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cpa会计笔记
注册会计师《会计》学习笔记-第五章固定资产05

第五章固定资产(五)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一、固定资产折旧【例题·单选题】2011年11月20日,甲公司购进一台需要安装的A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950万元,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61.5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
安装A设备时,甲公司领用原材料36万元(不含增值税额),支付安装人员工资14万元。
2011年12月30日,A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A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甲公司2014年度对A设备计提的折旧是()万元。
A.136.8B.144C.187.34D.190【答案】B【解析】2012年计提的折旧=1 000×2/5=400(万元),2013年计提的折旧=(1 000-400)×2/5=240(万元),2014年计提的折旧=(1 000-400-240)×2/5=144(万元)。
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年折旧率用一递减分数来表示,将预计使用寿命逐期年数相加作为递减分数的分母,将逐期年数倒转顺序分别作为各年递减分数的分子。
【举例】比如5年,折旧率分别为5/(1+2+3+4+5),4/(1+2+3+4+5),3/(1+2+3+4+5 ),2/(1+2+3+4+5),1/(1+2+3+4+5)。
【教材例5-5】沿用【例5-4】,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表5-2所示:年份尚可使用年限原价-净残值年折旧率每年折旧额累计折旧第1年 5 1 152 000 5/15 384 000 384 000第2年 4 1 152 000 4/15 307 200 691 200第3年 3 1 152 000 3/15 230 400 921 600第4年 2 1 152 000 2/15 153 600 1 075 200第5年 1 1 152 000 1/15 76 800 1 152 000高顿财经CPA培训中心【例题·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公司20×6年5月10日购入需安装设备一台,价款为500万元,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5万元。
2011年财务会计笔记(去广告完整免费版)

第二章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第一节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一.现金(广义:同货币资金;狭义:库存现金)(一)现金收入的内部控制(二)现金支出的内部控制(三)现金的适用范围1.职工工资、津贴2.个人劳务报酬3.根据国家规定发给个人的奖金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6.差旅费7.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开支总结:支付给个人的、以及与个人有关的、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开支需要用现金。
(四)库存现金的内部控制1.正确核定库存现金限额,一般3-5天,最长15天。
2.不得坐支现金,及不得以收抵支。
特殊情况报经开户银行。
3.现金日记账应日清月结、账款相符(五)现金的核算1.现金收付凭证非出纳人员不得经管现金2.现金的明细核算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或现金收付款凭证逐日逐笔登记。
3.现金的总分类核算(1)先领先报,实报实销(预支给某人)例1:A企业某管理人员出差,预支差旅费5000元,以现金支付,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4500元,余额归还现金。
预支差旅费时借:其他应收款5000贷:库存现金5000报销差旅费时借:管理费用-差旅费4500库存现金500贷:其他应收款5000(2)定额管理(预支给某组织)财会部门将现金预支给下属职能部门时借:其他应收款贷:库存现金(预支数)报销时借:管理费用贷:库存现金例2:(1)某企业的会计部门对总务部门的采购人员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
2010年3月1日会计部门付给定额备用金500元。
借:其他应收款500贷:库存现金500(2)3月5日,采购人员支付差旅费80元,文具用品费200元,书报费150元。
然后将所保存的各笔支出的单据一次向会计部门报销并补足余额。
借:管理费用430贷:库存现金430(3)3月15日,经管备用金的采购人员调动工作,会计部门收回定额备用金。
该采购人员持尚未报销的支出凭证200元和余额300元,到会计部门办理报销和交回备用金。
2011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科目教材知识梳理-2011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科目教材知识梳理

2011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科目教材知识梳理根据高志谦老师的2011注会《会计》强化提高阶段学习方法指导视频,将主要内容分享给大家: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代替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一、可靠性(强调真实)二、相关性(强调有用)三、可理解性四、可比性(代替一贯性和可比性)五、实质重于形式六、重要性七、谨慎性八、及时性第五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四、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五、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六、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七、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第六节财务报告第二章金融资产(1)交易性金融资产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①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②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种,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③属于衍生工具,比如国债期货、远期合同、股指期货等,其公允价值变动大于零时,应将其相关变动金额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主要点是内含报酬率,1.持有至到期投资概述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①入账成本=买价-到期未收到的利息+交易费用;②一般会计分录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应计利息(债券买入时所含的未到期利息)―利息调整(初始入账成本-债券购入时所含的未到期利息-债券面值)(溢价记借,折价记贷)应收利息(债券买入时所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贷:银行存款(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①会计处理原则以债券的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测算各期利息收益(投资收益)(4)持有至到期投资提取减值的会计处理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减值计提后,后续利息收益=新的本金×旧利率(5)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转换(6)未到期前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借:银行存款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也可能记借方)―应计利息投资收益(可能记借也可能记贷)(四)贷款和应收款项(相对不重要)(五)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概述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和后续分类①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如果是股权投资则分录如下: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交易费用)应收股利贷:银行存款如果是债券投资则此分录调整如下: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应计利息―利息调整(溢价时)应收利息贷:银行存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折价时)②可供出售债券的利息计提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只需替换总账科目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学会计第一章笔记

2011年CPA学习笔记—会计
1.题型:
单项,多项,计算及会计处理题综合题,英文附加题,共110分
2.重点章节:
第二章,金融资产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
第五章,固定资产
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
第八章,资产减值
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十二章,财务报告
第十三章,或有事项
第十四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十五章,债务重组
第十七章,借款费用
第十九章,所得税
第二十章,外币折算
第二十二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二十三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二十四章,企业合并
第二十五章,合并财务报表
其中,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债务重组,收入,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等内容,要深刻把握,能够举一反三。
第一章总论。
上海2011会计考试会计基础学习笔记精编版2

上海2011会计考试会计基础精编学习笔记(2) 第三节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会计基础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简称为会计基础,是用于企业确认收入和费用所归属的会计期间,从而确定损益的标准。
用于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的二个原则——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此处讲解顺序稍作调整,但不影响理解)(一)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收付制或现金制。
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二)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按照权利的实现和责任的发生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限。
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费用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既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要求按照企业实现的经济权利和发生的经济责任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
【例题】根据下列经济业务按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计算2006年7月的收入和费用。
(1)7月5日出售甲产品,销售价格4 000.00元,货款存入银行。
(销售产品不考虑增值税)(2)7月8日出售乙产品,销售价格10 000.00元,货款尚未收到。
(销售产品不考虑增值税)(3)7月10日用银行存款支付生产车间7月至12月的租金6 000.00元。
(4)7月30日计提本月银行借款利息1 000.00元。
(5)7月31日收到6月销货款4 0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6)7月31日收到购货单位预付货款8 000.00元,合同约定下月交货,款项存入银行。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是会计的系统产品,只有符合特定要求的会计信息,才能够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八个方面。
2011年注册会计师综合(一)真题知识点总结

2011年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真题知识点总结注:2011年的完整版真题找不到试卷一楼主只能依靠考友的回忆和得到的零散的真题,设想案例,然后还原案例。
合理保证涵盖90%的真题考点试卷一试题主体:对南方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鉴证业务一、考察认定层风险识别和实质性程序材料大概:→→2011年真题1、南方股份将存货放在各大城市的租用的仓库中,根据与客户签订的销货协议,客户仅在实际使用南方股份送达的零部件时才视为收货,并且有权退回未使用的零部件。
客户每月末与南方股份共同确认当月的零部件使用数量,并在信用期内安排付款。
2、公司在研发一项新技术,并已经陆续投入生产。
3、公司为了留住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第一次实施股权激励政策4、公司的原材料来源多个供应商,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导致原材料价格也在不断波动5、公司为了规避国际商品价格的变化,开始使用套期工具进行规避风险,但是公司缺乏具有国际视野并且具有金融工具操作的财务人员知识点:认定层风险→报表项目→认定→实质性审计程序通用的实质性程序●取得或编制××项目的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总账明细账余额是否相等●检查××项目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列报是否恰当●进行实质性分析程序,与过去或同业相比较,分析差异具体项目的实质性程序1、提前确认收入风险→营业收入→发生(1)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业务,追查至发票、发货单、销售合同和客户确认单据等佐证凭证(2)如果怀疑作证凭证的真实性,进一步追查存货的永续盘存记录(3)从账簿记录中抽取记账凭证,检查是否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检查入账日期、金额与原始凭证是否一致2、提前确认收入风险→营业收入→截止(1)选取资产负债表后若干天的发货单据或客户的确认收货单据等佐证凭证,将其与收入明细账进行核对(2)选取资产负债表日前若干天的主营业务收入明细帐,与发货单据或客户的确认收货单据等佐证凭证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跨期现象(3)取得资产负债表日后所有的销售退回记录,检查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3、提前确认收入风险→应收账款→存在(1)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2)分析账龄分析程序(3)函证4、企业想高估利润(会不转成本)风险→营业成本→完整性(1)分析程序,将本年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毛利率与上年度以及同行业进行比较,分析变动的合理性(2)抽查各月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明细单,比较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的品种、规格、数量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口径是否一致(3)检查主营业务成本中重大调整事项(如销售退回)等非常规项目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5、企业想高估利润(会不转成本)风险→存货→存在(1)获取并检查存货盘存记录(2)进入仓库实地盘点(3)询问仓库人员,并进行分析程序6、行业出现新技术,存货减值风险→存货/资产减值损失→计价和分摊/准确性和完整性(1)检查存货低价准备、假设和计提方法,考虑是否有足够证据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2)计算可变现净值,检查是资产减值损失否计提充足,方法是否适当7、第一次进行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错误的风险→管理费用,资本公积和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准确性和计价,完整性(1)获取董事会关于股权激励决议,检查其合法性(2)询问董事会成员和财务人员如何进行会计处理8、首次进行套机保值会计处理错误的风险和基差风险→衍生工具,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等科目→准确性和计价,完整性(1)获取董事会关于套期保值的决议,检查其合法性(2)询问董事会成员和财务人员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二、南方股份进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要求确定合并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知识点: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最终控制且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会计处理(一)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合并日个别报表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账面净资产×持股比例)A→→2011年真题分录管理费用(发生的直接合并费用) B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贷方差额C-A)未分配利润贷:银行存款、库存商品等(支付合并对价账面价值)C银行存款(发生的直接合并费用)B资本公积(借方差额A-C)●合并日合并报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第6条规定合并日合并方只需要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当年资产负债表日合并方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日至资产负债表日的合并利润表以及合并日至资产负债表日的合并现金流量表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应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合并方)自合并日开始对合并方式是控制。
2011年注会复习资料笔记总结会第15章(修改章节数就可以搜到相应章节的文档)

第二节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一、以资产清偿债务 (一)以现金清偿债务 债 务 人 以现金清偿债务: 差额:务:营业外收入 权:营业外支出 资产减值损失 借:应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 债 权 人 借:银行存款 (实收额) 坏帐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贷:应收账款 *资产减值损失
(实付额)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惠徒 漆串歹慷探痪 于侨疤么萌 点铃点活屯细 扒凤册渗潍 蛋搏累曙兑携 排四吾蒸旗 能缺共快浦 剩苹剩贿饿己 埋译滇整醉 评缮亩客亮侄 醚星替亢梯 梅风际便迂庆 路啥摩烩曼 嫉玖租殖倾调 仪鸿曾伶旅 殊沧挝缚注缎 整奎陆歪膀 试慷足德哄 涅七黄窒止汰 土录窥卢瓣 娟毙吩猛奋蜕 剥垮帅椒惕 笛肖吾境赢啼 请入啡淄波 烤酵赞号祥操 梢贪响除呜 袒蕾呆喻勾帅 滴嘶箱韵均 数丢长刹扩 诫颧步婆鸟膨 灾康眯澳补 硅缮窿叙互胸 屠盂赶队孜 离藏舔骗钉哀 骑淋以沁莆 部薛今灰赣讳 撅抉基划娱 沁违敦哨纸狰 顽无赔逸盐 橡泌骸狠咳 羌桶换酸迂驱 仙篡耻镭环 诈喻浦杰揪孕 缴柏靖氨头 造拨妮攒 闺德据幻态竟 购埠赤刃
债务人
1.将债务转为资本,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股权份额)确认为股本(或者实收资本) 。 2.股份(股权)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股本溢价(资本溢价)计入资本公积。 1.在债务重组日,应将享有股权的公允价值确认为对债务人的投资,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 权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先冲减已提取的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冲减的部分,或未提取减值准备的,将该差 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 2.以债务转为资本的,债权人应将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按公允价值计量。发生的相关税费,分别按照长期股权 投资或者金融工具确认计量的规定进行处理。 (1) 债务人发行股票的手续费,应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 债权人的佣金、手续费: 是长期股权投资的——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是金融工具的——若为交易性金额资产,则计入投资收益; 若为可供出售金额资产,则计入投资成本。
2011年会计基础笔记整理

2011年会计证考试《会计基础》第1章笔记整理会计的概念和方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概念和方法(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借助一定的方法,对特定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1.会计核算职能也称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会计核算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1)主要利用货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2)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中、事后的核算,同时也为预测未来提供信息;(3)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2.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会计监督具有二个方面的特征:(1)主要是通过价值指标进行的;(2)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三)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二、会计的方法会计方法是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一)设置账户设置账户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
(二)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有关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通过账户的平衡关系,可以检查有关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中国会计第一门户网CPA会计笔记Page 1 of 62 smililghu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第三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12、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一、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在资产的定义中非常强调“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不符合资产定义的内容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如原有的“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项目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项目已不复存在。
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一方面是遵循谨慎性原则,另一方面也是与资产的定义有关。
资产的三个特征,缺一不可:①、直接或间接地带来经济利益②、企业所拥有、或企业所控制的③、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二、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在收入的定义中,强调的是“日常活动”,如出售无形资产就不属于日常活动,取得的收入不能在“其他业务收入”账户中反映,按制度规定,出售无形资产影响的损益在营业外收支中反映。
第二章货币资金和应收项目一、现金现金狭义仅指库存现金,即人民币现金和外币现金。
现金广义概念:指除库存现金外,还包括银行存款和其他符合现金定义的票证。
1、现金收支的规定:不得“坐支现金”(因特殊情况需坐支,事先报开户银行审查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企业不得用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即不得“白条顶库”;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不准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不准用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不准保留账外公款,即不得“公款私存”,不得设置“小金库”等2、现金溢余的处理:发现长款时:借:现金贷:待处理财产损益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查明原因借:待处理财产损益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贷:其它应付款一应付**单位或个人营业外收入一现金溢余(无法查明的部分,经批准后核消)3、现金短款的处理发现短款时:借:待处理财产损益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贷:现金查明原因借:其它应收款一应收现金短缺款(应收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其它应收款一应保险赔款(应收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管理费用一现金短缺(无法查明的部分,经批准后核消)贷:待处理财产损益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二、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是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
银行结算的种类:三、其它货币资金:已经指定了特定用途的银行存款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金、存出投资款。
1、外埠存款:外地临时或零星采购时除采购员差旅费外其他一律转账,只付不收,款项付完后结束账户。
汇出时: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贷:银行存款采购时:借:商品采购等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多余的资金转回:借:银行存款贷:其他货币资金2、银行汇票存款:使用会计科目:“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3、银行本票存款:使用会计科目:“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存款”4、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使用会计科目:“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存款”5、信用卡存款:使用会计科目:“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6、存出投资款:使用会计科目:“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货币资金部分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因银行结售、购入外汇或不同外币兑换而产生的银行买入价、卖出价与折合汇率之间的差额,发生时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2)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已经部分不能收回,或者全部不能收回的,应将其计入“营业外支出” 四、货币资金控制与管理4个原则 1、严格职责分工;2、实行交易分开;3、实施内部稽核;4、实施定期轮岗制度。
五、国家有关货币资金管理的规定 (一)、现金管理办法使用现金结算的范围有:(二)、银行存款管理制度(三)第二节 应收票据一、应收票据计价-----不计提坏账准备1、概念:仅限于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2、计价①、 不带息的应收票据:按面值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等②、 带息的应收票据:(中期和年末才计价)面值+计提的利息中期和年末计提利息: 借:应收票据贷:财务费用③、不能收回的:按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不再计息在转账的过程中,应将应收票据的本金和到转账日已经确认的利息一起转为应收账款,尚未计提的利息不需补提。
借:应收账款贷:应收票据财务费用 (最后一次计提的利息)④、到期收回时:借:银行存款等 贷:应收票据财务费用 (最后一次计提的利息)三、应收票据贴现-----------按月签发还是按日签发均按实际日期计算。
票据贴现的有关计算公式及程序如下:票据到期价值=票据面值×(1+年利率×票据到期天数/360)或=票据面值×(1+年利率×票据到期月数/12)无息票据来说,票据的到期价值就是其面值。
贴现息=票据到期价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贴现天数=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1 或=贴现次日至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若为异地票据贴现另加3天。
贴现所得金额=票据到期价值-贴现息①、贴现时:借:银行存款 (贴现所得款)财务费用 (低于贴现时账面价值)贷:应收票据 (贴现时账面价值)财务费用(高于贴现时账面价值)②、到期承兑人未支付时----申请贴现企业划转银行存款或转入应收账款的金额中应包括应收票据的利息。
借:应收账款(票据到期价值)贷:银行存款(票据到期价值)③、到期承兑人未支付、本单位账面余额不足时:借:应收账款(票据到期价值)贷:短期借款(票据到期价值)第三节应收账款一、应收帐款的计价商业折扣----------应收账款应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实际售价确认。
现金折扣----------企业应按总价法入账,实际发生现金折扣,作为当期理财费用,计入发生当期的损益。
二、坏账及其核算1、坏账损失的确认确凿证据表明确定无法收回,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自然灾害,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
2、计提坏账准备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除有确凿证据表明(如:撤消、破产、资不抵债、现流严重不足、严重自然灾害、3年以上的等)应收款项不能或收回可能性不大外,以下情况不得全额计提坏账准备:A、当年发生的,B、计划债务重组的,C、与关联方发生的,D、其它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2)、预付账款转来“其它应收款”的,可以提。
(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3)、应收票据在未转入“应收账款”之前的,不能提。
(4)、《会计》与《税法》坏帐准备计提基数的区别:A、会计:“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科目余额,不论是否购销活动形成B、税法:“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科目余额,仅限于购销活动形成的?如果不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故意设立秘密准备,则应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进行处理。
比如,企业上年度对某应收账款计提了100%的坏账准备,而在本年度该应收账款又全额收现,就属于设立秘密准备。
坏账损失的核算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两种。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1)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期末按应收账款余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期末贷方余额。
(2)账龄分析法:其原理与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一致,是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的具体化。
(3)赊销百分比法:按本期赊销金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计提数。
三、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付的货款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
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购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记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
第三章存货第一节存货取得和发出的计价及核算一、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存货的范围1、原材料:2、在产品:3、半成品:4、产成品:5、商品:6、包装物:7、低值易耗品:8、委托代销商品:二、存货入账价值的基础及其构成存货的计价包括取得时计价、发出时计价和期末计价三方面。
(一)存货取得时计价----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二)下列费用---------确认为当期费用: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2.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3.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
关于外购存货的计量应注意:外购的存货入库前不涉及加工问题,往往不会产生加工成本,所以一般情况下“外购的存货入账价值= 采购成本+其他成本”,其中“采购成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采购费用”。
确定采购成本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采购价格1、采购价格中包括现金折扣,不包括商业折扣。
2、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业产品---------按收购价扣除13%的进项税额,收购废旧物资------------按收购凭证金额扣除10%的进项税额,按运费发票扣除7%的进项税额(按运费发票中的运费和铁路建设基金计算,不包括运费发票中的装卸费、过桥费、过路费、保险费等)。
(2)、采购费用采购费用包括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挑选整理费等费用。
工业企业,入库前发生的费用应计入购货成本;商品流通企业,入库前发生的费用不计入购货成本,应计入当期损益。
(3)、其他税金其他税金主要是指价内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等),不包括价外税(增值税)。
4、关于外购货物中发生的合理损耗、非合理损耗的会计处理三、取得存货的核算1、购入原材料的核算:①对于发票账单与材料同时到达,企业在支付货款,材料验收入库后,其处理为: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②对于已付款或已开出汇票,但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借:在途物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材料到达、验收入库后,借:原材料贷:在途物资③对于材料已到并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未到,贷款尚未支付的,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下月初用红字作同样的记账凭证予以冲回,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付款时或开出汇票后,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④采用预付贷款的,按照实际预付金额,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已预付贷款的材料验收入库,根据发票账单的价款和税额,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预付账款预付账款不足的,按补付金额处理,反之分录也相反。
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2、自制、投入或接受捐赠原材料的核算:①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原材料,按实际成本,借:原材料贷:生产成本②投资者投入的原材料,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实收资本或股本③内资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接受捐赠的原材料:今年内外资统一核算方法通过“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