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年中考复习第四章光现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本章复习和总结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本章复习和总结课件

表一光从空气斜射入水
实验序号 1 2 3
入射角 30° 45° 60°
折射角 22° 32° 41°
表二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
实验序号 入射角 折射角
4
30°
19°
5
45°
28°
6
60°
35°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2、5或3、6)中的数据
可知:当光从空气中以相同入射角斜射入不同介质中时,
折射角不同;
解:如图所示
6.如图太阳光与地面成30°角斜射过来, 要使光线沿竖直方向反射入井中,求作: ①反射光线;②平面镜的位置。
解:如图所示
7.如图所示,水下有一条鱼位于A点,A′为 水面上的观众看到鱼的像的位置,B处有一 个光源,请你在图中画出点B发光照亮A点 的光路图。
解:如图所示
布置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例1 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是( C )
A.小孔成像
光的 折射
C.看到地平线下的太阳
B.手影 D.激光束
例2 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计时的一种工 具。如图所示,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 置就可知道时间。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 的是( B )
A.池水映明月 光的反射
B.形影紧相依 光的直线传播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的数据可知: _当__光__从__空__气__斜__射__入__其__他__透__明__介__质__时__,__随__着__入__射__角__的__增___ _大__,__折__射__角__也__会__随__之__增__大__,__但__折__射__角__始__终__小__于__入__射__角__;

【中考突破】人教版2016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件-物理课件-第四章 光现象(共41张PPT)

【中考突破】人教版2016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件-物理课件-第四章 光现象(共41张PPT)

第四章 光现象光现象第四章勤思而优学【本章考点】1.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2.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3.光的折射4.色散5.红外线与紫外线1.能够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光在__________介质或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时所成的是________的________像,像的大小取决于物距与像距的大小.真空中光速是_________m/s,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________,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________.自行发光真空同种均匀倒立慢慢实2.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________法线________,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反射分为________反射和________反射两种情况,两者都________光的反射定律.反射时光路具有________性.3.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所成的是________的________像.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3×108同一分居两侧等于镜面漫遵循可逆垂直相等相等正立虚发散会聚4.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光由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垂直入射时,入射角=__________,反射角=__________,折射角=__________.折射时光路具有________性.5.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6.红外线具有________效应,物体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红外线________;紫外线具有________效应,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小于小于0°可逆色散红绿蓝热越强荧光0°0°目录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反射2平面镜成像3光的折射4CONTENTS考点光的色散5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注意:真空不是介质。

第四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打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打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的传播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说明光的传播并不依靠介质。

3. 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线并非真实存在,它只是我们为了研究方便而建立的虚拟模型。

4.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激光准直;射击瞄准;排队。

坐井观天、一叶障目5. 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孔与光屏间的距离决定,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但孔必须足够小。

晴朗的天气,树阴下的许多圆形光斑其实是太阳(光源)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小孔)所成的像。

6.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7.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介质密度越大光速越小。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2/3,故V空气>V水>V玻璃(与声速相反)。

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义: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4. 当光线的传播方向反向时,它的传播路径不变,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5.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零。

6.法线:过入射点垂直镜面的直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对称轴,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虚线)。

7.作图强调:铅笔做图、直尺画线、光线带箭头、两线对称。

8. 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后,会被平行地反射出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章末复习知识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章末复习知识归纳

第四章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电灯等.月亮(填“是”或“不是”)光源.(2)光线:表示光的路径和方向的一条带箭头的直线.(3)规律:光在中沿直线传播.(4)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月(日)食等.(5)应用:激光准直、站队看齐、射击瞄准等.【提示】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2.光速(1)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真空中的光速c≈m/s.(2)光年:光年是光在一年里传播的.它不是时间单位,而是长度单位.【图片解读】1.如图1所示,甲、乙两图都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甲图中,在水中洒一些面粉的目的是.2.如图2,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到蜡烛将在塑料薄膜上成像,这种现象叫小孔成像.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形状是三角形,则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两侧;反射角入射角.2.光路的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仍然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向着不同的方【提示】(1)由于发生光的反射时,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因此,表述光的反射定律时,应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等于0度,反射角也等于0度.【图片解读】1.如图3,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从物体进入了眼睛.眼前的书、桌子、墙壁都不发光,但可以光源的光.平面镜成像及应用1.平面镜成像(1)原理:光的反射.(2)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像与物大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3)应用:穿衣镜(成像),潜望镜(改变光路).2.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特点对光有①作用,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对光有②作用应用汽车后视镜,路口的反光镜太阳灶,汽车前灯的聚光装置【图片解读】1.如图4,在平静的水面,国家大剧院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个巨大的蛋壳.产生这种视觉效果的原因是,所成的是一个像;漂亮的“蛋壳”闪着耀眼的光芒,这是反射.2.如图5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小红头部的后上方,小红需要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小红相距m;小红向后远离平面镜,发现就看不清楚平面镜里的视力表了,此时平面镜里视力表的像的大小.3.如图6是街头路口的反光镜,从中可以看到更广的地方,说明凸面镜对光具有的作用,可以起到视野的作用.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的现象叫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特点(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2)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3)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0度.3.折射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水中鱼儿位置变高,玻璃砖使钢笔“错位”,海市蜃楼等.4.光路的特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提示】在光的折射中,空气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于其他介质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图片解读】1.如图7甲,池水变浅是光从中斜射到中时发生偏折造成的;如图7乙,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鱼的(填“上方”“下方”或“正前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如图7丙,人眼看到的硬币比真实的硬币位置要.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太阳光是光,它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2.色光的三原色:.3.看不见的光【图片解读】1.如图8所示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2.如图9,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三种原色光混合而成的.3.如图10,红外线具有效应,人们根据这个道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紫外线能够使发光,根据这个原理可用紫外线来识别钞票上的标记.。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大全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大全

知识点1:光源和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

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光线是研究光的传播的理想化模型。

4: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和应用:(1)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子。

(2)日食、月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3)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大小决定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的大小关系。

(4)激光准直、排队看齐等。

5.光速:(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2)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3)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3×108 m/s。

知识点2:光的反射1.概念:光射到物体的表面的时候,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

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法线居中、两角相等、三线共面)。

3.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物体表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

二者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说明:(1)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

(2)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当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线合一。

人教版新教材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docx

人教版新教材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docx

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一、光源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二、光沿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作光线。

3、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

4、应用:激光准值、战队看齐、射击瞄准等。

三、光速1、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能传播,并且传播速度最大,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2、光速的大小:V空气>V液体>V固体2、光年:光年是光在真空中传播1年所经过的距离,它不是时间单位,而是长度单位。

四、小孔成像1、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2、特点:倒立的实像。

3、形状:与物体(光源)形状相同,与小孔形状无关。

14、大小:光屏不动,小孔与物体(光源)距离越近,成像越大。

物体(光源)不动,光屏与小孔距离越远,成像越大。

五、光直线传播中的延长线作图法1、确定光源:将所给光线反向延长,交点即为光源的位置。

2、确定像:物、孔、像在一条直线上,连接物孔,然后延长,延长线与屏的交点即为像的位置。

第二节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现象人眼能够看见本身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

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眼睛。

二、光的反射定律1、入射点O(也是反射点):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接触点。

2、入射光线AO:从光源入射到反射面的光线。

3、反射光线OB:入射光线射到反射面上后,被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

4、法线ON: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

5、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6、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二、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光路的可逆性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入射光线沿原来反射光线的相反方向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将沿原来入射光线的相反方向射出。

新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件
应用:红外探测、红外成像 2、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 紫外线紫
特征:能使 荧光
物质发光。
应用: 验钞 、 杀菌 。
(2)成像原理:光的 反射 。
虚像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3)实像与虚像 实像: 实际光线 会聚形成的像。
(特点:能用光屏承接。) 虚像: 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形成的像。 会聚
(虚像特点:不是真实光线汇聚该处,能看 到但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4)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不是实际光线(法线和虚像)画虚线;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和物(1)大小相等(等大) (2)到镜的距离相等(等距) (3)连线与镜面垂直(垂直) (4)像是虚像(虚像)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
1.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 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 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到镜面距离 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大小 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不能 接 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 虚 像; 成的是_______ (4)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____ 物和像的大小相等 、 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 像与物对镜面是对称的 。 (4)、我们做这一实验使用的 研究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 。
红+绿=黄 红+蓝=品红 绿+蓝=青(靛) 红+绿+蓝=白
电视、电影都是根据 色光三原色所制成。
物体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 课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 课件

常考知识点复习考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光源 能够 的物体,如太阳、萤火虫、正在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月亮、镜子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光线 用来表示光传播的 和 的带箭头的直线,它是建立的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传播条件 光的传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 光在 中沿直线传播,如:早上由于空气密度不均匀,所以我们能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这就是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发生了偏折的结果发光不是径迹方向不需要同种均匀介质常考知识点复习倒立实物体的形状孔的形状常考知识点复习3×1083×105长度常考知识点复习考点二 光的反射反射常考知识点复习传播路径共面反射可逆常考知识点复习实验结论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 反射角 入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注意:①由于先有入射,后有反射,故应表述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相反表述不符合逻辑关系;②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0°同一平面两侧等于可逆常考知识点复习反射类型镜面反射漫反射反射光路图反射面光滑粗糙特点 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仍然平行 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射向不同方向常考知识点复习视觉特征 只能在反射光的特定方向上看到物体,且物体看起来明亮、刺眼;不在反射光线的范围内,看到物体很暗 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举例 镜子、车尾灯、金属表面、水面等 电影屏幕、墙面、书本等共同点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常考知识点复习考点三 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探究课题: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常考知识点复习实验命题点 ①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便于确定 ; ②准备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 ③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 ; ④选择较薄的玻璃板:太厚的玻璃板会出现重影; ⑤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⑥刻度尺的作用: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⑦验证平面镜成虚像的方法:用光屏代替平面镜后的蜡烛,光屏上承接不到蜡烛的像; ⑧选择方格纸的好处:便与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像的位置大小关系垂直常考知识点复习实验结论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像与物的大小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评估交流 ①实验中看到两个不重合像的原因: ; ②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原因可能是 虚相等相等垂直玻璃板太厚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常考知识点复习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常考知识点复习2.实像与虚像项目实像虚像形成 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能否用光屏承接能不能实例 小孔成像,照相机、投影仪等 平面镜成像,放大镜,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或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等常考知识点复习3.凸面镜和凹面镜常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四 光的折射斜射偏折常考知识点复习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 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 ③折射角 入射角; ④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 ; ⑤发生光的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⑥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 同一平面两侧小于增大不变常考知识点复习虚像高高虚考点五 光的色散 看不见的光复色不同红光紫光常考知识点复习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光谱图中位置红光外侧紫光外侧特性 热效应、穿透云雾能力强等 荧光效应、消毒杀菌、促进发育等应用 ①诊断疾病;②制作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步枪的瞄准器上;③进行控制(遥控器) ①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②手术室、病房用紫外线灯来灭菌;③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点拨] 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光的反射 反射 1.光遇到任何物体表面都会发生 . 从光的入射点O所作的垂直于镜面 的直线叫法 2.法线: 线.入射角:入射光线与 法线 的夹角.反射角: 反射光线与 法线 的夹角.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两侧; 等于 入射角. 反射角 可逆 4.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5.光的反射类型: 镜面 反射、 漫 反射 反射 ,都遵循光的 定律. 注意:人眼能看到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的光线或 反射 的光线进入了眼睛.
重点实验
实验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例1 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 小丽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 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白纸板,F可绕垂 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小丽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1),要 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 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一定垂直 (填 “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 可以不垂直”). 0° (2)当入射角为 时,反射光线和入 射光线重合.
发散 3.(1)凸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汽车 后视镜 的 、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等就是 用的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2)凹面镜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生活中用到的太阳灶、手电 筒后面的聚光镜等就是应用的这一原理. 4.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可以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用光 可以 屏承接, 用眼睛直接观看,如小 孔成像.(填“可以”或“不可以”) 虚像:光线的反向 延长 线会聚而成, 可以 不可以 用光屏承接, 用眼睛直接观 看,如平面镜成像.(填“可以”或“不可以”)
实验三: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例3 如图3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 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 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 板两侧的直尺上,以蜡烛A为物体. 较黑暗 (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此 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若有3 mm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2 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三、平面镜成像
平面 1.表面是平滑的镜子叫 镜.平面镜 的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 不能 (填 “能”或“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 虚 像 .(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相等 .(3) 垂直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4)像到镜 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 相等 .(5)像与 物关于镜面对称. 2.平面镜的主要应用:(1)利用平面镜 成像 ; (2)利用平面镜 改变光线传播的方向 .
(2)如图13乙所示,分别将实验中的物点与像点 连接,发现它们的连线始终与玻璃板面垂直.为了 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某同学将实验数据填入 下表.请将表头中空白部分填上合适的内容.
(3)如果在像A1′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这说明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
(2)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传 不变 播方向 ,当入射角等于0°时,折 0° 射角也等于 . 可逆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五、光的色散
橙 、 红 、 1.色散现象:白光可以分解成 黄 、 绿 、 蓝 靛 、 、 紫 七 种单色光.这说明白光 不是 单色光. 2. 红 、 绿 、 蓝 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 种色彩.人们把这三种色光叫做 光的三原色 .
答案
三、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例3 (2013•广州)如图8所示,O′是O在平面镜 中成的像,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线 段AB在该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用符号 表示平面 镜).
答案
练习
1.(2015•连云港)2015年5月9日我国多地出现日 晕奇观,图10为日晕的景象.在5 000 m的高空,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 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 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 称为“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 现象
(2)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这种实验的研究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 (3)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 A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相等 ;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 垂直 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 相等 到玻璃板的距离 .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 B 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两支蜡烛A、B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 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 进行与上述(3)相同的操作
第四章
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 能够发光 的物体叫做光源.如:萤火虫、太阳 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 同种均匀介质 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 传播的事例有: 激光引导掘进机开挖隧道 、 影子 等. 真空 3.光在 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是 3×108 m/s,远大于声速.光在不同介质 不同 中传播的速度 .
六、看不见的光
1.光按照可见与不可见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 紫外线 都属于不可见光. 类. 红外线 和 红光 2.红外线:红外线位于 之外,人 取暖 眼看不见,红外线的主要应用有: 、 遥控器 等. 紫光 3.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 之外, 人眼看不见;紫外线的作用:(1)能使荧光物体 验钞 发光,应用是 ;(2)促进人体合 灭菌 成维生素D;(3)杀菌,应用是 .
实验二: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
例2 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做了如图2所 示的实验,图2中是她测出的数据. 30° (1)图2中的入射角是 ,折射角 50° 是 . (2)根据实验现象和图2中的数据,她得出了如 下结论:光从玻璃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 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你认为小文 不可靠 的探究结论是 (填“可靠”或“ 不可靠”)的,你的理由是 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 .
(5)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 A 烛 (填“A”或“B”)这一侧观 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B,都不能与蜡 烛A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玻璃板没有垂直水平面 . (6)若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通过玻璃板看到 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玻璃板过厚 . (7)为了便于测量及减小误差,必须保证玻璃板 竖直 (填“水平”、“竖直”或“倾 斜”)放置.
(5)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 寻找光反射的普遍规律 . 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 (6)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 播路径,这是因为纸板对光发生了 漫 (填“ 镜面”或“漫”)反射. (7)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 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 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经检 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 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 原因应该是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或镜面)的夹角作为反射角 .
(3)如果小文想验证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 她应该怎么做? 让光线从BO入射,看折射光线是否沿OA方向 . (4)在实验中小文同学发现,折射角随着入射角 的增大而增大.请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 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折射光线不出现了 , 你猜想的依据是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要大于入射角 .
4.(2013•广东)如图13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 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下面步骤a中横线处的内容是 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 实验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是 adbc (填 写步骤前字母).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 板, .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 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 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 A1′. 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 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A2、A2′,A3、A3′.(如图 13-乙所示) 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 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
(3)如图1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 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 ,此时∠BON 等于 ∠AON(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保持入射点位置不变,若将入射 光线AO逆时针转10°,则反射光线OB 顺时针 (填 “逆时针”或“顺时针”)转 10° ;若光线沿 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 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可逆的 . (4)在图1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 不能 纸板F上 (填“能”或“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 线应在 同一平面内 .
2.(2011•广东)如图11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 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的是( B )
3.(2015•郴州)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 m 处,若人向镜移动1 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 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 C ) A.变大 6 m B.变大 5 m C.不变 6 m D.不变 8 m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
例1如图4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是( A )
A.甲、丁 C.乙、丙
B.丙、丁 D.甲、乙
二、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及其作图 例2 (2015•连云港)如图5所示,一束光从空气 斜射向水面,入射光线及法线已画出.请作出这条 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四、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 斜射 入另一种介质 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 偏折 ,这种现象叫 做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同一 和法线在 平面内;异侧——折射光线 法线 、入射光线分居 两侧;折射角和 入射角不相等. (1)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 时,折射角也 增大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 他介质中时,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当光从水或 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大于 入射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