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概率与统计的交汇问题
中考数学概率与统计问题的解题思路总结与应用

中考数学概率与统计问题的解题思路总结与应用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也是中考数学题中常见的考点之一。
对于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下面将进行总结与应用。
一、概率问题的解题思路概率问题主要是考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解决概率问题的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问题: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
明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所求的结果。
2.确定事件: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确定相关的事件,例如抛硬币正面朝上、抽到红色扑克牌等。
3.计算可能性:根据所求事件的可能性和总事件的可能性,计算概率。
可能性可以通过等可能原理、频率和样本空间等概念进行计算。
4.化简计算:如果题目复杂,可以通过化简计算简化问题。
例如,可以利用互斥事件、相对补事件等化简问题。
二、统计问题的解题思路统计问题主要是考察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和统计性质。
解决统计问题的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整理数据:首先,要对题目中给出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类。
可以使用表格、直方图等方式对数据进行展示。
2.提取关键信息:根据题目中的要求,提取所需的关键信息。
例如,计算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
3.计算统计性质:根据提取的关键信息,进行计算。
例如,可以计算某个区间的频数、频率、方差等。
4.数据分析: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可以给出结论,分析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三、概率与统计问题的应用概率与统计的思路和方法不仅可以用于解题,还可以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例如:1.调查问卷:在进行调查问卷时,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赌博和投资:在赌博和投资中,可以利用概率进行决策,评估风险和可能性。
3.产品质量管理:企业可以利用统计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验,评估产品合格率和不合格率。
4.医学研究:在医学研究中,可以利用统计方法对患者的生存率、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和比较。
综上所述,概率与统计问题的解题思路可以通过明确问题、确定事件、计算可能性、化简计算等步骤进行,而在实际生活中也能够应用到各个领域中。
中考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问题解题方法总结

中考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问题解题方法总结概率与统计是中考数学中重要的考点之一,掌握相关解题方法对于获得高分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中考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问题解题方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概率问题解题方法1.1 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在解决概率问题时,首先要明确问题中所涉及的随机事件,然后确定事件的样本空间和事件的可能数。
计算概率时,可采用“有利结果数与总结果数比”或“频率”两种方法。
1.2 事件的排列与组合当问题中涉及的事件是有序排列或无序组合时,可以使用排列组合的方法来计算概率。
对于有序排列的事件,可以使用全排列的方法,对于无序组合的事件,可使用组合数的方法。
1.3 复合事件的概率计算当问题中的事件是复杂的复合事件时,可以使用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原理或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原理来计算概率。
需要注意确定事件之间的独立性或互斥性。
二、统计问题解题方法2.1 数据的整理与描述在解决统计问题时,首先需要对给定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
可通过制表、绘图等方式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出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等统计量,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和解决问题。
2.2 统计规律的探究通过观察和分析给定的统计数据,寻找其中的规律和趋势,可以通过绘制直方图、折线图等来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分布情况。
这有助于深入理解数据的特点,并根据规律解决问题。
2.3 数据的分析与推理在统计问题中,常常需要根据已经给定的数据进行推理和判断。
这时需要通过归纳、分析,利用已知的统计规律和统计方法来判断未知的事物或问题的解答。
三、应用举例3.1 概率问题的应用例如,某次抽奖活动,参与抽奖的人数为100人,其中60人是女性,40人是男性。
如果从中随机抽取一人,求抽中女性的概率。
解题时,可根据女性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得出概率为60/100=0.6。
3.2 统计问题的应用例如,某班级同学的考试成绩如下:74, 68, 82, 90, 76, 84, 78, 86, 92, 80。
统计与概率的关系

统计与概率的关系统计与概率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而概率论则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学科。
在实际应用中,统计和概率常常被用来解决各种问题,例如预测股票价格、评估医疗治疗效果、分析市场趋势等等。
首先,统计学和概率论都是研究随机事件的学科。
统计学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来推断出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而概率论则是通过对随机事件的可能性进行量化,来预测未来事件的发生概率。
这两个学科都是基于随机性的,因此它们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
其次,统计学和概率论都是用来进行决策和预测的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已有的数据和概率分布,来做出决策和预测。
例如,在股票市场中,我们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和概率预测,来决定是否买入或卖出某只股票。
在医疗领域中,我们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和概率预测,来评估某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
因此,统计学和概率论在实际应用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最后,统计学和概率论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统计学中,我们常常需要利用概率分布来进行推断和预测。
例如,在进行假设检验时,我们需要利用概率分布来计算出假设成立的概率。
而在概率论中,我们也需要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来估计概率分布的参数。
例如,在进行贝叶斯推断时,我们需要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来估计先验分布和后验分布的参数。
综上所述,统计学和概率论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利用它们来进行决策和预测,因此它们在各个领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概率与统计常见问题的解题技巧

概率与统计常见问题的解题技巧一、引言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重要的分支,它们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和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题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解决概率与统计领域的常见问题。
二、概率问题的解题技巧概率问题涉及到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解题技巧:1. 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当两个事件是互斥事件(即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时,可以通过计算两个事件的概率之和来得到它们的并集概率。
2. 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当两个事件是独立事件(即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可以通过计算两个事件的概率之积来得到它们的交集概率。
3. 条件概率的计算当两个事件的发生概率有关联时,需要利用条件概率的概念来计算它们的概率。
条件概率可以通过给定条件下的概率计算得出。
4. 贝叶斯定理的应用贝叶斯定理可以用于计算反向条件概率,即已知结果的情况下,计算其引起的原因的概率。
它在概率问题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统计问题的解题技巧统计问题涉及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解题技巧:1. 数据统计的基本概念在进行统计分析时,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如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这些概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2. 数据收集和整理在进行统计分析之前,需要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样本,设计问卷调查或实验,并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归纳整理。
3. 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
通过样本平均值和样本标准差等统计量,可以对总体平均值和总体标准差进行估计。
4.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用来检验研究者对总体参数的假设是否成立。
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某个因素对样本数据是否有显著影响。
四、总结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重要的分支,解决概率与统计问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本文简要介绍了概率问题和统计问题的一些常见解题技巧,希望能对读者在解决概率与统计问题时提供一些帮助。
高考数学微专题 概率统计与数列、函数的综合交汇问题

4
(2)经计算第(1)问中样本标准差 s 的近似值为 50,根据大量的测试数据,可以认为这 款汽车的单次最大续航里程 X 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 N(μ,σ2)(用样本平均数 x 和标准差 s 分别作为 μ、σ 的近似值),现任取一辆汽车,求它的单次最大续航里程 X∈[250,400]的 概率;
令 f′(p)=0 可得 p=1230.
返回导航
列表如下:
区间 f′(p)符号
0,1230 正
f(p)
递增
所以 f(p)存在唯一极大值点 p0=1230;
1230,1 负 递减
21 返回导航
22
②估计该盒子中黑球的数目为 60p0=39.理由如下:
由①可知,当且仅当
p=1230时,f(p)取得最大值,即
价格 p 与产量 q 的函数 市场情形 概率
关系式
好
0.4
p=164-3q
中
0.4
p=101-3q
差
0.2
p=70-4q
返回导航
14
设 L1,L2,L3 分别表示市场情形好、中、差时的利润,随机变量 ξ 表示当产量为 q, 而市场前景无法确定的利润.
(1)分别求利润 L1,L2,L3 与产量 q 的函数关系式; (2)当产量 q 确定时,求期望 E(ξ); (3)试问产量 q 取何值时,E(ξ)取得最大值.
返回导航
8
以上各式相加,得 Pn-1=-12+-122+-123+…+-12n=-13·1--12n, ∴1≤n≤19 时,Pn=23+13-12n, ∴到达“胜利大本营”的概率 P19=23-13×2119, ∴设参与游戏一次的顾客获得优惠券金额为 Y 万元,则 Y=3 或 0, ∴Y 的期望 E(Y)=3·P19+0·(1-P19)=3×23-13×2119=2-2119≈2.0, ∴参与游戏一次的顾客获得优惠券金额的期望值为 2.0 万元.
概率问题与其它知识交汇

概率问题与其它知识的交汇摘要:概率知识引入高中数学课本,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它与各章知识交汇的学科内综合问题,以其新颖性、综合性而“闪亮登场”.正好体现了新高考能力立意及在知识网络交结点处设计命题的精神,一些建立在函数、向量、数列、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等背景之上的概率问题也越来越体现出生命力。
下面分类说明这类题型解法。
关键词:概率数学1、概率与函数的交汇例1:多项飞碟是奥运会的竞赛项目,它是由抛靶机把碟靶(射击的目标)在一定范围内从不同的方向飞出,每抛出一个碟靶,就允许运动员射击两次.一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每一次射击命中碟靶的概率p与运动员离碟靶的距离s(米)成反比,现有一碟靶抛出后s(米)与飞行时间t(秒)满足s=15(t+1),(0≤t≤4).假设运动员在碟靶飞出后0.5秒进行第一次射击,且命中的概率为0.8,如果他发现没有命中,则通过迅速调整,在第一次射击后经过0.5秒进行第二次射击,求他命中此碟靶的概率?[解析]:设p= (k为非0常数),则p=当t=0.5秒时,p1=0.8 ,代入上式得k=18 ,∴p= =∴当t=1秒时,p2=0.6因此 p= p1+(1- p1)×p2=0.8+(1-0.8)×0.6=0.92建立函数模型,将离散型随机变量融入连续型模型中,使随机现象中的数量规律建立在函数关系的基础上,进而可用函数的观点解决.2、概率与数列的交汇例2:从原点出发的某质点m,按向量a=(0,1)移动的概率为2/3,按向量b=(0,2)移动的概率为1/3,设m可到达点(0,n)的概率为pn (1)求p1和p2的值;(2)求证:pn+2 -pn+1=-(p-p);(3)求pn的表达式。
[解析]:(1)p1=,p2= ()2+=()(2)证明:m到达点(0,n+2)有两种情况:①从点(0,n+1)按向量a=(0,1)移动;②从点(0,n)按向量b=(0,2)移动.∴pn+2=pn+1 + p∴ pn+2 -pn+1 =-(p-p)(3)数列{ pn+2 -pn}是以p2-p1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p-p= (p2-p1)(-)n-1= (-)n-1=(-)n+1,∴ p-p=(- )n,又∵p-p =(p-p)+(p-p)+…+(p2-p1)=(-)n+(- )n-1+…+(- )2=( )[1- (- )n-1]∴ p=p1+( )[1- (-)n-1]=+ (-)n将概率知识与递推数列合理融合,创造了新的命题情景,同时使概率与数列知识在整合过程中均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数学统计概率的联系

数学统计概率的联系
数学统计和概率论是密不可分的。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理论,而数学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和决策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概率论和数学统计经常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概率论为数学统计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方法。
比如,概率分布是数学统计中重要的概念,而概率论中的各种概率分布(如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也是数学统计中常用的分布。
另外,概率论中的随机变量、期望、方差等概念也是数学统计中常用的概念。
数学统计也为概率论提供了实际应用的场景和数据支持。
比如,随机抽取一部分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通过数学统计方法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和估计,从而验证和修正概率论中的假设和理论。
另外,数学统计中的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也为概率论中的模型拟合和参数估计提供了实用的工具。
总之,数学统计和概率论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学科,它们的联系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更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 1 -。
统计与概率的关系

统计与概率的关系统计与概率是数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有着紧密的关系。
统计是通过对已有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从中得出结论或推断的一门学科。
而概率则是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一种数学工具。
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统计与概率常常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统计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现在统计学中的概率论部分。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数学理论,它是统计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通过概率论,我们可以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对未知的事物进行预测和推断。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概率论来计算掷骰子时每个点数出现的概率,或者计算在一批产品中出现次品的概率。
这些概率计算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统计与概率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统计推断中。
统计推断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来对总体特征进行估计的方法。
在进行统计推断时,我们需要根据样本数据的分布情况,结合概率论的知识,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
例如,在进行调查时,我们可以通过对一部分人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推断,来估计整个人群的特征。
这其中就涉及到了概率论中的概率分布和抽样分布等知识。
统计与概率的关系还可以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得到体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通过统计和概率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医学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统计方法来分析一种药物的疗效,或者预测某种疾病的发生概率。
在金融领域,我们可以通过统计方法来分析股票的涨跌概率,或者估计某种投资产品的风险。
在工程领域,我们可以通过统计方法来分析产品的可靠性,或者预测设备的寿命。
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
统计与概率是数学中两个紧密相关的学科,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统计通过对已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和推断;概率则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工具。
统计与概率在统计学中的概率论部分以及统计推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得到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总结
• 二项分布( n次独立重复试验—贝努力试验) 的特征: • ① 试验次数是有限的(n); • ② 每次试验相互独立没有影响. • ③每次试验只有发生A和不发生A两种情况; • ④每次试验A发生的概率都是一样的(p); • ⑤随机变量X: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 生的次数
2 2 (3)由题意,可知:甲校的优秀率为 ,乙校的优秀率为 ,由题意 11 5 可知, 随机变量 ξ=0,1,2,3,且 23 0 2 0 = 1 - P(ξ=0)=C3
•(2)从[40,50)岁年龄段的“低碳族”中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18
人参加户外低碳体验活动,其中选取3人作为领队,记选取的 3名领队中年龄在[40,45)岁的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期望 E(X).
(2) 因为 [40,45) 岁年龄段的“低碳族”与 [45,50) 岁年龄段的“低 碳族”的比值为 60∶30=2∶1,所以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 18 人, [40,45)岁中有 12 人,[45,50)岁中有 6 人.随机变量 X 服从超几何 分布.
解: (1)由柱状图并以频率代替概率可得,一台机器 在三年内需更换的易损零件数为8,9,10,11 的概率分别为0.2,0.4,0.2,0.2, P(X=16)=0.2×0.2=0.04 P(X=17)=2×0.2×0.4=0.16;
P(X=18)=2×0.2×0.2+0.4×0.4=0.24;
P(X=19)=2×0.2×0.2+2×0.4×0.2=0.24;
注意:a.柱状图中的纵坐标为頻数; b.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纵坐标为: 频率/组距 c.易错:茎叶图中重复的数据只写了一次
(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①众数、中位数;
1 1 n ②样本平均数 x = (x1+x2+„+xn)= xi; n n i= 1 ③样本方差 1 s = [(x1- x )2+(x2- x )2+„+(xn- x )2] n
2
1 n = (xi- x )2; n i= 1
④样本标准差 s= = 1 2 2 2 [ x - x + x - x +„+ x - x ] 2 n n 1 1n 2 x - x . ni=1 i
线性回归方程
ˆ a ˆ bx ˆ 称为线性回归方程, 方程 y
小结:统计与概率交汇问题
北海中学数学组:伞馨慧
• 统计部分主要考查随机抽样、样本估 计总体、线性回归分析,独立性检验的简 单应用,一般是选择题、填空题,试题难 度中等或稍易.若以解答题出现,往往与 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交汇考 查.
• 在复习统计问题时,要紧紧抓住这些图 表和方法,把图表的含义弄清楚,这样剩 下的问题就是有关的计算和对统计思想的 理解(仔细审题,分析整理数据),在弄 清楚统计问题的基础上,要与概率、离散 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方差密切结 合掌握.(准确地确定概率类型,再计算 处理)
X Y 不大于20 20×200 21 22
20×200+500 20×200+500×2P0.880.080.04
EY=4080
可知当n=19时所需费用的期望值小于n=20时所需费 用的期望值,故应选n=19
命题角度二:独立性检验与概率相结合
• 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给定数据表,借助 这些数据结合独立事件或对立事件设计概 率及分布列问题.
分组 [110,120) 10 频数
(1)试求x,y的值; (2)根据抽样结果分别估计甲校和乙校的优秀率,若 把频率视为概率,现从乙校学生中任取3人,求优 秀学生人数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变型(2’):现已从甲校入样的成绩在 [110,130)分数段的学生中,按分层抽样抽取 了一个容量为7的样本,将此视为一个总体, 从中任取2人参加某项活动,求至多一人在 [120,130)分数段的概率。
2 n ad - bc 附:K2= ; a+bc+da+cb+d
解
(1)由分层抽样知,甲校抽取了 55 人成绩,乙校抽取了 50 人
的成绩.所以,x=6,y=7. (2)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右面 2×2 列联表如下: 甲校 乙校 总计 优秀 非优秀 总计 10 45 55 20 30 50 30 75 105
2 105 × 10 × 30 - 20 × 45 因为 K2= ≈6.109>5.024. 30×75×50×55
故有 97.5%的把握认为这两个学校的数学成绩有差异.
巩固练习1:某班同学进行社会实践,
对[25,55]岁的人群随机抽取n人进行 了一次生活习惯是否符合低碳观念 的调查,若生活习惯符合低碳观念 的称为“低碳族”,否则称为“非 低碳族”,得到如下统计表:
n=1000 组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分组
低碳族 的人数
占本组 的频率
各组在总体中 的频率
[25,30) [30,35) [35,40)
120 195 100
60 a
0.6 0.65 p 0.5
0.2
0.3 x
0.2 0.15 0.1 0.05
第四组
第五组
[40,45)
[45,50)
0.4
0.3
(2016· 全国Ⅰ,19)某公司计划购买2台机器,该种机器 使用三年后即被淘汰,机器有一易损零件,在购进机器 时,可以额外购买这种零件作为备件,每个200元.在机 器使用期间,如果备件不足再购买,则每个500元.现需 决策在购买机器时应同时购买几个易损零件,为此搜集 并整理了100台这种机器在三年使用期内更换的易损零 件数,得下面柱状图
1
2
3
5 15 33 55 P 204 68 68 204 5 15 33 55 所以数学期望 E(X)=0× +1× +2× +3× =2. 204 68 68 204
分组 频数 [70,80) 2 [80,90) 3 [90,100) 10 [100,110) 15 [140,150)
分组 [110,120) [120,130) [130,140) 6 15 x 3 频数
1
• 乙校:抽取50名学生成绩 分组 频数 [70,80) 1 [80,90) 2 [120,130) 10 [90,100) 9 [130,140) y 7 [100,110) 8 [140,150) 3
y1 y2 总计
x1
x2 总计
a
c a+c
b
d b+ d
a+b
c+ d a+b+c+d
2 n ad - bc 构造一个随机变量 K2= , a+bc+da+cb+d
命题角度一:抽样方法、频率分布直方图(表)、 茎叶图与概率的交汇问题
• 准确提取直方图(表)、茎叶图中的信 息是解此类题的关键,借助这些数据结合 独立事件、互斥事件可设计概率、分布列 问题,高考在此结合点处命题有加强的趋 势.
20 3 2 3 1- = P(ξ=3)=C3 5
从而求得 ξ 的分布列为: ξ 0 1 2 3
27 54 36 8 P 125 125 125 125 2 6 故 ξ 的数学期望 E(ξ)=3× = . 5 5
• (3)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2×2列联表,若按是 否优秀来判断,是否有97.5%的把握认为两个学 校的数学成绩有差异.
必 备 知 识 方 法
• 必备知识
• 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包含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三种方法。 三种抽样方法都是等概率抽样,体现了抽样的 公平性,但又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 • • • •
用样本估计总体 (1)利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①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柱状图; ②总体密度曲线; ③茎叶图.
P(X=20)=2×0.2×0.4+0.2×0.2=0.2;
P(X=21)=2×0.2×0.2=0.08;
P(X=22)=0.2×0.2=0.04.
X的分布列为: X
P
16
17
18
19
20
21
22
0.04 0.16 0.24 0.24 0.2
0.08 0.04
2)若要求P(X≤n)≥0.5,确定n的最小值; 解析:由(1)知P(X≤18)=0.44, P(X≤19)=0.68,故n的最小值为19.
n=?
组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分组
低碳族 的人数
占本组 的频率
各组在总体中 的频率
[25,30) [30,35) [35,40)
120 195 100
0.6 p 0.5
0.2
x
0.2 0.15 0.1 0.05
第四组
第五组
[40,45)
[45,50)
a
30
0.4
0.3
第六组
[50,55)
15
0.3
30
第六组
[50,55)
15
0.3
• (1)求x、n、a、p的值,;
解 (1)第二组的频率为 1-(0.2+0.2+0.15+0.1+0.05)=0.3,所
以 x=0.3 第一组的人数为 120 =200, 0.6
200 所以 n= =1 000. 0.2 第二组的频率为 0.3,所以第二组的人数为 1 000×0.3=300,所 195 以 p= =0.65. 300 第四组的频率为 0.03×5=0.15, 所以第四组的人数为 1 000×0.15 =150,所以 a=150×0.4=60.
以这100台机器更换的易损零件数的频率代替1台机器更换的 易损零件数发生的概率,记X表示2台机器三年内共需更换的 易损零件数,n表示购买2台机器的同时购买的易损零件数. (1)求X的分布列; (2)若要求P(X≤n)≥0.5,确定n的最小值; (3)以购买易损零件所需费用的期望值为决策依据,在n=19 与n=20之中选其一,应选用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