關著長頸鹿和鴕鳥。 • 他們離開動物園後,張三問李四:「你剛 剛有沒有算籠子裡有幾隻長頸鹿、幾隻鴕 鳥?」 • 李四:「沒有。給個提示吧!」 • 張三:「有30隻眼睛、44隻腳」 請問:籠子裡有幾隻長頸鹿、幾隻鴕鳥?
三、語句的符號化規則
(一)括號的標示:
• 當欲翻譯的語句中有多於兩個以上的字母時,必頇以 括號來標示各個語句連接詞的適當範圍。 例如:A→B • C有歧義。 因為(A→B) • C 和A→(B • C)不是邏輯上等值的。 • 否定連接詞是唯一可作為「一位的」連接詞。
例1:「華航加強安全檢查,若且唯若長榮也加強安全檢查。」 華航加強安全檢查=C,長榮加強安全檢查=F 這句話翻成CF 例2:「華航加強安全檢查是長榮也加強安全檢查的充分必要 條件。」翻成CF
• 互為條件句的前後項順序不影響其邏輯真假值。 例如:A B跟B A是邏輯上等值的。
有趣的推理:雞兔問題
三、語句的符號化規則
(二)良形句式(WFFs):各種符號在語句構造上的 一種正確配置。 例如:P → ~Q 、~ ~( P • Q)→~ ~P 是良形句式 PQ、~(~p)、P Q R 不是良形句式
三、語句的符號化規則
(三)其他注意事項:
1. 「不是A或者B」:因為否定連接詞只影響接在它後 面的語句,所以翻譯成 ~A B。
二、日常語言的符號化
◎排斥性選言:
• 有些語句中的選言很明顯地是排斥性選言,因為兩個 選項不可能同時成立。
例1:「今天是星期四或星期五」 例2:「我現在人在台灣或者我現在人在美國」
• 排斥性選言就是兼容性選言再加上一個條件:「兩個 選項不能同時成立」,即否定兩個選項的並言。
例如:「今天是星期四或者星期五」 翻成(A B) • ~ (A • B)
二、日常語言的符號化
(三)(兼容性的)選言連接詞:
• 選言有兼容性的意義,也有排斥性的意義。
1.兼容性選言:例如「你要喝茶還是喝咖啡?」(可同時為真) 2.排斥性選言:例如「你要錢還是要命?」 (只有一個為真)
• 代表兼容性選言,它並不排除兩個選項都成立的情況。 例如:「你要喝茶還是喝咖啡? 」翻成T C • 可以用 來翻譯「除非…否則…」。 例如:「除非你通過考試,否則不能畢業」 你通過考試=E,你能畢業=G。這句話翻成E ~G • 在選言中,選項的前後次序不影響該語句的真假值。 例如:A B跟B A是邏輯上等值的。
三、語句的符號化規則
• 劃括號的線索: 1.注意語句中的逗號、分號:
張三戰勝了憂鬱症=C 李四罹患感冒=L 李四降低了膽固醇指數=S 王五降低了膽固醇指數=W
例1:「張三戰勝了憂鬱症且李四罹患感冒;或者王五 降低了膽固醇指數。」翻成(C • L) W 例2:「張三戰勝了憂鬱症,且李四罹患感冒或王五降 低了膽固醇指數。」翻成C • (L W)
~ •
表示:非、沒有、不、不是、不會 表示:和、與、且、而、並且、但 是、然而、不過 表示:或、或者、還是、要嘛…要 嘛…、除非…否則… 表示:若(如果)…則(那麼)、充分 條件、必要條件、只要…、才… 表示:若且唯若、等值、恰好如果、 充分必要條件
→
二、日常語言的符號化
(一)否定連接詞: ~ (或 – 、 ¬ )
思維方法
課程網頁:.tw/~d94124004/
第五週:
語句邏輯的符號與邏輯語言的翻譯
一、語句的分類
• 語句邏輯(sentential logic):又稱為「命題邏輯」 (propositional logic),它的基本元素是語句(陳述 句) 。 • 語句邏輯只考慮語句和語句之間的關係,而不考 慮語句主詞的量。 • 語句可依「複雜程度」區分為原子語句和複合語 句,另外可依「是否有經驗內容」區分為形式語 句和實質語句。
二、日常語言的符號化
• 日常語言中表達條件連接詞的語詞: 1. 除非…否則…:
• 除非p否則~q =如果 ~p,那麼 ~q =如果q,那麼p
例如:「除非你通過考試,否則不能畢業。」 你通過考試=E ;你能畢業=G (1)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你沒有通過考試,那麼你就不 能畢業」,所以翻成~E→~G 。 (2)它的意思也等於「如果你畢業了,那麼你通過考試」, 所以也可以翻成G→E。
有趣的推理:刑案現場
• 某天,一個大賣場的員工去上班時,聽到樓上的空倉庫有 呼救聲。他趕緊跑上樓,發現經理腰上被綁了繩子,吊在 橫樑上。這名員工把經理放下來以後,經理打電話報警, 說昨晚打烊後有兩名持槍搶匪闖入,搶走了保險箱裡的二 十萬現金,並且把他綁起來吊在橫樑上。經理打算向產物 保險公司要求理賠。 • 警察調查犯罪現場後發現,倉庫裡除了地上有一灘水以外, 空無一物。倉庫天花板的橫樑很高,人不可能搆得到。後 來發現倉庫門外有一把梯子,猜測搶匪是用這把梯子把經 理吊上去的。 • 幾天後,警方宣佈破案,經理因為監守自盜而被捕。 請問:這名經理如何在沒有人幫忙的情況下,把自己綁在橫 樑上(別忘了,梯子可是在倉庫門外)?
例1:「只要你學好邏輯,那麼你的思路就會清晰。」 你學好邏輯=L,你的思路會清晰=C 這句話翻成L→C 例2:「只要你誠心待人,就能贏得他人的尊敬。」 你誠心待人=F,你能贏得他人的尊敬=R 這句話翻成F→R
二、日常語言的符號化
4.(只有)…,才…(only if ):
• 「(只有)A, B才發生 」表示A是B的必要條件,所以 翻譯成B→A • 把出現在「才… 」後的語句當作條件句的前件。
例1:麥當勞開新分店是肯德基開新分店的充分條件。 麥當勞開新分店=M,肯德基開新分店=K,翻成M→K 例2:麥當勞開新分店是肯德基開新分店的必要條件。 翻成K→M
二、日常語言的符號化
3.只要…,(那麼)…(if only):
• 「只要A,(那麼)B」表示A是B的充分條件,所以翻 譯成A→B 。 • 把出現在「只要…」後的語句當作條件句的前件。
一、語句的分類
(一)依複雜程度來區分語句: 1.原子語句:也叫做簡單語句,即語句的最小單位。
例如:「我是人」、 「現在是清晨」、 「這裡是台 北」。
2.複合語句:由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原子語句, 再加上「語句連接詞」所組成。
例如:「如果我是人,那麼我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 責」、「現在是清晨而且這裡是台北」。
◎語句邏輯共有五種語句連接詞。
一、語句的分類
(二)依是否有經驗內容來區分語句: 1.形式語句:沒有經驗內容、純形式化的語句。
例如:p、p • q、p q、p→q、pq
◎用小寫英文字母 p, q, r, s, t代表形式語句的原子語句。 ◎p, q, r, s, t這些符號類似數學中的變數,可以被代入其他語 句,而不會改變原語句的真假值。
1.如果它後面接的是原子語句(例如 p),那麼就直接寫成 ~p, 不用再加括號。 2.如果後面接的是複合語句,那麼就加上括號。 例如: ~(p • q)
三、語句的符號化規則
• 另外四種語句連接詞 •、 、→、都是「二位的」 連接詞。也就是說,它們都是連接兩個語句的連接 詞。
1.如果語句連接詞前後的語句是原子語句(例如 p、q),那 麼就直接寫成 p q,不用再加括號。 2.如果語句連接詞前後的語句是複合語句,那麼就加上括 號。 例如:(p • q) → (p q)
三、語句的符號化規則
2.注意語句中「要嘛…或者… 」和「且」等字詞:
例1:「要嘛張三戰勝了憂鬱症且李四罹患感冒,或者 王五降低了膽固醇指數。」翻成(C • L) W 例2:「張三戰勝了憂鬱症,且要嘛李四罹患感冒或者 王五降低了膽固醇指數。」翻成C • (L W)
3.注意語句中用單一述詞來連結兩個或更多主詞之 處:
例如:「張三戰勝了憂鬱症且李四或王五降低了膽固醇 指數。」翻成C • (S W)
三、語句的符號化規則
4.不需要在一個語句的最外面加括號:
例如:A→(B • C)就是正確的寫法 不要寫成(A→(B • C))
5.否定連接詞的運算範圍是緊接在它後面的最短完 整語句:
例如:~A B (~A) B 正確 錯誤
• • • •
二、日常語言的符號化
(二)並言(連言)連接詞: • (或 ∧ )
例1:「太極拳講究聽勁並且要求盡量不用力」翻成A • B 例2:「Nike賣球鞋而華碩賣電腦」翻成N • S 例3:「Nike和Adidas都賣球鞋」翻成N • A 例4:「小花拿了書,然後跑出去 」翻成B • R 例5:「台大學生雖然很聰明,但是不用功 」翻成S • ~H • 表達關係的日常語句不可翻成並言,要翻成原子語句。 例如:「張三和李四是朋友」不可翻成C • L,翻成F。 • 在並言中,連項的前後次序不影響該語句的真假值。 例如:A • B跟B • A是邏輯上等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