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隧道衬砌渗漏水分析及处治研究
隧道施工引发衬砌渗漏水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4.1防 水材 料 防 水 材 料 的 选 择 , 要 考 虑 到 当 地 的 地 理 特 点 ,原 因 在 于 不 同 的 防 水 材 料 功 能 不 同 , 其 所 具 有 的 防 水 性 能 也 不 同 ,防 水 材 料 好 ,其 性 能 就 好 ,反 之 ,则 性 能 不 好 。 选 择 防水 材 料 时 要 看 其 具 有 的抗 水 能 力 、 防 渗 透 能 力 以及 耐腐
蚀能力 ,防水 材料稳定 性不会受到 自身 内外温差 的影 响, 防水材料 也就 不会产生裂缝 ;应该选 择无毒无味 的防水材 料 ,做 到保护好 周边环境 ;选择 的防水材 料要利于施工。 此外防水材料 的选 择还要考虑到隧道 出现渗漏现象的具体 部位 。
4.2技 术要 求
1)点 状 漏 水 隧道 建设年代久远 ,工 程长期暴露在外受 到损坏 ,就 很容 易使 隧道工程 出现 点状 漏水现象。针对隧道工程 出现 的点状 漏水现象 ,可 以采取封堵 或者是注浆封堵 的方法 , 能够避免 工程 出现大面积渗 漏,稳定 工程结构。对点状 漏 水采取 的封堵 方法具有 的突 出优 点是施工便捷 、速度快 、 抗渗性能好 ,并且成本较低 。
5)由于 泵送混凝 土的水灰 比、单位 混凝土 用水量较 普通 混凝 土大 ,致使泵送混凝 土结 构的抗渗性 、抗裂性均 有下 降。
对于 以上存在的缺陷 ,要 降低 其影响 ,增强结构 的防 水能 力,有必要在衬砌完成后及时 对以上薄弱环节进行注 浆 ,堵塞渗漏通道 ,增 强混凝土结构 的密 实性 。
2)线状 漏水 隧道周围 受到过 大水压 的冲击很容 易出现线状漏水现 象。针 对隧道工程 出现的线状漏水现 象,采取 的方法是加 强排水 管道建设 ,如果是采 取封堵的 方法就要 选用弹性较 好 的封堵材料 ,确保裂缝 有效封堵 ,避免其再 次裂开。使 用 这种 方法存在 的缺点 是选 择的材料防水性 能不太好 ,工 程裂缝很 容易 出现加深加 大的现象 ,目前有一种 防水性能 较好的封胶 ,其突出优点是膨胀率较高 ,大大方便 了施工。 3)面状 渗水 针对 面状渗水面积大 ,容 易对工程运行造成 巨大损 失 的特点 ,采取的 方法是增加新 的防水层 ,常用的工艺为刷 、 刮 、喷等 ,确保工程不 出现 毁坏和 塌陷现象。隧道施工 一 般要 求具有 良好的防水性和 弹性 ,因此采用 的材料 主要 是 无机材 料掺杂防水剂轴承 的涂刮材料 ,增加防 护层 ,对其 进行有效防 护。 4.3注 浆 施 工 工 艺 1)钻 孑L 为了避免隧道 出现再 次裂缝现象 ,钻孑L时采 用的是斜 向钻 孔 方 式 ,并 对 钻 孔 过 程 及 时 进 行 记 录 。 2 )压 水 冲 洗 孔 缝 钻孔清洗时使用 高压水 柱 ,钻孔压水 时使用手动试压 泵 ,钻 孔缝 内的余 水要在 压水结束后用高压风吹干。 3)安 装 注 浆 嘴 及 封 缝 注 浆嘴安装时要对钻 孔进行密封 处理 ,从确 保内部结 构 的稳定性 出发 ,要快速封 缝 ,以防进入 多余 的水分和空 气 。 4 )注 浆 浆液经过加热 之后 才能够进行浇筑 ,注浆过程 中两 台 注 浆机 要 同时进行 ,顺 序是 由上至下 ,由左至 右 ,并且要 进行及时密封 。对 于注浆过程 中出现 的注浆量过大现象 , 要用水稀 释浆液 加快其 反应速度 。注浆完成 之后 3O分钟 之内要用清洗剂进行清洗 ,确保周边环境不 受到污 染。
隧道衬砌渗漏水处治方案

隧道衬砌渗漏水处治方案引言:隧道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但由于地下水位变动、地质条件复杂等原因,隧道衬砌常常会发生渗漏水的问题。
渗漏水不仅会对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威胁,还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针对隧道渗漏水问题进行治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隧道衬砌渗漏水处治的方案。
一、渗漏水原因分析在制定治理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渗漏水的原因进行分析。
常见的隧道渗漏水原因包括地下水位变动、岩体裂隙、地质构造面、建造质量问题等。
对渗漏水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治理方案,提高治理效果。
二、治理方案选择针对隧道衬砌渗漏水问题,常见的治理方案有以下几种:1.检测技术和分析首先,需要采用适当的检测技术,如地质雷达、人工钻孔等,对渗漏水点进行定位和分析。
通过对渗漏水点周边地质环境和衬砌结构的检测,可以判断渗漏水的具体原因,为后续治理提供依据。
2.补漏处理对于隧道衬砌的小面积渗漏水问题,可以采用补漏处理的方法。
首先要找到渗漏水的确切位置,然后使用合适的材料进行补漏。
常见的补漏材料有聚合物材料、水泥浆等。
补漏处理的方法通常适用于衬砌结构较为完整,渗漏点数量较少的情况。
3.加固处理对于隧道衬砌存在较大渗漏水问题的情况,可以考虑采用加固处理的方法。
加固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衬砌结构的抗渗漏性能。
常见的加固处理方法有:增加抗渗层、加装防水板、注浆加固等。
加固处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衬砌结构的稳定性和抗渗漏性能。
4.排水处理对于隧道衬砌附近地下水位较高、渗水量较大的情况,可以考虑采取排水处理的方法。
通过设置合适的排水系统,将隧道周围的地下水引导排出,从而减少渗漏水的压力。
常见的排水处理方式有:人工排水井、横向排水管道等。
排水处理方法通常适用于隧道附近地下水位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况。
三、治理方案实施在确定治理方案后,需要进行实施和监测。
在进行实施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素材采购、施工流程、安全措施等。
治理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治理效果的达到预期目标。
岩溶区运营期隧道渗漏水病害成因分析及处治方案

岩溶区运营期隧道渗漏水病害成因分析及处治方案公路隧道与其他地下工程一样,在施工期间和建成后,受到地下水的影响。
地下水通过一定的通道渗入或流入隧道内部,出现衬砌表面渗水,淌水、滴水,甚至出现股状喷水、涌水等。
根据调查发现,目前国内无渗漏的公路隧道很少,绝大部分隧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渗漏问题,渗漏位置遍及隧道各个部位。
岩溶地区隧道运营多年后,由于结晶水的堵塞,容易导致排水系统堵塞,从而导致防排水系统的失效。
秀山隧道为分离式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隧道,按上下行分离式布置。
隧道左洞长3382m,右洞长3385m。
隧道左右洞轴线间距15.5~43.5m,进出口段均为小净距隧道。
隧道左右线均为人字坡;隧址区主要穿越平阳盖向斜,以易溶强溶碳酸盐岩为主,岩溶较发育。
洞身防水主要是在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之间铺设300g/m2无纺布和1.2mm厚EVA防水板,二次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不小于S8;隧道洞身排水主要是在衬砌背后喷射混凝土与防水层之间设Φ75HDPE 单壁打孔波纹管纵向盲沟、Φ75HDPE单壁打孔波纹管环向盲沟。
2018年6月由于连续下雨,故秀山隧道洞内渗漏水情况较严重。
图1 秀山隧道渗漏水典型照121成因分析1.1地质条件渗漏水区域主要集中在平阳盖向斜核部及岩性变化接触带附近,基岩岩性主要为铝土岩、岩质页岩夹煤线及灰岩,该区域受构造影响较重,横张、纵张裂隙发育,层间结合较差,由于处于向斜核部地下水较丰富。
另外隧道段存在“大水井-岩门口”地下暗河,暗河管道高于隧道,由于向斜轴部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裂隙较发育,部分裂隙与暗河相通,在高水头及强降雨时期,导致隧道大量涌水。
图2 秀山隧道地质断面照1.2施工因素(1)隧址区岩溶发育,岩溶管道贯通,岩溶地下水结晶堵塞排水管道,导致衬砌背后的积水不能及时排出;(2)由于施工缝、变形缝处施工不到位、材料缺陷等导致防水失效;(3)二次衬砌结构自身存在一定裂缝,渗漏水由裂缝处渗流出。
隧道衬砌渗漏水原因及整治措施

广东建材2021年第6期隧道衬砌渗漏水原因及整治措施黎舒涛冯兴豹(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摘要】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隧道衬砌渗水现象,分析了渗漏水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渗漏整治措施。
【关键词】隧道衬砌;渗漏水;注浆技术0前言隧道施工过程中,因为地质及施工等原因导致施工完成后,在一些地段出现隧道衬砌渗水现象,增加隧道内空气湿度,造成轨道、通讯、照明等设施损坏,降低了衬砌结构安全寿命,给客运专线的运营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隧道衬砌渗水包括衬砌裂缝渗漏水、衬砌点状渗漏水、混凝土表面大面积渗漏水等,不同形式的渗漏水采用的整治技术有所不同。
1隧道衬砌渗漏水的原因分析1.1地质原因⑴围岩裂缝水水量比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岩层断层破碎易于沉积结构水,使得水压持续上涨,尤其是覆盖层不厚的隧道,裂缝的渗透能力非常强。
⑵衬砌四周的天然水pH值比较高,衬砌混凝土严重腐蚀,最为常见的是盐酸性腐蚀、碳酸性腐蚀和镁盐性腐蚀等。
⑶隧道位于沟谷浅埋地段,山体水流汇集,雨季对隧道产生巨大的水压力,容易造成水渗透。
1.2施工原因⑴混凝土施工没有按照设计标准执行,在地下水压力比较大的区域出现了水压高于抗渗标号的情况,导致渗水现象发生。
⑵混凝土振捣施工未能达到设计要求,呈现出蜂窝的形状,使得局部渗漏的情况时有发生。
混凝土硬化时蒸发掉大量水分,形成了透水的开放性毛细管路,特别是在混凝土拌合物沉降水时析出的部分水向上溢出,另一部分聚集到集料的上面,从而形成透水管路。
⑶衬砌背后出现了空隙。
衬砌背后围岩自身存在的裂缝在地下水的影响下裂缝会逐渐增大,最终形成空隙。
这些裂缝随着时间的推移连结在一起。
初支和衬砌施工的过程中会留下空隙,回填施工振捣不到位也会留下缝隙,这些缝隙经过漫长的时间积累后会互相贯通,使地下水大量聚集于此,最终导致大面积的沉积渗漏问题。
⑷衬砌施工的混凝土中存在着杂质,杂质腐烂后导致孔洞。
⑸混凝土灌注施工不当,结合部位缝隙出现漏水的情况。
浅析隧道渗水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隧道渗水问题严重影响了隧道的安全使用和行 车安全,需要引起重视。
隧道渗水的原因主要包括地质因素、材料因素 和施工因素等方面,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 使得隧道渗水问题变得复杂和难以解决。
针对隧道渗水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包括加强地质勘察、提高材料质量、规范施工 过程等,以有效解决隧道渗水问题。
04 பைடு நூலகம். 维护原因
隧道的维护管理不当也可能导致渗 水问题。例如,排水系统堵塞、防 水层老化破损、混凝土腐蚀等都可 能引起隧道渗水
02
隧道渗水原因分析
隧道设计原因
1 2 3
设计标准不足
设计中对隧道防水等级、防水材料、防水构造 等考虑不足,导致隧道建成后无法满足防水要 求。
隧道结构不合理
设计中对隧道结构稳定性、承载能力等考虑不 足,导致隧道建成后结构变形、开裂等,引起 渗水。
浅析隧道渗水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隧道渗水概述 • 隧道渗水原因分析 • 隧道渗水治理措施 • 工程实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隧道渗水概述
隧道渗水定义
• 隧道渗水是指隧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现象,即结构 内部的水通过裂缝、接缝或其他缺陷流出。这种现象通常是 指在隧道衬砌和地表之间出现的漏水现象。
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对隧道进行检测和 评估,确定渗漏水的原因和位置。
根据检测结果制定修复方案,并选用合适的材料 和工艺进行修复。
04
工程实例分析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某市地铁1号线 工程地点:某市市区
工程规模:全长约20公里,包含多个隧道及地铁站
隧道渗水原因分析
地质条件复杂
岩溶区高速公路隧道渗漏水原因分析及处治

治效果 ,本文作一介绍 ,以期为其他类似项 目提供参 考和借 鉴 。 1 工 程概 况与现 状
六 寨 至 河池 高 速公 路起 于 广 西省 河 池市 六寨 镇 龙里 ,止 于河 池 市金 城 江 区西郊 ,与宜 州 至河 池 段终 点相 接 ,隧址 区地 貌 主要 为岩 溶峰林 谷地地 貌 和岩溶 峰林 (丛 )洼地地 貌 ,地 下水较 丰富 ,岩溶发 育 。该高 速 公 路为 双 向 四车道 ,设 计 时速 100 km/h,全 线共 设 置 15座 隧道 (总 长 11.9 kin),于 2012年 7月 正式通 车 。 隧道 防水 均采 用 了复 合 防水 卷材 和 二 次衬 砌结 构 自 防水 ,隧道 沉降缝 和施 工缝 防水分别 采用 了 中埋 式 止 水带 防水 和带 注浆管 遇水膨 胀止水 条 。隧道 暗洞排 水 采用 qblO0 mm Q型 HDPE管作 为环向排水盲管 ,衬 砌背后积水通过环向排水盲管引人 160 mm半边打 孑L纵 向排水管 ,然后由隧底横 向排水管引入中央排水 沟 ,最后通过中央排水沟排出隧道。
area,summarization of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project-specific geological environment,in terms of several f i)rms of water leakage of the project,the co ̄esponding treatment plan is put forwards and received good effects.
隧道衬砌渗漏水的原因及其防治

隧道衬砌渗漏水的原因及其防治摘要: 随着我国路桥建设的不断发展,隧道施工不断增多,速度不断加快,隧道衬砌渗漏水问题逐渐显见,特别是在隧道预埋洞室、多道施工缝处、隧道的接口处及管节之间的连接处等薄弱环节的渗、漏水更为严重,成为隧道工程一大病害。
因此搞好隧道防排水设计及裂缝防水技术,使隧道衬砌不漏不渗,是保证行车安全和隧道能否长期使用的重要条件。
为此,文中结合工作经验,总结出衬砌渗漏水的多种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关健词:隧道;衬砌;渗漏水;防治1隧道衬砌渗漏水的主要原因引起隧道渗漏水的原因很多,具体原因如下:1.1地质原因(1)围岩裂隙水丰富,地质条件复杂,其岩层节理发育,岩层断层破碎会富集大量结构水,产生巨大的水压力,特别是覆盖层薄的隧道,裂隙具有很强的渗透能力。
(2)衬砌周围的天然水PH值超标对衬砌混凝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常见的有碳酸性, 盐酸性加镁盐性腐蚀。
1.2设计上的原因(1)对不稳定的地基没有进行处理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补砌结构出现缝或隙,从而产生渗漏现象;(2)拆模时间过早,或围岩压力过大超过衬砌体的设计荷载等,都能使衬砌内应力超过其破坏强度而导致隙和缝。
1.3施工原因(1)混凝土没有按渗水级配设计施工,在地下水压力较大的地方,由于抗渗标号低于相应水压,从而出现渗水现象。
(2)混凝土捣固不密实,形成蜂窝,因而局部渗漏较多。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多余水分(未起水滑作用的游离水分)的蒸发,在混凝土中形成透水的开放性毛细管路,尤其是混凝土拌合物在沉降水过程中析出的一部分挤向上面,一部分聚集在集料颗粒上面形成透水的管。
(3)衬砌背后有空隙,衬砌背后的围岩由于裂隙的存在,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裂隙变大并形成空隙,而且相互逐渐连通。
另外由于施工中初支与衬砌间留有空隙,或者回填物不够密实也造成空隙。
这些空隙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相互连通后,就会富集大量的地下水,这是大面积渗漏水的主要原因。
(4)衬砌混凝土材料中有杂物,腐烂后形成缝隙或孔洞。
隧道渗水、漏水、排水处治方案

五、施工组织设计1 总体施工组织部置及规划1.1工程概况重庆石忠高速公路竹林坪隧道为分离式单向行车双车道公路隧道,两洞轴线平行,相距23m,右洞长1410.000m,检测里程起止桩号为K1507+449(石柱端)~K1508+859(忠县端);左洞长1450.000m,检测里程起止桩号为ZK1507+449(石柱端)~ZK1508+899(忠县端)。
隧道除出口位于曲线上,其余全部位于直线段,左、右纵坡均为-2.80%下坡,属长隧道。
纵坡为-2.8%,进口高程约为1389m,出口高程约为1348m。
隧道入口洞门为端墙式,出口洞门削竹式,洞身采用复合式衬砌,路面为复合式沥青路面,单洞最大净宽10.8m。
竹林坪隧道于2006年初开工建设,于2009年通车,至今已运营超过4年。
目前隧道内部分施工缝、变形缝及衬砌局部部位出现渗漏水现象,特别是在大暴雨后洞内出现严重的漏水、喷水现象,对正常运营造成一定的影响。
隧道洞口实景图工程地质情况:竹林坪隧道穿越的山脉呈近北东-南西向展布,为中低山,地形陡峻,地形坡度40~50°,多陡坎、悬崖分布。
山脊两侧横向冲沟发育,呈现与主体山脉走向垂直的山脊与沟谷相间分布的微地貌特征,地形起伏较大,呈“V”字型沟谷。
洞身段围岩岩性主要为泥岩、泥灰岩、砂岩等,其中靠近湖北分水岭段围岩主要为泥岩和泥灰岩互层,洞身中间段主要为砂岩,靠近重庆忠县段围岩主要为碎石土。
水文地质条件:该区段内无常年地表流水,仅在雨季由地表漫流汇集成沟水,其流量随季节性变化而变化,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季节性强,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及隧道进出口端坡、残积土层中之孔隙水为主。
基岩裂隙水赋存于砂岩、泥岩裂隙、层间孔隙和风化裂隙中。
本隧道进出口和坍塌段存在滴水或林水状,这些出水点受季节性影响大,旱季水量小,雨季时大气降水补给,水量较丰富,对隧道防排水及正常营运影响较大。
原设计情况:净空断面为分离式长隧道。
隧道内轮廓采用三心圆(曲墙半圆拱)断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湖
南
交
通
科
技
V0 1 . 4 l N o . 2
HUN AN C OMMUNI C A" I I ON S C I E NC E AND T EC HNOL O GY
J u n . 2 O l 5
文章编 号 : 1 0 0 8 — 8 4 4 X( 2 0 1 5 ) 0 2 — 0 1 6 9 - 0 3
使 用 功能 。 以往 工程研 究 中对 隧道 衬砌 渗漏水 十分 重视 , 已有 文献 主要 集 中于研 究 衬 砌 渗 漏 水 检 测技
,
与正常地面有 l O ~ 2 0 m高差 , 均集中分布在 K 8
+ 9 3 5一K 9+ 9 4 0段 的左右 范围 内( 较大 的洼 地 面积
岩 溶 隧 道 衬 砌 渗 漏 水 分 析 及 处 治 研 究
徐 清政
(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 限责任公 司,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4 )
摘
要: 渗漏水是隧道最常见的病 害之一 , 在岩溶区因承受高水压力衬砌渗漏水更明显 ,
对 围岩及衬 砌影 响较 大 。基 于此 以在 建某岩溶 隧道 为例 , 首先普 查 隧道 渗 漏水情 况 , 分 别从 降 雨、 岩 性及 水压 力等 方 面解释渗 漏水 病 害 的机 理 , 再 采 用临 时 处 治 方案 ( 钻孔泄压、 设 置 暗 洞 及 环氧 树 脂封缝 ) 及 永 久性 处 治方案 ( 设 置排 水 隧道 ) 。该 工程 实例 可 为岩 溶 隧道 渗 漏水 治理
火 涂料 。 4 . 2 永 久处 理 4 . 2 . 1 临 时洞 内排 水存 在 问题
交通事故 ; J J u 深处理时 , 清水沟沟底与仰拱相切 , 各 种 围岩 不 同 , 钢筋 和工 字钢 交错 , 开 挖会 破坏结 构受
处 地下 水相对 活 跃 , 溶蚀 作 用 强烈 , 特别 发 育 , 呈 串
2 隧 道 洞 内漏 水 情 况
3月 5 E t 在 Y K 9+ 6 9 9拱腰 处流水 呈喷 射状 , 二 衬 施 工时 预 留的引 水 管有 6处 均 为满 管 黄 泥水 , 流
水量大, 清水 沟 满槽 排水 ( 左侧 未 发现 有 渗水 现象 , 但 二 衬 施 工 期 间 预 留 的 引 水 管 有 少 量 黄 泥 水 流
2 期
徐清政 : 岩溶隧道衬砌渗漏水分析及处治研究
l 7 l
图 6 排 水 隧道 ( 右 下方) 实 景 图
图 5 超前预支护处理示意图( 单位 : m m )
面, 铸铁 盖板 及砼 盖板 载重 车作用 下会 开裂 , 易产生
决 的是 排水 泄压 问题 , 排水 问题解 决后 , 水 压力 不会 对 二衬 产生 明显 的作 用 , 按 照 围岩正 常受 力情 况 , 钢 筋 砼二 衬满 足抗 力 要求 , 可对 裂 缝 要 采 取 环 氧树 脂 胶 体进行 封 缝处 理 , 在 封缝处 理 完成 后 , 重 新喷 涂 防
为2 1 0 8 0 m 与1 6 5 0 0 r n , 洼地 总 面积 4 1 6 8 4 m ) ,
术l l J 、 渗 水 原 因 分 析¨ J 、 渗 水 影 响 治
及 处
隧址区水系见图 l 。
等方面 , 而具体到高水压力致渗现象及处治
最 大埋 深 2 2 9 . 8 m。
隧址 区主要 为灰 岩 , 灰色 ( 强风化为褐黄色 ) , 薄 层状 , 微 晶结构 , 节理 裂 隙发育 , 可 溶性好 , 岩 溶最 发育 , 地表 岩溶 形态 主要有 溶洞 、 落水 洞 、 洼地 等 , 岩 溶 发育 强烈 。区域性优 势 节理 、 断层 带 、 构 造轴 线等
溶 腔水 还 比较少 。因此 本 文 以在 建 某分离 式 岩溶 隧 道 为例 , 在普 查该 隧道 渗漏水 现 象基 础上 , 分 析渗漏 水 原 因并提 出临 时及 长 久 性 的处 治 方案 , 以指导 该 岩 溶隧 道衬砌 渗 漏水处 治工 作 。
1 工 程 简 介
某 高速 公路 分离 式 隧 道 , 隧道 右 洞 长 2 0 0 5 m, 左 洞长 2 1 0 5 m。隧道地 处灰 岩地 区 , 隧址 区 四周峰 峦 高耸 屹立 , 山势雄伟 , 沟 谷纵横 , 有 石芽 残丘 、 岩溶 洼 地等 形态 , 洼地 常伴 有落水 洞 、 竖井 、 溶 洞等 分布 ,
出) 。3月 8日下 午 Y K 9+6 3 9一Y K 9+ 6 9 9段 右 侧
珠 状或 长椭 圆状 分 布 的漏 斗 或 洼地 岩 溶 , 其 长 轴 多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0 3 - 1 2 作者简介 : 徐清政 ( 1 9 8 1 ・ ) , 男, 工程 师, 主要从事公路工程建设 与研究工作 。
提供 实践参考。 关键词 : 岩溶隧道; 渗漏水 ; 原 因分析 ; 处治技术 中图分 类号 : U 4 5 7 文 献标 识码 : A
隧道 所处 环境 、 设 计施 工参 数 不 同 , 可造 成不 同
一
与构 造线 方 向一 致 , 且 常沿 断层 附 近 发育 。项 目区
的病害形式 。渗漏水是岩溶 隧道最常见 的病 害之 表现于拱顶 、 拱腰及伸缩缝等地方 的渗水淌水。
,
域构造展布方 向主要为北东向, 隧址区发育的 F 4 断 层也为北东走向。隧址区发育的洼地 、 落水洞、 溶洞 等, 从其分布特征看 , 大体沿北东 向发育分布。 隧道 汇水 区域 内洼地 十分发 育 , 漏 斗状 , 大小 不
一
岩溶隧道衬砌发生渗漏水 , 说明衬砌结构承受较高 的水 头压 力有关 , 其 薄弱 处 成 为 渗 漏水 通 道 。溶 腔 水 的存在 , 可劣 化 围岩强度 、 影 响衬 砌受 力与 隧道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