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惨案美国也有责任

合集下载

226兵变17名军官身世

226兵变17名军官身世
坂井 直陆军步兵中尉 步兵第连队第中队,岁,年月日生,三重县人,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他的妻子是明野陆军飞行学校教官平田辰男中佐的女儿孝子,在兵变之前半个月结的婚。“我要去踏上黄泉路,在那里我也会为孝子你祝福。”坂井在遗书的一开头就这么写。田中 胜陆军炮兵中尉 野战重炮兵第连队第中队,岁,年月日生,山口县下关市人,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他是这次事变中负责运输的,参加袭击了报社。野战重炮连队有很多卡车、轻装甲车以及摩托,他就是负责提供交通工具。田中于年月日晋升为中尉,年月日结婚,妻名为久子。也就是说在兵变之前个月刚刚结婚。他被处决个月后遗腹子诞生,名为“孝”。田中是最早决定起事的军官之一。如果他若是知道个月后会兵变的话,他是绝对不会结婚的。但是事态的急速发展太出乎他的预料。中岛莞尔陆军工兵中尉 铁道第连队(陆军炮工兵学校分遣),岁,年月日生,佐贺县人,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同期毕业的还有安田优、高桥太郎。安田 优陆军炮兵少尉 野炮兵第连队(陆军炮工兵学校分遣),岁,年月日生,熊本县人,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同期毕业的还有中岛莞尔、高桥太郎。高桥太郎陆军步兵少尉 步兵第连队第中队,岁,年月日生,石川县金泽市人,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作为中队副官在调查新兵的家庭状况时,才觉得那在军校的年寒窗生活是和贫困的世俗隔绝的,深刻的意识到老百姓的生活有多艰难。而最终高桥的正义感终于爆发了。林 八郎陆军步兵少尉 步兵第连队机枪队,岁,年月日生,东京人,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他是年轻军官中最年少的。他的父亲是在抗战中战死的林大八海道旭川市人,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同期毕业还有香田清贞。矶部浅一原陆军一等主计 近卫步兵第连队,岁,年月日生,山口县人,陆军士官学校毕业。b5E2R。b5E2R。
我是一边听着的《 》一边写下这篇东西的,内心非常的复杂。这位青年如果不发动兵变不被处决的话,那么事变之后他们将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的马前卒毫不犹豫的出现在中国的前线,挥起屠刀,虐杀我们的人民。在这里我写下他们的身世,不是为了替那些军国主义者招魂。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干的坏事是罄竹难书,无法偿还的。然而我们要为先辈们复仇就要觉醒,就要改掉自己的弱点,发挥长处。同时做到知己知彼,那才会有雪恨的那一天。在这话题上我不想谈更多,我不想再听谩骂或没有意义的人身攻击,哪怕有人会因为我贴这个帖子骂我汉奸,我也不在乎。作为中国的邻国,日本这个小小的岛国从来就没有放弃他对大陆,也就是我们中国的野心。我始终抱有好奇心想了解这个世代与我的祖国有着仇恨的民族到底是怎么样的。为了知己知彼,才慢慢开始去调查这些资料。如果即使当时没有这些年轻军官,谁也无法阻挡日本军国主义疯狂发展的历史车轮。我想做的就是,抛去历史的仇恨和人为感情因素,理性地来看这件事。军国主义的发展,最主要就是加强军队。能从当时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必定是精英,因为当时海军兵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的竞争率比东大、京大还要高。细看他们留下的遗书,一个个都文采飞扬,看不出是穷兵黩武制度下的一介武夫。这些年轻军官的思想的确很偏激太激进,可是说是疯狂。他们若是成功了,日本将更快加快对外战争的步伐(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胜算的)。抛开其他不说,作为军人他们对国家的责任感、对人民的爱(为了让底层的人民过上好日子)、对天皇的忠诚,那种热情是无与伦比的。还有家有妻室,在遗书中无不表露出他们对妻儿的爱,因为他们也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在此我无意宣扬军国主义。他们只是个反面教材而已,但同时也有值得学习一面,那就是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心,尽管手法错误。我宣扬爱,爱国家,爱人民。历史看起来僵硬无比,但其实温柔无比。一页页的历史,就是一页页的爱。若笔墨凝乾,志士仁人(我没有说这些军官是志士仁人)便沾血来写,一个接一个,前赴后继,义无反顾。历史,包含着一份份悲壮伟大的爱,那种爱,不是男女之间那小小的情爱可以比拟的。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把生命交给中国大地,以自己的死亡去换取他们所爱之人的生存。历史不只是故事,是生命,有豪情,有依恋,有人世的牵挂,又美又悲壮。自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军人在日本国民心目中的地位,一下子上升到了第一位。青年男子若是到了年龄还没穿上军服,都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找对象都成问题,似乎在姑娘们的眼里留下了什么残疾。相反,如果官阶到了中尉,找妻子就可以从成群结队的美人中挑选了,哪怕这个军官身体先天不足。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种族,男人们从事职业的高底贵贱,姑娘们择偶率的高低就是唯一的试金石。在日本人心目中,帝国梦究竟能不能做成,全系在军人上。日本要想发达,疆域拓展成了日本人唯一的希望,而拓展疆域,只有依靠军队才能实现。因而,日本军队在国内的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急速提高,军人也认为,若要改变日本现状,使日本国富裕强盛起来,自身责无旁贷,为了“国家自上”,“天皇自上”,不惜牺牲一切,直直至生命。这些日本军人都是激进的左翼军人。从他们的简历和介绍看,很多都是理想主义者。军队与社会接触不多,而当他们接触到社会的疾苦时,就积极从他们自己的角度考虑。从他们的角度考虑,恐怕只有不断对外扩张才能拯救日本的现状。他们很多负有正义感(当然是对本国人而言),体贴部属,比那些民粹右翼多了一点理性,然而在当时的日本,在那种强烈的军国气息下,他们只可能成为军阀势力的牺牲品。日本军界有一句名言,宁可放弃本土也不放弃满洲p1Ean。p1Ean。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犯罪与审判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犯罪与审判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犯罪与审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大量的战争犯罪,包括种族灭绝、集中营的虐待、战争侵略等行为,这些战争犯罪严重践踏了人权和人道主义原则。

为了确保正义得以伸张,国际社会成立了一系列的特别法庭,对战争罪犯进行审判,以追究他们的责任。

本文将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犯罪与审判,旨在深入了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一、战争犯罪的种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了多种种类的战争犯罪。

其中最为突出和令人震惊的是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的种族灭绝行动。

历史上著名的大屠杀事件如犹太人大屠杀、亚美尼亚种族灭绝等,都是在这场战争中发生的。

此外,还有集中营的暴行、战争期间的战俘虐待、非法占领和侵略行为等,这些都构成了战争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际社会的反应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犯罪,国际社会做出了积极的反应。

为了确保正义得以实现,多个国际法庭成立了,对战争犯罪进行审判。

1. 诺门罕审判诺门罕审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个针对战争犯罪的审判,并确定了对犯罪行为的起诉标准。

诺门罕审判由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召开,审判了二十二名纳粹高级官员,他们在犹太人大屠杀、侵略行为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场审判标志着国际社会对战争犯罪的审判迈出了重要一步。

2. 东京审判东京审判是对日本侵略战争犯罪的重要审判过程。

由于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的战争罪行,特别是南京大屠杀等惨绝人寰的行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

在东京审判中,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了二十五名日本战犯,其中包括日本的政治领导人、军事将领等。

三、审判与正义通过战争犯罪的审判,国际社会试图还给受害者以公正的裁决,将罪犯绳之以法。

审判战争罪犯不仅是为了给受害者伸张正义,更是为了预防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1. 个人责任与国家责任战争犯罪审判不仅是对个人责任的追究,也涉及到国家责任。

通过审判,国际社会试图揭示战争罪犯背后的国家体制和机构,在个人犯罪的同时,追究国家的责任。

二二八事件发生的原因.

二二八事件发生的原因.

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1945.8/15日本宣佈投降 1945.9/9 中國戰區受降 1945.10/25台北由陳儀受降一、歷史發展與文化差異的伏筆(遠因)1.大陸:1896-1911:戊戌變法、義和團、八國聯軍、辛丑和約、國父革命1911-1928:袁世凱野心、二次革命、軍閥割據、國民黨內鬨、陳炯明叛變、東征、北法、剿匪、全面抗戰等。

2.台灣:1895割讓日本以後,「在殖民統治下穩定發展」。

3.雙方差距:(1)國民識字率:1944年台灣71﹪,相當高(2)國民所得:1947年日本191美元,台灣115美元,亞洲第二。

(3)平均壽命:1936年時日本男46.92歲,女49.63歲,台灣在1936-40年間男41.1歲,女45.7,大陸1942時男33.8,女38。

(4)1941年時台灣每千人有5部電話,大陸到1983年才達此水準。

(5)以低水平統治高水平,註定有問題。

二、基本心態與第一次接觸(近因—先天不良)1.基本心態上的差異:台灣人:(1)戰爭結束後的單純喜悅(2)結束殖民統治,應可享自由平等的期待(3)中國打敗日本,驕傲與自卑的複雜情緒所以台灣人是滿心期待迎接光復,知識份子籌組「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教唱國歌,歡迎歌(台灣今日慶昇平,仰首青天白日清,六百萬民同快樂,壺漿単食表歡迎)建牌樓,貼對聯(喜離淒風苦雨景,快睹青天白日旗)訂製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當時台北城出現的第一面小國旗賣50元) 外省人:(1)長期戰爭後勝利的驕傲(2)接收者的優越感2.第一次接觸:(相看兩厭煩)(1) 台灣人看到狼狽不堪的棉被軍團(尤其70軍,當時來接收的有62、70軍和95師,62軍和95師在34年6月內調,70軍也在12月召回,全台其實只剩5千官兵),軍容不整軍紀差,沒有日本軍警的威嚴和紀律,就像雜牌軍,叫人大失所望。

(2) 外省人看到滿是日文的街景,作日本打扮,說著日語的台灣同胞,想到八年抗戰,南京大屠殺的深仇大恨,怒火中燒。

抗日战争中的二二八事件

抗日战争中的二二八事件

抗日战争中的二二八事件抗日战争中的"二二八事件"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为了保卫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国人民浴血奋战。

然而,在这场抗日战争中,除了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挑战,中国人民还面临着国内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冲击,其中之一就是二二八事件。

一、二二八事件的起因二二八事件始于1947年2月28日,在当时的台湾省,因为警察强行查抄私属党道行贸易总公司,引发了民众的不满情绪,并演变成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当时岛内处于物资不足、生活困难的环境下,民众对于政府的施政不满情绪积累已久,二二八事件可谓是导火索。

二、二二八事件的发展过程二二八事件引发了台湾全岛的大规模民众运动和抗议活动。

广大民众声讨当时台湾省政府的贪腐腐败,同时也对于中国共产党在国内抗日斗争中的成就和人民解放军在大陆地区的发展表示向往。

抗议活动开始后,当地政府为了平息民愤,派遣军警进行镇压,然而这种高压政策却引发了更加激烈的社会动荡,严重的冲突和流血事件随之发生。

三、二二八事件的影响二二八事件不仅造成了许多无辜百姓的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也引发了台湾各界人士的思考和讨论。

事件的爆发使社会各界进一步认识到了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和民众对于自由、民主的渴望。

这也为后来的台湾的政治体制变革和社会进步打下了重要基础。

四、二二八事件的启示二二八事件发生后,国共两党开始就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展开了初步的对话与协商。

这也为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二二八事件的激荡和冲击,不仅使台湾的社会文明进步更加迅速,也意味着中国政府需要更加关注台湾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加强与台湾的交流与沟通。

结论抗日战争中的二二八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烙印,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通过这一事件,台湾人民和中国政府都得到了深刻的反思。

历史教会我们要正视问题,勇于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抗日战争的历史教训应该被铭记,并以此为鉴,推动国家发展走向更好的明天。

历史趣谈台湾“二二八事件” 一个小贩如何引发流血惨案

历史趣谈台湾“二二八事件” 一个小贩如何引发流血惨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台湾“二二八事件”一个小贩如何引发流血惨案导语:世界是复杂的,历史也是复杂的。

许多历史事件常常具有双重性或多重性。

如果人们只看到其中一个方面,就很难掌握全貌;而当人们为了某一目的世界是复杂的,历史也是复杂的。

许多历史事件常常具有双重性或多重性。

如果人们只看到其中一个方面,就很难掌握全貌;而当人们为了某一目的,有意突出、夸张、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时,事件的面貌往往就更难于认识。

“二二八事件”发生于上一世纪的台湾。

多年来,人们对它的态度与感情大异,因之叙述与评价亦大异。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一曾经给台湾人民带来巨大伤痛的事件时,必须采取冷静、超脱的客观立场和严格的科学态度,远离一切狭隘的功利需要,还原历史本相,最大限度地追求历史的真实,建立对这一事件的真实可靠的论述。

“二二八事件”的抗暴自卫性质辨析众所周知,“二二八事件”是起源于缉私员暴力执法与军警单位处理失当引起的民众运动。

台湾光复后,行政长官公署成立烟酒专卖局,统制烟酒产销,禁止私制及进口。

1947年2月27日下午,专卖局缉私人员叶德根等6人到台北南京西路太平町巡搜,查获小贩、寡妇林江迈贩卖私烟,林妇跪地苦苦哀乞,围观民众帮同求情,缉私人员不予理会,叶德根用枪管打破林妇头颅,以致鲜血直流,激起群众不满。

缉私人员傅学通见势逃走,被人追拉,挣脱后即将子弹上膛,后又被人抱住,叶开枪,击中看闲路人陈文溪(当晚身亡)。

群众愤而烧车,包围警察局、宪兵队,要求立即处决凶犯。

2月28日上午,《中外日报》记者周青、吴克泰所撰现场报道见报,发向全省。

同日,台湾省政治协会等发起抗议。

陈文溪系大流氓陈木生活常识分享。

“二二八事件”:那些被掩盖的历史真相和细节

“二二八事件”:那些被掩盖的历史真相和细节

“二二八事件”:那些被掩盖的历史真相和细节作者:肖舟来源:《廉政瞭望》2017年第02期白云在风中轻轻飘散,倾斜的大地一点点露出真容。

上海东方航空公司执飞桃园机场的MU5007航班机翼下的一切都那么清澈。

飞机刚停稳,我就按捺不住好奇,紧随人流涌向舱门。

期待很久的一个平民视角的台湾自由行,在我面前徐徐展开。

第二天一早,我的第一个行程,就是坐“捷运”到中正纪念堂站,再步行约10分钟,参观“二二八国家纪念馆”。

可能因为大陆游客对“二二八国家纪念馆”没太大兴趣,整个展馆静悄悄的,几乎就我一个游人。

我静静地走、静静的听,展室四围挂满巨幅画像,受难者栩栩如生地环视着我,我仿佛在他们中间穿行,在跟他们的灵魂对话。

从暴力执法到武力镇压1947年2月27日黄昏,“台湾省专卖局台北分局”叶得根、傅学通、盛铁夫、钟延洲、赵子键、刘超群等查缉员会同警察大队警员蔡厚勋、何惠民、张国杰、张启梓,在台北市太平通(今延平北路)的天马茶房前(今延平北路、南京西路交叉口)骑廊下查获一名40岁卖私烟的妇女林江迈,于是将林妇身上的香烟、钱财全部没收。

林妇表示生活困难,哀求至少归还其经过合法缴税的公烟,但查缉员坚持不肯。

双方争执过程中,林江迈前额被擦破,疼痛难忍。

围观的民众看到查缉员蛮不讲理,林江迈受伤,义愤填膺,纷纷上前围殴查缉人员及密报人秦朝斌,打伤查缉员赵子键、警察张启梓,焚毁专卖局卡车。

几名查缉员见势不妙,分头奔逃。

穿国防色中山装、留长发的傅学通慌不择路。

永乐町距天马茶房500米。

家住永乐府对面的陈文溪,在永乐一市场管理清洁,与专卖局素无瓜葛。

7时许,在永乐町三民加工店门口,陈文溪与其他两人在水门町下行走,迎面碰到逃窜的傅学通。

傅学通见后有民众追赶,前有路人阻挡,慌乱之中,开枪示警,流弹却意外误伤陈文溪(延至隔日不治身亡),前后仅半小时。

怒火中烧的民众见专卖局职员枪杀无辜,更加愤激,涌至附近的台北市警察局,要求查办肇事人员。

第二天上午,事态并未平息。

台湾现代的历史事件介绍

台湾现代的历史事件介绍

台湾现代的历史事件介绍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位置一直不甚分明。

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台湾文学史的重要发展阶段,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台湾现代的历史事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台湾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发生于1947年2月28日,是台湾人民反专制、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运动。

1947年2月27日,国民党军警在台北打死请愿减税的商贩。

1947年2月28日,台北市民罢市、游行请愿,又遭国民党当局的镇压,激起了民众的愤怒,爆发了大规模武装暴动。

几天之内,暴动民众控制了台湾省大部分地区。

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急电南京求援,国民政府调驻守上海的21军在基隆登陆,进驻台北,对群众进行大规模镇压,运动最终失败。

日前,关于台湾二二八事件,不少历史真实遭到曝光,武林军事今日揭秘台湾二二八事件真相:还原历史的另一半。

二二八事件,不止本省人受害,近日,马英九在出席“二二八事件”68周年纪念仪式时,再次表态要“努力弥补家属的创痛”;与此同时,一些“独派”人士,则跑到台北的“中正纪念堂”,再次上演向蒋介石塑像泼墨的戏码。

这种冲突的出现,与“二二八”的历史真相长期受到政治操弄,有极大的关系。

所谓“二二八事件”,简言之,即:1947年2月27日,政府缉私人员,在台北打伤一卖烟妇女,引起民众骚乱,并发生枪击血案。

主政台湾之行政长官陈仪,未能妥善处理,致骚乱蔓延全岛。

3月8日,国军登陆台湾,实施武力镇压。

诚如学者杨天石所说,“二二八事件”,具有反抗暴政与民众骚乱的双重性质。

前者,系指台湾民众对陈仪的治台政策;;政府专卖、贸易公营;;长期不满。

后者,则系指“运动”所至之处,不独政府机关受到冲击,许多普通民众也惨遭不幸,这些受害的普通民众,既有本省人,也有外省人。

但自台湾戒严以来,本省人在事件中受到的伤害,获得了官方与民间的高度聚焦,外省人所遭遇的不幸,则长期湮没不彰。

譬如,史料显示,在台北,3月1日,“街头的人很少,有些暴徒乘着车辆,少数拿着石子、石块、木棒向公署乱掷,后来则增加为拿小手枪、手榴弹的攻击”。

“二·二八”事件真相——专访亲历者周青等老台胞

“二·二八”事件真相——专访亲历者周青等老台胞

事端 得 以被 全 岛所 知 .而 当时 的中共 台湾 省 工作 委 员会 尚在 台湾 中部 开 会 .所 以 二 - / 起 义 ” - \ 背后 也没 有所 谓 的 中共 筹划
针对 “ 台独 分 子称 “ - / ”起义 是台湾 二 - \
本 省人 反 对来 自大 陆 的外 省 人 的运动 .周青 驳斥
维普资讯
… - ■_ r’■ 一
‘ j ‘
— — — — —


专访亲历者周青等老台胞
◎ 文 /本刊记者 安文
有 “ 台独 ”的思 想 .没有 “ 独 ”的要 求 . 本就 台 根 没有 “ 台独 ”的意识 。“ 台独 ”本身 是属 于 美国对 华政 策 的 个 组成 部分 .是美 国搞起 来 的 。他 还 说. 通过 名 旧书商 人在 电台广 播 . 发 于 台北 的 爆
台湾 民众 自发 参 与的 二 - 1起 义 与 同时 期祖 国 - \
大 陆人 民 反 饥饿 ,反迫 害 反 内战 的 民主运 动有 着共
同的政治 目标 即打倒 贪 官污 吏 、 革社 会 制度 、 取 民 改 争 主政 治 。 二 - 二八 事 件 之前 的 14 5年 .在国 共两党 、 9 各 民主党 派 共同 签订 的 双十 协定 中 ,中 国共产 党提 出 了 积 极推 行 地方 自治 的政 治主张 二 - 八 起义 ”反 二 对暴 政 正是 以此 为依 据 提 出 了台 湾高 度 自治 的政治 诉求 ” 。当 时台湾 的主 要 民 间组织 台湾 青年 同 盟 .同样表 达 了要 “ 建设 高度 自治 . 完成 新 中 国的模 范省 的政 治纲 领。 曾重 郎先生讲 述 了他 在事件 发生 期间他 与 自己中学校 长 的一段 “ 死友 情 的亲 身 经历 。“ - 生 二 二八 ”起义 时 担任学 生队指挥 的曾重 朗与他 的同学将 大陆 籍的新 竹 中学 校长 辛志 平先 生全 家保护 起来 以免 辛 志平 先生被 的 中动 人们 伤害 。 1 4 年 2月 2 就读 于 台湾 新竹 中学 三年 级 的 曾 7 9 8日 重 郎参 加 了新竹 市青 年 学生 清算 贪官 污吏 的活 动 。 当时 的 市长 等人分 别躲 到 警察 局和 宪兵 队里 加起 义 的 民众 冲 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二八”惨案美国也有责任
政客愿意操弄“历史创伤”,从来远甚于披露“历史真相”。

故1947年发生于台湾的“二二八事件”,学界研究虽已较为充分,现实传播却仍是一团迷雾,乃至衍生出种种无稽之“反思”。

所谓“二二八事件”,简言之,即:1947年2月27日,政府缉私人员,在台北打伤一卖烟妇女,引起民众骚乱,并发生枪击血案。

主政台湾之行政长官陈仪,未能妥善处理,致骚乱蔓延全岛。

3月8日,国军登陆台湾,实施武力镇压。

事件具体死亡人数,因政治立场不同,有数百至数十万等多种说法。

据亲历事件之台湾本省精英丘念台的说法:
“地方当局透露,外省籍同胞被暴民杀死几千人;而民间却说事变期中,台民死伤近万。

根据我的调查访问,双方实际伤亡数字,不及上列传说的十分之一,乃至不及百分之几。


台湾当局近年来订出赔偿“二二八”罹难家属办法后,迄今申领赔偿者,不过数百人而已。

此一数据,可与丘念台之调查相互佐证,大致可以反映惨案之实际规模。

惨案之大背景,乃在陈仪接收台湾举措失当、贪腐严重。

最直接因素,乃在大陆籍官僚垄断台湾政权,使台籍精英有参政无门之失望感;同时,陈仪接收日产所建立之公营经济体系,效率不佳,有损台湾民生,加之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怨甚多。

此外,因原材料匮乏,及日本技术人员撤离等客观因素,工厂开工率不足,失业率激增。

加之不少台籍浪人及“台籍日本兵”,在日本投降时,曾被大陆视作汉奸战犯,没收财产并入狱,后因人数太多而绝大多数从宽释放。

涌回台湾后找不到工作,遂借“二二八事件”之机,煽动骚乱,乃至抢夺军械进攻政府。

《恐怖的检查———台湾二二八事件》,木刻版画,黄荣灿作
上述背景之外,尚有一激发当局动用军队武力镇压之关键因素,即美国曾深度介入事件,拟火中取栗,借机造成台湾脱离中国,由美国全面控制之结果。

按事件发生当天,蒋介石即电话陈仪,指示事件处理之原则。

具体有四:
1、查缉案应交由司法机关公平审讯,不得宽纵;
2、台北可即日局部戒严,希迅速平息暴乱;
3、政治上可尽量退让,以商谈解决纠纷;
4、军事不能介入此次事件,但暴徒亦不得干涉军事。

但到3月5日,蒋已改变主意,决定派军队赴台解决事件。

次日,再致电陈仪,“指示处理事变的方针,政治上可以退让,尽可能的采纳民意,但军事上则权属中央,一切要求均不得接受,这是最高的指导方针。


从“军事不能介入”,到决定派军队镇压,此种转变之关键,乃在于蒋氏获悉,美国驻台领事馆副领事George H. Kerr,于3月3日向美国驻华大使馆递送了一份所谓的“台湾民众”《致马歇尔将军之陈情书》。

其内容,系假借台湾民意,请求美国援助,以“切断与中国之政经关系,假以适当年限迄台湾完全独立”。

Kerr其人,至晚自1942年以来,一直在鼓吹并运作台湾脱离中国之事;有学者怀疑该“陈情书”乃Kerr假造。

3月6日,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致电马歇尔,除告知“陈情书”一事外,并谓:“在严肃考虑后,领事馆认定唯一实际的解决办法是美国自己立即介入,或代表联合国介入。


马歇尔与蒋介石关系恶劣,对国民政府成见极深。

马氏对此事的处理意见如何,虽尚无材料可资说明,但亦不难揣测大概。

内战正酣,蒋氏既欲阻止美国策划台湾独立之阴谋,又顾及美援,不欲破坏对美关系,故最终选择派遣国军登陆台湾“武力平乱”,对抓获之“事变幕后策动分子”,亦舍弃司法公开审判,改以秘密处决,故蒙冤者甚多——而若公开审判,势必牵出美国策划台湾“独立”之阴谋。

国民政府事后将“二二八”之责任全部归咎于“台共”,目的也在于此。

3月18日,被派往台湾秘密调查“二二八”事件真相的蒋经国,在给乃父之密电中汇报道:“亲美派……请美供给枪支及Money,美允Money。

……决定八日夜暴动,……奉主席命,来宣慰,除C.P.外,一概不追究……”由此电,不难窥见“二二八事件”扩大化之缘由,及政府处理之玄机。

台北
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