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电影的社会责任感研究

合集下载

最后一个大师——论谢晋电影的政治意识、女性形象和叙事风格

最后一个大师——论谢晋电影的政治意识、女性形象和叙事风格

最后一个大师——论谢晋电影的政治意识、女性形象和叙事风格最后一个大师——论谢晋电影的政治意识、女性形象和叙事风格谢晋是中国电影界的传奇人物,他以其独特的政治意识、创新的女性形象塑造以及独特的叙事风格为人称道。

本文将就谢晋电影中的政治意识、女性形象与叙事风格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谢晋的电影作品在政治意识方面十分突出。

由于他在大革命时期成长,他的电影充满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批判。

他的作品多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晚春》。

该片以辽阔的大地为背景,通过描述在战争年代生活的妇女们的命运,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苦难。

谢晋通过对女性生活的真实描绘,揭示了战争年代妇女的艰辛与忍耐,展现了女性的坚毅与勇敢。

谢晋通过电影向观众传递出一种强烈的政治立场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怀。

谢晋的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也是其独特之处。

谢晋通过他的电影,捕捉到了女性的内在世界,塑造出了一系列强大而独立的女性形象。

和当时的电影创作不同,他的女性形象普遍追求真实性,将女性置于电影的核心地位。

例如,在《天浴》中,谢晋塑造的女性角色“方若琳”是一个才艺出众的知识分子,她独立而勇敢,不惧世俗的眼光,追求自己的梦想。

谢晋的电影里,女性形象往往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和独立的思想,代表了当时中国妇女觉醒的力量和潜能。

除了政治意识和女性形象的塑造,谢晋的电影叙事风格也是不可忽视的。

他的电影往往以线性叙事、回忆和幻想等多重叙事手法交织,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观影体验。

例如,在《红高粱》中,谢晋在叙事中巧妙地融入了回忆和幻想的元素,以多线叙事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家族三代人的命运沉浮。

通过这种手法,谢晋成功地营造出电影独特的氛围和情绪,将观众带入其中,与影片中的角色共同感受他们的命运。

总结起来,谢晋具有很高的政治意识,体现在其电影作品中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批判。

在他的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十分独特,揭示了女性的内在世界和力量。

另外,他的电影叙事风格新颖,以多重叙事的方式让观众沉浸其中,共同感受角色的命运。

论谢晋模式的得与失

论谢晋模式的得与失

论谢晋模式的得与失谢晋是我国第三代伦理影片导演中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导演,被认为传统伦理片最后一位导演。

从1948年任电影《哑妻》助理导演开始到1997年由他执导的历史题材影片《鸦片战争》,50多年的电影生涯形成了谢晋自己独有的一套电影风格,那就是我们所谓的“谢晋模式”。

“谢晋模式”讨论以来关于它的褒贬得失可谓是众说纷纭,看完谢导的经典“文革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我开始反思“谢晋模式”的得与失。

既然是探讨“谢晋模式”的得与失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什么是“谢晋模式”(以“文革三部曲”为例)时代背景模式:无论是爱情还是工作乃至生活都是以一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常常是文革时期极左路线时期,四清或者反右斗争等)作为故事的时代背景。

爱情模式:在恶劣悲惨的政治境遇中,主人公遇到了他(她),男女主角同甘苦共患难,由相识到相知最后走向相爱。

爱情结果与政治背景有很大关系,大致可分为两类:主人公没能渡过难关,没能与其爱人团聚。

政策的改变或者主人公的相濡以沫最终得以渡过难关,有情人终成眷属。

剧情发展模式:先是主人公生活在一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紧接着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对主人公形成了迫害,使正义蒙冤。

在主人公被臵于十分悲惨的境地中时,群众的同情和帮助成为主人公生活下去的勇气与希望来源。

最后就是特定时代背景有了截然相反的变化,主人公的沉冤得雪,生活得到改善。

说完了“谢晋模式”,我们再来看看谢晋模式在“文革三部曲”中的体现。

(《牧马人》为例)影片通过男主角许灵均的一系列回忆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是非黑白颠倒的混乱时代,也引出男女主角在那动荡的时代相濡以沫生活的感人故事。

在那动荡的年代中,人民只知道搞“武斗”荒废了生产,以至于连家人都养不活。

从四川逃荒来的李秀芝姑娘在好心牧民郭口扁(pi ǎ)子的介绍下认识了身为“右派”的许灵均。

李秀芝是那么的信任饱受多年苦难的许灵均,丝毫不嫌弃他的政治身份。

善良的姑娘闯进了许灵均内心的世界,品行端正的许灵均也深深地打动了善良的姑娘,他们终于结下了美满的姻缘。

谢晋创作美学特征

谢晋创作美学特征

谢晋创作美学特征
谢晋是中国著名的电影导演,他的创作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现实主义题材:谢晋的电影作品大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他善于通过真实的故事和人物来展现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情感。

他的电影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2. 强调人物塑造:谢晋非常注重人物塑造,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入的心理分析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他的电影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 追求艺术的完美:谢晋对电影艺术的追求非常执着,他注重电影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善于运用各种电影语言和技巧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他的电影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

4. 体现民族文化:谢晋的电影作品中也体现了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他善于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电影中,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谢晋的创作美学特征是现实主义、人物塑造、艺术完美和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他的电影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于谢晋电影

关于谢晋电影

关于谢晋电影之我见关于电影评论,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手。

但是在人生观上,却实是有一定的自己的见解了。

关于谢晋这位才华横溢的导演,我想引用黑格尔一个很有名的理论:存在即合理。

众所周知谢晋是一位才华横溢且极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导演,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经典作品。

《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等等一系列的朱大可先生口中所谓的“模式化”的谢氏电影,仅这三部电影就大大小小或国内外奖项25项奖项①,在当时可是几乎可以代表我们中国电影界最高水平的作品。

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做到情感与党宣两不误已经很难得了。

影片中经常会自觉的把生活中的体悟感受提升到哲理的高度,展示出对生活、对历史深刻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而且其影片中始终洋溢着一种积极着向上的旋律,这在当时刚刚历经浩劫的中国、和人民来说起着一种积极、充满希望的氛围,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人心的作用。

其实电影抛开艺术的层面来说,更多的是鼓舞人心娱乐观众的作用,很显然谢晋电影的电影已经做到了这两点。

在当时信仰迷失的年代里能做到这点我无比敬仰谢晋先生,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尤其是这么明显已经成功的作品。

注:①:《天云山传奇》——第一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美术奖、第四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文化部1980优秀影片奖、香港第一届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牧马人》——第六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配角奖、文化部1982优秀影片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剪辑奖《芙蓉镇》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美术奖、第十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广播电影电视部1986-1987年优秀影片奖、第二十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奖、第三十三届西班牙瓦亚多利德国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表彰奖和观众奖、法国第五届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金熊猫奖、捷克斯洛伐克第四十届劳动人民电影节荣誉奖。

最后一个大师论谢晋电影的政治意识 女性形象和叙事风格

最后一个大师论谢晋电影的政治意识 女性形象和叙事风格

姜文的电影不仅个体的命运,还深入剖析了人性和社会现象。他的作品常常通 过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和矛盾冲突,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同时,他 也将目光投向了社会现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剖析,揭示了社会现象背 后的深层次原因。
姜文电影的叙事形式与风格是相辅相成的。他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布局和独特的 视角与符号化影像为他的故事注入了生命力,使得他的电影具有深厚的文化内 涵和艺术价值。他的黑色幽默和讽刺风格以及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入剖析, 使得他的电影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一、女性叙述人
传统电影中,叙述人的角色常常由男性担任,女性角色则常常被塑造为被动的、 依赖的或者是次要的角色。然而,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和女性对自身权益的争 取,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在电影叙事中担任叙述人的角色。
女性叙述人的出现,不仅增加了电影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改变了我们对电影 叙事的理解。她们以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为我们展示了不同于男性的世界 观和价值观。例如,在电影《她》(2013)中,斯嘉丽·约翰逊饰演的女性叙 述人,通过她的视角,带我们进入了赛博格的世界,一个充满科技、孤独和爱 的世界。
三、结论
总的来说,女性叙述人和女性意识在电影叙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她们不仅 丰富了电影的故事情节,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通过她们的参与和表 达,电影也得以更深入地反映和影响社会文化。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 电影在叙事中和提升女性的角色与声音,以实现更全面、多元且平衡的表达。
参考内容三
姜文以其独特的叙事形式与风格为中国电影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作品引发 了观众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入思考,同时也启发了其他电影创作者对电影艺术的 探索和创新。可以预见的是,姜文电影将继续影响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并成为 电影艺术宝库中的宝贵财富。

最后一个大师——论谢晋电影的政治意识、女性形象和叙事风格

最后一个大师——论谢晋电影的政治意识、女性形象和叙事风格

最后一个大师——论谢晋电影的政治意识、女性形象和叙事风格最后一个大师——论谢晋电影的政治意识、女性形象和叙事风格导语:中国电影史上有无数杰出的电影大师,其中一个备受赞誉的大师是谢晋。

谢晋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后一个大师,他对电影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浓厚的政治意识、生动的女性形象以及独特的叙事风格。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以揭示谢晋电影的独特魅力。

一、政治意识谢晋的电影作品中浸透着浓厚的政治意识。

这并不奇怪,因为他生活和创作的时代正是中国的政治高潮。

在他的作品中,他经常揭示社会现实的弊端和矛盾,并以此来进行政治批判。

例如在电影《晚春小品》中,他关注了农民工的权益问题,揭示了城乡差距和阶级矛盾。

这部电影以正义的视角展现了无产阶级的生活状态,让人们对社会不公感到震撼。

此外,谢晋还在电影中深入探讨了文化大革命和留下的创伤,以及中国人民在那个时期所经历的痛苦和煎熬。

二、女性形象谢晋的电影还以生动的女性形象著称。

他以独特的镜头语言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变化。

他的女性角色不仅饱含人性的复杂性,而且经历着社会变革的折磨和磨砺。

在电影《红粉》中,他描述了一个女子由纯真到伤痛再到奋斗的过程,让观众触动和思考。

另外,谢晋还创造了一系列的女性角色,如《爱在阳光下》中的乔小云、《晚春小品》中的小谢等等。

这些角色代表了不同阶层和社会背景的女性,展现了她们的意志和生活态度。

谢晋通过女性形象的塑造,探索了性别和社会的关系,呼吁人们对女性权益的关注。

三、叙事风格谢晋的电影在叙事风格方面独具特色。

他往往采用年代跨度较长的叙事方式,通过跨越时空的叙述手法,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蜕变。

在电影《黄土地》中,谢晋以一个农村家庭为主线,通过三代人的故事,揭示了中国农民在历史转型时期的艰辛和顽强生命力。

他的叙事手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此外,谢晋还以纪实的手法呈现现实生活,以真实的镜头记录人们的生活状况。

比较视野下的谢晋情节剧电影研究论文

比较视野下的谢晋情节剧电影研究论文

比较视野下的谢晋情节剧电影研究论文比较视野下的谢晋情节剧电影研究1979年到,是谢晋电影模式的成熟时期,在“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以“思想解放”运动为文化动力,以中国的灾难性历史为资源,谢晋电影强化了电影中的历史意识和人道意识。

学者尼克?布朗在《社会与主体性:中国情节剧的政治经济学》一文中通过比较中西方“情节剧”的不同,认为定义谢晋通俗剧应根据其在中国社会政治大背景下呈现的戏剧性冲突与通俗风格来考量,而不应专注于围绕西方情节剧强调的家庭及私人空间的性别差异和主体性分析。

因此,他进行了从西方情节剧向中国情节剧的跨文化转换,称谢晋通俗剧为“政治情节剧”,而国内很多学者也将谢晋的通俗剧称为“政治/伦理情节剧”。

“政治情节剧”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叠合在一起,又将政治主题置换为道德主题、将历史悲剧置换为叙事正剧。

学者马宁在《新时期谢晋通俗剧电影中的空间性与主体性》一文中通过分析具体的镜头语言和人物的空间易位来分析主人公的政治身份,并探讨了两种通俗剧范式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指出,谢晋电影中不同的文化和空间符码的运用不仅化解了意识形态危机,也有利于促进社会政治文化的转型。

两篇论文都是讲述了新时期谢晋的电影特点,在政治符码与儒家传统道德之间的关系分析有相同亦有不同之处,并且都探讨了影片空间系统的运用,但着重于不同视角下空间性的分析,同时也对影片进行了基于儒家道德的主体性的分析,分析的角度也有不同。

1 政治语境与道德语境的置换新时期,“”灾难、“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这些事件成为谢晋电影的历史资源,他注重以大时代为背景,描写个体的生存形态,同时强调了历史意识和人道意识。

他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将道德伦理融进政治背景。

就两篇论文而言,学者马宁用传统儒家思想来划分政治区隔,同时以此为符码贯穿于影片的文本分析,而学者尼克?布朗则认为谢晋电影将政治主题置换为道德主题。

两篇论文均分析了传统儒家所强调的“仁”以及“五伦”的社会关系,在《新时期谢晋通俗剧电影中的空间性与主体性》中,作者儒家传统道德伦理成为划定象征区分的基础,由于传统的中国社会文化秩序是建立在道德教化体制之上的,“仁”的伦理准则成为父权制的能指和内/外、道德/不道德区分的基础。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六百字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六百字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谢晋执导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不仅仅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一次影像回忆,更是对战争中人性光辉的一次深情歌颂。

该片根据李存葆的同名小说改编,以其真挚的情感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成功地捕捉了观众的心灵,让人在战争的硝烟中看到人性的高尚与可贵。

电影的背景是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题材。

但谢晋导演没有选择将重点放在战争的残酷和血腥上,而是放在了战争中的人,他们的情感,他们的选择,他们的牺牲。

这使得电影不仅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一部人性的探索片。

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和人物性格。

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等人,他们在战争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情感。

他们不是战争的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在战争中经历了恐惧、痛苦、挣扎,但也展现了勇气、牺牲和爱。

其中,梁三喜的角色塑造尤为出色。

他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士兵,更是一个有情感、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他在战争中的成长和牺牲,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同样,赵蒙生和靳开来也有着自己的故事,他们在战争中的选择和行动,都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电影的另一个亮点是它对战争的描绘。

战争是残酷的,但在电影中,战争却被赋予了一种悲壮的美。

这种美来自于战争中人们的勇气和牺牲,来自于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

电影中没有过多的血腥和暴力,但却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谢晋导演的电影语言也非常出色。

他运用镜头、音效、配乐等多种手段,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战争的氛围。

电影中的每一场戏、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情感的力量,让人仿佛置身其中,亲身经历了战争的种种。

电影的主题也是值得深思的。

它不仅仅是对战争的反思,更是对人性的赞美。

在战争中,人们展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情感和行为,但最终都归结于对和平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忠诚。

这让人思考,战争中的人性到底是怎样的?是残酷的、自私的,还是高尚的、无私的?电影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除了对人性的深入挖掘和战争的真实呈现,《高山下的花环》还巧妙地处理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之间的微妙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晋电影的社会责任感研究 何洪池 张建平(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 100083)[摘 要] 关于谢晋电影的研究有很多,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关于谢晋电影的社会责任感的研究还是一个相对空白的区域。

大多数学者只是在文章中简单提及谢晋电影具有社会责任感,但没有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

笔者就谢晋电影的四个时期建国初至!文革∀前、!文革∀后至80年代末、1989年至新世纪和!文革∀时期,分析各个时期他的电影所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及这几个时期社会责任感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同时对谢晋!文革∀时期的电影进行反思。

最后总体分析、研究谢晋电影中所传达出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谢晋;电影;社会责任感谢晋是一个有着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之父之称的大师级导演,他一生执导的影片达20余部之多,另外他也创作了为数不少的电视剧。

谢晋在他整整50年的电影工作中,始终通过他的电影引领我们回顾历史、思考社会和感悟人生。

他的影片具有浓烈的社会责任感。

多年来对于谢晋电影的研究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谢晋电影创作的!谢晋模式∀,谢晋电影的政治意识、女性形象和叙事风格,谢晋电影的人物形象,谢晋电影的人文关怀,谢晋电影对当代小说改编的问题和谢晋电影的接受美学特征研究;谢晋电影风格和20世纪90年代后谢晋电影风格趋优走向的研究等诸多方面。

而对谢晋电影的社会责任感方面的研究除了不少学者在文章中稍有涉及外,没有较为系统而深刻的研究。

因此笔者在资料整理和对谢晋电影的相关研究有了总体了解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查阅文献、观看影片和用思辨的方法,从社会责任感的角度对谢晋的电影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

本文主要针对谢晋电影的四个时期建国初至!文革∀前、!文革∀后至80年代末、1989年至新世纪和!文革∀时期,分析各个时期他的电影所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及这几个时期社会责任感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同时对谢晋!文革∀时期的电影进行反思。

最后总体分析、研究谢晋电影中所传达出的社会责任感。

本选题的研究给谢晋电影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视角和内容,也是谢晋电影研究的一个补充和完善。

与此同时,希望从本研究中得到启迪,以便为以后拍摄更多、更优秀的具有现实主义意义的本土化、民族性的具有浓重社会责任感的影片作指引,同时也希望唤起更多的电影人拍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电影。

一、建国初至!文革∀前谢晋电影的社会责任感建国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电影工作者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文化领域的建设中,由此电影业迎来了它的一个春天。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其所对应的社会职能。

有一类导演一生追求的是纯艺术电影的创作,也有另外一类的导演在艺术创作的同时,在他们的影片中还传达出一种对社会的关注。

谢晋作为中国第三代导演的代表就是其中之一,他的现实主义电影透射出他浓浓的社会责任感。

他的电影就承担起了其相应的社会职能社会责任。

从建国初至!文革∀前这17年期间谢晋执导的影片达9部之多,这些影片中有革命历史题材的、社会普通人物故事的,也有讲述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喜剧故事的,如#大李、小李和老李∃,等等。

但这一时期他的影片总体上主要表现出一种对封建旧思想的摒弃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的关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女篮5号∃(1957年)、#红色娘子军∃(1961年)和#舞台姐妹∃(1964年),接下来就这三部影片分析该时期其电影传达出的社会责任感。

(一)摒弃封建旧思想有这样一句格言:!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人生,思想决定高度,行动决定成败!∀在新中国刚建立时,国家需要建设和发展,这是社会的需求人民既要从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中走出来,也要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中摆脱出来,从而提升到社会主义的思想高度中,实现大众的!思想解放∀,迎接社会主义的建设。

当时的新中国人民深受封建旧思想的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也被这种旧的、保守的观念所禁锢。

谢晋这时期的影片正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求,影片中对封建旧思想的摒弃是坚决的。

#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和#舞台姐妹∃中都传达出那种对封建旧思想观念的摒弃。

!搞体育的,在过去社会中是被歧视的,新中国成立后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还不能说这种歧视体育工作的残余思想已经没有了。

∀[1]这是导演谢晋在#创作%女篮5号&的一些体会∃一文中讲到的。

影片中,林小洁的男朋友的爸爸、妈妈因为她是打篮球的,并不太喜欢她。

在林小洁生日那天,她男朋友准备请她到家里吃饭,顺便见见父母。

在男朋友和他妈妈在家做饭的过程中,男朋友打电话给林小洁让她来家中吃饭,并告诉她他爸爸妈妈都想见见她时,他妈妈说到:!你爸爸可没说要见她啊,今天晚上饭也不来吃。

∀男朋友的妈妈是看不起林小洁的,林小洁到男朋友家过生日那天晚上,她男朋友的妈妈说:!那么高那么小的圈圈,怎么一个一个丢得那么准呢?跟人家杂技团一样,真有功夫。

∀另外她男朋友对她打篮球也是反对,并有点歧视体育。

林小洁在一次比赛中腿受伤后,田指导让医生动手术以便提早出院去北京。

他男朋友说到:!可她现在呢?每天是蹦蹦跳跳打球浪费时间,很坦白地讲,这和我们的社会主义有多大的关系呢?∀就连林小洁自己最开始对打篮球,上体育学院也是不愿意的,并对其抱有偏见。

当田指导提到学校准备保送她去体育学院时,林小洁拒绝了,并讲到:!我又不是功课不好,考不上别的大学。

∀!体育学院嘛,蹦蹦跳跳,打打球,功课好不好不要紧啊。

∀!人家都这么说的!∀这些都明显地表露出当时人们对体育的偏见和歧视。

林小洁在田振华指导的教导下,最后毅然填报了体育院校,并代表国家出国参加比赛,坚定自己以后要搞体育工作。

影片中林小洁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摒弃封建旧思想的精神。

妇女在旧社会被一些专制腐朽的落后思想所影响,往往处于一种没有自我的状态,她们被!出嫁从夫∀!男尊女卑∀等观念所禁锢,根本不会想到去追求自己的权利和生活。

新中国这种落后腐朽的旧思想是必须要摒弃的,妇女要翻身,她们不再是!家庭主妇∀,整天!锅碗瓢盆∀地过日子;她们也是建设社会的一分子。

#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在地主南霸天家中受到残酷地折磨和压迫,她从不低头屈服,与土豪劣绅们做顽强地斗争,最终在被救后加入娘子军,同广大受苦受难的女同胞们一起战斗,追求自己的生活闹革命、妇女翻身。

与吴琼花同去参加娘子军的符红莲10岁嫁到公婆家,但是却和木头人一起过了整整10年,最后她终于摆脱了旧社会束缚妇女的封建思想,决定要脱离苦海,去参加娘子军、闹革命。

封建旧思想对人们的残害是深重的,!台上唱戏,台下做人,台上如何唱戏,台下如何做人?这一直都是作为演员的大问题,这个带有着哲学意味的问题在今天依然存在。

∀[2]#舞台姐妹∃讲述的是一对唱戏姐妹的故事。

戏子玩偶?传统的旧观念就是这样的,戏子不过是供人消遣的罢了。

旧社会戏子的身份都是极其低下的,被人们称为!伶人∀。

我们从在影片中商水花(曾经的上海越剧皇后)的死就可以看出来,戏子的生死对剧院唐老板之流的人来说是无足轻重的,戏子不过是他们玩耍、挣钱的工具而已。

戏子低下不光是那些所谓的上流人的观念,就连戏子们也往往认为自己低下。

月红手戴唐老板送的钻戒在春花面前炫耀,并告诉春花她准备嫁给唐老板,以后不再唱戏了时说:!马不能落磨房,人不能落戏房,人强,命不强,谁叫我们是戏子!∀春花在唐老板的金钱诱惑和人身伤害面前,刚好与月红相反,她不受诱惑,不惧威胁与迫害,更没有觉得身为戏子低下。

她坚持唱自己想唱的戏,自尊自爱,与传统观念作斗争,为广大戏子争取权利。

新中国成立后,春花终于做到了影片中所讲的一样!在台上昂头做戏,在台下挺胸做人∀。

#红色娘子军∃和#舞台姐妹∃中的吴琼花、符红莲和春花她们都是一样的,敢于同封建旧思想作斗争,勇于摒弃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

妇女翻身和解放在三部影片中都有所体现,从她们的思想解放到勇于行动,她们是广大妇女追求自己生活的典范。

她们敢于摒弃封建旧思想,并与之斗争。

电影中反映出导演对妇女地位的关注。

广大劳苦妇女大众,她们也是建设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们不再是!家庭主妇∀。

影片对这种封建旧思想给予了强烈的批判和摒弃。

(二)追求人生理想摒弃封建旧思想的同时,必然会要求人们在摒弃之后有新的追求,不再没有自我,而是勇于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这也是谢晋这个时期电影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在摒弃封建旧思想的同时,引导人们人生价值的确立,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和人生。

#女篮5号∃中的林小洁,由最开始觉得打篮球、上体育院校是蹦蹦跳跳、功课不好的观念到自愿报考体育院校的行为的转变,并愿意为体育事业奋斗终生,正是她追求人生理想的飞跃。

她没有被世人(男朋友和其父母等)的封建旧观念所左右,而是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为之而努力。

#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并没有向地主土豪劣绅屈服,顽强地与他们作斗争,最后终于消灭了敌人。

符红莲也没有向腐朽落后的封建道德观念屈服,在10岁就嫁给木头人之后,她一直过着非常人所能忍受的日子。

参加娘子军后,她与早她两年参军的老邻居相好,并结婚生子,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人生理想,积极进行革命斗争。

#舞台姐妹∃中的春花被刑老爹救下后,由童养媳变成了唱戏学徒,从此走上了戏子人生。

她一直认真唱戏,踏实做人,为广大唱戏同胞们争取权利,不断追求进步,实现自己的唱戏理想。

正如影片结束时她所讲!今后要认真地改造自己,唱一辈子革命的戏。

∀三部影片中主人公的那种对人生理想追求的精神是顽强的、坚定的。

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表现女性追求人生理想是谢晋在影片中所倾向的,在过去女性基本上是没有人生追求、理想之类的,在这三部影片中均反映了她们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是在表现女性解放,女性追求人生理想方面的一个!质∀的变化。

通过影片,谢晋向我们传达了他对社会大众的关注和他所怀有的对社会的那种责任感摒弃封建旧思想,追求人生理想。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这一段时期,由于政治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电影大都处于对公众的一种教化的情形。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谢晋在他的影片中所传达出来的是教化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谢晋的电影真正承担起了其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

谢晋这一时期的电影在实现其教化目的的同时成功地让电影转变成一种自觉的社会责任感;谢晋在电影创作中成功地做到社会因素与社会责任感的统一,社会责任感和艺术的统一。

谢晋这时期的电影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他的影片中所表现的人物总是普通老百姓,关注他们的生活、思想和人生。

这是这时期他的影片总体体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的独特性。

二、!文革∀结束至80年代末谢晋电影的社会责任感!不知哪一位前辈讲过,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应该通过他的影片,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言。

∀[3]这是谢导曾经讲过的,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文革∀后,面对过去那段惨痛的历史悲剧,绝大多数人还没有真正弄明白那段历史到底怎么了?这时,谢晋在他的电影中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让人们更客观地、更清楚地、更深刻地回顾过去,总结过去所走过的道路,永远记住沉痛的教训,来维护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律,探索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与时代根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