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早春大棚辣椒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合集下载

播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播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播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播种密度是指每单位面积内种植的精确作物数量。

对于小麦种植而言,播种密度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播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播种密度对小麦的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适当增加播种密度能够提高单位面积的小麦产量。

这是因为当播种密度增加时,每株小麦植株之间的竞争加剧,土壤中的水分、营养和阳光等资源更充足,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增加播种密度还能够减少杂草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

如果播种密度过高,植株之间的竞争会过于激烈,容易导致小麦植株生长不良、营养不均衡,进而影响产量。

播种密度对小麦的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较低的播种密度可以使小麦植株生长较为茂盛,茎秆和叶片较长,但穗长度相对较短。

这样的品质特点有利于小麦的加工、贮存和运输。

较高的播种密度会导致小麦植株竞争激烈,茎秆和叶片较短,穗长度相对较长。

这种品质特点有利于小麦的机械化收获和高产,但同时也容易导致小麦的产量下降。

不同品种的小麦对播种密度的适应程度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耐密度的小麦品种可以在较高的播种密度下保持高产和品质。

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栽培目标,选用适合的品种和相应的播种密度非常重要。

播种密度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适宜的播种密度因地而异,在实际种植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和品种特性进行选择。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措施,如适时追肥、科学灌溉等,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播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积极作用。

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品种对油菜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品种对油菜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品种对油菜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引言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

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环境下,油菜的种植密度和品种选择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品种对油菜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

一、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1.1 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菜的株高和茎粗的影响种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种植的油菜株数,种植密度不同会影响油菜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种植密度越大,株高越低,茎粗越细。

因为在较大种植密度下,油菜植株之间会竞争养分和光照,导致植株生长受限制。

而在较小种植密度下,植株之间的竞争较少,株高和茎粗会显著增加。

1.2 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菜的叶片数量和叶面积的影响叶片数量和叶面积是影响油菜光合作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油菜的叶片数量会显著增加,叶面积也会相应增加。

这是因为在较大种植密度下,植株之间的竞争会促使植株加快生长速度,以获取更多的光合能量。

1.3 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菜的根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根系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重要器官,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较小种植密度下的油菜根系生长发育更加健壮,根系发达,吸收养分和水分能力更强。

而在较大种植密度下,植株之间的竞争会限制根系的生长发育,使其生长不良,影响养分和水分的吸收。

二、不同品种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2.1 不同品种对油菜的生育期的影响油菜的生育期长短与品种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早熟品种的生育期较短,适应性较强,适合在不同地区种植。

而晚熟品种的生育期较长,适应性较弱,只适合在特定地区种植。

2.2 不同品种对油菜的耐逆性的影响油菜的耐逆性是指其对干旱、病虫害等不利环境的适应能力。

研究表明,不同品种的油菜对逆境的耐受能力有着明显差异。

一些耐旱、抗病虫害的品种在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而一些敏感品种在逆境下会受到严重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美人椒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美人椒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美人椒产量的影响作者:桂玉莲刘向明田菊仙等来源:《云南农业》 2019年第4期桂玉莲刘向明田菊仙等摘要:通过4 种不同种植密度对美人椒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75 ㎝×44 ㎝的处理美人椒产量较高;其次是种植密度为75 ㎝×49 ㎝的处理,能有效提高美人椒的产量;而种植密度为75 ㎝×63 ㎝的处理产量相对最低。

关键词:不同种植密度;美人椒;产量近年来,辣椒产业已成为麒麟区山区、半山区主要发展的季节性蔬菜之一,年种植面积1333hm2 以上。

美人椒因其皮厚、质脆、肉硬,成为全区辣椒加工产业不可或缺的一个主导产品,种植面积日趋扩大。

为进一步探索其丰产栽培技术,麒麟区蔬菜站在东山镇石头寨开展美人椒不同种植密度试验,以探索出最佳种植密度,为全区辣椒种植,助农增收增添新途径。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辣椒,供试品种为美人椒。

1.2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在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石头寨村委会旱地,海拔为1840 m,土壤类型为红砂壤土,肥力中等,前期闲置。

1.3 试验设计试验设4 个处理3 重复,共12 个小区。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3.2 m2(长4.4m× 宽3m)。

处理1 种植密度为75 ㎝×44 ㎝,处理2 种植密度为75 ㎝×49 ㎝,处理3 种植密度为75 ㎝×55 ㎝,处理4 种植密度为75 ㎝×63 ㎝。

试验于5 月7 日进行土壤翻挖、田间小区划分、整地理墒,同时采用双行单株露地地膜覆盖方式进行打塘移栽。

移栽前亩用有机肥200 kg、复合肥(N ∶ P ∶ K=15 ∶ 15 ∶ 15)50 kg(50 kg/ 包)施于挖好的穴塘内,移栽后浇透定根水,喷施美尔果快扫高效氯氰菊酯后盖膜。

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1.5 m。

生长期内进行蚜虫、烟青虫、病毒病、褐斑病及疫病药剂防治6 次,用药品种为吡虫啉、啶虫脒、呋虫胺、时时净、氨基寡糖素、盈辉靓硼、银法利、安泰生、施百克咪。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产量,并且对经济效益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我们通过该文档来探讨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

一、种植密度的概念和作用种植密度指在一定面积内,种植的作物株数,它是影响玉米产量和经济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种植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作物的亩产量,过于密集的种植会导致作物竞争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情况加重,从而导致单株产量的下降。

而过于稀疏的种植则会浪费土地资源,使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低,降低了作物的经济效益。

因此,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玉米,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是十分重要的。

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之间具有一定的技术关系,对于不同种类的玉米,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将能够有效地提高其亩产量。

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不同种类的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不同由于玉米的种类、生长环境和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不同种类的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不同。

例如,对于白皮质高粱玉米,其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亩14~15万株;而对于甜玉米,其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亩12~13万株。

适宜的种植密度能够让每株玉米拥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从而获得更高的亩产量。

2、种植密度对玉米单株产量的影响除了不同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不同外,种植密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单株玉米的产量。

一些研究显示,对于同一品种的玉米,不同的种植密度会导致不同的单株产量。

在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内,玉米单株产量会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

但是随着密度的继续增大,玉米单株产量就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因为过于密集的种植会导致玉米之间的竞争加剧,养分、水分等资源无法充足地分配给每一株作物。

三、种植密度对经济效应的影响种植密度还会对玉米经济效应产生影响,影响的方向也不尽相同。

1、种植密度对玉米成本的影响当种植密度不断增高时,单亩种子数量也不断增多,相应的种植成本也逐步提高。

不同种植密度及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及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及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玉米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益。

然而,玉米的种植密度和品种对其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不同种植密度及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低的种植密度会使得玉米生长缓慢,形成的秸秆细小,叶面积小,通风不良,水分分配不均,从而导致产量低下。

而过高的种植密度会使得玉米每株生长受限,分布不均,夺取养分不足,也会影响产量。

因此,科学合理地制定种植密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玉米的种植密度在4-8万株/公顷之间为宜。

过去的实践表明,当玉米的株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虽然单株产量会减少,但总体产量会增加。

玉米品种的选择也对其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和管理条件下,不同品种的玉米会产生不同的表现。

例如,在高条件下,一些耐旱品种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

此外,玉米品种的生长周期、抗病性、耐逆性等因素也会影响产量。

因此,在种植玉米时,应根据不同的种植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

在低龄土壤或灰裂石地等贫瘠的土地上,应选择生长快、抗旱、耐盐碱的品种;在高产田地里,应选择高产性、早熟性好的品种。

3. 种植密度和品种的综合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管理条件综合考虑种植密度和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在良好的条件下,高密度种植和高产量品种的组合可以产生最高的产量。

例如,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一个试验站的实验结果表明,当种植密度为6.25万株/公顷时,采用杂交玉米品种“郑单698”和“淮25”组合的产量最高,分别为1143.5和1120.7千克/亩。

总之,种植密度和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的,只有在科学合理地制定种植密度,选择合适的品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生产出更多的玉米,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贡献。

种植参考:大蒜套种辣椒,新“双辣”种植模式每亩纯赚18000元

种植参考:大蒜套种辣椒,新“双辣”种植模式每亩纯赚18000元

种植参考:大蒜套种辣椒,新“双辣”种植模式每亩纯赚18000元作为世界蒜都、大蒜之乡的金乡,竟将辣椒种植发展成新兴的农业产业支柱,并在2020年8月金乡辣椒成功上榜全国名椒喜获“全国十大名椒”称号。

其中,“双辣”种植模式功不可没,该种植模式属全国首创。

从2010年开始,金乡县推行在大蒜地里套种辣椒的模式,套种辣椒面积从1万多亩发展到如今的40万亩,带动周边地区种植100余万亩。

应用该模式后,亩产大蒜约1500千克,亩产辣椒约300千克,一亩地一年纯收入高达18000元。

辣椒也成为继大蒜之后促进金乡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第二支柱产业。

“双辣”种植模式优势大蒜根系分泌的二硫基丙烯气体能够有效抑制辣椒病害发生。

不光如此,大蒜茬土壤营养丰富、地力基础好,辣椒重茬时间短,所以产量高、品质好,极具市场竞争力。

茬口安排大蒜10月上旬安排大蒜播种。

一般平畦栽培,行距12~18厘米,株距8~14厘米,每亩播种25000~60000株,用种量100~150千克。

辣椒选择早熟、抗病、高产的辣椒品种(如满德红8号),在2月下旬至3月初用小拱棚进行育苗。

4月中旬(20号左右)移栽辣椒苗到蒜地里,间隔三行大蒜(两垄)栽一行辣椒,行距50-55公分,双棵、株距20公分左右,每亩栽植10000株左右。

近几年很多农户在运用双辣”种植模式中,常遇到出苗率低、长势弱和烧苗等现象,十分头疼。

金乡县王丕街道科技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张树文总结解决辣椒育苗期问题的几大技术要点。

在确保合适的辣椒育苗时间和温度同时,苗床的建造也尤为重要。

苗床应选择短畦埂,1.5米到1.8米,且采用点(播)种的方法进行播种。

辣椒的厚底应该保证0.8到1厘米,盖完土以后接着要喷一遍除草剂。

除草剂一般用20%的敌草胺乳油,每10个平方大概需要4到5毫升,进行畦面喷雾,兑上4到5斤水。

辣椒出齐苗以后,可以选择晴天的中午,将苗床掀开以后,对苗床进行叶面喷施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咯菌睛、甲霜灵等),间隔7到10天喷施一次。

大棚辣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大棚辣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大棚辣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引言大棚辣椒栽培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获得高产量和优质的辣椒产品。

本文将介绍大棚辣椒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要点,包括选址、大棚结构设计、育苗、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选址1.光照条件:大棚辣椒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一般选择南向或西南向的地块,确保日照时间达到8小时以上。

2.土壤条件: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pH值在6.0-7.0之间。

3.避开污染源:尽量避开工业区、交通干道等可能存在污染源的地区。

大棚结构设计1.大棚类型:常见的大棚类型有塑料薄膜大棚和玻璃温室大棚。

塑料薄膜大棚透光性好、成本低,适合辣椒的生长;玻璃温室大棚保温性能好,适合寒冷地区的栽培。

2.大棚尺寸:根据种植规模和市场需求确定大棚的尺寸,一般建议宽度为6-8米,长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育苗1.种子选择:选择优质、抗病虫害的辣椒种子,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2.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确定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

3.基质准备:选用透气、保水性好的育苗基质,如腐殖土、蛭石等,并进行消毒处理。

4.播种与管理:将种子均匀撒在基质上,并轻轻覆盖一层基质。

保持适宜的温度(25-30摄氏度)和湿度(70-80%),定期给予适量的水分和光照。

施肥管理1.基肥施用:在大棚建设前,根据土壤质量进行基肥施用,补充土壤中的养分。

2.追肥施用:辣椒生长期需要充足的营养,根据生长阶段和植株需求进行追肥施用。

3.肥料选择: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植株需求选择适宜的有机肥和无机肥,合理配比使用。

灌溉管理1.水源选择:选择清洁、无污染的水源进行灌溉,避免给植株带来病害。

2.灌溉方式:常见的灌溉方式有滴灌、喷灌和微喷灌等。

滴灌是辣椒大棚常用的灌溉方式,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病害传播。

3.灌溉量控制:根据辣椒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调整灌溉量,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大棚辣椒亩产量一般能达到多少,附种植方法

大棚辣椒亩产量一般能达到多少,附种植方法

大棚辣椒亩产量一般能达到多少,附种植方法回答大尖椒、柿椒产量一般为3000-4000kg/亩,干鲜两用的金塔类辣椒产量一般为2000-3000kg/亩,大青辣椒产量一般为7500kg/亩。

1、温度:发芽期温度以25-30℃为宜,苗期白天温度以25-30℃为宜,晚上温度以20-25℃为宜,结果期白天温度以25-30℃为宜,晚上温度以16-20℃为宜。

2、光照条件:辣椒耐弱光,对光照要求较低,但光照不足时,会导致叶色变淡,节间伸长,产量下降。

一、大棚辣椒亩产量一般能达到多少1、大棚辣椒亩产量大棚辣椒亩产量与辣椒品种有关,如果是大尖椒、柿椒,亩产量一般为3000-4000kg,如果是干鲜两用的金塔类辣椒,亩产量一般为2000-3000kg,如果是大青辣椒,亩产量一般为7500kg左右。

2、辣椒生长条件(1)温度条件①辣椒发芽期时,适宜温度为25-30℃。

②辣椒苗期时,白天适宜温度为25-30℃,晚上适宜温度为20-25℃。

③辣椒结果期时,白天适宜温度为25-30℃,晚上适宜温度为16-20℃,并且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5℃,容易出现落花现象。

④辣椒果实发育及转色期时,白天适宜温度为25-30℃,晚上适宜温度为18-20℃。

(2)光照条件①辣椒属于耐弱光的蔬菜,对于光照的要求较低。

②辣椒生长期间,光照强度不足时,会导致植株叶色变淡,节间伸长,产量下降。

③辣椒生长期间,光照过于强烈时,会导致叶系不茂盛,果实暴露在叶片外,导致日灼病发生。

(3)水分条件①辣椒对于水分的要求较为严格,耐旱能力以及耐涝能力均比较弱,当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时,均会对辣椒产量产生一定影响。

通常以空气相对湿度为60-80%左右为宜。

②辣椒幼苗期时,如果空气湿度较大,容易导致各种病害发生。

辣椒初花期时,如果空气湿度过大,会导致植株落花。

辣椒盛花期时,如果空气过于干燥,会导致植株落花落果。

(4)土壤条件种植辣椒一般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能良好,酸碱度为6.2-8.5之间的壤土或沙壤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l

设 施园艺 ・
北方 园艺 2 o 1 4 ( o 5 ) : 5 2 ~ 5 3
徐 州地 区设施番茄和菜用甘薯周 年生产 技术
定植前每 6 6 7 m 2 施腐熟有机肥 5 0 0 0  ̄7 0 0 0 k g , 复 合肥 5 0 作基肥 。当门椒挂果长至 3 c m 大小时 , 开始 追肥 、 催果 , 追施尿 素 ] 0 k g / 6 6 7 m 2 ; 结果盛期每采收 l ~ 2次追施 高钾 复合肥 2 5 k g / 6 6 7 m2 。追施 肥时按 小 区分
椒为试材 , 研 究 了不 同种 植 密度 处 理 对辣 椒 产 量 的影
1 . 3 项 目测 定
结果盛期取 1 O 个 商 品果测 量果 长 、 横径 、 单果重; 拔秧前调查各 处理所 有株 高 , 取平均 值 ; 每次 采摘 时小 区单独称产 , 最后统 计其 总产 量 , 并 根据 市场 价格计 算 经济效益 。
2 结果 与分析
2 . 1 不同种植 密度对辣椒植物学性状 的影 响 从 表 1可 以看 出 , 株高 随着 种植 密度 的增 大呈下 降趋 势 ; 单株果 数 呈 先 升后 降 趋 势 ; 平 均 单 果 重 与种 植密 度有 很 大的关 系 , 随着 种 植 密 度 增 大 , 平 均单 果 重急 剧 下降 , 从 2 2 0 0株 / 6 6 7 m。 时的5 9 . 3 g急剧 减 少到 3 0 0 0 株/ 6 6 7 r r i  ̄ 时的 3 1 . 5 g , 这可能是 由于随着种 植密度逐渐增 大 , 辣椒 叶片过于稠密 , 通风 、 透光 性会受 到影响 , 光合作 用减 弱 , 光合 同化产 物不 能满 足果实 正 常的生长发育所致 。 表 1 不同种植密度对辣椒主要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响, 以期为辣椒种植户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
l 材料 与方 法
1 . 1 试验材料
供试 辣 椒 品 种 “ 濮椒 1 号” 由濮 阳市 农 业科 学 院 选育 。
1 . 2 试 验 方 法
试验在濮阳市开发 区王助镇大村 张红军 的塑料大棚 内进行 , 前茬为芹菜。采用“ 三膜覆盖” 种植模式。共设 A ( 2 2 0 0 株/ 6 6 7 m 2 ) 、 B ( 2 4 0 0株/ 6 6 7 m z ) 、 C ( 2 6 0 0 株/ 6 6 7 m2 ) 、 D( 2 8 0 0株/ 6 6 7 m2 ) 、 E ( 3 0 0 0 株/ 6 6 7 m 2 ) 5个处理 。畦宽 1 . 2 I n , 每畦定植 2行 , 行长 6 m, 宽 窄行种植 , 小 区 面积 7 . 2 m2 , 株 距 以种植 密度 而定 , 单 株定 植 。随 机 区组排
北方 园艺2 0 1 4 ( 0 5 ) : 5 1 - - - 5 2
・ 设施 园艺 ・
不 同种 植 密度 对 早 春大 棚 辣 椒产 量和产 值 的影 响
岳 振 平
( 濮 阳市农 业科 学 院 , 河南 濮 阳 4 5 7 0 0 0 )

要: 为提 高濮阳地 区早春大棚辣椒 产量 , 提 高经济效益 , 以“ 濮椒 1 号” 辣椒 为试材 , 研究
列, 3次 重 复 。
2 . 2 不 同种植密度对辣 椒产量 及效益 的影响 从表 2 可 以看 出, 种植密度 的大小直接影 响辣 椒的 总产量 , 在行距不变的情况下 , 每6 6 7 总产量及效益随 种植密度的增加呈正态分布 , 即在 2 2 0 0  ̄2 6 0 0 株/ 6 6 7 m 2
质 资 源创新 与 专 用品种 选 育等 工作 。E - m a i l : 4 4 3 5 n k s @1 6 3 . C O 1 T I .
收 稿 日期 : 2 O 1 3 —1 1 —1 8
注: 辣 椒 整个 生 育期 内 . 鲜 椒 平均 销售 价 格为 2 . 6元/ k g 。 内, 产量 及 效 益 随种 植 密度 的增 加 而增 加; 2 6 0 0  ̄3 0 0 0株/ 6 6 7 m2 种植 密度 范 围内 , 产量 及效 表 2 不 同种植密度对辣椒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作 者简 介 : 岳振 平 ( 1 9 7 6 一 ) , 男, 硕士 , 副研 究 员, 现 主要 从 事辣 椒 种
了不 同种植密度对辣椒 产量 的影响 。结果表明 : 采 用单株定植方式 , 每6 6 7 m2 定植 2 6 0 0 株 的产
量最 高, 迭3 4 2 5 . 3 , 经济效益最好 。
关键词 : 辣椒 ; 种植密度 ; 产量 ; 产值 中图分类号 : S 6 4 1 . 3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O 0 1 ~0 O 0 9 ( 2 0 1 4 ) O 5 —0 0 5 1 一O 2 濮 阳市有种植早春大棚辣 椒的传统 习惯 , 尤其是近 年来 随着各县 区设施农业 的大力 发展 , 早春大棚辣 椒种 植 面积不断扩 大 , 主要分 布在濮 阳县 、 华龙 区、 开发 区等 地 。一般在 1 2月中旬播种 , 翌年 3月 中上旬 定植 , 采用 大棚 内套小 拱棚 , 再 覆盖 地膜 的“ 三膜 覆 盖” 模式 种植 。 早春塑料大棚 由于具有建造成本低 、 生产技术易 掌握等 优点 , 辣椒种植户一般都能取得较 好 的经济 效益 。种植 密度对辣椒 产量 和经 济 效益影 响 很大[ x - 2 3 , 目前 在 生产 中普遍存在种 植过 密 的问题 , 导致 辣椒 产量 降低 、 效 益 下滑 , 影响了辣椒生 产力 的发挥 。为此 , 以“ 濮椒 1 号” 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