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实验专练:(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Word版含答案
2020-2021生物2教师用书:第1章 第1节 第2课时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分离定律及应用含解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教师用书:第1章第1节第2课时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分离定律及应用含解析第2课时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分离定律及应用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
完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加深对分离现象解释的理解. 2.分析测交实验,理解对分离定律的验证过程。
3.归纳、总结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掌握分离定律的内容。
1.通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提升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化抽象为形象,感知生命的神奇。
2.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出发,体会“假说-演绎法",并学会利用这一方法进行相关遗传实验的探究分析。
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模拟内容用具或操作模拟对象或过程甲、乙两个小桶雌、雄生殖器官小桶内的彩球雌、雄配子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2二、分离定律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做假说—演绎法。
2.分离定律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
()2.符合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3.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 4.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
()[提示] 1.×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不一定与预期相符.当二者相符时,假说就是正确的,不相符时,还需对假说进行修正,再进一步进行实验检验。
2.√3。
√4.√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及分离定律1.彩球组合为Dd所代表的配子结合方式相同吗?为什么?提示:不一定相同.因为D(雄)+d(雌)→Dd,D(雌)+d(雄)→Dd。
2.孟德尔是运用假说-演绎法总结出的基因分离定律,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各指什么?提示:(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中为什么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提出问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面试真题-《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案、教学设计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尊重事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分离定律模拟实验是如何验证孟德尔假说的。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
孟德尔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假说。
学生:回忆后复述假说教师: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配子随机组合真的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现象吗?今天就让我们自己来通过实验来验证孟德尔的假说。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自主学习——选择实验材料教师:分小组选择实验材料,并总结实验步骤。
学生一:两个带盖的盒子,内置黄豆和黑豆各10颗。
学生二:两个带盖的小桶,内置黄色和白色乒乓球各1 0个,在小球上标记D和d。
重复做实验50-100次。
教师:为什么要在小球上标记D和d,两种小球分别代表什么?学生二:两个小球代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中F1代产生的配子,D表示显性遗传因子,d代表隐性遗传因子。
教师:分别从两个桶或盒子中各抓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这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相当于什么过程?为什么实验要做50-100次这么多呢?学生齐答: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代表配子结合形成下一代。
重复次数多是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合作探究——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实验小组开始实验,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记录好每次实验的结果,最后统计数据,得出结果。
小组:黑板填写。
教师:两个小组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不符合3:1的比例。
为什么?学生:实验数目太小,只有10个球。
可以将全班的数据进行综合统计。
教师:全班数据综合统计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非常的接近,这说明了什么呢?学生:说明了孟德尔的假说是正确的。
最新 人教版 必修二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及分离定律的应用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及分离定律的应用作业【合格基础练】1.下图甲、乙两个箱子中,放置了两种相同颜色的小球。
若用此装置表示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箱子可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雌、雄配子B.从箱子中抓取小球随机组合的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甲、乙两个箱子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之比均为1:1,且两箱子中小球总数一定要相等D.每次抓取的彩球一定要放回原桶中解析:甲、乙两个箱子可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雌、雄配子,A正确;从箱子中抓取小球随机组合的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正确;甲、乙两个箱子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之比均为1:1,但是两个箱子中小球总数不一定要相等,C错误;每次抓取的彩球一定要放回原桶中,以保证小球被再次抓取的概率均等,D正确。
答案:C2.下列不是孟德尔进行测交实验目的的是()A.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B.验证孟德尔所提假说的正确性C.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D.检测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解析:孟德尔进行的测交实验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以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A正确、D错误;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其所提假说的正确性,从而验证了分离定律,B、C正确。
答案:D3.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性状,将纯合子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得到F1,让F1自交得到F2。
取F2植株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呈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橙红色。
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的数量,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数量比应是()A.1:1B.1:2C.2:1 D.3:1解析:设非糯性由遗传因子W控制,糯性由遗传因子w控制,则亲本组合为非糯性(WW)×糯性(ww),F1为Ww,表现为非糯性,F1自交得F2,F2为1/4WW、1/2Ww和1/4ww,故F2植株的花粉中,非糯性花粉W占(1/4)+(1/2)×(1/2)=1/2,糯性花粉w占(1/2)×(1/2)+(1/4)=1/2,所以F2植株中,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数量比应是1: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专题强化练1综合分析特殊的性状分离比含答案

专题强化练1综合分析特殊的性状分离比时间50分钟题组一9∶3∶3∶1的变式1.(2023广东兴宁月考)农作物的籽粒成熟后大部分掉落的特性称为落粒性,落粒性给水稻收获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科研人员做了如图所示杂交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控制落粒性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杂合不落粒水稻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C.F2中纯合不落粒水稻植株的比例为7/16D.野生稻多表现落粒,有利于水稻种群的繁衍2.(2023辽宁名校联盟联考)拉布拉多猎犬毛色分为黑色、巧克力色和米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将纯合黑色犬与米白色犬杂交,F1均为黑色犬。
将F1黑色犬相互交配,F2犬毛色及比例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米白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B.F2米白色犬有3种基因型C.F2巧克力色犬相互交配,后代米白色犬比例为1/16D.F2米白色犬相互交配,后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3.(2023山西晋中期中)某植物花的色素由A和B基因编码的酶催化合成(其对应的等位基因a和b编码无功能蛋白),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如图所示。
亲本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子一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白色物质黄色物质红色物质A.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黄色=9∶7B.子一代的白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和aaBbC.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白色∶黄色=9∶4∶3D.子一代红色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占1/34.(2023山东滨州开学考试)某种观赏植物(2N=18)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纯合蓝色植株与纯合红色植株杂交,F1均为蓝色;F1自交,F2为蓝∶紫∶红=9∶6∶1。
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型及比例是()A.紫∶红=3∶1B.紫∶红=2∶1C.紫∶蓝=3∶1D.紫∶蓝=2∶15.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的和紫色的。
已知叶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为探究甘蓝叶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所示)。
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第一章 第一节 分离定律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分离定律对应学生用书P2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它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2)豌豆成熟后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3)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
2.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基本方法确定被研究的相对性状,选择父本和母本对母本人工去雄: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再套袋隔离: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传粉后所结的 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②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2.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则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的为隐性性状。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 2的性状分离比约为3∶1,在测交实验中后代的表现型比约为1∶1。
4.纯合子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5.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6.显性的表现形式: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
1.举例说明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关系,如何判断两性状是否为相对性状?提示:身高是性状,高和矮是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是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可以根据此定义来判断两性状是否为相对性状。
2.如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举例说明。
提示:(1)杂交实验中,F 1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自交实验中,子代若出现新性状,则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实例:若紫花豌豆×白花豌豆→全是紫花,则紫花为显性; 若紫花豌豆×紫花豌豆→紫花、白花,则白花为隐性。
3.如何区分杂交、自交、正交和反交?通过实例说明。
提示:(1)杂交: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异花授粉。
(2)自交:紫花豌豆自花授粉。
(3)正交和反交:若“紫花作母本×白花作父本”为正交,则“紫花作父本×白花作母本”为反交。
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 人教版)讲义教案: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模拟实验及验证(含答案)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模拟实验及验证(答案在最后)[学习目标] 1.完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加深对分离现象解释的理解。
2.分析测交实验,理解对分离定律的验证过程。
3.归纳总结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掌握分离定律的内容。
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2.模拟内容用具或操作模拟对象或过程甲、乙两个小桶雌、雄生殖器官小桶内的彩球雌、雄配子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3.操作步骤取小桶并编号→分装彩球→混合彩球→随机取球→放回原小桶→重复实验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1)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
(2)彩球组合类型之间的数量比代表的是显、隐性性状数量比:显性∶隐性≈3∶1。
任务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每个桶中放入数量相等的两种彩球的含义:两种彩球分别模拟含有显性、隐性两种遗传因子的配子,且F1产生的两种配子数量相等。
2.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数量都是20个,这符合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吗?提示不符合;自然界中,一般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
3.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彩球组合在一起,模拟了雌雄配子形成和随机结合的过程。
4.为什么每次把抓出的小球放回原桶并且摇匀后才可再次抓取?提示为了使代表雌、雄配子的两种彩球被抓出的机会相等。
5.理论上,实验结果应是彩球组合DD∶Dd∶dd=1∶2∶1,但有位同学抓取了4次,结果是DD∶Dd=2∶2,这是不是说明实验设计有问题?提示不是;DD∶Dd∶dd=1∶2∶1是一个理论值,如果统计数量太少,不一定会符合DD∶Dd∶dd=1∶2∶1的理论值,统计的数量越多,越接近该理论值。
模拟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盛放彩球的容器最好为圆柱形小桶或其他圆柱形容器,以便摇动时彩球能够充分混匀。
(2)彩球的规格、质地要统一,手感要相同,以避免人为的误差。
实验作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实验《模拟性状分离比》作业班级姓名1.实验原理由于进行有性杂交的亲本,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会彼此分离,形成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受精时,比例相等的两种雌配子与比例相等的两种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合子,机会均等。
随机结合的结果是后代的基因型有三种,其比为1∶2∶1,表现型有两种,其比为3∶1。
因此,杂合子杂交后代发育成的个体,就一定会发生性状分离。
如果此实验直接用研究对象进行在条件和时间等方面不具备,就用模拟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获得对研究对象的认识。
本实验就是通过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来探讨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2.材料用具小塑料桶2个,2种色彩的小球各20个 (球的大小要一致,质地要统一,手感要相同,并要有一定重量)。
3.实验方法与步骤取甲、乙两个小桶,每个小桶内放有两种色彩的小球各10个,并在不同色彩的球上分别标有字母D和d。
甲桶上标记雌配子,乙桶上标记雄配子,甲桶中的D小球与d小球,就分别代表含基因D和含基因d的雌配子;乙桶中的D小球与d小球,就分别代表含基因D 和含基因d的雄配子。
(1)混合小球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2)随机取球分别从两个小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这表示雌配子与雄配子随机结合成合子的过程。
记录下这两个小球的字母组合。
(3)重复实验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摇动小桶中的彩球,使小球充分混合后,再按上述方法重复做50~100次(重复次数越多,模拟效果越好)。
记录时,可将三种基因型写好,列出表(4)统计小球组合统计小球组合为DD、Dd和dd的数量分别是多少,记录并填入上表。
(5)计算小球组合计算小球组合DD、Dd和dd之间的数量比,以及含有D的组合与dd组合之间的数量比,将计算结果填入上表中。
4.实验结论分析实验结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得出合理的结论(可将全班每一小组结果综合统计,进行对比)。
问题全解:46.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原理是什么?见“内容全解1”。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实验原理
D配子 雄性生殖器官 甲 d配子 雌性生殖器官 乙
??
模拟生殖过程中,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实验步骤 1.在甲、乙两个桶中放入两种颜色的玻璃珠
2.用手搅动两个桶玻璃珠,使其充分混合均匀
3.分别从两个桶中各随机抓取一颗玻璃珠,组合 在一起,记下字母组合,以画“正”字形式在 表格中记录次数 4.将抓取的玻璃珠放回原来的桶,再用手搅匀
4—6组实验 10 10 20 20
为什么每个桶中红蓝色的玻璃球一定要相等? F1代(Dd)的雌性生殖器官产生的两种配子 比例为1:1,雄性生殖器官也是如此
为什么要将抓取的玻璃珠放回?
• 确保每次抓取时,每个桶内的红蓝玻璃珠 数量比均保持1:1
结果记录
表1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小组结果统计表 (红—D,蓝—d) 组合
5.重复步骤3和4,共操作50—100次
6.计算性状分离比(将数据处理成___:1)
(显性:隐性)
• 小组内人员分工: A B C D A和C:分别拿一只小桶,负责用手将小桶中 玻璃珠搅动均匀 B:两手各随机抓取一颗玻璃珠,记录后再将 其放回原桶中 D:负责记录数据并计算
1—3组实验 10 10 10 10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F1
Dd 高茎
×
Dd 高茎
依据:
配子 F2
D
d
D
d
形成配子时,成对 遗传因子分离; 1
受精时,雌雄配子 的结合是随机的
1
DD:1Dd Nhomakorabea1
Dd
高茎
:
dd 矮茎
高茎 高茎
3
:
1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实验专练:(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将甲袋子内的小球数量(D:d=1:1)总数增加到乙袋子内的小球数(D:d=1:1)的10倍,之后进行上百次模拟实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袋子分别模拟的是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B.该变化脱离了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实际情况C.最终的模拟结果是DD:Dd:dd接近于1:2:1D.袋子中小球每次被抓取后要放回原袋子再进行下一次抓取2、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试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彩球大小、性状、质地、质量等要一致B.甲、乙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C.每次抓彩球以前必须摇动小桶,使彩球充分混合D.每次抓彩球,统计的彩球必须放回小桶内3、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分别同时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小球50~100次,统计小球组合为AA的比例为( )A.1/3B.1/4C.1/2D.1/54、假设控制番茄果肉颜色的基因用D、d表示,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且红色为显性。
杂合的红果肉番茄自交获得F1,将F1中表现型为红果肉的番茄自交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2中无性状分离B.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C.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2/5D.在F2中首次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个体5、实验室里,老师组织同学们自己动手完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小明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甲桶内的1个D小球丢失。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丢失一个小球对本实验没有任何影响,继续实验B.可以去掉乙桶内的一个D小球,确保甲、乙两桶内的小球数量比为1:1,继续实验C.将甲桶内的一个d小球改为D小球,继续实验D.将甲桶内的一个d小球去掉,继续实验6、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B.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C.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数目必须相同D.每次抓取的彩球需要放回原来的小桶中并摇匀7、有位同学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小桶内用球的大小代表显隐性,大球代表D,小球代表dB.每次抓出的两个球统计后放在一边,全部抓完后再放回小桶重新开始C.桶内两种球的数量必须相等,即标记D、d的小球数目必须为1∶1D.连续抓取了3次DD组合,应舍去2次,只统计1次8、以下有关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小桶中的彩球总数可以和乙小桶中的彩球总数不等B.为表示产生两种不同的配子,同一桶中可用大小不同的彩球进行模拟C.甲、乙两个小桶必须是透明的,以便于观察桶中所放彩球是否相等D.为便于统计,抓取的彩球可不放回原桶9、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袋子中的小球每次被抓取并记录后要放回原袋子摇匀再进行下一次抓取B.若将乙中小球换成A和a,甲不变,则甲乙袋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C.若将乙中小球换成A和a,甲不变,则该实验可模拟配子形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将甲袋内的小球数量(:1:1D d =)增加到乙袋内的小球数量(:1:1D d =)的10倍,则甲、乙袋子分别模拟的是雌性和雄性的生殖器官10、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后统计过的小球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 )A.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B.避免小球的丢失C.避免小球损坏D.小球可再次使用11、某同学利用红球(表示D)和白球(表示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其操作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 )A.在代表雌性生殖器官的小桶中放入两色小球各50个,在代表雄性生殖器官的小桶中放入两色小球各100个B.每次抓取之前摇匀桶中小球C.每次抓取之后将抓取的小球放回桶中D.抓取10次之后就进行统计分析12、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 、Ab 、aB 、ab 的比值接近1:1:1:1.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B.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D.每个容器中两种小球的比例应为1:1,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一定不同1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准备了如图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 、d 代表基因。
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袋子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过程模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甲、乙袋子模拟的是杂合子个体,袋中两种棋子的比例为1∶1C.每次抓取记录后,要把棋子放回原袋中,并记录统计D.要模拟自由组合定律,可往甲、乙袋子中放入等量标记A、a的棋子14、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装置内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
实验时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
此操作模拟了()A.等位基因的分离和同源染色体的联会B.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15、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容器分別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容器内的小球分别代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每个容器中小球数量为12个。
则下列装置正确的是( )A.B.C.D.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
彩球是模拟的两种配子,因此,其它无关变量要控制好。
所以彩球大小、性状、质地、质量等要一致;每次抓彩球以前必须摇动小桶,使彩球充分混合;每次抓彩球,统计的彩球必须放回小桶内,不能出现数目的变化。
故A、C、D正确。
甲、乙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中的控制性状的两种配子。
故B不正确。
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甲、乙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分别含有的数量相等的两种小球代表比例相等的A 和a配子,抓取小球代表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组合为AA的比例为1/4,B正确.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依题意可知,杂合的红果肉番茄的基因型为Dd,自交获得F1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d:dd=1:2:1,其中表现型为红果肉的蕃茄为1/3DD、2/3Dd;1/3DD的自交后代为1/3DD,2/3Dd的自交后代为2/3×1/4DD=1/6DD, 2/3×1/2Dd=1/3Dd,2/3×1/4dd=1/6dd,所以F1中的红果肉番茄自交得到的F2中,红果肉番茄:紫果肉番茄=(1/3DD+1/6DD+1/3Dd):1/6dd=5:1,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1/3Dd ÷(1/3DD+1/6DD+1/3Dd)=2/5。
综上分析可知,F2中出现了性状分离,A项错误;F2中性状分离比为5:1,B项错误;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2/5,C项正确;在F1中首次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dd)个体,D项错误。
答案:D解析: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A正确。
两个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B正确。
甲、乙两个小桶中小球的数量不一定要相等,但是不同颜色(种类)小球数量要相等,保证配子的种类比例,C错。
每次抓取的小球都要放回原桶中再进行下一次抓取,保证配子结合几率相等,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能力。
7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10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答案:D解析: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每个小桶中的两种颜色的小球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配子(D和d),数量必须相等,而两个小桶中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数量不必相等,A 正确;每次抓取小球前要晃动小桶,以保证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配子混合均匀,B正确;为了保证每个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C正确;抓取的次数要足够多(≥50),这样可以减少误差,D错误。
1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13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甲、乙袋子中都有D、d,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只能获得D或d中的一个,能说明等位基因的分离;分别从甲、乙袋子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A正确。
甲、乙袋子模拟的是杂合子Dd个体,袋中两种棋子的比例为1∶1表示D∶d =l∶1,B正确。
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棋子统计后,应将棋子放回到原来的袋子内,C正确。
要模拟自由组合定律,可另准备丙、丁两个袋子,并放入等量标记的A、a的棋子,甲、丙设为雌性生殖器官,乙、丁设为雄性生殖器官,然后从甲、丙袋子中各随机取出一枚棋子,这两枚棋子的组合表示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同理,从乙、丁袋子中各随机取出一枚棋子,这两枚棋子的组合表示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D错误。
1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1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是针对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进行的实验,因此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的两个小桶当中的小球类型一致,即遗传因子相同,且每个容器中两种小球的数量相同,即代表A和a的小球各为6个,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