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9秋《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1 辅导答案
南开19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100分答案1

【南开】19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000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1.乞丐邻居政策是一项政策[A、]采用财政政策限制来贬值一国货币并刺激对国内商品的需求[B、]将出口补贴与公司所得税减免相结合[C、]利用货币限制来提高利率以吸引外资[D、]利用财政扩张来贬值一国的汇率,以努力增加净出口,产出和就业E.以牺牲其他国家为代价创造国内就业机会【正确选择是】:E2.假设政府采购= 1,500美元,预算赤字= 120美元,消费= 4,800美元,国内私人储蓄= 1,220美元,贸易赤字= 90美元,转移支付= 0美元。
以下内容哪些是对的?[A、]国民收入是7,400美元[B、]国内私人投资为1,190美元[C、]和[D、]可支配收入为6,020美元E.只有F.以上全部【正确选择是】:F3.假设存贷比为32%,所需准备金率为7%,超额准备金率为1%,总货币供应量为1320亿美元。
高能货币的数量是多少?[A、]8000亿美元[B、]4000亿美元[C、]3,300亿美元[D、]1650亿美元E.1320亿美元【正确选择是】:B4.在一个没有政府或外国部门的简单模型中,平衡时计划外库存的变化是[A、]零[B、]通常是负面的[C、]等于产出减去消费[D、]总是积极的E.取决于消费量【正确选择是】:A5.在具有完美资本流动性的灵活汇率制度下,如果实行限制性财政政策,我们会看到[A、]将LM曲线向左移位,随后升值货币并随后将LM曲线移回原始位置[B、]利率暂时下降,但产出水平长期下降[C、]IS曲线向左移动,随后货币贬值,随后LM曲线向左移动,使国内利率保持不变[D、]IS曲线向左移动,随后升值货币E.IS曲线向左移动,然后是货币贬值,随后IS曲线移回原始位置。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问题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经济中的总体现象和经济运行的规律,包括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增长速度、物价水平、就业水平、物资供求关系等。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系统,即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问题2:GDP的定义是什么?它的计算方法有哪些?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可以通过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进行计算。
•产出法:根据产品的产出量和售价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产业增加值、商品增值税和净关税三个部分。
产业增加值是国内企业生产商品和服务所增加的价值,商品增值税是销售商品过程中增加的税费,净关税是进口商品关税减去出口商品的关税。
•收入法:根据国民收入的构成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因素。
•支出法:通过对整体需求的衡量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问题3:什么是通货膨胀?它有哪些影响因素?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价值的贬值,影响经济体制和社会生活的稳定。
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包括: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过高导致价格上涨。
当居民收入增加,需求上升,商品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会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涨。
生产成本的上升,如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将推动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3.货币发行过多:当国家通过货币发行扩大经济增长,而没有相应的经济增长,会导致货币供应过剩,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4.供给不足:当出现自然灾害、生产能力下降或政策限制等因素,会导致供给不足,进而推动商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问题4:什么是经济增长?有哪些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经济总量的扩大。
宏观经济学-作业1+答案

宏观经济学-作业1+答案《宏微观经济学》习题1⼀、单项选择题1、保持其它因素不变,某商品价格下降将导致(C )。
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2、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D )。
A.平均成本变动的轨迹B.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C. 最低边际成本点的轨迹D.最低成本点的轨迹3、成本函数反应(C )。
A.产品的成本与价格之间的关系B.产品的成本与收⼊之间的关系C.产品的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D.产品的成本与投⼊量之间的关系4、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D )。
A. 为⽣产同等产量,投⼊要素的各种组合⽐例是不能变化的B. 为⽣产同等产量,投⼊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 不管各种要素投⼊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D. 投⼊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5、等成本曲线平⾏向外移动表明(B )。
A. 产量提⾼了B. 成本增加了C. ⽣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例提⾼了D. ⽣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例提⾼了6、供给曲线是⼀条(C )。
A.⽔平线B.向左下⽅倾斜的曲线C.向右上⽅倾斜的曲线D.向右下⽅倾斜的曲线7、构成市场的两个基本因素是(D )。
A.竞争与协作B.供求和价格C.国家和企业D.需求和供给8、假如某企业在现有的⽣产要素投⼊量下,产量为100万件,当所有⽣产要素投⼊量同时增加到2倍时,产量为150万件,则该企业⽣产是(B )。
A.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B. 规模收益递减C. 规模收益不变D. 规模收益递增9、两种商品中若当其中⼀种的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两者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A )。
A. 负B. 正C. 0D. 110、某完全竞争企业正在⽣产每⽇总收益为5000元的产量,这是其利润最⼤化的产量。
该企业产品的平均成本为8元/单位,边际成本是10元/单位,则该企业的每⽇产量是(A )。
A. 500单位B. 200单位C. 625单位D. 1000单位11、企业利润最⼤化发⽣在(B )。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问题( B )A.经济增长B.供需的价格弹性C.通货膨胀D.充分就业2.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A.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的精确描述B.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现象的抽象C.经济模型往往是用数学术语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D.经济模型有助于解释经济变量3.经济模型要解释的变量是( C )A.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B.外生变量C.内生变量D.既不是内生变量也不是外生变量4.存量是( A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5.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C )A.国内生产总值B.投资C.失业人数D.人均收入6.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C )A.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7.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B )A.资源短缺B.有效需求不足C.资源配置不当D.技术落后8.下列哪一本著作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起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C )。
A.凯恩斯的《货币论》B.马歇尔的《货币、信用与商业》C.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D.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二、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具体讲,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等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90年代新凯恩斯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
大工19春《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

大工19春《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1-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30 分)
1.下列关于宏观经济学流派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流派之间观点会有所冲突
B.每一理论都隐含一系列假设
C.不同理论间分歧或冲突的实质是彼此隐含的假设不同、适用的现实经济条件不同
D.在是否主张政府干预经济这一观点上各流派看法一致
正确答案:D
2.已知C=50+0.75y,i=150,计算均衡的收入为()。
A.800
B.650
C.150
D.900
正确答案:A
3.在资源利用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总需求增加使均衡国民收入()。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先减少再增加
正确答案:B
4.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中,()能改变生产函数。
A.劳动力
B.自然条件
C.资本积累
D.技术进步
正确答案:D
5.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劳动力要素的价格随经济发展而()。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宏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最终版.最终版.docx

题号:1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如与收入水平无关的消费为50亿美元,投资为30亿美元,边际储蓄倾向为0.2,那么均衡收入为〔b〕。
•A、80亿美元•B、400亿美元•C、150亿美元•D、120亿美元题号:2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名义GNP为1100,实际GNP为1000,那么GNP核价指数为:〔d〕•A、9.09•B、90.91•C、1.11•D、110题号:3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边际消费倾向一般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c〕。
•A、不变•B、递增•C、递减•D、有时递增有时递减题号:4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的变化将直接影响〔d〕•A、GNP•B、NNP•C、NI•D、PI题号:5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一般情况下被认为不能转嫁的税种是〔d〕。
•A、销售税•B、关税•C、货物税•D、个人所得税题号:6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NP=〔b〕•A、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置十净出口•B、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置十净出口•C、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置十总出口•D、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置十总出口题号:7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是(c)•A、相互独立的•B、两者是建立在共同的理论根底之上的•C、两者在理论上又有联系、又有矛盾•D、随不同的宏观理论体系,两者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题号:8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当税收由定量税改为比例税时,〔 b〕。
•A、投资乘数增加•B、政府购置乘数减小•C、投资乘数不变•D、税收乘数减小题号:9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以下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b〕•A、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B、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C、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D、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题号:10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收入法的具体统计工程不包括〔d〕。
《宏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一)选择题:1、在计算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时,把下列哪两项加在一起是不对的.( )A、个人消费和个人储蓄;B、净投资和消费;C、政府购买和工资薪金;D、政府购买和消费.2、下列哪项才应计入GDP.( )A、晚上为邻居照看孩子的收入;B、出售股票的收入;C、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困难补助收入;D、. 家庭主妇的劳动折合成的收入。
3、下列()项应计入GDP中。
A、面包厂购买的面粉;B、投资者购买400股股票;C、家庭购买的面包;D、购买政府债券。
4、在核算GDP中,投资是指()。
A、购买股票、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B、购买房地产和金融资产;C、购买新的设备、存货和新的包括住宅在内的建筑;D、以上都不是。
5、下列()不属于政府购买。
A、购买一种新式炸弹;B、奶奶每月受到的养老福利金;C、军队工程人员造水库;D、市政府雇佣的新警察。
6、假设政府购买支出G=1500,政府预算赤字BS=-120,国内个人储蓄S=1220,消费支出C=4800,净出口NX=0,转移支付TR=0。
以下正确的是()。
A、I=1190;B、GDP=7400;C、个人可支配收入DI=6020;D、以上都对。
7、某国的GNP小于GDP,说明该国居民从国外获得的收入与外国居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相比的关系为()。
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都有可能。
8、某家庭在其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为¥2000,在其收入是¥6000时消费支出为¥6000,如果该家庭的消费曲线是一条直线,在其收入水平为¥6000时,该家庭的MPC为()。
A、2/3;B、3/4;C、4/5;D、1。
9、生命周期假说强调在()之间,储蓄具有使消费均等化的作用。
A、好年景和坏年景;B、经济周期的高峰期和低谷期;C、永久收入和当前收入;D、工作时期和退休时期。
10、下列()符合持久收入假说。
A、政府减税后,人们就会增加消费;B、政府减税后,人们就会减少消费;C、暂时性的收入增加用于储蓄而不是消费;D、不能确定。
奥鹏南开19秋学期《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

19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1、期望通胀率很高的人可能会A.宁愿拿着货物而不是钱B.降低他们花钱的速度,从而降低速度C.将他们的资金从定期存款转移到活期存款D.增加他们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以便能够稍后购买更高价位的商品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2、在AD-AS模型中,财政或货币政策不能影响中国的产出水平A.中期运行和长期运行B.中期和短期C.只有短期运行D.只有中等运行E.只有长期的运行正确答案:E3、如果我们将消费的生命周期理论与永久收入理论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A.认真关注微观经济基础B.同意临时减税可以用来刺激经济C.具有相似的理论基础,但在政策含义上广泛不同D.解释为什么当前收入的巨大变化会导致当前消费的巨大变化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4、假设您将您的永久收入定义为最近五年您的收入平均值,并且您始终消费您永久收入的90%。
如果您在这五年的第一年中的收入是30,000美元,那么您目前的消费是多少?从那以后每年您的加薪为2,000美元?A.36,000美元B.34,200美元C.30,600美元D.28,800美元E.27,000美元正确答案:C5、永久收入消费理论认为,人们在他们的生活和生活中都喜欢稳定的消费水平A.将放弃获得更高收入和消费的临时或短暂机会B.根据他们有关他们的平均预期终身收入的信息计算他们的消费水平C.只会在他们的收入短暂变化时才会显着改变他们的消费行为D.这意味着短期的mpc大于长期的mpcE.因此总是节省他们当前收入的相同部分正确答案:B6、假设1962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000亿美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400亿美元。
那年的GDP平减指数是A.1.25B.1.4C.2.5D.4E.25正确答案:E7、在一个IS-LM模型中,自主储蓄的减少将会A.减少收入,但增加利率B.将LM曲线向左移C.将IS曲线向左移D.增加收入和利率E.降低收入和利率正确答案:D8、联邦基金利率是指利率A.银行收取他们最好的企业客户B.银行从美联储获得贷款时必须付钱C.银行在从另一家银行获得贷款时必须支付D.银行从美联储获得他们持有的储备金作为美联储的存款E.联邦政府支付三个月的国库券正确答案:C9、截至2010年,下列哪些国家尚未同意用欧元取代货币?A.比利时B.英国C.希腊D.卢森堡E.西班牙正确答案:B10、乞丐邻居政策是一项政策A.以牺牲其他国家为代价创造国内就业机会B.利用财政扩张来贬值一国的汇率,以努力增加净出口,产出和就业C.采用财政政策限制来贬值一国货币并刺激对国内商品的需求D.将出口补贴与公司所得税减免相结合E.利用货币限制来提高利率以吸引外资正确答案:A11、通过降低短期利率,中央银行可以刺激经济活动A.因为它鼓励更多的投资支出B.因为会购买更耐用的消费品C.,但仅限于短期内D.,但可能导致更高的价格水平E.以上全部正确答案:E12、如果AD曲线的斜率变得更陡A.货币需求变得更加缺乏弹性B.货币需求变得更具有弹性C.投资变得更具有弹性D.所得税率下降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3、如果外国货物的美元价格上涨,我们可以期待这一点A.美国进口量和美国出口量都将增加B.美国进口将减少,美国出口将增加C.美国进口将增加,美国出口将减少D.中美进口将增加,美国出口将保持不变E.中美净出口将减少正确答案:B14、如果政府在衰退时期提供投资税收抵免,并在繁荣时期再次拿走它们,那么经济将会如此A.以永久更高的产出水平运作B.从未经历任何商业周期C.不太稳定,因为企业会在经济衰退初期阻止投资,预计稍后会有更高的税收抵免D.始终以低于容量运行E.由于长期的政策滞后将不复存在,因此会更加稳定正确答案:C15、假设一个简单的支出部门模型,没有所得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工19秋《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
1. 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中,()能改变生产函数。
A. 劳动力
B. 自然条件
C. 资本积累
D. 技术进步
正确答案:D
2. 下列关于宏观经济学流派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不同流派之间观点会有所冲突
B. 每一理论都隐含一系列假设
C. 不同理论间分歧或冲突的实质是彼此隐含的假设不同、适用的现实经济条件不同
D. 在是否主张政府干预经济这一观点上各流派看法一致
正确答案:D
3. 在资源利用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总需求增加使均衡国民收入()。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 先减少再增加
正确答案:B
4.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建立在()这一假设基础之上的。
A. 资源充分利用
B. 资源稀缺性
C. 资源有效配置
D. 资源分配不均
正确答案:C
5. 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是()。
A. 国内生产净值
B. 国民收入
C. 国民生产总值
D. 个人收入
正确答案:A
大工19秋《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