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酸雨对3种果树的胁迫效应_肖艳
NO2对3种灌木胁迫的生理响应

选择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方法和途径。
l 材 料 和 方 法
1 . 1 试 生 长 均 匀 的 2年 生 苗
( 攀援 卫 矛 、 金 叶女 贞 和 红 叶 小檗 ) 作 为 供试 材 料 ,
c a pa c i t y be t t e r .
Ke y wo r d s : NO2 ; t h r e a t s ; Eu o n y mu s k i a u t s h o v i c u s ; L i g u s t r u m v i c a r y i ; B e r b e r i s t h u n b e r a i i C V . a t r o p u r pu r e a
Ab s t r a c t : T h i s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t a k e 2 y e a r o l d n o r ma l g r e e n l e a f b u s h e s a s t h e s a mp l e o f t h e t e s t , b y t a k i n g ma n u a l f u mi g a t i o n , t o u n - d e t r a k e d i f e r e n t t i me p e i r o d t r e a t me n t t o me a s u r e t h e S OD, P OD e n z y me a c t i v i i t e s , a n d t h e n t a k e t h e r e c o v e r y t e s t . Th e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模拟酸雨胁迫对银杏与池杉凋落叶分解的影响

模拟酸雨胁迫对银杏与池杉凋落叶分解的影响叶龙华;孙小川;宋曰钦;薛立【摘要】以硫酸、亚硫酸为原料配制不同 pH 值的酸溶液,采用分解袋法,在室内模拟酸雨处理银杏和池杉凋落叶,研究模拟酸雨胁迫对银杏和池杉凋落叶分解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 pH 值的模拟酸雨胁迫对银杏和池杉凋落叶的分解率均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以对照组(pH 值7.0)的凋落叶分解率最高,其次是轻度(pH 值5.6)酸雨胁迫和中度(pH 值4.0)酸雨胁迫处理的,分解率最低的是重度(pH 值2.5)酸雨胁迫处理的,表现为随酸雨胁迫强度增强即 pH 值的减小而减小的趋势。
2个不同树种的凋落叶对酸雨胁迫的反应也存在差异,池杉落叶分解受酸雨的影响比银杏落叶的小。
%In order to probe the growing problem of acid rain on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the effects of simulated acid rain on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of Ginkgo biloba and Taxodium ascendens were studiedby litterbag method in laboratory conditions.The leaf litters of G.biloba and T.ascendens were treated by different pH value of simulated acid rain.The re-sult indecated that the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s of G.biloba and T.ascendens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acid rain in-tensity.The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 of both species was the fastest in the control (pH7.0),followed by mild acid stress (pH5.6),moderate acid rain (pH4.0)and the severe acid rain (pH2.5).There was a difference in respond of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of the two species to acid rain.Acid rain influenced on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of T.ascendens was smaller than G.biloba.【期刊名称】《湖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5页(P27-31)【关键词】模拟酸雨胁迫;银杏;池杉;凋落叶;分解率【作者】叶龙华;孙小川;宋曰钦;薛立【作者单位】广东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广东广州 510173;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 201195;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黄山 24504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43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的总称,包括各种酸性的雨、雾、雪、霜等[1]。
低温胁迫对3个葡萄品种活性氧代谢和内源激素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低温胁迫对3个葡萄品种活性氧代谢和内源激素的
影响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葡萄作为一种常见的果树,受到低温胁迫的影响较大。
低温胁迫会引起葡萄产生活性氧(ROS)和内源激素,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因此,研究低温胁迫对葡萄品种的ROS代谢和内源激素调控的影响,对于提高葡萄抗寒能力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低温胁迫对三个葡萄品种(A、B、C)ROS代谢和内源激素调控的影响,分析不同品种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差异,为葡萄栽培和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实验材料
选取三个葡萄品种(A、B、C)为研究材料。
(2)低温胁迫处理
将三个品种的一年生幼苗分别置于4摄氏度和25摄氏度的两个条件下处理7天,以模拟低温胁迫条件。
同时设置对照组,分别测定处理前后幼苗的生长情况和叶片的相关指标。
(3) ROS分析
使用DAB法和NBT法测定处理前后幼苗中ROS含量变化,包括
H2O2和O2-。
(4)内源激素分析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处理前后幼苗中IAA、GA和ABA 的含量变化。
4. 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不同葡萄品种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差异,探索葡萄适应低温的机制,为葡萄抗寒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葡萄栽培管理提供指导。
酸雨实验

模拟酸雨对园林植物的伤害及其敏感性评价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园林树种用配制的酸雨溶液定时喷洒进行模拟自然的酸雨对园林树木的伤害,并对每种树种的抗酸雨敏感性程度进行一个简单评价,得知灰莉、龙眼米兰等树皮较厚的树种对酸雨的抗性比较好,而假连翘、榕树等树皮较宝的树种抗性较差。
关键词:酸雨、伤害、园林植物、敏感性、叶面积指数前言: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大量的环境监测资料明,由于大气层中的酸性物质增加,地球大部分地区上空的云水正在变酸,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将与日俱增。
酸雨胁迫会干扰植物正常的代谢过程,导致植物体内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失调。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覆盖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和青岛等省市部分地区的酸雨区,该酸雨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酸雨影响园林植物细胞膜透性,当植物受到酸雨影响时,细胞膜的结构遭到破坏,膜透性增大。
从而使细胞内电解质外渗,细胞损害越严重,细胞内电解质外渗越多。
酸雨影响园林树木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园林植物氮素代谢、活性氧代谢等也有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1 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剂:模拟酸雨母液(硫酸:硝酸:盐酸=5:1:0.36)1.1.2试验植物:灰莉、细叶榕、金边假连翘、普通假连翘、米仔兰、澳洲鹅掌柴、龙眼树、九里香等八种广州地区常见园林植物。
1.2试验步骤1.2.1 模拟酸雨的母液配制:参照广州地区降水中主要酸根离子均值的比例配制,即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5:1:0.36。
先加入200ml水,再将20ml硫酸、4ml硝酸以及1.44ml盐酸,最后加水调整至300ml。
1.2.2选择植物方法:木本、草本兼顾;观叶、观花、阴生、阳生等;正在生长与停止生长的植物器官敏感度比较;叶子厚和叶子薄的对比,各植物类型尽量做到面面俱到。
1.2.3配制酸雨溶液:母液加水稀释至4个pH浓度,分别为5.6、5.0、4.0、3.01.2.4喷雾处理:以pH5.6作为参照雨水酸度(CK),pH4、pH3与pH2为处理,隔3天喷一次工作液,连续喷三次,每次喷至叶面滴水为度。
模拟酸雨胁迫对玉米苗期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

模拟酸雨胁迫对玉米苗期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作者:李玥刘宸来源:《种子科技》2020年第18期摘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能源作物,对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酸雨是目前农业生产中最为常见的非生物逆境胁迫之一,酸雨胁迫会严重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籽粒产量。
虽然当前已有大量的研究发现,光合作用会受到玉米的酸雨胁迫影响,但目前有关酸雨胁迫对光反应中电子传递链的信息却知之甚少。
研究了模擬酸雨胁迫对玉米苗期光合作用的影响。
关键词:酸雨胁迫;玉米;苗期;光合作用;影响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8-0034-02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A玉米(Zea mays L.)起源于美洲,是世界上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能源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玉米属于C4植物,相对于水稻、小麦和大豆这些C3植物,其光合作用效率具有更高的表达,因此在同样的环境下也会获得相对更高的产量。
在农业生产中,酸雨胁迫是较常见的非生物逆境胁迫之一,会制约植物生长发育,且胁迫严重的情况下会使植株死亡。
而玉米属于耐酸性较强的作物。
植物在遭受外界胁迫时,可识别到外界的胁迫信号,并通过光合信号向外释放信息。
1 模拟酸雨胁迫对玉米的影响由于我国工业产业的超高速发展,许多氮氧化物和硫化物排放到大气中,它们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1]。
酸雨是指酸碱度研究表明,近年来,降水在中国北方部分地区酸化明显[2]。
我国受到酸雨侵害的范围由长江以南地区逐渐向北方地带延伸,受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东北地区,特别是在植物生长的高峰季节(6—8月),酸雨沉淀的频率升高且程度增加[3]。
所有形式的逆境胁迫对植物生长都有两面性影响,酸雨胁迫也不例外:其一,当植物器官受到外界强酸雨的侵害时,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紊乱现象。
当受胁迫情况严重时,会表现出细胞坏死、叶片褪绿、植株失水枯萎等现象,植物生长受到严重限制。
模拟酸雨对阳桃的胁迫效应

模拟酸雨对阳桃的胁迫效应摘要研究不同强度模拟酸雨对阳桃叶片丙二醛(MDA)和叶绿素含量、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酸雨处理15d后,pH值在3.5以上的酸雨使植株的MDA含量下降,叶绿素含量上升,膜电导率变化不明显,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POD活性显著下降;酸雨处理30d后,各处理组MDA含量、电导率上升,叶绿素a/b、SOD活性明显下降,POD活性明显增加。
关键词酸雨;胁迫;阳桃;生理指标酸雨已成为目前世界生态环境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我国的重大环境问题。
近年来,由于全国煤炭消耗量的增加,SO2排放量增加,酸雨污染呈上升趋势。
大量研究结果已经表明,酸雨胁迫对植物具有很大的杀伤力。
阳桃(Averrhoa carambola)又名杨桃、五敛子、三廉子,属酢酱草科阳桃属植物。
阳桃的果实清甜多汁,酸甜适度,风味可口,果形独特美观,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及有机酸,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目前,酸雨对阳桃的影响还没有研究。
植物致酸伤害机理是复杂的,但自由基效应是比较主要的伤害机理。
酸雨能破坏植物体内活性氧代谢的平衡,导致自由基增加,而丙二醛(MDA)和叶绿素的含量、膜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乙烯产生量等指标直接跟自由基的活动相关,以上6个指标也可以间接反映出植物的生长状况。
本实验以阳桃为研究材料,通过观察在不同pH值模拟酸雨胁迫后上述几个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酸雨对阳桃生长的影响,为提出合理的阳桃抗酸雨措施提供基础。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植株选择生长旺盛、长势均一的盆栽二年生阳桃植株,每盆1株,置于通风塑料棚内培养,以消除自然降水的影响。
1.2模拟酸雨的配制与处理方法根据泉州市2002年酸雨各成分比例配制模拟酸雨母液,用自来水(pH值约等于6)稀释,并用硫酸∶硝酸=4∶1(单位:mg/L)的混合液调pH值分别为2.5、3.5、4.5、5.0等4个梯度的模拟酸雨。
模拟酸雨胁迫对匍匐翦股颖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粤选 1 号匍 匐翦股颖造 成明显伤害; 粤选 1 号匍 匐翦股 颖的叶绿素 、 脯氨 酸、 光合速 率、 蒸腾 速率
及水分利用率与对照相 比分别 下降了 2 .4 、15 、0 6 、4 5 和 4. 7 , 3 7 5.7 8.2 7.2 O 6 差异都达到
显著水平 。
关键词 : 匍匐翦股颖 ; 酸雨胁迫 ; 生理生态特性 中图分类号 : 4 .0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号 :0 1 0 0 (0 0O —07 一O S53 91 A 10 - 0 92 1 )7 O 7 4 酸雨为全球性的污染源之 一 , 近年来我 国酸雨面 积 已达 4 , O 分布正在 以城市 为 中心 向远 郊和 农村蔓 延 , 酸性也愈来愈强 ] 。广东 省 的酸雨 污染情况 也相 当严 拟 酸雨胁迫对粤选 1 号匍匐翦 1号匍匐翦 股颖 草坪
草 ,0 7 l 20 年 O月 1 5日挖取 草皮 并放 入盆 中扩繁 ( 直 盆 径 1 1, 1 m) 以沙 为基 质( H 6 1 )种植期间每 3C I T 高 0c , p . 5 ,
周施肥 1 配制 0 1 的挪威复合肥( ( : 一 次, . N: K ( )
究其 耐酸雨机制 , 为今后粤选 1号匍匐翦 股颖 对酸雨 的
适 应性研究 和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
峻 ,08 全省城 市降水 酸度较强 ,H 值均 为 4 8 , 20 年 p . 8 酸 雨频率 4. , 州 、 圳 、 山 、 门、 名 、 庆 、 85 广 深 佛 江 茂 肇 惠
水滴 下 为 度 。 每 3d处 理 1 , 续 处 理 5次 。处 理 结 次 连
第 一作者 简 介 : 明祖 ( 9 5) 男 , 东 大埔 人 , 级 实验 师 , 王 17 , 广 高 硕
酸雨实验——精选推荐

酸⾬实验模拟酸⾬对园林植物的伤害及其敏感性评价摘要:本⽂通过对不同园林树种⽤配制的酸⾬溶液定时喷洒进⾏模拟⾃然的酸⾬对园林树⽊的伤害,并对每种树种的抗酸⾬敏感性程度进⾏⼀个简单评价,得知灰莉、龙眼⽶兰等树⽪较厚的树种对酸⾬的抗性⽐较好,⽽假连翘、榕树等树⽪较宝的树种抗性较差。
关键词:酸⾬、伤害、园林植物、敏感性、叶⾯积指数前⾔:酸⾬是指PH⼩于5.6的⾬雪或其他形式的降⽔。
⼤量的环境监测资料明,由于⼤⽓层中的酸性物质增加,地球⼤部分地区上空的云⽔正在变酸,给⼈类带来的危害也将与⽇俱增。
酸⾬胁迫会⼲扰植物正常的代谢过程,导致植物体内⼀系列⽣理⽣化过程失调。
⽬前,我国已形成了覆盖四川、贵州、⼴东、⼴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和青岛等省市部分地区的酸⾬区,该酸⾬区是世界三⼤酸⾬区之⼀。
酸⾬影响园林植物细胞膜透性,当植物受到酸⾬影响时,细胞膜的结构遭到破坏,膜透性增⼤。
从⽽使细胞内电解质外渗,细胞损害越严重,细胞内电解质外渗越多。
酸⾬影响园林树⽊的光合作⽤和呼吸作⽤,对园林植物氮素代谢、活性氧代谢等也有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的营养⽣长和⽣殖⽣长。
1 材料与⽅法1.1试验材料:1.1.1试剂:模拟酸⾬母液(硫酸:硝酸:盐酸=5:1:0.36)1.1.2试验植物:灰莉、细叶榕、⾦边假连翘、普通假连翘、⽶仔兰、澳洲鹅掌柴、龙眼树、九⾥⾹等⼋种⼴州地区常见园林植物。
1.2试验步骤1.2.1 模拟酸⾬的母液配制:参照⼴州地区降⽔中主要酸根离⼦均值的⽐例配制,即硫酸根离⼦:硝酸根离⼦:氯离⼦=5:1:0.36。
先加⼊200ml⽔,再将20ml硫酸、4ml硝酸以及1.44ml盐酸,最后加⽔调整⾄300ml。
1.2.2选择植物⽅法:⽊本、草本兼顾;观叶、观花、阴⽣、阳⽣等;正在⽣长与停⽌⽣长的植物器官敏感度⽐较;叶⼦厚和叶⼦薄的对⽐,各植物类型尽量做到⾯⾯俱到。
1.2.3配制酸⾬溶液:母液加⽔稀释⾄4个pH浓度,分别为5.6、5.0、4.0、3.01.2.4喷雾处理:以pH5.6作为参照⾬⽔酸度(CK),pH4、pH3与pH2为处理,隔3天喷⼀次⼯作液,连续喷三次,每次喷⾄叶⾯滴⽔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GU!"#!!":
<*#"$,. *5 ="*-)+,. ,$> ?#34"*-)+,. @*4,$A
模拟酸雨对 ! 种果树的胁迫效应
肖 艳 黄建昌
(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园艺系,广东 广州 "#$%%" )
摘要: 以青梅 ( !"#$#% &#&’ &’()*+,+-.//* )、 龙眼 ( ()&*+,"-#% .*$/,$ 01.2* )和杨桃 ( 0 1’""2*, +,",&3*., 0* ) ! 种南方 果树为材料, 研究不同 34 值的模拟酸雨对其生理胁迫的效应。在酸雨胁迫下 ! 种果树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随 34 值 的降低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叶片伤害率、 细胞质膜透性、 脯氨酸及丙二醛 ( 567 )含量则随 34 值的降低而上升。抗性 较强的龙眼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幅最小, 其次是杨桃, 对酸雨胁迫反应较敏感的青梅变幅最大。 关键词: 模拟酸雨; 青梅; 龙眼; 杨桃; 胁迫效应 ( %$$: ) 中图分类号: 89:"*;<++++++++++++++++ 文献标识码: 7++++++++++++文章编号: #$$"!!!9" $:!$!"#!$:
!"#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叶片相对电导率参照肖艳等 87=: 方法进行, 叶绿 素和丙二醛 ( @AB )含量分别按照 B$C"C 法 877: 和曾 韶西等870:方法测定 D 脯氨酸含量按文献 877: 的方法测 以平均值表示。 定。 4 次重复, 模拟酸雨处理后的第 7= 天,观测分析叶片的 伤害程度, 按下列公式计算叶面积伤害率: 叶面积伤害率 ( E) 5 受害叶面积 F 总处理叶片 面积!7==G
0+ 结果和分析
#"! 叶片可见伤害和叶绿素含量
模拟酸雨对果树的叶片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 受害症 状 表 现 为 叶 缘 和 叶 脉 间 产 生 黄 棕 色 和 黑 褐
表 ! 模拟酸雨对果树叶片的伤害
JK)L(+7+!(KM+NKIKO(P$KQ(+RGS+"M+M$#’Q+T;(-’(T+#CN($+T’I#LKQ(N+K-’N+$K’C+TQ$(TT+
物学机理已有一些相关报道 Z"?+Y[,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 了酸沉降地区植被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与实践。研 究不同 类 别 植 物 间 产 生 差 异 的 内 在 原 因 的 工 作 也 有一些报道
Z;, <[
# 材料和方法
<=< 试材及酸雨处理
实验材料均取自本校果园。于 %$$% 年 : 月天 气晴朗时进行处理,处理日的平均温度为 %!*:#!
;<4%= 0W%4"=%00BK 0=%0"=%00Y) 7=%4"=%00Z-
;</%= 7=%/"=%00BK++ 0%W"=%00Y)+++ =%4"=%00Y-+++
;<6%> +=%= +=%= +=%=
用 !%&%A% 法测验, 不同大写字母代表 =%=7 差异水平, 不同小写字母代表 =%=6 差异水平。以下各表同。 @(KCT+U’Q?’C+-"L#ICT+U’Q?+N’MM($(CQ+-K;’QKL+L(QQ($T+K$(+T’OC’M’-KCQ+KQ+Q?(+V5=%=7 , U?’L(+Q?"T(+U’Q?+N’MM($(CQ+TIKLL+L(QQ($T+K$(+KQ+Q?(+ V5=%=6+R!&A+Q(TQS%+J?(+TKI(+M"$+JK)L(T+0D+4D+/+KCN+6% 表 # 模拟酸雨对 4 种木本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01 / 1 4 89:
色的不规则斑块、 衰老斑, 顶端幼叶卷曲、 皱缩, 难 以展开。 对叶片的伤害越大, 尤以 ;< 值 ;< 值越低, 为 0%= 的模拟酸雨对叶片的伤害最为严重。 试验中, 我们观察到, 处理初期, 先是新嫩叶产生局部的、 散 生的斑点和坏死斑点, 继而叶片退绿、 黄化、 慢慢枯 萎, 且 叶 片 的 宽 度 和 展 开 度 都 受 到 不 同 程 度 的 抑 制, 斑点的直径 H7%7+II。处理后期, 成熟叶片出现 坏死斑点, 继而叶片退绿、 黄化, 最后脱落。叶片伤 害率统计结果 ( 表 7)表明, 4 种果树叶片伤害率随 酸雨 ;< 值的降低而增大,在同一酸雨 ;< 值处理 中, 青梅叶片伤害率最高, 在 ;< 值 0%= 时为 4/%>G ; 龙眼最低, 仅为 70%9G, 差异显著。说明青梅对酸雨 的反应最敏感, 杨桃次之, 龙眼对酸雨的抗性最强。 叶绿素含量是常用以表征植物在逆境胁迫下 伤害程度的生理指标,从表 0 可见,酸雨胁迫下 4 种果树叶片细胞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下降幅度不同, 青梅下降幅度最大, 杨桃次之, 龙 表 眼降幅最小。 4 种果树下降幅度存在明显的级差, 明龙眼抗酸雨胁 迫 能 力 强 于 杨 桃 , 青梅最弱, 与叶 片伤害率统计结果相吻合。
计配成 ;< 值为 /%=、4%= 、0%6、0%= 的 / 种不同酸度 的模拟酸雨, 并以 ;<6%> 的蒸馏水为对照。用微型 喷雾器向受试材料叶面喷洒模拟酸雨, 喷至叶片滴 液为度, 对照植株喷等量蒸溜水, 0/+? 后喷第 0 次, 一周后观测计算叶片伤害率。喷洒第 0 次后 0/+?, 每种果树剪取 4= 片成熟叶片, 测定各项生理指标。 各处理与对照植株的叶片皆来自同向、 同节位枝条 上的成熟叶片。
也是我国的重大环境问题 。 我国的酸雨降水面积从
<$ 年 代 的 #*;" "#$Y+ \P% 扩 大 到 9$ 年 代 的 !*<: " 约占国土面积的 :$]+Z%[。广东省有 #; 个市 #$+Y+\P%,
被国家 列 为 “ 酸雨控制区” , 其中包括珠江三角洲 所有的地级市
Z!?+:[
。酸雨伤害植物的生态学效应与生
07%"#.("8 H)I(2JAK’1BI+ ABL+ ABAMNI(I+ O(2(+ PAL(+ 1Q+ /EABC(I+ ’B+ KE(+ 3ENI’1M1CN+ 1Q+ M(AJ(I+ 1Q+ !"#$#% &#&’7 0 1’""2*, +,",&3*., ABL+ ()&*+,"-#% .*$/,$ I.)R(/K(L+K1+I’P.MAK(L+A/’L+2A’B+AK+34I+%*$?+%*"?+!*$+ABL+:*$+M(J(MI*+ SE(+ 2(I.MKI+ IE1O(L+ KEAK+ /EM1213ENMM+ /1BK(BKI+ ’B+ KE(+ KE2((+ Q2.’K+ I3(/’(I+ L(/2(AI(L+ O’KE+ KE(+ L(/2(AI(+ 1Q+ 34+ M(J(M?+ OE’M(+M(AQ+LAPAC(+2AK(?+/(MM+3(2P(A)’M’KN?+321M’B(+ABL+PAM1L’AML(ENL(+/1BK(BKI+’B/2(AI(L*+TENI’1M1C’/AM+/EABC(I+’B+ (; .*$/,$ OAI+KE(+M(AIK*+ !; &#&’ OAI+P1IK+I(BI’K’J(+K1+A/’L+2A’B+IK2(II* 9$: ;)#/%U++&’P.MAK(L+A/’L+2A’BV+!"#$#% &#&’ V+()&*+,"-#% .*$/,$V+0 1’""2*, +,",&3*.,V+&K2(II+(QQ(/K
!"#$%% &’’$("% )’ !*+,-."$/ 0(*/ 1.*2 )2 34#$$ 5#,*" !6$(*$%
!"#$%&’(%%%%)*#+,%-.’(=/0’(1%%
>(’-,"4&’$4 *5 6*"4)+#.4#"’7 82*$/9,) 0 /"*4’+2$)+,. :*..’/’ ?+@.ABCDE1.+"#$%%" , FE’B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