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个人认知和经验过程PPT27页

合集下载

消费者的一般心理过程研讨

消费者的一般心理过程研讨
有些传统商品、名牌商标、老字号商店之所以能长久保 有市场份额, 而不被众多新产品、新企业所排挤, 其主要 原因之一就是消费者已经对它们形成恒常性知觉, 在各 种场所条件下都能准确无误地加以识别, 并受惯性驱使 进行连续购置。知觉恒常性能够增加消费者选择商品安 全系数, 降低购置风险;但同时也轻易造成消费者对传统 产品心理定势, 妨碍其对新产品接收。
人求知欲望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高级情感, 是 在人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体验。
消费者对时尚、新潮商品普遍追求, 说 明同一群体组员有着近似美感。
第二章 消费者普通心理过程
消费者的一般心理过程研讨
第1页 1
主要内容:
2.1消费者认识过程 2.2消费者情感过程 2.3消费者意志过程
消费者的一般心理过程研讨
第2页 2
第一节 消费者认识过程
一、认识形成阶段(感知) 1.消费者感觉 (1)定义
感觉是一个最简单心理现象, 是人 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个别 属性认识。
蒋雯丽:“那父亲呢?”(逗小孩)
孩子:“我长大了,父亲就老了。” (两人很幸福拥抱在一起)
孩子:“妈妈永远也不会老! ” (最终出现话外音:XXX修护系列 产品让妈妈永远年轻。)
消费者的一般心理过程研讨
第39页39
(三)思维
人对事物普通属性和事物内在联络间接、概 括反应。
是人脑利用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 等一系列活动, 是认识和推断未知事物过程, 是人认识活动高级阶段。
消费者的一般心理过程研讨
第26页26
(3)错觉
错觉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不正确感觉或知觉。
错觉是特殊知觉现象,每个人都会因刺激物性质、 所处环境、个人生理特点而产生错觉现象。
错觉类型: 大小错觉、形重错觉、图形错觉、方位 错觉、时间错觉。

消费者行为学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PPT课件

消费者行为学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PPT课件

决策中的短视
13
第13页/共51页
三、新精神分析个性理论
1.阿德勒(Alfred Adler)的个性理论 基本观点: 人性自主 追求卓越
评价及营销启示:
• 消费者是自主的决策主体 • 追求卓越是一种重要的需要
14
第14页/共51页
2.霍妮的(Karen Horney)个性理论 基本观点:
环境决定论: 同年经验是个性形成的最重要环境,其中亲子关系是其中的 更重要的环境。
别人实际上如何看自己我想成为什么样我希望别人如何看我21自我形象形成的影响因素从外界环境获取有利信息22自我概念的构成威廉?詹姆士的自我概念构成自我评价自我追求物质自我对自己身体衣着家庭所有物的自豪或自卑追求身体外表欲望的满足如装饰服装等各种物质社会自我对自己在社会上名誉地位亲戚财产的估计引人注目讨好别人追求情爱名誉及竞争野心等精神自我对自己智慧能力道德水平的优越感或自卑感在宗教道德良心智慧上的追求上进23?格伦?沃特的自我概念构成自我概念含义真实自我一个人实实在在的完全可观的真实本质
14
37 61
9000
3
2
47
34
第34页/共51页
➢怎 样 编 制 一 份AI O量表 ? 首先,研究者应当收集可能得到的有关市场调研资料,找出有意义 的关键变量。
其次,针对关键变量,研究者构造各种类型的陈述,以反映消费者 的的活动,兴趣和意见。
最好,将诸多陈述排列起来,让消费者回答他们对每条陈述同意的 程度。
二 、生活方式的概念
• 生活方式(lifestyle)也就是个人谋求日常生活的方 式。每个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而不 同的生活方式表现在每个消费者的行为上。 消费者如何花费他们的时间?(活动)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重视什么?即消费者优先考虑的 事情或偏好?(兴趣) 他们怎样看待自己周围的环境?(意见) 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密切相关。

《消费者感知》课件

《消费者感知》课件
《消费者感知》PPT 课件
目录
• 消费者感知的定义与重要性 • 消费者感知的形成过程 • 影响消费者感知的因素 • 提高消费者感知的方法 • 消费者感知的未来趋势
01
消费者感知的定义与重要性
消费者感知的定义
消费者感知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品牌、购买决策等方面的主观认知和情感反应。
消费者感知是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基础,它受到个人经验、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详细描述
在感觉阶段,消费者通过五感接收外部信息,如产品的外观、颜色、形状、大小 、质地等,以及商家的广告宣传、店面布置等视觉和听觉信息。这些信息在消费 者大脑中形成初步印象,为后续的感知过程奠定基础。
知觉阶段
总结词
消费者对感觉阶段接收的信息进行筛选、识别和解释,形成对产品的整体认知。
详细描述
在知觉阶段,消费者对感觉阶段接收的大量信息进行筛选、识别和解释,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对 产品的整体认知。消费者会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产品进行分类和解释,对产品产生初步的喜好或厌恶的情绪 。
产品质量
产品的耐用性和可靠性是 消费者感知的重要因素。
产品创新
新奇、独特的产品往往能 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提高 感知价值。
品牌因素
品牌形象
品牌在市场上的声誉和形 象会影响消费者的感知。
品牌价值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 忠诚度会影响感知价值。
品牌定位
品牌的定位和目标市场会 影响消费者的感知和购买 决策。
价格因素
价格策略
价格与价值关系
合理的定价策略能够提高消费者对产 品价值的感知。
消费者会根据价格与价值的匹配程度 来感知产品的价值。
价格公平性
消费者对价格公平性的认知会影响购 买意愿和感知价值。

消费者个人认知

消费者个人认知
消费者在不同场合和群体 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相关 消费行为。
自我一致性
消费者在选择品牌和产品 时,追求与其自我概念一 致性的倾向。
消费者知识
产品知识
消费者对产品功能、属性、品质等方面的了解 和熟悉程度。
市场知识
消费者对市场价格、竞争态势、销售策略等方 面的认知情况。
消费经验
消费者在过去的消费活动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
消费者态度
对产品的态度
消费者对特定产品或品牌 所持有的积极或消极情感 倾向。
对广告的态度
消费者对广告信息接收、 认知和反应过程中的情感 倾向。
对消费行为的态度
消费者对自身消费行为及 其所带来影响的评价。
02
消费者个人认知概述
定义与内涵
消费者个人认知是指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使用和评价商品或服务过程中,对自身需求、偏好、价值观及行为等方面的主观 理品和服务产生的情感反应,如喜欢、厌恶
等,会影响其购买决策和消费行为。
决策过程
03
消费者在面临购买决策时,会基于个人经验对商品和
服务进行信息处理和选择。
心理因素
动机
01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如需求、欲望等,会推动其进行消费行为
,并影响其对商品和服务的认知和评价。
感知
02
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感知,如质量、价格等,会影响其购买
广告说服力
广告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和决策的影响力和效 果。
消费者对购买决策的认知
购买动机
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内在原因和驱动力。
购买过程
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和决策过程。
购买后评价
消费者对购买产品或服务后的满意度、忠诚度和推荐意愿。
05

消费者个人认知

消费者个人认知

消费者个人认知引言消费者个人认知是指消费者对于商品或服务的理解、评价和决策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构建。

消费者的个人认知不仅能够影响其购买行为,还能够对市场营销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消费者个人认知对于企业制定营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消费者的认知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感知:消费者通过感官接收到关于商品或服务的信息。

感知是消费者对于外界信息的首次接触,对于消费者进一步的认知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理解:消费者通过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将其转化为对商品或服务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可能会将所获得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比较和整合。

3.评价:消费者对于商品或服务进行评价,判断其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消费者的评价往往受到个人偏好、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4.决策:在评价的基础上,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这个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价格、品牌形象、产品质量等。

消费者的决策可以是理性的、感性的或是二者的综合。

影响消费者认知的因素消费者的个人认知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因素是内在的,一些则是外在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个人特征:包括消费者的性格、态度、人际关系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对于商品或服务的态度和价值观。

2.文化因素:不同文化对于商品或服务的认知有所差异。

消费者的文化背景会影响他们对于商品的期望和评价。

3.社会因素:消费者可能会受到社会压力、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改变其对于商品或服务的认知。

4.信息来源: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也会影响其对于商品的认知。

这包括广告、口碑、专家评价等。

战略性营销中的应用了解消费者个人认知对于企业在制定战略性营销决策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在营销策略制定中的应用:1.定位策略:了解消费者的个人认知可以帮助企业确定目标市场,并为其量身定制适合目标市场的产品或服务。

2.品牌塑造: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往往决定了他们对于品牌的忠诚度。

个体认知心理与管理

个体认知心理与管理
6
当前第6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日\17点
• ③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 •感觉变量是一些单纯性质(如强度、明暗、色彩、 温度、气味等
) • 知觉变量则是事物、环境、变动(如空间、时间、运动等) • 感觉是对事物的局部反映, 是大脑对传入的感官刺激形成的直接反 • 映, 通常不带有主观的解释和理解(不带有认识意义); • 知觉是对事物的总体反映, 是大脑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传入的
归因
•图3-9 归因过程
21
当前第21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日\17点
• 3.常见归因分类
内在原因

外在原因
① 能力大小 ② 努力程度 ③ 任务难度
直接原因
④ 机遇状况
• ——成功与失败归因/稳定与不稳定原因
• ——不间同接的原归因因对个体的持续行为有
不同的影响
•4.归因理论的作用
•不同的归因对个体的持续行为有不同的影响
•□ 个 体 的 一 切 心 理 和 行 为 活动源于其感知活动。
•□ 感 知 心 理 过 程
•知 感 觉 觉 ( 过 或 程 认 知 ) 过

4
• 2. 感觉与知觉 • 感觉: 事物刺激感觉器官后在大脑中形成的直接反
映,是感觉器官传送到大脑的有关刺激源的信息, 能够从一定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产生刺激的事物 。感觉形成一般过程:
知觉要览
•1、什么是知觉 • 2、影响知觉的因素 •3、社会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
自我知觉、人际知觉
角色知觉 •4、对他人知觉的理论
归因理论 捷径理论 印象管理
1
当前第1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日\17点
图 3-2
2
当前第2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日\17点

汽车消费者的认知心理

汽车消费者的认知心理
4、知觉特征在营销中作用
汽车消费者的认知心理
第34页
二、汽车消费者感知
(一)感知形式1、广告感知2、经过同事、朋友感知3、经过自己搜集相关信息感知(二)感知内容不一样国度人感知焦点不一样中国人主要感知价位、外观、配置欧洲人主要感知安全、性能、性价比(三)感知过程
汽车消费者的认知心理
第35页
三、汽车消费者社会认知
汽车消费者的认知心理
第25页
请你聚精会神地看这个图形,你看到了什么?
汽车消费者的认知心理
第26页
注意起伏原因
汽车消费者的认知心理
第27页
影响注意稳定性原因
注意分散
汽车消费者的认知心理
第28页
3、注意分配
注意分配条件
汽车消费者的认知心理
第29页
(一)购车目标搞清楚自己为何要买车。普通有以下三种1、经济实用:用于上下班代步、家庭旅游等2、工作需要:即便利也有“面子”3、纯粹充“面子”
第12页
有意注意受意识调整和支配,它含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有预定目标,二是需要意志努力。随意注意在人学习、工作、生活中含有主要作用。所以,要主动创造条件,以引发和保持随意注意。
汽车消费者的认知心理
第13页
2.引发和保持有意注意方式(1)加深对活动目标和任务了解(2)培养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尤其是稳定间接兴趣,是引发和保持有意注意主要条件。间接兴趣越稳定,就越能对活动对象保持稳定而集中有意注意。 (3)合理地组织活动 (4)人格特征 (5)过去经验影响
成人注意广度黑色圆点 8—9外文字母 4—6几何图形 3—4汉字 3—4
汽车消费者的认知心理
第22页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汽车消费者的认知心理

AIO生活形态消费者研究PPT教学课件

AIO生活形态消费者研究PPT教学课件
标群体特性是时尚型、进取型和进取型;康师傅绿茶目标群体特性没有什么差异性。 ➢由此可见,不论是非纯果汁、冰红茶,还是绿茶,康师傅的族群特征偏向于时尚型,也就是品牌呈年
轻化。
第20页/共27页
案例分析二
啤酒生活形态分析
第21页/共27页
因子分析 心情
F1轻松
场合
S1休闲
S2休息
F2特别 S3家庭
F3放松 S4朋友
第12页/共27页
易受广告影响。事业型族群主要的特征是以事业/学业为主,做事一向果 断,不会犹豫不决,广告、促销对他们也有一定的影响;也比较注重新的 产品和新的品牌,但不如其他两个族群。进取型族群的人为了自己的前途, 会很辛苦的去进修或训练;在性格方面,外向开朗,通常在闲暇时与朋友 外出吃饭、消遣,在社交活动又是比较活跃的分子,会经常的与朋友聊天 聚会,喜欢热闹快乐的气氛;广告、明星对他们的影响也比较大。
群3 比赛/聚会后 振奋的
群4 与同事
报答,值得做的
群5 休息日
释放的
群6 夏日海滨 开朗兴奋的
群7 旅游
愉快、幸福
第24页/共27页
品牌3 21%
品牌2 28%
品牌1 51%
品牌3 31%
群5
品牌1 45%
品牌2 24%
品牌3 10%
品牌2 14%
群3
品牌1 76%
群1 群4
品牌3 33%
群7 群2
度是几分呢?(1 分表示非常不同意、2 分表示不同意、3 分表示不能确定是否同意、4 分表示比较同意、5 分表示非常同意) [从“✓”句子开 始]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不能确定 同意 非常同意
1.我比较喜欢购买国外品牌的饮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知什么刺激和怎样解释它们。
(一)影响感知的刺激特性
• 感官因素 颜色
红色-温暖、感性和无威胁,是生机的根源。(可 口可乐)
蓝色-舒适,有距离感而觉得友好。(IBM)
例:美国第二大护肤产品直销商玫凯琳(产品和宣传语 用粉红色——加强老的流行形象的颜色)为吸引当代妇女,使 用水洗白色。
宝洁公司的PRELL香水试图改传统的绿颜色而变成 蓝色,引起忠实使用者的反对和抗议,不得不改回其传统颜色。 “挑战消费者感知是非常复杂的,通常都会是一个错误。”
• 适应水平
消费者在某一水平上不再注意一个频繁重复的刺激。广告 失效:消费者经过一段时间,由于厌烦和熟悉而适应了一场 广告活动,从而降低了他们对频繁重复广告的注意水平而不 再注意它们。这种适应水平因人而异。
提示:典型的广告活动的目标是通过推出引发注意的特性降低适 应水平。(新奇、幽默、对比和运动等手段)
(1)原始刺激——产品和组成部分(包装内容、物理属
性)
(2)第二级刺激——用来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沟通(文字、
图片和符号与产品有关的价格、店铺、销售人员等) 要在竞争中生存,制造商必须不断让消费者暴露第二级营
销刺激。 向消费者传达第二级刺激的关键是要发展产品概念。(利
益束) 刺激特性和消费者感知刺激的能力相互作用决定消费者将
形态上的差别吗?取决于消费者的刺激鉴别能力,这种能力是 可以学到的。但在许多情况下,消费者鉴别口味和触觉之类的 感官特性的能力比较弱。因此,营销人员依赖做广告来传达品 牌差别而不是仅仅依赖物理特性,试图创造一种品牌形象,来
说服消费者一种品牌比另一种好。
• 阈限水平--一些消费者比另一些消费者鉴别光线、声音或
重新而且成功的推向市场。
提示:口味不是一个客观标准,它与消费者头脑中的品牌 形象有关。(可口可乐推出新口味时,蒙眼测试,消费者觉得 比原有的好,但当真的要改变其配方时,消费者是如此的反对,
公司不得不借用“古典可乐”
气味--对化妆品和食物有重要的感知作
用。
例:把两中不同香味加入到不同的面巾上,消费者感知
• 韦伯定理
因为大多数消费者不能感知产品价格、包装尺寸或物理特 性上的微小差异,对营销人员来说,为了引起消费者注意,要 求变化的程度就是一大问题。如何解决?根据韦定理:
--初始刺激越强烈,改变这一刺激以使其被注意所需要的程度 就越大。
如:联邦贸易委员会要求香烟广告上吸烟有害健康的警告 必须达到一定尺寸。广告越大,警告字体就必须越大以便于注 意。如果字体尺寸低于联邦要求,则要受罚。
第三篇:消费者个体 --认知和经验过程
本篇研究消费者思维过程(消费者制定决 策的认知因素)和消费者的经验过程(消费者 在寻求快乐而不只是从产品中获得效用的过程
中的情感所支配的决策)。
• 第六章 : 学习消费者如何依照自己的需要对 广告、价格和产品刺激进行解释
• 第七章: 消费者如何获取、组织和处理这些 刺激
口味——是制约消费者感知的又一重要因
素。
例:百事可乐推出水晶百事以迎合消费者对清爽、自然风 味的渴望时,立即获得了2%的软饮料市场,使它成为一个1 0亿美元的品牌。但销售很快下滑,消费者渴望它有百事可乐 般的味道,要有一种可分辨的更清爽的口味。缺乏颜色使口味 问题严重起来,最终归于失败。
宝洁公司首次推出品客薯片时所犯错误非同一般。它把主 要注意力放在新包装上,那是一个易于储藏的圆柱铁罐,可以 避免薯片的破损。不但包装看起来象网球,而且薯片的口味也 象网球,宝洁公司不得不花几亿美元重新为这种产品配方,并
• 第八、九章: 掌握消费者的态度是如何作为 思维变量来影响消费者决策制定的等等
第六章 消费者感知
例:麦当劳能通过改变消费者感知来扩大市场吗
麦试图通过扩展产品来像吸引孩子一样吸引成年人,依据 是消费者感知。(吸引孩子的方法:提供汉堡、店内游戏场、 带有迪斯尼内容的招贴和使孩子快乐的饮食,以致父母感知到 麦是孩子为导向的。)1996年,麦推出一种新的ARCH DE LUXE三明治,专门定位于成年人,并提供了5亿美元的营 销预算费用。结果如何,将拭目以待。
本章要点:
• 消费者感知对象——刺激 • 消费者感知刺激的三个过程:选择、组织和解释对营销的启示 • 消费者对价格和价格与产品之间关系的感知。
一、营销刺激和消费者感知
• 刺激—任何能影响个人反应的物质、画面和语言沟通。(包 括营销刺激和环境刺激)
• 营销刺激—被设计用来影响消费者的语言沟通或物理刺激。
一种是上等的和昂贵的,另一种是在厨房使用的。
宝洁公司在清洁剂包装上使用摩擦散味标签以使消费者 能更容易闻到货架上产品。
注意:气味有文化界限--如西方的香水在日本始终没 有得到认可。甚至人为香水和香膏侵犯了他人的独处权。
声音--用音乐背景来创造倾向于选择此种)
触觉--对纺织品纤维、毛毯、衣物或
家具产品的质量评价都通过触摸来感知。
• 结构因素 --广告的尺寸越大,越容易被注意到。
--位于一本杂志前十页或位于一印刷品上半部更 容易注意到。
--对比更容易引起注意。
--新奇事物是引起注意的又一个动因。
(二)影响感知的消费者特性
1、鉴别刺激--消费者能感知到品牌在口味、价格和包装
其他刺激的能力要强,这是因为人的感觉阈限不同。
• 恰能发觉的差异(Just-Noticeable Difference,j.n.d)- -例:如果一袋食盐比消费者常用的便宜5分钱,消费者可
能不会注意到差别,而如果便宜了1角,消费者大概会注意到 差别。对这一消费者来说,1角就是差别阈限。(J。N。D)
2、刺激一般化(刺激泛化)
——消费者用同类刺激对其他刺激进行一般化的能力。
它能让消费者简化评估过程,因为他们不必对每个刺激作出独 立的判断。品牌忠诚是一般化的形式。消费者假定过去使用此 品牌的积极经验将会重复发生。当新产品推出时,消费者依 据过去的经验将它们一般化以进行分类。
如:当汽车第一次在美国推出时,被称之为“不用马的 马车”人们依据自己有关最好的交通形式——马和马车的经验 进行一般化,并将汽车划归同一类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