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课件第五章(再重订)
第五章新贸易理论

W2
O
α0
α第五章新贸易理论
(二)张伯伦模型
模型假设 n 1 需求替代弹性不变; n 2 单要素具有规模经济的生产函数; n 4 每3 每个国家只有劳动力要素; n 个企业面临向下倾斜的需求函数,但超额利润
意味吸引新企业进入导致超额利润消失; n 5 企业可以自由进出产业;
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 家之间产业内部贸易,克鲁格曼利用张伯伦模型,从 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出发来解释产业内贸易
产品——产品内分工 n 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运输成本引发的国际贸易
第五章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由于各个国家的不同,导致了部分国 家出口农业产品,而另外一些国家则出口工业产品。 (以产业为研究对象) 新贸易理论的突破:解释了同类产品贸易的出现,如 瑞典既大量出口,同时又大量进口汽车。(研究细化 到异质企业的贸易投资) 新贸易理论的假设:不完全竞争、规模收益
第五章新贸易理论
林德需求偏好相似模型
当两国的人均收 入水平越接近时 ,重叠需求的范 围就越大,贸易 关系也就可能越 密切
第五章新贸易理论
林德需求偏好相似模型
第五章新贸易理论
(四) 相互倾销模型
价格歧视
不完全竞争下同一种产品,垄断厂商为追求利润 最大化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订不同的价格水平
出口倾销
在保持国内垄断高价的前提下,以低于国内市场 价格的方式大量出口,争夺国外市场的行为
分析方向:从需求的角度探讨了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
第五章新贸易理论
林德假说
n 林德假说以需求为导向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 因,他认为H-O定理只能解释初级产品的国际贸 易,却无法解释二战以后有着相近要素禀赋的发 达国家之间迅猛发展的产业内贸易,从而提出了 林德假说,同其他产业内贸易理论相比,林德假 说不再从供给角度出发,而是从需求角度解释一 国贸易的构成。
第五章商业信用

• 〔3〕商业信誉价值的资本属性 • 商业信誉是一种有形资产 • 可口可乐的信誉力气 • 〔4〕完成进程的层次性 • Case:企业信意图愿〔行为才干〕----企业的实践信誉行为----利益相关者关于信誉
信誉
1.4 商业信誉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
• 商业信誉是一种延期付款和延期交货所构成的信贷 关系,是一种社会经济交往的调理剂和动摇剂
〔2〕信誉体系、制度的树立关系到国度竞争力和 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信誉关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有形资产,能给企业带来 效益,同时也是国与国之间交往,国际经济部门间 经济运转的有效支撑工具,是一个国度物质、肉体 文明水平与社会经济开展水平的标志。良好的企业 信誉记载有利于企业取得数量更多、本钱更昂贵的 融资,有利于企业在产品和效劳的销售进程中赢得 竞争优势。
2.2 企业诚信缺失的缘由
• 〔1〕利润最大化思想的误导 • Case:根源—--未能平衡好自利与利他的矛盾
博帕尔中毒事情,1984年12月3日,含有博 帕尔化工厂厂消费的农药成分的毒云掩盖了 全城,事先市民们仍在睡梦中。人们从朦胧 中被毒气熏醒,得不就任何协助,约1万人 躺在了博帕尔市的大街上,再也没有起来, 10万人不同水平地中毒。
1.5 树立商业信誉的意义
• 〔1〕浪费买卖本钱 • Case:信誉环境好,网上买卖、电子商务、直销等方式的少量采用必将浪费少量的买 • 〔2〕扩展买卖范围和份额 • Case:温州,义务等地信誉缺失对中央经济的负面影响
• 〔3〕规范市场次第
• Case:中国的冒充伪劣产值年平均在1300亿左 右,国度税收年损失250多亿;广东八家地产商 结成诚信联盟,发布诚信宣言,为行业开展营建 良好的环境
风险投资信誉
〔3〕信誉树立的意义
大化瑶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大化瑶族自治县自治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化瑶族自治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1.12.19•【字号】•【施行日期】1991.12.19•【效力等级】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民族区域自治正文大化瑶族自治县自治条例(1991年6月9日大化瑶族自治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1991年12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第三章自治县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四章自治县的经济建设第五章自治县的财政与金融第六章自治县的教育、科技、文化与卫生第七章自治县的民族关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依照大化瑶族自治县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大化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瑶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境内还居住着壮族、汉族、苗族等民族。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驻大化镇。
第三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县级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根据自治县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维护国家的统一,积极完成上级国家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
第四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把自治县建设成为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自治地方。
第五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促进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逐步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时,如遇有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相抵触的,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执行,报上级国家机关备案;如有不适合自治县实际情况的,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第五章-第十章思维导图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一、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一)引致需求(二)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二、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一)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二)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完全竞争生产者在购买要素时是完全竞争的,即生产者完全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边际要素成本和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供给曲线重合。
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也是完全竞争产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上有大量的生产者,在某一价格的市场要素需求量,应该是该价格下所有生产者需求量之和。
但是,当市场上所有的生产者都根据要素价格的变化调整产量时,产品价格就会发生变化,所以生产者的的要素需求曲线会变得更陡峭。
三、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一)生产要素供给的一般分析(二)劳动和闲暇(三)劳动的供给原则要素供给问题是消费者在一定要素价格下,将其全部资源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生产者对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中间派生出来的。
我们把这种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称为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
(1)边际物质产品:也称为边际产量,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2)边际收益产品:增加单位要素的使用所带来的收益的增量。
=边际物质产品×收益(3)边际产品价值:表示每增加一单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价值,=边际物质产品×产品价格。
(4)边际要素成本: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增量,=边际物质产品×边际成本。
(5)平均要素成本:平均每单位要素投入的成本。
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根据企业内部的生产状况和市场情况,确定要素的使用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即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MFC=MRP.(四)劳动的供给曲线劳动的边际效用表示增加单位劳动所带来的效用。
劳动的效用实际上是收入的效用。
第五章 跨国银行

这次重组呈现出两大趋势特征: 这次重组呈现出两大趋势特征: 1、银行间并购活动频繁,向大型化发展以增强实力和竞 、银行间并购活动频繁, 争优势。 争优势。 首先,以国内并购为主,跨国并购为辅。 ①首先,以国内并购为主,跨国并购为辅。如,美国 仅在1995-1996年,全国就有 件银行并购案。 仅在 - 年 全国就有1176件银行并购案。 件银行并购案 典型的如美国的化学银行和大通曼哈顿银行之间的并 购。国际并购的如以银行和保险业务著称的荷兰银行 集团收购了英国巴林银行。 集团收购了英国巴林银行。 大多数情况并购各方实力相当,属于“强强联合” ②大多数情况并购各方实力相当,属于“强强联合”, 具有明显的优势互补现象。 具有明显的优势互补现象。 并购趋于大型化。如三菱银行( ) ③并购趋于大型化。如三菱银行(6)和东京银行 亿美元, (14)合并成东京-三菱银行后资产达 )合并成东京-三菱银行后资产达8180亿美元, 亿美元 排名世界第一。 排名世界第一。 2、跨国银行着力于内部机构的调整和改善。 、跨国银行着力于内部机构的调整和改善。
2、跨国银行的机构设置具有超国界性 、 跨国银行的根本特征之一是在海外广泛地建立各种类型的 分支机构。 分支机构。 3、跨国银行的国际业务经营的超本土性 、
跨国银行通过其海外分支机构从事国际业务经营, 跨国银行通过其海外分支机构从事国际业务经营,和通过委 国际业务经营 托代理行代理有以下两点区别: 托代理行代理有以下两点区别:
在5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行或独资银行并从事存款银行业务的金融机银行名称总资产亿美元海外业务占收入比海外资产占总资产比英国渣打银行7155483437434法国农业信贷银行47733661007030香港汇丰银行40168663806280美国花旗银行2810185665596350中国银行292554316921452000年全球跨国银行排名p教材126127跨国银行是指以国内银行为基础同时在海外拥有或控制着分支机构并通过这些分支机构从事多种多样的国际业务实现其全球性经营战略目标的超级银行
化工原理第三版第五章吸收精品PPT课件

3)E的来源:实验测得;查手册
15
(二)亨利定律其它形式
1)pA*
cA H
H——溶解度系数, kmol/(m3·kPa)
cA——摩尔浓度,kmol/m3;
H与E的关系:
p
* A
cA H
c c
c H
x
E c H
16
c
S
M L M S (1 x) M A x M S
(一)亨利定律
总压不高时,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上方 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与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 分数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为亨利系数。
pA* Ex
14
p
* A
——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kPa;
x——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E——亨利常数,单位同压强单位。
讨论: 1)E的影响因素:溶质、溶剂、T
物系一定,T E 2)E大的,溶解度小,难溶气体
D'c kL zLcBm
液相传质速率方程有以下几种形式:
N A kL (cAi cAL ) NA kx (xi x)
45
kL——以液相组成摩尔浓度表示推动力的液膜 传质系数,kmol/(m2·s·kmol/m3);
k x——以液相组成摩尔分率表示推动力的液膜 传质系数,kmol/(m2·s);
(1)分离混合气体以获得一定的组分。
(2)除去有害组分以净化或精制气体。 (3)制备某种气体的溶液。 (4)工业废气的治理。 吸收的依据 混合物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3
二、吸收过程与设备
4
脱苯煤气 含苯煤气
冷却器 加热器
洗油 吸收与解吸流程
苯 水 过热蒸汽
5
高中化学选修5课件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五章 第一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共31张PPT)

2015/8/29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5
加聚反应
4.由加聚聚合物推单体的方法
[ CH2— CH ]n
CH2=CH
Cl
Cl
弯箭头法:边键沿箭头指向汇合,箭头相 遇成新键,键尾相遇按虚线部分断成单键。
2015/8/29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6
加聚反应
由加聚聚合物推单体的方法:
→ 单体:CH2=CH2 边键沿箭头指向汇合, 箭头相遇成新键, 键尾相遇按虚线部分断键成单键。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想一想】:什么是高分子化合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的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哪些?
天然高分子: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天然橡胶等。
合成高分子: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2015/8/29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3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高分子作为结构材料具有质轻、不腐、不蚀、色 彩绚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医疗器械、 家用器具、文化体育、娱乐用品,儿童玩具等,大大 丰富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一座年产8 一座年产万 万吨的合 吨的合成纤 成橡胶厂 维厂相当于 相当于145 30万亩棉田 万亩橡胶 或250万头绵 园的年产 羊的棉毛产 量。 量。
2015/8/29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6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低分子有机物的区别
有机高分子化 低分子有机物 合物 相对分子质 量
104~106 1000以下
物质类别
分子的基本 结构 性质
2015/8/29
混合物
若干重复 单元组成
纯净物
单一分子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复习课件(第五章)

第四章
跟踪练习1 可用于合成高分子
第五章
(式中—C6H5是苯基)的单体是( )
①氨基乙酸(甘氨酸)
②α-氨基丙酸(丙氨酸)
③α-氨基-β-苯基丙酸(苯丙氨酸) ④α-氨基戊二酸(谷
氨酸)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答案 A
课件制作:韶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化学备课组 制作时间:2010-2-22 7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
白云一高:陈永财
课件制作:韶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化学备课组 制作时间:2010-2-22 1
返回首页 返第回目五录 章第一 章进入第二合章 成第有三章机高第分四章子化第五合章物的时代
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一、加成聚合反应
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链节的相对分子质量×n。
二、缩合聚合反应
1.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反应,是指单体之间相互结合成聚
合物,同时有小分子(如H2O等)生成的反应,单体可以是一种或两 种以上。
2 . 聚 - 6 - 羟 基 己 酸 酯 HO[ OC(CH2)5O ]n H 的 单 体 是 HOOC(CH2)5OH,生成1 mol 此高聚物分子,可以认为n mol单体 之间发生了课缩件制聚作反:韶应关市,田家同炳时中学缩高二掉化学n-备课1组mo制l 作H时2间O:。2010-2-22 2
4.书写缩聚物的结构式时,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 余下的端基原子或原子团。
课件制作:韶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化学备课组 制作时间:2010-2-22 4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5.书写缩聚反应方程式时,除单体物质的量与缩聚物结 构式的下角标要一致外,也要注意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aniell原电池(Cu-Zn原电池)
1. 原电池在不接负载时,两极间的电势差为原电池的电动势E;
2. 盐桥的作用:
消除过剩电荷的阻力,维持原电池的功能。
电极反应也称半电池反应;
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半反应;
电池反应则是一个总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的通式
Mn+ + ne-
M
定义 元素的氧化值发生了变化的化学反应
Sn2++Fe3+ → Sn4+ + Fe2+
特点:
(1)反应中存在着氧化剂与还原剂; (2)元素存在着氧化态与还原态。
氧化态+ ne-
还原
还原态
氧化
氧化数 氧化数的定义
氧化数(又称氧化态或氧化值) 指
元素的一个原子在纯化学物种(分子或离
子)中的表观电荷数(氧化态的代数值)。
Nernst方程式
5.3.1
电极电势的产生
扩散双电层理论 各电极与其离子溶液存在下列平衡: 还原态 氧化态 十 ne 即
M( S)
溶 解 沉 积
Mn+(aq)+ ne
使电极与溶液间形成扩散双电层,产生电势差, 即电极的电极电势,记为E。
另一种为沉积过程:金属表面带正电,溶液带负电,也是双电层。
不同的电极产生的 E 不同,将两个不 同的电极组合成原电池时,电子将从低 电势负极流向高电势正极,从而产生电流。
第 五 章
电化学基础
什么是电化学?
电化学是研究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 化的一门科学
根据作用机理,有两类电化学反应
化学能 电能, G 0 电能 化学能, G 0
借助原电池 借助电解池
5.1 氧化还原反应
1. 氧化还原反应 2. 氧化还原电对 3. 氧化还原反应式的配平
1. 氧化还原反应
电
电极反应 Li + e- = Li(s) Ca2 + 2e- =Ca(s) Na e- = Na Mg2 2e = Mg Al3 3e = Al Zn2 2e = Zn Fe2 2e = Fe Ni2 2e = Ni Sn2 2e = Sn Pb2 2e = Pb 2 H 2e =H2 Sn4 2e =Sn2 Cu2 2e = Cu Fe3 e- = Fe2 Hg22 2e ==2Hg Ag e = Ag Au3 3e = Au F (g) 2e = 2F
如:Fe3O4中Fe的氧化数是8/3。
氧化数与化合价的区别
① 氧化数亦称氧化值,化合价又称原子价,表示 各种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
② 氧化数可以为分数、化合价只能为整数。
③ 氧化数的确定与物质结构无关。
④ 表示氧化数时,把正负号置于其数字的前面, 而化合价则置于后面
元素氧化数确定
①单质中元素原子的氧化数等于零。 ②离子型化合物中,正负离子实际荷电数 — NaCl 中电子有确定归属,则Na的氧化数为+1,Cl的氧化 数为-1。 ③共价型化合物中,电负性较大的元素氧化数为负, 电负性较小元素的氧化数为正,总的代数和为零。 ④氢的氧化数为十 1 或 —1( 在盐型氢化物中 ) ;氧 的氧化数一般为 —2( 在过氧化物中为 —l ,在氟 化物OF2、O2F2中分别为十2和十1)。
任何两个不同的电极可以组成一个原电池,甚 至同一个电极在不同的状态 (如浓度)下也可以组 成原电池。 因此使许多在通常状态下不能实现的反应在 原电池中(或电极上)可以实现。 反过来任何一个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 设计成原电池。
5.3
电极电势
5.3.1 5.3.2
5.3.3
电极电势的产生 标准电极电势
Cu
5.2.2
电极及其分类
电极就是原电池中半电池,每个电极就 对应着一个电对,就有一个半反应。
根据电对性质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类型 的电极。
电极类型
电极类型
金属-金属离 子电极
气体电极
电对示例
Zn2+/ Zn
电极符号
Zn | Zn2+(c)
电极反应示例
Zn2+ + 2e- = Zn
Cl2 / Cl-
一般表达式: 氧化态+ne-
2. 氧化还原电对
这种同一元素的氧化态与还原态彼此依靠,相互转 化的关系,是一个共轭关系。这种关系称为氧化还原 电对,简称电对。 氧化还原电对的表示 氧化态/还原态 例: Cr2O72-/Cr3+,Zn2+/Zn,Sn4+/Sn2+,
Fe3+/Fe2+ , MnO4-/MnO2, SO电极电势应注意的事项
a. 电极反应全部按还原反应对待。 b. 不论半电池为正极还是为负极,E Ѳ的符 号不变。 c. E Ѳ的值由物质的本性所决定,与物质的 多少无关。 d. E Ѳ值的符号及大小,反映了电极与氢电 极相比较的氧化还原能力或倾向。
MnO4-+2H2O+3e → MnO2+4OH-
3. 氧化还原反应式的配平(离子-电子法)
(1)氧化值法(中学学习内容); (2)离子-电子法 离子-电子法配平原则: 氧化剂得电子数 = 还原剂失电子数。 配平步骤: a. 写出离子反应式; b. 拆成两个半反应,分别配平 —— 先使半反应两边电荷平衡: 酸性中:两边适当加H+; 碱性中:两边适当加OH再使两边元素平衡: 在半反应两边适当添加H2O c. 根据得失电子相等的原则,加合成配平的反应式
表示: Mn+/M 氧化态/还原态
2.原电池的符号表示
原电池画起来很麻烦,为了便于研究需要用符 号表达,规定: 1)将氧化反应的负极写在左边,还原反应的正极写 在右边,溶液须注明浓度,气体则应标明分压。 2 )用 “‖” 表示由盐桥,“,”或“ ”表示相界 面。
Zn
Zn2+(a1) ‖Cu2+(a2)
人们规定298.15K,各物质处于标准态,即溶液 中离子浓度为1mol·L-1,气体分压为100.0 kPa时
测得的的电极电势为标准电极电势记为E
Ѳ
。
同样在标准状态下,原电池的电动势称为标 准电动势,也记为E Ѳ 。
由于我们只能测得原电池的电动势,无法
测得电极电势的绝对值。
人为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来 测定其它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强的氧化态对应于弱的还原态,弱的氧化态对应于强的还原态
任何一个氧化环反应都包含着两个电 对,每个电对代表着一个半反应。 如电对MnO4-/MnO2分别在弱酸性和弱碱性介质 中的还原半反应方程式。
电对符号 电对平衡
弱酸性
弱碱性
MnO4-/MnO2
MnO4-/MnO2
MnO4-+4H++3e → MnO2+2H2O
电极组成 Hg | Hg2Cl2 (s) | KCl(饱和)
电极电势E/V +0.2415
1 mol· L-1甘汞电极
0.1 mol· L-1甘汞电 极
Hg | Hg2Cl2 (s) | KCl(1 mol· L-1)
Hg | Hg2Cl2 (s) | KCl(0.1 mol· L-1)
+0.26808
E (V ) -3.0401 -2.868 2.71 2.372 1.662 0.7618 0.4030 0.257 0.1375 0.1262 0.0000 0.151 0.3419 0.771 0.7973 0.7996 1.498 2.866
氧 化 态 的 氧 化 性 增 强
氧化还原反应中
存在着两个半反应:
氧化值升高的反应 ——氧化反应
氧化值降低的反应—— 还原反应 相应的 氧化值升高的物种 (本身失去电子)—— 还原剂
氧化值降低的物种 (本身得到电子)—— 氧化剂
举例
Zn + Cu2+ = Zn2+ + Cu 氧化半反应: Zn - 2e- = Zn2+ 还原半反应: Cu2+ + 2e- = Cu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还原态 - ne- → 氧化态 氧化态 + ne- → 还原态 → 还原态
1.
2.
标准电极电势
使用标准电极电势应注意的事项
1.
标准电极电势
以298.15K时的标准氢电极作为负极,待 测电极作为正极,组成原电池,待测电极也 要处于标准态时测得的电极电势就称为该电 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各种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见课本 195 页。 它们特指还原电极电势。
对 Li+-Li Ca2-Ca Na-Na Mg2-Mg Al3-Al 还 Zn2-Zn 原 Fe2-Fe 态 Ni2-Ni 的 Sn2-Sn (白)Pb2 -Pb 还 2H H2 原 Sn4 Sn2+ 性 增 Cu2-Cu 强 Fe3-Fe Hg22-Hg Ag -Ag Au3-Au F (g)-F
氢电极使用不方便,常用甘汞电极代替标准氢 电极。 电极组成式 Pt,Hg,Hg2Cl2(s) | Cl-(c) 电极反应
Hg2Cl2 + 2e 2Hg +2Cl-
298K时,饱和KCl 溶液时 E Θ = 0.2415 V 甘汞电极
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电势稳定,最为常用。
电极名称 饱和甘汞电极
电解质溶液
两个半电池(电极)
原电池 固体电子导体
金属导体 惰性固体导体
盐桥 外接电路
原电池将分子之间直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 电极间接完成。每个电极上发生一个半反应—半电池 反应(或电极反应),如:
Zn + Cu2+ Zn 2+ + Cu
负极:发生氧化半反应,向外电路提供电子 Zn -2e Zn 2+ 正极:发生还原半反应,从外电路接受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