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压轴试题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七 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
2018年中考数学挑战压轴题(含答案)

2018年挑战压轴题中考数学精讲解读篇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抛物线y=x2的对称轴绕着点P(0,2)顺时针旋转45°后与该抛物线交于A、B两点,点Q是该抛物线上一点.(1)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①,若点Q在直线AB的下方,求点Q到直线AB的距离的最大值;(3)如图②,若点Q在y轴左侧,且点T(0,t)(t<2)是射线PO上一点,当以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T相似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2.如图,已知BC是半圆O的直径,BC=8,过线段BO上一动点D,作AD⊥BC 交半圆O于点A,联结AO,过点B作BH⊥AO,垂足为点H,BH的延长线交半圆O于点F.(1)求证:AH=BD;(2)设BD=x,BE•BF=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如图2,若联结FA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G,当△FAE与△FBG相似时,求BD的长度.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AB过点A(3,0)、B(0,m)(m>0),tan∠BAO=2.(1)求直线AB的表达式;(2)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直线AB交于第一象限内的C、D两点(BD<BC),当AD=2DB时,求k1的值;(3)设线段AB的中点为E,过点E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M,交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于点F,分别联结OE、OF,当△OEF∽△OBE时,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k2的值.4.如图,在Rt△ABC中,∠ACB=90°,AC=1,BC=7,点D是边CA延长线的一点,AE⊥BD,垂足为点E,AE的延长线交CA的平行线BF于点F,连结CE交AB于点G.(1)当点E是BD的中点时,求tan∠AFB的值;(2)CE•AF的值是否随线段AD长度的改变而变化?如果不变,求出CE•AF的值;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3)当△BGE和△BAF相似时,求线段AF的长.5.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B(﹣1,0),一次函数y=﹣x+5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C两点,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点B.(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P是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求△APC的面积;(3)如果点Q在线段AC上,且△ABC与△AOQ相似,求点Q的坐标.6.已知:半圆O的直径AB=6,点C在半圆O上,且tan∠ABC=2,点D为弧AC上一点,联结DC(如图)(1)求BC的长;(2)若射线DC交射线AB于点M,且△MBC与△MOC相似,求CD的长;(3)联结OD,当OD∥BC时,作∠DOB的平分线交线段DC于点N,求ON的长.7.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bx+c(b,c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A(3,﹣1),点C(0,﹣4),顶点为点M,过点A作AB∥x轴,交y轴与点D,交该二次函数图象于点B,连结BC.(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点M的坐标;(2)若将该二次函数图象向上平移m(m>0)个单位,使平移后得到的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落在△ABC的内部(不包含△ABC的边界),求m的取值范围;(3)点P时直线AC上的动点,若点P,点C,点M所构成的三角形与△BCD相似,请直接写出所有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解答过程).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8.如图1,在△ABC中,∠ACB=90°,∠BAC=60°,点E是∠BAC角平分线上一点,过点E作AE的垂线,过点A作AB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D,连接DB,点F是BD的中点,DH⊥AC,垂足为H,连接EF,HF.(1)如图1,若点H是AC的中点,AC=2,求AB,BD的长;(2)如图1,求证:HF=EF;(3)如图2,连接CF,CE.猜想:△CEF是否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证明;若不是,说明理由.9.已知,一条抛物线的顶点为E(﹣1,4),且过点A(﹣3,0),与y轴交于点C,点D是这条抛物线上一点,它的横坐标为m,且﹣3<m<﹣1,过点D作DK ⊥x轴,垂足为K,DK分别交线段AE、AC于点G、H.(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证:GH=HK;(3)当△CGH是等腰三角形时,求m的值.10.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AB=5,sinA=,点P是边BC上的一点,PE⊥AB,垂足为E,以点P为圆心,PC为半径的圆与射线PE相交于点Q,线段CQ与边AB交于点D.(1)求AD的长;(2)设CP=x,△PCQ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3)过点C作CF⊥AB,垂足为F,联结PF、QF,如果△PQF是以PF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CP的长.11.如图(1),直线y=﹣x+n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C(0,4),抛物线y=x2+bx+c 经过点A,交y轴于点B(0,﹣2).点P为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PD,过点B作BD⊥PD于点D,连接PB,设点P的横坐标为m.(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B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线段PD的长;(3)如图(2),将△BDP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BD′P′,当旋转角∠PBP′=∠OAC,且点P的对应点P′落在坐标轴上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12.综合与探究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8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直线l经过坐标原点O,与抛物线的一个交点为D,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连接CE,已知点A,D的坐标分别为(﹣2,0),(6,﹣8).(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并分别求出点B和点E的坐标;(2)试探究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使△FOE≌△FCE?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是y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设其坐标为(0,m),直线PB与直线l交于点Q,试探究:当m为何值时,△OPQ是等腰三角形.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13.已知,如图1,在梯形ABCD中,AD∥BC,∠BCD=90°,BC=11,CD=6,tan ∠ABC=2,点E在AD边上,且AE=3ED,EF∥AB交BC于点F,点M、N分别在射线FE和线段CD上.(1)求线段CF的长;(2)如图2,当点M在线段FE上,且AM⊥MN,设FM•cos∠EFC=x,CN=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如果△A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线段FM的长.14.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B的坐标为(4,3),点A、C 在坐标轴上,点P在BC边上,直线l1:y=2x+3,直线l2:y=2x﹣3.(1)分别求直线l1与x轴,直线l2与AB的交点坐标;(2)已知点M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l2上的点,若△AP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M的坐标;(3)我们把直线l1和直线l2上的点所组成的图形为图形F.已知矩形ANPQ的顶点N在图形F上,Q是坐标平面内的点,且N点的横坐标为x,请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不用说明理由).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x﹣3a(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y=kx+b与y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2)点E是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若△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求a 的值;(3)设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上,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6.如图,在矩形OABC中,OA=5,AB=4,点D为边AB上一点,将△BCD沿直线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OA边上的点E处,分别以OC,OA所在的直线为x 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点E坐标及经过O,D,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一动点P从点C出发,沿CB以每秒2 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Q从E点出发,沿EC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运动,当点P到达点B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为何值时,DP=DQ;(3)若点N在(2)中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M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与点N,使得以M,N,C,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M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点D和点C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直线AD与y轴交于点E.(1)求直线AD的解析式;(2)如图1,直线AD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F,过点F作FG⊥AD于点G,作FH平行于x轴交直线AD于点H,求△FGH周长的最大值;(3)点M是抛物线的顶点,点P是y轴上一点,点Q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以A,M,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AM为边的矩形.若点T和点Q关于AM所在直线对称,求点T的坐标.18.如图,点A和动点P在直线l上,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Q,以AQ为边作Rt△ABQ,使∠BAQ=90°,AQ:AB=3:4,作△ABQ的外接圆O.点C在点P 右侧,PC=4,过点C作直线m⊥l,过点O作OD⊥m于点D,交AB右侧的圆弧于点E.在射线CD上取点F,使DF=CD,以DE,DF为邻边作矩形DEGF.设AQ=3x.(1)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BQ,DF.(2)当点P在点A右侧时,若矩形DEGF的面积等于90,求AP的长.(3)在点P的整个运动过程中,①当AP为何值时,矩形DEGF是正方形?②作直线BG交⊙O于点N,若BN的弦心距为1,求AP的长(直接写出答案).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如图)中,经过点A(﹣1,0)的抛物线y=﹣x2+bx+3与y轴交于点C,点B与点A、点D与点C分别关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1)求b的值以及直线AD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2)如果点E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E作EF平行于x轴交直线AD于点F,且F 在E的右边,过点E作EG⊥AD与点G,设E的横坐标为m,△EFG的周长为l,试用m表示l;(3)点M是该抛物线的顶点,点P是y轴上一点,Q是坐标平面内一点,如果以点A、M、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求该矩形的顶点Q的坐标.20.如图,直线y=mx+4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点A、B,与x 轴、y轴分别交于D、C,tan∠CDO=2,AC:CD=1:2.(1)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联结BO,求∠DBO的正切值;(3)点M在直线x=﹣1上,点N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如果以点A、B、M、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N的坐标.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坐标为(2,9),与y轴交于点A(0,5),与x轴交于点E、B.(1)求二次函数y=ax2+bx+c的表达式;(2)过点A作AC平行于x轴,交抛物线于点C,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点(点P 在AC上方),作PD平行于y轴交AB于点D,问当点P在何位置时,四边形APCD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3)若点M在抛物线上,点N在其对称轴上,使得以A、E、N、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且AE为其一边,求点M、N的坐标.因动点产生的梯形问题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bx+c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与双曲线y=有一个公共点B,它的横坐标为4,过点B作直线l∥x轴,与该二次函数图象交于另一个点C,直线AC在y轴上的截距是﹣6.(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C的表达式;(3)平面内是否存在点D,使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如果存在,求出点D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23.如图,矩形OMPN的顶点O在原点,M、N分别在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OM=6,ON=3,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PN交于C,与PM交于D,过点C作CA⊥x轴于点A,过点D作DB⊥y轴于点B,AC与BD交于点G.(1)求证:AB∥CD;(2)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是否若存在点E,使以B、C、D、E为顶点,BC为腰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若存在,求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24.如图,边长为8的正方形OABC的两边在坐标轴上,以点C为顶点的抛物线经过点A,点P是抛物线上点A,C间的一个动点(含端点),过点P作PF⊥BC 于点F,点D、E的坐标分别为(0,6),(﹣4,0),连接PD、PE、DE.(1)请直接写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小明探究点P的位置发现:当P与点A或点C重合时,PD与PF的差为定值,进而猜想:对于任意一点P,PD与PF的差为定值,请你判断该猜想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3)小明进一步探究得出结论:若将“使△PDE的面积为整数”的点P记作“好点”,则存在多个“好点”,且使△PDE的周长最小的点P也是一个“好点”.请直接写出所有“好点”的个数,并求出△PDE周长最小时“好点”的坐标.25.如图,四边形OABC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点P为OA边上任意一点(与点O、A不重合),连接CP,过点P作PM⊥CP交AB于点D,且PM=CP,过点M 作MN∥OA,交BO于点N,连接ND、BM,设OP=t.(1)求点M的坐标(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试判断线段MN的长度是否随点P的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并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BNDM的面积最小.26.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与边长为2的正方形AEFG按图1位置放置,AD与AE在同一直线上,AB与AG在同一直线上.(1)小明发现DG⊥BE,请你帮他说明理由.(2)如图2,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当点B恰好落在线段DG 上时,请你帮他求出此时BE的长.(3)如图3,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继续逆时针旋转,线段DG与线段BE将相交,交点为H,写出△GHE与△BHD面积之和的最大值,并简要说明理由.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直线y=﹣2x﹣1与y轴交于点A,与直线y=﹣x交于点B,点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点C.(1)求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P为抛物线上一点,它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Q.①当四边形PBQC为菱形时,求点P的坐标;②若点P的横坐标为t(﹣1<t<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BQC面积最大?并说明理由.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0),以OA为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作半圆,B为半圆上一点,连接AB并延长至C,使BC=AB,过C作CD⊥x轴于点D,交线段OB于点E,已知CD=8,抛物线经过O、E、A三点.(1)∠OBA=°.(2)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3)若P为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动点,以P、O、A、E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记作S,则S取何值时,相应的点P有且只有3个?29.如图1,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bx+c经过点A(﹣3,0),点C(0,3),点D为二次函数的顶点,DE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E在x轴上.(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DE上是否存在点P到AD的距离与到x轴的距离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S△EBC?若存在求出点(3)如图2,DE的左侧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使2S△FBC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已知抛物线y=mx2+(1﹣2m)x+1﹣3m与x轴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 (1)求m的取值范围;(2)证明该抛物线一定经过非坐标轴上的一点P,并求出点P的坐标;(3)当<m≤8时,由(2)求出的点P和点A,B构成的△ABP的面积是否有最值?若有,求出该最值及相对应的m值.31.问题提出(1)如图①,已知△ABC,请画出△ABC关于直线AC对称的三角形.问题探究(2)如图②,在矩形ABCD中,AB=4,AD=6,AE=4,AF=2,是否在边BC、CD 上分别存在点G、H,使得四边形EFGH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它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问题解决(3)如图③,有一矩形板材ABCD,AB=3米,AD=6米,现想从此板材中裁出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四边形EFGH部件,使∠EFG=90°,EF=FG=米,∠EHG=45°,经研究,只有当点E、F、G分别在边AD、AB、BC上,且AF<BF,并满足点H 在矩形ABCD内部或边上时,才有可能裁出符合要求的部件,试问能否裁得符合要求的面积尽可能大的四边形EFGH部件?若能,求出裁得的四边形EFGH部件的面积;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CDE的顶点C和E分别在y轴的正半轴和x轴的正半轴上,OC=8,OE=17,抛物线y=x2﹣3x+m与y轴相交于点A,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B,与CD交于点K.(1)将矩形OCDE沿AB折叠,点O恰好落在边CD上的点F处.①点B的坐标为(、),BK的长是,CK的长是;②求点F的坐标;③请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将矩形OCDE沿着经过点E的直线折叠,点O恰好落在边CD上的点G处,连接OG,折痕与OG相交于点H,点M是线段EH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H重合),连接MG,MO,过点G作GP⊥OM于点P,交EH于点N,连接ON,点M 从点E开始沿线段EH向点H运动,至与点N重合时停止,△MOG和△NOG的面积分别表示为S1和S2,在点M的运动过程中,S1•S2(即S1与S2的积)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直接写出变化范围;若不变,请直接写出这个值.温馨提示:考生可以根据题意,在备用图中补充图形,以便作答.33.如图,已知▱ABCD的三个顶点A(n,0)、B(m,0)、D(0,2n)(m>n>0),作▱ABCD关于直线AD的对称图形AB1C1D(1)若m=3,试求四边形CC1B1B面积S的最大值;(2)若点B1恰好落在y轴上,试求的值.因动点产生的相切问题34.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x+c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与y轴相交于点C(0,3),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1)求这条抛物线的关系式,并写出其对称轴和顶点M的坐标;(2)如果直线y=kx+b经过C、M两点,且与x轴交于点D,点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N,试证明四边形CDAN是平行四边形;(3)点P在直线l上,且以点P为圆心的圆经过A、B两点,并且与直线CD相切,求点P的坐标.35.如图,在Rt△ABC中,∠C=90°,AC=14,tanA=,点D是边AC上一点,AD=8,点E是边AB上一点,以点E为圆心,EA为半径作圆,经过点D,点F是边AC 上一动点(点F不与A、C重合),作FG⊥EF,交射线BC于点G.(1)用直尺圆规作出圆心E,并求圆E的半径长(保留作图痕迹);(2)当点G的边BC上时,设AF=x,CG=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联结EG,当△EFG与△FCG相似时,推理判断以点G为圆心、CG为半径的圆G与圆E可能产生的各种位置关系.36.如图,线段PA=1,点D是线段PA延长线上的点,AD=a(a>1),点O是线段AP延长线上的点,OA2=OP•OD,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扇形OAB,∠BOA=90°.点C是弧AB上的点,联结PC、DC.(1)联结BD交弧AB于E,当a=2时,求BE的长;(2)当以PC为半径的⊙P和以CD为半径的⊙C相切时,求a的值;(3)当直线DC经过点B,且满足PC•OA=BC•OP时,求扇形OAB的半径长.3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AD=8cm,点P从点B出发,沿对角线BD 向点D匀速运动,速度为4cm/s,过点P作PQ⊥BD交BC于点Q,以PQ为一边作正方形PQMN,使得点N落在射线PD上,点O从点D出发,沿DC向点C匀速运动,速度为3cm/s,以O为圆心,0.8cm为半径作⊙O,点P与点O同时出发,设它们的运动时间为t(单位:s)(0<t<).(1)如图1,连接DQ平分∠BDC时,t的值为;(2)如图2,连接CM,若△CMQ是以CQ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求t的值;(3)请你继续进行探究,并解答下列问题:①证明:在运动过程中,点O始终在QM所在直线的左侧;②如图3,在运动过程中,当QM与⊙O相切时,求t的值;并判断此时PM与⊙O是否也相切?说明理由.38.如图,抛物线y=﹣x2+mx+n的图象经过点A(2,3),对称轴为直线x=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交x轴于点P,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点A、B 位于点P的同侧.(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PA:PB=3: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当k>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得⊙C 同时与x轴和直线AP都相切,如果存在,请求出点C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39.如图,抛物线y=x2﹣4x与x轴交于O,A两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 的直线y=x+m与对称轴交于点Q.(1)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PQ与x轴所夹锐角的度数是;=S△PAQ,求m的值;(2)若两个三角形面积满足S△POQ(3)当点P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时,过点C(2,2)的直线AC与直线PQ交于点D,求:①PD+DQ的最大值;②PD•DQ的最大值.40.抛物线y=ax2+bx+4(a≠0)过点A(1,﹣1),B(5,﹣1),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1,连接CB,以CB为边作▱CBPQ,若点P在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Q为坐标平面内的一点,且▱CBPQ的面积为30,求点P的坐标;(3)如图2,⊙O1过点A、B、C三点,AE为直径,点M为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MBN为直角,边BN与ME的延长线交于N,求线段BN长度的最大值.41.如图,在每一个四边形ABCD中,均有AD∥BC,CD⊥BC,∠ABC=60°,AD=8,BC=12.(1)如图①,点M是四边形ABCD边AD上的一点,则△BMC的面积为;(2)如图②,点N是四边形ABCD边AD上的任意一点,请你求出△BNC周长的最小值;(3)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的边AD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cos∠BPC的值最小?若存在,求出此时cos∠BPC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2.如图,把△EFP按图示方式放置在菱形ABCD中,使得顶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AC上,已知EP=FP=4,EF=4,∠BAD=60°,且AB>4.(1)求∠EPF的大小;(2)若AP=6,求AE+AF的值;(3)若△EFP的三个顶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AC上运动,请直接写出AP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4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x+2与x轴交于B、C两点(点B在点C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A,抛物线的顶点为D.(1)填空: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点D的坐标为(,);(2)点P是线段BC上的动点(点P不与点B、C重合)①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E,若PE=PC,求点E的坐标;②在①的条件下,点F是坐标轴上的点,且点F到EA和ED的距离相等,请直接写出线段EF的长;③若点Q是线段AB上的动点(点Q不与点A、B重合),点R是线段AC上的动点(点R不与点A、C重合),请直接写出△PQR周长的最小值.44.如图,矩形ABCD中,AB=4,AD=3,M是边CD上一点,将△ADM沿直线AM对折,得到△ANM.(1)当AN平分∠MAB时,求DM的长;(2)连接BN,当DM=1时,求△ABN的面积;(3)当射线BN交线段CD于点F时,求DF的最大值.45.如图,半圆O的直径AB=4,以长为2的弦PQ为直径,向点O方向作半圆M,其中P点在上且不与A点重合,但Q点可与B点重合.发现:的长与的长之和为定值l,求l:思考:点M与AB的最大距离为,此时点P,A间的距离为;点M与AB的最小距离为,此时半圆M的弧与AB所围成的封闭图形面积为;探究:当半圆M与AB相切时,求的长.(注:结果保留π,cos35°=,cos55°=)46.(1)发现:如图1,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a,AB=b.填空:当点A位于时,线段AC的长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用含a,b的式子表示)(2)应用: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3,AB=1,如图2所示,分别以AB,A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和等边三角形ACE,连接CD,BE.①请找出图中与BE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②直接写出线段BE长的最大值.(3)拓展: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5,0),点P为线段AB外一动点,且PA=2,PM=PB,∠BPM=90°,请直接写出线段AM长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47.如图,直线l:y=﹣3x+3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抛物线y=ax2﹣2ax+a+4(a<0)经过点B.(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已知点M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并且点M在第一象限内,连接AM、BM,设点M的横坐标为m,△ABM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S 的最大值;(3)在(2)的条件下,当S取得最大值时,动点M相应的位置记为点M′.①写出点M′的坐标;②将直线l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直线l′,当直线l′与直线AM′重合时停止旋转,在旋转过程中,直线l′与线段BM′交于点C,设点B、M′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d1、d2,当d1+d2最大时,求直线l′旋转的角度(即∠BAC的度数).4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二次函数y=x2﹣1的图象M沿x轴翻折,把所得到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再向上平移8个单位长度,得到二次函数图象N.(1)求N的函数表达式;(2)设点P(m,n)是以点C(1,4)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一动点,二次函数的图象M与x轴相交于两点A、B,求PA2+PB2的最大值;(3)若一个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均为整数,则该点称为整点.求M与N所围成封闭图形内(包括边界)整点的个数.49.如图,顶点为A(,1)的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O,与x轴交于点B.(1)求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过B作OA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C,交抛物线于点D,求证:△OCD≌△OAB;(3)在x轴上找一点P,使得△PCD的周长最小,求出P点的坐标.2017 挑战压轴题中考数学精讲解读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36小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抛物线y=x2的对称轴绕着点P(0,2)顺时针旋转45°后与该抛物线交于A、B两点,点Q是该抛物线上一点.(1)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①,若点Q在直线AB的下方,求点Q到直线AB的距离的最大值;(3)如图②,若点Q在y轴左侧,且点T(0,t)(t<2)是射线PO上一点,当以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T相似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分析】(1)根据题意易得点M、P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来求直线AB的解析式;(2)如图①,过点Q作x轴的垂线QC,交AB于点C,再过点Q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为D,构建等腰直角△QDC,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进行解答;(3)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推知:△PBQ中必有一个内角为45°;需要分类讨论:∠PBQ=45°和∠PQB=45°;然后对这两种情况下的△PAT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分别进行解答.另外,以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T相似也有两种情况:△Q″PB∽△PAT、△Q″BP∽△PAT.【解答】解:(1)如图①,设直线AB与x轴的交点为M.∵∠OPA=45°,∴OM=OP=2,即M(﹣2,0).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k≠0),将M(﹣2,0),P(0,2)两点坐标代入,得,解得.故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2)如图①,过点Q作x轴的垂线QC,交AB于点C,再过点Q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为D,根据条件可知△QD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QD=QC.设Q(m,m2),则C(m,m+2).∴QC=m+2﹣m2=﹣(m﹣)2+,QD=QC=[﹣(m﹣)2+].故当m=时,点Q到直线AB的距离最大,最大值为;(3)∵∠APT=45°,∴△PBQ中必有一个内角为45°,由图知,∠BPQ=45°不合题意.①如图②,若∠PBQ=45°,过点B作x轴的平行线,与抛物线和y轴分别交于点Q′、F.此时满足∠PBQ′=45°.∵Q′(﹣2,4),F(0,4),∴此时△B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题意知△PAT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i)当∠PTA=90°时,得到:PT=AT=1,此时t=1;(ii)当∠PAT=90°时,得到:PT=2,此时t=0.②如图③,若∠PQB=45°,①中是情况之一,答案同上;先以点F为圆心,FB为半径作圆,则P、B、Q′都在圆F上,设圆F与y轴左侧的抛物线交于另一点Q″.则∠PQ″B=∠PQ′B=45°(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即这里的交点Q″也是符合要求.设Q″(n,n2)(﹣2<n<0),由FQ″=2,得n2+(4﹣n2)2=22,即n4﹣7n2+12=0.解得n2=3或n2=4,而﹣2<n<0,故n=﹣,即Q″(﹣,3).可证△PFQ″为等边三角形,所以∠PFQ″=60°,又PQ″=PQ″,所以∠PBQ″=∠PFQ″=30°.则在△PQ″B中,∠PQ″B=45°,∠PBQ″=30°.(i)若△Q″PB∽△PAT,则过点A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E.则ET=AE=,OE=1,所以OT=﹣1,解得t=1﹣;(ii)若△Q″BP∽△PAT,则过点T作直线AB垂线,垂足为G.设TG=a,则PG=TG=a,AG=TG=a,AP=,∴a+a=,解得PT=a=﹣1,∴OT=OP﹣PT=3﹣,∴t=3﹣.综上所述,所求的t的值为t=1或t=0或t=1﹣或t=3﹣.2.如图,已知BC是半圆O的直径,BC=8,过线段BO上一动点D,作AD⊥BC 交半圆O于点A,联结AO,过点B作BH⊥AO,垂足为点H,BH的延长线交半圆O于点F.(1)求证:AH=BD;(2)设BD=x,BE•BF=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如图2,若联结FA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G,当△FAE与△FBG相似时,求BD的长度.【分析】(1)由AD⊥BC,BH⊥AO,利用垂直的定义得到一对直角相等,再由一对公共角,且半径相等,利用AAS得到三角形ADO与三角形BHO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OH=OD,利用等式的性质化简即可得证;(2)连接AB,AF,如图1所示,利用HL得到直角三角形ADB与直角三角形BHA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公共角相等得到三角形ABE与三角形AFB相似,由相似得比例即可确定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3)连接OF,如图2所示,利用两对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得到三角形AFO与三角形FOG相似,由相似得比例求出BD的长即可.【解答】(1)证明:∵AD⊥BC,BH⊥AO,∴∠ADO=∠BHO=90°,在△ADO与△BHO中,,∴△ADO≌△BHO(AAS),∴OH=OD,又∵OA=OB,∴AH=BD;(2)解:连接AB、AF,如图1所示,∵AO是半径,AO⊥弦BF,∴∴AB=AF,∴∠ABF=∠AFB,在Rt△ADB与Rt△BHA中,,∴Rt△ADB≌Rt△BHA(HL),∴∠ABF=∠BAD,∴∠BAD=∠AFB,又∵∠ABF=∠EBA,∴△BEA∽△BAF,∴=,。
2017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汇编07 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关系问题 (解析版)

【类型综述】图形运动的过程中,求两条线段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中考数学的热点问题.产生两条线段间的函数关系,常见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勾股定理,二是比例关系.还有一种不常见的,就是线段全长等于部分线段之和.由比例线段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在两种类型的题目中比较常用.一是由平行线产生的对于线段成比例,二是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一般步骤是先说理产生比例关系,再代入数值或表示数的字母,最后整理、变形,根据要求写出定义域.关键是寻找比例关系,难点是有的整理、变形比较繁琐,容易出错.【方法揭秘】由勾股定理产生的函数关系,在两种类型的题目中比较常用.类型一,已知“边角边”,至少一边是动态的,求角的对边.如图1,已知点A的坐标为(3, 4),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设OB=x,AB=y,那么我们在直角三角形ABH中用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到y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类型二,图形的翻折.已知矩形OABC在坐标平面内如图2所示,AB=5,点O沿直线EF翻折后,点O 的对应点D落在AB边上,设AD=x,OE=y,那么在直角三角形AED中用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到y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图1 图2【典例分析】例1 如图1,在Rt△ABC中,∠BAC=90°,∠B=60°,BC=16cm,AD是斜边BC上的高,垂足为D,BE=1cm,点M从点B出发沿BC方向以1cm/s的速度运动,点N从点E出发,与点M同时同方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以MN为边在BC的上方作正方形MNGH.点M到达点D时停止运动,点N到达点C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1)当t为何值时,点G刚好落在线段AD上?(2)设正方形MNGH与Rt△ABC重叠部分的图形的面积为S.当重叠部分的图形是正方形时,求出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设正方形MNGH的边NG所在直线与线段AC交于点P,连结DP,当t为何值时,△CPD是等腰三角形?图1思路点拨1.用含t的式子把直线BC上的线段长都表示出来.2.重叠部分的图形是正方形,临界时刻是点H落在AB上,和点G落在AC上.3.等腰三角形CPD不存在DP=DC的情况,因为以DC为半径的圆D与线段AC只有一个交点.满分解答(1)如图2,当点G刚好落在线段AD上时,DN=0.而DN=BD-BM-MN=4-t-1=3-t,所以3-t=0.解得t=3.图2 图3由AD=4333)(3)43t t-+-=633t=.所以4≤t≤633.图4 图5(3)等腰三角形CPD 存在两种情况:①如图6,当PC =PD 时,点P 在DC 的垂直平分线上,N 是DC 的中点. 此时t =3+6=9.②如图7,当CP =CD =12时,在Rt △CPN 中,由cos30°=32CN CP =,得63CN =.此时t =1563-.图6 图7考点伸展当点G 落在AC 上时,CG ∶AG 的比值是多少呢? 如图5,cot 303CG CN CNAG DN GN===︒=. 例2如图1,曲线y 1是抛物线的一部分,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且表达式为213(23)3y x x =--(x ≤3),曲线y 2与曲线y 1关于直线x =3对称.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和曲线y 2的表达式;(2)过点C 作CD //x 轴交曲线y 1于点D ,连结AD ,在曲线y 2上有一点M ,使得四边形ACDM 为筝形(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被另一条对角线垂直平分,这样的四边形为筝形),请求出点M 的横坐标; (3)设直线CM 与x 轴交于点N ,试问在线段MN 下方的曲线y 2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PMN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思路点拨1.由A、C、D的坐标可以得到△ACD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于是可知直线MN(直线CN)与y轴的夹角为30°.2.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MN于E,那么△PMN分割为有公共底边PE的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高的和为定值.满分解答y2上.因此只存在MC垂直平分AD的情况.学%科网图2 图3如图2,如图3,过点A 、M 分别作x 轴的垂线,与直线CD 分别交于点G 、H ,那么 ∠ADG =∠CMH .由于tan ∠ADG =AG DG=33,所以∠ADC =30°.因此3MH CH =.设M 23103(,+73)33x x x -,那么23103(+73)(3)333x x x ---=.整理,得x 2-13x +24=0.解得13732x ±=.所以点M 的横坐标为13732x +=.设P 23103(,+73)33m m m -,E (,33)m m -,那么 PE =23103(33)(+73)33m m m ---=231338333m m -+-=23137333212m ⎛⎫--+ ⎪⎝⎭. 所以当132m =时,PE 取得最大值,△PMN 面积最大.此时P 1373(,)212-.图4 图5考点伸展第(3)题也可以这样思考:如图5,由于MN 是定值,因此点P 到MN 的距离最大时,△PMN 的面积也最大.过点P 作MN 的平行线,当这条直线与抛物线y 2只有一个交点时,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最大,也就是说方程组233(1021)3y x b y x x ⎧=+⎪⎨=-+⎪⎩,只有一组解,即∆=0.解得132x =. 例3如图1,△ABC 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 ,点F 在BC 边上,DF ⊥AB ,EF ⊥AC ,垂足分别为D 、E .(1)求证:△BDF ∽△CEF ;(2)若a =4,设BF =m ,四边形ADFE 面积为S ,求出S 与m 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探究当m 为何值时S 取得最大值;(3)已知A 、D 、F 、E 四点共圆,已知tan ∠ED F =32,求此圆的直径(用含a 的式子表示). 思路点拨1.用割补法求四边形ADFE 的面积比较简单.2.当A 、D 、F 、E 四点共圆时,由于∠EDF =∠EAF ,那么在△ACF 中,两角及夹边就是确定的,可以解这个三角形.满分解答在Rt △CEF 中,∠C =60°,CF =4-m ,所以1(4)2CE m =-,3)FE m =-.所以S △CEF =12CE FE ⋅=23(4)8m -.在Rt △ECF 中,∠C =60°,所以3EFEC=.因此EC =x . 由AC =EA +EC =a ,得2x +x =a .所以x =13a .所以在Rt △EAF 中,EF =33a ,EA =23a ,由勾股定理,得圆的直径AF =73a .图2 图3 图4考点伸展第(2)题也可以求△ADF 与△AEF 的面积和. 由于12BD m =,3FD =,所以AD =142m -,S △ADF 3(8)m -. 由于1(4)2CE m =-,3)2FE m =-,所以AE =122m +,S △AEF =23)8m -. 因此S =S △ADF +S △AEF 233(8))m m -+-=23323m +例4如图1,图2,已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在射线AC上有一动点P,作PE⊥AD(或延长线)于E,作PF⊥DC(或延长线)于F,作射线BP交EF于G.(1)在图1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四边形ABFE的面积为y,设AP=x,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2)GB⊥EF对于图1,图2都是成立的,请任选一图形给出证明;(3)请根据图2证明:△FGC∽△PFB.图1 图2思路点拨1.四边形ABFE可以用大正方形减去两个直角三角形得到.2.画直线EP、FP,把正方形分割为两个正方形和两个全等的矩形.满分解答=4-22(2)42x x--2(2)2x-=21+24x.图3 图4(2)如图4,因为tan∠EFP=PEPF,tan∠PBN=NPNB,且PE=NP,PF=NB,所以∠EFP =∠PBN .又因为∠1=∠2,∠1+∠PBN =90°,所以∠2+∠EFP =90°.所以GB ⊥EF . (3)如图5,由于GB ⊥EF ,∠BCF =90°,所以B 、C 、G 、F 四点共圆. 所以∠FCG =∠PBF ,∠CGB =∠CFB .又因为∠CGF =∠CGB +90°,∠BFP =∠CFB +90°,所以∠CGF =∠BFP . 所以△FGC ∽△PFB .图5 图6 图7考点伸展如图6, 由于tan ∠EFP =tan ∠PBN , 所以∠EFP =∠PBN . 又因为∠PBN +∠1=90°,所以∠EFP +∠1=90°. 因此这种情况下,依然有BG ⊥EF .第(1)题还有更简便的割补办法:如图7,连结EN . 由于S 四边形NBFE =S △ENF +S △BNF =11()222NF EP MP NF EM +=⋅=, S △AEN =221144AP x =,所以y =S 四边形ABFE =S 四边形NBFE +S △AEN =21+24x .例5已知抛物线y =x 2+(2m -1)x +m 2-1经过坐标原点,且当<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2022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 几何压轴题题型分类整理

专题训练一 平移问题基本模型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因此可以通过平移构造平行四边形,转移线段和角.(基本模型图1) (基本模型图2)如图1,将线段CD 进行平移可得到线段EA ,连接EC ,AD. 根据平移的性质,得CD ∥EA.∴四边形CDAE 是平行四边形.∴EC ∥AD.同理,四边形CDFA 、四边形CDBG 和四边形CDHB 均为平行四边形. 如图2,平移线段AB ,即可得到▱ABCP 、▱ABDM 、▱ABND 和▱ABQC. 典型题在Rt △BAC 中,∠A=90°,D,E 分别为AB ,AC 上的点.(1)如图1,CE=AB ,BD=AE ,过点C 作CF ∥EB ,且CF=EB ,连接DF 交EB 于点G ,连接BF ,求EBDC 的值; (2)如图2,若CE=kAB ,BD=kAE ,EB DC =12,求k 的值.(典型题图1) (典型题图2) 拓展题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AC=90°-1∠CAD,AC与BD相交于点E,且∠BEC=60°,若AD=5,2BD=15,求AC的长.(1题图)2.如图,在△ABC中,点D在AB的延长线上,点E在BC上,AC=BC=AD=DE,BE=BD,求∠BAC的度数.(2题图)3.阅读下面材料: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了下列问题:(1)如图1,过点B作AB的垂线BD,延长AB到点C,使AC=BD,延长BD到点E,使ED=CB,连接AE,CD,且CD的延长线交AE于点F,求∠AFC的度数;(2)如图2,在△ABC中,AB=AC=5m,D是边BC上一点,连接AD,延长CB到点E,使BE=kAD,过点E作EF,求EF的长.(用含m,k的式子表示)⊥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F.若AF=kCD,tanC= 34(3题图1)(3题图2)同学们经过思考后,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小明:“通过观察和度量,发现∠AFC的度数等于45°”小伟:“通过平移线段AC,BD,ED,BC中的一条线段,可以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进而可以获得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AFC的度数等于45°这一结论也就显而易见了.”……老师:“只要类比小伟平移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思路与方法,那么(2)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完成上面的两个问题的解答过程.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BC=BD,AC与BD 相交于点F。
中考数学压轴题十大类型经典题目

中考数学压轴题十大类型目录第一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动点问题 1 第二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函数类问题 7 第三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面积问题 13 第四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19 第五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25 第六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线段之间的关系 31 第七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定值问题 38 第八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几何三大变换问题 44 第九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实践操作、问题探究 50 第十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圆 56 第十一讲 中考压轴题综合训练一 62 第十二讲 中考压轴题综合训练二 68第一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动点问题1.2011吉林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BAD =90°,CE ⊥AD 于点E ,AD =8cm,BC =4cm,AB =5cm .从初始时刻开始,动点P ,Q 分别从点A ,B 同时出发,运动速度均为1cm/s,动点P 沿A -B -C -E 方向运动,到点E 停止;动点Q 沿B -C -E -D 方向运动,到点D 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 s,△PAQ 的面积为y cm 2,这里规定:线段是面积为0的三角形解答下列问题:1 当x =2s 时,y =_____ cm 2;当x =92s 时,y =_______ cm 2. 2当5 ≤ x ≤ 14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动点P 在线段BC 上运动时,求出154 y S 梯形ABCD 时x 的值. 4直接写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使PQ 与四边形ABCE 的对角线平行的所有x 的值.D C BA 2.2007河北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 =DC =50,AD =75,BC =135.点P 从点B 出发沿折线段BA -AD -DC 以每秒5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 匀速运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B 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长的速度匀速运动,过点Q 向上作射线QK ⊥BC ,交折线段CD -DA -AB 于点E .点P 、Q 同时开始运动,当点P 与点C 重合时停止运动,点Q 也随之停止.设点P 、Q 运动的时间是t 秒t >0.1当点P 到达终点C 时,求t 的值,并指出此时BQ 的长;2当点P 运动到AD 上时,t 为何值能使PQ ∥DC3设射线QK 扫过梯形ABCD 的面积为S ,分别求出点E 运动到CD 、DA 上时,S 与t 的关系式;,写出t 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备用图3.2008河北如图,在Rt ABC △中,∠C=90°,AB =50,AC =30,D ,E ,F 分别是AC ,AB ,B C 的中点.点P 从点D 出发沿折线DE -EF -FC -CD 以每秒7个单位长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 从点B 出发沿BA 方向以每秒4个单位长的速度匀速运动,过点Q 作射线QK AB ⊥,交折线BC -CA 于点G .点P Q ,同时出发,当点P 绕行一周回到点D 时停止运动,点Q 也随之停止.设点P Q ,运动的时间是t 秒0t >.1D F ,两点间的距离是 ;2射线QK 能否把四边形CDEF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能,求出t 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3当点P 运动到折线EF FC -上,且点P 又恰好落在射线QK 上时,求t 的值; 4连结PG ,当PG AB ∥时,请直接..写出t 的值. 4.2011山西太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直线l 经过O 、C 两点.点A 的坐标为8,0,点B 的坐标为11,4,动点P 在线段OA 上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 运动,同时动点Q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A →B →C 的方向向点C 运动,过点P 作PM 垂直于x 轴,与折线O -C -B 相交于点M .当P 、Q 两点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 、Q 运动的时间为t秒0t>,△MPQ的面积为S.1点C的坐标为________,直线l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2试求点Q与点M相遇前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t的取值范围.3试求题2中当t为何值时,S的值最大,并求出S的最大值.4随着P、Q两点的运动,当点M在线段CB上运动时,设PM的延长线与直线l相交于点N.试探究:当t为何值时,△QMN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t的值.5.2011四川重庆如图,矩形ABCD中,AB=6,BC=2错误!,点O是AB的中点,点P在AB的延长线上,且BP=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A匀速运动,到达A点后,F从P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当两点相遇时停止运动.在点E、F的运动过程中,以和矩形ABCD在射线PA的同侧,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等边△EFG的边FG恰好经过点C时,求运动时间t的值;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设等边△EFG和矩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 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的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设EG与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交点为H,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AOH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对应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备用图1备用图2三、测试提高1.2011山东烟台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梯形ABCD的底边AB在x轴上,底边CD的端点D在y轴上.直线CB的表达式为41633y x=-+,点A、D的坐标分别为-4,0,0,4.动点P自A点出发,在AB上匀速运动.动点Q自点B出发,在折线BCD 上匀速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它们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t秒时,△OPQ的面积为S不能构成△OPQ的动点除外.1求出点B、C的坐标;2求S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3当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备用图第二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函数类问题12011浙江温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0,bb>0.P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作PC⊥x轴,垂足为C,记点P 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 点P′不在y轴上,连结P P′,P′A,P′C,设点P的横坐标为a.(1) 当b =3时,①直线AB 的解析式;②若点P ′的坐标是-1,m ,求m 的值;2若点P 在第一象限,记直线AB 与P ′C 的交点为D .当P ′D :DC =1:3时,求a 的值; 3是否同时存在a ,b ,使△P ′CA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a ,b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 2010武汉如图,抛物线212y ax ax b=-+经过A -1,0,C 2,32两点,与x 轴交于另一点B .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抛物线的顶点为M ,点P 为线段OB 上一动点 不与点B 重合,点Q 在线段MB 上移动,且∠MPQ =45°,设线段OP =x ,MQ=22y ,求y 2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直线x =m ,x =n 分别与抛物线交于点E ,G ,与2中的函数图象交于点F ,H .问四边形EFHG 能否为平行四边形 若能,求m ,n 之间的数量关系;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备用图3. 2011江苏镇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l 过点A 1,0且与y 轴平行,直线2l 过点B 0,2且与x 轴平行,直线1l 与2l 相交于点P .点E 为直线2l 上一点,反比例函数k y x=k >0的图象过点E 且与直线1l 相交于点F . 1若点E 与点P 重合,求k 的值; 2连接OE 、OF 、EF .若k >2,且△OEF 的面积为△PEF 的面积2倍,求点E 的坐标; 3是否存在点E 及y 轴上的点M ,使得以点M 、E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EF 全等若存在,求E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 2010浙江舟山△ABC 中,∠A =∠B =30°,AB=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AB 的中点位于坐标原点O 如图,△ABC 可以绕点O 作任意角度的旋转.1当点B 在第一象限,,求点B 的横坐标; x y P'DO C B A P2如果抛物线2y ax bx c =++a ≠0的对称轴经过点C ,请你探究:①当a =,12b =-,c =,A ,B 两点是否都在这条抛物线上并说明理由; ②设b =-2am ,是否存在这样的m 值,使A ,B 两点不可能同时在这条抛物线上若存在,直接写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12若点N 为线段BMQ .当点N 在线段BM 上运动时点N 不与点B ,点M 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3,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4将△OAC 补成矩形,使得△,第三个顶点落在矩形这一边的对边上,试直接写出矩形的未知的顶点坐标不需要计算过程. 三、测试提高1. 2011山东东营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30-,,0,1,点D是线段BC 上的动点与端点B 、C 不重合,过点D 作直线12y x b =+交折线OAB 于点E . 1记△ODE 的面积为S .求S 与b 的函数关系式;2当点E 在线段OA 上时,且tan ∠DEO =12.若矩形OABC 关于直线DE 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1111O A B C .试探究四边形1111O A B C 与矩形OAB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该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第三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面积问题1. 2011辽宁大连如图,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A -1,0、B 3,0、C 0,3三点,对称轴与抛物线相交于点P 、与直线BC 相交于点M ,连接PB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QMB 与△PMB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在第一象限、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R ,使△RPM 与△RMB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直接写出点R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 2011湖北十堰如图,和点 B ,与y 轴交于点C 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己知点H 0,-1.问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G 点G 在y 轴的左侧,使得S △GHC =S △GHA 若存在,求出点G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抛物线上点D 在x 轴上的正投影为点E ﹣2,0,F 是OC 的中点,连接DF ,P 为线段BD 上的一点,若∠EPF =∠BDF ,求线段PE 的长.3. 2010天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顶点为E . Ⅰ若2b =,3c =,求此时抛物线顶点E 的坐标;Ⅱ将Ⅰ中的抛物线向下平移,若平移后,在四边形ABEC 中满足S △BCE = S △ABC ,求此时直线BC 的解析式;Ⅲ将Ⅰ中的抛物线作适当的平移,若平移后,在四边形ABEC 中满足S △BCE =2S △AOC ,且顶点E 恰好落在直线43y x =-+上,求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4. 2011山东聊城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12cm,BC =8cm .点E 、F 、G 分别从点A 、B 、C 同时出发,沿矩形的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点E 、G 的速度均为2cm/s,点F 的速度为4cm/s,当点F 追上点G 即点F 与点G 重合时,三个点随之停止移动.设移动开始后第t s 时,△EFG 的面积为S cm 2.1当t =1s 时,S 的值是多少2写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3若点F 在矩形的边BC 上移动,当t 为何值时,以点B 、E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C 、F 、G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说明理由.5. 2011江苏淮安如图,在Rt△ABC中,∠C =90°,AC =8,BC =6,点P 在AB 上,AP =2,点E 、F 同时从点P 出发,分别沿PA 、PB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B 匀速运动,点E 到达点A 后立刻以原速度沿AB 向点B 运动,点F 运动到点B 时停止,点E 也随之停止.在点E 、F 运动过程中,以EF 为边作正方形EFGH ,使它与△ABC 在线段AB 的同侧.设E 、F 运动的时间为t 秒t >0,正方形EFGH 与△ABC 重叠部分面积为S .1当t =1时,正方形EFGH 的边长是 .当t =3时,正方形EFGH 的边长是 . 2当0<t ≤2时,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3直接答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t 为何值时,S 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A EB FC GDA 备用图三、测试提高1. 2010山东东营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BC =12,△ABC 的面积为48,D ,E 分别是边AB ,AC 上的两个动点D 不与A ,B 重合,且保持DE ∥BC ,以DE 为边,在点A 的异侧作正方形DEFG .1当正方形DEFG 的边GF 在BC 上时,求正方形DEFG 的边长;2设DE = x ,△ABC 与正方形DEFG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试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写出x 的取值范围,并求出y 的最大值.第四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 三角形存在性问题板块一、等腰三角形存在性1. 2011江苏盐城如图,已知一次函数7y x =-+与正比例函数34y x =的图象交于点A ,且与x 轴交于点B .1求点A 和点B 的坐标;2过点A 作AC ⊥y 轴于点C ,过点B 作直线l ∥y 轴.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O —C —A 的路线向点A 运动;同时直线l 从点B 出发,以相同速度向左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l 交x 轴于点R ,交线段BA 或线段AO 于点Q .当点P 到达点A 时,点P 和直线l 都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动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是否存在以A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备用图2. 2009湖北黄冈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1410189y x x =--与x 轴的交点为点A ,与y 轴的交点为点B ,过点B 作x 轴的平行线BC ,交抛物线于点C ,连结AC .现有两动点P ,Q 分别从O ,C 两点同时出发,点P 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OA 向终点A 移动,点Q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B 向点B 移动,点P 停止运动时,点Q 也同时停止运动,线段OC ,PQ 相交于点D ,过点D 作DE ∥OA ,交CA 于点E ,射线QE 交x 轴于点F .设动点P ,Q 移动的时间为t 单位:秒B AD E F G C B 备用图1 A C B 备用图2 A C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顶点的坐标;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A 为平行四边形请写出计算过程;3当902t <<时,△PQF 的面积是否总为定值若是,求出此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4当t 为何值时,△PQF 为等腰三角形请写出解答过程.板块二、直角三角形3. 2009四川眉山如图,已知直线112y x =+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D ,抛物线212y x bx c =++与直线交于A 、E 两点,与x 轴交于B 、C 两点,且B 点坐标为 1,0.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动点P 在x 轴上移动,当△PAE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4. 2010广东中山如图所示,矩形ABCD 的边长AB =6,BC =4,点F 在DC 上,DF =2.动点M 、N 分别从点D 、B 同时出发,沿射线DA 、线段BA 向点A 的方向运动点M 可运动到DA 的延长线上,当动点N 运动到点A 时,M 、N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连接FM 、FN ,当F 、N 、M 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可得△FMN ,过△FMN 三边的中点作△PWQ .设动点M 、N 的速度都是1个单位/秒,M 、N 运动的时间为x 秒.试解答下列问题:1说明△FMN ∽△QWP ;2设04x ≤≤即M 从D 到A 运动的时间段.试问x 为何值时,△PWQ 为直角三角形当x 在何范围时,△PQW 不为直角三角形3问当x 为何值时,线段MN 最短求此时MN 的值.板块三、相似三角形存在性 5. 2011湖北天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y ax bx =+ 3+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3,0、B 1,0,过顶点C 作CH ⊥x 轴于点. 1直接填写:a = ,b = ,顶点C 的坐标为 ;2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D ,使得△ACD 是以AC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若点P 为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点P 与顶点C 不重合,PQ ⊥AC 于点Q ,当△PCQ 与△ACH 相似时,求点P 的坐标. W QPNM F D CB A备用图三、测试提高1. 2009广西钦州如图,已知抛物线234y x bx c =++与坐标轴交于A 、B 、C 三点, A 点的坐标为-1,0,过点C 的直线334y x t=-与x 轴交于点Q ,点P 是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过P 作PH ⊥OB 于点H .若PB =5t ,且01t <<.1填空:点C 的坐标是_____,b =_____,c =_____;2求线段QH 的长用含t 的式子表示;3依点P 的变化,是否存在t 的值,使以P 、H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Q 相似若存在,求出所有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第五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四边形存在性问题1. 2009黑龙江齐齐哈尔直线364y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动点P 、Q 同时从O 点出发,同时到达A 点,运动停止.点Q 沿线段OA 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P 沿路线O →B →A 运动.1直接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2设点Q 的运动时间为t 秒,△OPQ 的面积为S ,求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485S =时,求出点P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O 、P 、Q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 的坐标.2. 2010河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A (40),-,B (04),-,C (2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 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 的横坐标为m ,△AMB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 的最大值.3若点P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 是直线x y -=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够使得点P 、Q 、B 、O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 的坐标.3. 2011黑龙江鸡西已知直线y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ABC =60°,BC 与x 轴交于点C .1试确定直线BC 的解析式;2若动点P 从A 点出发沿AC 向点C 运动不与A 、C 重合,同时动点Q 从C 点出发沿CBA 向点A 运动不与C 、A 重合,动点P 的运动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动点Q 的运动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APQ 的面积为S ,P 点的运动时间为t 秒,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APQ 的面积最大时,y 轴上有一点M ,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N ,使以A 、Q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N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 2007河南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 =27的抛物线经过点A 6,0和B0,4.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顶点坐标;2设点Ex ,y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四象限,四边形OEAF 是以OA 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求四边形OEAF 的面积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①当四边形OEAF 的面积为24时,请判断OEAF 是否为菱形②是否存在点E ,使四边形OEAF 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 2010黑龙江大兴安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2y x =+12的图象分别交x轴、y 轴于A 、B 两点.过点A 的直线交y 轴正半轴于点M,且点M 为线段OB 的中点. 1求直线AM 的解析式;2试在直线AM 上找一点P ,使得S △ABP =S △AOB ,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3若点H 为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这样的点H ,使以A 、B 、M 、H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H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三、测试提高 1. 2009辽宁抚顺已知:如图所示2=++y ax x c a ≠0与x C .1求出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有一点D ,D 的坐标,并求出直线AD 的解析式;3在2中的直线AD P ,x 轴上有一动点Q .是否存在以A 、M 、P 、Q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六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线段之间的关系1. 2010天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CB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3OA =,4OB =,D 为边OB 的中点.Ⅰ若E 为边OA 上的一个动点,当△CDE 的周长最小时,求点E 的坐标;Ⅱ若E 、F 为边OA 上的两个动点,且2EF =,当四边形CDEF 的周长最小时,求点E 、F 的坐标.2. 2011四川广安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BC ∥AD ,∠=90°,BC 与y 轴相交于点M ,且M 是BC 的中点,A 、B 、D 三点的坐标分别是A 1 0-,,B 1 2-,,D 3,0.连接DM ,并把线段DM 沿DA 方向平移到ON .若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D 、M 、N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PA =PC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 ,点Q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当点Q 在什么位置时有|QE -QC |最大并求出最大值.3. 2011四川眉山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0,1,B 4-,4,将点B 绕点A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点C ,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抛物线经过点B .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点C 的坐标;2 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 ,设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1d ,点P 到点A 的距离为2d ,试说明211d d =+;3 在2的条件下,请探究当点P 位于何处时,△PAC 的周长有最小值,并求出△PAC 的周长的最小值.4. 2011福建福州已知,如图,二次函数223y ax ax a =+-(0)a ≠图象的顶点为H ,与x轴交于A 、B 两点B 在A 点右侧,点H 、B 关于直线3:33l y x =+ 1求A 、B 两点坐标,并证明点A 在直线l 上; 2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点B 作直线BK ∥AH 交直线l 于K 点,M 、N 分别为直线AH 和直线l 上的两个动点,连接HN 、NM 、MK ,求HN +NM +MK 和的最小值.5. 2009湖南郴州 如图1,已知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M -2,-1,且y B O D C A xEyB O DC A x温馨提示:如图,可以作点D 关于x 轴的对称点D ',连接CD '与xP -1,-2为双曲线上的一点,Q 为坐标平面上一动点,PA 垂直于x 轴,QB 垂直于y 轴,垂足分别是A 、B .1写出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2当点Q 在直线MO 上运动时,直线MO 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 ,使得△OBQ 与△OAP 面积相等如果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当点Q 在第一象限中的双曲线上运动时,作以OP 、OQ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OPCQ ,求平行四边形OPCQ 周长的最小值. 图1 图26. 2010江苏苏州如图,以A 为顶点的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B .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0、0,4.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M m n ,M B O A 、、、,求点M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试问:22228PA PB PM ++>是否总成立请说明理由.三、测试提高1. 2009浙江舟山如图,已知点A -4,8和点B 2,n 在抛物线2=y ax 上.1求a 的值及点B 关于x 轴对称点P 的坐标,并在x 轴上找一点Q ,使得AQ +QB 最短,求出点Q 的坐标;2平移抛物线2=y ax ,记平移后点A 的对应点为A ′,点B 的对应点为B ′,点C -2,0和点D -4,0是x 轴上的两个定点.①当抛物线向左平移到某个位置时,A ′C +CB ′ 最短,求此时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②当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时,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四边形A ′B ′CD 的周长最短若存在,求出此时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七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定值问题1. 2011天津已知抛物线1C :21112y x x =-+,点F 1,1. Ⅰ求抛物线1C 的顶点坐标;Ⅱ①若抛物线1C 与y 轴的交点为A ,连接AF ,并延长交抛物线1C 于点B ,求证:112AF BF +=;②抛物线1C 上任意一点P P P x y ,01P x <<,连接PF ,并延长交抛物线1C 于点Q Q Q x y ,,试判断112PF QF+=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Ⅲ将抛物线1C 作适当的平移,得抛物线2C :221()2y x h =-,若2x m <≤时,2y x ≤恒成立,求m 的最大值.2. 2009湖南株洲如图,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90ACB ∠=︒,AC BC =,点A 、C 在x轴上,点B 坐标为3,m 0m >,线段AB 与y 轴相交于点D ,以P 1,0为顶点的抛物线过点B 、D .1求点A 的坐标用m 表示;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设点Q 为抛物线上点P 至点B 之间的一动点,连结PQ 并延长交BC 于点E ,连结BQ 并延长交AC 于点F ,试证明:()FC AC EC +为定值.3. 2008山东济南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a ≠0,顶点C1,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10)A -,.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以AB 为直径作圆,与抛物线交于点D ,与抛物线对称轴交于点E ,依次连接A 、D 、B 、E ,点P 为线段AB 上一个动点P 与A 、B 两点不重合,过点P 作断PM PNBE AD+是否为PM ⊥AE 于M ,PN ⊥DB 于N ,请判定值 若是,请求出此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若点S 是线段EP 上一点,过点S 作FG ⊥EP ,FG 分别与边.AE 、BE相交于点F 、GF 与A 、E 不重合,G 与E 、B 不重合,请判断PA EFPB EG=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4. 2011湖南株洲孔明是一个喜欢探究钻研的同学,他在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某条抛物线2(0)y ax a =<的性质时,将一把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两直角边与该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请解答以下问题: 1若测得OA OB ==如图1,求a 的值;2对同一条抛物线,孔明将三角板绕点O 旋转到如图2所示位置时,过B 作BF x ⊥轴于点F ,测得1OF =,写出此时点B 的坐标,并求点A 的横坐标...; 3对该抛物线,孔明将三角板绕点O 旋转任意角度时惊奇地发现,交点A 、B 的连线段总经过一个固定的点,试说明理由并求出该点的坐标.5. 2009湖北武汉如图,抛物线24y ax bx a =+-经过()10A -,、()04C ,两点,与x 轴交于另一点B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1D m m +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求点D 关于直线BC 对称的点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连接BD ,点P 为抛物线上一点,且45DBP ∠=︒,求点P 的坐标.三、测试提高1. 2009湖南湘西在直角坐标系xOy与x 轴交于两点A 、B ,与y 的坐标是3,0.将直线y kx =沿y 轴向上平移3(1) 求k 的值;(2) 求直线BC 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3) 求△ABC 的面积;(4) 设抛物线顶点为D ,点P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APD =∠ACB ,求点P 的坐标.、第八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 几何三大变换问题1. 2009山西太原问题解决:如图1,将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落在CD 边上一方法指导:图1 图2 图3 图4αθ4HB 2B 3A 3A 222B 1A 1A 011点E 不与点C ,D 重合,压平后得到折痕MN .当12CE CD =时,求AMBN 的值. 类比归纳:在图1中,若13CE CD =,则AMBN 的值等于 ;若14CE CD =,则AMBN的值等于 ;若1CE CD n=n 为整数,则AMBN 的值等于 .用含n 的式子表示 联系拓广: 如图2,将矩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落在CD 边上一点E 不与点C D ,重合,压平后得到折痕MN ,设()111AB CE m BC m CD n=>=,,则AMBN 的值等于 .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 2. 2011陕西如图①,在矩形ABCD 中,将矩形折叠,使B落在边AD 含端点上,落点记为E ,这时折痕与边BC 或边CD 含端点交于点F ,然后再展开铺平,则以B 、E 、F 为顶点的△BEF 称为矩形ABCD 的“折痕三角形”.1由“折痕三角形”的定义可知,矩形ABCD 的任意一个“折痕△BEF ”是一个_________三角形;2如图②,在矩形ABCD 中,AB =2,BC =4.当它的“折痕△BEF ”的顶点E 位于边AD 的中点时,画出这个“折痕△BEF ”,并求出点F 的坐标;3如图③,在矩形ABCD 中, AB =2,BC =4,该矩形是否存在面积最大的“折痕△BEF ”若存在,说明理由,并求出此时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为什么图① 图② 图③3. 2010江西南昌课题:两个重叠的正多边形,其中的一个绕某一个顶点旋转所形成的有关问题. 实验与论证设旋转角∠A 1A 0B 1=αα<∠A 1A 0A 2,θ1,θ2,θ3,θ4,θ5,θ6所表示的角如图所示. 1用含α的式子表示:θ3=_________,θ4=_________,θ5=_________;图1-图4中,连接A 0H 时,在不添加其他辅助线的情况下,是否存在与直线0H 垂直且被它平分的线段若存在,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图给出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归纳与猜想图2NA B CD E F M图1A BCDE FM N设正n 边形A 0A 1A 2…A n -1与正n 边形A 0B 1B 2…B n -1重合其中,A 1与B 1重合,现将正n 边形A 0B 1B 2…B n -1绕顶点A 0逆时针旋转αn1800<<α. 3设θn 与上述“θ3,θ4,…”的意义一样,请直接写出θn 的度数;4试猜想在n 边形且不添加其他辅助线的情形下,是否存在与直线A 0H 垂直且被它平分的线段若存在,请将这条线段用相应的顶点字母表示出来不要求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 2009山东德州已知正方形ABCD 中,E 为对角线BD 上一点,过E 点作EF ⊥BD 交BC于F ,连接DF ,G 为DF 中点,连接EG ,CG . 1求证:EG =CG ;2将图①中△BEF 绕B 点逆时针旋转45o,如图②所示,取DF 中点G ,连接EG ,CG .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将图①中△BEF 绕B 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③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通过观察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均不要求证明5. 2010江苏苏州刘卫同学在一次课外活动中,用硬纸片做了两个直角三角形,见图①、②.图①中,90°,B ∠=306cm °,;A BC ∠==图②中,90D =°,45E ∠=°, 4cm DE =.图③是刘卫同学所做的一个实验:他将DEF △的直角边DE 与△ABC 的斜边AC 重合在一起,并将DEF △沿AC 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D 、E 两点始终在AC 边上移动开始时点与点重合. 1在DEF △沿AC 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刘卫同学发现:F C 、两点间的距离逐渐____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刘卫同学经过进一步地研究,编制了如下问题:问题①:当DEF △移动至什么位置,即AD 的长为多少时,F C 、的连线与AB 平行 问题②:当DEF △移动至什么位置,即AD 的长为多少时,以线段AD FC BC 、、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问题③:在DEF △的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得15FCD ∠=°?如果存在,求出AD 的长度;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请你分别完成上述三个问题的解答过程.三、测试提高1. 2009湖南常德如图1,若△ABC 和△ADE 为等边三角形,M ,N 分别EB ,CD 的中点,易证:F BA D E G图①F A D G图② F A E 图③ ①图②F ED AB图③D。
2019-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试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七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

2019-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试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七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课前导学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常见的有两类:第一类问题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条动线段的和的最小值问题,常见的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关键是指出一条对称轴“河流”(如图1).三条动线段的和的最小值问题,常见的是典型的“台球两次碰壁”或“光的两次反射”问题,关键是指出两条对称轴“反射镜面”(如图2).两条线段差的最大值问题,一般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当三点共线时,两条线段差的最大值就是第三边的长.如图3,PA与PB的差的最大值就是AB,此时点P在AB 的延长线上,即P′.解决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有时候求函数的最值更方便,本讲不涉及函数最值问题.图1 图2 图3 第二类问题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垂线段最短”.如图4,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AE平分∠BAC交BC于E.点P在AE上,点Q在AB 上,那么△BPQ周长的最小值是多少呢?如果把这个问题看作“牛喝水”问题,AE是河流,但是点Q不确定啊.第一步,应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如图5,设点B关于“河流AE”的对称点为F,那么此刻PF+PQ的最小值是线段FQ.第二步,应用“垂线段最短”.如图6,在点Q运动过程中,FQ的最小值是垂线段FH.这样,因为点B和河流是确定的,所以点F是确定的,于是垂线段FH也是确定的.图4 图5 图6例 50 xx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第26题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A(-1, 0)、B(2, 0)、C(0, 2)三点.(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点P是第一象限内此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3)如图2,设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点E,垂足为D,M为抛物线的顶点,那么在直线DE上是否存在一点G,使△CMG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图2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4郴州26”,拖动点P运动,可以体验到,当点P运动到CB 的中点的正上方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拖动点G运动,可以体验到,当A、G、M三点共线时,GC+GM最小,△CMG的周长最小.思路点拨1.设交点式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比较简便.2.连结OP,把四边形ABPC的面积分割为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和.3.第(3)题先用几何说理确定点G的位置,再用代数计算求解点G的坐标.图文解析(1)因为抛物线与x轴交于A(-1, 0)、B(2, 0)两点,设y=a(x+1)(x-2).代入点C(0, 2),可得a=-1.所以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x-2)=-x2+x+2.(2)如图3,连结OP.设点P的坐标为(x,-x2+x+2).由于S△AOC=1,S△POC=x,S△POB=-x2+x+2,所以S四边形ABPC=S△AOC+S△POC+S△POB=-x2+2x+3=-(x-1)2+4.因此当x=1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4.此时P(1, 2).(3)第一步,几何说理,确定点G的位置:如图4,在△CMG中,CM为定值,因此当GC+GM最小时,△CMG的周长最小.由于GA=GC,因此当GA+GM最小时,GC+GM最小.当点G落在AM上时,GA+GM最小(如图5).图3 图4 图5 第二步,代数计算,求解点G的坐标:如图6,,cos∠CAO=,所以,E.如图7,由y=-x2+x+2=,得M.由A(-1, 0)、M,得直线AM的解析式为.作GH⊥x轴于H.设点G的坐标为.由于tan∠GEH=tan∠ACO=,所以,即EH=2GH.所以.解得.所以G.图6 图7 图8考点伸展第(2)题求四边形ABPC的面积,也可以连结BC(如图8).因为△ABC的面积是定值,因此当△PCB的面积最大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也最大.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CB于F.因为△PCF与△PBF有公共底边PF,高的和等于C、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所以当PF最大时,△PCB的面积最大.设点P(x,-x2+x+2),F(x,-x+2),那么PF=-x2+2x.当x=1时,PF最大.此时P(1, 2).例 51 xx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第25题如图1,抛物线y=ax2+bx+c关于y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O,点B和点C(-3,-3)均在抛物线上,点F在y轴上,过点作直线l与x轴平行.(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BC的解析式;(2)设点D(x, y)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点D不与B、C重合),过点D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交于点G,设线段GD的长为h,求h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x为何值时,线段GD的长度h最大,最大长度h的值是多少?(3)若点P(m, n)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三象限的一个动点,连结PF并延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Q,过点Q作QS⊥l,垂足为S,过点P作PN⊥l,垂足为N,试判断△FNS的形状,并说明理由;(4)若点A(-2, t)在线段BC上,点M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F,当点M在何位置时,MF+MA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此时点M的坐标与MF+MA的最小值.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4湘西25”,点击屏幕左下方的按钮(2),拖动点D在BC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当点D是BC的中点时,GD最大.点击按钮(3),拖动点P运动,可以体验到,△FNS保持直角三角形的形状.点击按钮(4),拖动点M运动,可以体验到,ME与MF保持相等,当AE是垂线段时,ME+MA最小.思路点拨1.第(2)题用x表示G、D两点的纵坐标,GD的长就转化为关于x的二次函数.2.第(3)题是典型结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它与点F间的距离.3.第(4)题要经过两步说理,得到MF+MA的最小值是点A到l的垂线段长.图文解析(1)因为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所以y=ax2.代入点C(-3,-3),得.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代入B、C(-3,-3),得4 2,33 3. k bk b⎧+=-⎪⎨⎪-+=-⎩解得,b=-2.所以直线BC的解析式为.(2)由于点D、G分别在直线BC和抛物线上,所以D,G.所以h=GD==.因此当时,h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3)如图2,设点为H.设直线PQ的解析式为.联立直线PQ:与抛物线,消去y,得.所以x1·x2=.它的几何意义是HS·HN=.又因为HF=.所以HF2=HS·HN.所以.所以tan∠1=tan∠2.所以∠1=∠2.又因为∠1与∠3互余,所以∠2与∠3互余.所以△FNS是直角三角形.(4)MF+MA的最小值是,此时点M的坐标是.图2 图3 图4考点伸展第(3)题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到PF=PN.同理得到QF=QS.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等边对等角”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NFC=90°.应用这个结论,就容易解答第(4)题:如图3,作ME⊥l于E,那么MF=ME.当ME+MA的值最小时,MF+MA的值也最小.当A、M、E三点共线时,ME+MA的值最小,最小值为AE.而AE的最小值为点A到l的垂线段,即AE⊥l时,AE最小(如图4).-----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1.7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

§1.7 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课前导学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常见的有两类:第一类问题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条动线段的和的最小值问题,常见的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关键是指出一条对称轴“河流”(如图1).三条动线段的和的最小值问题,常见的是典型的“台球两次碰壁”或“光的两次反射”问题,关键是指出两条对称轴“反射镜面”(如图2).两条线段差的最大值问题,一般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当三点共线时,两条线段差的最大值就是第三边的长.如图3,PA与PB的差的最大值就是AB,此时点P在AB的延长线上,即P′.解决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有时候求函数的最值更方便,本讲不涉及函数最值问题.图1 图2 图3第二类问题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垂线段最短”.如图4,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AE平分∠BAC交BC于E.点P在AE上,点Q在AB上,那么△BPQ 周长的最小值是多少呢?如果把这个问题看作“牛喝水”问题,AE是河流,但是点Q不确定啊.第一步,应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如图5,设点B关于“河流AE”的对称点为F,那么此刻PF +PQ的最小值是线段FQ.第二步,应用“垂线段最短”.如图6,在点Q运动过程中,FQ的最小值是垂线段FH.这样,因为点B和河流是确定的,所以点F是确定的,于是垂线段FH也是确定的.图4 图5 图6例 50 2019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第26题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A(-1, 0)、B(2, 0)、C(0, 2)三点.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点P 是第一象限内此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PC 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3)如图2,设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交x 轴于点E ,垂足为D ,M 为抛物线的顶点,那么在直线DE 上是否存在一点G ,使△CMG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G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图2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4郴州26”,拖动点P 运动,可以体验到,当点P 运动到CB 的中点的正上方时,四边形ABPC 的面积最大.拖动点G 运动,可以体验到,当A 、G 、M 三点共线时,GC +GM 最小,△CMG 的周长最小. 思路点拨1.设交点式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比较简便.2.连结OP ,把四边形ABPC 的面积分割为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和.3.第(3)题先用几何说理确定点G 的位置,再用代数计算求解点G 的坐标. 图文解析(1)因为抛物线与x 轴交于A(-1, 0)、B(2, 0)两点,设y =a(x +1)(x -2). 代入点C(0, 2),可得a =-1.所以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1)(x -2)=-x 2+x +2. (2)如图3,连结OP .设点P 的坐标为(x,-x 2+x +2). 由于S △AOC =1,S △POC =x ,S △POB =-x 2+x +2,所以S 四边形ABPC =S △AOC +S △POC +S △POB =-x 2+2x +3=-(x -1)2+4. 因此当x =1时,四边形ABPC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4.此时P(1, 2). (3)第一步,几何说理,确定点G 的位置:如图4,在△CMG 中,CM 为定值,因此当GC +GM 最小时,△CMG 的周长最小. 由于GA =GC ,因此当GA +GM 最小时,GC +GM 最小. 当点G 落在AM 上时,GA +GM 最小(如图5).图3 图4 图5 第二步,代数计算,求解点G 的坐标:如图6,AC =cos ∠CAO =AD AO AE AC ==52AE ==,E 3(,0)2.如图7,由y =-x 2+x +2=219()24x --+,得M 19()24,. 由A(-1, 0)、M 19()24,,得直线AM 的解析式为3322y x =+.作GH ⊥x 轴于H .设点G 的坐标为33(,)22x x +.由于tan ∠GEH =tan ∠ACO =12,所以12GH EH =,即EH =2GH .所以3332()222x x -=+.解得38x =-.所以G 315(,)816-.图6 图7 图8考点伸展第(2)题求四边形ABPC 的面积,也可以连结BC (如图8).因为△ABC 的面积是定值,因此当△PCB 的面积最大时,四边形ABPC 的面积也最大. 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CB 于F .因为△PCF 与△PBF 有公共底边PF ,高的和等于C 、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所以当PF 最大时,△PCB 的面积最大.设点P(x,-x 2+x +2),F(x,-x +2),那么PF =-x 2+2x . 当x =1时,PF 最大.此时P(1, 2).例 51 2019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第25题如图1,抛物线y =ax 2+bx +c 关于y 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O ,点B 4(2)3-,和点C(-3,-3)均在抛物线上,点F 3(0)4-,在y 轴上,过点3(0)4,作直线l 与x 轴平行.(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BC 的解析式;(2)设点D(x, y)是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点D 不与B 、C 重合),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与抛物线交于点G ,设线段GD 的长为h ,求h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x 为何值时,线段GD 的长度h 最大,最大长度h 的值是多少?(3)若点P(m, n)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三象限的一个动点,连结PF 并延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Q ,过点Q 作QS ⊥l ,垂足为S ,过点P 作PN ⊥l ,垂足为N ,试判断△FNS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4)若点A(-2, t)在线段BC 上,点M 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F ,当点M 在何位置时,MF +MA 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此时点M 的坐标与MF +MA 的最小值.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4湘西25”,点击屏幕左下方的按钮(2),拖动点D 在BC 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当点D 是BC 的中点时,GD 最大.点击按钮(3),拖动点P 运动,可以体验到,△FNS 保持直角三角形的形状.点击按钮(4),拖动点M 运动,可以体验到,ME 与MF 保持相等,当AE 是垂线段时,ME +MA 最小. 思路点拨1.第(2)题用x 表示G 、D 两点的纵坐标,GD 的长就转化为关于x 的二次函数. 2.第(3)题是典型结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它与点F 间的距离. 3.第(4)题要经过两步说理,得到MF +MA 的最小值是点A 到l 的垂线段长. 图文解析(1)因为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所以y =ax 2.代入点C(-3,-3),得13a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3y x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b ,代入B 4(2)3-,、C(-3,-3),得42,33 3.k b k b ⎧+=-⎪⎨⎪-+=-⎩ 解得13k =,b =-2.所以直线BC 的解析式为123y x =-.(2)由于点D 、G 分别在直线BC 和抛物线上,所以D 1(,2)3x x -,G 21(,)3x x -. 所以h =GD =211(2)33x x ---=21125(+)+3212x -.因此当12x=-时,h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512.(3)如图2,设点3(0)4,为H.设直线PQ的解析式为34y kx=-.联立直线PQ:34y kx=-与抛物线213y x=-,消去y,得21334x kx+-=.所以x1·x2=94-.它的几何意义是HS·HN=94.又因为HF=32.所以HF2=HS·HN.所以HF HSHN HF=.所以tan∠1=tan∠2.所以∠1=∠2.又因为∠1与∠3互余,所以∠2与∠3互余.所以△FNS是直角三角形.(4)MF+MA的最小值是83,此时点M的坐标是4(2,)3--.图2 图3 图4考点伸展第(3)题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到PF=PN.同理得到QF=QS.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等边对等角”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NFC=90°.应用这个结论,就容易解答第(4)题:如图3,作ME⊥l于E,那么MF=ME.当ME+MA的值最小时,MF+MA的值也最小.当A、M、E三点共线时,ME+MA的值最小,最小值为AE.而AE的最小值为点A到l的垂线段,即AE⊥l时,AE最小(如图4).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方程x 2+6x ﹣5=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后所得方程为( ) A .(x+3)2=14 B .(x ﹣3)2=14 C .(x+3)2=4 D .(x ﹣3)2=4 2.已知P (x ,y )是直线y =1322x -上的点,则4y ﹣2x+3的值为( ) A .3B .﹣3C .1D .03.已知二次函数y =x 2﹣4x+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B .若图象与x 轴有交点,则a≤4C .当a =3时,不等式x 2﹣4x+a >0的解集是1<x <3D .若将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过点(1,﹣2),则a =﹣34.如图,已知a ∥b ,点A 在直线a 上,点B 、C 在直线b 上,∠1=120°,∠2=50°,则∠3为( )A .70°B .60°C .45°D .30°5.已知直线y =kx ﹣2经过点(3,1),则这条直线还经过下面哪个点( ) A .(2,0) B .(0,2)C .(1,3)D .(3,﹣1)6.若代数式42x -的值与0(1)-互为相反数,则x =( ) A .1B .2C .2-D .47.甲队有工人96人,乙队有工人72人,如果要求乙队的人数是甲队人数的13,应从乙队调多少人去甲队?如果设应从乙队调x 人到甲队,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 A .1(96)723x x -=- B .196723x x ⨯-=-C .1(96)723x x+=-D .196(72)3x x +=- 8.如图是L 型钢材的截面,5个同学分别列出了计算它的截面积的算式,甲:()ac b c c +-;乙:()a c c bc -+;丙:2ac bc c +-;丁:()()ab a c b c ---;戊:()()a c c b c c -+-.你认为他们之中正确的是( )A .只有甲和乙B .只有丙和丁C .甲、乙、丙和丁D .甲、乙、丙、丁和戊9.已知ABC △,D 是AC 上一点,用尺规在AB 上确定一点E ,使ADE ∽ABC △,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 )A. B. C.D.10.转动A 、B 两个盘当指针分别指向红色和蓝色时称为配紫色成功。
209-2012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 及 答案

初中数学压轴题目录第一部分函数图象中点的存在性问题1.1 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例1 2012年苏州市中考第29题例2 2012年黄冈市中考第25题例3 2011年上海市闸北区中考模拟第25题例4 2011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模拟第24题例5 2010年义乌市中考第24题例6 2010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模拟第24题例7 2009年临沂市中考第26题例8 2009年上海市闸北区中考模拟第25题1.2 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例1 2012年扬州市中考第27题例2 2012年临沂市中考第26题例3 2011年湖州市中考第24题例4 2011年盐城市中考第28题例5 2010年上海市闸北区中考模拟第25题例6 2010年南通市中考第27题例7 2009年重庆市中考第26题1.3 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例1 2012年广州市中考第24题例2 2012年杭州市中考第22题例3 2011年沈阳市中考第25题例4 2011年浙江省中考第23题例5 2010年北京市中考第24题例6 2009年嘉兴市中考第24题例7 2008年河南省中考第23题1.4 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例1 2012年福州市中考第21题例2 2012年烟台市中考第26题例3 2011年上海市中考第24题例4 2011年江西省中考第24题例5 2010年河南省中考第23题例6 2010年山西省中考第26题例7 2009年福州市中考第21题例8 2009年江西省中考第24题1.5 因动点产生的梯形问题例1 2012年上海市松江中考模拟第24题例2 2012年衢州市中考第24题例3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模拟第24题例4 2011年义乌市中考第24题例5 2010年杭州市中考第24题例6 2010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模拟第24题例7 2009年广州市中考第25题1.6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例1 2012年菏泽市中考第21题例2 2012年河南省中考第23题例3 2011年南通市中考第28题例4 2011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模拟第24题例5 2010年广州市中考第25题例6 2010年扬州市中考第28题例7 2009年兰州市中考第29题1.7因动点产生的相切问题例1 2012年河北省中考第25题例2 2012年无锡市中考第28题1.8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例1 2012年滨州市中考第24题例2 2012年山西省中考第26题第二部分图形运动中的函数关系问题2.1 由比例线段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例1 2012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模拟第25题例2 2012年连云港市中考第26题例3 2010年上海市中考第25题2.2 由面积公式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例1 2012年广东省中考第22题例2 2012年河北省中考第26题例3 2011年淮安市中考第28题例4 2011年山西省中考第26题例5 2011年重庆市中考第26题第一部分函数图象中点的存在性问题1.1 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例1 2012年苏州市中考第29题如图1,已知抛物线211(1)444by x b x =-++(b 是实数且b >2)与x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A 位于点B 是左侧),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1)点B 的坐标为______,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用含b 的代数式表示);(2)请你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PCOB 的面积等于2b ,且△PBC 是以点P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请你进一步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Q ,使得△QCO 、△QOA 和△QAB 中的任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全等可看作相似的特殊情况)?如果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2苏州29”,拖动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存在四边形PCOB 的面积等于2b 的时刻.双击按钮“第(3)题”,拖动点B ,可以体验到,存在∠OQA =∠B 的时刻,也存在∠OQ ′A =∠B 的时刻.思路点拨1.第(2)题中,等腰直角三角形PBC 暗示了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2.联结OP ,把四边形PCOB 重新分割为两个等高的三角形,底边可以用含b 的式子表示.3.第(3)题要探究三个三角形两两相似,第一直觉这三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Q 最大的可能在经过点A 与x 轴垂直的直线上.满分解答(1)B 的坐标为(b , 0),点C 的坐标为(0,4b ). (2)如图2,过点P 作PD ⊥x 轴,PE ⊥y 轴,垂足分别为D 、E ,那么△PDB ≌△PEC . 因此PD =PE .设点P 的坐标为(x, x). 如图3,联结OP .所以S 四边形PCOB =S △PCO +S △PBO =1152428b x b x bx ⨯⋅+⨯⋅==2b .解得165x =.所以点P 的坐标为(1616,55).图2 图3(3)由2111(1)(1)()4444b y x b x x x b =-++=--,得A (1, 0),OA =1. ①如图4,以OA 、OC 为邻边构造矩形OAQC ,那么△OQC ≌△QOA . 当BA QA QA OA=,即2QA BA OA =⋅时,△BQA ∽△QOA . 所以2()14bb =-.解得843b =±.所以符合题意的点Q 为(1,23+).②如图5,以OC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x =1交于点Q ,那么∠OQC =90°。
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全套)

么BM=PM=5-m.在Rt△BEF中,BE=2,∠B=60°,所以BF=4.在Rt△OFM中,
FM=BF-BM=4-(5-m)=m-1,∠OFM=30°,所以OM=
3(m
1).
3
所以OB2=BM2+OM2=(5
m)21(m
由直线AC:y=-2x-6,可得H(x,-2x-6).又因为P(x,2x2+4x-6),所以HP=-2x2-6x.因为△PAH与△PCH有公共底边HP,高的和为A、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3,所以
2
挑战中考系列(数学)
S=S△APC=S△APH+S△CPH=3
(-2x2-6x)=3(x
3
)2
27.
2
2
4
例2
P看上去象是AB的中点,其实离得很近而已.
思路点拨1.第(2)题先确定△PCB是直角三角形,再验证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2.第(3)题理解△PCB的外接圆的圆心
O很关键,圆心O在确定的BC的垂直平分
线上,同时又在不确定的
BP的垂直平分线上.而BP与AP是相关的,这样就可以以
AP为
自变量,求S的函数关系式.图文解析
问题1,为什么设
AP=2m呢?这是因为线段A以减少一些分数运算.这不影响求
S的最小值.
问题2,如果圆心O在线段EF的延长线上,S关于m的解析式是什么?
如图6,圆心O在线段EF的延长线上时,不同的是
FM=BM-BF=(5-m)-4=1-m.
x的值;若不
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3)设△ADP与△PCB的外接圆的面积分别为
S1、S2,若S=S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
课前导学
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常见的有两类:
第一类问题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条动线段的和的最小值问题,常见的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关键是指出一条对称轴“河流”(如图1).
三条动线段的和的最小值问题,常见的是典型的“台球两次碰壁”或“光的两次反射”问题,关键是指出两条对称轴“反射镜面”(如图2).
两条线段差的最大值问题,一般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当三点共线时,两条线段差的最大值就是第三边的长.如图3,PA与PB的差的最大值就是AB,此时点P在AB 的延长线上,即P′.
解决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有时候求函数的最值更方便,本讲不涉及函数最值问题.
图1 图2 图3 第二类问题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垂线段最短”.
如图4,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AE平分∠BAC交BC于E.点P在AE上,点Q在AB 上,那么△BPQ周长的最小值是多少呢?
如果把这个问题看作“牛喝水”问题,AE是河流,但是点Q不确定啊.
第一步,应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如图5,设点B关于“河流AE”的对称点为F,那么此刻PF+PQ的最小值是线段FQ.
第二步,应用“垂线段最短”.如图6,在点Q运动过程中,FQ的最小值是垂线段FH.这样,因为点B和河流是确定的,所以点F是确定的,于是垂线段FH也是确定的.
图4 图5 图6
例 50 2014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第26题
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A(-1, 0)、B(2, 0)、C(0, 2)三点.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点P是第一象限内此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
(3)如图2,设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点E,垂足为D,M为抛物线的顶点,那么在直线DE上是否存在一点G,使△CMG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4郴州26”,拖动点P运动,可以体验到,当点P运动到CB 的中点的正上方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拖动点G运动,可以体验到,当A、G、M三点共线时,GC+GM最小,△CMG的周长最小.
思路点拨
1.设交点式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比较简便.
2.连结OP,把四边形ABPC的面积分割为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和.
3.第(3)题先用几何说理确定点G的位置,再用代数计算求解点G的坐标.
图文解析
(1)因为抛物线与x轴交于A(-1, 0)、B(2, 0)两点,设y=a(x+1)(x-2).
代入点C(0, 2),可得a=-1.
所以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x-2)=-x2+x+2.
(2)如图3,连结OP.设点P的坐标为(x,-x2+x+2).
由于S△AOC=1,S△POC=x,S△POB=-x2+x+2,
所以S四边形ABPC=S△AOC+S△POC+S△POB=-x2+2x+3=-(x-1)2+4.
因此当x=1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4.此时P(1, 2).
(3)第一步,几何说理,确定点G的位置:
如图4,在△CMG中,CM为定值,因此当GC+GM最小时,△CMG的周长最小.
由于GA =GC ,因此当GA +GM 最小时,GC +GM 最小.
当点G 落在AM 上时,GA +GM 最小(如图5).
图3 图4 图5
第二步,代数计算,求解点G 的坐标:
如图6,AC =cos ∠CAO =
AD AO AE AC ==52AE ==,E 3(,0)2. 如图7,由y =-x 2+x +2=219()24x --+,得M 19()24
,. 由A (-1, 0)、M 19()24,,得直线AM 的解析式为3322
y x =+. 作GH ⊥x 轴于H .设点G 的坐标为33(,)22
x x +. 由于tan ∠GEH =tan ∠ACO =12,所以12
GH EH =,即EH =2GH . 所以3332()222x x -=+.解得38x =-.所以G 315(,)816-.
图6 图7 图8
考点伸展
第(2)题求四边形ABPC 的面积,也可以连结BC (如图8).
因为△ABC 的面积是定值,因此当△PCB 的面积最大时,四边形ABPC 的面积也最大. 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CB 于F .
因为△PCF 与△PBF 有公共底边PF ,高的和等于C 、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所以当PF 最大时,△PCB 的面积最大.
设点P (x ,-x 2+x +2),F (x ,-x +2),那么PF =-x 2
+2x .
当x =1时,PF 最大.此时P (1, 2).
例 51 2014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第25题
如图1,抛物线y=ax2+bx+c关于y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O,点B
4 (2)
3
-,和
点C(-3,-3)均在抛物线上,点F
3
(0)
4
-,在y轴上,过点
3
(0)
4
,作直线l与x轴平行.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BC的解析式;
(2)设点D(x, y)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点D不与B、C重合),过点D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交于点G,设线段GD的长为h,求h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x为何值时,线段GD的长度h最大,最大长度h的值是多少?
(3)若点P(m, n)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三象限的一个动点,连结PF并延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Q,过点Q作QS⊥l,垂足为S,过点P作PN⊥l,垂足为N,试判断△FNS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4)若点A(-2, t)在线段BC上,点M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F,当点M在何位置时,MF+MA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此时点M的坐标与MF+MA的最小值.
图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4湘西25”,点击屏幕左下方的按钮(2),拖动点D在BC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当点D是BC的中点时,GD最大.点击按钮(3),拖动点P运动,可以体验到,△FNS保持直角三角形的形状.点击按钮(4),拖动点M运动,可以体验到,ME
与MF保持相等,当AE是垂线段时,ME+MA最小.
思路点拨
1.第(2)题用x表示G、D两点的纵坐标,GD的长就转化为关于x的二次函数.
2.第(3)题是典型结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它与点F间的距离.3.第(4)题要经过两步说理,得到MF+MA的最小值是点A到l的垂线段长.
图文解析
(1)因为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所以y=ax2.
代入点C(-3,-3),得
1
3
a=-.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
1
3
y x
=-.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代入B
4
(2)
3
-,、C(-3,-3),得
4
2,
3
3 3.
k b
k b
⎧
+=-
⎪
⎨
⎪-+=-
⎩
解得
1
3
k=,b=-2.所以直线BC的解析式为
1
2
3
y x
=-.
(2)由于点D 、G 分别在直线BC 和抛物线上,所以D 1
(,2)3x x -,G 21(,)3
x x -. 所以h =GD =211(2)33x x ---=21125(+)+
3212
x -. 因此当12x =-时,h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512
. (3)如图2,设点3(0)4,为H .设直线PQ 的解析式为34
y kx =-. 联立直线PQ :34y kx =-与抛物线213y x =-,消去y ,得213034
x kx +-=. 所以x 1·x 2=94-.它的几何意义是HS ·HN =94
. 又因为HF =32.所以HF 2=HS ·HN .所以HF HS HN HF
=. 所以tan ∠1=tan ∠2.所以∠1=∠2. 又因为∠1与∠3互余,所以∠2与∠3互余.所以△FNS 是直角三角形.
(4)MF +MA 的最小值是8
3,此时点M 的坐标是4(2,)3
--.
图2 图3 图4
考点伸展
第(3)题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到PF =PN .同理得到QF =QS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等边对等角”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NFC =90°.
应用这个结论,就容易解答第(4)题:
如图3,作ME ⊥l 于E ,那么MF =ME .
当ME +MA 的值最小时,MF +MA 的值也最小.
当A 、M 、E 三点共线时,ME +MA 的值最小,最小值为AE .
而AE 的最小值为点A 到l 的垂线段,即AE ⊥l 时,AE 最小(如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