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学院卫生综合(A)2003真题

合集下载

广州医学院卫生综合(B)2003真题

广州医学院卫生综合(B)2003真题

广州医学院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卫生综合》试卷B
一、名词解释: (本大题分10小题, 共40分)
1.预防接种
2.社区卫生服务
3.筛检
4.医源性疾病
5.临终关怀
6.暂时性听阈位移
7.职业性有害因素
8.临床预防服务
9.环境污染
10. 疾病监测
二、简答题:(本大题分8小题,共50分)
1.简述提高筛检试验效率的主要方法。

2.何谓抽样调查?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几种?
3.简述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及其任务。

4.简述病因预防的概念及主要措施。

5. 简述医源性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

6.何谓队列研究?简述其主要用途。

7.简述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区别与联系。

8.常用的平均数有哪几种?其适用范围有何异同?
三、论述与计算题:(本大题分6小题,共60分)
1.请以职业性苯中毒为例阐述职业病的诊断依据及防治原则。

2.如何制订不同类型的分布资料的医学参考值范围?
3.病例对照研究中经常产生的偏倚有哪几种?应如何控制?流行病学的偏倚有哪些?如何进行控制?4.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应如何预防和控制?
5. 常见的食物污染有哪些? 阐述它们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6.某地抽查了100名成年人的血清胆固醇水平,得平均数为4.5mmol/L,方差为4.
问:(1). 该地成年人群的血清胆固醇水平在何范围? 其变异系数为多少?
(2). 在抽查的这100名成年人中95%的人血清胆固醇水平在何范围?。

广州医学院流行病学2003真题

广州医学院流行病学2003真题

广州医学院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流行病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40分,每题5分)
1、生态学研究
2、长期变异
3、扩大免疫规划(EPI)
4、约登指数
5、参数
6、 Screening
7、 Pilot study
8、 Molecular epidemiology
二、简答题(35分,每题7分)
1、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请简述之。

2、什么是金标准?它有何特点?
3、什么是生物标志?常见的生物标志有哪些种类?
4、PAR%与OR有何异、同之处?
5、评价疫苗接种效果的指标有哪些?如何计算?
三、问答题(75分,每题15分)
1、请叙述肺癌(或胃癌)的病因及预防对策。

2、流行病学研究在哪些情况要用到分层?如何进行?
3、某地进行了一次食管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150例,其中饮酒者100例;对照组150例,其中饮酒者50例。

饮酒与食管癌的关系如何?
4、如何探讨病因不明疾病的病因?
5、假设要进行一次社区横断面调查,如何进行?。

2003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医学综合笔试部分4)2

2003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医学综合笔试部分4)2

2003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医学综合笔试部分4)2答题说明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58~59题共用备选答案)A.疼痛B.发热C.恶心、呕吐D.腹胀E.呃逆58.外科术后最常见的是(答案:A)59.术后麻醉反应的是(答案:C)(60-62题共用备选答案)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60.幽门梗阻病人可发生(答案:D)61.重度肺气肿病人可发生(答案:A)62.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失衡是(答案:B)(63~64题共用备选答案)A.乙肝疫苗B.流感疫苗C.麻疹疫苗D.脊髓灰质炎疫苗E.白、百、破疫苗63.新生儿期接种的疫苗应是(答案:A)64.生后2月时应接种的疫苗是(答案:D)(65-66题共用备选答案)A.孕母有菌血症B.阴道细菌上行C.脐部感染D.消化道入侵E.粘膜破损65.新生儿败血症的产前感染的途径是(答案:B)66.新生儿败血症的产时感染的途径是(答案:E)A3/A4型选择题(67-80题)答题说明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

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67~69题共用题干)男性,10岁,右足底被铁锈钉刺伤10天,突然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声响及触碰病人可诱发上述症状,病人神志清楚,不发热。

67.该病致病菌属于(答案:E)A.革兰氏染色阴性大肠杆菌B.革兰氏染色阴性厌氧拟杆菌C.革兰氏染色阴性变形杆菌D.革兰氏染色阳性梭形芽孢杆菌E.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芽孢杆菌68.该病属于(答案:A)A.毒血症B.菌血症C.败血症D.脓血症E.脓毒血症69.对机体威胁最大的是(答案:D)A.肌肉断裂B.骨折C.尿潴留D.持续的呼吸肌痉挛E.营养障碍(70~72题共用题干)男性,30岁,从三楼跌下左腹部跌伤,左6、7、8肋骨骨折,脾破裂、肠破裂。

广州医学院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理学试题A

广州医学院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理学试题A

广州医学院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理学试题A
一、名词解释(共30分)
1.negative feedback
2.“全或无”现象
3.阈电位
4.舒张压
5.微循环
6.基础代谢
7.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8.回反性抑制
9.receptor
10.神经分泌
二、简答题(共50分)
1.局部兴奋是如何产生的?有何特点?
2.胰液的主要成分有哪些?作用如何?
3.为何支气管哮喘病人呼气比吸气更困难?
4.某人一次饮清水1000ml,尿量有何改变?机理如何?
5.呆小病发生的机理是什么?
三、问答题(共70分)
1.试述电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的全过程。

2.试述心血管的神经调节。

3.食物在胃内是如何被消化的?
4.何谓突触前抑制?其产生机制如何?。

2003年卫生综合试题

2003年卫生综合试题

2003年卫生综合试题2003 年卫生综合试题(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共 90 分)一、环境卫生学[A 型题] (1×15)1.研究环境与健康的关系重要的是必需观察:A. 环境因素引起的生理生化改变及临床前期的表现B. 环境致病因素是否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C. 环境致病因素是否引起病理改变D. 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的代偿功能状态E. 环境因素引起的异常生理反应2.生物间的物质转换和能量传递主要是通过:A. 新陈代谢B. 食物链C. 生物转化D. 生物化学作用E. 生物浓集3.环境中汞的甲基化作用主要是通过:A. 生物自净作用B. 生物浓集作用C. 生物转化作用D. 生物代谢作用E. 生物化学作用4.具有红斑作用的紫外线是:A. B段B. C段C. A段D. B、C段E. A、D段5.过氧乙酰硝酸酯是:A.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剂B. 空气消毒剂C. 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D. 光化学氧化剂E. 以上都不是6.氮氧化物对人体的主要作用部位是:A. 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及肺泡B. 上呼吸道粘膜C. 眼结膜和上呼吸道D. 皮肤和眼结膜E. 上呼吸道和皮肤7.研究某种疾病是否是地球化学性因素所致,首先要采用的方法是:A·临床治疗方法B·流行病学调查方法C·毒理学研究方法D·环境监测方法E·临床检查的方法8.空气离子可与中性气体分子吸附在一起形成:A·正离子B·负离子C·轻离子D·重离子E·中性离子9.关于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不正确的是:A·如果水源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导致爆发流行B·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区性C·绝大多数患者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D·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夏秋流行E·一旦对污染源采取措施,流行即能迅速得到控制10.关于碘缺乏病的流行特点,不正确的是:A·山区多于平原B·内地多于沿海C·男性多于女性D·乡村多于城市E·贫困地区多于富裕地区11.氯化消毒饮水中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A.Cl 2B.HOClC.Cl -D.Ca(OCl) 2E.OCl -12.水中余氯与邻甲苯胺作用产生的颜色是:A.绿色B.玫瑰红色C.黄色D.蓝色E.紫色13.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指标中,细菌指标多采用:A·细菌总数和链球菌总数B·结核杆菌总数和细菌总数C·细菌总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D·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E·链球菌总数14.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对化妆品中的下列有毒物质有限量要求,除了A.汞B.铅C.砷D.甲醇E.镉15.沼气发酵的卫生标准中,就以下几项提出了要求,除了A.血吸虫卵和钩虫卵B.粪大肠菌值C.寄生虫卵沉降率D.蚊子、苍蝇E.甲烷菌量[B型题] (1×15)问题 16~21A·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B·重氮化偶合比色法C·纳氏直接比色法D·二磺酸酚比色法E·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比色法F·邻联甲苯胺比色法G·碘量法J.二氨基联苯胺比色法16.水中游离氯测定方法17.水中氨氮测定方法18.大气二氧化硫测定方法19.水中亚硝酸氮测定方法20.水中硝酸氮测定方法21.水中砷测定方法问题 22~24A·甲基汞B·酚C·镉D·联苯胺E·飘尘22·主要损伤神经系统23·主要损害肾小管24·主要损害呼吸系统问题 25~27A. 变态反应B. 致畸作用C. 拮抗作用D. 免疫抑制作用E. 致癌作用25. 甲基汞可产生26. 镉与钙同时存在时往往产生27.β-萘胺可产生问题 28~30A. 六价铬B. 酚C. 氰化物D. 多氯联苯E. 酚醛树酯28. 可引起过敏性皮炎的是29. 米糠油事件的污染物是30. 干拢多种酶的活性,可诱发肺癌的是二、劳动卫生与职业病[A 型题] (1×15)1.毒物的慢性毒作用带愈宽,表明该毒物:A·引起慢性危险性小B·引起慢性中毒危险性大C·蓄积作用强D·慢性阈浓度小E·慢性阈浓度大2.毒作用带的意义在于:A·评价化学物质的急、慢性毒性B·估计化学物质引起急、慢性中毒的危险性C·说明阈剂量与半数致死量之间的关系D·表明剂量与生物学效应的关系E·表明急、慢性阈浓度之间的关系3.判断毒物引起急性吸入中毒危险性的指标是:A·毒物的相对毒性B·急性吸入半数致死量C·毒物挥发度D·血/气分配系数E·急性吸入中毒危险指数4.生产性毒物导致慢性中毒的主要原因是:A·剂量B·作用时间C·机体耐受性D·蓄积性E·体内代谢转化速度5.急性吸入中毒危险指数大小主要与毒物哪项理化特性有关?A.化学结构B.溶解性C.比重D.挥发性E.血/气分配系数6.在抢救重症中暑患者的措施中,下列哪项不妥?A·迅速将体温降至38~40℃以下B·对血压下降者宜用升压药C·脉搏细弱者可立即注射中枢兴奋剂D·通过静脉大量快速补充液体E·重症热痉挛者慎用镇静剂7.下列哪项不是慢性苯中毒的实验诊断指标?A·白细胞总数B·中性粒细胞计数C·尿酚D·血小板计数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8.高频电磁场及微波的生物活性:A·随波长变短而递增B·随波长变短而递减C·随波长变长而递减D·随波长变长而递增E·与波长无关9.噪声对听觉系统影响的发展过程为:A·听觉适应→听觉疲劳→永久性听阈上移B·听觉疲劳→永久性听阈上移→听觉适应C·听觉疲劳→暂时性听力上移→永久性听阈上移D·听觉适应→暂时性听力上移→永久性听阈上移E.听觉适应→暂时性听阈下移→永久性听阈下移10.决定粉尘在呼吸道各部位阻留的因素是:A.溶解度B.化学组成C.分散度D.比重E.荷电性11.H 2 S的全身中毒作用主要因何种因素引起?A·与细胞呼吸酶中二价铁离子结合,抑制酶的活性B·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硫化高铁血红蛋白C·剌激作用引起中毒性肺炎D·与谷胱甘肽结合,使有关的酶失活E·与细胞呼吸酶中三价铁离子结合,抑制这些酶活性12.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的典型的苯氨基硝化合物为:A.苯胺B.联苯胺C.硝基苯D.三硝基甲苯E.邻二硝基苯13.严重时,慢性汞中毒性震颤特征是:A.意向性震颤B.阵发性震颤C.对称性震颤D.静止性震颤E.癔病性震颤14.治疗铅中毒的首选药物是:A·二巯基丙磺酸钠B·二巯基丁二酸钠C·二巯基丙醇D·依地酸二钠钙E·巯乙胺15.下列何种络合剂在治疗肾脏毒性较大的金属引起的中毒时要慎用?A·二巯基丁二酸钠B·依地酸二钠钙C·二巯基丙醇D·二巯基丙磺酸钠E·二乙三胺五乙酸三钠钙K型题(1×15)A= ? + - + ? B= ? + ? C= - + ˉ D= ˉ E= ? + - + ? + ˉ16.影响毒物从肾脏排泄的因素有:①尿液pH值②毒物分子量③毒物溶解性④肾小球滤过率17.毒物在体内分布的特点为:①广范性②局限性③不均衡性④均衡性18.呼吸道之所以成为生产性毒物侵入机体重要途径,其自身的主要原因是:①肺泡表面积大②肺泡壁薄且血管丰富③经呼吸道进入的毒物不需经肝脏解毒④生产环境中的毒物主要以气态存在19.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有:①尿汞测定②尿中测定③双硫腙法测铅④甲土立丁法测余氯20.高频电磁场及微波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是:①加速晶体老化②热效应③生物组织电离④红斑作用21.高温、热辐射对人体生理功能最主要的影响表现在:①泌尿系统②水盐代谢③循环系统④体温调节中枢22.由生产环境中不良气象条件导致的法定职业病是:①高原病②中暑③减压病④冻伤23.石棉肺的主要特征性病理改变是:①胸膜增厚②细胞结节③肺间质弥漫性纤维化④石棉小体24.可引起硅酸盐肺的粉尘有:①水泥尘②石棉尘③滑石尘④云母尘25.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治疗急性氰化物中毒的机制是:①使氰化高铁型细胞呼吸酶还原②使血红蛋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后者夺取氰基而使细胞呼吸酶还原③促使氰化物在体内代谢④加速硫氰酸盐的合成与排泄26.苯胺对血液系统损害的主要机制为:①形成高铁血红蛋白②使还原型谷胱甘肽减少,红细胞脆性增高③使珠蛋白变性,形成赫恩滋小体④干扰卟啉代谢27.下列哪些工作可能存在苯危害?①煤焦油精馏②喷漆③制鞋④印刷28.慢性锰中毒的病因治疗药物有:①依地酸二钠钙②左旋多巴③5-羟色胺④二巯基丁二酸钠29.由于铅主要以粉尘、烟的形式污染空气,故铅及其化合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①溶解性②挥发性③分散度④血 /气分配系数30.铅对卟啉代谢的干扰,最主要是抑制:①δ-ALA合成酶②血红素合成酶③红细胞膜上的Na + -K + -ATP酶④δ-ALA脱水酶三、营养与食品卫生[A 型题](1×20)1.计算氮平衡的公式为:A·摄入氮=尿氮+粪氮B·摄入氮=粪氮+尿素氮+经皮肤排出的氮C·摄入氮=尿氮+粪氮+粪内源氮D·摄入氮=粪氮+尿氮+经皮肤排出的氮E·摄入氮=(粪氮-粪内源氮)+(尿氮-尿内源氮)2.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主要看:A·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真消化率B·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生物学价值C·氨基酸组成、蛋白质互补作用D·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与机体的吸收利用程度E·蛋白质消化率、生物学价值、化学成分3.蛋白质真消化率是:A.(摄入氮-粪氮)/ 摄入氮×100%B.[摄入氮-(粪氮-粪内源氮)]/ 摄入氮×100%C.(摄入氮-粪氮-尿氮)/ 摄入氮×100%D.(摄入氮-粪氮-粪内源氮) / 摄入氮×100%E.(吸收氮-尿氮)/ 摄入氮×100%4.豆类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A·亮氨酸B·赖氨酸C·缬氨酸D·蛋氨酸E·苯丙氨酸5.玉米中哪种必需氨基酸最少?A.蛋氨酸B.苏氨酸C.赖氨酸D.色氨酸E.亮氨酸6.目前公认的必需脂肪酸有A.亚麻酸B.亚油酸C.花生四烯酸D.亚油酸和亚麻酸E.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7.下列哪种物质不能降低血胆固醇?A·饱和脂肪酸B·多不饱和脂肪酸C·纤维素D·抗坏血酸E·果胶8.下列食物哪个营养价值相对最高?A.蔗糖B.葡萄糖C.麦芽糖D.果糖E.粮谷9.我国食物中钙的主要来源是:A·牛奶B·虾皮C·芝麻酱D·海带E·豆类及豆制品10.膳食中可直接被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的铁是:A·储备铁B·有机铁C·二价铁D·血红素铁E·三价铁11.下列哪种维生素是脂溶性维生素?A·硫胺素B·核黄素C·尼克酸D·视黄醇E·抗坏血酸12.尿负荷试验不能评价下列哪种维生素的营养状况?A·硫胺素B·维生素DC·尼克酸D·核黄素E·抗坏血酸13.视黄醇当量是指:A·维生素A(IU)+β-胡萝卜素(μg)B·维生素A(IU)+β-胡萝卜素(μg)×1/6C·维生素A(IU)+β-胡萝卜素(μg)×1/60D.维生素A(mg)+β-胡萝卜素(mg)×1/6E.维生素A(IU)×1/3+β-胡萝卜素(μg)×1/614. 应给予痛风患者的饮食是:A·低糖饮食B·酮体饮食C·低嘌呤饮食D·低脂肪饮食E·低碳水化合物饮食15.某一家人,吃了自制的豆酱后,出现全身疲倦无力、头晕、头痛、食欲不振。

考研_2003年广东广州医科大学人体解剖专业考研真题A卷

考研_2003年广东广州医科大学人体解剖专业考研真题A卷

2003年广东广州医科大学人体解剖专业考研真题A卷
一、名词解释(30分)
1、滑膜囊
2、黄韧带
3、十二指肠悬韧带
4、弹性园锥
5、主动脉窦
6、黄斑
7、神经核
8、二尖瓣复合体
9、海绵窦
10、内脏大神经
二、简答题(50分)
1、胸导管收集哪几大淋巴干的淋巴液?注入何处?
2、如何确定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手术时如何寻找阑尾?
3、试述精子的生成,经过哪些构造排出体外(要求微小构造),(可用箭头表示)?
4、试述膈肌的三个裂孔的名称、位置和通过的构造。

5、试述颏舌肌的起止点、功能、神经支配及一侧颏舌肌瘫痪时的临床表现。

三、问答题(70分)
1、在左侧大隐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这些葡萄糖溶液经过哪些血管和构造到达大脑皮质中央前回的躯体运动中枢?
2、肱骨外科颈骨折时,容易同时损伤哪条神经?损伤后有哪些表现?
3、在十二对脑神经中,有哪几对含有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这些纤维起自何处?在何处
交换神经元?支配哪些构造?
4、何谓肺门?进出肺门有哪些构造?请说明这些构造在肺根内的排列位置关系。

5、试述椎骨间的连结装置,这些连结在脊柱活动中的作用。

2003年广东广州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考研真题A卷

2003年广东广州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考研真题A卷

2003年广东广州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考研真题A卷一、名词解释:(共30分)
1.Brain death
2.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3.Vasogenics hock
4.全身适应综合征
5.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6.低渗性脱水
7.发热
8.显性水肿
9.多器官衰竭
10.病因
二、简答题(共45分)
1.为什么把p53称为“分子警察”?
2.请简述休克期微血管变化的机制。

3.请简述氧自由基的损伤作用。

4.假性神经介质是如何产生的?
5.请简述内皮素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的信号转导过程。

6.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如何代偿?
三、论述题(共75分)
1.呕吐为什么能导致低钾血症?
2.低张性缺氧和等张性缺氧对呼吸的影响有何异同?为什么?
3.急性肾衰时为什么发生肾缺血?
4.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用力呼气会出现什么后果?请分析这些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机制。

5.ATP产生减少为什么能使心肌收缩性下降?。

2003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医学综合笔试部分1)(2)

2003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医学综合笔试部分1)(2)

2003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医学综合笔试部分1)(2)56.3月小儿按公式计算其身高、头围约是(答案:B)A.55cm 38cmB.60cm 40cmC.65cm 42cmD.70cm 44cmE.75cm 46cm57.10岁男孩,因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出现环形红斑,心率增快出现奔马律,血沉增快,经治疗上述症状、体征消失后,需继发性预防的方法是(答案:D)A.避免关节损伤B.忌海鲜C.减少体育运动D.长效青霉素肌注E.激素吸入维持58.某生参加高考前数月产生严重焦虑,来到咨询室后,该生讲述了其内心的恐惧与担心,治疗师只是认真地倾听,不做指令性指导,这种心理疗法的理论属于(答案:C)A.精神分析理论B.认知理论C.人本主义理论D.心理生理理论E.行为理论B重型选择题(59-68题)答题说明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59-61题共用备选答案)A.细胞水肿B.脂质沉积C.结缔组织玻璃样变D.血管壁玻璃样变E.细胞内玻璃样变59.肝细胞气球样变(答案:A)60.肝细胞胞浆内嗜酸性小体(答案:E)61.疤痕组织(答案:C)(62-63题共用备选答案)A.腺癌B.鳞状细胞癌C.印戒细胞癌D.粘液腺癌E.小细胞未分化癌62.女性的肺癌大多是(答案:A)63.食管癌大多是(答案:B)(64-66题共用备选答案)A.人虱B.鼠蚤C.恙螨D.蜱E.蚊6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是(答案:E)65.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答案:B)66.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答案:A)(67~68题共用备选答案)A.强迫性思维B.思维奔逸C.联想散漫D.强制性思维E.思维插入67.病人反复出现一些想法,明知不必要或不合理,但无法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医学院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卫生综合》试卷A 一、名词解释: (本大题分10小题, 共40分)
1.心身疾病
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3.食物中毒
4.工作有关疾病
5.地球化学性疾病
6.约登指数
7.抽样误差
8. 克汀病
9.初级卫生保健
10.预防医学
二、简答题:(本大题分8小题, 共50分)
1.简述健康的概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简述临床预防服务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3. 何谓健康监护?简述其主要内容。

4. 简述社区健康实施5个阶段的主要内容。

5.简述标准误和标准差的区别及其主要用途。

6.简述病例对照研究中混杂偏倚的控制方法。

7.简述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及主要评价指标。

8.职业病的诊断依据主要有哪些?职业病的诊断与一般临床疾病的诊断有何不同?
三、论述与计算题:(本大题分6小题, 共60分)
1.试举例说明严重的环境污染可对人类健康产生哪些主要危害。

2.何谓矽肺?试述其基本病理变化及其X线胸片特征。

3.何谓医源性疾病?试述治疗性医源性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4.试述临终关怀的概念及基本思想。

5.欲比较乳胶凝集法与常规培养法两种方法检验乳品中细菌的培养效果,请列出比较表。

试问以何种统计分析方法为好?(写出统计方法的名称与计算公式)
6.以下是100名健康人的发铅(mg/g)测定结果:
发铅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2.2-
人数 1 5 12 27 36 10 4 3 2 0 1
问:1)以上资料是什么分布类型的资料?
2)可用哪些指标描述其特征?
3)请用统计图表示上述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