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十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及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

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春秋时期,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创作出“楚辞”体,又称“骚体”。

他的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称为“赋”。

西汉的司马相如是当时著名的辞赋家,代表作有《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的张衡代表作《二京赋》,是汉赋中的佳作。

唐朝的诗歌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初唐诗人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陈子昂写出了《登幽州台歌》等优秀作品。

盛唐高适、岑参的边塞诗,洋溢着豪迈悲壮的气概;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富于诗情画意。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等;另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中唐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的讽喻诗。

词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

著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

“多情自古伤离别”出自柳永的《雨霖铃》,“花自飘零水自流”出自李清照之手。

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辛弃疾的作品表达了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到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因而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

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中国的小说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的短篇小说称为传奇;宋代说话艺术盛行,编出了许多话本,供说书人做底本;明清时期,小说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在众多的作品中,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四大名著)长篇小说最为著名。

会考复习-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会考复习-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1.造纸术:西汉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2.印刷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3.火药:唐初,在炼丹时发明了火药;唐末应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时,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4.指南针:在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时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四大发明对欧洲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

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

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天文学: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世界前列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天体测量:东汉张衡发明浑象仪和候风地动仪唐代僧一行创制黄道游仪,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要早300多年数学:春秋时期已出现九九乘法口诀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用竹棍做算筹的筹算计算法元代珠算法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记载了田亩面积和谷仓容积的计算方法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农学: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贾思勰,北方元代王祯《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作者不但系统总结历代经验、吸收最新实践成果,而且充分汲取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徐光启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医学:《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东汉华佗,①方药针灸;②外科手术;③“麻沸散”;④五禽戏《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天工开物》,宋应星,系统总结历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巨著,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国古代科学技术16世纪(明中期)以前领先于世界,16世纪之后逐渐落后于西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原因: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2.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3.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落后的原因:1.小农经济的阻碍2.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3.专制皇权的加强4.文化专制主义。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带答案】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带答案】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合肥二模)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

这表明宋代( )A.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B.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C.艺术形式的平民化趋势D.商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2.(2019·永州一模)下图是唐代周昉绘制的人物画代表作《簪花仕女图》。

该画作不设背景,以工笔重彩绘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鹤及辛夷花点缀其间。

浓丽的设色(指着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

这反映出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特点是( )A.构图复杂,比例失衡B.情景再现,返璞归真C.以形写神,诗画合一D.对比强烈,气势雄壮3.据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载:“昆腔之胜,始于商人徐尚志征苏州名优为‘老徐班’。

”随后扬州盐商竞相仿效,“大洪班”“德音班”“春台班”等相继组建。

这说明( )A.昆剧发展步入专业化道路B.戏剧发展根植于社会需求C.市民文化决定着戏剧发展D.商人资本开始渗入戏剧界4.京剧起源于“朱子桑梓”安徽,很多曲目都体现了历代徽州人对传统道德的尊重,如《将相和》的爱国和谦让精神,《铡美案》中包公的正义等。

在徽商的运作下,徽班的伶人抛弃门户之见,徽调与汉调合流,京剧作为一个新的剧种诞生。

由此可知,京剧( )A.源于对儒家道德的宣扬B.是宋明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标志中国戏曲艺术成熟D.建立在中华文化深厚的基础上5.(2019·永州一模)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

兵士们每人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

这一记载( )A.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B.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C.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D.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6.(2019·长沙一模)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推荐文章高二的历史会考的复习资料分析热度:高二历史会考复习资料热度: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热度: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热度:高中会考历史必修一总结热度: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后世的文明奠定了基础。

下面由店铺收集整理的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的会考复习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1、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蔡侯纸”。

2、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时应用于航海。

(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3、印刷术:唐代雕版印刷,宋代升发明活字印刷。

(文艺复兴)4、火药:唐末用于军事,宋时广泛应用。

二、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演变脉络: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总趋势由繁到简。

2、王羲之《兰亭序》、帛画《人物龙凤图》、《清明上河图》三、文学、戏曲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2、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3、汉赋:司马相如4、元曲:关汉卿《窦娥冤》5、明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6、京剧——清四、其他1、《九章算术》——东汉2、《黄帝内经》(医学)——奠定中医一理论基础3、《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医圣)——奠定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4、徐光启《农政全书》高中历史会考知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1、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2、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向西方学习第一步3、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践:①兴办近代企业②江南制造总局③兴办学堂二、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1、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2、主张: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3、作用:反对封建专制,促进人民觉醒和思想启蒙,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三、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1、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2、标志:《新青年》3、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味、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019-2020年秋季人教版本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考试测试卷

2019-2020年秋季人教版本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考试测试卷

第三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新的一年已经到来,美丽的天宫在这一年也将分外多彩。

日月食、流星雨、地内行星大距、地外行星冲日等精彩天象会在2011年轮番登场。

某校在介绍有关天文知识时搜集了以下信息,正确的是()①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②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③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关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的国家。

④战国时期,中国已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北宋某一词人的作品曾被人评价“耆卿失意无聊,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唱”。

这一词人是()A.关汉卿B.柳永C.苏轼D.李清照3.下图是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之一,史称《龙门二十品》,是北魏书法的代表作。

尽管二十品的题记的字体大小不等,章法上也不像唐代碑刻那样整齐有序,但不齐中仍然体现出“静穆”的特性来。

其中“静”是本源性的,是最高的审美标准;“穆”则是“静”的外在体现,具有宽宏、凝重、肃穆、和谐等内涵。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北魏统治者奉行尊道、礼佛、崇儒的政策B.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C.字体兼有隶书的古朴刚健和楷书的端庄大方D.造像题记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4.“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A.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B.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C.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D.反映市民生活,有浓厚的生活气息5.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历代都重视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出现了许多农学著作。

下列不属于农学著作的是( )A.《汜胜之书》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石氏星表》6.“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材料主要说明( )A.戏曲最初在民间街坊兴起B.戏曲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戏曲的兴起拓宽了史学研究的视野D.戏曲剧本主要由历史故事加工而成7.“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十七考点1古代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和璀璨的文学艺术课件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十七考点1古代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和璀璨的文学艺术课件

解析:距今约 3 000 多年的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 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答案:A
3.(2017 年 6 月· 广东学考· 单选Ⅰ)唐代诗歌繁荣, 被 誉为“诗圣”的是( A.白居易 ) C.李白 D.王维
B.杜甫
解析: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被誉为“诗 圣”,选择 B 项符合题意。 答案:B
(二)数学 1.春秋:九九乘法口诀、度量衡。 2.春秋战国:筹算计算法。 3.元代:出现珠算法。 4.西汉: 《周髀算经》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勾三股 四弦五”定理。
5.东汉: 《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 成。 6.魏晋南北朝: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 第七位,领先世界达 1 000 年。
(4)东汉华佗:创制五禽戏,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 世界医学史上全身麻醉之先河。 2.中药学 (1)唐代《唐本草》 :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 布的药典。 (2)唐代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后世尊之为药王。 (3) 明朝李时珍: 《 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药物巨 典”。
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一)汉字的起源演变 1.起源: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2.成熟:商代甲骨文。 3.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 4.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 行书)。
发展:唐末用于战争,五代和宋 传入西欧 朝广泛用于火器 战国,司南出现;
指南针
13 世纪传入阿拉
北宋,指南针发明,并用于航海 伯和西欧各国
隋唐, 雕版印刷术, 《金刚经》 14 世纪活字印 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品; 印刷术 刷术传入欧洲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2.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四大发明推进了西欧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 过渡,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 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 器的发展,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指南针的应用,促 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印刷术的传入,推 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名师专题指导课件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48张ppt)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名师专题指导课件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48张ppt)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发展 说明其艺术成就
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 (1)造纸术。 ①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
蔡伦 改进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②东汉:________ (2)印刷术。
金刚经 》为世界迄今 ①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唐代《________ 发现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三、文学成就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以现实主义为其创作
风格,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2.楚辞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开创了诗歌 楚辞 ,其代表作是《________ 离骚 》。 新体裁——________ 3.汉赋
(1)特点:气势恢弘、辞藻华美,讲究排比,散文韵律并用。
计算 为中心的数学体系的 ③地位:标志着我国古代以____为________ 算盘 。明清时期,随 早期采用________ 着商业的繁荣,珠算得到普及和发展。 3.天文与历法 (1)天象观测:关于对日食、太阳黑子、彗星和哈雷彗星的
记录,均领先世界。
毕昇 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北宋:________
(3)火药。 ①唐代炼丹制药时发明火药,最早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 《________ 丹经 》。 ②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两宋进一步发展。 (4)指南针。 司南 出现。 ①战国:________ ②北宋:指南针发明,并用于航海。 2.数学 (1)《九章算术》。 东汉 。 ①成书时间:________ ②内容:采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制计数法,汇集 了许多算术命题。
②西汉《________ 黄帝内经》:提出病理学说,奠定了中医学理论
的基础。 ③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 医圣 ”。 (治疗学)的基础,被誉为“________

中考历史中国的古代科学技术专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中国的古代科学技术专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中国的古代科学技术专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概述在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的文明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包括了农业、医学、天文学、数学、冶金等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下面将通过历年真题的方式,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进行深入了解。

二、农业科技在古代中国的应用与发展古代中国的农业科技是古代科学技术中最为突出的部分。

从古代农民使用的农具到农业生产中的灌溉技术,都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年的中考真题中,也经常以这个专题作为考点。

例如,某年的题目是:古代中国农业中的水利技术如何贡献于农业发展?请结合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这个题目涉及到古代中国农业科技在灌溉技术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回答:1. 古代中国的灌溉技术,如水车、水车灌溉等,为农田的灌溉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使得庄稼能够获得充足的水源,进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2.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加强了灌溉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水源,进而促进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3. 古代中国在灌溉技术上的创新和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古代中国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古代中国的医学与药学科技古代中国的医学与药学科技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点之一。

历年中考真题中,也常常涉及到古代中国的医学和药学。

例如,某年的题目是:古代中国的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有哪些?请谈谈你的看法。

这个题目主要涉及到古代中国中医药发展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回答:1. 古代中国的中医药理论,秉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平衡和调节对待疾病的态度,注重个体的整体健康。

这一理念贯穿于古代中国的医学实践和药物研发中。

2. 古代中国的中药研发,积累了丰富的草药资源和独特的制药技术,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

中医药在病理诊断、药物疗效和药物安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及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学业水平过关(十七)一、单项选择题Ⅰ1.据宋人朱彧《萍洲可谈》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最能说明( )A.指南针用于风水观测B.广州出现了专职气候观测师C.北宋时发明了指南针D.航海使用多种方向观测方法解析:材料中的“舟师”是指航海者,从“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可以看出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需要通过不同方法进行方向观测。

答案:D2.(2018·深圳学考模拟)下图中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的科学家是( )解析: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体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徐光启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答案:D3.《齐民要术》中强调“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反道,劳而无获”。

这句话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A.顺应天时,多种经营B.工商皆本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D.重农抑商解析:从“天时”、“地力”可知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答案:C4.(2018·珠海学考模拟)据某网站介绍,中国古代有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科学巨著,其资料被达尔文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引用。

这本科学巨著是( ) A.《授时历》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解析:从达尔文的著作《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可以推断出引用的资料与对动物和植物的记载有关。

《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

答案:B5.下图所示的“孙、周、吴、郑”四个字是( )A.甲骨文B.隶书C.楷书D.行书解析:从图所示可知字体为甲骨文。

答案:A6.(2018·广州学考模拟)明清时期,像年画、剪纸画等大量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更具生活上的实用性。

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开始兴起B.理学兴盛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答案:C7.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的风貌。

如果我们要了解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最好查阅( )A.《诗经》B.《离骚》C.《窦娥冤》D.《儒林外史》解析:根据题目中的“西周”“劳动人民”等信息可以判断是《诗经》。

答案:A8.(2018·珠海学考模拟)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其中将诗人称作“骚人”是源于屈原的《离骚》。

该诗篇所展现的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自由主义D.理想主义解析:《离骚》和《诗经》分别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艺术源头。

答案:A9.(2018·惠州学考模拟)说到宋词,有人誉称“唱彻宋代的歌声”。

当其时,词坛群星璀璨,词风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

其中“婉约细腻”的代表人物是( ) A.苏轼B.辛弃疾C.柳永D.关汉卿解析:据所学知识,苏轼豪放派,词风豪放雄壮,故A项错误;辛弃疾也为豪放派,故B项错误;柳永婉约派代表,词风婉约细腻,故C项正确;关汉卿为元朝著名杂剧作家,故D项错误。

答案:C10.这是一部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通过贵族家庭的变故,揭示了专制帝国和封建社会由强到弱的必然命运。

这部书是( )A.《红楼梦》B.《三国演义》C.《水浒传》D.《西游记》解析:《红楼梦》通过贵族家庭的变故,揭示了专制帝国和封建社会由强到弱的必然命运。

答案:A11.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 )A.官僚B.市民C.皇族D.农民解析:宋元时期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使市民阶层队伍壮大,适应城市发展的世俗文学也随之兴起,如话本、杂剧等,它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

答案:B12.(2018·揭阳学考模拟)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这是因为(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B.有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C.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解析: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并不局限于中国,而是要推向世界,其在世界上的推广应用,更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所以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答案:C13.“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

”该讲话( )A.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解析:材料涉及科学领域和文艺领域。

“双百”方针即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故D项正确。

答案:D14.(2018·潮州学考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开办了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把识字小黑板挂到田间地头、车间厂房、休息场所。

这说明当时中国政府( ) A.发展高等教育B.普及义务教育C.重视扫盲教育D.模仿苏联教育解析:1950年,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以“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宗旨,故选C。

答案:C15.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新时期,我国在教育领域采取的重大举措或取得的成就是( )A.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B.开始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C.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D.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符合题目中的时间,故D项正确。

答案:D二、单项选择题Ⅱ16.(2018·汕头学考模拟)下图是沈阳造币厂于20世纪90年代发行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系列贵金属币之一。

下列各项对该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方盘为司南,磁勺柄指北,用于指示方位B.指南针正式发明于公元前4世纪C.公元前4世纪在丝绸之路上已使用指南针D.指示方位的仪器当时已用于军事解析:指南针的前身是战国时期出现的司南,磁勺柄指南,A项错。

北宋时期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B项错。

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汉武帝时期,C项错。

图片反映出战争中已出现指示方位的仪器,所以选D。

答案:D17.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字”。

其中“书同文字”是把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A.小篆B.楷书C.行书D.草书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标准文字。

答案:A18.(2018·广州学考模拟)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能放大30倍的望远镜,第一次发现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覆盖着山脉并有火山口的裂痕。

与其属于同一世纪的中国科技成就是( ) 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授时历》D.《农政全书》答案:D19.(2018·佛山学考模拟)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注重继承中国画的传统并加以创新。

下图为齐白石的作品,最能体现作者继承与发扬的中国画传统是( )A.风俗画B.山水画C.文人画D.花鸟画解析: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材料中的画作有绘画也有书法,因此是文人画。

答案为C项。

答案:C20.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解析: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体现出其内容出现世俗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

答案:D21.(2018·江门学考模拟)1979—1984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南优2号”的广泛种植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经济特区的创设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粮食产粮和农业总产值大幅提高。

答案:A22.(2018·珠海学考模拟)据新华社电:“‘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

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

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B.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C.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解析:题干中提到航天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故C项正确。

答案:C23.伯格评价中国某科学家:“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

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这段话反映了( ) 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跨越式发展B.中国粮食产量提高,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C.袁隆平在农业领域为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D.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逐渐落后于中国解析: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使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有助于解决世界饥饿问题,故C项正确。

答案:C24.(2018·肇庆学考模拟)“百家争鸣”现象走过了春秋时代的繁荣,接下来经历 2 000多年的沉寂,到1956年的昙花一现,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再度繁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思想文化现象与政治政策息息相关B.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C.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百家争鸣”现象的推动因素D.“百家争鸣”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析:文化的繁荣与统治阶级的政策有关系,但领导者的素质高低不能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

答案:B25.(2018·茂名学考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高考制度在“文化大革命”中中断。

其间,高等学校在1966—1969年未招生,1970—1976年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入学。

由此可见,1977年“恢复高考”主要指恢复( ) A.高等教育B.以群众推荐为主的招生方式C.高校招生D.以文化考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解析:1977年“恢复高考”主要指恢复以文化考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即通过文化考试筛选人才的方式,而不以之前所谓“群众推荐”的选拔(其实质是地方官僚指定的)。

答案:D三、双项选择题26.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为成功研制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家或医学奖。

小明同学对中医药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他搜集下列相关资料,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提出了辨证施治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C.《伤寒杂病论》提出中医“四诊法”D.张仲景被后人尊称为“医圣”解析:《伤寒杂病论》提出辨证诊治法,扁鹊提出中医“四诊法”,排除A、C两项,故选B、D两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