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9月01日质量专业综合知识(中级)5
质量专业技术职业资格中级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可靠性基础知

质量专业技术职业资格中级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可靠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可靠性从____产品工作时间来提高其可用性,维修性从____停机时间来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 )A.缩短;缩短B.缩短;延长C.延长;缩短D.延长;延长正确答案:C解析:对一件产品来说,工作时间越长,可靠性越低,可靠性就是通过延长其工作时间来提高产品的可用性;维修性是产品质量的一种特性,如果能通过迅速地维修来恢复产品的性能,产品就能又继续工作,因此维修性就是通过缩短因维修的停机时间来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知识模块:可靠性基础知识2.产品的累积故障分布可以是指数分布、威布尔分布等,但最简单的分布为( )。
A.指数分布B.对数正态分布C.均匀分布D.泊松分布正确答案:A解析:产品的累积故障分布可以是指数分布、威布尔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等,但最简单的分布是指数分布。
知识模块:可靠性基础知识3.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____,丧失规定功能的概率为____。
( )A.可靠性累积;故障概率B.可靠性;不可靠度C.可靠度故障;概率密度D.可靠度;累积故障概率正确答案:D解析:产品可靠度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描述的是产品功能随时问保持的概率。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丧失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累积故障概率。
知识模块:可靠性基础知识4.组成串联系统的单元越____,产品的可靠度越____。
( )A.多;高B.多;低C.少;低D.少;高正确答案:B解析:组成串联系统的单元越多,产品的可靠度越低。
因此,提高产品可靠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满足性能要求前提下尽量简化设计,产品越简单越可靠,同时提高组成产品的各单元的可靠性。
知识模块:可靠性基础知识5.累积故障(失效)公式表示正确的是( )。
2004年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及答案3

2004年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一、单选[共5题,每题1分,总计5分]1、参数估计的基本形式有()。
A.点估计与区间估计B.点估计与矩法估计C.经验估计与范围估计D.区间估计与计算估计2、判定点估计优良性的标准有()。
A.简易性与准确性B.准确性与有效性C.无偏性与有效性D.无偏性与简易性3、某电子产品经检验后才能出厂,其合格率应不小于95%。
现随机抽取100个检验,发现有7个不合格品,问该批产品能否出厂()。
(取α=0.05)A.可以B.不可以C.无法判断D.需重新检验4、设X1,X2,…,X25是从均匀分布U(0,5)抽取的一个样本,则近似服从的分布是()。
A.N(5,1/12)B.N(5,1/10)C.N(2.5,1/12)D.N(2.5,1/10)5、正态方差σ2的无偏估计是()。
A.B.C.D.6、一铸件上的缺陷数X服从泊松分布,每铸件上的平均缺陷数是0.5,则:一铸件上仅有一个缺陷的概率为()。
A.0.535B.0.303C.0.380D.0.3357、在进行数据的方差分析时,我们通常做一些假定,以下假定错误的是()。
A.假定每一次试验都是独立进行的B.假定每一实验指标都服从正态分布C.假定这些分布的均值与试验的条件无关D.假定它们的方差是相等的8、在单因子方差分析中,如果因子A有γ个水平,在每一水平下进行m次实验,试验结果用yij 表示, =1、2、…、γ;j=1、2、…、m;表示第i个水平下试验结果的平均,表示试验结果的总平均,那么误差平方和为()。
A.B.C.D.9、某厂生产白水泥,对每一窑生产的水泥都需要测定其抗压强度,以确定水泥标号,一般是将水泥出窑后做成的试块养护28天所测得的数据为准。
但是水泥不可能堆放28 天后再出厂,所以考虑用7天的抗压强度x来预测28天的抗压强度y。
现在统计了26窑的数据,求得如下结果:=24.177, =30.323,Lxx=41.566,Lxy=37.31,Lyy=65.686,α假定在显著性水平0.05上查表得到相关系数的临界值为0.388,F分布的临界值为4.26。
2007年质量工程师考试中级质量专业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1)

2007年质量工程师考试中级质量专业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1、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是().A、质量方针目标管理B、质量策划C、质量保证D、质量控制2、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制度是依据(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建立的产品质量()责任制度。
A、民事B、刑事C、义务D、有偿3、信息处理的输出是( )。
A、来自过程的原始数据B、质量控制方法C、与控制、改进和决策相关的信息D、统计技术、改进工具4、在产品形成的过程中,信息流是()物流而产生的。
A、先于B、伴随C、落后于D、独立于5、组织对质量教育()过程的管理可分为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阶段.A、培训需求识别B、培训设计C、培训提供D、培训效果评价6、“创造一个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的管理过程,主要应当发挥管理职能中的()职能.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7、《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对“过程”成熟度评价的四个要素是:方法-展开-学习-( )。
A、该井B、检查C、整合D、反馈8、方针目标要进行横向和纵向展开,其中纵向展开一般采用()。
A、矩阵图B、系统图C、关联图D、鱼刺图9、监控供应商的过程能力指数是企业在()阶段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A、设计与开发B、批量生产C、样品试制D、生产定型10、企业可以依据( )对供应商进行奖优汰劣的动态管理。
A、供应商的规模实力B、供应商所供零件的重要性C、供应商的业绩评定结果D、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1、顾客的满意程度建立在其对产品和服务的体验上,与顾客的知识和经验、收入状况、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自身因素有关,这体现了顾客满意的( ).A、主观性B、层次性C、相对性D、阶段性12、在顾客满意度测量指标体系中,与产品有关的指标中通常不包括()。
A、特性B、可靠性C、安全性D、折扣13、在现场审核中,抽样计划的合理性与()密切相关。
质量专业综合知识中级

2004年09月01日质量专业综合知识(中级)[3]一、单选[共5题,每题1分,总计5分]1、过程的组成环节不包括()。
A.输入B.输出C.转化D.实施活动2、从管理职能的作用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计划是手段B.组织是前提C.控制是保证D.领导是关键3、方针目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实现企业经营目的、落实经营决策的根本途径B.是调动职工参加管理积极性的重要手段C.是企业为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中长期和年度经营方针目标D.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有效措施4、企业方针目标的确定大致经过的环节不包括()。
A.要调查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分析面临的发展机会和威胁B.要研究组织在资源拥有和利用上的优势和劣势C.要分析企业现状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D.要研究确定实现经营方针目标的可行性方案5、其他预防费用不包括()。
A.质量及可靠性组织机构的行政管理费用B.经营管理人员及行政办公室人员的工资及差旅费C.零缺陷计划预防性措施费用D.厂房设备维护等预防性措施费用6、关于质量教育培训范围的有关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最高管理者的培训是要使他们了解质量对提高组织效益的重要意义,了解最高管理者在质量领域负有的责任B.对管理岗位员工和其他关键岗位员工的培训主要是如何通过身体力行的领导提高效益和效率C.对特殊职能部门人员的培训主要是明确各职能部门质量保证的影响因素和所需技能D.广泛的员工培训主要是为了建立对质量重要意义的认识,掌握质量的基本常识7、()是制定标准对象的基本属性。
A.重复性事物B.客观性事物C.新事物D.相似事物8、被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中书写错误的是()。
A.国际牙科联合会(FDI)B.国际排灌研究委员会(ICID)C.国际制酪业联合会(IDDF)D.国际毛纺组织(IWTO)9、在互利共赢的关系原则下()已成为企业质量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A.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B.加强对供应商的选择C.加强企业的服务D.加强对企业的管理10、()主要是指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是评价供应商业绩的最重要指标。
2023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试题附答案解析2

2023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试题附答案解析2题目单项选择题某可修复产品故障的发生服从指数分布Exp(λ),故障率λ=0.002/h,则该产品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A.50hB.200hC.500hD.2000h【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可修复产品故障的发生服从指数分布时,MTBF=1/λ1/0.002。
=500h题目单项选择题质量改进过程中,“确认效果”时将效果换算成金额的好处在于()。
A活.动效果可比B 说.明该课题的重要度C引.起企业领导的重视D让.大家重视经济效益【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将质量改进的成果换算成金额是重要的。
通过对改进前后的损失降低和产生效益的说明,会让企业经营者更清楚地认识到该项改进活动的重要性。
题目单项选择题累积故障(失效)公式表示正确的是()。
A.F(t)=P(T>t)B.F(t)=P(T≥t)F(t)=P(T≤t)D.F(t)=P(T【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也是时间的函数,一般用F(t)表示,F(t)称为累积故障分布函数,即:F(t)=P(T≤t)。
题目单项选择题使用水平对比法的组织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和性能与()进行对比。
A竞.争对手B先.进企业C公.认的领先对手D合.作伙伴【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水平对比法是组织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和性能与公认的领先对手进行比较,以识别质量改进的机会的方法。
组织为了改进,针对一些认定为最佳运作典范的组织,以持续的、系统化的过程,评估其产品、服务和工作流程。
题目单项选择题设TU=3,TL-3=,σ=1,μ=1则.Cpk的值为()。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题目单项选择题在单因子试验中,假定因子A有r个水平,可以看成有r个总体,若符合用单因子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数据的假定,则所检验的原假设是()。
A各.总体分布为正态B各.总体的均值相等C各.总体的方差相等D各.总体的变异系数相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单因子方差分析是在相同方差假定下检验多个正态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的一种统计方法。
2007年质量工程师考试中级质量专业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2007年质量工程师考试中级质量专业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1、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是()。
A、质量方针目标管理B、质量策划C、质量保证D、质量控制2、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制度是依据(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建立的产品质量()责任制度。
A、民事B、刑事C、义务D、有偿3、信息处理的输出是()。
A、来自过程的原始数据B、质量控制方法C、与控制、改进和决策相关的信息D、统计技术、改进工具4、在产品形成的过程中,信息流是()物流而产生的。
A、先于B、伴随C、落后于D、独立于5、组织对质量教育()过程的管理可分为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阶段。
A、培训需求识别B、培训设计C、培训提供D、培训效果评价6、“创造一个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的管理过程,主要应当发挥管理职能中的()职能。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7、《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对“过程”成熟度评价的四个要素是:方法—展开—学习—()。
A、该井B、检查C、整合D、反馈8、方针目标要进行横向和纵向展开,其中纵向展开一般采用()。
A、矩阵图B、系统图C、关联图D、鱼刺图9、监控供应商的过程能力指数是企业在()阶段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A、设计与开发B、批量生产C、样品试制D、生产定型10、企业可以依据()对供应商进行奖优汰劣的动态管理。
A、供应商的规模实力B、供应商所供零件的重要性C、供应商的业绩评定结果D、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1、顾客的满意程度建立在其对产品和服务的体验上,与顾客的知识和经验、收入状况、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自身因素有关,这体现了顾客满意的()。
A、主观性B、层次性C、相对性D、阶段性12、在顾客满意度测量指标体系中,与产品有关的指标中通常不包括()。
A、特性B、可靠性C、安全性D、折扣13、在现场审核中,抽样计划的合理性与()密切相关。
2005年质量专业综合知识(中级)及答案

2005年质量专业综合知识(中级)一、单选[共40题,每题1分,总计40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随机事件的发生有偶然性与必然性之分,而没有大小之别b.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虽有大小之别,但我们却无法度量c.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概率没有必然联系d.概率愈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愈大,相反也成立2、装配某仪器要用到228个元器件,使用更先进的电子元件后,只要22只就够了。
如果每个元器件或电子元件能正常工作1000小时以上的概率为0.998,并且这些元件工作状态是相互独立的,仪表中每个元件都正常工作时,仪表才能正常工作,写出两场合下仪表能正常工作1000小时的概率()。
a.0.595 0.952b.0.634 0.957c.0.692 0.848d.0.599 0.9523、关于随机变量特征数的运算表达式正确的是()。
a.e(ax+b)=ae(x)+bb.e(x1+x2)=e(x1)+e(x2)c.var(x1±x2)=var(x1)+var(x2)d.var(ax+b)=avar(x)4、(b )情况下会遇到超几何分布。
a.在一定时间内或一定区域内或一特定单位内的前提下进行计点b.从一个有限总体中进行不放回抽样c.在重复进行某一试验d.从进行次数无限大的不放回抽样试验5、下列关于“右偏分布”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右偏分布是正态分布的形式之一b.符合右偏分布的随机变量大量取值在左边,少量分布在右边c.符合右偏分布的随机变量少量取值在左边,大量分布在右边d.随机变量的分布很散6、因子的水平可以用()形式表示。
a.a、b、c、…b.a、b、c、…c.a1、a2、a3、…d.a1、a2、a3、…7、回归方程不一定经过的点是()。
a.(0,a)b.( , )c.(0, -b )d.(0,0)8、某厂生产白水泥,对每一窑生产的水泥都需要测定其抗压强度,以确定水泥标号,一般是将水泥出窑后做成的试块养护28天所测得的数据为准。
质量中级综合知识

质量专业综合知识(大纲)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第一节质量的基础知识一、质量的概念质量活动的产生:人类社会自从有了生产活动,特别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活动,便产生了质量的活动。
质量管理活动:围绕着质量形成全过程的所有管理活动。
质量是构成社会财富的关键内容,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
质量的概念最初仅用于产品,以后逐渐扩展到服务、过程、体系和组织,以及以上几项的组合。
1、质量的概念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1)“特性”:指“可区分的特征。
可以有各种类的特性,如:物的特性,如:机械性能;感官的特性,如:气味、噪音、色彩等;行为的特性,如:礼貌;时间的特性,如:准时性、可靠性;人体工效的特性: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功能的特性:如飞机的最高速度。
A.特性可分为固有的和赋予的固有特性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如:螺栓的直径、机器的生产率或接通电话的时间等技术特性。
赋予特性不是固有的,不是某事物本来就有的,而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硬件产品的供货时间和运输要求(如:运输方式)、售后服务要求(如:保修时间)等特性。
固有与赋予特性的相对性:不同产品的固有特性和赋予特性不同,某种产品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种产品的固有特性(转换)。
(2)关于“要求”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明示的:可以理解为规定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的要求或顾客明确提出的要求。
通常隐含的是指组织、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如“化妆品对顾客皮肤的保护性等。
一般情况下,顾客或相关方的文件,如标准中不会对这类要求给出明确有规定,组织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用途和特性进行识别,并做出规定。
必须履行的是指法律法规要求的或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
组织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必须执行这类标准。
要求要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不同的相关方对同一产品的要求可能是不相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09月01日质量专业综合知识(中级)[3]一、单选[共5题,每题1分,总计5分]1、关于广义质量概念与狭义质量概念的对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产品为主题,狭义质量概念指有形制成品(硬件),广义质量概念指硬件、服务、软件和流程性材料B.以质量被看作是为主题,狭义质量概念指经营问题,广义质量概念指技术问题C.以改进是用于提高为主题,狭义质量概念指部门业绩,广义质量概念指公司业绩D.以质量管理培训为主题,狭义质量概念指集中在质量部门,广义质量概念指全公司范围内2、在开发新产品方面应做好的工作不包括()。
A.开发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服务)B.开发独特的产品(服务)C.缩短新产品的推出时间D.改进新产品(服务)3、为了进行成本和(或)收益分析,组织可采取()步骤。
①识别顾客和其他受益者的隐含利益;②检查所建议的改进措施的整体财务效果;③确保对建议的改进措施作出与组织的基本目的相一致的明确规定、计划安排和成本估算;④估计过程内外合格(符合)成本和不合格(不符合)成本的变化;⑤将整体效益与改进措施的投资进行比较,从而决定是否采取改进措施;⑥通过增加使顾客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因素,减少引起不满意的因素,来预测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⑦估计因提高顾客满意度而得到的重复订单和新业务而增加的收入。
A.①⑥④③⑤②⑦B.③⑥⑦①④②⑤C.⑥⑦②①④⑤③D.②⑦⑤③①④⑥4、()是双向的,即将处理后的信息作为二次信息源,反馈给需要信息的人员和部门。
A.信息源B.信息传递C.信息处理D.信息反馈5、复审的结果不包括()。
A.确认标准继续有效B.予以修订C.重新制定D.予以废止6、避免不必要的贸易技术壁垒原则不包括()。
A.TBT协议中有关技术法规的条款B.避免不必要的贸易技术壁垒7、中国名牌产品标志的标准色不包括()色。
A.红B.黄C.蓝D.灰8、下列各项不属于契约的有效性要求的是()。
A.契约内容与标准、法规和企业制度的统一性B.契约的可操作性C.契约的激励性D.契约的科学性9、()是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可以是一个组织,也可以是指组织内部的一部分。
A.相关方B.顾客C.需求D.顾客满意10、()是指对接受(获得)某个具体产品所有的希望(预期达到的)。
A.顾客需求B.需求C.要求D.期望11、()的一项主要结果是识别顾客满意度驱动因素的评估模型。
A.调查B.分析C.积极联系D.开展顾客关系管理12、顾客满意度测量指标体系结构采用()。
A.层次分析结构B.汇总结构C.总分结构D.逐层分析结构13、()是整个顾客满意指数体系的基础,()由行业内有代表性企业的满意指数按销售额加权求和得到,()通过行业级指数加权求和计算,()通过产业级指数加权求和计算。
A.企业级指数、行业级指数、国家级指数、产业级指数B.企业级指数、行业级指数、产业级指数、国家级指数14、()是企业在市场导向理论指导下所采取的一种长期的经营手段,是顾客满意度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
A.供应商质量管理B.企业服务质量管理C.企业管理D.顾客关系管理15、()主要指供应商的业务人员与企业相关部门的交流和沟通,探讨所供零部件的技术参数及加工过程,介绍供应商的基本情况、技术实力,主要设备及过程控制,需要开发模具时共同选择模具开发商、商定模具开发费用;为实现零部件的加工制作作好准备。
A.售前服务B.售中服务C.售后服务D.产品服务16、()是实现顾客满意的难点之一。
A.描述顾客对产品的要求B.了解顾客需求C.细分顾客群D.获得顾客的要求及其信息数据17、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之一“领导作用”,即最高管理者具有()和领导一个组织的关键作用。
A.决定B.决策C.计划D.规定18、顾客财产是指顾客所拥有的由组织()的财产。
A.保护和维护B.妥善保管C.正确使用D.控制或使用19、“顾客满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顾客对其()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A.要求B.期望C.需求D.希望20、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监视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管理、()B.产品监视C.质量管理D.质量监视21、()是指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A.审核发现B.审核证据C.审核方案D.审核发现22、产品性能试验是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对产品的()和各种使用条件下的适应性及其能力进行检查和测量,以评价产品性能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
A.基本特性B.基本功能C.基本原理D.使用方法23、实验室的基本工作准则是()。
A.实验室的全体人员都能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B.实验室应具有同检测任务相适应的技术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C.实验室的检测服务要快速及时D.坚持公正性、科学性、及时性,做好检验测试工作24、对于比较复杂的产品,单靠作业流程图往往还不够,还需要在作业流程图基础上编制()。
A.工艺流程图B.检验流程图C.程序流程图D.控制流程图25、以下有关编制检验指导书的要求表述有误的是()。
A.对该过程作业控制的所有质量特性(技术要求),应全部逐一列出,不可遗漏B.对质量特性的技术要求要表述语言明确,内容具体、语言规范,使操作和检验人员容易掌握和理解C.当采用抽样检验时,应正确选择抽样方案,但不必详细说明D.必须针对质量特性和不同精度等级的要求;合理选择适用的测量工具或仪表,并在指导书中标明它们的型号、规格和编号,甚至说明其使用方法26、对不合格品可以采取纠正的方式进行处置,下列()不属于纠正措施。
A.返工B.让步C.降级D.返修A.空转试验B.结构力学试验C.人体适应性试验D.负载试验28、按照1~2位有效位数,对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值进行修约时,一般要将最末位后面的数()。
A.四舍五入B.都进位而不是舍去C.化整取零D.都舍去而不是进位29、模拟式仪器在读取其示值时,一般是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
A.1/10B.1/5C.1/2D.1/2030、以下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构成了我国计量法规体系B.它简称《计量法》,是调整计量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C.制定《计量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D.它调整的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凡是建立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进口、使用计量器具,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开展计量认证,实施仲裁检定和调解计量纠纷,以及进行计量监督管理等方面所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二、多选[共5题,每题2分,总计10分]31、管理层次扁平化趋势表现在()。
A.渠道层级减少B.渠道直营化C.渠道缩短D.渠道宽度大大增加E.渠道短宽化32、质量策划包括()。
A.质量管理体系策划B.产品实现策划C.产品生产过程策划D.产品流通策划E.过程运行策划33、顾客对供方的质量体系要求往往需要证实,以使顾客具有足够的信任。
证实的方法包括()。
A.第三方的合格声明D.顾客亲自审核E.由供方进行审核34、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主要内容包括()。
A.实地考察目标实现的可能性,采取应急对策和调整措施B.督促目标的实施,加强考核检查C.根据为实现目标而建立的规范和规章制度,对其执行情况的考核D.协调各级目标的上下左右关系,以保持一致性E.对部门方针目标管理的重视和实施程度作出评价,提出整改建议35、有关预防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有()。
A.质量策划费用是指有关部门或人员用于策划所需时间的费用支出B.顾客调查费用是为了掌握顾客的需求所开展的相关调查研究和分析所花费的费用C.质量培训费包括指导员工达到标准熟练程度的训练费D.质量体系的研究和管理费用是指用于整个质量体系的设计和管理费用,以及辅助费用E.供应商评价费用是指为实施供应链管理而对供方进行的评价活动费用36、作业层的信息系统通常有()特点。
A.重复性B.可预见性C.历史性D.详细性E.可比性37、为了对质量信息进行管理,组织应当()。
A.识别信息需求B.识别并获得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来源C.将信息转换为对组织有用的知识;利用数据、信息和知识来确定并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D.确保适宜的安全性和私密性E.评估因使用信息所获得的收益,以便对信息和知识的管理进行改进38、强制性标准内容的范围包括()。
A.有关国家安全的技术要求B.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C.污染物排放限值和环境质量要求D.保护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要求E.企业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39、供应商选择评价与供应商业绩评定的区别在于()。
A.选择评价的目的在于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评定的目的在于对供应商满足企业要求的结果进行评定,及时肯定优秀供应商,鞭策合格供应商,淘汰不合格供应商B.评价时企业对供应商掌握的第一手材料较多,依据的是一些直接信息;评定时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较料来源、样品的质量水平;评定的重点是综合评价供应商的产品及其服务质量、供货及时率、订货满足率等方面D.评价主要用于推断供应商来满足企业需要的能力,而评定则是根据评价结果对供应商进行业绩分级E.供应商选择评价与供应商业绩评定没有区别40、按接受产品的顺序情况,顾客可分为()。
A.内部顾客B.外部顾客C.目标顾客D.潜在顾客E.过去顾客41、下列关于顾客关系管理的主要内容说法有误的是()。
A.收集顾客信息是顾客关系管理的开始也是基础,顾客信息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顾客关系管理的质量。
顾客信息主要包括顾客个人信息、购买产品信息和顾客意见信息B.获取顾客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利用中立机构、促销现场等收集渠道,也可以利用公司自身建设的信息沟通渠道C.进行顾客识别首先要将顾客的信息录入到顾客关系管理数据库中;其次需要不断及时地更新顾客信息,以保证顾客识别的结果与市场的实际情况随时保持一致,最后通过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将顾客按照消费习惯、人口统计特征、消费行为等进行差异化分类D.与顾客接触的目的是为了优化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主要通过直接市场调查、销售渠道、呼叫中心、企业网站等方式进行E.在与顾客接触后,需要将顾客意见或建议按企业相应责任部门进行分类,提出改进的重点,并将这些结果有效地在企业内部传递,以便各部门实施改进活动42、在顾客满意度测量指标体系中,与产品有关的指标有()。
A.保修期或担保期B.特性/经济性C.可靠性D.售后服务E.安全性43、下面各项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特性的有()。
A.总体性B.关联性C.独立性D.有序性E.动态性44、2000版ISO9000族的核心标准包括()。
A.ISO9000B.ISO9001C.ISO900445、数据分析提供的信息应包括()。
A.设计和开发产品的要求B.产品合格率C.顾客满意D.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E.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46、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是()。