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的CPA考试会计复习笔记(2)
2020年CPA考试《会计》第2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和差错更正-知识点整理

对于重要的前期差错,企业应当在其发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调整前期比较数据。
具体地说,企业应当在重要的前期差错发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通过下述处理对其进行追溯更正:
1.追溯重述差错发生期间列报的前期比较金额;
2.如果前期差错发生在列报的最早前期之前,则追溯重述列报的最早前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形情
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第二节
2
会计估计的
概念
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cpa必考知识点总结

cpa必考知识点总结作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者,必须深入了解和熟悉CPA必考知识点。
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考试,需要考生具备全面的财务和会计知识。
为了帮助考生备考,下面将对CPA必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财务会计1. 会计理论1.1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1.2 会计职业道德和责任1.3 会计信息系统1.4 会计原则和估计1.5 会计要素的基本原则1.6 会计政策1.7 会计信息披露2. 资产负债表2.1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2.2 折旧与摊销2.3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确认与计量2.4 长期资产相关概念3. 损益表3.1 损益表的结构和内容3.2 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3.3 多元报告与关联公司交易3.4 库存成本计价4. 现金流量表4.1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内容4.2 现金等价物4.3 现金流量表的各项活动4.4 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和直接法5. 会计估计5.1 会计估计的性质和目的5.2 会计估计的要素5.3 会计估计的确认与变更5.4 会计估计的披露6. 会计政策6.1 会计政策的性质和目的6.2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6.3 会计政策的确认与计量6.4 会计政策的披露7. 财务报告7.1 财务报告的性质和目的7.2 财务报告的编制和发布7.3 财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7.4 财务报告的审核和审计第二部分:管理会计1. 成本分析1.1 成本计算方法1.2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1.3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1.4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2. 预算管理2.1 预算编制2.2 预算执行与控制2.3 预算与绩效评价2.4 预算的修订与调整3. 绩效评价3.1 绩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3.2 综合绩效评价指标3.3 绩效评价的方法和程序3.4 绩效评价的应用和改进4. 决策分析4.1 决策理论和方法4.2 管理决策的性质和特点4.3 管理决策的程序和步骤4.4 管理决策的应用和实践第三部分:审计与验核1. 审计理论1.1 审计的定义和目的1.2 审计的基本原则1.3 审计的程序和方法1.4 审计的组织和管理2. 审计准则2.1 审计准则的内涵和框架2.2 审计准则的适用和执行2.3 审计准则的调整和变革2.4 审计准则的披露和应用3. 审计程序3.1 审计计划和程序3.2 审计文件和记录3.3 审计证据和调查3.4 审计意见和报告4. 内部控制4.1 内部控制的目的和意义4.2 内部控制的组成和要素4.3 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4.4 内部控制的审计程序5. 企业风险管理5.1 风险管理的概念和目的5.2 风险管理的要素和过程5.3 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5.4 风险管理的应用和实践第四部分:税务法规1. 税收制度1.1 税收的基本原则和分类1.2 税收的计税基础和比率1.3 税收的适用范围和对象1.4 税收的征收方式和程序2. 税收政策2.1 税收政策的形成和制定2.2 税收政策的调整和变革2.3 税收政策的执行和实施2.4 税收政策的应用和影响3. 税务管理3.1 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3.2 税务筹划和避税规避3.3 税务检查和处罚处理3.4 税务风险和纳税合规4. 国际税务4.1 国际税务法规和规定4.2 国际税务协定和协定4.3 国际税务报告和征收4.4 国际税收合规和风险总结:以上是CPA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与验核以及税务法规四个部分的知识点。
注册会计师考试笔记

注册会计师考试笔记
注册会计师考试(CPA)是中国的一项专业资格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在会计、审计、财务、税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关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笔记,供您参考:
1. 考试科目: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两个阶段。
专业阶段考试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六个科目。
综合阶段考试则是对专业阶段考试内容的综合运用,测试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考试形式:注册会计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每年8月份的第三个周末。
3. 考试难度: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较大,涉及的知识点广泛,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同时,考试对考生的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4. 备考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系统学习、重点突破、多做模拟题和真题。
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5. 考试技巧:在考试中,要合理安排时间,按照题目要求答题,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同时,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避免因误解题目而失分。
以上是关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考试顺利,取得好成绩!。
注会复习资料笔记总结

注会复习资料笔记总结)发生的相关费用,发生时费用化:.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对方帐价)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依次冲减)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对于与发行股票直接相关的手续费、佣不管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均要冲减所发行股票的溢价收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在权益1.以现金作为合并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付出公允价+费用) 应收股利贷:银行存款 2.以非现金资产作为合并对价 (1)以存货作为合并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股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2)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作为合并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股利 *营业外支出 贷: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清理)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营业外收入 (3)以其他资产作为合并对价,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处置损益计入投资收益。
二、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合并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银行存款 【口决】:股本反映面值;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成本确定:协议价→公允价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股本 *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 借:长期股权投资*营业外支出贷:非货币性资产(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5.通过债务重组取得: 借:长期股权投资贷:应收帐款【区别】: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区别:两者是不同的,且有时是不相等的。
初始投资成本:是支付对价的帐面价值。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是帐户的余额。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取得投资后,根据题意判断采用何种核算方式,成本法还是权益法?.企业按照上述规定确认自被投资单位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
在判断该类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时,应当关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否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包括相关商誉)账面价值的份额等类似情况。
2024注册会计师注会cpa会计笔记

2024注册会计师注会cpa会计笔记一、会计笔记的重要性。
宝子们!对于考2024注册会计师cpa里的会计这科啊,笔记那可太重要了。
就像我们出门得带钥匙一样,笔记就是打开会计知识大门的钥匙。
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东西,而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小帮手。
我们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或者自己看书的时候,脑子可能一下就过去了,但是笔记能让我们把那些重要的知识点抓住。
比如说,会计里的那些复杂的财务报表,光靠眼睛看可不行,把关键的项目和编制规则记下来,复习的时候就像看小抄一样(当然这只是个玩笑,考试可不能作弊哦),方便得很呢。
而且笔记还是我们自己知识体系的一种构建,就像搭积木,一块一块地把会计知识垒起来。
二、会计笔记该记些啥。
1. 概念类。
那些基础的会计概念可不能放过啊。
像什么是资产,资产的定义可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要理解它背后的经济实质。
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这概念里每个词都有它的意义,我们把它记下来,然后在旁边可以写几个简单的例子,像企业买的设备、持有的股票啥的,这样就更好理解了。
2. 分录。
会计分录简直就是会计的灵魂啊。
每一笔经济业务都有对应的分录,什么借记这个贷记那个的。
像销售商品的时候,借记应收账款或者银行存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
这些分录我们要记清楚,最好是把那些典型的业务分录都整理出来。
可以按照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这样分类来记,复习的时候就很有条理。
3. 准则。
会计准则那是我们会计人要遵循的规则。
2024年的注会考试,肯定是按照最新的准则来的。
比如说新的收入准则,里面关于收入确认的五步法,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履行每一单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
这五步我们要好好记下来,每个步骤的要点、可能涉及到的会计处理,都要详细地写在笔记里。
三、怎么做会计笔记。
1. 纸质笔记。
注册会计师CPA知识点复习重点总结

注册会计师CPA知识点复习重点总结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CPA)考试是一项对会计专业人士的重要认证。
考试的内容很广泛,覆盖了财务会计、审计、税务、管理会计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
在备考CPA考试时,了解并掌握重点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CPA考试的知识点复习重点总结。
一、财务会计1.财务报表制度:了解会计准则和法规对财务报表的要求,包括会计准则的层次、会计框架和会计政策的选择。
2.会计方程:熟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构成。
3.记账和账务处理:了解会计凭证的种类和作用,熟悉常见的记账方法和账务处理规则。
4.会计报表分析:学习利用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和分析,包括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和现金流量表分析。
二、审计1.审计程序和方法:了解审计流程和方法,包括审计程序的安排、如何设计和实施审计测试、以及审计文件的准备和备案等。
2.内部控制:熟悉内部控制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内部控制的评估方法和改进措施。
3.风险评估:掌握风险的概念和分类,学习如何评估和应对审计风险。
4.审计报告:了解审计报告的要求和格式,学习如何准备审计报告,包括审计意见的表述和解释。
三、税务1.税务制度:了解税法和税务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消费税等。
2.税务申报和缴纳:掌握个人和企业的税务申报和缴纳方法,熟悉税务申报表和报税期限。
3.税务筹划:学习如何合法地减少税务负担,包括税务规划和税务避免的方法。
4.税务审计和争议:了解税务审计的程序和要求,掌握处理税务争议和上诉的方法和原则。
四、管理会计1.成本核算:了解成本的概念和分类,学习如何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包括作业成本法和过程成本法。
2.预算和预测:掌握制定预算和预测的方法和技巧,学习如何比较实际结果和预算目标。
3.绩效评估:了解绩效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学习如何制定绩效评估体系和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注册会计师保过班笔记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笔记第一章总论一、会计的三个作用(了解一下就行)1.向企业外部提供会计信息:有助于有关各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据以作出决策2.向经济责任考核工作提供会计信息3.向企业内部提供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内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e.g.上市公司会计报表要提供给银行(企业外部的债权人)、董事会(经济责任考核部门)和总经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
二、四个会计前提(也是了解内容,可能性几乎没有)1.会计主体明确会计主体的目的:A.划定经济业务空间范围;B.选择会计处理立场;C.区分会计主体和所有者的经济活动。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关系:①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任何一个法人都要按规定开展会计核算;②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企业集团、内部销售部门和车间,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核算,但它们不是法人。
2.持续经营:历史成本、折旧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
持续经营基本前提,不适用于破产清算会计。
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
3.会计分期: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由于有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
4.货币计量我国一般企业均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外商投资企业也可以采用某一外国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但报表应折算为人民币。
三、十三条会计原则:(一定会有客观题出现,要非常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
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①客观性原则:会计核算要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没有强调合法性)。
客观性是会计核算原则的基本原则。
其余12项原则的运用,不能违背客观性原则②可比性原则:(掌握)要求会计核算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企业间指标口径一致,横向相互可比。
可比性原则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不能过分强调可比性而忽略客观性。
cpa会计第二至第五章知识点表格总结

cpa会计第二至第五章知识点表格总结Chapter 2: The Accounting Cycle- The accounting cycle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recording financial transactions and producing financial statements.- Key steps in the accounting cycle include analyzing transactions, journalizing transactions, posting to the general ledger, preparing a trial balance, making adjusting entries, preparing an adjusted trial balance, preparing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closing the books.- The accounting cycle ensures that transactions are recorded accurately and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prepared in a timely manner.Chapter 3: Accrual Accounting and Income Measurement- Accrual accounting records revenues and expenses when they are earned or incurred, regardless of when the cash is received or paid. - The revenue recognition principle states that revenues should be recorded when earned and realized or realizable.- The expense recognition (or matching) principle states that expenses should be recorded in the same period as the revenues they help generate.- Adjusting entries are made at the end of an accounting period to record accrued revenues, accrued expenses, prepaid expenses, and unearned revenues.- Adjusting entries ensure that financial statements accurately reflect the financial 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of a company. Chapter 4: Cash and Internal Controls- Cash includes currency, coins, checks, money orders, and directly withdrawable deposits.- Internal controls are procedures and policies implemented by acompany to safeguard its assets and ensure accu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The key objectives of internal controls include safeguarding assets, ensuring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financial records, promoting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ensuring compliance with laws and regulations.- Segregation of duties is an important internal control measure that involves dividing key tasks and responsibilities among different individuals to prevent fraud or errors.- Cash receipts must be properly documented and deposited promptly, while cash payments should be made by check or electronic means to provide a clear audit trail.Chapter 5: Receivables and Revenue Recognition- Receivables are amounts owed to a company by its customers or individuals or entities that have borrowed money from the company.- Accounts receivable arise from credit sales and are recorded as assets on the balance sheet.- The allowance method is commonly used to account for uncollectible accounts receivable. It involves estimating and recording an allowance for uncollectible accounts based on past experience or industry norms.- Revenue recognition for merchandise sales typically occurs at the point of sale, while revenue recognition for services may occur over time or at the completion of the service.- Multiple deliverable arrangements require allocation of revenue to each individual component based on their relative fair valu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 第十八章 借款费用 1.本章主要知识点 2.考情分析 3.知识点讲解
考情分析 2015年本章教材内容未发生实质性变化。近几年考试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目。单选题主要涉及资本化率的计算、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等。多选题主要涉及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和停止资本化的条件等。也可能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应付债券、外币折算等有关章节结合考主观题,2013年本章出客观题目。2014年本章出现综合题。
知识点:借款费用相关概念 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思考问题】 企业发行债券的相关费用的摊销 属于借款费用 企业发行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 属于借款费用 企业发行股票的相关费用 × 承租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 属于借款费用 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发生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 属于借款费用
(一)借款的范围 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既包括专门借款,也可包括一般借款。 1.专门借款,为购建或者生产某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通常应当有标明专门用途的借款合同。 2.一般借款,通常没有特指必须用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 【思考问题】短期借款属于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
『正确答案』属于。
(二)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存货,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用于对外出售的房地产开发产品、企业制造的用于对外出售的大型机械设备等。这类存货通常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建造或者生产过程,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 其中,“相当长时间”是指为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所必需的时间,通常为一年以上(含一年)。 1 / 1
企业购入即可使用的资产,或者购入后需要安装但所需安装时间较短的资产,或者需要建造或者生产但所需建造或者生产时间较短的资产,均不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思考问题】
(1)A公司于2014年6月1日起,从银行借款开工建设一幢简易厂房,厂房于当年9月1日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借款费用?
『正确答案』计入财务费用。 (2)B公司2014年向银行借入资金分别用于生产A产品和B产品,其中,A产品的生产时间较短,为1个月;B产品属于大型发电设备,生产时间较长,为1年零6个月。 『正确答案』为A产品的生产所发生的借款费用,计入当期财务费用。而B产品的生产时间比较长,属于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生产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资产,因此,为B产品的生产而借入资金所发生的借款费用符合资本化的条件,应计入B产品的成本中。
(三)借款费用相关时点的确定 借款费用确认的基本原则是: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1.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的确定 借款费用允许开始资本化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
企业只有在上述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有关借款费用才可开始资本化,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没有满足,借款费用都不能开始资本化。 “资产支出”包括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所发生的支出。 【思考问题】假定企业为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开始资本化的时点?
2.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时间的确定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中断的原因必须是非正常中断,属于正常中断的,相关借款费用仍可资本化。 【思考问题】以购建办公楼为例,判断下列建造过程中发生的中断是正常原因还是非正常原因? (1)由于发生火灾导致施工中断。 非正常中断
(2)由于资金短缺、资金周转困难导致施工中断。 非正常中断
(3)由于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导致施工中断。 非正常中断
(4)由于发生劳动纠纷、质量纠纷引起的施工中断。 非正常中断
(5)由于缺乏工程物资导致停工。 非正常中断 (6)由于企业可以预见到的不可抗力的因素(比如:雨季的大雨、北方冬季冰冻、沿海台风等)导致的施工中断。 正常中断
3.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时点的确定 总原则: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之后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 (2)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与设计要求、合同规定或者生产要求相符或者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合同或者生产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响其正常使用或者销售。 (3)继续发生在所购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 (4)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需要试生产或者试运行的,在试生产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生产出合格产品,或者试运行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运转或者营业时,应当认为该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 【思考问题】1993年7月12日,"渝钛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重庆会计师事务所对渝钛白公司进行了1997年度的审计.并于1998年3月签发了颇有争议的中国证券史上第一份否定意见审计报告。报告指出:1997年度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借款即应付债券利息8064万元。贵公司将其资本化计入了钛白粉工程成本;重庆会计师事务所坚持认为:应计利息8064万元人民币应计入当期损益。因为,该公司钛白粉工程于1995年下半年就开始投产,1996年已经可以生产出合格产品。 这一工程虽曾一度停产,但1997年全年共生产1680吨,这一产量尽管与设计能力15万吨还相差甚远,但主要原因是缺乏流动资金,而非工程尚未完工,该工程应认定已交付使用。 (5)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每部分在其他部分继续建造或者生产过程中可供使用或者可对外销售,且为使该部分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实质上已经完成的,应当停止与该部分资产相关的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因为该部分资产已经达到了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 【思考问题】企业建设3个项目,第一个项目是电冰箱车间;第二项目是洗衣机项目;第三个项目电视机项目? (6)购建或者生产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但必须等到整体完工后才可使用或者对外销售的,应当在该资产整体完工时停止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各部分资产已经分别完工,也不能认为该部分资产已经达到了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企业只能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资产整体完工时,才能认为资产已经达到了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借款费用才可停止资本化。 【思考问题】企业建设钢铁冶炼项目? 【例题·多选题】在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会计期间,下列有关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中,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有( )。 A.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 B.为购建固定资产借款资本化的利息金额,不应超过当期专门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 C.为购建固定资产活动发生正常中断且中断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中断期间的利息应计入建造成本 D.购建固定资产活动发生的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未超过3个月的,中断期间的利息应计入建造成本
『正确答案』ABCD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总结】
知识点:借款利息费用的核算 关于2015年沈阳市铁西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告 沈阳市铁西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发行的2015年沈阳市铁西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公司债券,将于2015年1月28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市场竞价系统和固定收益证券综合电子平台上交易。该债券证券简称为“15铁西债”,证券代码为“127073”。 (一)专门借款 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资本化期间的实际利息费用-资本化期间的存款利息收入或投资收益 专门借款费用化金额=费用化期间的实际利息费用-费用化期间的存款利息收入或投资收益 (二)一般借款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其中: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所占用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 =所占用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 其中: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Σ(所占用每笔一般借款本金×每笔一般借款在当期所占用的天数/当期天数)
【思考问题】一般借款年资本化率?季资本化率? A公司为建造办公楼发生有关一般借款有两笔,分别为: ①2014年5月1日借款200万元,借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6%,利息按年支付; ②2014年8月1日借款500万元,借款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8%,利息按年支付。 问题(1)2014年年资本化率? 年资本化率=(200×6%×8/12+500×8%×5/12)/(200×8/12+500×5/12) 问题(2)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资本化率? 第三季度资本化率=(200×6%×3/12+500×8%×2/12)/(200×3/3+500×2/3) 第四季度资本化率=(200×6%×3/12+500×8%×3/12)/(200×3/3+500×3/3) 【关注问题1】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关注问题2】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不应当超过当期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例题·单选题】(2013年考题)甲公司建造生产线,该工程预计工期为2年,建造活动自20×4年7月1日开始,当日预付承包商建设工程款为3 000万元。9月30日,追加支付工程进度款为2 000万元。甲公司生产线建造工程占用借款包括:(1)20×4年6月1日借入的三年期专门借款4 000万元,年利率为6%;(2)20×4年1月1日借入的两年期一般借款3 000万元,年利率为7%。 甲公司将部分闲置部分专门借款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月收益率为0.6%。不考虑其他因素,20×4年甲公司建造该建设工程应予以资本化的利息费用是( )。 A.119.50万元 B.122.50万元 C.137.50万元 D.139.50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4 000×6%×6/12-1 000×0.6%×3=102(万元),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1 000×7%×3/12=17.5(万元)。故:20×4年甲公司建造该生产线应予以资本化的利息费用=102+17.5=119.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