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习题集
工程测量复习题集

第1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 C )位置的科学。
A、平面B、高程C、空间D、曲面2、在测量工作中,应该采用( B )作为高程基准面(高程起算面)。
A、水平面B、水准面C、斜平面D、竖直面3、测量学中的水准面是一个( D )。
A、水平面B、竖直面C、斜平面D、曲面4、为了测量工作计算的便利,通常选用非常近似于大地体,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的几何形体代替地球总的形状,这个形体是( D )。
A、圆形B、椭圆形C、圆球体D、椭球体5、在普通测量工作中,当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把地球近似看成圆球,其半径为( A )km。
A、6371B、6731C、7361D、76316、某工程采用假定高程系统,测得A点的假定高程为1165.325,B点假定的高程为1188.684。
后来测得A点的绝对高程为1205.476,测B点的绝对高程为( A )。
A、1128.835B、1148.533C、1228.835D、1048.5337、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中,X坐标均为正值,而Y坐标有正有负。
为了避免Y坐标出现负值,规定每个投影带的坐标原点向西平移( A )。
A、500kmB、500 mC、500cmD、500mm二、多项选择题1、工程测量的任务有(BC )。
A、测量B、测定C、测设D、计算2、在测量学中,把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CD )。
A、假定高程B、相对高程C、绝对高程D、海拔3、在测量学中,把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AB )。
A、假定高程B、相对高程C、绝对高程D、海拔4、解放后,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有(BD )。
A、1954年北京高程B、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C、1980年西安高程系统D、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5、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应该遵循的正确程序有(ABC )。
A、由高级到低级B、先控制后碎部C、从整体到局部D、由复杂到简单6、测量的基本工作包括(ACD )。
测量学习题集

思考题与练习题1.学习“测量学”的目的是什么?2.如何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3.有哪些坐标系可以确定地面点位?城市和工程测量中常用哪种坐标系?4.进行建筑坐标和城市坐标的换算,需要已知哪些数值?5.有哪几种方法可以表示两点间的平面位置关系?6.何谓极坐标法测定点位?7.何谓绝对高程(海拔)? 何谓相对高程(假定高程)?何为标高?8.测量工作程序的基本原则是什么?9.测量工作有哪些基本观测量?10.水准面曲率对观测量有何影响?11.设有500m长、250m宽的矩形场地,其面积有多少公顷?合多少亩?12.在半径R=50m的圆周上有一段125m长的圆弧,其所对圆心角为多少弧度?用度分秒制表示时应为多少?13.直角三角形中有一小角度β=30″,设角度一边的长度为124m,β角对边的长度为多少(算至毫米)?1.何谓1985国家高程基准?水准测量分哪些等级?2.进行水准测量时,为何要求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3.进行水准测量时,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后视水准尺读数a= 1124,前视水准尺读数b= 1428,则A,B两点的高差h AB=?设已知A点的高程H A=20.016m,则B点的高程H B=?4.水准仪由哪些主要部分构成?各起什么作用?5.用测量望远镜瞄准目标时,为什么会产生视差?如何消除视差?6.试述使用水准仪时的操作步骤。
7.何谓水准路线?何谓高差闭合差?如何计算容许的高差闭合差?8.图2-55 所示为某一附合水准路线的略图,BM.A和BM.B为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1-BM.4为高程待定的水准点。
已知点的高程、各点间的路线长度及高差观测值注明于图中。
试计算高差闭合差和允许高差闭合差,进行高差改正,最后计算各待定水准点的高程。
BM.B++13.38H A = 36.444mH B = 85.997m图 2-55 附合水准路线略图9.水准仪有哪些轴线?轴线之间应满足哪些条件?如何进行检验和校正?10.设进行水准仪的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和校正,仪器先放在相距80m 的A ,B 两桩中间,用两次仪器高法测得A ,B 两点的高差h 1=+0.204m ,然后将仪器移至B 点近傍,测得A 尺读数a 2=1.695m 和B 尺读数b 2=1.466m 。
建筑工程测量学习题集

建筑工程测量学习题集自己收集整理的错误在所难免仅供参考交流如有错误请指正!谢谢学习情境1:四边形水平内角测量项目第一部分:测量的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2.水准面中与相吻合的称为大地水准面3.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一般是以为坐标原点为x轴以为y轴5.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6. 是测量的基准面是测量的基准线7.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为 km8.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从先9.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B点在高于大地水准面100m的水准面上则A点的绝对高程是 ,B点的绝对高程是10.观测误差按性质可分为和两类11.测量误差是由于、、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12.直线丈量的精度是用来衡量的13.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是、和14.对某目标进行n次等精度观测,某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是观测值中误差的倍15.在等精度观测中,对某一角度重复观测多次,观测值之间互有差异,其观测精度的16.在同等条件下对某一角度重复观测次观测值为、、...、其误差均为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分别为和17.当测量误差大小与观测值大小有关时,衡量测量精度一般用来表示18.测量误差大于时,被认为是错误必须重测19.用经纬仪对某角观测四次,由观测结果算得观测值中误差为±20″,则该角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为二、单项选择题1.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A.相对高程;B.绝对高程;C.高差2.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来表示的A.地理坐标;B.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3.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A.水平面;B.大地水准面;C.假定水准面4.衡量一组观测值的精度的指标是()A.中误差;B.容许误差;C.算术平均值中误差5.下列误差中()为偶然误差A.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B.横轴误差和指标差;C.水准管轴不平行与视准轴的误差6.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中误差7.某基线丈量若干次计算得到平均长为540m平均值之中误差为0.05m则该基线的相对误差为()A.0.0000925;B.1/11000;C.1/100008.下面是三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不低于1/5000的要求A.100m0.025m;B.200m0.040m;C.150m0.035m9.观测条件与精度的关系是()A.观测条件好观测误差小观测精度小反之观测条件差观测误差大观测精度大B.观测条件好观测误差小观测精度高反之观测条件差观测误差大观测精度低C.观测条件差观测误差大观测精度差反之观测条件好观测误差小观测精度小10.在相同的观条件下对某一目标进行n个测站的支水准路线往返测高差平均值的中误差为()A、B、C、 D、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误差中()为偶然误差A.估读误差;B.照准误差;C.2C误差;D.指标差;E.横轴误差2.下述哪些误差属于真误差()A.三角形闭合差;B.多边形闭合差C.量距往、返较差D.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E.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四、简答题1.已知A、B点绝对高程是HA=56.564m、HB=76.327m,问A、B点的高差HAB是多少?2.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异同?3.我国高程起算基准如何建立的?4.地面上一点的空间位置在测量工作中是怎样表示的?5.何谓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6.试分析表中角度测量、水准测量中的误差从属的误差类型及消除、减小、改正方法测量工作误差名称误差类型消除、减小、改正方法角度测量对中误差目标倾斜误差瞄准误差读数估读不准水准管轴不垂直竖轴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度盘偏心差水准测量附合气泡居中不准水准尺未立直水准尺读数估读不准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7.说明精度与观测条件的关系及等精度、非等精度的概念8.水准路线A、B两点之间的水准测量有9个测站若每个测站的高差中误差为3mm问:1)A至B往测的高差中误差?2)A至B往返测的高差平均值中误差?9.写出真误差的表达式偶然误差具有什么特征?10.什么叫观测误差?五、计算题1.△ABC中,测得∠A=30°00′42″±3″,∠B=60°10′00″±4″,试计算∠C 及其中误差mc2.观测某一已知长度的边长5个观测值与之的真误差△1=4mm、△2=5mm、△3=9mm、△4=3mm、△5=7mm求观测中误差m3.测量一个水平角4测回各测回观测值如下计算水平角平均值、观测值中误差和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序号各测回观测值 V VV 1234 56°31′42″56°31′48″56°31′38″56°31′40″ 平均值 [V]= [VV]=第二部分:水平角测量一、填空题1.经纬仪的安置工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2.竖直角就是在同一竖直面内,______与_________之夹角3.竖盘指标差有正负号一般规定当指标偏移方向与竖盘标注方向一致时其符号为4.经纬仪的主要几何轴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经纬仪安置过程中,整平的目的是使,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与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6.当经纬仪的竖轴位于铅垂线位置时,照准部的水准管气泡应在任何位置都_________7.整平经纬仪时,先将水准管与一对脚螺旋连线________,转动两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再转动照准部________,调节另一脚螺旋使气泡居中8.经纬仪各轴线间应满足下列几何关系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9.目前的光学经纬仪多采用___________来取代指标水准管的功能10.经纬仪由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11.经纬仪是测定角度的仪器,它既能观测______角,又可以观测______角12.水平角是经纬仪置测站点后,所照准两目标的视线,在_____面上的投影的夹角13.竖直角有正、负之分,仰角为_____,俯角为_____14. 竖直角为照准目标的视线与该视线所在竖面上的______之夹角15.水平角观测有和两种方法16.竖盘的注记形式分为和两大类二、单项选择题1.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A.与望远镜一起转动;B.与望远镜相对运动;C.不动2.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若右方目标的方向值小于左方目标的方向值时水平角的计算方法是()A.=-;B.=;C.=3.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水平角是()的夹角A.这两条直线的实际;B.这两条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C.这两条直线在同一竖直上的投影4.经纬仪安置时,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 )A.竖轴位于铅垂位置,水平度盘水平;B.水准管气泡居中;C.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5.经纬仪的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当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为90°用该仪器观测一高处目标盘左读数为75°10′24″则此目标的竖角为()A.57o10′24″ B.-14o49′36″ C.14o49′36″6.经纬仪在盘左位置时将望远镜大致置平,使其竖盘读数在90°左右,望远镜物镜端抬高时读数减少,其盘左的竖直角公式( )A.=270o-L; B. =90o-L; C. =180o-L7.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A.使度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B.使竖盘处于铅垂位置;C.使竖盘指标指向90°8.测量竖直角时若仪器高不同但都瞄准目标同一位置则所测竖直角()A.相同;B.不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9.望远镜的一般对光动作()A.转动望远对光螺旋看清目标;转动目镜看清十字丝;注意消除视差B.转动目镜看清十字丝;注意消除视差;转动望远对光螺旋看清目标C.转动目镜看清十字丝;转动望远对光螺旋看清目标;注意消除视差10.经纬仪使用的步骤一般是()A.对中整平、瞄准、读数B. . 瞄准、对中整平、读数C. 整平、瞄准、对中、读数11.如右图所示角度值应读为()A.124°48′12″B.123°48′12″C.123°18′42″三、多项选择题1.经纬仪对中的基本方法有()A.光学对点器对中;B.垂球对中;C.目估对中;D.对中杆对中;E.其它方法对中2.经纬仪可以测量()A.磁方位角;B.水平角;C.温度改正值;D.竖直角;E.象限角四、简答题1.望远镜的目镜调焦螺旋和望远对光螺旋有什么作用?2."水平度盘与竖轴固定安装随竖轴转动竖直度盘套在横轴可自由转动"正确吗?3.什么是盘左盘右观测?4.测回法多测回观测水平角时如何配置度盘起始位置?5.简述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方法和步骤6.如何利用脚螺旋对经纬仪精确整平?7.什么是水平角?用经纬仪照准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两目标时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一样?五、计算题1.在B点上安置经纬仪观测A和C两个方向盘左位置先照准A点后照准C点水平度盘的读数为6o23′30″和95o48′00″;盘右位置照准C点后照准A点水平度盘读数分别为275o48′18″和186o23′18″试记录在测回法测角记录表中并计算该测回角值是多少?测站盘位目标水平度盘读数(? ′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 备注 2.由下表列出的水平角观测成果计算其角度值测站竖盘位置目标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草图 0 盘左A 130°08′00″ B 190°15′50″ 盘右B 310°8′00″ A 10°16′12″3.竖直角观测数据列于表中完成其记录计算竖直角计算公式:盘左90o-L盘右R-270o测站目标盘位竖盘读数半测回角值指标差一测回角值 0 M 左87 14 23 右 272 46 03第三部分:经纬仪检验及角度测量注意事项一、填空题1.经纬仪在检、校中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的检验有两种方法它们分别为_____和______2.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可以消除仪器误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1. 经纬仪视准轴检验和校正的目的是()A.使视准轴垂直横轴;B.使横轴垂直于竖轴;C.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2.采用盘左、盘右的水平角观测方法可以消除()误差A.对中;B.十字丝的竖丝不铅垂;C.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3. 在经纬仪照准部的水准管检校过程中大致整平后使水准管平行于一对脚螺旋把气泡居中当照准部旋转180°后气泡偏离零点说明()A.水准管不平行于横轴;B.仪器竖轴不垂直于横轴;C.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竖轴4.测量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误差的影响A.对中;B.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C.指标差5.若经纬仪的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在观测水平角时,其盘左盘右的误差影响是( )A.大小相等符号相反;B.大小相等符号相同;C.大小不等符号相同三、多项选择题1.光学经纬仪应满足下列几何条件()A. B. C. D.。
《工程测量学》习题集部分参考答案

37、(A、B、C、D、E)
38、(A、B、C)
39、(A、B、C、D)
40、(A、B、D)
13、(A、B、C)
14、( B、C、E ) 15、( B、C、D、E )
16、( A、B、C )
17、( B、C、E ) 18、( A、C、D、E )
19、( A、E ) 22、( A、C、D ) 25、( B、C、D ) 28、( A )( E )( H )
20、( A、C、D、E ) 21、( A、B、C、E、F )
二、判断题
1、( √ ) 2、( √ ) 6、( ╳ ) 7、( ╳ ) 11、( √ ) 12、( ╳ ) 16、( ╳ ) 17、( ╳ ) 21、( ╳ ) 22、( √ ) 26、( ╳ ) 27、( √ ) 31、( ╳ ) 32、( √ ) 36、( ╳ ) 37、( √ ) 41、( ╳ ) 42、( √ ) 46、( ╳ ) 47、( ╳ ) 51、( √ ) 52、( ╳ )
23、( B、D )
24、( A、C )
26、( A、 B、C、H ) 27、( D、E、F、G )
29、( B )( D )( A )( E )
30、(D、F、G、H)
31、(A、B、D、E) 32、(C、D、F)
33、(A、D、E、F、G)
34、(A、C、D、E、G、H) 35、(A、C、D)
36、(A、B、C、E、F)
3、( A ) 8、( D ) 13、( C ) 18、( C ) 23、( C ) 28、( C ) 33、( C ) 38、( D )
4、( B ) 9、( C ) 14、( A ) 19、( A ) 24、( D ) 29、( B ) 34、( C ) 39、( A )
(完整版)工程测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工程测量学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测量的基本工作有()、()和()。
2、平面控制测量包括()、()和()。
3、水平面、()和()是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4、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踏勘进点、()、()、()和()。
5、闭合导线计算步骤有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和()。
6、测量学的任务是测图、()和()。
7、水准路线分为闭合水准路线、()和()。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水准面:2、地形图:3、水平角:4、方位角:5、相对误差: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测量工作必须遵守“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2、平面控制测量分为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
()3、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的特性相同。
()4、观测竖直角时经纬仪不需要对中。
()5、水准仪能测出高差和平距。
()6、等高线可以通过各种地物。
()7、地形图是采用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表示的。
()8、视距测量不能测定仪器至立尺点间的平距和高差。
()9、直线定线和直线定向方法是不相同。
()10、采用经纬仪重转法(正倒镜取中法)来延长直线可以消除仪器的竖轴倾斜误差和横轴倾斜误差的影响。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简述经纬测图法的方法步骤。
2、简述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不同点:五、计算题(共50分)1、已知XA=300.000m,YA=300.000m;AB 边方位向91°06' 16”,AP 边长为D=85.365m,β=42°32' 26”, 求P 点的坐标。
(10分)2、见下图所示,已知BM 点高程80。
368m ,需要测设P 的高程为79。
80m ,求出前视应读数b 应,并说明测设方法。
3、试完成下表水平角测量计算(10分)4用钢尺往、返丈量A、B 两点的水平距离,其结果为179.965米和180.025米,计算AB两点的水平距离DAB 和丈量结果的精度(相对误差)K 。
工程测量习题集

工程测量习题集一、试题评析试题1:P 点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 P =3832.76㎞, y P =19438.00㎞,该点在六度带中,离该带中央子午线的水平距离是多少?解:P 点离该带中央子午线的水平距离是62km 。
评析:P 点离该带中央子午线的水平距离,可以认为是P 点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自然坐标)的绝对值。
知识要点: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 ,y 轴的定义与笛卡儿坐标系的x ,y 轴的定义不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自然坐标与通用坐标有区别,自然坐标y 值等于通用坐标y 值去掉带号再减去500km 。
试题2:地面上某点经度为116°48†,则该点所处3°带的带号是多少?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多少?解:该点所处3°带的带号是39,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117°。
评析:3°带是从1.5°开始每隔3°为1带。
第一带的带号为1,中央子午线是3°,第二带的带号为2,中央子午线是6°,依次类推。
116°48†离117°的中央子午线之差小于1.5°。
该题要求掌握3°带的划分方法。
试题3:下图为一附合水准路线,各测段观测高差值及测站数均注于图中,请计算水准点P 1、P 2、P 3的高程(f h 容=n mm 12 ,n 为测站总数)。
解:水准点P 1、P 2、P 3的高程为:H P1=52.332m , H P2=55.056m , H P3=57.472m 。
评析:本题可以用表格计算,也可以用公式计算。
本题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很多,如:高差的概念,高程的计算,水准路线闭合差的概念,高差改正数的计算等。
严格地讲,此题应计算出水准路线闭合差f h ,容许闭合差f h 允,4段高差改正数,4段改正后高差,3个点的高程。
试题4:用J 6级光学经纬仪(盘左时,望远镜上仰,读数减小)观测一目标时,盘左竖盘读数为81°45†24‡,盘右竖盘读数为278°15†12‡,则其竖直角是多少?指标差是多少?如用这台仪器只在盘左位置观测另一目标,盘左竖盘读数为94°58†00‡,则其正确的竖直角是多少。
工程测量习题集

工程测量习题集第一章 绪论1. 名词解释:测量学、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地理坐标。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括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是研究对地球整体及其表面和外层空间中的各种自然和人造物体上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用的科学和技术。
就是确定空间点的位置及其属性关系。
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大地水准面是指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水准面。
地理坐标是用纬度、经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
2.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是什么?测量工作的基准线——铅垂线;基准面——大地水准面3. 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区别? (1)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个投影带经过高斯投影后建立的;(2)纵轴是X 轴,且是中央子午线的投影;横轴是Y 轴,且是赤道的投影; (3)象限是顺时针排列的;一个投影带内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与大地坐标是一一对 应的关系。
4. 设某地面点的经度为东经130°25′32″,问该点位于6°投影带和3°投影带的第 几带?其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各为多少? 提示:6°带带号:166+⎪⎭⎫⎝⎛=L INT n 3°带带号:33Ln =(四舍五入) 6°带中央子午线经度:360-=n L3°带中央子午线经度:n L 30= 本题答案:22带(6°带),43带(3°带)0λ(6°带)= 129°,0λ(3°带)= 129°5. 我国某处地面点A 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为m X A 89.3234567=,m Y A 87.38432109=,问该坐标值是按几度带投影计算而得?A 点位于第几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A 点在该中央子午线的哪一侧?距离中央子午线和赤道各为多少米?3°带,38带,114°,西侧,67890.13m 和3234567.89m 。
工程测量课本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第十一章:基本的测设工作习题集:P202第4题;P203第6题第4题答案:如图11-17所示,设观测结果中由A ~B 各标尺读数依次为a 1,b 1,a 2,b 2,a 3,b 3,则有:BA H b a b a b a H =--+-+--+)(332211)(故在B 点的前视读数应为:322113a b a b a H H b A B -+-++-==1.904m第6题答案:有关测设数据计算如下:"'104154261.117226.250arctan arctan==--=A B A B AB x x y y α"'3331355518.228881.17arctan arctan=-=--=A P A P AP x x y y α"'2449280257.51107.268arctan arctan=-=--=B P B P BP x x y y α739059360'''=+-='∠ AB AP A αα418046)180('''=+-='∠ AB BP B αα 则角度修正值是:04''-=∠-'∠=∆A A A β07''=∠-''∠=∆B B B β从P 点到A 、B 点的距离分别为:()()217.22922=-+-=A P A P x x y y AP ()()963.27222=-+-=B P B P x x y y BP测设步骤如下:1.用一张图纸,在其上按角932474180'''=∠-∠-B A 绘出从P '到A 、B 的方向线。
2.向精密测设水平角一样,利用作垂距来修正角值,分别计算出垂距:mm AP A A44-=∙''∆=∆ρβmm BP B B93=∙''∆=∆ρβ3.按实际尺寸作距离P A '、P B '分别为B A ∆∆,的平行线,交点即为P 的精确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测量学习题集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勘测系目录第一篇选择题 (2)第一分篇 (2)第二分篇 (12)第三分篇 (22)第二篇判断题 (35)第一分篇 (35)第二分篇 (40)第三分篇 (45)第三篇主观题 (51)参考答案 (68)第一篇选择题第一分篇1.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
A.高差B.距离C.相对高程D.绝对高程2. 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
A.大地水准面B.大地水平面C.假定水准面D.水平面3. 测量学按其研究的范围和对象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 )、摄影测量学、制图学。
A.一般测量学B.坐标测量学C.工程测量学D.高程测量学4. 测量上所选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x轴正向指向( )。
A.东方向B.南方向C.西方向D.北方向5. 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最基本测量要素是水平距离、( )和高差。
A.方向B.水平角C.气温D.坐标6. 目前我国采用的高程基准是( )。
A.1956年黄海高程B.1965年黄海高程C.1985国家高程基准D.1995年黄海高程7. 目前我国采用的全国统一坐标系是( )。
A.1954年北京坐标系B."1954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C.1954年国家大地坐标系D.1980西安国家大地坐标系8. 测量的基本工作包括水平角、水平距和( )。
A.高差测量B.高程测量C.竖直角测量D.导线测量9.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通常将y值加上500km并且冠以带号的坐标值叫做( )。
A.真实值B.自然值C.通用值D.平差值10. "已知A点的高程是102m,B点高程是128m,C点高程是138,则B、A点高差是( )"A.-26B.26C.36D.1211. 地面上两点的高程之差称为( )。
A.平差B.距离差C.误差D.高差12. 水准仪的( )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A.视准轴B.圆水准器轴C.十字丝横丝D.管水准器轴13. 在普通水准测量中,应在水准尺上读取( )位数。
A.5B.3C.2D.414. 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m,前尺B的读数为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 )m。
A.13.688B.16.312C.16.401D.17.71315. 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
A.A点比B点低B.A点比B点高C.A点与B点可能同高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16. 自动安平水准仪,( )。
A.既没有圆水准器也没有管水准器B.没有圆水准器C.既有圆水准器也有管水准器D.没有管水准器17. 水准测量中,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
A.视准轴水平B.竖轴铅垂C.十字丝横丝水平D.A,B,C都不是18. 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为( )。
A.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B.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C.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D.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19. 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
A.看清十字丝B.看清物像C.消除视差D20. 水准测量时,尺垫应放置在( )。
A.水准点B.转点C.土质松软的水准点上D.需要立尺的所有点21. 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水平角是( )的夹角。
A.这两条直线的空间实际线B.这两条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C.这两条直线在竖直面的投影线D.这两条直线在某一倾斜面的投影线22. 经纬仪视准轴检验和校正的目的是( )A.使视准轴垂直横轴B.使横轴垂直于竖轴C.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D.使视准轴平行于横轴23. 采用盘左、盘右的水平角观测方法,可以消除( )误差。
A.对中B.十字丝的竖丝不铅垂C.整平D.2C24. 经纬仪安置时,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 )。
A.竖轴位于铅垂位置,水平度盘水平B.水准管气泡居中C.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D.水平度盘位于铅垂位置25. 竖直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
A.使竖盘处于铅垂位置B.使竖盘指标指向90°C.使度盘指标指向270度D.使度盘指标指向90度或270度26. 在全圆测回法的观测中,同一盘位起始方向的两次读数之差叫( )。
A.归零差B.测回差C.2C互差D.指标差27. 在测量学科中,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 )。
A.0°~360°B.0°~±180°C.0°~±90°D.0°~ 90°28. 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
A.相对误差B.观测误差C.中误差D.偶然误差29. 某AB段距离往测为100.50m,返测为99.50m,则相对误差为( )。
A.0.995B.0.995C.1/100D.0.0130. 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
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垂直距离31.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 )。
A.?0°~270°B.?-90°~90°C.0°~360°D. -180°~180°32. 下列误差中( )为偶然误差A.读数误差B.横轴误差和指标差C.视准轴误差D.水准管轴误差33. 经纬仪对中误差属( )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中误差D.容许误差34. 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 )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中误差D.容许误差35. 衡量一组观测值的精度的指标是( )A.真误差B.系统误差C.偶然误差D.中误差36. 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相对误差B.中误差C.往返误差D.真误差37.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 )A.对中误差B.照准误差C.外界条件的影响D.温度误差38. 测量误差可分为偶然误差和( )A.系统错误B.微观误差C.偶然错误D.系统误差39. ( )不是偶然误差的特性。
A.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制B.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C.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D.偶然误差的平均值随观测次数的增加而趋于140. 坐标反算是根据直线的起、终点平面坐标,计算直线的( )。
A.斜距与水平角B.水平距离与方位角C.斜距与方位角D.水平距离与水平角41. 直线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
A.±90°B.±270°C.±360°D.±180°42. 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63°50′36″,则其反坐标方位角为( )。
A.253°50′36″B.196°09′24″C.-16°09′24″D.343°50′36″43. 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指标是( )。
A.坐标增量闭合差B.导线全长闭合差C.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D.高差闭合差44. 四等水准测量一测站的观测顺序是( )。
A.前—前—后—后B.后—前—前—后C.后—后—前—前D.前—后—后—前45. 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主要差异是( )的计算。
A.角度闭合差与坐标增量闭合差B.坐标方位角与角度闭合差C.坐标方位角与坐标增量D.坐标增量与坐标增量闭合差46. 交会测量按照观测量的不同可分为( )和( )A.前方交会,后方交会B.单三角形,前方交会C.测角交会,侧边交会D.前方交会,侧边交会47. 测量工作在工作程序上的基本原则是( )。
A.从整体到局部B.先控制后碎部C.从高级到低级D.前一步工作未检核不进行下一步测量工作48. 四等水准测量一测站观测( )个数据,计算( )个数据。
A.8,10B.4,8C.6,8D."6,10"49. 闭合导线若按逆时针方向测量,则水平角测量一般观测( )角,即( )角。
A.左,外B.右,内C.左,内D.右,外50. 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3cm,对于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相应地形点在实地的最大距离应为( )A.15mB.20mC.30mD.45m51. 一幅50cm×50cm图幅满幅图所测的实地面前为1k㎡,则该图测图比例尺( )。
A.1/5000B.1/2000C.1/1000D.1/50052. 相当于图上( )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的精度。
A.0.1mB.0.1cmC.0.1mmD.0.01mm53. 地形测量中,若比例尺精度为b,测图比例尺为M,则比例尺精度与测图比例尺大小的关系为( )。
A.B与M无关B.b与M成正比C.b与M成反比D.b与M不成比54. 在比例尺1:1000的设计图上1平方厘米的实际面积为( )。
A.10平方米B.100平方米C.1000平方米D.100平方厘米55. 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
A.高程之差B.平距C.间距D.斜距56. 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1∶5000B.1∶2000C.1∶1000D.1∶50057. 在( )km为半径的圆范围内,平面图测量工作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A.10B.100C.20D.20058. 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时( )。
A.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B.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C.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D.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59. 道路纵断面图的高程比例尺通常比水平距离比例尺( )。
A.小一倍B.小10倍C.大一倍D.大10倍60. 测定点的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 )。
A.测量水平距离B.测量水平角C.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D.测量竖直角61. 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
A.0.2cmB.2cmC.0.2mD.2m62. 地形图中为了清晰表示山头或盆地通常加入( )线来表示。
A.山脊线B.计曲线C.等高线D.示坡线63. 要绘制地面上某水塔在地形图上,宜采用( )。
A.比例绘制的符号B.非比例绘制的符号C.线型比例绘制的符号D.地物注记符号64. 一组闭合的等高线是山丘还是盆地,可根据( )来判断。
A.助曲线B.首曲线C.高程注记D.计曲线65. 在一张图纸上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是( )。
A.平距大则坡度小B.平距大则坡度大C.平距大则坡度不变D.平距与坡度没有关系66. 在地形图上表示的地形的符号是用( )。
A.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B.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C.计曲线、首曲线、间曲线,助曲线D.线形符号和地物注记67. 对等高线特性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
A.在同一等高线上,两点间的高差不为零B.在同一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不相等C.在同一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均相等D.等高线不是闭合的曲线68. 下列不属于地形图图式符号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