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数据格式解编方法
磁带库归档解决方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磁带库归档解决方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磁带库归档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长期数据存储和备份的技术和方法。
随着数据量不断增长和数据安全需求的提升,传统的硬盘存储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和组织的需求。
磁带库归档解决方案通过使用数字磁带库来实现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和备份,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低廉的成本。
磁带库具有很多磁带槽位,每个磁带槽位可以存放一盘磁带,而磁带上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
通过将不经常访问的数据迁移到磁带上,可以释放硬盘空间并且节省存储成本。
此外,磁带库归档解决方案还能够提供长期的数据保留功能,可以根据需求将数据保存数年甚至几十年。
磁带库归档解决方案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它可以解决企业和组织中数据增长带来的存储压力。
由于磁带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可以满足大规模数据存储的需求。
其次,磁带具有高可靠性,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相比于硬盘存储,磁带的故障率更低,可以有效保护数据。
此外,磁带库归档解决方案还具有较低的存储成本,相比于硬盘存储和云存储,磁带的价格更为经济实惠。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磁带库归档解决方案的特点和优势。
我们将讨论它与其他存储方式的比较,以及在不同行业和场景中的应用案例。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磁带库归档解决方案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和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磁带库归档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价值和意义,并为企业和组织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存储和备份策略。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磁带库归档解决方案的重要性和优势。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磁带库归档解决方案所涉及的背景和基本概念。
接着将介绍文章的结构,让读者了解整篇文章的组成部分。
最后,明确阐明本文的目的,即探讨磁带库归档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部分为正文,主要分为两个小节。
首先,在2.1节中,将深入阐述磁带库归档的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解释什么是磁带库归档以及其在数据存储领域中的地位,从而使读者对磁带库归档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磁带录像机编辑方式

磁带录像机编辑方式l.直接编辑和间接编辑直接编辑就是将一台或若干台录像机上的素材内容直接编录到录像机的工作母带上,是最常用的编辑方法。
缺点是时间长,效率低,容易出现编辑点错误,会降低图像和声音质量。
间接编辑是利用时间码的特性,将原始素材带(带时间码)转录到工作带上,即低档录像机的磁带上,编导人员在低档录像系统中进行画面编辑。
然后将编辑程序输入到高档设备编辑系统中,用原版素材带进行编辑。
2.控制磁迹(CTL)编辑与时间码(TC)编辑CTL编辑需要使用视频信号的控制磁迹。
所有记录过信号的录像带上都有这条磁迹,它有助于维持画面的稳定。
CTL信号是帧频方波脉冲,磁带运行时,编辑机对CTL脉冲记数,每25个CTL脉冲为1秒,可以反映磁带运行的位置。
可复位。
时间码编辑是电视节目后期编辑的一种先进编辑方法,编辑精度高、自动化强、效率高,被广泛应用于电视节目制作当中。
可以使编辑工作精确到帧,不会跑点。
3.脱机(离线)编辑(Offline editing)与联机(在线)编辑(online editing)脱机编辑:是相对于联机编辑而言的,是磁带编辑的主要形式之一。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为了节省成本,人们利用低档的编辑设备先进行预编,经导演及各方审看满意后再到联机系统上形成节目完成版,这种形式的编辑方式就叫脱机编辑。
联机编辑:是一个编辑母带的过程,利用脱机编辑后得到的编辑清单EDL (Edit Decision list),可以很快地找到要编辑的镜头进行编辑,并加入特技、字幕和图表,校正色彩,声音混录,使最后的成品趋于完美。
4.组合编辑与插入编辑组合编辑(Assemble):组合编辑是把新的画面加到已录好的画面之后,同时传送视频、音频信号和时间码。
特点:①组合编辑的消磁:垂直总消磁头、旋转消磁头都进入工作状态。
②重新记录所有磁迹:就是在组合编辑时,素材带上的视频信号。
音频信号、控制信号和时间码信号都同时被记录在新编节目带上,它们全都是重新记录的。
磁编的工作原理

磁编的工作原理磁编的工作原理磁编是一种基于磁性材料的编码技术,常用于磁存储设备,如硬盘和磁带。
它通过磁场的变化来表示和存储信息,实现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磁编的工作原理非常复杂,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原理和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磁编材料的特性。
磁编材料是一种可以被磁化的材料,通常由磁性材料和非磁性材料组成。
磁编材料的磁化是通过一个磁场来实现的,当磁场作用在磁编材料上时,材料中的磁性粒子会按照磁场的方向排列,形成一个磁化方向。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磁编的读取原理。
读取是通过磁头来实现的,磁头是一种检测磁场变化的装置。
当磁头接近磁编材料时,它可以感受到材料上的磁场,通过测量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来获取磁编中存储的信息。
读取的过程可以分为两步:校正和检测。
首先是校正。
由于磁头和磁编材料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磁头位置可能与磁编材料的位置不完全对齐。
因此,在读取之前,需要对磁头进行校正,以确保其与磁编材料间隙的大小和位置是确定的,并且与磁编材料的表面平行。
接下来是检测。
当磁头经过磁编材料上的一个位域时,它会感受到该位域附近的磁场。
根据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确定该位域存储的信息。
为了提高读取的精确度和可靠性,通常会使用多个磁头,分别读取不同位置的磁场数据,并进行比对和纠正。
与读取相对应的是写入。
写入是将信息存储到磁编材料中的过程。
当需要写入一个位域时,磁头会通过改变外部磁场的方向和强度,使得位域中的磁性材料的磁化方向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存储相应的信息。
写入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磁头的位置和磁场的强度进行控制和校准,以确保写入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无论是读取还是写入,磁编都要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是磁场的稳定性。
由于环境和温度的变化,磁场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偏移或扰动,这会影响到磁编的读取和写入过程。
因此,需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持磁场的稳定性,例如磁编材料的选择和特殊的磁场调整装置等。
其次是信号的噪声和干扰。
在读取过程中,磁头可能会受到外部磁场的干扰,导致读取信号不稳定或失真。
cgg处理技术培训-解编

针对CGG系统完成解编-SEG-Y格式
针对CGG系统完成解编-SEG-Y格式
针对CGG系统完成解编-SEG-Y格式
打印道头信息作业
针对CGG系统完成解编-SEG-Y格式
针对CGG系统完成解编-SEG-Y格式
针对CGG系统完成解编-SEG-Y格式
针对CGG系统完成解编-SEG-Y格式
针对CGG系统完成解编-SEG-Y格式
节 卷头标识
注:前3200字节就是COMMENT卡,后400字节是以二进制编码记录的,都是记录关于数据 的采样、格式等一些信息。
地震记录的格式-SEG-Y格式
SEG-Y格式的数据记录结构:
道头 (240字节)
数据
地震道
道头定义: 9-12字节:文件号(炮号) 13-16字节:道号 115-116字节:本道采样点个数 117-118字节:采样间隔(微秒)
地震记录的格式
外部格式:
美国SEG协会制定了各种记录格式的标准
SEG-B:地震数据按时间顺序记录在磁带上,即按时间的顺序先 扫描并记录各道数据的第一个样点,然后再顺序扫描并记录各道 的第二个采样点。
SEG-D:按地震道的道序记录的格式(当然SEG-D格式也有时序格 式),目前野外地震数据主要用SEG-D道序格式记录。
CGG系统的解编实现
解编: 将SEG-D或SEG-Y等外部格式数据转为CGG系统
内部使用格式的过程。解编是资料处理的基础, 合理组织作业,认真细致检查,确保数据正确无 误,如:文件号与班报一致、格式正确、能量正 确。
针对CGG系统完成解编-SEG-D格式
选择WORD3=1
针对CGG系统完成解编-SEG-D格式
针对CGG系统完成解编-SEG-Y格式
摆脱传统脱机编辑手段——构建基于磁带采集和文件转码的混合脱机编辑工作流程

.
质量 的完成片。
该 流 程 中 ,所 有 的 素 材 均 会 被 采 集 两 次 , 比较 费 时 .
重新 为素材带 插入 时码 或复制 磁带 。此 外 ,低码率 采集时
必 须 按 照 磁 带 编 号 为每 段 素 材 输 入 卷 名 ,以 便 在 高 码 率 采
在 于 ,由 于 全 部 素 材 均 被 以 高 质 量 回 批 .所 以 在 最 终 输 出
口 中国传媒大学 刘 羽
—
√ 摘
爻件 较 码 .
要 、—————————————~ _
行脱 机编辑 ,完全可 以回避在 线编辑对 编辑设 备的苛 求,
摒弃制作机房对节 目创作人员的束缚 。 如 果拍摄 素材时 配合使用 光盘或存 储卡式摄像 机 .我 们完 全可 以想 象 以下 情形 :借助 随身携带 的笔记本 电脑 .
奎 炙 通 过 分 斩 瑟 1磁 徭 P 培 |l 的 多种 鲤 肇说 视 编 辑 流 i i : 乏件 再 , 沦 违 纳 n 线 ‘ 编 辑 系统 t 建 较 勾 宅 莺 的 混 合我 | ’ : 约 矾 编 { 袋 .以 硬 { { f淡 税 卡镐 辑流 岣 各种 途 径 { l f 【
力 .大 幅 度 扩 展 节 目生 产 效 率 。 早 在 线 性 编 辑 时 代
,
作提供最 为 多样 化的 无缝 衔接 .让 编辑过程 更加灵 活 ,便 于掌控 。这种工作流程 ,我们称其为混合脱机编辑 。 本文分析 基于磁 带和基于 文件 的多种典型脱 机编辑流 程 ,论 述如何 在非线 性编辑 系统 中构建 较为完善 的混合脱
前 允 进 不 限 的 幅 改 ,许 行 受制 大 修 。
2E 。 DL回批 t
SEGD数据格式解析

楚了磁 MP的值由仪器记录系统参数和记录格式决定。 带的结构细节,也就可以 将它正确地解编出来。引人它是为了将输人信号值的有效范围与放大器的增益范围 进行匹配,使之能够记录较大动态范围的数据。 参考文献目前的记录仪器大都采用 8048、8058记录格式,用四 〔1〕孙传友,潘正良,等.地震勘探仪器原 理〔M〕.北京:石油个子节来表示一个字样数据,其数据范围完全满足仪 工业出 版社,1996器的动态范围,基本上不再使用MP因子,因此将MP 〔2〕 陆 基孟.地震勘探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993设为0。但有的仪 器如ARIES系统,采用8058记录格式时仍然使用MP因子。 (收稿日期: 2005—06‘一28编辑:刘雅铭) MP因子记录在该道组头段的第7、8字 节上,是一 万方数据
石油仪器 PETROI正UM INSTRUMENTS 2005年10月·仪器 设备·SEG—D数据格式解析 苏 惠 安锦文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陕西西 安) 而言, 摘 要:SEG—D记录格式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地震数据记带格式。 SEG—D格式使用方便、灵活,但其灵活性也导 同样的井径范围,井径变化同样 的0.1 in, 微球液压推 致记录格式的不统一。sEG协会发布的sEG—D 格式版本2,比较全面地反映了sEG—D格式磁带结构面貌。文章对各 靠器电位 计轴向运动距离长一些,对电位计精度 要求 种sEG—D格式的特点进行了详细 说明,并重点对版本2的SEG—D格式数据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文件 格式;记带格式;三维勘探 就可低一些,而DDQC地层倾角探头、机械连 续测 斜 探头与液压连斜探头就必须要求较高精度的电位 计。 中图法分类号:P63 1.4+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舡9134(2005)05一 0042.03 电位计的线性精度与井径测量的精度有直接的关 系,井径测量是 以两点定义的直线来线性逼近实际曲 一些重要参数的记录位置也各不相同。因此, 解编模O引 言 线的,因此对于电位计的线性度有更高的要求。 块的通用性大打折 扣,解编模块无法解编野外磁带的 随着陆上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推广,地震采集道 4结束语 情况时有发生。数增多,为避免大量的地震数据、野外相关参数及地震 (3)版本2要求每一盘磁带的开始位置记录一个 井径测量误差原因可归结为:① 推靠部分设计时数据处理中心传递过程中的数据丢失,遥测地震仪把 磁带标签(T ape La薹妻li j剿圈蓦≥薹誉斟圈;藿铂鲋冀萋 几何模型造成的理论误 差,即机构形式和尺寸与两点采集来的数据用SEG—D格式存储到磁带上,而有 时 煞羹需~茄囊划霞斜聚攀磊篓篓。鲞而葫姜一薹霪誊 刻度方式可能造成理论误 差;②机械传动间隙所造成又需要在PC机上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监测,因而 毳 掣雾。薹薹萋=囊9j蒂誊蒿射鐾赁錾耋霉鲤惧霞囊一姜型 的实际误差;③电位计 精度所造成的误差。就存在格式读取转换的问题。本文对SEG—D数据存 霪趔冀 鬟薹蜊些i 井径曲线走直线的原因可大致归结为:①由于机贮格式进行详细的分 析。 i匡÷霉霉l霎琵饕羹鎏囊希瓤警莶要≥萋懒凌甬囊 械传动间隙的原因.一i -,、强没有将井径上的变化直接反 雾j受雾蛭|萋耄壁!条醋囊攀馨翼翻辇;秀 薷坠蓥薹霪璧l SEG—D格式磁带特点及结构分析 映到电位计上。例I掖压连 斜下井后滑块处于中间游 妻篷囊圈羹耋冀一繇酚だ谟て蓿贽芳礁阈┹瑁?动状 态,它在机械间隙内的运动不能正确地反映到电1.1 SEG—D各版本的特点 羹 霪囊霾羹羹糊酣:囊及均匀度等有关,对电位计精度 国际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 G)在1975年公布了第一个SEG—D格式的标准文件后〔1|,又分别在1 994年和1996年发布了两个更新的sEG—D格式标准:SEG—D版本1 和SEG—D版本2。目前,大部分仪器生产厂家采用的是SEG—D格式标准的 版本1。 版本l和版本2的特点如下: (1)版本1中,允许将多道反多路编排 的数据放在—个记录块(Block)中记录,但文件头段不能合并记录。合并在 一个记录块中的数据大小要一样,但不同的合并后的记录块大小不要求一致,最大 不超过128KB。 (2)SEG—D格式使用方便、灵活,但其灵活性也导致记 录格式的不统一。具体表现在各种仪器的SEG—D格式记录的文件头段大小不一, 采用的数据格式、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石油仪器 Pl’1ROLEUM INSTR UMENrrS 2005年10月字节。如为0,则没有记录采样时偏。 个带符
地震资料常规处理流程

(2)经过叠后提高分辨率处理的剖面,会使一些高频噪音的能量抬升, 降低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因此,需要对高频噪音进一步压制。
(3)某些低信噪比资料,叠加后的地震记录难以追踪解释,需要提高 信噪比,增强连续性,以满足解释的需要。
注意:压噪处理可以根据地震记录的情况,放在流程的任何部位,没
有固定的次序。
精选ppt
6
五、振幅补偿
受几何扩散作用和大地吸收作用的影响,地震波在地下介质 传播的过程中,随着传播路程的增加,反射能量逐渐变弱;另外, 受激发和接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原始地震记录的能量在不同区 域也存在一定差别。这些变化与地下地质信息无关,容易使解释 陷入误区,因此,处理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即振幅补偿),补 偿地震记录能量的损失,改善地震记录的横向一致性,进而使地 震资料的能量变化,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地下储层的岩性变化。
(2)反Q滤波系列——Q是地震波传播介质的品质因数,其物理意义是。
波传播一个波长λ后,原存储能量E与所损耗能量值比ΔE之比。反Q是利用
各反射层的Q值,恢复被地层吸收的能量,达到抬升高频信号,提高分辨率
的目的。
精选ppt
16
八、叠后噪音压制
1、叠后噪音压制的原因和目的
(1)虽然叠前进行了各种噪音压制,但对于一些能量相对较弱的噪音 难以识别和彻底压制,因此,叠加地震记录中仍然会有一些噪音存在,需 要进一步压制,从而进一步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也可以为进一步提高 地震记录的分辨率奠定基础。
0.5ms
是
DMO或叠前时间偏移
叠前反褶积
叠后反褶积
抽CMP道集
随机噪音衰减 偏移
精选ppt
时变滤波、增益
2
一、数据输入
将野外磁带数 据转换成处理系统 格式,加载到磁盘 上,主要指解编或 格式转换;
总结其编码的方法和步骤

总结其编码的方法和步骤
编码是将某种信息、信号或者数据转换为特定的形式,以便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传输、储存或处理。
编码方法和步骤可以总结如下:
编码方法:
1. 数字编码:将数字信息转化为各种数字编码体系,如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
2. 字符编码:将字符信息转化为对应的编码方式,如ASCII
码、Unicode码等。
3. 图像编码:将图像信息转化为相应的编码,如JPEG、PNG
等图像编码方式。
4. 音频编码:将音频信息转化为特定的编码,如MP3、AAC
等音频编码方式。
5. 视频编码:将视频信息转化为特定的编码,如H.264、HEVC等视频编码方式。
编码步骤:
1. 确定数据类型:首先要明确需要编码的数据类型是数字、字符、图像、音频还是视频等。
2. 制定编码规则:根据数据类型选择适当的编码规则,例如选择二进制编码、ASCII编码、JPEG图像编码等。
3. 分析数据特点:在具体编码之前,需要对待编码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包括数据范围、数据分布以及数据的冗余性等。
4. 数据压缩:对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去除冗余信息以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或传输带宽。
5. 编码实施:按照制定的编码规则对数据进行具体的编码操作,
将原始数据按照编码规则转换为相应的编码形式。
6. 编码解码:在接收端或者处理端,根据编码规则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码,还原为原始数据格式。
7. 误差控制和纠错:在某些编码中,可能出现传输或存储中的误差,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纠错,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编码是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领域而设计的,在具体的编码实施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步骤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 后一 个文 件 的标 题 蠼 后 一个 文件 的 第 一个 数据 记 录 最 后一 个文 件 的 擐后 一个 数 据记 录
E F O EO F
申山
V
I对 特 处输 帧 孽别 理 出l
1 r — —— — ] ys e
图 3 B 桔 式 记 录 总体 结构 示 意 图 I T
显身手。
过去 .人们经常采用集中式卡尔曼滤波器
来解决多传感器 信息融合 系统中信息误差 的估 计 问题。然而 .集中式卡尔曼滤波器 由于要集 中处理所有传感器的测量 敷据 , 从而造成计算 量 大, 实时性差 , 且不具有容错性 。近些年来 。 人们对分散卡尔曼滤波技 术进行了研究 。尤其 是联合卡尔曼滤波算法,能够利用信息分配原 则. 实现多传感器信息 的最优综台 , 使得整个系 统 既具有 较高的精度又具 有一定的容错能力 . 从 而获得整体上最优的性 能…。
I 一运 记 R U l 读十 辑 录[B ) IF  ̄
区
[
I 赣 蝻(F MD l 构 性 折(OC 蛔 GR £)l 站 属 丹 GE )l ^ F
、
文件 1 用标 题头 通 文 件 I 第 一个数 据 记 录 的 文件 I的最 后 一个 数据 记 录
E OF
—
自 16 90年提出卡尔曼滤波方法公布 以来 , 卡尔曼滤波已经在控制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 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信息的处理一般分为两 步 :预估 和纠正 。而这种处理方法与很多系统 ( 如多 目标跟踪 、 组合导航系统等) 的处理方法 相似 , 且此方法具有对信息的估计 是无偏 优 并 化估 计的特点 从而使得它在信息融合领域 大
1 .
l技 求 I
I名共 丹 P盯 I 蚍 棘 盘 折‘s ) c
l 竺 竺竺 J 苎
区
司
文 件 2的标题 头 文 件 2的最 后 一个 数据 记 录
E OF
区蓝困 I 内 丹 B EI 对 窖 折H D 簟 名 0M ^
卤 l存{) 封骨舢 l 簟折 内P
条测井曲线 , 长度为 4 0字节。
3
阿 特拉 斯 BT 格 式 I
基本资料带 (I ) B 格式由两种记录类 型: T 一
是通用标题头 .它包 括井场数据和其它处理所
需要 的信息 ; 是数据记录 , 以一种容易恢 二 数据
复曲线的方式排列。 对于更简便 的 B T I 磁带 ,头记录中的数据 具有固定的位置 , 根据磁带上式 排列 。 对于更简便 的 BT磁带 ,头记录中的数据 I
一
每个 数 据 集 都 是 以 一 个 通 用 标 题 头 开 始 。 标题 长度 为 2 6字 节 ,标 题 头 记 录 之 后 是 数 据 7
记录, 数据记录包含每条曲线 的采样值 , 记录长 度 由通用标题头 的信息确定 ( 录的长度 :曲 记
线 条数 × 每个 记 录中一条 曲线 的采样 点数 x 4。 )每个数 据写有一个 E F 其总体记录结构如 O.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 情报指挥控制系统 与仿真技术》 ∞2 2 年第 2期
每个成分块长度为 : 1 +. 字节. (2 j ) 每个数 据块长度为 n (2+ i ( 为成分本身字节 个 1 i i ) i 数) 。成分类型号为 0 表示数据块 的第一个成 : 分块 . 以标识数据块的起始位置 J 成分类型 用 l I 号为 6 : 9 表示数 据块表式结构中的条 目内容。 成分类型号为 7 : 3 信息类别标识 . 是某类信息 的第一个成分块 。 数据格式说明记 录由两部分组成 : 1起始 () 部分 : 一些连接 的条 目块 . 说明测井数据记录的
I 韧 参 卡( N) I 读 |数 州 M 自
I轫表 定卡 RI。)1 诖蚺格 史 D. E Ds F 1 I输 文蛆 定卡O D D] 读 小件织 史 (T I l UL E F
、
具有固定的位置 ,根据磁带上的一部分记录对 另外一部分 记录进行 翻译 ,程序处理 数据记录 时不必识另 和转换格式 。
图 3所 示 。
4 MAX5 0仪 器 DLS 格 式 I0 I
斯 仑 贝谢 测井 公 司 在 191 采用 了一 种全 9 年
般性质 . 如深度记录方式 , 采样间距等 。( ) 2
数据说明块 : 位于条 目块后 , 每个说明块描述一
新 的测井数据记录标准 ,即数控测井交换标准 Dg a L g n r ag t dr ( LS ( i t o t c n e a a D I) 数字逻 il Ie h Sn d 辑交换标准) 此标准得到美国石油学会 ( P) , AI 的 批准与推荐使用 。
用于舰船 IS G S L r c N / P / o n— 组合导航 系统 中。理论 分析与仿真蛄果表明, a 谊联合卡 尔曼遣波嚣的 设计合 理, 算法具有全局 置优性 , 够提 高系统的导航 精度 和謇惜能力。 能
关 键词
联合卡 尔曼遣波 信 息融合 舰船组合导航系统
1 引 言
5 ・ 2
圈 4 主 程 序 框 架 示 意息 合技 联 多 感器 融 术的 合卡尔 滤波 设 应用 曼 器的 计及
盛三元 王 建 华
摘 要 介绍了 基于多 侍枣器 信息 融合技术的联合卡尔曼 滤波 器的一般谩计方法. 并将此方法运
组成 , 即逻辑格式 、 可见信 封 ( v i e ne 不 I i h v- n s iE l e 和可见信封 ( i b ne p ) o ) p Vs l E vl e 。不可见信 ie o 封记录的是不能读和写的敷据 , 这类信息是与 文件数据分开的。可见信 封记 录的是敷据传递 的信息 , 它不是逻辑格式的一部分。 D I 存信 息 的逻辑 记 录结构 有两 种 : L ¥储 () 1 明确格式逻辑记录 ; 2 非 直接格式逻辑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